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月饼文章

2022/12/22经典文章

月饼文章(精选20篇)

谁是我心上的那一轮明月

一整天没写一个字,感觉像整个人被掏空了一般。几次徘徊在笔记本前,思绪涌动,想记录些什么,下笔却无语。静静地感受黑夜,任凭深秋的微凉沁入肌肤。偷偷地看了一眼天上的半轮明月,此刻的心情变得非常暗淡。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从心底缓缓升起……

这几天,网络上关于中秋的文字又开始铺天盖地袭来,心里有种莫名的情愫。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有多少人在异乡怀旧?又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还在四处奔波?还有谁,躲在某一个角落独自流泪?

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节日的气氛,象征团圆喜庆的月饼随处可见。然,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来临之即,我却没有一丝喜悦的心情。反而更加的感觉到心里空落落的!因为在我的心里,这只不过又是一年月圆人不圆的中秋。

找不到情感的归处,找不到搁放心灵的港湾,有时,甚至连自己都无法把握。我无力去拥有,亦无法去捕捉,所以,只能在幻想中得到一丝安慰。是的,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是我不想说我的故事,而是即便说了,也无人能懂。

浮躁的俗世,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份空城里的静寂欢喜。而我,却在这座空城里独自静寂生活了十几载。在这段看似孤独的时光里,我一直都活得很顽强,很执着,也很自爱。我从不随意去践踏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更不允许别人来污蔑。你懂与不懂,我都不会在意,无所谓,但绝不允许随意侵犯。

对我来说,在别人眼中,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许,我根本就是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女子。我真的不需要所谓的物质、物欲,我在乎的仅仅只是精神世界里的纯净和愉悦!以此跳出庸俗,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中秋,忆儿时,一家人欢快地坐在小院子里,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在苍穹升起,一边喝着茶水,吃着月饼,嗑着瓜子,听父母天马行空地说着那些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故事。可惜,如此快乐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长大后的我再也没碰过月饼,一个人的中秋,无所谓团圆,更不需要月饼。一个人的中秋,月饼的馅是苦的,是涩的,里面包的是无尽的辛酸与伤感。

日月穿梭,季节轮回,今年的圆月又要如旧挂起。圆缺不必言,阴晴亦未知,而我,又该飘往哪?今年的中秋,是否还是孤零零的,独自一个人过?

PS:对不起,所有喜欢我文字的亲们。本来,此文是想写些愉悦的文字;本来,是想提前祝亲们中秋人月两团圆;可不知道怎么了,写着,写着,就又变成了这样。也许,这就是我生命所不能承受之痛吧!最后还是想衷心地祝亲们:中秋快乐,愿你们月圆人更圆!

幸福的夜晚

文/崔向珍

枝头的叶子黄了,满树的小枣红了。母亲把种在沟坡上的红豆棵背回家,摊在大槐树下晾晒。急三火四地写完了作业,我把大包袱铺在地上,哼着歌儿摘起了红豆荚。白色的红豆荚熟过了头,又薄又脆,揪在手里就迫不及待地绽开了,红艳艳的豆粒啪啪啦啦地直往包袱里蹦。

过上几天,母亲把晒好的红豆放到黑瓦盆里洗净浸泡。泡好后,母亲加了红糖煮透晾凉,起个大早和了面包成火烧,放进大铁锅里烙。

母亲烙火烧的时候,我们往往还在香甜的睡梦里。等到我们睁开眼睛,父亲和母亲已经下地干活了,四个烙得金黄的豆沙火烧在盖帘上香气四溢。我们掀开被子跳下炕,胡乱地洗一把手,各自抱了一个火烧狼吞虎咽起来。吃完了火烧,我们就去院子里剥玉米或者翻豆秸,在满身的汗湿里盼望着幸福的夜晚快点到来。

八月十五的月亮好像知道小孩子的心思似的,天刚刚擦黑,就从遥远的海面上弹跳而起了。大槐树下的饭桌已经摆好半天了,我们非常兴奋地追着母亲,一趟一趟地往饭桌上运送。等到热乎乎的鲜玉米、滚烫的煮鸡蛋、喷香的豆沙火烧、洗干净的鲜枣……摆满了桌子,我们就一起眼巴巴地盯着父亲看。这时候的父亲已经把乱糟糟的豆棵垛成了圆圆的小山包,他看看已经爬上了树梢的月亮,再看看他的孩子们,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他把木叉竖在墙边,洗了手进屋,托着渗透了油的纸包坐在我们身边。好香好香啊,我们一起大声地吸着鼻子。父亲把包着月饼的油纸包放在桌子中间慢慢打开,递给奶奶半块,再递给我们每人半块,油纸包里就只剩下半块了。我们一点点地咬着酥脆的月饼皮和好看的青红丝,看着父亲小心地把半块月饼掰开,递到刚刚坐下的母亲手里。

我们手里的月饼很快就吃完了,父亲和母亲手里的月饼,最后都递给了奶奶和最小的妹妹。越升越高越来越明亮的月光下,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欢乐的笑声比盛满了月亮的糖水还要香甜。

月上眉梢

文/怡笑嫣然

一弯新月,一缕相思,一声叮咛,一种牵挂。月,拨开黑夜的风衣,在云朵的身后,那淡淡黄晕随着心情漂移,升腾。明月清辉,皎洁的光,照亮了我悸动的心房,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只是,月亮的心事谁懂?当柔美的弧度在眉梢悄然划开,心头掠过一阵酸楚,才明白那种滋味叫思念。

透过朦胧月光,目光的延伸处,我看见故乡的小路,门前盛开的紫藤,花香四溢,和着袅袅炊烟升起;我看见斑驳的墙,青石板上的脚印,多少年风吹雨淋,月光下的熟悉背影,早已弯成一道亘古不变的记忆;多少次梦回故里,只为了拾起遗落在路旁的亲切叮咛,然后用思念的针将它们缝在记忆。儿时的中秋,是一块甜甜的月饼,爱的味道做成了陷,那香甜,浸润了我整个童年。只知道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淡,披着星光我轻轻唱着月亮走我也走,那动听的歌谣飘荡在故乡的山谷,淌过静静流淌的小河,穿过光年,来到无数寒冷的冬夜,伴我度过漫长寂寞。今夜,又逢中秋,白露为霜的秋夜,一样的啾啾蝉鸣,一样的月明星稀,月饼于我已不再是诱惑,霓虹灯闪烁的瞬间,惊觉灯火阑珊处的身影为谁而眠,而我的婆娑树影下的祈愿又去往哪里?慨叹也罢,思量也罢,终逃不过岁月在掌心里的纠缠曲线,默默吟唱那首忧伤的流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诗宋词里的月缺月圆倾诉着千年的轮回,重叠着生生世世的祝福。月儿终完成了初一到十五的完美蜕变,当繁华落尽,洗尽铅华,终究懂得一切便如过眼云烟,爱与不爱永远在一念之间。中秋即将转身,落叶与飞花华丽的谢幕于世,凋零之美留给世间的或许是无限的惆怅和悲壮。离人心上之秋还有多远?可烟花易冷,离人的寄托又岂是一轮明月所能承载?怨不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在这萧瑟的秋夜,濯一身清辉,掬一捧心上的白月光,且听风吟。

一滴月色滑落在眉梢眼际,思念的花开了。

那年中秋

文/唐雄

记忆犹新的中秋节,是1989年。

那年中秋的前一天,想到“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和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我便从报社所在地乘公交到武昌中华路码头,准备买月饼后再到武昌南站坐火车回蒲圻(现赤壁)过节。

