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风筝散文

2023/01/10经典文章

风筝散文(精选20篇)

风筝,已无人收线

文/王社珍

上个周日,我去了姑姑家,那天是姑父的祭日。

姑姑的房间里,唯一的装饰品,仍是挂在墙上的那几个风筝,那是姑父亲手糊制的。姑父的人生,用风筝人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姑父的青年时代,村里人的冬天是清闲的,但姑父舍不得闲,糊风筝卖,为过个好年,也为开春农忙花销攒几个零用钱。

姑父黑黑的,个子也不高,我曾听见姑姑埋怨奶奶,咋给她找恁难看的女婿。姑姑长得漂亮,个子高,还勤快。我想,如果不是父母包办,如果让姑姑先见姑父一面,姑姑肯定不嫁,但命运安排了,那年代,哪个姑娘不是认命的。

姑姑嫁过去两年,就不再嫌弃姑父的长相。姑父聪明手巧,勤快厚道,对姑姑百般疼爱,脏活累活不让姑姑动手。姑姑的针线好,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装,合体的衣裤,把姑父打扮得干净利落,天天跟新郞官似的,姑父变得英俊多了。

冬闲时,姑姑做针线,姑父糊风筝。小时候在姑姑家住,看姑父糊风筝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姑父的手粗糙,但灵巧,姑父把竹片削成细细的竹条,那些细竹条犹如测量过似的,一样粗细。削竹条是个细致活,粗了,扎的骨架重,风筝不好起飞,细了又易断,姑父的削工是一流的。一流的削工,常伴着一流的选材本领,选竹子那是眼力活,姑父能从堆成小山似的竹片堆里,选出韧性好的来。

削好竹条,开始扎骨架,姑父手拿竹条翻转着,时而抬起扎了一半的骨架,左看右看。糊风筝讲究平衡,左右要对称,前后有比例,不然,扎得再结实,飞不起来也是枉然。姑父扎出的骨架,结实,轻巧,看着像画家画出的简笔画,有艺术感。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胳膊压在几个摞在一起的骨架上,我想,坏了,坏了,骨架被压扁了。忙抬起,却发现那几个骨架随着我的手臂一起弹了起来,完好无毁。虚惊一场之后,我对姑父的手艺,竖起了大拇指。

扎好骨架,该糊纸了。风筝纸不能太薄,不能太脆,不能沾湿,不能受潮,要有韧性,不能有一点破洞,往架上糊时,要糊得平整。糊纸得心细手稳,姑父在骨架上涂了糨糊,拿起风筝纸,那个小心,我都替他紧张。我问,紧张不,他却笑笑,紧张啥,糊了这么多年了,熟能生巧,但谨慎还是必须的。

一个风筝糊完,姑父相面似的,对着风筝端详,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又亲切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冬季夜长,一个晚上就能糊好几个,糊好的风筝被姑姑收起来,等到集市的日子出去卖。小时候,姑父每年都送我一个风筝,放风筝就成了我在初春里最得意的游戏,在村里的孩子们中我的风筝往往飞得最高,这全得益于姑父扎风筝的精湛手艺。

姑姑属龙,刚嫁过去时,姑父在风筝上画的全是龙,各色各样的,姑姑怪他:“你让人把我放飞了,看谁给你洗衣做饭。”姑父嘿嘿一笑:“在心里呢,飞不走。”

姑姑嫁过去时才十几岁,也贪玩,姑父常带着她到村外麦田放风筝。平原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姑姑拽着风筝线,在麦田跑来跑去,累了就扯着线坐在地头,看风筝在碧蓝的天空飞啊飞。姑姑看着风筝说:“我要能上去就好了。”姑父笑了:“等我做个能载动你的大风筝,让你在天空飞啊飞,飞累了,我收线。”姑姑就会笑得流出泪来。那该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绿色的麦田里,两个奔跑的年轻人,碧蓝的天空中,一只风筝飞啊飞。

姑父糊了三十多年的风筝,在他手里诞生的风筝数也数不清,他想把手艺传给我大表哥,无奈表哥不喜欢做手工。后来,姑父说教我糊风筝,让我把他的手艺传承下来,但我上学后,很少有时间去姑姑家,高中毕业又上大学,学手艺的事便被放下了。

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现代工艺对传统手艺的冲击,姑父的手工风筝,逐渐退出市场,姑父也渐渐老去。闲暇时,姑父偶尔做一两个手工风筝,来回忆他的青葱岁月。

五年前,姑父去世了,也带走了他糊风筝的手艺。

幸福

文/李丽鹤

夜幕降临,天边出现了几颗闪闪眨眼的星星。我伴着妈妈“港湾”的睡眠曲,渐渐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梦里阳光灿烂,白云悠悠,梦里繁花似锦,绚丽多彩。梦里的我迎着春风,荡着古树下的秋千,在村东头的草地上放着风筝。我拉着长长的风筝线奔跑,大声喊:“带着我的梦飞吧!”并和小伙伴一起打闹、嬉戏……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这笑声扬长并且悠扬。

清晨,我伴着昨晚幸福的梦在开满野花的小径上走着,还哼着小曲,走着走着,我忽然听到茂密的野草丛中有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听着这声音,心里怪难受的,于是我走上前看了看,啊!原来是一只可怜的小猫儿。这只猫脚上流着鲜血,好像被人打过。我不忍心看着如此可怜,悲惨的猫独自在草丛里,我便把这只猫抱回了家。到家后,我用温水洗去猫身上的污泥和流出的血,并给它饭吃。这只猫紧紧依偎在我怀里,似乎在报答恩情。渐渐地我对这只猫产生了感情,再也舍不得放它走。于是我把它留在家中,看着小猫活泼、可爱的样子,听着它温柔的叫声,我很幸福!

幸福就像天使羽毛,洁白、晶莹,洒落到人间。世间处处充满着幸福,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草长风筝飞

文/宫佳

每当风儿轻轻吹拂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按捺不住的“蠢蠢欲动”,我望着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一只风筝在展翅飞翔,那么高,那么远。我的心就回到了故乡,离开故乡很多年,我就像一只在空中飞翔的风筝一样,漂泊在远方,可是故乡是风筝的线圈,那细细的线儿是回家的路径,无论我漂泊在多远的地方,细线轻轻一拽,我就能闻到故乡的味道,一只风筝就会在心里慢慢地腾空,那是心中挥之不去的风筝情结。

风筝是小孩子的梦想,那飘浮在空中风筝的身影,载着孩子的欢乐,在童年的时光大放异彩。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西游记》,孙悟空腾云驾雾打败妖精的故事,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那时我就想:我要是拥有一只孙悟空的风筝该有多好呀?

于是,我开始自己动手制作风筝,我缠着奶奶让她教我制作。我把竹子烤一下,弯成弓的形状,做成风筝的骨架,这个过程需要有耐心,我第一次烤,就把竹子烤过火了,把奶奶逗乐了。骨架子要左右对称,一边大,一边小,风筝就飞不起来,看似简单的风筝在制作的过程中,也蕴含着很多道理呢!

