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夏至散文

2023/01/14经典文章

夏至散文(精选13篇)

2016年6月21日,夏至

文/何红雨

2016年6月21日,夏至。

夏至的这天,还算凉爽,至少,阳光没有前两天那么炙烈了,也有几缕夏风忽而吹来。

下班的路上,坐在车上,空调的凉风竟然吹得我有些迷糊。睡意似乎要来纠缠。但却忽然会被车里播放的音乐扰醒。

听着音乐,看着窗外热浪中经过的路人,人也似乎精神起来。

那些瞌睡虫,不知何时,竟都跑掉了,跑掉了。

还有一段路程需要在车上打发。

总不能就这样无所事事地浪掷时光吧,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许时光。

于是,拿出包里的日记本,也拿出包里的那支笔。

想起要将街边那日清晨看到的紫薇花写下或是画下来。

也想起应该作首诗,再配上两幅自己的随兴画。

但忽然,视线却被车窗外倏而闪过的一个身影吸引。那是一个男孩子,年轻、朝气,随风扬起的长发肆意且张扬。他此刻,正脚踩一个长条的滑板,风车电掣般忽而闪过……

他的身影,他的张扬,总会让我想起一些什么。

那是一段关乎青春的记忆。年轻且张扬,长发飘飘,也裙裾飘飘。

那时候,总是喜欢将秀发披散至肩头。夏日的风吹拂而来,我亦能够嗅得自己秀发间洗发水的淡然清香。

去教室上晚自习,刚刚洗过澡的长发还未彻底干透,于是,它们便在我的颈子上十分乖巧地紧贴,也隐约地将几块微湿洇染于我颈子下面的衣衫。

那时候,喜欢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那里虽是角落,但却会有一扇窗。我总是喜欢将那扇窗推开,然后,让清凉的夏风徐徐地吹拂进来,也把夏日傍晚空气中弥漫的淡然花香袅绕进我的鼻孔。

那些淡淡然的花香,混合着我的发香,就是我一段青春的美好记忆,清晰且真切。即便在数年后的某天想起,也仍会令我感动和怀想。

我常想,人生如此短暂,若是时常地能够令自己回味那些逝去光阴中的点滴美好,那该多好?

于是,时常的时常,我都会用一只手托起的腮帮,把自己沉溺于一段或许久远的回忆之中。

这些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年少的自己,也似乎看到了青春张扬但也略微羞涩的自己。那是一朵袅娜的花,开在春风,也开在夏风里。即便,到了薄凉的秋天,那朵花,也不会兀自萎谢。

北方的寒冬,天空飘起纷扬的雪花,耳畔有呼啦啦的北风凛冽地吹起。而那时候,我虽然穿得像是一只小花熊,但是却仍旧满心欢喜,走在风雪中,就好像,是要脚步铿锵地走向美好却并不那么遥远的梦之都城。

人这一生,总该为梦想而执着一次。

不要惧怕,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只把自己一再坚韧,也一直一直地纵身于梦幻的都城。

思绪飞扬的时刻,我的笔已然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篇短文。未写之前,我就知道,这篇短文的题目,应该叫做——《追风少年》!

是的,这个题目最为恰当。

他追着风儿,也是在追着他的梦想。

年轻的心,是勇敢的执着的不肯放弃。

或许,有天,他的梦想会受挫,但是想必,他仍旧会在片刻的消沉之后,重又扬起理想的风帆。

他会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人,在多年之后。

而人生不就是这样么?

我们匆忙地来到人世,也会匆忙地走掉,然而,其中的过程,最好能够多些趣味和情调,也许并不辉煌,但是,却也会有着知足的快乐。

追风的少年,让我想起了许多。

闷热之中,偶有几丝细风吹过,乱了我的发丝,而我的心中,却盛满清凉。

2016年的夏至,后来的后来,回想起来,竟也极有意义。

宁静中有着青春的模样,闷热中有着梦幻的身影。

我会一一珍存,也会时常怀想。

夏至之时

文/罗文博

天文学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夏至日并不是一年中最热,再过三十天大暑才炎热。“日长长到夏至,夜长长到冬至”,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白日长达15小时。过了夏至,白昼开始逐日减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谚语。

芒种已过,夏天是真的到来了,不是吗?天气转热而且阴雨不定,强对流天气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会和谁去商量,也不会和谁去约定。

二十四节气,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悠悠千年,它们形塑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记忆。二十四节气既是一份对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细微体认,也是一份对民族共同身份的期许与认定。

“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夏至日并不是一年中最热,再过三十天大暑才炎热。“日长长到夏至,夜长长到冬至”,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白日长达15小时。过了夏至,白昼开始逐日减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谚语。

故乡的岁数大点的庄稼人,对一年二十四的节气能到背如流,每个节气出现什么现象,直接关系到农事。我虽然从小在那里长大,但从没有经历过稼樯,耕耘的劳碌,没有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对二十四节气很陌生,唯一难忘的是夏至。

夏至是农时的一个节气,夏至,顾名思义就是夏天的到来,夏天的开始。夏至在我的故乡是一个节日,它和中秋、春节并列为故乡的三大节日。在华夏民俗中,把节气当作一个节日来过的恐怕只有我的故乡。

天文学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会逐日降低。夏至即代表着炎热将至,伴随着暴雨高温桑拿天气频频光顾,梅雨季节即将到来。

夏至时节的黄梅天气,阴雨连绵,空气潮湿,器物发霉,食品变质,人体也会觉得不适,蚊虫繁殖速度很快,肠道性的病菌很容易滋生。这时特别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防止传染病发生。