中华路码头是武汉的交通要道。地处繁华路段,有着上百年的历史。附近的街道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紧邻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和拥有800年历史的司门口商业街及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与汉口武汉关和“历历晴川”隔江相望,那时,还没有现在闻名全国的小吃名街“户部巷”。

那个年代的每年中秋,我们家吃的是10个装成1筒,仅卖1元钱,又小又硬、馅里夹着水冰糖和芝麻的月饼。那种香甜的月饼,如小孩手掌那般大,吃的时候要先把包装纸摊在手心,接住掉下的外皮渣,再用力咬,然后把纸对折,把月饼渣倒进嘴里。说实话,与其说那是吃月饼,倒不如说是在咬月饼。但对于当时我们比较贫穷家庭的孩子来说,能享受到芝麻的香味和甜滋滋的水冰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已经是一种奢侈。

那时的月饼包装,虽不如现在豪华、精致,却也很精美。古朴典雅的简洁设计,凸显着中秋文化的深厚底蕴。站在摆在店前那些眼花缭乱的月饼摊旁,我捏了捏口袋里少得可怜的几张10元纸币,转悠了好几个铺面,决定买那种散装的。我家当时有10口人,恰好是“十全十美”。于是,我用10元钱买了10个皮薄馅满、松软嫩滑、香甜不腻、清新爽口的月饼,兴冲冲地往家里赶。

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坐公交、转火车、再换农村客车,然后步行近5公里,不辞辛苦赶到家,从挎包里掏出月饼,告诉母亲是1元钱一个买的时,她几乎是暴跳如雷地用很土的蒲圻话把我臭骂了一顿:“你咯抽筋咯,得了烧热症吧?哒么多钱一个,真糟蹋,不晓得爱惜钱。你哒1块钱1个的月饼,哪有1块钱1筒10个的多?10块钱?10块钱能买10筒100个月饼。”虽然责备我大手大脚,但看到家人第一次吃上酥软月饼时高兴的样子,母亲的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

母亲在但凡一点不如她意或在我们没做好她交待的事时发脾气骂人,其实是宣泄她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辛酸故事。父亲和我们几个孩子已经习以为常,既理解也不介意。自母亲跨进我家的门槛,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流了多少泪水。她在娘家没有干过农活,生产队里的人说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扛不起一把锄头”,加之是湖南人,语言不通,谁都不愿意劳动时和她同组做农活。我的爷爷和奶奶是日本侵略时从城里躲难逃到农村的,对农活一窍不通。父亲当兵即将走进军营的前夜,区领导在刚刚落成的区礼堂放电影招待新兵,礼堂竟被四邻八乡蜂拥的群众挤塌,他的右腿被大梁砸成粉碎性骨折,干不了农活长年外调。叔叔出生几天就双目失明,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照顾全家老少10口人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立足,为了全家人的生存,母亲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虚心向人请教,从不在外人面前大声说话。不到两年,就成为生产队里惟一拿满分10个公分的女劳动力,播种、车水、扯秧、栽田、薅草、割谷、和谷、挑草头、晒谷、打谷、摘棉花等,无所不会。她的蒲圻话也学得非常快,无论多土的俚语,她都听得懂,说得来。不知她底细的人和她交谈,绝对想不到她是湖南人。湖南话是母亲的母语,尽管在湖北生活了几十年,但她回到娘家,还是和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一样讲家乡话。长期的劳作和精神压抑,使得母亲在心情烦躁找不到发泄对象时,把父亲和我们几个孩子当做出气筒。

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过怕了贫穷的日子,满脑子想的是“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富日子当作穷日子过”,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儿上”,从不浪费每分用血汗赚来的钱。她这种根深蒂固的中华民族节俭持家、厉行节约的传统美德思想,值得我好好学习和传承。

父亲珍藏的清代月饼模

文/刘雅峰

中秋节近了。晚上,我突然想起了老家的父亲。父亲今年七十岁,十二岁那年到面点房做学徒,一直干到五十六岁才因身体原因,另谋他途。从此父亲爱上了收藏,尤其喜欢收藏各种月饼模。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父亲收藏的月饼模有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的最多,明清时期的各有三五个,文革时期的两个,主要有木质、陶质、铜质,造型各异,有圆形、方形、鱼形、葫芦形,小的内径不到3厘米,大的内径42厘米。木质月饼模纹饰多为手工雕刻,并且寓意丰富。如纹饰为石榴,寓“榴开百子”,多子多孙之意;纹饰为五只蝙蝠环“寿”飞翔,寓“五福捧寿”之意。

在众多的月饼模中,父亲最喜欢的是他师傅传给他的清代月饼模。木质暗红,纹理清晰,模厚约3厘米,柄长约15厘米,凹下去的模壳呈圆形,直径约8厘米,凹槽深约1。5厘米,槽壁上雕刻有均匀平滑的菊花状边缘,凹槽底部中间雕刻有菊花、鱼儿等图形,线条明快,生动形象,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当年,父亲的师傅共有六个徒弟,忠厚老实、做事勤快的父亲最讨师傅喜欢。二十八岁那年,父亲自立门户开面点房,他的师傅将自己用了几十年心爱的月饼模作为礼物送给了父亲。这个月饼模陪了父亲最初谋生的二十年,直到后来,月饼制作现代化后,才逐渐淘汰不用。这个月饼模被父亲视为他们师徒二人感情深厚的寄托。闲来无事时,父亲总爱细心摆弄,小心擦拭,嘴里说着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懂的话语。有时见我不忙,父亲会拉我一起赏玩他珍藏的这个“宝贝”,给我讲“宝贝”背后我听了无数次的故事。

如今,每年中秋节,父亲仍然会亲自做月饼给我们吃。父亲做的月饼虽然不洋气,但是严格遵守古老的工序。做月饼时,父亲会早早起床,将他最喜欢的清代月饼模清洗干净晾干,在内部及周边涂食用油,把发酵好的面团揉开,擀成均匀的饼皮,把事先调制好的撒有芝麻、冰糖、花生仁等的饼馅包进饼皮,然后,一层层地,再一块块叠好,做成团子形状,仔细装点上青红丝,放进模子里,缓慢均匀地按压出图案,再放入微波炉,用文火慢慢烤。月饼熟后,表皮黄亮,香味袭人。看到我们吃得香甜的样子,父亲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父亲将收藏的月饼模单独放置在一个木柜里,整整摆了两层,归置得很整齐,无论什么时候来人赏玩,父亲总会热情接待,然后一一介绍,共同把玩。父亲非常念旧,我内心明白,父亲收藏的这些月饼模不仅是他对自己职业的留恋,更多的是他对自己师傅及几位师兄的怀念。

父亲老了,虽然我们平时很忙,但每到中秋,都要回家看父亲,再尝尝父亲亲自做的月饼的味道,那种幸福弥足珍贵。

中秋的仪式

文/牛梓洁

切两刀,分四瓣,爸爸一瓣,妈妈一瓣,剩下都是我的。

今天,月儿高挂。

“我吃一瓣就够了。”妈妈不爱吃甜食,每年吃月饼似乎对她是一种折磨。她眉头微蹙,拇指和中指轻轻拈起月饼,小心递到嘴边,动作“优美”而又“滑稽”。尽管如此,妈妈每年都是很认真地吃完手中的月饼,完成这个仪式。

