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 篇1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撰写的一本书《怎样做小学教师》,受益匪浅、感慨颇深。
这本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国民教育与造就人才的开端,同时担负传承、发扬优秀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孩子们,我又是困惑的。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不禁问自己:该怎样做教师?
通过这本书,我认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修养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地步,那学生就会“不令而行”。
其次,教师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意识到,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己不断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再次,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感情不深,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教师。这样,教师的学问再深、再博学,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爱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一个有为的人必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教育责任心的教师,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负责,最重要的行动是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件事情。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而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本领强的教师。
最后,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当前,我们的工作是繁重的,业余时间很少,然而业余时间如何安排、怎样度过?有可能就是我们之间产生差别之所在。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业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养成读书充电的好习惯。有所追求的教师不仅要读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师应是最富有创新资源的群体,自己精力充沛、富有活力、知识更新快、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反思和提升,就一定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坚持学习充实自己,时刻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时间是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的”。今天,我在思考如何坚持做好一名教师,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 篇2
近期我拜读了陈鹤琴老师的《怎样做小学老师》,书中这样说道:“一个理想的教师,第一要有健全的体格,良好的心境;第二要有爱护儿童的心肠,认识小孩的个性;第三要有研究的态度,要能多方采取新的教材与教法。”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还要“培育人、发展人、健全人”。我们在学校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学生潜移默化中就被老师影响着。所以,我们更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在学生面前是否做到了表率作用。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说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其实教师也可以主动向学生问好,学生可能害羞不好意思和你打招呼,这时你主动地说声“你好”,我想学生肯定会回一句“老师好”。慢慢的,打招呼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还有,与其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不挑食,尽量做到“光盘”,不如身体力行,给学生做个榜样,这比说服教育要好很多。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能爱护儿童。对于好学生,要谈爱不难,难就难在对那些调皮、不守纪律的孩子。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还能抵住内心的那团熊熊烈火,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我们班的小张,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在与他的聊天中,我可以感受到他想要好好学习的心,但由于自制力差,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他人,所以上课总是分心。对于这种学生,关怀和鼓励要比训斥他更有效,让他意识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儿童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刻关注他们,多与他们聊天,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记得最初,我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对淘气的孩子,犯错时找他谈话,情节严重的,告知家长。有一次,我们班的“小灰灰”作业没完成,留下来补作业。放学***妈来接他时,我正好想起他白天的种种过错: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画画,与同学发生争执......于是一股脑全部告诉***妈,我记得小灰灰当时害怕的眼神,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妈,一句话都没说。现在想想,当时的我丝毫没有顾及到孩子心里的感受,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如果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不关心他,那么他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差。赞可夫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会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信心,健康成长,从而也会热爱和尊敬教师,使教师的威信大大提高。”如果教师能像慈母一样付出真情,那孩子定会有所改变。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若没有研究的态度,就难收到良好的成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我们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自己不装满一缸水,如何去教给学生所需要的那一杯水,当然,在现在的社会,一缸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了,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潭“活水”。所以,除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外,我还利用休息时间积极给自己充电,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会时刻记住陈鹤琴老师说的'三点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理想的老师。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 篇3
陈鹤琴老师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陈老师的《怎样做小学教师》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国民教育与造就人才的开端,同时担负传承、发扬优秀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新世纪的儿童,我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不禁也在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该怎样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和专业感”的教师?通过看这本书,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
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哪怕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修养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地步,那学生就会“不令而行”。
其次,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意识到,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己不断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再次,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感情不深,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教师。这样,教师的学问再深、再博学,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爱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当一名合格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事,当一名优秀教师会更辛苦。作为一名教师来说,面临着正确定位的问题,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是得过且过;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是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的真谛。一个有为的人必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教育责任心的教师,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负责,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而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快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最后,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当前,我们的工作是繁重的,业余时间很少,然而业余时间如何安排、怎样度过?有可能就是我们之间产生差别之所在。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业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养成读书充电的好习惯。有所追求的教师不仅要读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师应是最富有创新资源的群体,自己精力充沛、富有活力、知识更新快、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反思和提升,就一定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坚持学习充实自己,时刻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时间是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的”。今天,我在思考如何做好一名教师,那么,明天我们又该怎样做呢?不过我想,只有今天做好了教师,才会有明天更好的教师!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 篇4
近期我拜读了陈鹤琴老师的《怎样做小学老师》,书中这样说道:“一个理想的教师,第一要有健全的体格,良好的心境;第二要有爱护儿童的心肠,认识小孩的个性;第三要有研究的态度,要能多方采取新的教材与教法。”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还要“培育人、发展人、健全人”。我们在学校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学生潜移默化中就被老师影响着。所以,我们更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在学生面前是否做到了表率作用。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说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其实教师也可以主动向学生问好,学生可能害羞不好意思和你打招呼,这时你主动地说声“你好”,我想学生肯定会回一句“老师好”。慢慢的,打招呼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还有,与其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不挑食,尽量做到“光盘”,不如身体力行,给学生做个榜样,这比说服教育要好很多。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能爱护儿童。对于好学生,要谈爱不难,难就难在对那些调皮、不守纪律的孩子。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还能抵住内心的那团熊熊烈火,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我们班的小张,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在与他的聊天中,我可以感受到他想要好好学习的心,但由于自制力差,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他人,所以上课总是分心。对于这种学生,关怀和鼓励要比训斥他更有效,让他意识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儿童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刻关注他们,多与他们聊天,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记得最初,我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对淘气的孩子,犯错时找他谈话,情节严重的,告知家长。有一次,我们班的“小灰灰”作业没完成,留下来补作业。放学***妈来接他时,我正好想起他白天的种种过错: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画画,与同学发生争执……于是一股脑全部告诉***妈,我记得小灰灰当时害怕的眼神,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妈,一句话都没说。现在想想,当时的我丝毫没有顾及到孩子心里的感受,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如果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不关心他,那么他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差。赞可夫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会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信心,健康成长,从而也会热爱和尊敬教师,使教师的威信大大提高。”如果教师能像慈母一样付出真情,那孩子定会有所改变。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若没有研究的态度,就难收到良好的成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我们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自己不装满一缸水,如何去教给学生所需要的那一杯水,当然,在现在的社会,一缸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了,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潭“活水”。所以,除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外,我还利用休息时间积极给自己充电,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会时刻记住陈鹤琴老师说的三点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理想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