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苦难文章

2022/12/23经典文章

苦难文章(精选20篇)

爱着你的苦难

文/江少宾

好吧!我承认,小时候,我是个顽皮的孩子,打架仿佛是我的家常便饭,一天不吃就饿得慌。

那个秋天的黄昏,我又在放学的路上挑衅了干林。干林比我高一个头,时常欺负班上的男孩子和村里的女孩子,我很早就想找他干一架。我故意拿起一块石头,从背后准确无误地掷中了他。战争一触即发。干林,这个早熟的劳动力,他比我更需要一场真正的战争,并在一场真正的战争里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威信。那一次,我在自己的挑衅里吃了大亏,嘴唇出血,牙齿掉了两颗,胳膊和背部大面积挫伤……尚武的干林将我当成了一次试验场,他把自己的功夫全都使了出来,如果不是一位好心的老人出面阻拦,那个黄昏,干林肯定成了杀人犯。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这一回,对我失望之极的父亲终于勃然大怒,他操起准备好的拖把,向我挥了过来,我虽然受了伤但反应却是敏捷的,只一闪,父亲的拖把就挥到了天上。父亲的怒火愈加烈了,他冲了过来,我再次敏捷地夺门而出,逃进了田畈。父亲暴怒的脚步一直追在我的身后,可那时候的父亲毕竟已经年届半百,而且长得虚胖,所以一直没有把我追上。我原以为,父亲大概也只是做做样子,吓唬吓唬我罢了,谁知道父亲竟然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一直追了两三里。那个浓如墨汁的夜晚,我终于领教到了父亲的固执,现在想来,在这一点上,我和父亲多么相像——暴烈,固执,冥顽不化。

跑了两三里地之后,脚下已经没有了熟悉的道路,然而身后的父亲还在追赶,他呼呼地喘着粗气,像牛在喷着响鼻,这种明显是从胸腔里喷发出来的声音,一下子把我击垮了,我呆呆地站在原地,等待着父亲的愤怒的拖把。追赶上来的父亲果然挥了过来,拖把裹挟着暗夜里的风,发出沉闷的响声。寂静的夜里,这沉闷的一声宛如平地起惊雷,父亲愣住了,他停了下来,似乎是想摸摸我,手停在半空,试探着,嘴里喊着我的乳名。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一道灌溉渠,试探的父亲突然失去了平衡,他一个趔趄,一头扎了进去。渠里的水大约齐腰深,我听见父亲在水里挣扎,像一条牛,水花溅了我一身。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自始至终,我都没有伸手拉一把父亲。落水之后的父亲挣扎在长久的绝望里,他不是跌进了一道灌溉渠,而是跌进了暮年。那一次有惊无险的落水的经历,在我的时间概念里前后不到10分钟,然而在父亲那里,仿佛大半生。

最后,父亲终于爬了上来,我能感觉到父亲的颤抖,他独自转上了回家的路,甚至连拖把都没有要。我默默地跟在父亲的身后,小小的心脏几乎要蹦出来。走到村口的时候,我听见了父亲的呜咽,他压抑着,声音沙哑而苍老,像一块破碎的抹布,被风席卷在空中。这是我第一次听见父亲的哭声,很久之后母亲才告诉我,父亲这一生,只哭过有限的几次,每一次,都因为失去了一位亲人。今天想来,父亲的呜咽里不止是绝望,也不止是心痛,更多的其实是失去。

那个秋夜之后,父亲再也没有惩罚过我,即便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他也绝不会开口找我说话,他甚至不再过问我的学业,仿佛我只是家里的一个碍眼的物件,可有,当然也可无。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父亲爱上了麻将,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麻将桌上。他几乎在夜以继日地赌,年过半百的父亲,一夜之间,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赌徒。那时候的父亲刚刚站上50岁的门槛,可50岁的父亲已经鬓发花白,他在一个人的岁月里提前衰老,仿佛全世界的创伤,全都背负在他一个人的肩上。那段黯淡的岁月,父亲像一只逃离洞穴的受伤的兽,他只能潜伏在麻将桌上,疗救自己的深重的伤口。那时候,没人理解父亲的赌,在村人的谈资里,父亲是个无可救药的疯狂的赌徒。

时光的洪流中,我们总会长大。我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再也没有主动肇事,人若不犯我,我绝不犯人。然而父亲,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变化,他依然不太和我说话,也很少主动索看我的成绩单。

父亲对赌博的热爱,终于拖垮了殷实的家境,此后连续几年,每年除夕,都有债主来拍我家的门。我清楚地记得,某年的除夕之夜,村里的一个孩子,我的小学同学,竟然也成了父亲的债主。他响亮地拍着桌子,冲父亲吆喝着,甚至直呼父亲的大名!而父亲,只是耷拉着花白的脑袋,像个犯了错的孩子,始终没有吭声。这揪心的一幕,让我无地自容。一段短暂的沉默之后,我终于冲了上去,手里握着板凳。在父亲的惊愕和母亲的惊叫里,小债主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他远远地绕开了我,慢慢地退出了我家的后门。

那个除夕之夜,家里始终弥漫着悲伤的气氛,父亲心思重重。整场夜宴,父亲的眼圈始终是红的,他潦草地结束了自己的年夜饭,联欢晚会还没有开始,父亲就独自爬上了床。这是我们家唯一一个没有麻将声的除夕夜,父亲以这种方式,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他甚至有了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意思,然而,那时候的父亲已经老了,他已无法自食其力,至于挣钱还债,他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贫寒的家境包围着我漫长的青春,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的学费一直是父亲不得不破解的最大的困境。

那些年,父亲究竟在外面欠了多少债,我其实一无所知,一直在我参加工作5年之后,父亲还欠贵池的一位朋友2000块。这似乎是父亲的最后的一笔,而那时候的父亲,已经65岁!父亲的后半生,一直在还债中生活,我无法想象这样的日子,如果将父亲换成我,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像父亲一样,旷达而乐观——晚年的父亲终于禅透了人世,他用自己尊严的后半生,弥补对母亲和我们的亏欠,父亲确实做到了,他在漫长而苦难的光阴里,终于慢慢地战胜了自己!我不知道父亲的动力究竟来自于何处,是那个除夕之夜,还是因为我终于考上了大学?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许多年过去,我一直没有问过父亲——我相信,那一定是父亲的一个秘密,父亲也一定不愿意再次提起。

但我深切地爱着父亲的后半生,他苦难的后半生,显示着人世的酷烈与寒凉,我已不忍细细叙述。

晚年的父亲依旧沉默寡言,偶尔受人邀请,也会在麻将桌子上短暂地小坐,要是输掉超过10块钱,会长久地自责与心痛。有一次,我去看父亲,他正在小区里打麻将,和他对阵的,是3个年纪相仿佛的合肥老太。父亲的牌出得非常谨慎,打出去,犹疑片刻,又拿回来;再打一张,又犹疑片刻,再拿回来。几乎是在耍赖了!父亲是怕别人开他的牌,他老迈的心脏,受不了别人掏他的钱袋。这个75岁的乡下老人已经穷怕了,他和这些老太太打牌的唯一目的,是觉得这些老太太技不如人,再者是因为,也只有这些消磨时光的老太太,可以忍受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耍赖”。

漫长的光阴,终于消蚀了我对父亲的畏惧,而我,也已经娶妻生子,成为一个丈夫和父亲。我终于感知到了那种流淌在血脉里的亲情,那是一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力量。现在的父亲,对我的成绩依旧不屑一顾,我不说,他也不问。他更多地关心着我的工作,我的身体,以及家庭和孩子。在父亲看来,这些才是男人的根本,其他的,都是过眼烟云。每次和父亲吃饭,他总会想方设法地告诉我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他告诫我不要骄傲,不要对下属轻易发脾气,不要对领导的决定轻率地提出任何质疑,更不要依自己的性格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父亲无疑是对的,他将自己十余年的苦难,点点滴滴地渗透给自己的儿子。这让我感到,晚年的父亲又活回去了,他突然回到了几十年前,依旧那么严厉,依旧那么固执,而我,依旧是那个容易脱缰的不听话的小学生。

天下的父亲,其实大体上都是相似的,他们爱着自己的儿女,希望儿女们能够全方位地超越自己。而我的父亲,他对儿女们的要求过于严苛,甚至不惜伤害自己。

然而,我是那么深切地爱着他,——他的严苛,沉默,悲凉,还有那岁月一样深长的苦!