骨架子做好了,就要把布料糊在骨架子上,最吸引我的是绘图那个环节,我握着彩笔,在布料上画我心里的偶像——— 孙悟空,我给孙悟空戴上一顶虎皮帽子,穿上虎皮衣服,扛上金箍棒,等我画完了,左看右看,哈哈大笑,感觉跟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有差距,不过,我很满意,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它验证了我的勇气和信心。现在想起来,这是一个孩子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崇拜,而把古典文化里的元素融入到风筝中,是对传统文化的承传。

风筝做好了,我还把自己那鲜红的红领巾系在孙悟空的腿上,远看就像一个穗子,奶奶说我别出心裁,我说,这样飘飘荡荡的,多好看呀。

那天,天很蓝,风轻轻吹。我和同学一起去放风筝,心里充满了期待。风筝徐徐地往空中飞,我们手里握着线圈,慢慢地放线,你看!你看!我的风筝越飞越高了!哎呀,你看,我的风筝飞得比你的风筝高!别得意,我的风筝一会就超过你的了!我们喊着,叫着,攀比着,两只风筝好像知道我们的心事,在空中比赛高飞。风筝越飞越高,落在我们眼里,越来越小。突然,刮来一阵风,我的风筝一扭身,缠到同学的风筝上了,我使劲拽线,风筝像喝醉了酒,从空中落下来,两只风筝纠缠在一起,落在一棵大树上,风筝的羽翼被树杈划破了。

我们都很沮丧。我看着同学手里拿着从树上取下来的风筝脸扭成苦瓜的样子,就对他说,没关系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同学拍我肩膀说,去你的,风筝都飞不起来了,你还有心情文绉绉的!

我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会制作风筝呢!言语里满是自豪。同学说,真的呀!你太厉害了!你也给我制作一只风筝吧!我想要一只蓝精灵的风筝。我说,没问题!虽然,那次两个人的风筝比赛不分伯仲,但是,两个孩子的友谊以风筝为媒介,更加深厚。我们每个人在回忆青春的时光里,心里都会飘着一只永不掉落的风筝,那是纯真友情,那是对风筝的热爱,那是对故乡的眷恋。

后来,我读到了宋代潍坊高密人侯蒙的《临江仙风鸢》:“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诗中借风筝表达自己的崇高志向。

我对风筝的理解就更进了一层。风筝大多用竹子做成骨架子,品格如竹高尚,于是,对风筝的亲切感又融入了敬佩之感,从风筝的品格想到做人也应该有风筝一样崇高的志向,有乘风破万里的气势。

春色正浓沙洲湖

文/朱艳莉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旅行也就是去别人活腻的地方看新鲜。一句不成文的俗语,乍听似乎有几分理儿,可转念一想,如果你能换一种季节里的敏锐,用孩童的眼睛去发现,也许你会惊觉原来自己身边的美景也是上好的。

你瞧,晴好的周末,家附近的沙洲湖到处闲散着欢乐的人群。三三两两,三五成群,有的在草坪上支起一架帐篷,一家老小或躺或坐,吃着零食话家常。不远处,有的慢跑、有的骑单车、还有的拎着单反立在一棵棵开满鲜花的树下,摆起各种优美的姿势,留下一张张艳丽的倩影。湛蓝的天空下,满是可爱的风筝在舞动。于是,我们也赶紧拿出“老鹰”风筝,不一会儿,神武的老鹰就舒展起翱翔的雄姿。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牵着它嬉笑蹦跳,几个可爱的孩子指着风筝大喊:“快看老鹰,它飞得好高呀!我也想要老鹰。”

树荫下,一位母亲依靠在父亲的肩头,陪孩子下飞行棋,他们清脆的欢笑声里似乎有幸福的香甜。河边的阶梯旁,有几个孩子在玩耍,一不留神把风筝的线盘散落水中,那个风筝就像淘气的孩子,自顾自地拉着线盘奔跑,风大了它索性翻几个跟斗;风小了,就慢悠悠地晃动着脑袋。这样顽皮的风筝可急煞了它的小主人:“都怪你没有拿住,快还我风筝!”“就是啊,怪你,怪你。赶紧赔!”一旁的爷爷奶奶哈哈大笑,他们想方设法安抚几个正在发怒气的孩子,这样的情景逗笑很多从中走过的人们。

小路上,几位咿呀学步的幼孩,他们牵着父母的大手小心谨慎地迈着步子,囧态百出的样子着实可爱。座椅上两位维护场地卫生的阿姨,看着人群唠着家常。远眺湖面,沙洲湖大桥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虽不语,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静好。栈桥上,垂钓者们握竿静坐也给湖水添了几分喜悦。穿着制服的女城管,时刻穿梭在人群里,她们英姿飒爽的敬业不由得让人点赞。岸边,鲜嫩的柳枝随风摆动,崭新的小桥映在其间,颇有几分半遮半掩的羞赧。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朵,映在绿意正浓间,显得格外的炫目。

其实,这个美轮美奂的沙洲湖休闲点,是张家港市的应急水源工程。整个湖区蓄水量达80.1万立方米,可以极大地提高应对突发性水源地污染事件的能力。同时,她集休闲、商务、运动等不同功能空间,既营造了“观水、亲水、嬉水”等多种滨水环境,还为周围的市民新添一处绿色生态、功能完备的城市休闲公园。以往这个地方,或是再往东辐射,我记得其周围有个“垃圾村”,当地居民为了增加收入,将自己空出的房屋或是自留地出租给收垃圾的人,久而久之,这个村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村,每逢走过该村,大多数都捂着鼻子匆匆而过。如今,走出家门,看着湖面,感触四季的变幻,竟然能触摸到静好的岁月里,有种美好在蔓延。

如果你没有更多时间,如果你想闲散轻松地慢走、奔跑,那不妨抽个时间来沙洲湖畔,一眼望去,只见船头造型服务区,音乐喷泉看台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上,环湖自行车道尽收眼底。倘若清晨,你迎着东升的太阳,立在湖畔唱一首你最中意的小曲,林中那些爱凑热闹的鸟鸣相伴左右,真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的质感。这样的景点,即使再熟悉,久居其间也极为喜爱,行走其间,或是静坐一隅,真有岁月静好惹人醉的感叹。

曳光的风筝

引:以前总习惯在空间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句子,不是看给别人,而是自己排解情绪,时至今日,掐指算来,也有将近一年没有再为此动过脑细胞,不是慵懒,而是不喜欢无病呻吟,而今,几多感慨,陈述如下,提笔。

夜,并不宁静,窗外,马路上时而呼啸而过的车声,夹带呼呼风声一起拥入房间,这已经是第N个不眠夜,透过窗户,远处的高楼依旧彻夜通明,近处广场上空飘着几个曳光的风筝,在漆黑的夜空中略显孤单,却恒定,像我。

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已经快两周,每天的生活像在复制,医院到宾馆两点一线,下午晚上到第二天陪护,上午回宾馆补觉,每天吃饭就是医院门外各种快餐店,几天功夫,也都混熟。只是体重慢慢下降,恢复到不到140。伺候病人是一项体力和精神并重的活,但再苦再累何妨?毕竟父母在自己儿时也如此累过,现在他们是孩子一般。

小瑞子说过一句话,我善待很多人,希望他们也能善待我。每次遇到困难,总能遇到太多好人,也应感谢好多人,但我明白有些话说多了反而假惺惺,埋在心里,不一一道谢,你懂,看我行动。

距离上次在菡宝额头留下那片吻已过了半个月了,时间越推移,对菡宝和超姐的思念也越深,虽然济南到德州也只有100公里距离,但毕竟这里不是家,风筝飞再高,也有线牵着,风筝再亮,也点不亮夜空,所以只能祝福父亲早日康复,那也能早点回德州了。

大德州,我想你了。

风与风筝

文/小小麦子

风,携着风筝把天空擦拭的碧蓝后,还喷上青草和鲜花的香气。

我期待着那一天,期待着跟风相依相偎的那种感觉。最好在你抵达之前,我能抓住一些一尘不染的词语,为自由自在的蓝天上献上诗的筝群……

多少次,风与风筝结伴,飞向天空,试图把家乡和爱情搬进云朵,并在一条河流上留下我与小伙伴快乐的羽翼。

那时,村妹手举风筝的姿态,聪灵而清丽,比敦煌壁画上的女子还要漂亮呵!

