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取暖文章

2022/12/23经典文章

取暖文章(精选20篇)

取暖的方式

文/梁久明

点燃火堆,坐在火的中央

跑步、跺脚,或者别的运动

返回亲人关切的目光里

思想花朵、雨水

以及跟严寒一样难捱的酷暑

这些取暖的方式

都做不到

那么:

冷了不说!

向阳取暖

文/杨泽文

在我的经验中,向阳取暖最好的地方还是在乡下。而乡下最好向阳取暖的地方则是在草坪上和草垛下。

在我的童年时代,草坪和草垛是我最迷恋的地方,也是我向阳取暖最多的地方。在缺少保暖衣服的岁月,年少的我总是喜欢在冬春日子放牧,为的是能在山地牧场的草坪上或仰或卧地向阳取暖。周围是自由随意啃吃着枯黄冬草的牛羊,还有时飞时跳忙着觅食的鸟群。这当然是一幅优美的自然图景,可惜缺少能够绘画的目击者。而在暖暖的阳光照射下,我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进入甜美的梦乡。一旦醒来后周身便有了少有的力气,于是也就有了在牧场奔跑的欲望,游走得再远的牛羊,很快就被我一个不少地收拢归齐。接下来在草坪上继续仰躺着向阳取暖,只是再也没有了睡意,于是转而仰望蓝天和蓝天上飘移的洁白云朵。

在田野里的草垛下向阳取暖,虽然给人的机会并不多,但却是最有诱惑力的。我早年在乡村小学读书时,由于家离学校太远,中午饭自然无法回家吃,只能吃早上带来的冷饭或干粮。每到冬天,学校四周的稻田里,零零星星地堆放着不高不矮的稻草垛。每天草草吃完自带的午饭后,抬头看到正被温暖阳光照射的那些干草垛时,双脚就禁不住往田野里走,然后在某一个草垛下,抽几把金黄色稻草垫在身下,随意地靠着草垛向阳取暖,以致在干稻草散发出的特有气息中进入甜美梦乡。醒来之后,要么拿出课本温习功课,要么拿出作业本放到双膝上做作业,更多的时候则是翻看连环画或是阅读难得的小说。记得《战斗的青春》《大刀记》《苦菜花》《林海雪原》《剑》等这些长篇小说,我几乎都是靠着草垛向阳取暖中读完的。以至于多年之后,每当想起这些久违的长篇小说时,眼前就随之闪现出金黄色的乡间稻草垛。

要说向阳取暖,还有两个不错的地方就是墙根和阳台。记得在整个学生时代,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每到冬春时节都喜欢在校园里的墙根或站或蹲地向阳取暖,一边面朝阳光一边聊着话语,那简直是一种享受。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一所县城中学读高中时,冬天下课玲声一响,同学们就从教室蜂拥而出,纷纷跑向白色墙根背靠墙壁一排排地向阳取暖,那景致如今回想起来都让人少不了动容。那是许多同学穿不起保暖衣服的年代,到墙根向阳取暖,可以及时获得一点温热,然后有勇气再走进寒冷的教室里上课。多年后的今天,我生活在一座冬春寒冷的城市里,时常看见有人在墙根坦然地向阳取暖时,总是心生羡慕,乃至产生也想去墙根同他们一起向阳取暖聊聊话语的欲望。

在乡间,有“冬阳贵如金,春阳贵如银”之说,因此人们在冬春劳作之余,男女老少都尽可能地向阳取暖。尤其是乡村那些患有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和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在冬春经过常向阳取暖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病情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自从进入城里生活后,我曾在一个居民小区常住多年,见楼下开诊所的一位老医生时常在门口的躺椅上向阳取暖。与其闲聊时他告诉我:向阳取暖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阳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防止贫血……

我不懂医学,当然不知道老医生的话是否有那么多医学道理,但我知道冬春时节向阳取暖,可以让身心得到安逸和舒畅。而安逸与舒畅的身心,用金钱是买不到的。

取暖随想

文/李汝骠

随着一轮又一轮冷空气来袭,气温下降了很多,严寒的冬季即将到来,我不禁想起我家冬季的取暖保暖的艰辛岁月来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家从平房宿舍因拆迁搬到楼房,因为是楼房顶层,到了冬季比平房冷多了。那时我们已是五口之家,而且是异性大子女,因为只有一间半的住房面积,大儿子只好在不大的楼道里放下一张床住宿。楼房又没有暖气,到冬天全家生一个用颜料筒改造的火炉取暖,事先还要打好过冬的煤糕和备好煤炭、劈柴。

寒冷的冬季到了,我们在9平方米的南房生火炉,把长烟筒伸到北房。女儿住在南房,我两口与小儿子住在北房。妻子为了不让女儿受冻,就关闭了南房的窗户,糊上报纸,封上塑料布。又把楼道大门的墙缝和门缝塞上破布棉花,还用旧布旧棉花缝了件棉门帘挂在大门上。家里仅有的一个橡胶暖水袋给了住在楼道里的大儿子。女儿和小儿子每人一个葡萄糖瓶子,灌上热水,用皮塞和布把瓶口扎好,防止漏水。晚上孩子写作业时,用它暖手,睡觉时放在被窝里取暖,不过到了清晨就全凉了。