幸福站立在苦难中

4岁的时候,他从炕上摔下来,脖子陷进胸腔里。从此,她的下颌总被推出30度,她只能抬头。

上学了,同学笑她,她哭过。

勉强读到了高考了,没有学院能要她,她只有放弃。她也哭过。

回乡下学插秧吧,可是为了把秧苗插进田里,她必须把腰弯了再弯,脸几乎都要扣到膝盖了,才能让眼睛找到那个角度。她也哭过。

她哭得时候跟别人哭的时候不一样。别人需要低下来头,用毛巾擦眼泪。她擦眼泪的样子很滑稽,把头扬着,手高举着毛巾。再脸上擦过去的那一个手势,不像再拭去让人同情的忧伤,倒像轻轻挽起照在脸上的阳光。

后来,她学会了用电脑。她学会了写诗。她的诗到处是高天与飞鸟的痕迹。

再后来,她又了一份工作,那份工作是为许多诗人和作家策划出版图书。她成了一位非常受欢迎的出版社编辑。

她被人当作传奇。

她抬着头,微笑着说:“其实我非常感谢命运给我的这颗永远不会低下的头。”

因为抬头成了习惯,所以上小学时。她看黑板就不像别的同学那样抬头觉得脖子酸痛。

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像乡下姐妹们一样俯身大地练习播种就变的非常困难,但她正是因此看到了更辽远的天空。不能行走,但必须飞翔。

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朗读诗歌、书写诗歌的人。

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哭泣的样子,显得那样的神圣,于是她在哭泣的时候,天上的神也在她的眼睛里放进了阳光。

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的视线只能永远向上、向上……

她把手放在额上,再一次轻轻拭去眼泪——不,是轻轻挽起阳光——她说,无法低头,便不得不昂首:只能抬头,就永远不想再屈服!不能改变的是苦难本身,而能够享受的,却是在苦难中挣扎着站起来的双倍的幸福!

苦难是一所学校

文/启辰

坐在窗前,遥望夜空,我又想起已逝去的童年岁月。许多人怀念童年,那是因为童年有太多的美好回忆,有太多的快乐,即便是现在回忆起来也是乐在心中。而我的童年留给我的没有太多的快乐,只有那段岁月在我心中形成的坚韧与不屈,不断延续着我的生活。生命靠着这种坚韧与不屈,在战胜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坎坷与崎岖的同时变得更加坚强。

回忆让我的思绪定格于童年挑柴担卖柴的日子。

今天不要说城镇不用柴火煮饭烧菜,就是乡下也已是不再怎么常用了。但小时候到城乡去卖柴火的经历时不时出现在我的脑际中,挥之不去,赶之还来。当然,那段时光留给我的记忆,不仅仅是卖柴,更重要的是那段经历所养成的坚韧在我心中留下烙印,融进血液,形成个性,成就一种品格。

那是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每个星期天我们都要到城镇上去卖柴火,尤其是在秋冬两季 去得最为多。在去得前一天傍晚,我们这些小孩就将柴担挑到离村头不远地方,目的就是为了让第二日少挑一点路程。待到第二日的清早,我们早早吃了母亲为我们准备的早餐,便匆匆赶往昨日放柴担的地方,挑着柴担上城镇。从村庄到城镇少说也有十公里,那时我们就是用双肩挑着柴担用脚步丈量着路程走完全程。

起初是欢快的。想着将要看到城里热闹的情景,见到自己往日在乡下看不到的稀奇物景 ,步履也甚是轻快。五公里后,我们的脚步在减慢,步子也有些沉重,肩上的担子也觉得更重了,时不时放下柴担在路边歇歇脚再走。去往城镇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在上坡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都冒着热气,嘴上喘着粗气,弓着腰,驼着背,身子向前倾,一步一步往上迈。肩上的柴担从左肩磨到右肩,又从右肩磨到左肩。肩上、颈上磨破了皮,磨出血印,实在不行时,片刻停息后又继续往前挑。肩上、颈上,柴担压上去的时候,疼得像开水烫一样难过,但必须忍着······忍着······再忍着,坚持、坚持、再坚持,五里······四里······近了,更近了,已经可以听到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也许是见着了目标,心中产生一股更大的力量,所有的脚步都放快了。

到了城镇,放下柴火担,就有许多人围上来问价。我的柴火木质好,很干,所以很快以三分钱一斤成交。39斤柴火换来一元一角七分钱,那时的柴火卖到三分钱一斤已经是最好的的价了。望着手上 一元一角七分钱,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肩上、颈上的疼痛也早已忘了。四年级的生活不是读书时记忆,而是挑柴担上城。

如今,不再挑柴火上街,就算是担子也很少挑了;长路也不再是用脚去完成,而是用车代替。城里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已不再有太多的诱惑,但长期的重担肩挑所形成肌肉腚却将永远存在。我在想:苦难其实就是一所学校。

面对苦难,成年的我们该反思什么?

今天读到学生的一篇文章,写的很好,很感人,当物理教师很多年了,从来没有像语文老师一样认真读过学生的文章,下面是这个吕同学的文章:

一阵冷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把头往衣服里缩了缩。

刚走出校门口就听到一阵阵噪杂而刺耳的敲锣声,循着那声音看去,在微弱的路灯下,一块泛起灰尘的钢筋混泥土墩上立着一对刺眼的孩子,眼神怯怯的,间或闪过一丝期待,稍纵即逝,又回归最初的怯怯,但眼瞳里却隐隐地埋藏着哀伤,好似牢笼里久关的鸟儿,渴望天空且眼神写满摆脱不了牢笼的无奈。我移开了目光,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个成年的男子,眼神冷冷的,目光直逼着那两个孩子,我不禁又是一个寒颤,感觉风更冷了。

我又转眼看那两个孩子,只见其中年龄稍大点的孩子把脸几乎贴在铁块上,身子艰难地倒立着,单薄的衣服挂在身上,如陀螺一般一圈一圈的旋转起来。另一个年龄稍小的孩子畏畏缩缩的,小心地看了那个成年的男子,后又快速地回过头,拿着一个铝碗开始怯生地乞讨:“哥哥,姐姐,给点钱吧,给点钱吧”。声音稚嫩却透着沙哑,没有情感的声音,如同录音机重复着几句话。他走到围观的学生面前,伸着碗乞讨,有的人躲了过去,有的人干脆假装没看见,而我,也只是匆匆地走过,可那个稚嫩而沙哑的声音时刻在我脑海中萦绕。

回到教室,跟同桌谈起校外看到的一幕,忽然,不知谁在班里喊了一声“拐卖”,我一惊,心底泛起说不上来的滋味,刚才所见的种种涌入脑海,孩子那怯怯的眼神浮在眼前,那如陀螺般旋转的身子带动着衣服旋啊旋。我心里不禁想,那两个孩子会不会是人贩子用来赚钱的工具?哪一个父母会狠心地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么冰冷的天气里卖艺乞讨呢?那两个孩子他们的生存情况到底怎么样?我该怎么办?该怎么帮助他们?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也许那两个孩子已经被带走了吧,而此刻的我感觉到自己的无助,我不安地看着窗外的黑夜,心里不能平静,似乎丢失了什么,空落落的。

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被拐卖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像许月华一样爱孩子的“板凳妈妈”?她把自己当作孤儿的亲生母亲,用自己的爱心抚平那些孤儿的心灵,她用她的板凳诠释了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告诉我们要关爱所有的孩子。

可是,这个世上“最美妈妈”、“天使妈妈”毕竟是少数的,她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流离失所的孩子何其多,这些“妈妈”们既没有分身术,也不是超人,怎能让“失去根的花朵”都感觉到爱呢?