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至后要重养心,赤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烦则更热,要善于调节心态,少动多静,排除杂念,心静自然凉。

端午过后是夏至,在我的故乡,不时兴过端午,我小时候不知道端午粽子是何物。后来去乡里的镇上上中学才知道有端午这个节日,每次过端午,学校总是提前放学,让学生回家过节,我当时还感到很纳闷,为什么他们只时兴过端午,跟他们提到夏至,大多数同学一脸茫然。

故乡人之所以时兴过夏至大概跟农时和收成有关,其实很多传统节日都和农时有关,中秋,是春季农作物和各种瓜果成熟的季节。春节,是秋季农作物成熟,各种农作物都收进了粮仓,冬季作物已经播种结束,它是农时的一个最清闲季节。夏至,是冬季农作物,油菜籽和小麦收获完的季节。

每个季节的农作物收获完,人们都要举行一种庆祝仪式,故乡的夏至这个节日的源头,也许很古老,古老得无法追溯它的起源。传统节日大多数都起源于民间,来源于乡土,而逐渐被接受和推广。

夏至不象端午有那么多丰富的内容,门上要插艾草,喝雄黄酒,吃端午粽子,划龙舟。我的故乡山多水少,没有大的湖泊,只有小沟小溪,一个大跨步能从沟溪的这边跨到另一边。如此狭窄的沟溪连小筏子都放不进去,甭说龙舟了。

记忆中夏至这一天正是村中栀子花盛开的时候,全村到处飘荡着栀子花的清香。花香中,我觉得只有栀子花和桂花的香味最纯正,最好闻,丝丝缕缕的清香在风中飘荡,淡而不浓,让人闻之神清气爽。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记得儿时吃杨梅可不容易。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是野杨梅成熟的季节,我和小伙伴常到麦地冲、望海山等地采摘,来回十多里,山高路陡,林深害怕,要是遇到下雨,更是苦不堪言。那是书包轻、作业少,有时放学也禁不住诱惑跑着去跑着回,到家已是天黑,父母嗔怪几句,低着头草草吃完饭,邻居闻讯来串门,一大家人蘸着盐吃杨梅,比赛似的,不一会儿一小提箩杨梅便底朝天,老奶奶笑着说:“真酸,吃豆腐都吃不动了!”

记忆中夏至这一天,全村笼罩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之中。夏至唯一的活动就是吃,所有不必要的程序一概省略。大清早,全村的鸡、鸭、 鹅被赶得扑拉拉到处乱飞,东家宰鹅,西家杀鸡。新油菜籽炸成香喷喷的香油,新小麦磨成白花花的面粉。香油倒进铁锅,女人在灶下点火,男人在灶上忙碌。面粉被做成各种形状的面点,放进热油中炸。炸油条、炸麻花,炸春卷,扎各种面点。用糯米面,炸元宵、炸糍粑、炸糯米锅巴。一个大脸盆摆放在灶旁,盛放炸好的面点,大脸盆旁边围着一圈吃得满嘴、满手都是油的孩子。全村人到处串门,互相品尝各家的面点。

过去的夏收时节,割麦子的时候,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块田里摆战场。队长是“夏收战役”的总指挥;青壮劳力是战斗中的先遣队,青年女子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奋勇争先冲向前。不闻男女嬉戏语,但闻一片嚓嚓声,割倒的麦子捆成捆,蹲在田里像老农。太阳照射在镰刀上,铮亮的镰刃闪银光,幸福的“花儿”飘过一座山,两道梁,摩擦得树叶沙沙响。蚂蚱在草丛中喳喳喳地叫,麦蝉儿在树上“炎热”、“炎热”地唱,土地不负庄稼汉,手中有粮心不慌。

夏至过后就进入了真正的农忙季节,要把收割过麦子和油菜的田,改成水稻田,插早稻的秧苗。有的人家夏至这一天多炸一些面点,用坛子装起来,如果忙得来不及做饭就用面点临时充肌。

自从离开故乡就再没有过过夏至,很怀恋故乡的夏至,不知道现在故乡的人是否还时兴过夏至。难忘夏至村中栀子花的清香,油炸海虾的鲜美,还有姹紫嫣红,浓香浮动的田野。

夏天似乎来得有点迟。但阳光的温度却一如既往的炽热。知了还是在用尽所有的力气在那里竭斯底里的叫喊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热量把所有的事物都包围着。耀眼的阳光还是让人睁不开眼。我半眯着眼望着天空。纯白色的云朵仍旧慢悠悠的飘荡在无边的蓝天里。一切都好象是前一个夏天的完美复制。我想,夏天是一成不变的。变幻不定的是人,是景,是事。

我比起冬的冰洁,更喜欢夏的惬意……

我喜欢夏天的海边,让自己在浪花里翻滚,每一步在沙粒中踩着幸福的的奔跑都是踏实的。每一阵伴着海风吹来的回忆都是遥远的。每一个浪花的窃窃私语都让人有写下这些秘密的欲望。

我喜欢夏天的暴雨,愤怒的把一切的不爽都冲走。雨后城市洋溢的清新就像一个历经翻山越岭的灵魂灵吐出的久违的释放。那泥土的气味让我贪婪的留恋。

我喜欢夏天的不可预知的浪漫,作你们甜蜜故事的开始再好不过了。在这个故事里,星空负责打光,海浪负责配乐,沙粒负责观众,你们负责去爱。

夏至之夏

文/张辉祥

从节气上讲,夏天是“夏满芒夏暑相连”。没有经历过乡村生活的人,理解“小满”与“芒种”两个节气可能有点“伤脑筋”,但对“立夏”与“夏至”,从字面意思上分析,都懂,可心中仍免不了疑惑。既然夏已立,为何夏又至?我想,“立夏”只不过是南方的初夏,爽爽的夏天,而全国入夏,始于“夏至”,从此天热、物燥、地生火。