至今,她辫梢系着的蝴蝶结,如风筝飞翔,掠过青翠的田野和那些失眠的花朵,之后失陷于一场相恋的夏季。

许多年后,在城市里,鸟儿不愿在高楼的夹缝里生存。人们由此忧伤:把什么放进蓝天可以像鸟儿一样飞翔?

那年,五岁的女儿拿着蜡笔,引导着风筝在雪白的纸上奔跑,穿越时空的经纬,驭着我的一些曾经和憧憬。

那时,女儿如天使般巡游的鸟儿,越过我头顶上空,羽上任何一点萤彩,都可以点亮我内心的希冀。

当城里的鸟儿无可挽留地飞走了,除了云彩,只有广场上空各种风筝如鸟,虽摇曳生姿,但不会用如歌的语言与我们交谈。

风,有时情不自禁,在我们躁动的六月起程,去追赶那只飞翔的风筝。于是,村妹的心也随着天空的白云而飘荡。她说她想变成一只燕子飞上蓝天。

我恍然大悟:只有在风中,风筝才听到了飞翔的召唤和生命的意义。

现在,她虽未实现飞翔的梦想,但仍在远嫁的村庄里,热爱着草木和麦粒,对简朴的日子和平凡的生活充满了甜蜜和感恩。那里有很远很远的山路,双手遮额,有人把远山望成她飘逸的背影。

乡下没有钢筋水泥割据,没有广场,不需要放飞风筝,田野里各种鸟影迤逦,妩媚而多情。

有风的日子,小伙伴们如飞翔的蒲公英,以幻化的翅膀拍打出感情边缘的草地,丰富天真的内容。

村妹呀,离云朵最近的是鸟,只有鸟儿飞跃的高度才能抵达云朵。你那优美的弧线和飞翔的欲望是否依然美丽如初?

你曾说,风把心交给了飞翔。

关于缘的觉悟,以风与风筝传递的方式延伸到远方盛开的花季,在我感动的天野轻轻地飚起,再缓缓地滑向虔诚的守塑,使曾经的情感被不肯归去的雨季拽出缕缕丝丝稔熟的牵挂,无法淡泊。

风与风筝相识相知,在天空中的邂逅,犹如五更之梦,昙花一现地点缀了生命里最灿烂的季节,并温暖彼此一生。

于是,我开始漾慕一只风筝或燕子,飞翔不是她的目的,而只是她表达对天空爱慕的一种必然方式。

因此,我的一生都不愿丢弃对一只燕子的怀念,她的翅膀曾亮开自由的歌声,让一汪春水因为听见燕子的歌吟而泛起羞赦的微语。

天空,这豁达纯净的地方。

风筝将以绝美的姿势扑向她渴慕许久的天空。从此,天空才会有韵律的、动听的、迷人的……

请给村妹一片梦想的蓝天吧,让那只风筝懂得飞翔的过程,实现风一生的追求;让那只燕子的灵魂重返夏日的草地,了却一桩久积的心愿;让村妹的肉体、思想永远飞翔。

那时,在太空相遇的并非敦煌壁画上的仙女,而是招手微笑的穿宇航衣的小妹!

跳芭蕾的风筝

文/朱嘉翔

呜嗡……呜嗡……

听!飞行着的风筝发出酷似飞机引擎的呼啸轰鸣!

瞧!它们在低空盘旋,动作整齐潇洒:立正、左右、上下、旋转、划8字、前进、后退、停止……它们时而像轰炸机在战斗,时而像在跳优美的空中芭蕾!

在南京中央体育场旁的山脚下,我第一次见到了这种奇特的风筝——“运动风筝”。

国家级裁判杨教练介绍:二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代,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木头鸟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逐步演化改进成为现在的多线风筝。风筝约在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

运动风筝,也叫特技风筝。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起初是美军在航空母舰上用做活动靶,模拟敌机来袭,是训练士兵打飞机用的。

“运动风筝1992年左右才传入中国。它是伞翼飞机和传统风筝结合的产物,能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特技动作。最常用的是三角形的双线风筝和眼镜形的四线风筝。比得不再是飞得高,而是比飞行轨迹和跟音乐的配合,评分标准类似于体操比赛,看谁的动作更漂亮!可以表演芭蕾编队!” 孟教练说。

教练笑着把运动风筝拿给我们看,原来只是布料和骨架而已。

“它为什么能发出声音?”

“运动风筝飞行速度最高可达150公里/小时,风高速震动风筝后翼的布料,就会发出类似飞机引擎一样的声音,这其实只是布料在空气中震动产生的共鸣而已!如果把风筝的布料绷紧,它就不会发声了。” 教练说,我们恍然大悟。

中国是风筝的发源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风筝比赛列入奥运项目,继续发扬光大!

竹的四季

文/适可而止

很小的时候,家门口有几排竹。不光是我家,面河而居的全村人家都有一小畦竹,只不过前排人家的竹在院子前面,后排人家的竹在门后。后来,看过许多山地的竹,才发现村里的竹一律细而丑。八年前,我按照村里人称谓那竹的叫法百度了一下毛竹,可是,毛竹的图片也比它漂亮。再百度苦竹、黄竹,那些都是能入画的竹,绝不像家门口的竹,那么丑。正当我为那找不出名字的竹而郁闷,准备撒手时,图片上几根熟悉的竹影让我眼前一亮,喏,那不是家门口的竹嘛。仔细一查,才发现那些丑竹有个同样不响亮的名字——————箬竹。

啊,箬竹,这就是水乡的竹吗?是那粗细比大拇指和食指围成的小圈圈大不了多少的竹吗?是那一元钱买五根的竹吗?我不禁为那个名字难过起来。不过,我又想,水乡自然有水乡的特色,你山区的竹再漂亮,可是山区有甲鱼、鳜鱼吗?有黄鱼、乌鱼吗?我们有,早的时候还有很多。水乡能够有竹,已然是不错的了,还在乎它美不美吗?更何况,这些竹子给过我太多欢乐甚至是享受。这样,我就不再对故乡的竹抱有偏见了,甚至渐渐思念起消失多年的箬竹来了。