嗯,今年的月饼可真不赖。我对于甜食的喜爱是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每年挑月饼的工作,我都会乐此不疲地完成。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月饼,把人看得眼花缭乱,我每年挑的月饼都不同,但每一年的月饼里都有一种独特的口味。假如换了别的甜食,我一定统统包揽。可月饼,我却只吃1/2,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种仪式。

爸爸呢?爸爸对于月饼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仪式性地把月饼塞进嘴里,然后慢慢感受着它的香甜。每年,无论什么月饼,每次吃完,他都会仪式性地说句:“我女儿挑月饼的技术是越来越好了。”我每次也都会笑笑。

什么是中秋的仪式呢?也许就是每年中秋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同一块月饼,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月圆之夜一家人一起感受家的团圆。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饱含着家的幸福和温暖——爸爸和妈妈手上的月饼合起来,恰好就是我手上的月饼的大小,我的爱是他们的爱的相加,而我们三人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圆。

打赌

文/程华

回想当年上山下乡,重温那段逝去的岁月,我心里总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挥之不去的知青情结……

1968年11月至1973年11月,我在高州大井农场红心队(即后来改制成立生产建设兵团时的九师三团一连)整整呆了五年。分配连队的四名高州籍知青都是来自水上人家的孩子,本性节俭朴实、乖巧听话、刻苦耐劳,其中“辉哥”尤为突出。他虽目不识丁,写情信也需请人代笔,但他劳动中勇挑重担,任劳任怨。他躯体健硕、虎背熊腰、曾干过搬运装卸工,臂力过人,可算是我的得力助手。

长年体力劳动的磨炼,“辉哥”三角肌发达,有着健美先生的体格;臂肌肉如鼠,凸现“拳头打爆石”的力量,大伙谐谑地描画他:鳙鱼头、鹦鹉鼻、河马嘴、狮子身、猪乸肚、大象腿、鸭掌脚。他曾有过与信宜籍一退伍兵的“赌史”:一拳将其花心机自造的、自诩异常坚固的松木衣箱锤了个窟窿,赢取了早餐五只面包。而新来乍到的一位新会籍退伍兵不知底细,一次见他狼吞虎咽般吃掉晚饭,仍不停地抹嘴叫饿时,正在抽烟的他便打趣地与“辉哥”输赌:说若能一拳把他刚买的水烟筒打裂,便把加菜的晚餐输给他。瞧那用老黄竹做成的、尺多长的水烟筒,落地噔响无损。我试着轻击,拳头生痛,泪花迸出。只见“辉哥”把水烟筒横放在凳面,高举如锤般的拳头,闭息凝力,然后对准水烟筒口,迅猛狠击,烟筒顷刻爆裂。在大伙忙不迭地鼓掌喝彩时,他已把那份赢取的饭菜三下五除二地倒进了肚里……

而回想起昔日“辉哥”打赌食饼的“惊心悼胆”一事,至今我仍心有余悸。一次工余歇息时,“辉哥”又与老工人张永培打起赌来:说二啖可食掉一块月饼,否则愿赔十只。其时1角钱一块的月饼粗糙少油,硬梆梆的可“砸死狗”。当永培从铺子买回月饼,尚未讲清楚打赌规则,肚饿难耐的“辉哥”已饥不及待地将饼送进了嘴里。他本想第二啖食得轻松些,于是第一啖费劲地啃下大半块,奈何饼硬卡住嘴巴合不拢,无法翻转舌尖咀嚼吞咽,整个面部也被撑得变了形,样子像小丑般滑稽可笑。他右手拿着剩下的小半边月饼,欲伸左手捏那似蛤蟆般鼓胀的腮帮,以助饼碎易食。但永培不愿白白输掉赌局,不许“辉哥”以手代劳,便用铁钳般的双手逮住他左手不放。僵持了好一会儿,饼塞嘴巴始终难移,“辉哥”渐显呼吸困难,喘着粗气,翻起白眼,脸色变紫,大汗淋漓……区区1角钱的月饼,倘若闹出人命来,我这当班长的可难究其责呀!于是我上前劝说永培,并试图扯开他双手,可永培不允、不肯松手。趁永培忽视间,精灵的“辉哥”伺机举右手腕击腮帮,月饼即碎嘴内,总算缓过气来,脸色渐变红润。接着,所剩下的小半边月饼,“辉哥”便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地送进了嘴里,咽下了肚里……大家虚惊了一场,忐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却又为“辉哥”刚才打赌吃饼那可笑且揪心的一幕而忍俊不禁。

团团圆圆话月饼

文/白鹭

月饼最早就是一种带馅的点心。殷周时就有记载,一种中间厚、周边薄的食饼;西汉时陕西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带回了芝麻与核桃,民间便出现了以胡麻、胡桃仁为馅料的圆形“胡饼”。汉灵帝时已很时兴,《续汉书》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到唐代时诗人白居易写诗赞胡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是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唐初,和唐高祖李渊以及陕西三原人的大将李靖有关。民间传说是唐代名将李靖北伐突厥,八月十五得胜凯旋。高祖李渊在京城长安迎接,当时有吐蕃商人,向李渊献圆形胡饼祝捷。李渊高兴地指着悬在天空中的一轮明月说:“应将圆饼邀蟾蜍”,接着唐高祖将所献的祝捷胡饼分食群臣,据此传说遂有中秋吃胡饼之俗,但胡饼还不能称月饼,只能说有点渊源。最早中秋节吃月饼的文字记载,见于《古今图书集成》引《洛中见闻》:有一年唐僖宗在八月十五晚上吃月饼,觉得味道非常好,他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摆宴,便叫管理御膳的尚食局用红绫包着月饼赏赐给他们。

月饼,据说是祭月的供品,形似月,祭后家人可以分食,亦被称为团圆饼。还有传说言道:月饼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命名的。《开元天宝遗事》曾记载:天宝初年八月十五日夜,“玄宗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又一年八月十五日夜,二人在大明宫太液池赏月时品尝到一种圆形“胡饼”,贵妃吃了感觉特别的香,但又嫌“胡饼”名字不雅,才思敏捷的她,仰望头顶,皓月当空,丹桂飘香,灵机一动,对唐玄宗说:那不如就叫它月饼吧!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连声称赞,还赏赐贵妃花瓣月饼,从此“月饼”这一雅称便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天上月圆,地上饼圆。这寓意美好,吉祥如意,象征团圆的“月饼”,成了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美食,阐释中秋节主题独一份的最佳标志物。并且进一步证明中秋节吃月饼,和唐长安关系匪浅。

在唐代长安城里食肆中就已有专供节日食品的店,穿越一下就成了唐代的食品专卖店!供应中秋节的食品叫玩月羹。据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载:“寺家设饨、饼食等,作为八月十五之节。”

宋代开始宫廷流行吃“宫饼”。苏轼在一次酒宴上赋诗一首:“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嚼月”就是吃月饼。《武林旧事》“蒸作从食”一栏下列出有荷叶饼、芙蓉饼、羊肉馒头、菜饼、月饼等。