夏日,老板说声“大家休息一下再干活”,工人们或许心中都会感到一丝清爽,更何况放假、过节。翻看日历,节日够多了,虽然要传承文化,但夏至是不能再休假了。追溯历史,夏至是个重要的节日,那是要隆重庆祝的,是要放假的:清代之前,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宋代,从夏至之日开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以夏至为节,祝丰收,祭祖先,祈平安。

冬至馄饨夏至面。每到夏至,民间都有吃凉面的食俗。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写道:“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冷淘,即过水面,也叫凉面。夏至以后,气候炎热,食欲不振,人们需要一种美食来开胃爽口,而凉面就是最好的选择。凉面既能充饥,又可解暑,口感多变,风味突出,吃起来“似腻还成爽,如雪又飘丝”,酷热也就在丝丝清凉中消散了。

夏至的文化内涵从传统走向现代,历久而弥新。如今,过夏至,也许就是关灯一晚,环保一点。夏至的来临,意味着用电高峰的到来,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夏至日恰恰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于是环保组织提出“夏至关灯,体验自然夏夜”的号召。关掉电器,去享受一个别样的夏夜:看流萤飞舞,数星星点点,闻茉莉花香,听孩童欢笑……久居城市,我们在喧嚣中浮躁,在繁华中迷茫,时不时就有逃出钢筋水泥丛林的冲动。其实,不用出走,“埋下一座城、关了所有灯”,在夏至的黑夜中,心反而亮堂了。夏至是自然的节气,我们也应该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度过。

夏至的到来,让校园的夏日充溢着伤感,毕业了!《同桌的你》、《一路顺风》、《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栀子花开》,首首经典的毕业歌从小学唱到中学再唱到大学,在对未来的憧憬与彷徨中成长。所有的泪水与欢笑,记下懵懂少年的痕迹,铭刻青春相聚的岁月,然而,一切都将在夏至这个时节走向永恒。夏至已至,但夏至又未至,我们这些夏花,在人生之路上永远绚丽绽放。

夏至之夏,季节的心情在骄阳下波动,是浮躁焦虑汗直冒,还是心静气和自然凉,选择在你,感受在己。

夏至

文/顾小瑾

我曾经站在离夏天最遥远的地方遥望花开,我仿佛可以闻见花香,我隐约可以看见一个湛蓝湛蓝的天。

一年四季,只有一个夏天,温暖的夏天。夏天带了一些温暖,但似乎又遗忘了一些爱情?它跟我说,它把我的爱情留在过去忘记给我带回来。我早有预感,这个夏季我不会遇见爱情,我也能感觉到,我以后的每一个夏季都会有一些遗憾。我遗憾什么,我想是不是因为我以后的夏季都再也看不见你。

当我知道你需要的不是有我的夏天,我甚至想把夏天从四季里抹去!

我不明白,人生为什么会有别离,是不是因为有相聚。人为什么不能选择不分离,哪怕就只能选择一次,当我决定要和某个人一起创造一个比夏天还要温暖的故事,当我决定,当我不后悔我的决定,我能不能选择一次不分离。如果能,我想给你一个和夏天一样温暖的爱情,甚至比夏天还要温暖的爱情。

有你的夏天,夏天才是夏天。有你的夏天,夏天才像夏天。夏天如果不是和你一起来,我真想一直躲在冬天。冬天是一个人的季节,夏天,那是两个人的。夏天,为爱情存在,夏天,为两个人存在。

那一天,我们在夏天分开。你和夏天一起离开,我一瞬间就被丢在了四季之外。我欲哭无泪,我泣不成声,我真想把夏天从四季里一笔抹去。故事就这么有戏剧性,从夏天开始,从夏天结束。从此,夏天就是我最大的遗憾!

如果可以,真想和你就在夏天里慢慢的老去。

我总觉得你会来,和夏天一起来。盼啊,盼啊,夏天来了,夏天走了,夏天又来了,夏天……以后的故事就只有我和夏天。夏天又来了,依然是自己来的,并没有把你一起带来,我还能怎么样呢?不难过了,也不觉得失望,可能我早就知道,你和夏天,永远都不会在一起来。

我和你的故事结束了,我和夏天的故事还没有!

如果我能得到上帝的原谅,如果我能得到夏天的原谅,我想,在某一个夏天,我一定能遇见一个温暖的女子,就像书里写的一样“我爱的人刚好也爱着自己!”

年华未老,夏至未至!

夏至有约

文/陈绪伟

初中老师用“夏至”作谜面打一成语,让我们猜,我们猜来猜去都没猜着,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四个字:天长地久。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夏至”与天共长与地同久,多么惬意的时节,多么令人神往的境地,多么恰当的暗喻。

夏至始热,大地蓬勃生机。古时《礼记》中曾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自然界在这一时节旺长——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等植物生长繁茂。再如《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即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祀求神以保佑除病消灾而五谷丰登。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人们可以尽情吐故纳新,尽情分享庄稼速长的幸福。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蓬勃生长。殊不知,温暖从立春孕育至谷雨,在立夏三板黄起步,顺着与日俱增的农事,由小满时节的遍地乡音,暖阳热度逐渐提升,又从芒种开始膨胀,到夏至就热烈,这时女人就可以袒胸露怀,男人就洒脱地裸泳,老人小孩也可以敞开心怀地释放性情,人们都可以用温暖的态度对待生活。