人们不是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那么。请问,成年的你们,谁真正关注了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请不要把仁爱仅仅挂在嘴边,请不要再让这些花朵躲在角落里哭泣。

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最引人关注的是五个孩子死在垃圾箱里取暖闷死的事件,当我看到吕同学的文章时,我不禁在扪心自问,作为成年的我们心底到底缺失了什么,缺失的就是“善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作为成年的我们,成长以后却失去了“善”,完善了“恶”。对一些事情冷淡恶,司空见惯了,人性的善也淡化了。五个孩子死在垃圾箱里,谁之过,社会之过?还是成人之过?面对这些苦难,作为成年的我们需要好好反思。

浅谈苦难中别样的幸福

文/朝上的心

说到生死,很多人都是恐惧或者感到沉重的,然而在史铁生那里,搭建起一个生死的桥梁,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时间到了,你就能解脱,就能把生命赋予你的所有的挫折,疾病,离别,丧亲等所有的痛苦全部摆脱,再不必揪心于各种烦恼之中了,然而属于的一切关于爱情的甜蜜,故友亲人相聚的欢乐,儿孙绕膝的幸福,如果你还年轻,你的大学梦,留学梦,美妻梦,夫唱妇随的梦,将全部一并被上帝拿走,因为本身你只是借用而已,始终是要还回去的。

然而假若不幸的,你从小疾病缠身,或是到了朝气蓬勃的年岁,忽然就患了什么不至于死但又不断折磨你的病痛,它阻扰你的大学梦,美妻梦,甚至是平常的生活都有很多困扰,你会怎么想,当然只是假设,并不是真实的,但你可以就这么假设,比如什么糖尿病,腰椎颈椎病什么的,你还能活着,也许你还可以闯出一片天地来,然而就是觉得不幸福,就是觉得没有光明了,自己年轻,但是这么难面对的事实,你会怎么办,你会不会也想到死,想到一辈子要服用各种要,承受各种痛苦,你会怎么办????

想着,就会觉得生活确实挺痛苦的,然而为了爱你的你爱的人,却又不得不一直坚持,顶着各种压力,付出比别人多好多的努力去换取供成名达,光宗耀祖,到了这里我就想问, 假设那不幸运的人就是你,你会怎么想,你还能说出,这有啥的轻蔑的话吗?然而这个世界,总是存在那么多的不幸的人在思考生死,又总是有那么多的旁观者,轻蔑的鄙视了那一部分想摆脱或者想用死来逃避痛苦的人,感觉生命就被这两种人分了大半,剩下的就是那一类平庸的,不大思考的,觉得那都是别人的事,与自己何干,该浪的自己还是要浪,要享受;这也许是我浅薄的把生命的几种类分了出来的模板,然而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总是存在那么多的被我分在类里面的人,如果你看了我的文字,想想你是哪一类……

生命缺乏什么,都不能缺乏思考,尤其是那些被我归类在不幸里的人,上天给了你也许不是很完善的生命,但你却能利用这些去获取智慧,甚至可以因为这些苦难,你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超越,超脱,

活着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那些长期遭受苦难折磨的人,功成名达有时候是奢侈品,有时候是附赠品,但一定不是必须品,因为大多数的时候,幸福都与它没有多大的关系,对于那些能和你一起创造幸福的人而言,他们看你的生命 和生命里拥有的欢乐比你所有的财富,功名,都要重要千倍万倍,只要你能简单平凡的活出属于你自己的精彩,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这是对你身边赋予你重要意义的人而言,那对于自己呢?生命除了病痛,你什么都看不到了,你觉得生命仿佛没有属于你的光明,你会怎么办?你有没有想过,这便是一条捷径,一条获得智慧,超越生死,升华幸福,摆脱碌碌无为的捷径,虽然感觉我说得好轻巧,仿佛我就是蔑视苦难的人,然而此刻你有没有想过,你真心愿意把自己都沉溺与苦难之中,怨天不公的漩涡里吗,难道遭受苦难病痛的人,便被剥夺了追寻幸福和人生意义的权利?真的是这样的吗?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因为即使是天天坐轮椅的人,也能享受超越的喜悦,当然不一定都要挑战自己,每天看看妈妈的温馨,每天感受儿女的变化,放低生命的姿态,也是可以活得很幸福的,并不一定要成为体育健将或者IT业牛人,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点不公平,但是这种倾斜,却能让我们平庸的生命里发出璀璨的光辉,我们一样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学会爱那个不大完美的自己,被上帝多咬了一口的自己,也许你的生命就开启了追寻幸福的旅程……自己不爱自己,全世界的爱都给你,都是不够的,如果自己足够爱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自己,其实真的非常的强大,甚至可以成为别人心中最美的太阳……

愿你熬过苦难,依然努力生活

文/茶茶

一个朋友三年前辞掉了老家稳定的工作,拉了一个行李箱就来到北京,在我家和我挤在一张床上快两个礼拜,每天早出晚归,就为了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但是没什么钱租好一点的房子,就找了一个只能放得下一张床,一个床头柜的单间,每天6点多起床,挤地铁去公司。

她去了一家大公司工作,这意味着她面临的困难也有很多。

自从她工作后,我几乎每次约她,她都在加班,或者是在家里学习。在刚开始的一年里,她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末。

有一次,她给我打电话,还没说几句就哭出了声,她说:“我真的好累好累,但是我不能放弃……”

很心疼她,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中必须承受的苦,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慢慢地,她处理工作上的事不再慌张,开始得心应手,今年连续完成了两个项目,升职加薪。

随之,换到了一间可以晒到太阳、有独立卫浴的房间。 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她的阴天终于过去了。

想起一段话:“无论多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

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生命就像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

也许,你现在依旧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奔跑着,偶尔遇到狂风,偶然淋过大雨,但这些,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变成最美好的回忆。

那个晒不干衣服的小角落,那个堆满了方便食品包装袋的垃圾桶,那些没日没夜加班的日子,在当时看来,让你觉得窘迫、难过、疲惫。

但渐渐地,你会变得更好,你会在受伤后找到痊愈的办法,会在苦难中找到让自己开心的办法。

有这样一句歌词: “暴雨的终点,是一片草原。”

你再坚持一下,没有什么苦难是过不去的,一个人奋斗的日子,终会拨开云雾见日出。

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它总会在各种地方给你使绊子,会让你在很多瞬间,都想大哭一场。但只要你扛住了,熬过了这些苦难,生活就会容易很多。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人生还有眼泪也冲刷不干净的巨大悲伤,还有难忘的痛苦让你们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泪。”

所以真正坚强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声,怀揣着痛苦和悲伤,即便如此,也要带上它们笑着前行。

有的时候,有压力了,哭出来就好了,但有的时候,哭也解决不了问题,与其被这些困难拦住,就此放弃,还不如咬一咬牙坚持下去。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愿你熬过苦难,依然能努力生活。