当年西安老街巷里,几乎每家每户都自己做月饼,家中都有做月饼的木头模子。我家的月饼模子是枣木的,厚墩墩的异常结实,用得久了红油油的发亮。模子有两个圆形凹槽,里面雕的菊花和蔓草纹饰图案,中间一个福字。我的父亲是八级钳工,做模具是他的专长,我猜想家中这件月饼模子大概是他老人家雕出来的。月饼中包的馅最重要,用料五花八门,主要是各种果仁,一般最少五种,有核桃、花生、杏仁、芝麻、松子,白砂糖、蜂蜜、青红丝、鸡蛋,有专门砸碎的冰糖粒粒,以及桂花、玫瑰等芳香的干花瓣。我九岁时上小学四年级的1959年,就已开始和母亲一起动手做月饼了。把包上馅的面团,压进月饼模子圆形凹槽里,压实按平,然后把月饼模子翻过来,轻轻在案板上一磕,一个纹饰图案精美的圆月饼就好了,再放进平底铁鏊锅上烙。从小就馋嘴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吃刚出锅的热月饼,那又烧又烫、又香又甜的感觉,舌尖上的这种特殊记忆太深刻了。

一年中秋节我随西安市文史馆去陕北考察采风,路过绥德县城时专门买了几斤酥皮绥德土月饼,本来并不想买,可开车司机是这家卖土月饼的老熟人,介绍他家现做现卖,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老月饼如何好,如何是绥德土月饼第一家。卖月饼的还给我掰了一小块让我尝,谁知一进嘴,我就决定买了。因为我吃到了小时候自家做月饼时的老味道。果然,回西安过中秋节时,拿出让客人尝,这种朴实而少油缺糖又香酥的绥德土月饼,竟特别受人欢迎,连吃带拿的三斤多土月饼,一天就全解决了。

月亮象征团圆,也是故乡的象征,农历八月十五自古以来就是亲人团聚的佳节。中秋节讲究吃的月饼是圆的,月亮圆圆,月饼圆圆,极具象征意义。

月饼的记忆

文/王秉

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也就到了。每年此时,月饼的记忆总伴随着桂花的香味淡淡袭来。

记得那一年,上小学二年级。班里有个女同学,在下课时,手里竟拿了一个囫囵的大月饼,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站在教室门口吃。这个大月饼,足以让全班同学出去蹦琉璃蛋、踢毽子、扔沙包的心思,全没有了踪影。大家全部大眼瞪小眼,盯着这个女同学看。这个女同学也不是大口大口地把月饼干掉,而是站在教室门口,有意无意地摆着恶心人的炫弄动作,把手中的大月饼举起来,在空中慢慢地画了个半圆,然后张大嘴巴,等月饼快送到嘴边时,她却只来了一个“樱桃小口”。嗨呀,真馋死人了,她每回只吃那么一点点,一点点。

一直到放学回家,吃过晚饭,这个画面还时不时闪现。那晚,月亮一副精神极其抖擞的样子,比平时格外的滚圆和明亮。正在睡意蒙之间,出差的父亲回来了,一下子撵走了我们原有的睡意和寂静。父亲带回来一个用麻纸绳捆扎的草纸包,上面还垫有一张红油纸。我们几乎同时喊出了嗓门:月饼!母亲起身,去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再在方桌上把纸包一层层剥开,“尖塔”一样的月饼很整齐地摞着。母亲拿出最上面的一个,在桌子上一横一竖切下去,拉了四小瓣,分给我们一人一瓣。剩下的月饼,等后来的几天再吃。坐在旁边的父亲,则抽着白河桥纸烟,慈祥地看着我们。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父亲带回来的月饼,再也不用刀切四瓣,而是人均可以吃到一个整的了;再后来,想吃几个就能吃几个。

现在,不管在超市,还是副食店,不仅有过去老传统的五仁月饼,还有蛋黄月饼、豆沙月饼……样数多,品种全,让人挑花了眼。不仅如此,在月饼包装方面,由过去的一张草纸包多块月饼,到现在的大纸盒子、大铁盒子、大竹编筐子……外观鲜亮艳丽之极。随便打开一盒看,里面的大包装套着小包装,抽丝剥茧一般,最后才能把深藏的月饼找出来,真是费劲!我在想,我们这个年代,到底是在吃月饼还是在吃包装?

如今,人们说节日味淡了,或许,再精致的包装,也比不过有着浓浓亲情的内核。父亲给我们拎回月饼的那个月夜,一去不复返了吧?

一个人的三个中秋

文/孔令建

一块坚硬的“砂糖”月饼,一只黄澄澄的柿子,一个青幽幽的果柚,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

穷山恶水,小山村是呜咽的痩马,那用来止馋的月饼、柿子、果柚,都是母亲沤着大半年的汗水,输送给节日的低吟浅唱。试啃一口香甜,他笑啊笑,从晨早一直笑到月上中天。他举着与弟妹分得的半块月饼,一直躲在屋檐下咽口水,虽然好想咬一口,可是一想起母亲的叮咛,他只有苦等那场与佳人的盟约。佳人是明月,是泠泠的银盘,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那时高空寥廓,辉光四射,乡村檐头上,越鸟巢南枝。终于等到银盘最圆最亮,等到母亲的叮咛结束,他便喃喃祭过月亮,开始大快朵颐。那一夜,他梦里桃花尽放。

从此,年年他都盼中秋,只为吃。

终于等到不愁吃了,他内心却储满了乡愁。

那年他已离开了小山村,在异乡的城市里谋职。中秋撞入他怀里时,他已是宽肩厚背的壮年。在繁华城市光的层楼下,他辗转翘望,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念想。那时,他记得,依旧是圆月高挂,银芒铺展,不同的是窗牖下的花园,摆满了赏月的佳馔。月饼已不再是昔日坚硬的“砂糖”, 而是香气诱人的“双黄”。柿子、果柚、炒螺、饼干、葡萄、鸡肉、鸭肉、猪肉、桂花酒,应有尽有。

这些年,他的人生装满了丰盈的美宴。可每每在沉醉之后的半分清醒里,面对江水千隔,夕阳山外山,他的思绪就穿越水之湄,山之壑,触及故园,故园中的杨柳、长青藤、牵牛花,还有牵牛花旁翘首北望的母亲,母亲面颊上的皱纹。

月还是那月,可人已不再是那人了!从此,他最怕过中秋,只因中秋,他是断肠人!

终于,他不用做断肠人了!时代的高铁正咣珰咣珰从他的城市穿梭而过,高速路网也四通八达地凌空飞舞起来。他随时可以驾着他的“福克斯”,象一支利箭,瞬间抵达他心海里的靶心。

靶心就是故园,是母亲期盼的目光。

母亲还健在。他最担忧的事没有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幸好,一切都如愿。不如愿的是那年的中秋撞到他怀里时,他的年华已老去,中年的鱼尾纹,正爬上他的眉梢。

他与母亲,还有家里的弟妹,第一次聚首在屋前的老榕树下,舒心赏月。昔日异乡中秋的盛宴华筵,锦衣玉食,已褪出了人生舞台。这些年他已回归简淡,用乡村朴素的生活习惯,来养生余年,来医治自己的“富贵病”。

浓极至淡,返朴归真,生命便得泰然。所以那年中秋,月饼虽有,鸭肉、鸡肉、猪肉、桂花酒虽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少许,它们,只用于祭月,用于欢贺时势,献礼岁月。

日子一年比一年有惊喜。谁曾想到,今宵,他也能千里赴归,与老母、弟妹,一起“把酒问青天”。这在过去,迢遥的路途让他不敢想啊!