在这样的时光里,我习惯拿起一本书,泡上一壶茶,坐在寂静的书房中静待时光。亲自烧出滚烫的开水冲茶,目视片片茶叶在翻涌的漩涡里旋转,就仿佛看到一个个轮回的人生。去年夏至,今年夏至,一次旋转,就是一次新生;让人拥有希望,也让人寄以厚望。一茶入口,沁人心脾;一缕茗香,诗意满行,书写了人体的通透,印记住自身的悟性,思绪出炽热的爱恋。

夏至开勤,人间忙碌一片。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直达地球最北端,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农谚云:“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田农夫忙。”天地之间的辛勤和热情融为一体,虽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地表的热量和人们的热情都在积蓄,赶急地向着“三伏”进军。这个时节,是夏收时节,油菜收割了,又开始收获豌豆、胡豆、土豆和小麦了;桃子、李子、杏子熟了,该摘下运到集市上卖了;倒茬的油菜地、麦田又该翻耕,忙着插秧、点苞谷、栽红薯了。这个时节,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滋长蔓延,田间管理又进入关键时期,多观察勤管理,才会有秋季丰收的希望。

在这个季节里,我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群山是浮岚暖翠,坡梁是绿郁葱葱,河水是碧波荡漾,大地是一片绿色之景。不留意间,还可见到一片片荷花开,淡淡的浮光摇曳着清朴的身影和色彩。这夏至之景,会让人拥有一份接纳万物的心境,成为一种修养,蕴涵一种气度。正如一位大师所言:心中有万物,心胸就宽阔,心神就有慈悲。慈悲是一种感恩,有感恩就拥有快乐,因为快乐,所以幸福。因此,怀有慈悲之心的人,看到的万物都充满了灵性,即使生活平淡,也能倾听出自己的心声,吟唱出自己的天籁。心中有一份夏至的怡情,不管何时都有美好的向往。

夏至有约,持续人生的梦想。每当夏阳光照,童年就依稀再现:赤脚踩过滚烫的沙石,在小河溪水里捉鱼虾抓螃蟹;在稻田池塘里,逮黄鳝抠泥鳅;在房前屋后的树上,捉知了抓金巴牛,这些都是孩提欢乐的天堂。池塘的蛙鸣、柳条拂水都成了我们的兴奋所在。沙土地、竹树林、泉沟溪、小石头都是干净纯洁的,是无忧无虑的嬉闹场所。百里之外的城市是什么样,长大了一定得去看看,这是心存的一个梦想。如今身在城市,内心却在做着一个乡村的夏梦。

碧草连天,不应该只属于一个季节,那一望无垠的青葱,应该透出气度,露出大爱,繁衍着每一时刻。这就是夏的炽热,是看待人生的一种视角、一种心境、一种姿态。即用感性诠释生活,以理性体味人性。见贤思齐焉,澡雪而精神,清眸与心灵相映的交集,让自己坦然,让自己看到的世界美好,而从容前行的潇洒步履。生活不止于脚下方寸,还有梦想,还有远方。

夏至思春

文/清文馨香

一双好的眸子,一颗处变不惊的心。盛夏。大多数人选择在这个时段,抡一扇枯叶或是持一碗浓茶,慢摇,轻咂,伤春悲秋。

昂首念春,春来春又去,俯首思秋,秋去秋又来。夏。与凄凉无缘,与悲伤无染,四野青葱,不再空白,满是激情。禅坐如钟敌不过汗流如柱,划过嘴角的盐味,让我夜夜湿枕,日日失眠。

巨大的温度包裹着楼体,白昼让人窒息。人群缓缓蠕动,像战后的哀鸿,拖瘟带疾,一步一苦行。不知道哪一刻,死神拄着魔杖降临,带来大片黑云般的秃鹫,在头顶嘶叫盘旋。等待死神念过咒语轻挥魔杖,我们发腐的身体被它们哄然拖走,在空中撕碎,吞食,散落满地残骸。

久旱,心与大地同涸,呈着无数裂缝,交错成庞大的蛛网,粘黏着近日琐碎,缠绕着无言愤慨。我悸动在网心,满腹苦汁,无处倾吐。借着惨白的日光,佝偻着身躯,用毒液刻下“一步错,则步步错。” 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乎于过程,而在乎于回首的刹那。我希冀的不是轰轰烈烈的感情戏,而是千万滚滚红尘中微不足道的温情。有些故事曾经是美好的,只是中途堕落了,又无法折回,只能抱着初衷归于平淡。往昔皆不过是过眼云烟,镜花水月,谁能留的住这落花流水的遗憾?已非初识,岂能同日而语?敌不过反唇相讥,大可缄默不语。不求事尽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众人期待的甘霖,终究是落下来了,本来焦躁不安的心突然变的安静。“日中必恚,操刀必割”假着徐徐凉风,告别短暂浑噩,享一时之快。我想说,那并不是麻醉自己。

夏至的夏

文/孙凤山

倘若用“夏至”作为谜面打一成语的话,那么谜底应该是: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这是多么惬意的时节,多么令人神往的境地。夏至到了,它至少能够调动千万个奔跑的动词,处处涌动着温暖的浪潮。

夏至,挥洒着夏的温暖。温暖,首先是一种生机。早在《礼记》中就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温暖,还是一种福祉。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人们可以尽情吐故纳新,还可分享庄稼快速生长的幸福。是的,没人分享的幸福,就像没有点燃的蜡烛。其实,温暖还是一种投入。殊不知,温暖在春天孕育,从立夏起步,顺着与日俱增的农事,越过小满和遍地的乡音,温暖开始奔跑,从芒种开始膨胀,抵达热烈的夏至,我们敞开情怀,远不止释放抑或享受温暖。接近抑或越过夏至,我们都应该像攀摘一朵花那样,以温暖的态度生活。