由故乡的箬竹,我想到起了所有的竹,想起了竹的四季。

新年的第一天,是要放爆竹的。古时候的爆竹其实是竹发出的爆裂声,这才是正宗的、最原始的爆竹。如此说来,是竹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元宵节到了,世界上唯一处处悬挂灯笼的国家恐怕就是中国了。那灯笼除了灯芯和挡风纱布,全身是竹,灯笼就是竹的化身。在世界的东方,那一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茶花开。”

阳春三月,甚至是早春二月,只要是春日融融的日子,稍有风动,在世界的东方,又是一片又一片飞舞风筝的天空。千百年来,有谁不知道这句诗呢————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是中国人对于风筝最早的叫法。这样的国度在世界上再一次凤毛麟角。风筝自然是竹的化身。春雨绵绵时,斗笠和竹制的雨伞在历史上对于人们灌注了多少呵护和温暖!雨后春笋,可以加工成许多人喜欢的佳肴。

夏天,竹似乎不会像灯笼和风筝那样个性鲜明,也许你想不起竹的存在。可是,只要你触摸一下身边,也许你正坐着竹椅,或者正躺在竹床上、枕着竹枕头,也许你手里正拿着竹扇呢!只不过你熟视无睹而已。时间如果往前推三、四十年,竹床、竹椅无疑是那时候的电扇甚至是空调。不过,竹的夏天,似乎在乡村多于城里。不是吗?看,那些水乡的人们在沟渠边做什么?原来,他们在用竹编的泥鳅笼和鱼笼捕获泥鳅和鱼虾呢。泥鳅笼和鱼笼是水乡人渔猎的工具,因为该工具进口的地方是不可逆的、软中带硬的竹须,鱼类一律是许进不许出。这凝聚了水乡人很多心血的工具,还真蕴含了竹编的智慧呢!水乡的箬竹,主要是用来编泥鳅笼和鱼笼的!嗬,竹做的筷子夹起竹笼捕获的鱼虾,莫不是竹们在开庆功会吧?

秋天的竹,也不逊色,虽然泥鳅已深藏不露,虽然秋风使竹床竹椅冷得怕人,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对着初秋或者仲秋的月亮吹竹笛,或者吹洞箫,谁能说不是人生美好的享受呢?另外,在我的故乡,村童们常常从箬竹身上剥下芒壳,用剪刀剪成卐型,然后,用小竹签叉住中心,再将竹签插进筷子长短的竹内,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小风车就做好了。小风车对着秋风猛烈旋转,转来了多少开心和幸福!

冬天,竹确乎没什么大用,但是,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寒冬,竹仍然以它自身的禀性给人以启迪,于是,方志敏便有了如下的诗句:“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之所以会有如此佳句,是因为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军高级将领方志敏也具有竹的禀性————坚韧、刚劲、有气节。

四季的竹,竹的四季,都是很美很美的。

远逝的风筝、远逝的梦

1。

起风了。

我看见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宛若薄如蝉翼的梦,飘荡在湛蓝的天空下,那么落寞,那么无助。

孩子握着手中的线哭了,他抬起头,那是他最爱的风筝啊。

再也不会出现,消逝在远方,化作触不到的白点。

永远。永远……

他可以追逐风的方向,可双腿赶不上风筝的速度。他是知道的,所以,他宁可看着它最爱的风筝回不到手里,也只是站着。

光阴太窄,指缝太宽。线常常抓得紧,可还是没抵过风吹,只留下断线的远逝。

男该一定是累了。

它追逐一生的风筝啊,却是那么、那么地易散。甚至,他才开始明白它要的到底是什么风筝,握的到底是什么线。

而我再也看不到孩子的眼泪。

凄冷的瞳孔与灰白的天空一次又一次地对望,踩着他的青草地,握着那永远不会也不会收起的线。

风筝。风筝。远逝的风筝。

不是我想放手啊,你还能听得到吗?

2。

是我飞得太高了么?

再也停不了,我就这样,游荡、游荡,等了好久,都没等到风停下。

孩子,他一定哭了。

我明白,他想把我抓住,抓一辈子,到永远。

可是风太急,太急。

线就那么断作两节。从此,我在这头儿,孩子却在那头儿。

我们的交集,只有寂寞的天空。

孩子说,有雨的日子,他会把我藏进他空洞的心里。

偌大的心,却只有为我所建的一间房。就像他说的,我是他永远的追逐。

可他却忘了,风,对我。是天使,也是恶梦。

错过了,就只有后悔。

3。

风筝。我的风筝。

停不了的浮生,握不住的流年。

以后,再也不会见了。

我的风筝。

又会是谁拾起我的风筝呢?是不是又会被风吹散呢?

我受着钻心的痛。

仰望褪了色的天空。

… …

远逝的风筝。

还有远逝的,再也触不到的梦。

重阳风俗放风筝

文/常书侦

重阳时节,人们在登高的同时,还伴有放风筝的活动。此时的街头和旷野上,随处可见放飞的风筝:天上白云飘飘,风筝点点;地上笑语阵阵,菊花盏盏。好个重阳九月天!

按照当地民间的传统习俗,一年有两次集中放飞风筝。上半年在清明,下半年在重阳。清明时节地气上扬,是放风筝的好时机;而重阳时节金风送爽,天高云淡,视野开阔。人们纷纷借登高之机放风筝。此时,不少老者也加入到登高、放风筝之列,以健康的体格证明自己能够活到九十九。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因此只能用竹木制成。汉代,人们已经能够用牛皮制作风筝了。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人们便开始用纸制作风筝,出现了“纸鸢”和“纸鹰”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是在五代时期。唐以后,风筝在民间盛行,形状已经不局限于鹊、鸢等鸟类,还有仙女、龙、凤、蜜蜂、蝴蝶、虫、鱼等等,花样繁多,应有尽有。

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并与各地农时相关。在我的故乡,清明时节放的风筝各式各样,但以龙的造型和图案为主,传说自清明之后,龙的活动就越来越频繁;重阳时节,天空高远晴朗,经常可以看到翱翔的雄鹰,所以此时风筝的形状图案就以雄鹰为主。飞向高空的风筝,与登高的人群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重阳节的前两天,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就开始自己动手扎风筝了。扎风筝的原料都是自己寻找的。骨架有的用劈开的竹条,有的用柳条。当然,柳条的效果不如竹条理想。扎好骨架后,用糊窗户的毛头纸将其糊上,再用毛笔蘸上染粗布用的颜料,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图案,一架风筝就大功告成了。至于雄鹰风筝,我们是扎不了的。且不说制作难度大,单是所用材料,我们根本找不到。因此,我们都盼着村里会扎走马灯的猫爷来制作雄鹰风筝。他的雄鹰风筝,带着竹哨,放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好听的哨音。每年重阳节,他都会在乡亲们登高的土丘旁把雄鹰风筝放起来,引来乡亲们的称赞和喝彩。正是:重阳到来放风筝,互比高低戏秋风。眼界最是今日宽,菊花香中传笑声。

风筝

文/王永清

古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每年的春二月,万物萌动,东风荡■,放风筝便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传统活动之一,为欣欣向荣的春天增添了无限乐趣。