苦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修炼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总有可能会一段坎坷的经历,对谁来说,应该都是如此的。其实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有许多的记忆都是在坎坷中产生的,它们旺旺是经典无比的,以至于许久过去了,我们还不忍心把它抛弃。我觉得回忆是一个过程,就想看看那一瞬间,自己是如何从那些艰苦的岁月里走出来的,拥有了一片海阔天空。尽管坎坷是一种困境,可是我们用心去体会,化就成了苦难。由此观出,困境和苦难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是由许多个微观元素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心的认识,也就是一种人生意识。人生意识高的人,无论怎么说总是会把苦难看作人生的成长,或者是心灵的蜕变。

我们实在应该学会看待困境。困难之所以让我们难以忘怀,其中有着它本来的意义,任何的生命,喧嚣的,还是宁静的,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练,是始终无法成长的。只看到每天不一样的变化,那是必定的生理变化。

其实谁都想拥有一帆风顺的生命,不过那似乎太过于平淡了。生活之中我们讲究平淡,需要在一片沧海之中,慢慢的寻寻觅觅,直到发现了什么样的位置,最适合自己灵魂的栖息所,最容易听到心里最真切的声音。那是心灵的平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平淡的,平淡是需要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悟性。也只有经过苦难的人,才能意识到平淡的韵味,那样的生活如同品茶一样,就是一种道。

生命往往是需要品茶的,只有学会品茶的人,生命才会与其他的人完全不同,光说悟性,就要高了许多。品茶,品的是茶的芬芳,生活,活的是其中的韵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茶是用来品的,还有些人认为茶无所非咖啡类的饮品,是生活的一种享受。我觉得茶跟咖啡不同,茶除了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道;咖啡就只是一种艺术。善于为道而思考的人,喝茶总要讲究速度,不是很快,而是很慢。我就喜欢喝茶,我总慢慢的喝,我所要的是茶水过后一股清韵的幽香。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茶像人生,是需要细细的品的。

我们的生命总有过度的时候,过度的时期常有孤独相伴。害怕孤独的人,总是逃避这一时期,认为所有的苦难都经历了,人生真的是很悲剧。有的人看待人生,不把主观的思想放在主要位置,他们相信一切皆有宿命。既是你的苦难,命运自有他的安排。这世界里的一切,只要是存在了的,总有存在的理由。

要知道这种想法是富有哲学范畴的,哲学是一种思想,融入人生就变成一种态度。哲学的人生不简单,要哲学的生活,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把一切看似平常,就是哲学。哲学来源于生活,我相信没有生活的哲学是毫无光泽的,黯然失色的。没有任何的哲学家不是从生活里走出来的,而且也都是经历了苦难的折磨,发现生活其实是一种道理,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无形的道。

生活还很艺术,酷爱艺术而活下去的人,到了晚年就不会太凄凉。因为会有一种理由认为这一生,活得很值,无外乎生与死,我还看透了其余的道理。人有所追求,有所不求,可求的东西不多,无非生命与真情。真情又包括了亲情和爱情。

爱情会是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一般人的爱情很顺畅,这些人其实是不懂得真正的爱情的。一对情侣整天搂搂抱抱,那不是爱情,只是相互利用。只有失恋的人才会懂得爱情是什么,它就是在相互寻找的过程中,的一种向往。

为情而困的人常把爱情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很真实。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生命很重要,这样的人除了看到生命的价值还意识到爱情的珍贵,一旦真爱上一个人就会好好的珍惜。

曾经有不少的朋友屡屡问我,陈老师,你为什么不结婚呢?就凭他的这句话,我就可以断定他绝对没有读过,我所写的中篇小说《粉墨凉半秋》。这里面就写了我的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其中还有两次,一次是我的初恋,那还是我在上海美童公学读书时的初恋女友,当然她现在早已回美国去了。是生是死只有天知道。至于我在进入劳改农场之前的那段,长达三年的那段罗曼史,更是令我心里疼得慌。

要知道等我从劳改农场出来以后,我已经快到花甲之年了。再结婚我可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我现在的主攻方向们就是事业。事业是所有胸怀壮志人士的向往,不免一些人在青年时期为了事业,而不得不放下儿女私情,这种人很值得我钦佩。我们欣赏一个人,实质上是在欣赏他的气魄,一个人的气魄,决定了他将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样的人与失恋的人不完全不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也向往爱情,只是从某一定的角度来说他们意识到自己所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年轻人谈恋爱只是简单的相互利用,没有多少会体会爱情的真谛。无论是为事业奔波的人还是失恋的人在悟性上总比常人高出一等,这注定他们面对生命里的虚虚无无,真真实实有着自己的见解。

爱情会成为一个人磨练的平台。没有人会在其中做这些无聊的徘徊,我的许多朋友说失恋了就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顶多只是失恋的时候伤心一阵,过几天又是活泼乱跳的。这种人没有成功的前景,往往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而善于在爱情的苦难里徘徊的人往往是那些喜欢寻找自我的人。活着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有可能只是一个影子。真正的自我是埋藏于内心深处的,不用心的找无法找到。这样的人从理念来说比常人高出许多等,一旦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注定将来与常人拉开很大的差距。常人站在山顶,他站在云端。

苦难是一种磨练,对于善于利用的人来说还是一种修养。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如此一类的人看来生活和悟道一样,需用心体会。实质上生活本质上就是一种道,每一个人有着独特的道,参悟了也领略了也就是所谓的成功。许多的杰出人士就是这么的走出来的,文学家就更不用说了。正是如此我们也才每时每刻都有些杰出的“家”。

其实什么家都是一样的,前期的生活充满了苦难。社会之中也不乏没有经历苦难而成功的人,只能说他们很幸运。幸运并不是一种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机遇。在相同的平台上,这些人远比于经历苦难而成功的人来说逊色了许多。没有对生活生命的认识,或许也有,只是不怎么深刻。一般有着影响力的人物都是对生命生活有着足够深的认识,这就是苦难所赐予他们的,也是应该的。

生活可以无所谓,生命可以无所求。无所谓的生活极其乐观,无所求的生命极其悲观。乐观与悲观不能失调,一个完整的生命,二者有着一定的比例。成功的生命,对乐观和悲观都不排斥,同时存在才使得生命如此的绚丽迷人。我们往往只是看到它的外表,有些时候还是悲观占上风,到了一天,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乐观,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自然。

生命从出生到事业成功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蜕变,然而蜕变了的人生更加有魅力,更富有生机。因为他们知道,如此的经历,什么该追求,什么不该追求,什么该珍惜,什么该放弃,已经是很清楚了。

我只感谢我自己

文/孤单的测绘者

苦难并不是财富,只是有些人心理很强大;当巨大的打击来临时,他们抗住了,但当他们默默藏起自己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仍然对着别人微笑时,谁又能说那些巨大的冲击对他们说是一种锤炼?一种考验?