妻子在备课改作业之余,在灯光下为三个孩子缝制了棉手套,孩子戴上它,冻伤好多了。有一次,我和妻子去城里开会,在柳巷买回一件拉舍尔毛毯,因为是挂久了的样品,半价处理。拿回家里处理了一下,盖上它暖暖的,花色又好看,全家人别提多高兴了。又有一次我去市里参加表彰会发了一件电热毯。虽说只够一个人使用,但当时也算是“科技产品”了。全家人一致同意给睡在楼道里的大儿子用,并叮嘱他要注意使用方法,保证安全。大儿子用了一段,就让他母亲用了,因为母亲腰疼,用它舒服些。这件电热毯连续用了好几个冬天。

若遇见 必珍藏 相互取暖 若忆起 心融融 彼此牵念

不记得,也没有刻意的留意,我们相识的时日。好似有一段绵长的光景了吧。清浅的话语,淡淡的温情,在我的空间里开始渐渐蔓延。每日清晨如期的问候,每天晚上不变的晚安,如柔柔的春风吹来了几许暖意。你长发袭肩,清澈的眸子似一波秋水,浅笑盈盈,脉脉含情。让人不禁心生几分爱怜。

走近你,因为你的文字。透着淡淡幽香的文字,让我迷恋至今。初见倾墨,再见倾心。与你邂逅于文字,相知于空间,相惜于屏幕两端。同为文字里的女子,以文字相互怜惜,相互取暖,从文字里读你,你不言,我亦懂。以诗拥抱你,以词深爱你,以文字温暖你。

每一段相遇都是前世的因,许是前世我和你是惺惺相惜的姐妹,同于一书房挥毫泼墨,同于一琴房弹琴做唱,同在晨曦暮霭中嬉戏作乐。三千痴缠换的今生一朝相遇。你轻声一唤,我便心底暖暖。若相遇,必相惜。若不离,则不弃。

我们把那个美丽的约定铭记在心里。和日月同辉,和山河同在。

等到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我带着那些美好的期许穿越千山万水和你演绎一场遇见……

若遇见,必珍藏,收藏我们的欢声笑语,收藏我们的短浅对白,收藏你的一颦一笑。尔后填在我的唐诗宋词中。潜在我的每一个梦境中。若忆起,心融融。若想起,情浓浓。

用你的温柔取暖

文/晨花情怀千年绽

冬,适宜冬眠的季节,如若文字也可以冬眠,栖息些许温暖柔软的情节!纷飞的思绪里,等待落雪的声音,握住一缕温柔的情愫取暖!

——题记

阅读,温柔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记忆的幽静里,是徐志摩诗中落下的温柔,薄凉心情,缱绻缠绵,那一声珍重里,烙下了谁的柔情万缕?一字染情,用尽温柔,谁在诗中住成一个经典?

有时,一个静默的表情,就是一种温柔,让你迷离而向往!俯首,轻轻地嗅一支浅色的花,人为花儿醉,花为伊人香,温柔,就在不言不语中滋生着!那些潜藏的柔情,如一幅水墨画,简单的勾勒,却是精彩的渲染,让你流连忘返!

“我相信爱的本质一如,生命的单纯与温柔……”,年青时,喜欢读席慕蓉的诗,那些如水的文字里,流动着温暖和感动,青春,在诗的浏览里剪成一桢夏荷,温柔的心事搁浅在年少的梦里!

彼时,温柔,是一种写诗的心情,柔到字里行间!

温柔,是一种花开的心情!越过红尘,“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几米的漫画住进绚烂的色彩,也住进了温柔的注视。向左走,向右走,纵然没有遇见,而我们还在一个城市生活着,这也是一种缘呀!

倾听,温暖

用我们的耳朵倾听,倾听世间温暖的声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那些温暖的声音,或许是亲人的叮咛,或许是朋友的问候,或许是爱人的唠叨,或许是网络中似曾相识的诵读,或许只是一首歌,一支曲子……一些打动你耳朵的声音,在你的生命里萦绕着!

冬,许是夏的热情积了太久,在这个季节才如此的内敛,沉静!冬的紫色家园里,用你的温柔取暖,淡淡的聆听,谁在用二弦胡琴与你对白,琴韵悠悠,诉说着三生石畔的相约!淡淡的味道,如一株绽放的紫丁香,沾染一些紫色的气息,有一些的雅,有一点的疼,让你醉,却不让你迷失!

用花开的心情去赏花,花落亦是一种花开,用温暖的心情去倾听,冬天也会听到春暖花开的风景!

温暖是温柔的一部分,有一份温暖的心情,离温柔就是咫尺的距离,再添些许柔软的情结,温柔,就是源于真善美的一种感觉!美好的东西很多,只要你以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感觉!

珍惜,柔软

记忆,如一枚珍藏的贝壳,那些沉睡于贝壳里的痕迹,渐至斑驳,绕指柔,沿海风的方向,找寻柔软的情节!

还记得吗?那个喜欢怀旧的女子,曾经在某个地方洒下紫色的花瓣,紫色的风景里,缠绵着紫藤花的妖娆,熏衣草的紫色梦!直到某一天,文友说,牵牛花也有紫色的,不是吗?

或许牵牛花太过于平淡,竟然淡出了我的视线!那纤纤柔情也是与爱情相连的花呀,象征着平淡无奇的感情,而平淡就是一种简单的幸福,我所拥有的不正是牵牛花的幸福生活吗?

一日三餐,打造成幸福的盛宴!工作之外,做一个悠闲的女子,打造一些柔软的文字,让平淡的日子在柔软里开花!冬季恋歌,任那些温柔的花儿在掌心溶化,我会听到春天的种子在冰雪里发芽!