这几天风和日丽,在东兴路绿色草坪上,便有了许多放风筝的孩子,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聚在一起,引丝放筝。风筝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随风飘逸,摇曳翻腾。孩子叫喊着,兴奋地奔跑着,将早春闹得沸沸扬扬。我晒着太阳,看着这些孩子,心情格外舒畅,禁不住忆起了童年和伙伴们放风筝,在田野里奔跑的情境。

记得小时候,每年开春,父亲都会为我做几只风筝。父亲找来竹子用刀把竹青那面削下来,用十字交叉法捆扎成一个风筝的轮廓,通常是三角形,也有五角型,八角型的。接着是糊纸蒙面,我用水彩笔在风筝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是给风筝加上尾巴,在顶角和横签的两端拴上风筝线,一只风筝就算做好了。父亲说,做风筝要掌握四大要领,体轻、平衡、对称、风道。只有这样,它才能在天上飞得又稳又高。父亲细心,爱琢磨,做出的风筝总是那么精致和轻巧。

每年放风筝是我最大的快乐之一。在河滩空旷处,我一手举着风筝,一手拿着线轴,一边轻轻放线,一边迎着风儿跑,等到风力适宜时,向空中轻轻一松手,风筝便循序渐进地愈飞愈高,惹来不少伙伴围观。也有的小伙伴跑回家拿出糊好的风筝,加入进来,各式各款的风筝先后飞上了天,宛如轻盈的蝶、活泼的鸟,色彩缤纷、活灵活现。我们评品着谁家的风筝最大,最漂亮,飞得最高,幼小的心灵充满着极大的满足和骄傲。

放风筝不只是儿童的专利,它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项活动。“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怀潍县》诗中,风筝如雪,少女如花,在春天里相映成趣,不仅让人感觉到一种花团锦簇的热闹气氛,还可以一窥当时潍县人放风筝的壮观场景。

史书记载,中国古代哲学家墨翟“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风筝。风筝也与许多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不但是一位放风筝的高手,而且还写出了一部以风筝为题材的名剧《风筝误》。剧中以风筝为姻缘的线索,通过巧合、误会等手法编织情节,引出许多逗人发笑的喜剧效果。

如今,大地吐绿、百花盛开,又到了一年中放风筝的最好时光。邀三五好友,踏着春日美妙的节拍,在蓝天下,放飞风筝,放飞我们的心情和梦想。

春天要做的事

文/詹华

过完了大年,我们才有心情去欣赏春天的景致。面对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色,是否有必要在春天里,为自己,也为这个春天做点什么?

选择一个可以看得到蓝天白云的晴日,或自己,或与他人去郊外踏青。整个冬天糗在城市的盒子里,很难见到一块看起来顺眼的天空。从城市到郊外去踏青,好比是为自己更换一次血液,去污排浊,令细胞重生,让思想升华,哪怕只是一杯茶的时间吐纳,心胸也会豁然开朗,精神也会怡然百倍。

在远离工业污染的山间或地头,采挖一些野菜,然后回到家里择完洗净,炸一碗肉酱或鸡蛋酱,定能吃出清新的只属于春天的味道。如果采挖的野菜足够多,可以包一顿野菜馅饺子或包子,那个味道,绝不是普通蔬菜可比的。之所以山珍与海味相提并论,想必这野菜之味早已被大众所认知与肯定。在春天,能吃上一顿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还是自己采挖的野菜,那况味,不单单是从味蕾反馈来的滋味那么简单。

在春天,我会动手做一只风筝。风筝的造型可以很简单,可以很复杂,形状由心情来定,大小由风力来托,只要不是做得很离谱,在春天那爽快的风中,应该都可以飞上天空。每个人从小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飞翔梦,让心去飞翔,也希望事业能飞黄腾达,或许都不及看着自己做的风筝,在无所欲求的天空中飞翔来得更自由。手中攥着线去操纵风筝,和被生活攥着线操纵自己,我更愿意接受的当然是前者,那种感觉会令我更加自在,更加释然。

借着清明扫墓上山时,我还要在山上栽上一棵树苗。植树造林,不该只是群体的行为,不是非得组团才能完成的事情。一个人的力量虽小,可架不住年复一年地去做一件事。从一棵树开始栽植,十年必成行,百年必成林,此乃惠及子孙,福祉国家的得益之举,我愿欣然为之。

人与树木、与植物的关系惺惺相惜,交往甚密,与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我还想养上一两只小动物。我的小心脏还是柔软的,只能经受得起与小动物的沟通互动。以前在农村时,开春都要养上一二十只鸡、鸭、鹅雏,经过一年生长,便可以产蛋或吃肉。可我这人感情过于慈悲,忍不下心看着那些自己养大的家禽沦为刀俎之物,于是后来,我只养些不能吃的、不便吃的,比如金鱼或小鸟。在春天养上一两只小动物,经过细心呵护,见证它们由小不点变成半大和成年的样子,无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它们能陪我一起玩耍,消除我很多独处无语时的落寞。

在春天,一定要为自己喜爱或敬爱的某个女人过一个节日。这个女人可能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可能是其他人,总之,她在心中具有无人替代的重要。虽然这一年到头节日众多,围绕身边的异性不少,但能够与之日久生情,日日牵挂的女人又有几个?在春天里的某一天,不管它是不是妇女节,我仍要为亲爱的你过一个节日,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世界,在每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都充满新绿,开满春花,并赋予我们无限瑰丽的憧憬。

童年,真好

文/陈律扬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伴随着每个人度过了生命中这段最烂漫的时光,它如一片明朗的天空,四处流淌着纯真与甜美,总会使人产生难以忘怀的回忆。而风筝,便是我童年的第一个标志。童年,真好!

记得那时,我才六七岁,天天看着邻家孩子拿风筝四处奔跑,我看着看着,便对那些各式各样的风筝充满了好奇,期待着哪一天自己也能使风筝高飞于天空。于是,我便缠着妈妈为我买风筝。尽管遭到了成千上万个理由的猛烈攻击,可仍然泯灭不了我想放风筝的决心,无可奈何的爸爸妈妈也只好点头应允。

终于买到风筝了,我顿时激动得手舞足蹈,也顾不得什么了,穿着还未穿好的鞋子,撒腿就往麦田冲去,激动的脑海中仿佛早已构成了这幅画:风筝在天上飞,我在田埂上跑。只听“唰”的一声,风筝一下被我甩出,手里的风筝线直泻而出,可是,风筝仿佛是打不起精神似的,歪歪扭扭地降落下来。这点小失败算什么,它丝毫不会打垮我对风筝的好奇心。经过几番钻研,我再次将风筝放飞,不过,这次放线的方法可和上次不同,不是任它疯狂流泻,而是慢慢地,一点点、一点点地放出去。此时的风筝仿佛是要把我带着飞,左冲右撞,看着风筝越飞越高,我的心仿佛也悬在了风筝上,不知是高兴还是紧张,只是“咯咯咯咯”笑个不停,幸福的脚印印满了整条田埂,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麦田。

风筝在高飞,我也在长大。时光是记忆的橡皮擦,儿时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只有那愉快的笑声不时回荡在耳畔,真想回到那个美好的世界中去啊!再做一回那个又傻又天真的自己啊!可这永远只是个幻想,而那个站在麦田中拿着风筝的我,成了永远的守望者!童年,真好!