而今,中秋,不再为吃,不用做断肠人,它只是岁月的驿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过后的月饼

中秋过后,我的一位同事问我喜欢不喜欢吃月饼,如果喜欢,他说让我去他家拿几盒。我说;家里买的月饼也没有吃完,并且我也不太喜欢吃甜食。朋友听了面带一副失望的表情再没有说什么。

同事第二天上班时闲聊时告诉我说:“中秋节过了,可他家里月饼还有好多,都是些上档次的月饼,一盒月饼都是上百的,甚至四、五百元的,放在家里根本就没人吃,送人吧节已过,扔了又实在可惜,我现在真不知该怎么处理它!”

听了同事的述说,联想这些年中秋节过后我所听到的,我知道中秋节过后有相当一些人的家里都有着这样的问题,节后月饼成堆,吃不了送人送亲戚,甚至有人送不出去就当垃圾扔掉,细想一下,确实有些暴殄天物。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份调查:一盒百元月饼,其包装至少要45元,而月饼本身的成本价却只占五分之一。以制作500g蛋黄莲蓉月饼为例,所需的白砂糖、莲子、精粉等总花费不超过10元,再加上人工,成本不会超过20元。 这里且不去说商家的暴利因素,这样的一盒月饼,它所多出来的那部分价值你可以理解成感情附加值。一盒月饼,不能仅仅当成是一盒点心,在中秋佳节的时候,从送人者到接受者之间传递,承载着一些人情在里边。你拿出四、五百元的现金购买一盒月饼,是希望能够起到四、五元现金所起的作用的。而一旦中秋那一夜过去,这月饼就像是过了期的黄历,以迅速以跌停板的速度贬值,呵呵,那些四、五百元的月饼大概连几十元都不值了。

所以中秋节的月饼,我想最明智者还是在它贬值之前送出去。做为笔者来说逢年过节,朋友之间的往来也少不了。但一般我都是左手进右手出,东边来西边去,尽可能把这些东西在未贬值的时候、也就是中秋节之前全送出去。留下一点放在家里是个意思。这个玩法讲究的是快进快出。不过也有真正喜欢吃月饼的人们,但他们却不愿接受这上边太多的附加值。这就形成一个矛盾:真正喜欢吃的人,不愿意买。而那些家里囤集太多的人,却未必喜欢吃。 每逢中秋过后,商场总要举办一次大规模的月饼处理活动,有买一送一的,有买别的商品附送月饼的。并且顾客也相当不少。我想这些顾客才应该是真正喜欢吃月饼的人们。 巴菲特说:“只有当海水退却时,才能看出来谁在裸泳。”而这样的顾客不失为明智的顾客,既吃到了自己喜欢的食品,又没有多花冤枉钱。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喜欢吃月饼的,中秋之前尽量送出去。喜欢吃月饼的,中秋之后买回来。

不知这样说对不对。

祖孙月饼情

文/胡智慧

又到中秋,远在异乡的我突然想起39年前,我从部队奔波千里回老家给奶奶送月饼的往事。

1982年,我在边防前哨当兵。国庆节恰逢中秋节,这天一大早,我独自在哨所站岗执勤,姐姐打来长途电话,告诉我说奶奶病危,父母亲已动身回阜阳老家给奶奶准备料理后事了。搁下电话,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按规定义务兵三年之内没有探亲假,我这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没有假期啊!我抑制不住心头的悲伤,泪如泉涌。

闻讯赶来的王副连长向营领导请示后,为我特批了7天假,在我临动身时,又买了两斤月饼塞到我包里。待我搭车从县城辗转坐火车到达阜阳,下车已是第二天晚上。借着皎洁的月光,我在乡间的小路上徒步飞奔。半夜时分,我终于摸进了祖辈生活的村庄。

“奶奶……”我一下扑到老人的病床前,任凭激动的泪水滚落。让众人意料不到的是,几天粒米未进的老人此时突然醒了过来,连声问道:“是

小宝(我的乳名)回来了?”她挣扎着坐了起来,搂着我也是泪流满面。我

连忙从挎包里拿出月饼递给奶奶,老人高兴地说:“孙子带回来的月饼比什么药都管用,我的病好了一大半了!”

奶奶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兵离家在外的孙子能回到她身边过中秋节。刚能下地,就迈着缠足的小脚,领着我将切成一个个小块的月饼分送给左邻右舍,让乡亲们尝尝孙子孝敬她的月饼。

身体渐渐好转起来的奶奶又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张罗着给我做她拿手的月饼。跳跃的灶火映照着奶奶瘦弱憔悴的身影,让我不禁想起童年时的情景。那些年月我父母工资不高,每月还要挤出十余元寄回老家给奶奶治病,生活负担很重,全家过着清贫的日子,对我而言,月饼算得上是“奢侈品”了,极少有机会品尝。每次我春节回老家过年,奶奶都要拿出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冰糖、芝麻,细细碾碎,拌馅、和面,做几个可口的“月饼”给孙子解馋……

再次手捧揉进奶奶无限爱怜的月饼,我的心头百感交集。噙着热泪轻轻咬上一口,味道还是那么香甜,我却失去了童年狼吞虎咽的馋劲。原来,凝聚浓浓亲情的月饼是要用心品尝的啊!

父亲知道我“军令”在身,小心翼翼地对奶奶说:“小宝的假期快到了,让他回部队吧,来年再叫他回来伺候你老人家。”奶奶深明大义,抹着泪花说:“你娘不糊涂。咱娃当兵保家为国,一家不圆万家圆,这道理我懂。”我依依不舍、泪水涟涟。奶奶倒显得异常坚强,亲自下地刨花生、抡竿打枣,一再叮嘱我别挂念家、给奶奶争光。18岁的我,就这样在奶奶关爱的目光里,踏上了返回军营的旅程。

听听中秋月

文/墨若水简单爱

月光下,想跟你说一句中秋快乐,猥琐了--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怕你有负担,怕你厌烦,所以只是在这里问一句:晓忠,中秋过的可好?

晓忠又想和你絮叨了。说实话,我今天过的挺开心的。这个中秋不是我一个人啃月饼过的,还有,这儿的一些人还可以真心对我。我是不是太狭隘了,只是因为那些个曾经深深伤害我的人儿就把这所有的人儿给否定了。我在想我是不是错了。

我真的很感动。记得大一的时候,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隔壁班几乎都不怎么认识的女生给了我一个月饼,还很温暖的跟我说"小虾米,中秋快乐!"去年中秋在家过的,没能礼尚往来。今年只是想起,便给了她一个月饼。其实不只是想还她的月饼,而是有更多的感恩的成分在里面。然后真的什么都没想了。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她却又拿着一个月饼和一盒巧克力找我了。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她说,每次见面时我的一声"梦娜姐",她早就把我当成亲妹妹了。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人的心可以被另一个人读懂是件莫大幸福的事儿。

今天是中秋放假的第一天,我把你的照片给打印了。我想每天都看到你对我笑。你会不会怪我,没经你同意就把你照片打印出来了。我只是把它放在我日记本里,我自己看的。哦,钱包里还有一小张,你的一小张,我的一小张。这些都放在我一个人能看到的地方。如果你不高兴,你给我说一声。嗯,还有,我记得一次我一个同学翻我手机了,看到了我手机上你那张照片,她问我是谁,我不带犹豫的竟说是我表哥。更好笑的是,她竟然说咱们两个挺像的。真的,我没说什么只是点头,其实我心里真的笑翻了。怎么可能呢!这次洗照片的老板又说这帅哥是谁啊,我竟然又眼睛不带眨的说:我弟弟。我真的佩服我现在撒谎的水准。老板逗我说同样是单眼皮,男生的要比女生的好看,还很关心的说下辈子做男生吧。我狠狠的白了他一眼。不过后来回到宿舍后我都快笑抽筋了。你和我像吗?我看不出来。但为什么见过照片的两个人都那样说呢?呵呵,我也真希望像。

晓忠,你说我是不是胆小鬼?明明知道你不会笑我,可我就是不敢做。湖西的时候,看你是偷偷摸摸;离开后想你是偷偷摸摸,思念仍是偷偷摸摸;现在看你久未更新的资料依然偷偷摸摸,或许我上辈子是个小偷,偷了好多感情债,我想。要不我怎么那么猥琐呢。

晓忠,今天就到这儿吧,该睡了。你千万别像我一样成了夜猫子了。问你一句,睡觉前我给你说的"好梦"你听到过吗?早些睡。呵呵,好梦!