一个人坚强的天性并不足以成为他可以原谅一切伤害痛苦的因由,如果没有那些无妄之灾,那一个人的人生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又有谁会说得准呢?就比如我小时候喜欢喝牛奶,可有一次被狠狠呛过后,我就再不喝牛奶了,甚至都不愿闻到牛奶的味道,小小的一桩事,带来的改变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

就像一个快乐的人,也会变得忧郁而自杀。

苦难就是苦难,苦难没有把我击倒,那是因为那一刻我选择了坚强,可即便再怎么坚强,那些痛苦就会消失而不存在吗?不会,即便过去很久很久,我一回想起往事仍然止不住想要哭泣。

我绝不感谢那些带给我苦难的人和事,如果没有他们,我并不会成为现在的我,我的人生也许会过得更加轻松和快乐,即便我会失去现在的成熟,敏感,世故和忧郁,这些是苦难过后的收获,可在这过程中我失去的更多。

苦难是一把重锤,会在一个人猝不及防的时候狠狠敲在他的心上,坚强的人心上穿着盔甲,所以能勉强接受一击,可一击之后,未必不会留下裂缝,而这样的裂缝是永远不能痊愈的了;实际上,有更多人的心灵会在这悍然一击下化作齑粉,从此世上就又多了一具行尸走肉;

而那些心中有了裂缝的人,他们抗住了一次,那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如果那重锤接二连三的打下来,他们最终也会承受不住的吧。

所以苦难哪会是什么财富,苦难就是苦难,它带来的伤害不会因为时过境迁就消弭于无形,这世上也许没有永恒的快乐,可一些人会知道,有些痛苦却可以是永恒的;传奇的故事中从没有永恒的祝福,只有永恒的诅咒;所以我们可以说,痛苦虽不是伟大的,但它确实是经久不衰的。

我痛恨苦难,我更加痛恨那些带给我苦难的人,即便一切都已过去,我也决不能原谅,我如果原谅了那些带来苦难的因由,如果我承认了苦难是有意义的,那我就再也不能直视曾经在漆黑房间里惶惶无措,饮泣难安的自己,因为那时的我,并没有得到过安慰。

宁愿遗忘,终不能原谅,那些打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坚强。

这世上最美好的两个词,无非是有惊无险,虚惊一场。

感谢苦难

文/纳木措

人生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充满幸福,但也遍布苦难。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人生极度完美,无任何苦难。

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呢?然而造化却常常捉弄人,不经意间给你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甚至还会在人生的某些关键时刻给你设置巨大障碍。这不足为怪。

顺境固然让人向往,可是假如你真的遭遇逆境,也不必过于灰心,面对苦难,不必失望,更不必绝望。因为人生本来就不是一马平川的,而是遍布荆棘与坎坷的。遇上苦难,咬咬牙,坚持住,跨过去,你的生命又是一片艳阳天。

高尔基曾经说过: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这话是非常富有哲理的。

着名作家史铁生在20岁那年,突然因一场车祸而失去双腿。这种打击对一个血气方刚、四肢健全的年轻人来说究竟有多大,不难想象。当时的史铁生也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渺茫,极度灰心,甚至都有了轻生念头。令人高兴的是,最终史铁生战胜了人生中的这一重大苦难,化悲伤为力量,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中去,不断努力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挺进。他成功了,他成了着名作家。我认为值。设想一番,假如史铁生在20岁这年没有遭遇这场人生大苦难,或许他也不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作家。

“千手观音”的主要缔造者邰丽华,从小双耳失聪,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中。这对于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苦难吗?听不到声音,意味着她无法欣赏优美的歌声与乐曲,无法感受到大自然有声的奇妙。这是常人难以接受的。然而让人惊讶和欣慰的是,她不仅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每天都把微笑挂在嘴边。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与刻苦训练,她带领其他聋哑人创造的舞蹈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她主创的《千手观音》还上了2006年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呢!

幸福与美好固然可爱,然后苦难与坎坷亦不可憎。苦难不是毒蛇,更不是猛兽。苦难并不都是坏事。只要自己好好把握,化苦难为力量,我们同样可以活得精彩。

感谢苦难,或许你的人生会因此寻找到一片新的美丽天空。

选择一个有苦难的天堂

什么是幸福? 选择一个有苦难的天堂的天堂就是幸福。因为我们毕竟是活在当下,而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例如家人、朋友间难免矛盾和摩擦,恋人间的分分合合,甚至祖国的风风雨雨,历经磨难。这些都需要我们坦率地去面对,用心地思考、反省自我,努力地改变当下的状况,才有可能得到过程的完满,甚至是最终的完满!

反面观之,诚如歌德本人所说:“我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可见,一时的失意落寞未必不是幸事。而圣雄甘地曾先后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四次入狱,在狱中通过绝食展开他的文明不服从运动,甚至最后惨死在印度教狂热分子南度蓝姆·高德西枪下。此种坎坷经历于他个人而言,无疑是不幸的。可他的牺牲换来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我”的幸福呢?

稀释苦难

文/木屋

昨天给家里打电话,母亲告诉我,她看了看我们小时候的照片,当时她就感叹,小时候的我们多么无忧无虑,长大了就增加了些许烦恼。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长大,长大了父母希望我们回到小时候。如果真的选择父母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到小时候。

有时候就想人这么的劳作,为了什么。为了理想,感觉有点天真,为了追求幸福,似乎是在美化。我个人感觉这是在稀释苦难。已经三十出头的人,上有父母下有孩子,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真的开始慢慢承担责任。不过他们的父母不算太老,孩子不算太大,总体来说还算好。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他们的父母真的老了,孩子真的大了,貌似这个年龄是一生中最需要承担的时候,而二十多的年龄父母还算年轻,孩子还找不到影了,这个阶段貌似没有多少忧心的事。

我感觉人这辈子,从出生时就注定了这一生的苦难总量,人早晚是要承担的,想逃也逃不掉,假如你天天浑浑噩噩,到了四十多时,年老的父母需要赡养,病了需要医治,自己的孩子也要结婚,这每个问题都是自己难以承受的,当你想去劳作,想去拼命挣钱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那样的精力了。而你只能在内心的愧疚和挣扎下生存,这就是苦难的集聚来临。如果你从年轻时就开始奋斗,其实你就是在稀释苦难,将大的苦难分成很多的小苦难,慢慢的承担下来,当到了某个阶段需要你承担时,好似这就不是什么大事。

人的奋斗就是在稀释苦难。

人总要回到苦难红尘

峨嵋山一处摄影点,老板从山里捕捉了一只猴子来陪照以招揽顾客。猴子蹲在一根高1.5米的柱子上,脚上系了一根链条。它必须永远蹲在那儿,因为链条只有30厘米长,如果它跳下来,就被倒吊在上面了。它的尊容被摄进了无数的照片,同娇美的太太、潇洒的绅士还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为伴;然而领略峨嵋山风光的乐趣同它都是无缘的,它不过是这个柱子上的囚徒,严寒酷暑,日照霜落,它都只能在那忍受煎熬。

后来被一个居士团体发现了,居士们认为这是虐待动物,要求老板释放这只猴子。老板认为这是他养的牲畜,别人无权干涉。经过激烈的争执,老板提出除非他们出钱赎出这个猴子,要不他就继续这样经营。居士们没办法,只好发动大家捐款,用3万元的高价给猴子赎了身,让它返回山林。

当链条解开以后,猴子用惊疑的眼神望着这些陌生人,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居士们做了一个放生法会,来庆祝它的解放,又送了它一挂香蕉,示意它回山林里去。猴子摸摸它被链条磨光了毛并且流着血的小腿,一颠一跛不好意思地走了。到了山林深处,它长叫了一声,不知道是悲哀还是高兴。

人们散去,山里恢复了平静。那天晚上,连同老板在内每个人都睡得香甜。

黎明时分,听到窗外有什么动静,老板开门一看,发现那只猴子以规规矩矩地蹲在原来的柱子上。

每个在红尘中被尔虞我诈、养家糊口、疾病灾难拖的身心憔悴的人都感叹世外的清净祥和。佛陀的千经万论,祖师的谆谆教导,师父的苦口婆心,无非唤醒大众“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但人们还是以种种冠晚堂皇却极其牵强的借口和理由,让自己重回过去的苦难生活。

苦难是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文/碧霞仙人

如果苦难是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我愿意笑着接受。

——题记

“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起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啊,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经发现了苦难造就人才,人才需在逆境中磨练这一道理。

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也以无数人才的实例证明了这一观点。

No。1:司马迁

他的一句话触动了天颜,被处以宫刑。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失落。相反,他呕心沥血,阅读了大量史料,遍访大汉山河,历时数十载,终于完成了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不朽之作。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想一下,如果不经此大苦大难,司马迁也许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史官,也不会有此历史巨作了。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No。2:贝多芬

一代音乐天才,在音乐事业到达顶峰的时候,他的听力日益衰退,以至于到最后失聪。可是,他以坚强的意志与之奋斗。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让我屈服!”他以自己的生命历程完美地诠释了他的传世乐章——《命运交响曲》的深刻内涵。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No。3:爱迪生

有人说他真是个天才。他笑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回首当年,在研究电灯泡灯丝取材时,他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才寻找到可以用的灯丝。正是他的这一品格,锻造了他上千项的发明创造。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现在我愿意接受一切苦难的洗礼,所有的苦难都将成为我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后记

我只感谢我自己

文/孤单的测绘者

苦难并不是财富,只是有些人心理很强大;当巨大的打击来临时,他们抗住了,但当他们默默藏起自己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仍然对着别人微笑时,谁又能说那些巨大的冲击对他们说是一种锤炼?一种考验?