时光,渐行渐远!花开四月天,倾国倾城,那是柔软的华缎,绣成素锦流年里的国色天香!落英缤纷,一片片,在风中飞舞,飞舞着柔软的心事,舍不得离去,也要放手!春织花,秋成殇,叩动敏感的触觉,懂得珍惜就好!

感受,温柔

用文字堆一个冬天的城堡,用温柔作它的城墙,用紫色作冬的壁画,听花开的温柔!

一个朋友说,“天凉了,别忘了给浪漫也添件衣裳!”冬,恋上这样的季节,却一直畏惧这个季节的温度,于是,总想在冬季捕捉一些温暖柔软的情节!

记得,儿时放学晚归,巷口母亲的守候是夜色里温柔的剪影,人不在,情依旧,温柔的亲情一路同行!记得,爱人远行时发来的短信,是温柔的想念,或许无关风花雪月,却让人牵肠挂肚!

网络那端的问候,纵然不识君容,也会听到情真意切。文字对面的阅读,那是来自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感触,听不到温柔的声音,却会感觉到温柔的私语呢喃!

欣喜,有文字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可以去感受无声无息的温柔!心是温柔的,你会阅读到温柔的文字,倾听到温暖的声音,珍惜生命里柔软的情节!一支音乐,暖了耳朵,一段文字,暖了眼眸,一个问候,暖了心情!

如若,在关于温柔的絮语里,还能唤醒你心里的温柔情结,这个冬季你都会是暖暖的,温柔,是一种力量,纵然只是一种简单的感觉!只要温柔的心还在,温暖也会在生命的每个季节和你相伴,然后,再将这种暖暖的感觉传递给你身边的人!

冬日漫漫,何以取暖?

文/篱珞疏疏

听一段婉转的音乐,看一场温情的电影,读一篇纯净的文字,念一个难忘的人。这个冬季,你准备握住谁的名字取暖?这个冬季,你的名字又可以为谁来取暖?

——文:篱落疏疏

我一直不喜欢冬天,冬深冬凉,让身心缩成一团。手轻轻滑过日历,花瓣一样的日子从你手中静静飘落。寒冷终于不再是一种传说,必须每一个日子都直面着它,被它从容不迫地拥抱,尽管并不愿意,但没有能力转身,季节的轮回是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只要活着,就必须承受自然带给的感受,无论好与坏。

冬天一直是我记忆中最严酷的日子,对冷怀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从小就身体柔弱,虽说从来都不对自己娇纵,但寒冷却总是一个致命伤。每个冬天,总是全副武装,但依然在冷风中手脚冰凉,依然感到寒气顺着手脚透入你的心中。喜欢阳光把身体晒暖的感觉,喜欢阳光把脸晒出来那样疑是羞涩和惭愧的色彩。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对人也如此,但一旦喜爱上,就会持之以恒。

这个冬日因为一直有一份感情在心中浓浓地生长,渐渐灿烂成一个美丽的春天,于是心被春天填满,冬的寒冷在心中已找不到它的位置,再不能带来深深的伤害。每一天,心都被思念充塞着,体味着心中的思念,感受着远方的思念,思念在温暖着的冬天。

这五年,一言难尽,欲说难休。

有人说,冬天适合疗伤,一些伤纵可慢慢冰冻冬眠,可是,春天来了,又该怎么办。只是在想着那些物换星移人事全非的故事,灰飞烟灭过后谁人的容颜会让人铭记。时光若真可倒流,我们是否还会坚持那些无谓坚持?如果所有的情感都如风,又要怎么收藏怎么拥有。有些话来不及说,就象有些情来不及承诺,无论世事如何,我们总要带着各自的幸福或遗憾,慢慢老去。

光阴未眠,爱却在沉睡,生活无味地继续,像有条河隔在中间汤汤流着,所幸,你我都听见了那河水声,并极力泅渡,执子之手。与子皆老,需要的不仅仅是绵绵的爱,还应有熙熙的包容,融融的信任,絮絮的怜惜,暖暖的体谅和关心。最为重要的是,留一条专用通道,让双方能够随时走进彼此的心,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让爱在时光漫漫中无所遁形。

多希望,以后的光阴里,你我像月光一样干净相爱,像微笑一样温暖相处,像花开一样芬芳相伴。

每一天,都在想像中与他相见,都在用声音将他轻拥。日子似流水,静静地滑过却看不见一丝痕迹,但时间在心中摧开了花儿无数,每一朵都是对他的思念,那思念的芬芳会随着风儿一直飘啊飘,飘到他的心中,让他在落寞中看到希望,在冬日里看到春天。

虽然我们不能朝夕相守,不能晨昏相伴,虽然距离隔断了我们那永远凝视的目光,但思念却穿越距离的空间,走到了一起。冬季,那晴空中的每一束阳光,那阴霾中的每一缕雾气,那夜空里的每一颗星星,那寂静中的每一声鸟啼。所有的一切,都带着思念的痕迹,轻轻地轻轻地走入彼此心里。风来时有他发出的低语,风走时有你捎带的秘密。心不曾远离,我们能用心中的思念为自己也为对方取暖,让我们的心远离冬季。

每一个相爱的日子里,都在思念中度过,思念让自己的内心如此丰满,用思念在寒冷的冬日里为自己取暖,用思念在心中秀出一个春天。希望他也一直都在呼应着这份思念,并送来他心中那份相同的温暖,在这温暖中感动着,能感受到他为你构建的春天。用整个生命期待,用全部身心守候,虽然时间的流水会凋谢如花的容颜,让人生出“鸾镜朱颜惊暗换”的无限惆怅,但只要爱不褪色,思念常在,春天就会在心中永恒。

天长地远,大多数人却都寂寥。那些漂泊的人,是否已有紧拥的怀抱,有没有一双手,可以牵着互相取暖。

我不在乎,你是否懂得。只在乎,能不能让你取暖。

冬日漫漫,何以取暖?