忙趁东风放纸鸢

文/汪志

春风拂面,春暖花开,放风筝的季节又来了。刚过去的这个礼拜天,早晨还没起床,就听见窗外的风“呼呼”地响,我一骨碌爬起来,对一旁的妻子说道:“好风呀,快陪我放风筝去。”妻子打趣道:“有诗云‘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都50多岁了,还跟小娃子似的爱放风筝,老顽童呀。”我一笑:“你是知道的,我爱放风筝很多年,春天,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再说了,放风筝总比睡懒觉好吧,可以锻炼身体,陶醉于春天的美。”

其实,小时候的春天,生活在南方农村的我,不像现在的孩子,玩的项目那么多,最爱玩的应该就是放风筝了。那个年代,市面上没有卖风筝的,风筝都要自己动手来做,最实用的就是用找来的报纸做。很简单,把报纸裁成正方形,然后沿着两条对角线粘两根细细的小木棍,其作用是使报纸能够撑开加固,最后剪三个长尾巴,中间的要比两边的稍长一些,粘到三个角上,再在另一头系根细线,“土法加工”的风筝就这样做好了。

记得第一次放风筝时,是父亲陪我的。我觉得放风筝很简单,只要有风,风筝就立马能飞上天。虽然那天是阴天,但风力很大,最适合不过了。我家住在村子的最前面,过几条土路便是田地,田地对面便是山坡。放风筝的时候,我拽着线在前面慢跑,父亲一只手高高举起风筝,喊“一,二,三,开始”,在父亲松手的瞬间我便沿着田边的小路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可无论我怎么用力跑,风筝就是飞不起来,呵呵,原来我把风向跑错了。再接着来,风筝果然飞上了天,这下可把我乐坏了,又蹦又跳。正在我高兴的那一刻,风筝却像是惊涛骇浪中的鱼儿,不停地在空中挣扎,最后急转直下,一头猛扎在身旁的地里。我那开心劲儿顿时烟消云散了,原来我只顾着放线,没有在风大的时候拉线,所以风筝掉了下来。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仔细琢磨后,我先把风筝放在地上,看准风向,然后向上一送,风筝慢慢地升上了天。可是,风好像有意在和我作对,风向突然转了,风筝马上开始往下降了。这时我没有慌乱,而是急中生智,时而轻松地放线,时而快速地收线。终于我的风筝又慢慢升高了,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可就在我兴高采烈时,天空忽然下起了毛毛细雨,纸做的风筝被打湿了,顿时摔落下来。没办法,只好等下次天晴、有风时再重新用报纸做了。有几次,风筝飞到高空,我正得意时,忽然线断了。断了线的风筝一直飞过田地,飞过山坡,我们追着风筝跑,直到看不见为止。于是下次做风筝时,就顺手把妈妈纳鞋底的麻线偷过来。

儿时,我们村孩在一次次被雨水打湿、被风吹破和风筝线被风吹断中做着“报纸风筝”梦。每次,当风筝飞起来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天空中的风筝展翅翱翔,在风的吹拂下,仿佛一只小蝴蝶,带着我们的童趣、幸福和理想越飞越高。

由于我从小特爱放风筝,有一次母亲随便说道:“你这么爱放风筝,长大后可别像风筝一样飞走,离开我们啊!”想不到,真的让母亲说对了,从小爱放风筝的我,大学毕业后真的像风筝一样从南方“飞”到了几千公里远的河西走廊工作,一待就是30多年。放风筝这个爱好一直伴随着我。每年春天,河西走廊风多风大,最适合放风筝。只要有空闲,我便会拿上买来的漂亮风筝来到乡野,来到宽大的广场,与风筝爱好者一起放飞风筝。此时,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有金色的“小鸟”、凶猛的“老鹰”、可爱的“白鸽”……把天空打扮得绚丽多彩。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看,那一只只风筝在天空中展翅飞翔,犹如一张张笑脸,是多么可爱。

故乡风筝故乡人

文/宋为烜

春风又绿并州地,二月龙城飞彩鸢。周日信步,看着汾河两岸风筝飘飘的美景,我不由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故乡风筝故乡人。

我的故乡在交城县广兴村。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大村落。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林木蓊郁,稻麦飘香,古来就被称为“北国江南,鱼米之乡”。记得旧历新春一过,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满面春风,一身喜气就扑入了二月的门。二月二龙抬头以后,地气上升,甘霖普降。沃野平畴上,惠风和畅,到处是人嘶马叫闹春耕的繁忙景象。大人们忙农事,孩子们则放风筝。田野里、大道上、水渠边、山坡下,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大人们忙里偷闲,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中尽情招摇的各式各样的风筝,不由大笑,总会赞一声:“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集体化时期,我们村有十二个生产队,风筝放得最好的是我们第三生产队的少年们。我们放得好,是因为有老马。老马单身一人,不知何故,终身未娶。从我记事起,他就吃住在饲养院,给生产队赶大车、喂牲口。他喜欢孩子,又粗通文墨,能读《红楼梦》,会讲《三国演义》《水浒传》《二度梅》,一到天阴下雨,只要生产队不出工,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跑到他的小屋,盘腿坐到炕上,吵着要他讲古。他总是笑眯眯地先念一首诗,说这叫定场诗,然后才开始讲故事。他的定场诗不是《春晓》就是《村居》。后来我们学乖了,见他也在炕上盘腿坐定,就齐声大叫:“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快讲吧!”他呵呵笑了,抽一口旱烟,吐出一个浓重浑圆的烟圈,慢悠悠地说道:“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我们听不懂,他更来劲了:“风筝者,江南名鹞,北国曰鸢,所谓南鹞北鸢闹春风是也。古人有诗为证,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我们不耐烦他“之乎者也”,发声喊,笑嘻嘻扑到他身上,揪耳朵,夺旱烟,让他讲《天仙配》,逼他答应天晴了带我们到“三十亩地”去放风筝。

“三十亩地”是我们村南一块东西向的平原,是早春二月放风筝的好地方。和老马放风筝是我们儿时最快乐的事。别看老马长得粗笨老相,但是心灵手巧。他做的风筝,骨架轻、造型好、飞得高、有哨音。他总说,哨音如筝,才是风筝;没有哨音,风筝就是飞得再高也是死的,没有灵魂。他最拿手的风筝是“老鹰”。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在野地里扯线疾奔,老鹰扶摇直上,只听哨音铮铮然,颇有金戈铁马之声。

老马的风筝做得好,我们这些顽劣少年都想第一个玩。他笑呵呵不知如何是好,就说比赛跑步吧,谁跑得最快就让谁先放。我们都说自己跑得快,都要第一个放。老马无奈何,掐指一算,说:“三天后再来,山人自有妙计。”三天后,我们每人都拿着一个老马挑灯熬夜精工制作的风筝,一路呼啸,撒欢嬉闹,浩浩荡荡奔向“三十亩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平林漠漠,彩鸢飞飞。方见“金鱼”跃水,又见“紫燕”投林;风急处“鹰”击长空,浪静时“蝶”舞翩跹。老马看我们玩儿得高兴,就开始给我们烤土豆,烤红薯。三十年过去,至今还能想起当时的味道。