夏至,张开着夏的辛勤。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天地之间的辛勤和热情融为一体,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地表的热量和人们的热情都在继续积蓄,向着“三伏”进军。农谚云:“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这个时节,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滋长蔓延。田间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收获成败在此一举。我们不能怨恨田间管理,必须善待,就像善待播种和收获一样。如果你爱自己的劳动,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会成为你的主人。

夏至,持续着夏的梦想。梦想是鸡蛋,如不及时孵化,就会变臭。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苦夏”。这倒提醒人们要注意修身养性,摈弃苦恼,实现梦想。因为幸福不过是好的身体和坏的记忆力。然而,夏既是夏收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是秋后作物栽插的季节。在这炎热而繁忙的季节,收获和栽插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不可稍有疏忽。此时,如果认为自己春天制定的所有目标都已达到,那只能说明春天制定的目标还不够远大。

从夏至出发,要想幸福天长地久,没有比持续夏的梦想更为迫切和必要的了。

夏日食之欢

文/邓瑞华

日子倏忽到了夏至。

每年这天,二姐会像闹钟一样准时,提醒亲友“别忘了吃面条”。民俗上的这碗面是长寿面,缘由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吃了夏至面,就转到了夏季的后半场。“夏满芒夏暑相连”,两个节气一组的挨着,分别对应着孟夏、仲夏和季夏。作家肖复兴写道:“立春和春分,还是个生牤子一般的小姑娘;小雪和小寒,一头霜雪的老太太了;小满是立在这两者之间最富有生机和朝气的年轻姑娘。”照此推算,夏季应是打扮美艳的少妇喽。

从春天的绚烂谢幕,果树潜下心来孵育鲜果,樱桃抢先红了。“羞似含桃”,《礼记·月令篇》一语中的。又说像璎珞——古时佩戴的一种颈饰,它的色调,它的晶莹,它的圆润,于是有了樱桃的名字。只是樱桃太过娇嫩,吃不了的可做樱桃酱、樱桃罐头,或直接冷冻储存,还能酿制樱桃酒。樱桃的颜值大厨们自然不肯放过,或整颗拿来妆点,或打成果蓉重新组合。最著名的是法式“樱桃鹅肝”,一道分子料理融合菜的代表:将鹅肝泥团成球状,蘸取樱桃果蓉,插上樱桃蒂,与真樱桃混一起,简直分不清哪是樱桃,哪是鹅肝,从意境上就足以征服了。

离通辽并不很远的大连胶东一带盛产大樱桃,通辽就种不了,只有中看但不大中吃的小樱桃。有一年早市来了山东卖大樱桃苗的,与他确认了是耐寒品种,并有临近开鲁县栽培成功的经验后,把它请到了小院,侍弄得多精心且不说,待来年开花才看出是仅供观赏的那种,与在北京植物园看到的一种樱花相似,用手机软件识别,给出的答案是日本晚樱,只好将错就错,有异国樱花欣赏也是好的。

再看那棵小樱桃,树形不高,可它没那么娇贵,抗寒、抗造,挪了几处没耽误开花,没耽误结果。虽然结的果子小,果肉少,软绵绵的没啥吃头,可一到盛果期枝丫扑扑楞楞一大片,镶嵌那儿的小果个个娇嫩的、红润的、通透的……也许它适合酿樱桃酒呢?

有了这样的念头,就盼着它快点熟了。芒种后,夏至还没来,小樱桃红了!摘下来先给它们合影留念,然后加点盐清洗晾干,划一刀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一层樱桃一层冰糖的填入,最后倒入高度白酒,密封后静置阴凉处,等待发酵。与“灯芯绒”一样用的是小米酒,不一样的是她用的大樱桃。据她说小米酒口感绵软不是特别辣。

小樱桃有了新的安身之处,眼看樱桃酒从浅黄变成了玫红,觉得这季的夏天没有虚度,夏就在那个瓶罐里封存着,夏的味道仍在继续。

北方酿樱桃、酿桑葚,南方酿青梅、酿杨梅。曾有个好姐妹约我赴一场朋友的饭局,做东的是江南人,在通辽创业安居多年,宴前拿出自家酿的杨梅酒,怜惜地介绍家乡的林林总总。可见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无论怎么迁徙,根脉永远只有一个。封在玻璃瓶的是江南夏日的梅子香,流溢的却是塞外他乡的游子情。

与大樱桃一同上市的还有黄澄澄的甜杏,这时候的杏也不是本地的。夏至一到,本地“家杏”就熟了,有娇黄的,有黄里透红的,个头不大,果肉香甜。这样好吃的“家杏”极易招虫子青睐,不仔细查看,很容易忽略杏肉里面的埋伏。“家杏”适合晒杏干,但要选质地较硬的杏,熟透软糯的适合做杏子酱或杏汁。杏的芳香与食材碰撞出的味道很别致,如“杏酱小排骨”“香煎鸡翅焖杏肉”“杏肉苦瓜”“杏肉华夫饼”“杏肉鸡丝粥”等。

扎鲁特旗境内有一种野生山杏,每年早春把粉白粉白的花瓣挂满枝桠,气韵清俊高雅,像江南冬日里绽放的梅花。山杏肉就不讨喜了,青涩涩的,珍贵的是藏在杏核里的杏仁,蕴含原生态植物蛋白。杏仁饮品转化成的杏仁豆腐,与酸梅汤一样都是北京传统的消夏名品。