妈妈的小火盆儿

文/张国安

我八九岁时,每到冬天的晚饭后约四五点钟(农村吃两顿饭),妈妈总是把一个铸铁制作的圆形带沿儿、直径约三十五厘米的小火盆儿,端到炕头上给我们取暖。这个小火盆儿里装满、压实了没燃尽的杂草、秸秆和带火星的灰炭,总之都是能散发热量取暖的东西。然后妈妈就和我们比较小的小哥俩坐在火盆儿周围唠嗑、嗑瓜子。回忆起围坐在火盆儿边的童年生活,真是温暖甜蜜啊!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全国经济还很落后,特别农村更是贫穷,家家都住着简陋的土坯草房,到冬季都没有取暖的火炉、火墙等设施,大部分农户都用这种火盆儿来取暖。农村一年忙忙碌碌,转眼就到了农作物进场院“打场”的冬季了。刚进冬天还不算太冷,一入腊月,就天寒地冻,农民开始“猫冬”。整个“三九”隆冬,户外滴水成冰,农户屋内一样寒冷,虽有火炕取暖,但“柴火”也紧缺,一年到头烧柴只靠生产队打场时每户按人口分的一点庄稼秸秆,再就是自家秋季四处捡来的“柴火”。柴火金贵,每家农户都节省着烧,火炕也烧不热,大多数家庭都用这种小火盆儿来取暖。

一到冬天,每天傍晚饭后,妈妈就把热乎乎的小火盆儿放在炕头上,火盆儿下面放着用苞米叶子编的厚厚的圆垫子,防止火盆儿底部过热把炕席烫坏了,火盆儿外部温度较热,摸上去很烫手,能散发一定热量,从下午四五点钟能一直热到大后半夜,有时早上起来还略有一些余温,这样一晚上的寒冷就将就度过去了,农村就用这种小火盆儿和火炕来挺过寒冷的冬季。

妈妈的小火盆儿上插着一把烙铁,也是用铸铁制成的,柄细长,头部呈三角形。烙铁的用处可大了,能用来压实火盆儿里的草木灰炭,使温度适当延长,也能用来拨弄草木灰炭,使火星的热量散发出来取暖,还可以把烙铁烧热,用来熨衣服和烙鞋底,还可以用来翻弄在火盆儿里烧的土豆、黄豆、爆米花儿、黏豆包等食物。

妈妈时常在晚间睡觉前,领着我们小哥俩坐在火盆周围取暖、唠嗑。记得有一次,傍晚五六点钟,我和弟弟觉得有点饿,因为农村两顿饭吃得早,油水又少,小孩长身体,就更容易饿。这时妈妈在外边干零活,我们年龄小不能出去玩,家里又没啥吃的,我和弟弟就把屋子里的土豆和苞米粒拿出来,用烙铁把火盆儿里的灰炭挖出几个小坑儿,把土豆和苞米粒放进去盖好,等待烧熟崩出花儿来吃。不到一分多钟的时候,苞米粒就崩出白胖胖的大花儿来了,非常香甜、酥脆可口。但爆米花儿崩得越大,往外蹦的劲儿也就越大,把柴炭火直接崩到炕上,把炕席都烧坏了好几个小洞,我们小哥俩也因此挨了妈妈一顿笤帚疙瘩。

转眼间五十多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如今,过去的小火盆儿、烙铁早已不见踪影,即使有也是闲置的古董了。

想念冬日小火炉

文/墨海书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寒冷的冬日,读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心中忽然无端由地升起对小火炉的怀念。

如今上了岁数的人,对小火炉的印象一定很深。那时的冬天,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家家户户就靠一只火炉取暖。

生炉子是爸爸的事。爸爸下班后,把炉子提到院子里,先是撕几张报纸点燃油毛毡,扔进炉膛内,再放上几块碎木块,打开炉门,火借风势,很快燃烧起来。爸爸趁机加上炭块,等炭块变得火红时,爸爸把火炉提到屋里,我们围了上去,一边取暖,一边拿来馒头、咸鱼、辣椒等架在炉火上烤。一会的工夫,室内就弥漫起一股馒头的焦香,鱼的咸香和辣椒的辣香来。

吃过晚饭,爸爸会在炉子上烧一壶水。我们围坐在火炉边,听爸爸讲故事。妈妈静静地坐在一边缝补衣服。水开了,爸爸将热水冲进茶壶,倒出一杯端给妈妈说:“来,歇会,喝杯茶暖暖身子。”妈妈接过茶杯,抬头看着爸爸,对视一笑说:“你也喝点吧,忙了一天了。”然后轰赶我们上床睡觉。冬天的夜,寂冷、漫长。我们躺在被窝里,各自捧本小人书看。妈妈拿来花生放在炉盖上烤着,“剥,剥”的炭火声和“噼,噼”的花生壳爆裂的声音,陪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夜。