母亲做的月饼

文/蔡克荣

中秋又将来临,商场里的月饼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那数不清的广式、台式、京式月饼,一个劲地冲击着过往行人的视线……每每看到此景,我就不禁想起母亲做的月饼。

每年中秋,无论秋收多么忙、农活多么累,母亲总会挤点时间为我们做月饼。母亲做的月饼不太好看,同商场里摆的月饼不好比,但味道不错。小时候家里穷,甭说几元一只的月饼了,连穿双新鞋都成了奢侈,但母亲为了让我们吃上月饼,学会了自己做月饼。

母亲做的月饼,原料简单,白糖、花生、芝麻之类的,有时还加上山芋干,年年如此。记得每年中秋一大早,她就开始忙碌起来,先是和面,然后剁馅,当一切都准备好了后,就开始做月饼。只见她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皮,在面皮上撒点油,在油上面撒点面,然后再一层层地撒白糖、花生、芝麻、盐、绿豆、槐花等,直至摞了七八层才装进抹了油的月饼模子里,用手掌在上面压实、拍平,然后再将月饼模子的口朝下,磕几下,一只不太规则的手工月饼便成型了。

母亲的月饼模子,是请有木匠手艺的舅舅做的。木刻的月饼模子图案一般为月兔、寿桃、福寿等等,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文化韵味,邻居们经常来借用。母亲的月饼朴实但制作繁琐,须一只一只做,而且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肯定不入味。十几个做下来,她的手都做酸了。中秋时节天气一般还比较炎热,家里条件有限,做多了不便储存,一般做得够吃就行了。

刚成形的月饼是不能吃的,要在锅底上烙熟后才能吃。烙制的过程很讲究,火候掌握得不好,不是太嫩就是太老。火大了容易烙焦,火小了容易夹生。因此,烧火成了一道重要的工序,每次烙月饼时,母亲都要亲自守在锅边,不让别人插手。先用猛火,这样月饼不会烧瘫,然后改用温火,又不至于把月饼烧焦。我们则一边看母亲烧火,一边叽叽喳喳地吵着谁尝第一口。有时,还闹着要帮母亲烧火,可母亲却不让,生怕我们火候掌握不好把月饼给烧砸了。

慢慢地,一缕缕香味从锅里飘出,馋得我们口水直流。大约二十分钟后,总算等到月饼熟了,我们便争着往锅里看,待热气慢慢散去,一只只黄澄澄的月饼便展现在我们眼前,泛着油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在那个年头,即使是手工月饼也是非常珍贵的,母亲舍不得让我们大口享用。一只月饼,往往要用切成几份,红的花生,黑的芝麻,绿的绿豆、白的槐花,层次分明。一刀下去,诱人的香味飘满小屋。于时,大家个个像只鸭子一样伸长脖子,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一口下去,那酥酥的,软软的,带着槐花香的月饼,让我们大饱口福。

母亲做的月饼,模样虽不好看,可在我们的眼里仍然是人间美味,天下佳肴。如今,远在他乡,多年未吃到母亲做的月饼了,但对我来说,世上最香最酥的月饼,仍是母亲做的月饼,合我口胃的也还是母亲做的月饼。时隔多年,依旧能够闻到那槐花、花生、芝麻的香味,是那么诱人,以至遥遥千里也挡不住它们散发的芬芳……

明月一轮寄乡愁

文/阎建滨

在中国的节日谱系中,中秋节形成的比较晚,但却在中国人的心中位置最重。除了春节,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要算中秋佳节了。

为何中国人喜欢中秋节?我认为首先是一轮明月勾起了中国人的无限乡愁。中秋节源于华夏先民的月亮崇拜。祭月的传统实际上形成在周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应该说,周朝祭月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个天子的祭祀礼仪。《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也就是说,天子祭日的时候要在早上,祭月的时候要在夜晚。在古代,天子祭月的时候常常发生遗憾的事,那就是天子祭月的时间选的是秋分,并不是选在月圆的“望”日。

因为我国的农历是以月亮绕着地球转的周期而制定的,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的运转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月圆出现在十五,所以初一的月亮十五圆。应该指出,一年中每个月都有十五,月亮圆的机会很多,上元节就是农历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元宵节。可奇怪的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月圆之夜却是农历的八月十五,认为这一天的月亮是最圆的。也许是因为秋高气爽,一轮明月照神州,月亮出奇地美丽,于是,中秋成为了中国人的月圆节。

当然,并不一定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也经常发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十七圆的现象。这从天文上很好解释,导致满月来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绕地球的公转速度并非恒定,而是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所以月球绕地球的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望”以前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或十七圆”。

应该说,月圆成了中秋节团圆主题的一个鲜明的自然符号和文化符号。中国人传统文化中有圆的思想,比如易经太极阴阳图都是圆的,团圆是中国人过年过节最重要的精神表达,春节是庆祝团圆的,清明是另一种含义的团圆,中秋更是契合了中国人的精神原点——月圆人团圆的吉祥寓意。在世界上,也许只有中国人见到一轮明月,心中会油然生出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代诗人的这些佳句,像挖心一样触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也许外国人看月还是月,但中国人看月不是月,看到的是心中的故乡。

月亮在中秋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魂魄,表达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一轮明月下,是家庭的悲欢离合,也是国家的山河变故,家与国的交集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的精神呐喊。中秋将月亮的形象定格成家国的形象,永远雕刻成一轮巨象。

相对于一轮明月,小小的月饼也寄寓着中国人的情怀。作为中秋节不可替代的节日食品和节日礼品,月饼成为了中秋节的主角,千百年来扮演着中国人中秋团圆桌上最美的分享物。月饼究竟是哪个朝代产生的,有不同的说法。有说唐朝产生的,因为有胡饼,传说是杨贵妃给月饼起的名。也有说是宋代产生的,因为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怡。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衣。”(《月饼》)也有说是明代产生的,与朱元璋起义有关。尽管说法不一,时代相距甚远,但都说明月饼的发明对中国人意义非凡。中国人的礼仪最早与饮食文化有关,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先。在遥远的古代,最好的饮食首先是祭祀天地祖先的,而不是满足人口欲的。因此,月饼的出现首先也是祭祀月神的需要,即礼敬月神的献供。在这一点上,月饼似乎一直都尽职尽责。

当然,月饼除了祭月,更重要的功能是成为分享中秋的美食。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于是共享一轮明月,共品团圆的月饼,就成为中国人中秋节的最佳配置。很难想象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是怎样的?久而久之,月饼有了更大的象征意义,品月饼就是品心中的月亮。月饼如今成为了中秋节的礼品,送月饼是家人的节日问候,也是朋友间节日礼仪的情感传达。

花好月圆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表达,也是中秋佳节的生动写照。秋夜,朗朗天际、月亮皎皎、桂树飘香,有情人花前月下私语,那是怎样的浪漫和幸福。

作为中国第二大节,中秋节在气韵上与中国人的精神魂魄相通,而且节日习俗也丰富多彩。在美食上,秋风至,蟹脚肥,中秋节吃大闸蟹成为一道新风尚;在娱乐上,“偷菜”“舞火龙”“烧中秋”,都非常好玩,厦门的中秋“博饼”更是十分盛行;在非遗文创上,老北京的“兔儿爷”神态逼真,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今天的中秋,应该更有趣一些、更生动一些、更接近时尚一些 ,这样对中国人的未来会更有吸引力和文化魅力!