盛夏是瓜瓜们的狂欢季。通辽地区多旱少雨,香瓜滋养得又脆又甜,尤以开鲁香瓜闻名。科尔沁的沙地西瓜皮薄个大,沙甜爽口,好不好,从早早赶来等着装车的外地客商可见一斑。有的基地专门种植西瓜的稀有品种,粉瓤的、黄瓤的。进入三伏天,山东菏泽一带用西瓜的清甜与黄豆的酱香酿出西瓜酱,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热播过。2017年初冬在河南兰考出差,三姐和姐夫专程赶到兰考相见,带来的成武特色礼品,里面就有西瓜酱。

菜园的瓜瓜们也陆续长大了。前几年为了看稀罕,淘了些特色瓜种。白香玉丝瓜胖乎乎的,可爱但从没吃过,都留到秋天晾干,取出里面的丝瓜络,做纯天然的洗碗巾,很好用。长长的瓠子瓜幼嫩时可食用,还能晒瓠子瓜干,说焖肉好吃,也没试过,等到外壳成熟变硬,木质化后,留着做葫芦工艺品了。蛇瓜酷似蛇的外形,足有一米五长,蜷伏着身体在瓜架列队,也是欣赏的成分大,属蛇的我实在不忍对“同类”下口。吃到口的有最先长成的金丝绞瓜,瓜皮是明亮的嫩黄色,把瓜瓤一揉一搓,直接分离出淡黄的瓜丝,做了蒸饺。砍瓜是瓜家族吃苦耐劳型的,体格粗大,砍掉一截也不误生长,余下部分到秋也没吃完。黄瓜成长期水分必须跟上,一天一个样,趁嫩时摘下,是小时候的瓜味!那时候可没冰箱,洗净后投入水缸拔凉呢。只是黄瓜的青壮期太短,没过多久瓜秧就招腻虫,余下时日得跟上药物,可见黄瓜种植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后买黄瓜就先打皮再用了。抵抗力最强的是苦瓜,不打药也能挺到秋后。苦瓜最解“苦夏”心火,就是有不招待见的苦味,为了养生又不舍放弃,于是找到苦味的源头——贴着瓜肉内壁的那层白膜,刮掉后用盐腌,用面粉搓,用加糖的开水焯,想方设法地祛除苦头,然后或凉拌或清炒或炖汤,有的腌咸菜,或切片晒干贮存。苦瓜其实还有一样好,苦也只苦自个,煎蛋、酿肉、炖排骨等,绝不沾染其它食材,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种情怀被人间感念,称苦瓜为“君子菜”。要是上了年纪再来吃苦瓜,品其味突然就连带着品味了人生,酸甜苦辣咸,没有清苦,怎能品其五味杂陈,甘甜之妙呢。

盛夏时节,各种爬蔓植物抓住一年中最旺的火力,奋力攀升,节节枝蔓留下了或黄或白的小喇叭花,报告着一路的行程。最勤奋的是南瓜,肥硕的花瓣常引来蜜蜂、蝴蝶驻足。南瓜花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是上好的时令食材,云南、广西一带善用南瓜花烹饪,去芯后盐水浸泡,洗净沥干,煎蛋、烙饼、涮火锅、清炒、煲汤,说不尽的滋味鲜美。“南瓜花天妇罗”则用油脂留住了它的蓬勃体态。

有菜、有瓜、有果、有花,没肉哪成,鸡、鸭、鱼、羊、虾的,这个季节肥着呢。太阳西偏去,夏夜盛大的烧烤帷幕缓缓撩起,炭火燃起来,灯光亮起来,火与肉开始热烈地交锋,满城滋啦的烤肉香、啤酒香。

庚子夏夜,火了的还有直播带货,瞧陕西八十高龄的老奶奶都出境了,帮孙子销售大红杏呢!通辽奈曼的传奇老太正在直播间教大家做蒙古馅饼、肚包羊肉。最接地气的“地摊经济”也回来了,早市、夜市更热闹了。

感悟夏至

文/周天红

夏至,似乎一切都在不经意和转身之间,夏天是真的说到就到了。

在多少场寒风冷雨和春天夜的微凉里,我们都盼望着能有一丝温暖。也许,那就是对夏天真实的期盼吧,或许,每个人的期盼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夏天一到,一切都好了起来。

就乡村农事而言,夏至到来,是看得见庄稼猛长的时候。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大概时间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正午太阳最高。夏至日后,气温偏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需肥量都很大。庄稼地里,那是看得见疯起长啊。有经验的老农讲,太阳冒出头的早晨,你静坐在庄稼地里,就能听见庄稼生长的声音。想来,那该是天底下最美妙的声音和旋律了。

可是,要听见这种美妙的和弦,一切都得用汗水和辛劳浇灌。想起村口小学校里老师教授的那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劳动才有收获,即使苦点累点,总比那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空着嘴巴饿肚皮好嘛。

夏至时节,尤其是水稻,那可得加把劲地管理了。水稻正处于抽穗前后,要求土壤水分湿润便于开花灌浆,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使土壤透气良好,保证根系活力,才能高效吸收利用土壤养分。此时要重点施肥加强营养管理,促进水稻粒大粒饱,防止空壳秕粒。乡下人说:夏至顶着太阳干,收秋压断扁担翻。这一季忙完,吃的喝的都有了。

“冬至馄饨夏至面”,这是北方人的习俗。南方人不爱吃面食,但也有吃的习俗。“冬吃萝卜夏吃姜”。南方人一直保持着这种传统。冬天呢,爱炖上一大锅萝卜,夏天可就是吃姜的好时候了。乡下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鸡汤”。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尤其早晨起来,几块生姜对付着两碗稀饭下了肚皮,一天的精神都爽。