刚结婚那会,我住在单位分的楼房,炉子是后勤发的,生铁的,圆口圆底,上窄下宽,约20公分高,还配有烟囱。冬天,单位发了100公斤煤取暖,我怕弄脏新房,干脆托人买了几麻袋木柴,每晚劈几块扔进火炉内,看着红红的火焰在炉膛里燃烧,听着柴火发出的“劈劈啪啪”的声响,那只跨越千年的“红泥小火炉”倏地进入我的脑海。一种隔了光阴的日子的味道,突然在身边弥漫开来。

窗外雪花飞舞,室内温暖如春。冬日小火炉,在温暖我身心的同时,唤起我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唐诗宋词里取暖

文/吴佳佳

读着唐诗宋词,逆时光在古典的长廊里走,寒冷的冬天在古诗词里过冬,诗意和优雅也能取暖。

最喜欢韩愈的诗,那首《江汉答孟郊》,让人感觉在冬天里,不过就是多穿衣,天黑就点灯一样的辩证对付。这首诗是韩愈写给他的老朋友孟郊的。“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在韩愈的笔下,长江水虽然又宽又大,但是乘着小船照样可以渡过去,但如果信用像流沙一样堆积,马只能踩在沙子里裹脚不前。在凄风冷雨的清晨,冷风把河水吹得波纹荡漾寒气逼人,但如穿了狐裘,一样能抵御刺骨的寒冷。通宵坐在黑暗的屋子里,如果有蜡烛的光芒,也像在白天一样了。身世几经沉浮的韩愈,对于像寒冷的感觉,就像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和压力,兵来将挡,吃饱穿暖了,寒冷和困难一样奈何不了他。

白居易《新雪二首寄杨舍人》,“不思北省烟宵地,不忆南宫风月天,唯忆静恭杨阁老,小园新雪暖炉前。不思朱雀街东鼓,不忆青龙寺后钟。唯忆夜深新雪后,新昌台上七株松。”这首诗通过诗人在雪夜感受新雪、观雪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深情厚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用排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朋友的情谊和新雪的印象。他说,不思念北方的烟花元宵地,不回想南方的风月天,却单单回忆起他静静地围坐在暖炉前等待着杨舍人时,围着火炉取暖,观看小院里落下的第一场雪的情趣;不思念朱雀街的东鼓,也不想青龙寺里的后钟,却想起半夜里下了一场雪后,新昌台上那七株松被洁白的雪压得姿态婆娑的美妙样子。在洁白的雪夜里围炉观雪,思念友人,是一件多么难以忘怀的感动和美妙。

“将军邀入幕,束带便离家,身暖蕉衣窄,天寒碛日斜。火烧冈断苇,岁卷雪平沙,丝竹丰州有,春来只欠花。”唐朝诗人贾岛在《送陈判官赴绥德》一诗中,用词清丽,联想丰富,读来轻快,有节奏又有温度。这是在天寒地冻的冬天,诗人陪将军到绥德赴任时的所见所为所思,节奏简约,俏皮可爱,让人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反有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陆游《夜寒与客烧乾柴取暖戏作》“槁竹乾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南宋词人陆游在诗中回想起当年他与夜宿投店的客人,因寒夜难熬,两人便把主人去年留下来的槁竹和乾柴点燃取暖,两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火堆旁,感觉身体像喝了陈年的葡萄酒一样微醺,又像穿了几条貂、鼠、裘袍般暖和。就这样一觉睡到天亮,全身依然暖烘烘。及至多年过去之后,在关外谈起时,还不禁大笑不已。全诗清新、句子诙谐而平白,让看的人也忍俊不已。

“软暖炉星火,新香甑雪糕。老人消一睡,守负为徒劳。”宋代诗人舒岳祥在人们的面前展现一幅温馨的除夕之夜里的天伦之乐。在除夕夜里,暖和的火炉里生着小火,家里的一切都焕然一新,外面正下着小雪,而在炉子上甑着过年的雪糕,香气一阵强似一阵扑面而来,让人虽然瞌睡重重,也不免不时朝那张望。而老人早就睡着了。等他醒过来时,雪也化了,天也亮了,除夕也过了。呵,那是一幅多么温馨而动人的家庭温暖图呀,即便身在寒冷的冬天,也觉温暖如春。

走进唐诗宋词,怀念古人的冬天,感叹古人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语言有多炙热,冬天就有多暖和。

风雅熏笼

文/路来森

熏笼,一种古人冬日取暖的器具。

熏笼起于何时?不得而知,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中,就曾出现过,似乎时代已然久远,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据说,现在的湖南乡下,偏僻乡村中,还有人在用。

南北朝时期,熏笼直接被呼为“竹火笼”,不仅明了其用途,同时也明确了熏笼制作的材质———竹子。

有诗为证。南北朝时期,范静妻沈氏写有一首诗《咏五彩竹火笼》,诗曰:

“可怜润霜质,纤剖复毫分。织作回风缕,制为萦绮文。含芳出珠被,耀彩接湘裙。徒嗟今丽饰,岂念昔凌云。”

前四句,写出了熏笼制作的方法:把竹子分剖成细细的篾条,利用竹编工艺加以编制,还要编出精美的花纹。后四句,则写出了其用途:取暖,或者熏香。

的确,熏笼的主要用途,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取暖,二是熏香。

熏笼,款式有大有小,形状有方有圆;但不管怎样,熏笼用作取暖时,都是将炭火盆置于熏笼之下。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在炭火燃烧时,罩在炭火盆上的熏笼,可以起到一种防护的作用,不至于人靠近时,被炭火炙烤;同时,或许还能稀释、散发一部分可能有的烟气,让本是浓烈的炭烟,散逸开来,变得丝丝缕缕,如梦如幻。