谁是我心上的那一轮明月

文/晨曦╰凉透浅夏

一整天没写一个字,感觉像整个人被掏空了一般。几次徘徊在笔记本前,思绪涌动,想记录些什么,下笔却无语。静静地感受黑夜,任凭深秋的微凉沁入肌肤。偷偷地看了一眼天上的半轮明月,此刻的心情变得非常暗淡。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从心底缓缓升起……

这几天,网络上关于中秋的文字又开始铺天盖地袭来,心里有种莫名的情愫。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有多少人在异乡怀旧?又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还在四处奔波?还有谁,躲在某一个角落独自流泪?

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节日的气氛,象征团圆喜庆的月饼随处可见。然,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来临之即,我却没有一丝喜悦的心情。反而更加的感觉到心里空落落的!因为在我的心里,这只不过又是一年月圆人不圆的中秋。

找不到情感的归处,找不到搁放心灵的港湾,有时,甚至连自己都无法把握。我无力去拥有,亦无法去捕捉,所以,只能在幻想中得到一丝安慰。是的,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是我不想说我的故事,而是即便说了,也无人能懂。

浮躁的俗世,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份空城里的静寂欢喜。而我,却在这座空城里独自静寂生活了十几载。在这段看似孤独的时光里,我一直都活得很顽强,很执着,也很自爱。我从不随意去践踏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更不允许别人来污蔑。你懂与不懂,我都不会在意,无所谓,但绝不允许随意侵犯。

对我来说,在别人眼中,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许,我根本就是一个生活在真空中的女子。我真的不需要所谓的物质、物欲,我在乎的仅仅只是精神世界里的纯净和愉悦!以此跳出庸俗,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中秋,忆儿时,一家人欢快地坐在小院子里,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在苍穹升起,一边喝着茶水,吃着月饼,嗑着瓜子,听父母天马行空地说着那些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故事。可惜,如此快乐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长大后的我再也没碰过月饼,一个人的中秋,无所谓团圆,更不需要月饼。一个人的中秋,月饼的馅是苦的,是涩的,里面包的是无尽的辛酸与伤感。

日月穿梭,季节轮回,今年的圆月又要如旧挂起。圆缺不必言,阴晴亦未知,而我,又该飘往哪?今年的中秋,是否还是孤零零的,独自一个人过?

PS:对不起,所有喜欢我文字的亲们。本来,此文是想写些愉悦的文字;本来,是想提前祝亲们中秋人月两团圆;可不知道怎么了,写着,写着,就又变成了这样。也许,这就是我生命所不能承受之痛吧!最后还是想衷心地祝亲们:中秋快乐,愿你们月圆人更圆!

团月节

文/积雪草

民间习俗,上元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什么节吃什么东西。传统的节俗大多体现在一个“吃”字上,别小看这个“吃”字,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不吃点什么东西,似乎不容易让人记住。

“吃”是最直接的记忆,美食是传承文化的一个最好的载体,美食穿肠过,文化心中留。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东汉《礼记》中有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帝王秋天祭月在古时是一种礼制,月饼是祭月用的供品。

月饼像征着团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于唐,《洛中见闻》里曾有记载,这是最早见于书籍纸张的记载。兴于宋,到了宋代,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月饼的做法更加精致,月饼有了“金花”、“芙蓉”等众多雅称,南宋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曾记载过中秋节的盛况。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曾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诗中小饼即月饼。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全民盛行的风俗,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而且月饼的制做花样也越来越多,清人在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曾详细地介绍过月饼的制作方法。

中秋赏月的习俗,据说是从宫廷开始,逐步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人文情怀。古人赏月时喜欢弄些风雅之事,三五成群聚于亭台楼阁,或水榭山巅,大家一起喝酒、吟诗、弄花、吹箫等等。

唐宋时期的人们,对于月亮似乎格外钟爱,诗仙李太白在《月下独酌》里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洒脱不羁、醉意醺醺的歌者满怀豪情,月光、花影、美酒、互相映照,一时间诗兴大发,妙句横生。宋代大诗人苏轼更是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清人张潮则喜欢“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清凉的月光下,箫声呜咽,直听得人怅惘不已。张潮的月下听箫,虽不一定是中秋的大月亮,但也尽得月下风情和趣味。

中秋节的关键词除了吃月饼、喝桂花酒、赏月玩月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记就是“嫦娥奔月”的传说。这个故事和中秋节紧紧地绑在一起,像路标一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传承千年不朽。

小时候听外祖母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总会唏嘘不已。嫦娥姐姐为什么那么傻呢?偷吃了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老仙药,一个人在广寒宫里守着玉兔和桂花树孤独千年,招引的世人不断引颈眺望天上的月亮。

又是一年八月半,中秋时节,金风送爽,桂子飘香,正是人间花好月圆好辰光。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团圆是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核心内涵,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终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月到中秋

文/寻梦夕阳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月到中秋。

在古代文人笔下,月到中秋,极富人文意蕴。

把月到中秋与人逢喜事相提并论,或许始于冯梦龙。《醒世恒言》有语云:"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而北宋诗词大家苏东坡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的却是一种极为深切的怀人之情。及至南宋,辛弃疾词开豪放一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明里说的是嫦娥,暗里则说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我一介凡夫俗子,关于中秋的最早记忆,是上小学前一年的那个八月十五。

家兄小学六年级,遵照母亲嘱咐,那天午后放学回家,买来小半瓶白酒。

母亲对着酒瓶嘴儿抿一下:"不孬。--收着吧,晚上过节。"

家兄抿了一小口,皱皱眉头:"……又苦,又辣。"

我抢过酒瓶,不由分说,"咕咚"一大口下肚,很快烂醉如泥。就在锅屋门前的那个小小的斜坡上,我面对暖暖秋阳,迷迷糊糊地睡了整整一个下午。

那是我第一次把中秋与酒联系起来,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醉酒。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一所戴帽小学校上初二。初二,即为那时初中阶段的最高年级。因为紧张备战中考,那一年的中秋之夜,我在学校里度过。

其实,即使在家,也无甚节日气氛。那些年的中秋节,远非现在这样隆重,而月饼之类,早如豪奢之物。一来,有山芋煎饼、咸菜盐豆之类果腹,已属不易,过年也罢,过节也好,谁还那有余力铺张?二来,仅仅每人二两的"月饼票",早被那些订婚不久的小伙子,凑作新女婿的上门之礼了。

晚自习之后,一位要好同学意味深长地邀我出去走走。

夜色溶溶,明月皎皎,校园外的乡村小路树影婆娑。同学摸摸索索地掏出一块浑圆的月饼,热切、豪爽之情溢于言表:"二哥送老丈人退下来的,咱俩一分为二!"