一个人坚强的天性并不足以成为他可以原谅一切伤害痛苦的因由,如果没有那些无妄之灾,那一个人的人生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又有谁会说得准呢?就比如我小时候喜欢喝牛奶,可有一次被狠狠呛过后,我就再不喝牛奶了,甚至都不愿闻到牛奶的味道,小小的一桩事,带来的改变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

就像一个快乐的人,也会变得忧郁而自杀。

苦难就是苦难,苦难没有把我击倒,那是因为那一刻我选择了坚强,可即便再怎么坚强,那些痛苦就会消失而不存在吗?不会,即便过去很久很久,我一回想起往事仍然止不住想要哭泣。

我绝不感谢那些带给我苦难的人和事,如果没有他们,我并不会成为现在的我,我的人生也许会过得更加轻松和快乐,即便我会失去现在的成熟,敏感,世故和忧郁,这些是苦难过后的收获,可在这过程中我失去的更多。

苦难是一把重锤,会在一个人猝不及防的时候狠狠敲在他的心上,坚强的人心上穿着盔甲,所以能勉强接受一击,可一击之后,未必不会留下裂缝,而这样的裂缝是永远不能痊愈的了;实际上,有更多人的心灵会在这悍然一击下化作齑粉,从此世上就又多了一具行尸走肉;

而那些心中有了裂缝的人,他们抗住了一次,那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如果那重锤接二连三的打下来,他们最终也会承受不住的吧。

所以苦难哪会是什么财富,苦难就是苦难,它带来的伤害不会因为时过境迁就消弭于无形,这世上也许没有永恒的快乐,可一些人会知道,有些痛苦却可以是永恒的;传奇的故事中从没有永恒的祝福,只有永恒的诅咒;所以我们可以说,痛苦虽不是伟大的,但它确实是经久不衰的。

我痛恨苦难,我更加痛恨那些带给我苦难的人,即便一切都已过去,我也决不能原谅,我如果原谅了那些带来苦难的因由,如果我承认了苦难是有意义的,那我就再也不能直视曾经在漆黑房间里惶惶无措,饮泣难安的自己,因为那时的我,并没有得到过安慰。

宁愿遗忘,终不能原谅,那些打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坚强。

这世上最美好的两个词,无非是有惊无险,虚惊一场。

苦难中的微笑

文/兰溪

星期天,我和两个姊妹兴高采烈地去看望一个孤寡老人。

在不老街附近破旧的楼房里,我们找到了老人的家。

这位七十八岁的老人叫杨爱道,是个孤儿。父母早已过逝,无兄弟姐妹,无儿无女,无老伴,属于“三无”人员。在只有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她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

她是个残疾人,双腿残废,双目也不幸失明。然而她的精神状态却格外好,脸上洋溢着喜悦。

我拉着杨妈妈的手,嘘寒问暖。杨妈妈笑盈盈地让我们坐在她的身边,一边喊着“女儿,快给客人倒茶”。

这时从厨房进来一个40多岁的妇女,胖胖乎乎,敦敦实实,浓眉大眼。我心想,杨妈妈不是孤寡老人吗?怎么会有女儿?一问方知,这个被杨妈妈喊着“女儿”的妇女叫青云,是一个基督徒,与杨妈妈同为主内姐妹。

她来自于黑龙江,一个人在大连闯天下。听教会的人说杨妈妈是个残疾人,又是个孤寡老人。先前照顾她的人因家中有事离开了大连。双目失明、双腿残废的杨妈妈一个人无法生活,青云大姐毫不犹豫来到了老人身边,担负起照顾一个残疾老人的重担,洗衣作饭,端屎端尿,天天如此,我心中顿生敬佩之情。

杨妈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她身残,志不残,心不残,她用她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感染着我们。她热情洋溢地说:感谢上帝,我不孤独。上帝总是派兄弟姐妹来照顾我。一个走了,另一个又来了,从没间断过。我没刻意去求过找过,然而上帝知道我的缺乏,了解我的需要,他从未让我孤独过。我纵有千言万语,浑身都是口,也诉说不完上帝的伟大,上帝的慈爱!只有天天赞美、心存感恩。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献上感恩,赞美无比慈爱的上帝!我还自己编了赞美上帝的歌,我唱给你们听。说着就唱了起来,一边唱,一边还带动作,两只手舞动着,脸上荡漾着喜悦和欢乐。

她兴致勃勃地说啊说,内心充盈着幸福,充盈着爱。虽然已双目失明,但眼角流露着愉快,脸上带着微笑,并渴望与大家一同分享她内心的喜悦和欢乐。这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幸福感,宛若晨曦中漫漫绽开的鲜花,从内心弥漫开了微笑。

青云姐从小就缺乏母爱,得到的经常是打骂,杨妈妈用她全部的爱去温暖她深受创伤的心……

当我们要告别杨妈妈时,她让我们三人留下姓名,她要为我们每个人献上祈祷!为我们祝福!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祝福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和很多人的命运。

最近,看到青云姐,听说杨妈妈已经离开人世。临死前,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血液里。她却态然自若,面带笑容,感谢赞美不断。还撅起小嘴,深深地亲了青云姐一口,安慰她说:“女儿,别难过。上帝已经为你预备好了一切。快给我穿衣服,上帝来接我了”。

一个临死的人,一个病魔缠身的人,不但没有悲伤和恐惧,没有自哀自怜,反去安慰别人。这是何等乐观、豁达的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内心喜乐和平安啊?!又是怎样超越生命的极限?

她不是在黑暗和罪恶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在感恩和微笑中闭上眼睛,那是苦难中的微笑。

多少健全、四肢发达的人,尚且不能如此快乐和喜悦,发自肺腑地歌唱生活的美好。心中常常装着名利,总是愁眉苦脸地盯着人生的苦难,对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缺陷耿耿于怀,缺乏宽容,缺乏爱与幸福的广博体验。许多人的内心世界与杨妈妈相比,太缺乏大爱和大善了,缺乏灵魂的超脱与自由,缺乏对生命本质纯粹的体验,缺乏高贵的品质,以至于不能从容平静地面对世间的风云变幻,超然于世俗的一切,从从容容信步人生路。

心里充满安宁,甘露才能滋润心灵。体验幸福,体验爱,体验为别人祝福,为万物祝福,为生命祈祷!为人类和平祈祷!这才是博大、伟大的生命,才是真正高贵的灵魂,圣洁的灵魂!