熏笼,适用于旅店,更适用于家庭。旅店所用熏笼,往往比较大,通常,店主用来烘烤被子;而家庭所用熏笼,则比较小,大多也做得精致,甚至华丽(五彩),可以置于床头,或者桌案上。

《红楼梦》第51回:“晴雯、麝月皆卸罢残妆,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围坐”一词,用得准确、大好,最恰当地表现出了熏笼的风雅之处。

深冬天气,室外天寒地冻,甚至于冰天雪地;室内生一盆火,火盆上罩一熏笼,全家人围笼而坐,享受着室内温暖如春的美好。可以聊天,可以做一些细致的活儿,读书人甚至可以围笼就读,在寒冬里,读出一番夏日竹林葱茏的景象。很多时候,熏笼上,还可以覆盖一层被子,一家人围笼而坐,把双手或者双脚,放于被下取暖,那种舒服劲,真正是难以言说,难以言说。

因为熏笼使用极其普遍,所以,熏笼就很是入得诗人的眼目。

南朝诗人谢眺,就写有一首“咏竹火笼”的诗:

“庭雪乱如花,井冰粲如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

这是怎样的一只精致的熏笼啊?可以放进“貂袖”中,可以放到“芳褥”下;或行或卧,皆得其便,皆获其暖。暖身又暖心,诗人于一只小小熏笼中,别生一份风雅。

熏笼,可以用作熏香。这种熏香方式,往往是与取暖同时进行的,大多是将香料置于炭火中,一边取暖,一边燃烧香料——— 熏衣、熏被;或者,就只是让室内香气缭绕,幽香弥漫,得一份生命雅趣。此种熏香行为,更是昭昭于古人诗句中,如:唐·元稹《白衣裳》之“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宋·晏几道《诉衷情》之“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等等,难以一一例举。

熏笼,不仅入得诗,还入得画。

明末人物画大家陈老莲,就画有一幅《斜倚熏笼图》:一美人寂寞地倚靠在一只熏笼上,全身掩没在一条被子之下,半坐半卧,抬头,正逗鹦鹉学舌来解闷。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某一事物,一旦与美女“结合”,就常常赋予一份寂寞的愁绪,连这给人温暖的熏笼,也不例外。恰如白居易的那首《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有人说,陈老莲的《斜倚熏笼图》正是用绘画形式,演绎了白居易《后宫词》的内涵。这或许是对的,但我更认为他们只是“异曲同工”而已,实则,都是在表达一种“类”的东西:通过一只熏笼,来抒发一份幽思、寂寞的情怀。而对于诗人或者画家来说,这实在也是一份生命的风雅。

用爱取暖

文/宋芳华

时光清浅,凭任时令轮回,只眨眼间,一年又是岁末。

看飞舞的大雪渐漂白了整座城池,心头便不由得涌现出一种念头:暖一壶酒,或泡一壶茶,与你围炉而坐,促膝而谈。无烦无恼,岂不乐哉。

这样想着,也顺手接一朵雪花,手心里的那一丝清凉伴随着念想,缓缓深入。此时的情景故事里,应该有你!远隔着那些饥饿、忧伤、动荡、和狂热,遥望春天。哪怕跋山涉水,也要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因为,我坚信,春天还在路上。

当我把一片雪花融化在手心里的时候,心中其实充满了暖意,亦或是多了些许期待,如同期待一朵花开。我突然觉得,爱上了这个冬天。

好吧,既然爱上这个冬天,那就认认真真的去做一些暖心的事,譬如:轻轻地问一声,你还好吗?或者写一段文字伴你入梦,可好?

呵!你可明白,岁月薄寒,我们只好,用爱取暖……

如同这场突如其来的雪,欲望纷纷扰扰,而雪后的相逢和别离,或许一样的持久。这样的场景,适合谈一场恋爱,两个人说着说着,春天就来了不是?

我蹑手蹑脚走着,生怕惊扰了你的清梦;也小心翼翼的看着,在那时光的不远处,依然是梦与爱的纠缠,是呵,只欲望才是不死的念想啊!在冬日的仰望里,梅依然坚挺,雪依然苍茫。去采一缕温暖的阳光,也暖一暖所有情景故事里--那些美丽的怀想。

雪,你是上天派来的精灵吗?若非精灵,那又为何一个姿势便成一首诗、一朵念想便成一句痴?好吧,别回答,让我慢慢领会。

当相逢和别离撞入我怀里的时候,有点凉意、有点感叹、有些担忧也有些想念。你能陪我,看一场雪吗?

“锅圈儿”取暖

文/沙草

年前有几天特别冷,天气预报说是这个冬季最冷的一周。气温在零下八九度,早上出门,有些冻耳朵了。

我把外孙女送到有暖气的幼儿园,回家的路上,想到现在的条件好得真是没法儿说了。家里有暖气,单位有暖气,就连坐车也冻不着,小轿车自不用说,乘公交也有空调,真是享福呀!