常记起,夏至到来的时候,母亲总要在忙里偷闲中准备一大坛子泡生姜。那生姜,从地里挖起,再拿到村口的小溪里洗得白嫩白嫩的,像乡下大姑娘的手指。母亲把生姜一根一块地分烂,放进泡菜坛子里,不出两天就能吃了。那可是下饭的好东西。夏至时节,乡下人的米桶里米已经不多了,就等着大干一季,收秋时有一个好的收成呢。此时得干活,得干活儿就得吃饱肚皮。母亲的办法很多,把苞谷小麦红苕豇豆的,杂七杂八煮上一大锅,中间一大盘泡生姜做菜,每顿总能让大家吃个肚皮饱,再苦再累,日子一转眼就过去了。

吃着,干着,忙着,夏至总是顺着时间的斗转星移中如期到来。年年到来的夏至总是给人丰收的希望和生活的美丽远方。

雨夜赏兰

文/不等

今夜微雨,今天是夏至后的第十六天了,夜色好像也起了小小的变化,夏至后人们说白天慢慢就开始短一丝丝,夜晚也要长一点点了,(夏至至短)夏至已经十多天了,我用姆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好像真是短了那么一小寸呢。由于夏天亮得太早,黑得太晚,总想着早早的天黑,晚晚的天亮,感觉要温馨一些。嗨,心的作用。

搁下手中思不入意敲打生涩的字盘,轻扫一眼莹屏上未完的文字,就如是杂乱无序的桌面,无思再垒,起身迈出书房门,一股夹雨而至的斜风轻扫过来,烦躁的思绪如是被浸了薄荷的清凉,顿感清醒舒适,惬意悠然。

长长宽宽的阳台,花盆里的米兰朵朵碎小的黄花已轻绽开了,袅袅清香幽幽的漫在潮湿的空气中,潮湿的草香伴着这幽幽的兰香竟是如此的亲切,如我感叹的自影,融入在素雅中,没有一点骄情的装饰,只觉很素清。

有一两声蟋蟀的轻唱伴着房檐的一滴两滴,漫入我已清醒的耳畔,如我少时轻弹的塑琴。

放低目光轻扫院内蓬松的树群,苍油的树影那枝上生气的叶片竟浮着银色的白光晃闪闪的如是霓裳中的佩环,挂有一珠两滴那么的璀璨娇盈,在夜色中晶莹剔透柔情似水,感似古代仕女着裙钗款款而至,顿觉这夏天的雨夜竟是如此的幽人,尤其兰的魅香更是让我柔心冉冉。

远处不知是谁的笛声那么悠扬听下去是吹的《病中吟》虽是笛子,但也觉忧伤扰来,本已舒缓的心情不知缘由的又开始伤感,为谁?不知啊!唉!很快我又将盆中的绿和幽幽的香袅塞入耳心,把思绪放在这轻快的雨景中,忧伤竟也消散了,心慢慢静淡。

两盆兰草已开了几朵微小的黄花,我轻轻的蹲下身用脸怜爱的贴近了它们柔情而淡雅的香体,哇!那幽香啊我是无言比拟了,只是心在感受,心在柔软,深情之处竟让我自己融入一体,难道我也成了你们中的一朵吗,我有这殊荣吗!

啊!轻雅,淡静的兰,他们说你们是仙子,是异草 ,是花中的淡,草中的静,然!我感你更是我心中的爱和怜,

兰!我深爱的兰,今夜我就陪陪你们融入你们,在这雨夜。

夏至

文/蘇格啦的底

夏至

——写在夏将至未至的时候,写给我的成长和成长的我

时光就这么流着,永远也不会停滞。

日子就这么过着,伴着清晨的铃声,“噔噔噔”拎着热水瓶下楼;傍晚,提着热水瓶飞快得奔回寝室。这样的日子不断地复制,堆叠,拼接,氤氲成麻木的雾气。

直到,我发现水泥地上泛出的白光足以刺痛我的眼睛;发现一到中午,身子就热得不住得躁动;发现夜自习教室了,洗发水、沐浴露的特有的香味愈加浓郁时。夏天,好像要来了吧。

就像是一首滑稽的曲子。春,只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还没等我们好好品味,夏的前奏,已经奏响了。就这样走在空旷得不能在空旷的校园里,到处是泛滥成河的白光。炎热,刺眼,躁动。原来那件不愿来下拉链的校服,现在显得似乎有些多余——人们身上的衣服数量开始不知不觉的减少,像是在揭示一个弥天大谎。白昼慢慢的,漫漫的,延长着,像是一条射线,从端点,向无限远处延伸着。

这样的白昼是无聊,却又让人不得不去思量它。绿色的踪迹在每个角落,堆叠,繁衍,一种生的气息流淌出来。炎热,凝固了空气,只有白光流淌着,纷繁了你的眼。校园的步行道两旁粗壮的树干上,扩大的绿色被展开,将阳光剪影,切割成悉悉落落的小块,随意地铺缀在在路上。抬起头,有过树叶的罅隙看太阳,依旧刺眼的很。有时,让夏日独有的凉爽的风,灌满校服,与每一寸肌肤做个接触。于是整个身心轻松了,激活了。在带着微微倾向的风见轻跑起来,不在意有几片灼热的太阳光落在肌肤上。让阴影与白光交替着,晃动着。