想想那些接连不断来照顾杨妈妈的兄弟姐妹,他们与杨妈妈素不相识,丝毫没有尽义务的责任。然而,因为爱,因着广博的悲悯,他们自告奋勇、心甘情愿地来到了残疾老人身边。一把屎一把尿,无怨无悔地侍侯着老人,即使是亲生儿女也未必都能做到。 多少有儿有女的老人被送到养老院,多少老人过着凄凉的晚年,儿女不在身边。工作忙,工作需要等等不管是什么借口,在充满大爱、悲悯的抚慰,没有任何私欲、不求任何回报的这些人面前,显得多么苍白、多么无爱,多么狠心,多么忘恩负义。

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大爱,她的心一定会充满广博的悲悯,温暖的抚慰。

大爱是感人至深的,爱心是一座支取不尽的心灵宝库。大善是神圣纯粹的,惊天动地的。有了大善、大爱,人间才有大美。灵魂深处的大美,那是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圣殿!心有圣殿,才有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

苦难的母亲

文/王振绪

母亲赵春莲生于1909年,逝于1980年。每到母亲的祭日,她的音容就在脑中浮现。

母亲三岁丧父,外婆当时23岁,在族人的歧视的目光里,依靠仅有的5亩簿田,孤儿寡母度过了艰苦的14年。母亲17岁嫁入王家。那时,父亲已31岁,曾在外地经商,日寇入侵后,失业在家,后同同村的抗日英雄蒋三一起,参加抗日。1941年夏,父亲为共产党和八路军办事,被日寇到处捉拿。一次,日本兵掀翻了我家门,父亲拉着我迅速逃脱,灾难却落在母亲身上。母亲被抓到日本人据点,受尽折磨,却坚强不屈,始终没有说出父亲和抗日干部的藏身之地。4个月后,母亲由村民用担架抬回,半年后,身体才得以恢复。

母亲为王家生育了5个孩子,三女二男,我是老大。老四,也就是我的弟弟,是在茅房降生的。出生时还活着,由于医疗条件差,未能留住。在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母亲每天要做8个人的饭菜。她身高1.5米多,体重不足百斤,又是小脚,却日复一日,数十年辛勤劳作。

三年困难时期,母亲身体浮肿,营养不良。“文革”时期,我被打成太原市教育战线的“走资派”,两年多未能回家,并扣发了近两年的工资,爱人也被迫避居乡下。我母亲带着我的3个孩子艰难度日。三间房被造反派打砸得一块玻璃都没留下,只得用被子钉在窗上御寒。《山西日报》针对我的事件在头版作了报道,并发表社论。对此,母亲都顶了下来。我被“解放”后,在太原某中学任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近7年间,早出晚归,很少能帮上母亲的忙。1979年底,我调至省内一中专学校。当时,已招收的两个班的孩子一个学期开不了课。当时只有两名教师,我忙编大纲,选教材,请教师,忙得吐血。这时母亲却患了肝癌,不得不住院治疗,我与妹妹轮流陪侍母亲,但我只能在夜间守在母亲身边,没能尽到孝心。4个月后,母亲就离世了。离世时,我不在场,她当着医护人员和病友说:“我儿子很孝顺的,他太忙了。”母亲一辈子受尽苦难,却从不说孩子们一句不是,处处呵护子女们。

母亲也曾有过美好的向往,但昙花一现。1954年,也就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我暑假回到家,母亲对我讲:“某某对我很有意思,他直接向我说了他的想法。”母亲当年才45岁。她同我商量,我摇了摇头。我把母亲和三妹接到太原来,我以为这就是孝顺。这件事让我终身后悔,我一摇头,即破灭了母亲对幸福的渴望。

我今年88岁,不知什么时候也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如真的有天堂,我会在那里补偿我的孝心。

生命的不等式

文/何小军

中央电视台正播放《朗读者》第二期。

画面上,一位白发老者西装革履坐在椅子上,泪痕斑斑地吟诵着林徽因的诗《别丢掉》: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这位96岁的老者叫许渊冲,是我国翻译界泰斗,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年“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曾获国家汉办、北京大学共同设立的“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还是由国家文化部等单位评选的2015年“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有“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惟一人”美称。

2007年,许老先生得了直肠癌,医生说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医生说的那个生命的终点,许老先生获得了世界最高翻译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节目现场,老先生豁达地笑着说:“看见没有,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生命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并不等同于寿命,这个生命的不等式,足以让人们对生命有更深层的理解。

一个人可能活了100岁,但是能让自己记住的日子有多少呢?当那首歌《时间都去哪了》一经问世,便成为大家争相传唱的经典。人们在歌声里感慨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在歌声里陷入深深地思考,在自己过往的岁月里,那些随风飘逝的日日夜夜,自己都在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某些日子、某段时光、某个片段能被他人记起,这是因为那些日子过得精彩,或是给了别人温暖,或是给了别人激励,或是给了别人欢乐,或是作了特殊的贡献……一句话,那些日子应该是充满意义的。

当然,苦难的岁月容易让人刻骨铭心。因为在苦难的日子里,会有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时光,但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苦难中度过。毕淑敏说,苦难不是人生的真相。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人们在记住苦难日子的同时,记住更多的是如何战胜苦难。

寿命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自然生长形态,而生命却是超越寿命概念的精神追求。我们所追求的生命意义应该是快乐自己,益于他人。这样的生命便是永恒的。

迷雾和寻觅

在美丽而又喧嚣的深大学校园里,将近三年了。

又是一个万籁俱静的夜晚,只听的到室友微弱的有节奏的鼾息声。我静静地躺在黑暗中,努力张大眼睛想搜寻丝光明,可是找不到。象个精灵的思绪又飘远了。

那是一个有一勾金黄色月弯儿镶在深邃天边的夜晚。我和他站在涟漪晕晕的文山湖边。他默默地靠近我,一双炽热的眼睛象两把火炬一样明亮,一只手臂放在我肩上,另一只手托住我的脸。生平第一次,男性的结实的肌肉带给我力,体温和柔情,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他温柔地吻了我的红唇……我流泪了,滚滚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湿了他的手……这是为爱而流的,带着少女的全部痴情。多少个文山湖加金黄月弯儿加深情我们的夜晚,已成了玫瑰色回忆。后来呢?我和他那神秘的,飘渺的,借助夜幕遮掩而有点压抑的爱情,只持续了五个月。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现实感太强了。我和他难过的分手了。

曾以为,心灵上那一大块空虚的地方,被他挖去的一块旷地,可以由学业来填补。我拼命地读书,在安静、明亮的自习室里读机械原理,读控制论等专业书;清晨在红豆斋后面的小花园大声朗读英语,在环境幽雅的图书馆做作业,做了一套又一套的习题,过了四级又准备过六级;在宿舍里,尽管吵吵嚷嚷,还是静下新来学电脑绘图,学3D,学编程,学网页制作;晚上熄灯后,还捧着书在走廊灯下读西方哲学,西方历史,西方经济史,古典艺术,宗教学……节假日都泡在图书馆里。我觉得自己又活得比较好了。在许多东西我都不再相信的时候,我相信了一点:追求知识,获取事业的成功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

然而“事业”是个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的精神之柱啊!人,究竟是为感情而生存的,还是为事业而生存的?我是个充满激情的人,那种郁闭的激情无法宣泄的苦闷,那种不得不用冷嘲去冰冻热血的痛楚,除了我自己,谁又能够体会。尽管好友劝慰:想开些,振作起来,学习要紧,事业要紧。这些话说得那么容易,又那么苍白无力。没有爱,对人的爱,事业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未来,未来的意义在于什么?事业吗?事业又是什么?事业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类?陌生的人类……

每天都是老样子:三十二开和十六开的厚书,作业本,计算尺,涂满白粉笔字的黑板,电脑,自习室,图书馆,宿舍??组成了一张工科大学生生活的网。没有时间。除了学习什么时间也没有。一切都是那么索然无味,一切。作业,课程,考试,上网……