我们小时候却没有现在的福气。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上小学时,冬天上课大家冷得受不了,会不约而同地跺脚取暖,响声一片。明明是违反了纪律,但老师也同情,总是面带微笑地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让小同学们暖和暖和,然后接着上课。

冬天天短,在家的时间长,尤其是到了晚间,天冷得出奇,取暖的办法也有限。那时候,煤的供应靠煤本,按家中人口多少分三类,人口多的家庭也就多三两块钱的煤,一块钱的煤有七八十斤,平均下来,每人每月也就几十斤煤用,主要供做饭。

奶奶想了个办法,用热锅圈儿给孩子们取暖。因为烧的是碎煤,锅台上有支锅的泥锅圈儿,一对儿,自家做的,用黄胶泥和上麦秸,趁泥湿时捏成弧形。饭后,趁着它在做饭时留下的热量,用破布包好,然后抱在怀里。有时睡觉放在脚头,也能抵挡些寒气。

说到睡觉,那时还有个办法,就是把棉衣棉裤放在两层被子中间,第二天早上起床,穿衣时不那么凉。当然,如此安排,你的睡受(方言,睡姿)得好,睡受不好,第二天早上那棉衣裳就全滑到地上去了。

现在想来,那时候冬天感到奇冷,有气候上的原因,比如那时冬天下雪是常有的,一冬里要下好几场,不像现在,雪快成稀罕物了。下了雪,房檐上的冰溜有一尺多长,光滑明亮,要好几天才能化掉。也有物质上的原因,住的厦子屋,椽子头之间塞的是泥巴,天长日久,碱化松动,朔风会乘虚而入,不停地往屋里灌。

后来,生活条件好些,有了蜂窝煤,煤的供应也放开,不再限量了。屋里冬天就生了取暖的炉子,装了白铁皮烟囱,暖和多了。厦子屋里,炉子上早晚有烧水壶,冒着热气,吱吱地响,那日子也挺让人怀念的。

关于取暖的回忆

文/王志英

又快到供暖的日子了,勾起了我对取暖那些事儿的回忆。

小时候,天气非常冷,特别是“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那些日子,冷得简直要命,一贯爱往外跑的我,也老老实实地坐在热炕上盖着被子取暖。

上了小学,只得离开热被窝,按班里的规定,轮流着从家里抱柴,再由值日生在教室里点火取暖。虽然教室里暖和了一些,人却熏得直流泪。不过,流泪归流泪,好处还是很多,比如有人给大家烤红薯吃。

到了初中,则用火炉取暖。

火炉,是用砖砌成的土炉子,燃料是用我们山西的晋城煤打细后加上适量的水和适量的土抹制而成的,老百姓叫它“泥基”。用“泥基”烧火炉,比起用柴生火好多了。下课后,女生们叽叽喳喳地围在炉子旁,把冰凉的手放在炉口上烤。男生则跑到教室外,有的玩“撞拐拐”;有的靠在向阳的墙上,左挤挤,右挤挤,用来取暖。

老百姓的家里,也用火炉取暖。不过,一家人只生一个炉子,盘在长辈卧室,一炉两用,既做饭,又取暖。用火炉取暖,在民间沿用了几十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买了一个大肚子铁火炉,烧钢炭。本来家里是买不起钢炭的,有个朋友有辆跑运输的大卡车,给我拉了一车,大肚子铁火炉这才热起来。之后,机关每年都发24元取暖费,我再添补一点,买上一吨钢炭,就足够一个冬天烧了,从此,家里总是暖融融的。

后来,有了“蜂窝煤炉”,又有人发明了蜂窝煤炉带暖气片,便有不少人用蜂窝煤炉取暖,成本低,又安全,还干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家又用上了家用小锅炉,还请人给楼上楼下的全部房间安装上了暖气管和暖气片,供暖时间是从早上起床烧到晚上睡觉。后来发现半夜小锅炉温度低,我便和大女儿、大女婿买了两组用电带水箱的电暖设备。每天睡觉前把电源插上,水箱倒上水,温度设定好,这便保证了小锅炉停烧后房间有了较高的暖度。

再后来,运城市区铁道南有了供热公司,我们便用上了“大暖”,这比家用小锅炉更省钱、省事、省力、干净,好不乐哉!

2011年,我随儿子搬进了四季绿城。那年冬天,取暖又进了一大步——用“地暖”。“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由下至上进行传导。这种“地暖”符合中医“温足顶凉”的健身理论,也更舒适,更暖和,更平衡,真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取暖方式的变化和进步,佐证了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也见证着我们广大群众由穷变富,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

以文字取暖

文/清风梧桐

文/张文超

总觉得寂寞是难耐的,所以,以文字取暖。这使我想起一句诗:文字,是有温度的。

喜欢那些为我们提供好文字的人,……朱自清、郁达夫、席慕容、海子……忽然说到海子,于我似乎是不及防的,这名字一下就闯进了心灵。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海子写下遗书,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我至今都为他的自杀而痛惜。为什么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天大的事也没生命重要啊!大家需要你,因为:你的文字,是有温度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多少人浮想联翩,备感温暖。可是,还没”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你为什么就离开了呢?