夏风唤醒了冗长的夏。

两年的初中生活让我变得更加成熟,至少不会在无人的夜里一个人偷偷哭泣。回忆像一张纸,反复地被时光搓揉着,上面的内容开始模糊不清。但日子还这么过,初中的第二个夏天来了。然而,巨大的树冠洒下的大片大片的树阴,浓郁的沐浴露的香,略带磁性的蝉鸣,以及凉爽的风。这赌徒的一切终会在夏天延长到某一点,突然断掉,由射线断成一条线段,离我们远去。那些回忆剪辑成的无声电影,在眼前倒带,那个可爱稚趣的小男孩不存在了——现在的我,站在一个终点,告别远去的我,讲不情愿的脚步迈向初三的起点。看着寒窗苦读的初三学字。我听到幸福的铃声在下只是丁丁当当得响起。过了这个夏天,下一个夏天,我还能快乐的欲享受吗?不,那将是痛苦,是离别。这个夏天,我要以珍惜,快乐的姿态去迎接,去告别。

夏至未至,要讲的要想到,太多太多……

夏至印象

文/曹光雄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夏至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带来的强降水,并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我记得儿时住干城街郴江河边,那年刚过夏至,一楼的杂房兼茅厕,就被暴雨见涨的河水淹没。有趣的是,父母亲忙着抢搬木柴和其它有用的东西,我却从水里捡了四个甲鱼蛋。蛋拿到手里竟还有点沉沉的,打开一个看,嚯,有一只带血丝的小甲鱼,张着小腿欲爬行。其它三个蛋打开后也如此,我好高兴。不料,母亲却说造孽,命我立即放回河里,眼看着四个小精灵活生生地随水流游走了。后来我住西街,就夏至当天,亲眼看到东街大雨滂沱,而西街却依然艳阳高照,真应了“东边日出西边雨”哩!小时喜欢打赤脚,夏至过后,走在沙地上,滚烫得双脚直跳呵!我当兵后在军区机关工作,也是夏至时节,我到驻桂林奇峰镇部队釆访,正逢强降水冲垮了驻地老乡鱼塘,那鱼群顺流冲到营区,大都有六七斤重一条,部队指战员立即出动抢捞,两个时辰竟捞了五百多条,不但送还给老乡,还帮着抬土修复夯实堵上了大塘缺口。

广东夏至时节,蚊虫繁殖速度很快。有次,我到驻韶关马坝部队某团采访,住团招待所大房,入夜那蚊子成群嗡嗡叫,直往脸上扑。我到外面摘了许多桉树枝叶,拉到房当中水泥地堆成堆,关上门窗点上火,不一会满屋浓烟,十分钟后燃烧殆尽,待开门再进房,烟散后,一看地下居然黑压压地满是被熏死的蚊子。打扫毕,这晚不挂蚊帐也能安然入睡了。

当然,夏至时节,也有人称道的:比如说“太阳不毒,五谷不熟”,用它的灼热,酿造了五谷丰登,就有了“六月六,晒新谷”的景 致;也正是因为此时入盛夏阳光猛烈,民间便有这天将被褥、厚重棉衣拿出来晒,起到防霉、杀菌作用。更有,此时池塘荷花盛开,莲耦初结,给人间又添了一仙境。宋朝诗人杨万里观西湖荷景,就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赞誉。那真是芰荷袅娜,香尘凝空。碧叶连天,绿影浮动。荷风送香,霁后相融。跌落荷塘的心事,浸过月色清辉,更显灵秀温婉。

夏至吃凉面

文/彭庆东

夏至,不仅是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气,还是我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明清时的夏至日全国还要放假一天,回家团聚畅饮呢。在我的故乡,这一天普遍要吃“夏至面”,即俗话说的“冬至饺子夏至面”。

在我们家乡,夏至面的做法还是比较讲究的,不是平常所吃的浇头热面条,而是煮熟的手擀面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里,待面拨凉,再捞入碗里,俗称“过水面”。然后用芝麻酱、花椒油及老陈醋一拌,吃起来可真叫一个香。

母亲就是做面的行家里手。俗话说得好,软面饺子硬面汤(面条)。第一步的和面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面不能和得太硬,太硬了不好擀,面条发脆;和得太软了,擀起来黏连,不成型。只有把面和得软硬适度,才能擀出有筋骨的手擀面,做出的凉面口感才好。母亲和完一块面,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切面条更是一种技巧。母亲把擀成圆圆的、薄薄的大面片,将它叠成几折,左手按住一端,右手握刀均匀利索地起落着,切下的面条根根粗细一致,柔韧不粘,煮在锅里汤清面实。

那时吃面的配菜没有肉丝、鸡蛋和红肠等,甚至连香油也难以见到,但这难不住心灵手巧的母亲,她把醋、盐、花椒面、蒜汁和姜末等混合在一起,浇在凉面上,再撒上黄瓜丝、葱花、碾碎的花生米,如果喜欢吃辣的可浇上一勺辣椒油,看着就令人香味扑鼻。往往是母亲还没做好饭,我们兄弟们就等不及了,眼巴巴地站在灶房门口。那时,一顿夏至面总是让我吃得吃了还想吃。

夏至三庚入头伏,人们食欲不振,多数比平日消瘦,俗称“苦夏”。所以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习惯,以清凉清淡、开胃爽口的生冷食物为主,凉面就成了庄户人家的首选,故而夏至面也叫“入伏面”。乡亲们认为面条“凉吃”有助于下火驱热,还能增加食欲。此外,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是一年中时间最长的一个白天,犹如人们在过生日时吃长寿面一样,也是博一个好彩头。然而,无论是哪种原因,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凉津津、香喷喷的过水面,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