在我们生产队诸多顽劣少年中,老马对我最好,寄望最大。当过了疯玩的年龄,要进城读高中的时候,我到饲养院和他道别,他笑着对我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记得抽空回来放风筝。”后来我外出读书,客居他乡,见老马的机会越来越少,只能逢年过节,托儿时伙伴代为问候。现在老马已经作古,忆及当年,我心绪难平。

在都市,每当看到天空飘着没有哨音的风筝,我总是想起老马,想起他曾说过的话,想起他的风筝给我们童年带来的快乐。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碧野平川放纸鸢。韶华易逝情难逝,二月剪刀醉春烟。

三月风高飞纸鹞

文/周铁钧

阳春三月,天碧风高,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不论乡村还是城市,都会有五彩斑斓的风筝争奇斗艳。活灵活现的鱼,体态宛转的蝎子、白鹤,翩翩振翅的鹰、蝶,摇曳冲腾的龙、蜈蚣……此起彼伏,竞翔长天。

阳春时节,放风筝不拘长幼,孩子喜欢,老人也兴致极高,绵绵一线牵着无数人的情怀。在公园,我见到许多人携妻带子,呼朋引伴在空阔的地方放风筝,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看到自己的“仙鹤”高过别人的“大雁”,乐得合不拢嘴。他说:“放风筝能清脑明目,对人体的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都有好处。只要天气好,我每天都出来放风筝,既能休闲娱乐,又能强身健体。”

一阵风吹来,远处一条20多米长的巨龙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望“龙”寻去竟是一个卖风筝的摊床,放龙风筝的中年妇女就是摊主,她说,人们都喜欢在三月放风筝,我就干起了卖风筝的营生,便宜的卖几块钱,精致的几百元,我的风筝扎得好,卖得也好,生意不错,心情也不错!

在公园一角,一位先生正带着儿子放飞一只雄鹰风筝,他希望儿子将来能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鹏程万里。他说:“每天的工作挺辛苦,放风筝可以很好地放松,又能让我儿子对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一些老人回忆说:他们小时候楼房很少,都在自家平房顶上放风筝,风筝在天上飞,满街巷的人都驻足观望。如今楼多了、高了,市区的广场都禁止放风筝,人们才汇聚到公园里来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情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把阳春三月放风筝看成时尚的体育休闲运动,他们在万千银线、风筝漫天的欢笑中放逐了疲劳和浮躁,在仰望高天,满目辽阔中留下了喜悦和梦想。

残缺的记忆,如花的你

文/angelarose

1、

我们的相识,起于浪漫的七夕;我们的结束,止于冬天的情人节。转眼间,也已经一年了,岁月蹉跎催人老,成熟终究是另一番憔悴的模样,刹那间芳华消逝。

烟雨蒙蒙,炊烟袅袅,正值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季节,时间仿佛倒流,依稀看见我和小伙伴们,三俩成群的放着自制的风筝,自己制作的风筝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当风筝断了线,都会望着那随风飘走的风筝傻傻的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思绪凌乱,或想追求风筝般的自由,或想打破尘世间的束缚,亦如风筝打破线的牢笼。

而那时的记忆中,始终有你,有我,你终是我迈不出心房门口的一处忧伤,渐渐的,我喜欢上了忧伤的感觉,至少可以证明,我还活着。

某一个安静的午后,门庭前闲坐,阳光暖暖,品着手中的茉莉花茶,看蝶儿翩跹起舞,听蝉儿娇滴滴的歌唱。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画布前,执笔入画。尘封的阴霾,我已不愿留恋。只是你笑颜如花的面孔,我又怎敢忘怀,莫名的忧伤涌上心头。

2、

不知从何而来的雅兴,我回到了久违的山乡,依稀的记忆,若隐若现,头又痛起,零星的片段,挣扎着从脑海中蹦出。车祸之后的我,残缺的记忆,只剩片段始终支撑着我去寻找我丢失了的重要部分。

老房屋前的那条溪流,如今早已不见当年的清澈与自然,河流枯竭,唯独一跳溪流艰难的前进着;放风筝的绿草地上,也已不见了小伙伴的踪影,仿佛我的记忆始终停留在10岁那年,一个人的背影时常出现,伴随着刺骨般的心痛,却终不见面容。

3、

原来支离破碎的不仅仅是我那残缺的记忆,还有我的爱。

或远或近,熟悉陌生,赤裸透骨,深藏不露。茫茫人海中,我一直追随者你的脚步,或快或慢,只不过,你的每次出现,留给我的都是深深的背影,让我在这荒凉的土地上,顿时感觉如此的渺小,凉意似心起。你的踪迹,回头凝望,却发现,那是一张陌生到害怕的面孔,慌乱了我的步伐,凌乱了我的流年,不经意间,悲伤早已渲染了我的整个青春年华。

没有缘由的忆起,十年之后,你若未嫁,我若未娶,相依相伴,共此一生。曾问自己:

是不是真的要等到樱花飘落的季节,才会云淡风轻;

是不是真的要等到蝶儿起舞的季节,才会无动于衷;

是不是真的要等到秋风落叶的季节,才会淡漠遗忘;

是不是真的要等到白雪纷飞的季节,才会独自坚强。

是刻骨断肠的爱恋还是遗留千载的遗憾,深藏在我们的流年指尖中,揉碎的痴情早已回不到原点,终究躲不过时间的风化,流年终成一句玩笑话,皆缘起缘灭一句我爱你。结局终要学会,照顾好自己。

4、

那年的夏天,心酸而又甜蜜,本想从头再来,却不曾料想落寞了结局,而如今,我又要向谁去索取那曾经的坚强呢?如果现在能拥有一点点的勇气,那将是最大的安慰。

狂雨夜,独自驾车,耳间轰鸣,车身震动,瞬时间失去了知觉,悲伤的彻底,或许悲剧不会上演,结局待定。

落陌,结局,职位证明谁为谁荒诞了谁的青春,谁为谁忧伤了谁的年华,谁为谁等待了谁的无所谓。

5、

不知不觉,傍晚已近,时间在点滴思索中,消耗殆尽,夜晚凉意肆起,夜晚冷了,我,也冷了。自此以后,只想过蓝天白云茅草屋的生活,记忆中不掺杂片刻的忧伤,平淡到一老天荒,抛出潇洒式的格言,要让自己幸福。只要记得你曾经的诺言就好--十年之后,你若未嫁,我若未娶,相依相伴,共此一生。

手中的画笔,执这最美好的风景如画。

放风筝

文/陈瑜涛

阳春三月是放风筝的好季节,歌里也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其实若按夏历三月,气温已经上来了,太阳也有些晒,所以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就是外出踏青、纸鸢纷飞的好时节了。

今年因疫情的缘故,我就把尘封已久的风筝从袋子里取出,拾掇拾掇,就急急乎乎如脱笼的燕雀一般,朝着小区南边的河沿上奔去。与以往不同,虽然是去户外大天底下,却仍然戴着口罩。出小区绕到南侧河沿儿,往东走大约一箭之地,泾河河道和护坡之间,难得有一处高起却平坦大方的土塬,上面虽有杂草,但是却无高大树木遮蔽。土塬之下,泾河水清清亮亮,潇潇东流;河堤之旁,一排垂柳新芽依依,旖旎温柔,真可谓黄绢幼妇,一个绝佳的放风筝之所在。

我放的是一款好几年前的蝴蝶风筝,已经很陈旧了,满是褶皱不说,边沿包裹的布边好几处已经有点儿稀薄破漏了,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放风筝的美好心情。风筝不在于长得漂亮,而在于飞得漂亮,做人也一样,不是吗?

