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青蛙吃虫子》教案

2025/07/31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青蛙吃虫子》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青蛙吃虫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3----54页“青蛙吃虫子”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数学思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情感态度: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在十位上的算理。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客人,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师生边读边激动地说出谜底是“青蛙”。师马上予以肯定。

师:青蛙常在田里做什么?生:青蛙在田里捉虫子。

师:青蛙会吃虫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说。(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小朋友们这么有爱心,那我们一起到青蛙王国看一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师:瞧,这两只青蛙在说什么呢?

生:(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虫子。小青蛙:我吃了30只虫子。)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虫子?

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虫?

2、解决数学问题,探讨计算方法。

(1)师把三个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2)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师:请们先自己想一想,举手说一说。全班汇报交流。

a、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6根,合起来是86根。

b、从计数器上拨珠,我先拨出56,然后再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这样十位上就是8个珠,个位上是6个珠,合起来就是86。

c、我们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拨计数器,我们是这样算的:先把个位上的6+0=6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5+3=8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得数就是86。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a、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b、汇报交流。

c、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师小结:56+30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你喜欢那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一种你

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师: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虫子?和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虫子?怎样列式?

生:56-30。师:56-30怎样计算呢?(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三、创设故事情境,发现、提出、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1、出示课本第54页的练一练第1题。

(1)观看啄木鸟吃虫子的动画。

(小啄木鸟说我吃了20条虫子,大啄木鸟说我吃了32条虫子)

(2)小组讨论,发现、获取信息,提出、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一共吃了多少只?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几只?)

(3)选用数字转盘游戏选号的方式,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2、出示课本第54页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四、联系生活情境,提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56+30=86(只)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虫子?

56—30=26(只)

《青蛙吃虫子》教案 篇2

一、 教学内容

《青蛙吃虫子》(教材第53、54页)

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 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 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三、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在十位的算理。

四、 教具学具

课件、信封、成捆的小棒、答题卡

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填一填。

(1)50里面有( )个十,30里面有( )个十,合起来是( )。

(2)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设计意图:复习数的组成,为学生铺垫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

加的算理。>

2. 口算。

32+5= 70-60= 78-6= 39-4=

6+3=88-5= 30+20= 83+6=

二 新知探索

1.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今天带给你们的谜语是什么?(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生:“青蛙”。

师马上予以肯定。

师:那你们知道关于青蛙的哪些知识呢?

生:青蛙会吃害虫。

师:对!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青蛙吃虫子这一课。(揭示课题:青蛙吃虫子)

师:青蛙会吃害虫,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呢?(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2.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听听两只青蛙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

课件点击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

课件点击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师: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害虫?

3. 解决数学问题,探讨计算方法

教师把三个问题呈现在白板上。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56+30等于多少,该怎样计算呢?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合作,利用你们的学具帮忙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行直观操作。

全班汇报交流。

(1) 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6根,合起来是86根。

(2) 从计数器上拨珠子,我先拨出56,然后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这样十位就是8个珠子,个位上是6个珠子,合起来就是86。

(3) 我们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拨计数器,我们是这样算的:先把个位上的6+0=6写在得数的个位,再把十位上的5+3=8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得数是86.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呢?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汇报交流。

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师小结:56+30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一种你最好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和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生:56-30

师:56-30怎样计算呢?

(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4.小结规律

师: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师: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到的结果再加上个位上的

数,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 巩固练习

1. 师:同学们,大青蛙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动物之王为慰劳他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音乐会,你看多热闹啊!(课件出示“练一练”第5题)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音乐会结束了,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还剩下几只青蛙?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2.“练一练”的第一题。

师:其实除了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还有许多动物是我们的好

朋友,啄木鸟就是大树的好朋友,它能给大树治病,帮大树找虫子并吃虫子,(课件出示第54页“练一练”第1题)你们看这两只啄木鸟也在比赛吃虫子,你们谁愿意说说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呢?

(1) 小啄木鸟说“我说吃了20条虫子”,大啄木鸟说“我吃了32条虫子”。

《青蛙吃虫子》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青蛙吃虫子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100 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本课首先利用青蛙吃虫子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计算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交流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听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打一动物)

师:青蛙经常在上面地方?他们在田里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青蛙吃虫子。 (板书课题)

《青蛙吃虫子》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青蛙)

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2、探究解决方法: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板书:56+30=

(2)讨论算法:

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数小棒的方法)

(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一练第1题:

①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②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虫子?它们一共吃了多少虫子?

2、练一练第5题:

①38只青蛙在举行大合唱呢!你们听,他们唱得好听吗?

②青蛙们唱完了,他们都回家了,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5只)对,那你们知道跳下去多少只吗?

③怎么样列式计算?讨论一下。

3、学生要去春游,口渴想喝水,箱子里只有30瓶水,但是向阳小学却来了42名同学,你们说,这些水够不够他们喝呢?还缺多少?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