虽然只是半块,我却津津有味地吃了好半天。--直到目前为止,那是我吃得最为香甜的月饼。以至现在想起来,犹然口舌生津。

八十年代第三个中秋节的前一天中午,我拎了一块猪肉、两条鱼、两瓶贴了绿标签的"敦煌牌"洋河大曲,以及四斤硬纸盒包装月饼,去准丈人家送节礼。

月饼,是我在这个小县城最具影响的一家国营商店,经反复斟酌之后买下的。很漂亮的硬纸盒包装上面,有花、有月,有四个金色大字:花好月圆。

送礼路上,巧遇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同事。

"--哟,去哪家送礼呀?"热情,友善,充满关切。

我告诉她:经人介绍,最新结识了一位。

"可那位,还有这个意思……"

同事所指,是县医院的一位护士。我曾经如约与她见过一面,但此后好长时间再没回音。据说,不久前,她却又很秘密地去了我所在的办公室。因为好几个人一个办公室,加上我从来眼拙懒得管闲事,结果被人家在眼皮子底下偷相了,我居然浑然不知。

"你这位,工人吧?--那位,可是专科学校毕业,干部身份……"

我笑笑,语气决绝地说:"就这样了,不等了。"

那天中午,我在未来的丈人家,吃了一碗"兑汤"面条。晚上,一桌很丰盛的酒菜,又有两位未来连襟作陪……不知过于兴奋还是格外紧张,反正面前的那只小酒杯,被我"当啷--"一声,碰翻在地,摔得粉碎。

婚后不久,妻试探着问我:"那月饼,在哪儿买的呢?"

我告诉她,在这街上最大的那家副食品商店。

妻笑笑,样子有点神秘:"包装好看,可啃都啃不动……价钱,也很贵吧?" 

我先是愕然,继而苦笑:"那可是这街上包装最漂亮、价钱最贵的!"

二十多年后,那位护士的妹妹,一次去我单位公干。公事完了,居然认出我来。

旧事重提。我笑笑:"听说,你偷偷地去办公室看过我?"

"啊呀,那是我姐!--听说,你理也没理?"

那几年,我在一家供销社企业做会计,这位护士的妹妹,就在那家企业的开户银行营业部,业务上没少打交道。

我于是真诚解释。

她听了,坦诚一笑:

"这婚姻啊,其实也就是个缘分。我姐,可不是没看中你……她是我家功臣。那些天,我姐正为母亲的病犯愁,及至有些抑郁……好几年以后才结婚,不久又离了,日子过得很苦。"语调平静,却满含幽怨与感伤。而对我,则随和友善,没有任何尴尬与不悦。

由是,突然忆起一位民间艺人的一段话。--戏谑、调侃,却也不乏意味:

"那月亮里面的月老是干什么的?有人说是玉兔捣药。--扯淡!那是月老配婚!--老人家在月亮里捣一下,人间就多了一档子婚姻……怎有人结婚又离婚?那是月老没捣实!"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如今,五十多个中秋皆成过去。可那关于月到中秋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却总也挥之不去。

这现代中秋的味道,竟也如此浓得化不开。

四十二个土月饼

文/刘亚华

那一年,我调到一所偏僻的小学教英语,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几乎是哭着对我说:“这里的孩子都不好带,我真的呆不下去了。”从她的话语里,我知道我遇上了难题。

学校考虑到我有些教学经验,特意给我安排了教初二的一个班。说实话,一走进那个闹哄哄的课堂,我就知道这群孩子不是一般的调皮,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英语对于他们的重要,所以态度很是轻慢。

第一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堂课,我给他们讲述了英语在将来生活中的作用,第三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底层打工人员的艰辛生活,第四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一番只要努力读书,就能拥有精彩人生的美好前景。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静静地听着,眼睛里流露着向往的神采。

两个星期后,再走进教室,教室里便鸦雀无声。孩子们专注地听我讲课。那一年的期末考试,那个班的英语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很快就进入了初三,中秋节那天早上,我一打开抽屉,就见里面摆满了一抽屉的月饼。上面有张纸条:“老师,谢谢您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中秋节快乐。”我的眼睛瞬间湿润,要知道,在那个电话也不通的年代,远在异地他乡的我,连条祝福的信息也没有收到。

那天,我几乎是哽咽着讲完了课。

下课后,我数了数,一共有四十二个月饼。月饼都是普通的土月饼,用一层油纸包着,薄纸上画着仕女的图案。想必这些孩子,为了买这些月饼,一定省了好些天才攒到钱。月饼那时候多难吃到一个呀,可我一个月拥有了四十二个月饼,突然间觉得自己掉进了蜜罐里。

月饼散发着好闻的味道,我不禁嗅了嗅鼻子,夸赞道:“好多的月饼呀,这么多月饼,我怎么吃得完呀?”

我突然灵机一动,让他们赶紧进教室来,并且说有一项重要的作业要给他们做。

孩子们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个都没有少。我把四十二个月饼一一郑重地发到他们手中,我让他们赶紧把月饼吃掉,并且一点月饼渣都不能掉。

孩子们都惊呆了,他们对这项特殊的作业,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我再三的命令之下,大家轻轻地咬着月饼,细细地品尝着。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那个中秋节,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中秋节。因为到最后,四十二个学生全部站了起来,向我深深地躬了一个弓,同时说着:“老师,我爱您!”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中秋节,我都会想起那四十二个土月饼带给我的感动。那不仅仅是四十二个月饼,更是四十二颗纯真向善的心灵。

半块月饼的中秋思念

文/李剑红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圆圆的月亮在夜空中绽放着柔和美丽的光芒。中秋节为赏月佳节。

苏东坡在中秋节那天饮酒赏月,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古往今来,明月曾经牵动着多少人的心。每到中秋节,我就会怀念我那慈爱的姥姥。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在姥姥家过中秋节,那时候姥姥家里很穷,中秋节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只能分到半块月饼,可就是这半块月饼,让姥姥家一大家子人感到非常快乐,我们吃这半块月饼很香,很甜。我们望着天上的明月,吃着美味的月饼,天上的明月是那样明亮而圆润,并没有因为姥姥家穷而躲起来。

吃着月饼,我看着姥姥微笑,却发现,姥姥并没有吃月饼。她悄悄地把她的半块月饼收了起来。我心想,这么香甜的月饼难道她不喜欢吃吗?

大约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大家都去地里干活去了,只有我和姥姥在家,我感到很饿,就问姥姥什么时候开饭呢?姥姥就拿出半块月饼给我吃,她说:“小红,你吃吧!姥姥牙不好,不喜欢吃月饼。”我把这半块月饼送到姥姥的嘴边,让她尝一口,姥姥只是咬了一点点,就说:“你吃吧,太硬了,姥姥咬不动。”于是,我就真以为月饼硬,姥姥咬不动,那半块美味的月饼就被我吃了!其实姥姥哪里是不喜欢吃呢,她是舍不得吃,把这半块月饼留给了我。

后来,我长大了,我和爸妈也曾买了各种各样馅的月饼去姥姥家过中秋节。这个时候,姥姥真的老了,她真的咬不动月饼了! 她脸上挂着慈爱的微笑看着我们吃月饼,自己却一口都不能吃。我心里难过极了!我真后悔小时候吃掉了姥姥那半块月饼。

慈爱的姥姥,您的一生吃了那么多苦,却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

中秋节的月亮如此圆润,如此皎洁,如此明亮,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我思念姥姥的心。

慈爱的姥姥,天堂里也会有中秋节,让我们天上人间,一起欣赏中秋节的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