一个女人难道就这样一切安宁有序,稳步走完自己该走的路程吗?做个人应该什么滋味都应该尝试。如今最合我口味的就是寻找常规以外的生活乐趣,甚至对于“痛苦”的玩弄。

我学会了逃课,逃了不计其数的课,嘲笑所有兢兢业业教书的白发先生,嘲笑所有规规矩矩的学生。我学会了喝酒,在走廊里扯着破锣嗓子大叫,把情书公开再践踏。上网和无聊的人聊天,骗吃骗喝的,吃喝完就烟消云散,逃离他们的视线。和只见过一次面的陌生人去酒吧喝酒,蹦迪,之后就把他甩掉。对那些虚伪耍无赖而又有女朋友的男生说我爱你,挑拨离间……玩的是刺激,玩的是心跳,玩的是潇洒,这样潇洒的人得到异样的目光和赞美。

大三奔走于高楼大厦的灯红酒绿,我做过促销女孩,业余撰稿人,女招待,公关小姐,玩弄感情游戏……骗人也被人骗。在海里扑腾了几下不象在游泳却象在自杀。夜夜听自己疲惫的高跟鞋踩在寂寞的马路上,我真正懂得什么东西不能用钱买到,却能为钱而卖掉。

终于在一个晚上,找到了一片没有人的草地,对着天上圆的那么单调的月亮,我放纵泪水流于脸颊、于发、于指间,哭我不再有二十岁的清纯……

飘远的思绪被眼角的两弘泪水打断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理解我的人吗?尽管我有比一般人多的多的朋友,但我的灵魂仍然孤独。

充满激情的恋爱,拼了命的学习,无视人生游戏规则的放纵……体验各种生活,体验各种滋味,为何就是体验不到幸福,体验不到爱。生命是痛苦的,这是一个不需要论证的真理,一个人仅仅凭着他的本能,就可以体验到这个真理。难道我就让苦难把我的心灵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整日在苦难中消沉,憔悴?噢,苦难,空虚,疲惫。是到时候了,我该学着用自己的心灵去包裹苦难,在包裹和消化苦难中体验做人的尊严与幸福。诗人路易斯。拉拜说:我在极度的苦闷中因幸福而哭泣,生活于我既轻松而又艰辛。

拌着室友的鼾息声,枕着被泪水打湿了一大块的枕头,迷迷糊糊地入睡了。我的灵魂,一个透明的物体,轻飘飘地飞起来,在无数个灵魂中穿行,飘荡,寻觅,猛然发现了他?另一颗灵魂,造物主理所当然地造就出来与契合的灵魂。我向他飘去,他向我飘来,透射出一道耀眼的生命之光,顷刻间合为一体……哦相爱的灵魂。他要我好好做个人,他会在前面等我。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在逆境中,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要多考虑怎样克服困难。彼得逊说过:“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过来的。失聪的贝多芬,艰难跋涉于荆棘丛生的黑白键上,用手指重重地扣响了神圣的《命运》之门,挥洒出一部音乐家顽强与厄运抗争的辉煌乐章。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着《史记》。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逆境是强者攀登高峰的垫脚石,是弱者走向毁灭的万丈深渊。

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道曲道。筑路费用多,开车时间费,对于视时间如金钱的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因为长时间在笔直、没有任何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使人麻痹,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道曲道的阻碍,司机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之举。

无须赞美逆境,无须企盼逆境,但必须正视逆境,一旦身处逆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恒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实干精神,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要想到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着名科学家竺可桢七十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他们战胜了多少艰难困苦! 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许多先进人物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与说明。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抗争,用奋斗走出逆境,这将会成为我们巨大的财富。我很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在逆境中成长

如果人们总在平坦的大道上前行,肯定不会跌倒。但如果在崎岖的弯路上,你摔倒了,这很平常。假如你靠着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了,那才是值得称赞的。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事情,但却告诉我们要在逆境中成长。

我想,大家都知道一名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幸受了重伤,结果成了残疾,她就是桑兰。桑兰虽然很痛苦,但她却非常的乐观,一点儿也不像个身受重病的孩子。她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使身边的许多人都很受鼓舞。桑兰在治病期间,仍然坚持刻苦学习。她因为手拿不稳笔,也不能打字,于是就用小棍杵在键盘,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她还不断练习乒乓球,虽然很累,但她还是凭着那股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持了下来。 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有不少时候由于毅力不够而放弃,但对于残疾人来说就更难了,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她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是不易,希望我们能够向她学习,在学习,上克服一切困难。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但仍然创作出很多优美的乐曲;张海迪从小残疾,但仍然坚持不懈地去学习,最后完成发自己的自传;海伦凯乐虽然双目失明,但是她很乐观,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在遭遇仕途不幸时,他没有消沉放弃,吟唱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绝句,成就了他千古的浪漫情怀。忍胯下之辱的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坠落,疏远痛苦,终成一代名将。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异它现实的明艳,却不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爱因斯坦,他天生笨拙,但他仍然努力学习,他相信W=X+Y+Z,就是成功等于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与少说空话的和,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这些例子都很带有典型性,它激励着我们要在今后的道路上更加勇敢的前行。其实,逆境中很锻炼一个人,它会在你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迈向成功。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永远是最出色的,让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更加奋斗,更加努力拼搏吧。

超越苦难

文/周乐天

许多了解我人生经历和现状的朋友常常对我说,佩服我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性格。对此,我总是一笑了之。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似我般经历了诸多人生磨难之后,面对一个轮椅上的残生,确乎难再找到快乐的理由了。而我,非贤非圣,自然也难以从人生的这种桎梏中跳脱。某些夜晚,我也常常会被现实的残酷及未来的渺茫所击败,不由得黯然神伤。

然而,那只是为数不多的一些夜晚。一觉醒来,看到窗口阳光明媚,听着窗外鸟鸣啁啾,昨夜的些许伤感便烟消云散,心情也云淡风轻起来。世界依然美好,生活依然在继续,苦难也好,烦恼也罢,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处风景。或许,这处风景有着诸般不如意,但走过了,也就走过了,没有必要总是耿耿于怀,铭记心头,让它影响了欣赏前方风景的心情。

文殊菩萨对他的弟子开示说:有一个制作陶器的人,用同一种泥制造了许多陶器,用同一种火来烧制这些陶器,他采用的是同一种工艺同一种材质,烧出了同样的陶器,然而,这些陶器的作用去各不相同,有的被用来装蜂蜜,而有的却被用来当了尿罐。

完全相同的一件器具,其结果何以相差如此?其原因不外乎使用者不同,使用的方式不同。

苦难之于人生亦然。很多人把苦难真的当成了苦难,终日徘徊其中不肯走出。于是,旧的苦难还未曾化解,新的苦难又接踵而来,苦难越积越厚,越积越重,最后,便积成一座大山压在了这些人的脊梁上。结果,要么被这座山压死,要么就背着这座山走下去,直到压垮,趴在原地,再难挪动分毫。

相反,有的人却把苦难当成一种磨砺,当成一种智慧的提炼,当成一种对人生的启悟,他经过苦难,然后从中走出,从而看到了一片湛蓝的天空。

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如意在等着我们,刚刚送走了爱情的烦恼,又迎来了孩子的困扰;刚刚闯过了住房的关口,又踏进了工作的迷城。生活似乎永远动荡不安,人生似乎处处皆是烦恼,我们揪住一道伤口不放,自怜自艾不休,不肯给它愈合的机会。那样,只能换回更多的伤口加诸己身,直到有一天,血流尽了,对疼痛的忍耐也到了极限,要么疯掉,要么死亡。

作为一介俗人,完全超脱或许非我们能力所及。但是,适当的超脱却是人生必须。那是一次和解,一缕释然,一种超越,一份旷达,是生命的坚忍,是天人的交融,是生的艺术,也是活的艺术,这便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