今天的风,不大不小,最是这种非专业的小风筝的得意。暖阳当头,花蝴蝶迎着春风,悠悠地上升,拽着线轮“嗤嗤”作响,我单手握持线轮中间的手柄,只用左手掌的鱼肚处贴着线轮外圈,靠着摩擦力控制风筝起飞的速度。

放风筝,常常遇到无风或者风很小的情况,这时候要抓住机会,趁着地面风起把风筝送上云霄,一旦风筝到了高处,那就不受地面风的管辖了,即使地面平静无风,你也能悠哉悠哉地控制风筝不掉落。常常看到有的人的风筝在天上端坐云端,有的人在地下跑来跑去,气喘吁吁风筝却起起落落,始终不能上天去。这是一个突破,当你打破地面对流风的限制,到了较高的平流风行处,你的风筝就跃升了一个层次,可以飞龙在天,俯瞰苍生,好比人的修为到了一定境界可登堂入室、高尚行事一般。

大约六百米的线轴已空,风筝在天上乐游飘摇,艳阳当空,天高云淡,风力不疾不徐,花蝴蝶稳稳当当地飘在天边远处,高度角不大也不小,风筝线不紧也不松,我将线轴藏进一片干枯的灌木丛中,蓬起的枯枝好似弹簧,既能扯住风筝不让它飞走,也能调节牵引力大小,这样放风筝的人便得自由,可以在一边喝水休憩,只需些许注意力照看即可。

我在枯草和新芽杂驳的草地上坐下来,摘了口罩,吃了一块点心,伴着一段手机音乐,开始冥想。

风呼呼而暖暖地从耳旁拂过,泾河之畔,我静静地和自己在一起,品味这大天、大地、大河和小我,在某一刻我觉得自己已不复存在,只和这蓝天、厚土、清流、和风化为了一体。

并不是每次放风筝都是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时候。

一次,在浐灞湿地公园内,那天风有些大,风筝老是往下栽,无奈我只好挂上配重石,但重的飞不起,轻的不管用。一个背着线轴放大风筝的,指点说是风筝泄风不好,指导我将两侧的边杆儿放至最低,我如法从事,结果风筝果然一飞冲天,但却不敢放太远,他建议我花几百元买套好的风筝,因为好风筝扛风,也好放、易控制,十拿九稳,但我还是觉得玩儿几十块钱的平民小风筝有趣味。人生的乐趣正在不可预知之间,不是吗?

一个小小的风筝,要稳稳飞上天,也有很多门道。我虽不晓空气动力学,却也渐渐明白如何调整拴线的位置、尾飘的长短,有时候还要拴上配重石风筝才得以振翅高飞。有时候轻轻松松就放完线圈了,有时风向不稳、大小不均,就必须留有余地,线圈儿或收或放,脚下或左或右,来去不闲,时刻小心驾驭。经验同样重要,比如初春河边,太阳快落山时风力必定加大,小风筝常常扛不住,要早早收线召回。放飞失败、落水挂树都是稀松平常事,有时有幸得救,风筝线却落入花丛扯不回,待从枝桠纠结处一一摘下,好几百米的线圈儿一团乱麻,要把它条分缕析、捯饬整齐,又十分考验耐性。

放风筝,靠的是掌控平衡的技巧。只有调整好风力、牵引力和脚步移动之间的关系,风筝才能稳当当地飞起来。线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放线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一切,都得合适。

放风筝虽为游戏,但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能缺。除了有玩意儿、有技术、有耐心,有时也还得有些运气。

一只风筝,恰如人生。

一起似风去追

光穿过晕,洒在楼下锦江江面上,映出道道波光粼粼。河边垂柳哨欲湿,仲有几只白鹭在江面采食,下午的锦江河畔是如此之美,怪不得,每日总会有那么多老少情侣在河边散步。也是今日,偶开窗户,见阳光洒落地板,映出道道木纹,俯瞰窗下,方知此地甚美。

莫说成都天气,晴三日雨七日,四川总是个湿闷的地方。初到此地,我特好奇——这个平原城市没有风。似以前诸如广东,江浙平原,其地亦平风亦大且奈风大无向。

这个千年之城偶尔也有风,有时候骑车上班时感觉很明显,或助你前行,或阻之疲累。我亦知,若一路顺风向前,则无感风阻。可是,城市里穿插的街道不允许你一路向前,总要拐些弯走上他路,再返。归言之,这路还是一往直前,只要可辨南北!

每天都会路过一个公园——神仙树公园。那里每日总会有那么几个老头在放风筝,不管有风无风,他们总能把那几只雄鹰放的很高很远。我也从小放风筝,但始终无风不起。不解,便问之,答曰:风在高处,可攀便可载之。 我听此言之后,也试着那个风筝试试。试了许多次,仍无法放飞。又不解,便向老者问之,老者答:低空是感觉不到风的,若把心平静下来,去感受上空的风向,慢慢拽起风筝,每次放线紧线适中,不可太用气,也不可太轻,慢慢的风筝自会飞起来的!

经一点津,试了试,果不其然,我的风筝果然飞了起来,平而稳的在天空飞翔。有一天偶然碰见一位老者,带了个包,打开全是线。一个下午,他把线全放了出去,抬头看,风筝就像一只蚊子,无限渺小……

我问道:老师,你为何把线放的如此之长,你不怕收不回来吗?

老者回答:线放的越长飞得越远,只要风向不偏,它仍会向远处飞去,飞的越远越高,能看见他的人越多。但线放长了到了尽头也是该让他断线的时候。飞的越远,他离地面也越远,是时候该走难留的时候了。

顺着风,逆着风,依旧一路向西。

放风筝的人

文/力禾

在寂寞孤独的旷野上,湍急的风没有方向,在漫无目的地流淌。

仰望星空,满天繁星。银河苍穹,云卷云舒。不知哪一颗是风筝?也不知哪一颗是星星。

我是一个放风筝的人,手中牵着一根长长的丝线,就像牵着自己游走的灵魂。风筝仿佛是天上的浮云,永远飘在高处的天空。

风筝是彩色的,就像一幅水彩画卷映在我的记忆中,可在我的眼睛里永远只是一个迷幻的斑晕,一眨眼就可能看不清……

我追逐着风筝,随风奔跑。风筝和我之间,永远是一根恒等距离的长长丝线,不管风云如何变幻。

风筝牵着我的手心,我时而奔跑,时而驻足;我放飞梦想,我欣赏风景;我时而激情澎湃,时而颓废沉沦;我时而欣喜若狂,时而万念俱灰。

我追逐着风筝,痴迷不悟,心力交瘁,精疲力尽,就像追逐着一个永远抓不住的梦。

风筝的线,牵在我手中;风筝的魂,藏在我心中。我的心,想释然;我的手,想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