我还喜欢舒婷的文字,感性,灵动。读她的文字,我会濡染在那种叫做幸福的空气里,如痴如醉。前几天,有省作家协会的一个朋友发来短信,里面引用了舒婷的一句诗,居然让我心情快乐了许久。他说:”我们都是用文字取暖的人“,只一句这么短的话,我心里就开始柔柔的了。

海子离开时只有二十五岁,正好年纪。为此,我深深遗憾,相信还有很多人深深遗憾。我们这一代人似乎太脆弱,回头看看何其芳、郭小川、艾青……他们经历了多少苦难,但他们就是不选择结束自己,这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行为:也许,他们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文字的温暖,而他们是创造温暖的人之一。

我不是责备海子的走,我是痛惜他的走--他把自己变成最伟大的诗篇了,以身殉诗,让我们想起来就忍不住去读:但凄凉了一些。

老舍,著名作家,1966跳北京太平湖溺死,年67岁;徐迟 1996年跳楼自尽,时年73岁;陈梦家,新月派诗人,1966年自杀,年55;顾城 1994年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吊颈而去,年37岁……”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样的悲剧,能否少一些呢?我们需要用你们黑色的眼睛来帮助寻找光明。

过去,我是很珍惜自己的藏书的,但现在我身边的书就不多了,一是频繁搬家搬丢不少,再就是,我喜欢把它们转赠给爱读书的朋友:文字是有温度的,也希望这些书能让朋友跟着一起取暖。

还是省作协的朋友,在网上留言:”英雄山市场进了很多好书,去看看吧。“我回说:”工作太忙,没时间逛市场……“言不由衷的,却还是找一个时间独自去了,果然在那里见到好多”老人的新书“:季羡林的、钱钟书的,王统照的、孙犁的、汪曾祺的、舒婷的、汪国真的……旧作新出,书香依旧。

回来后,我在每本书的扉页都写上了这样的话:希望我们这些以文字取暖的人,多些温暖;然后在书的后面,写上海子的一句诗: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闲话暖手炉

文/伊羽雪

我收藏了一个暖手炉,暖手炉是古人冷冬里放在袖口暖手用的,很是小巧,像个小蛐蛐罐,我很喜欢,得闲时常常拿出来赏玩。每每此时,我便沉醉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里。

有一天,朋友带来一位收藏行家,从事收藏几十年,手里确有不少雅玩。他一见这手炉,不由动了心:“宝贝哦!”赏玩之后,这位行家提出要高价收买,见我不肯,又提出用明代投壶与我交换,或者用他最心爱的宋代瓷虎枕交换也行,都被我婉拒了。

这个暖手炉,别看物件小,文化内涵丰富着呢。它呈南瓜形,紫铜制作,高4.1厘米,腹径6.2厘米,做工却精细考究,吸引人的还有镂空的炉盖上五碟捧寿与炉身花鸟虫鱼相得益彰的图案。这种古代手炉一般都是由炉身、炉底、炉盖和提梁(提柄)组成,炉底多有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荠底等,提梁常常设计成弧形柄、花纹柄、花篮柄、折角柄、竹节柄等。手炉型制各式各样,还有圆形、八角形、方形、腰形、花篮形、海棠形等。手炉炉盖和炉身亦多刻有“喜上眉梢”“竹报平安”“福禄寿”等吉祥喜气的图案。别看手炉不显眼,里面放进炭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走到哪儿都可暖手。其艺术设计也自有其妙,细赏颇能悦心。

过去的读书人,冬天在书房里读书,手脚会很冷,以致妨碍书写绘画。官宦人家冬天上衙门办公或出门访友,乘车坐轿也不能烤火取暖,于是,有人设计了一种专门捧在手上取暖却不会烧坏周遭物品的手炉。中唐时期,手炉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北宋年间便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等。器型小,可随手提动,比火盆、火炕要方便得多。它小巧玲珑,高和宽度不过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与精巧的紫砂壶略有类似,盈盈可握,小型的可放在袖口里,故又称“袖炉”,还有“捧炉”“手熏”“火笼”等雅称。

古代手炉由火盆逐渐演变而来,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末开始衰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现在手炉已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心爱之物。

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市)县令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手炉制作明代日臻成熟,炉体厚重,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常用一整块铜料敲打出一把手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格调十分高雅,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不仅实用,更是斋房雅玩,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每到天冷的时候,品赏我收藏的这件小手炉,就仿佛看到了古人冬日取暖的样子,心里也便有了一点暖意。

书香取暖

文/高中梅

寒冷的冬天,天寒地冻,人们用各种方式取暖,有用暖气的,有用空调的,也有用书香的。用书香取暖,就连古人都说:“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书香取暖,浮躁的心很容易静下来,寒冷的冬天也会多了一份温馨。

书香取暖,头脑清静,利于冷静思考。寒夜斜倚床头,尽心地品味周作人的清淡平和,鲁迅的讽刺简练,梁实秋的细腻亲切,张爱玲的典雅飘逸,贾平凹的随意与匠心,余秋雨的博世与天然,还可以感受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由文字带来的煦暖气息穿透力很强,足以抵挡鼻息之间空气的寒凉。读这些书犹如喝一口浓浓的热咖啡,很苦,却温暖了心田。

书香取暖,是一种美丽的意境,更是一种难得的心情。冬天,人的气色更旺,正是抓紧读书的好时候。作家叶灵凤在《书斋趣味》中说:“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冬读”的心情是愉快的,让人的脑筋更加灵光,充满创造力,最能增加人的智慧、知识和才能,陶冶人的情操,激活人的思维,从而获得启悟,产生新的灵感。

书香取暖,让单调的季节变得有滋有味。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沉醉在书中描绘的世界里。此时读周作人、林语堂的美食文字,不亚于品尝了一顿美食所带来的满足,更可算为一种精神的会餐。作家钱歌川在《冬天的情调》中说,大雪天到外面去看过一回雪景,回家来扫清身上的积雪,吃过晚饭,关起门从容地来读禁书,这是金圣叹所赞美的人生一乐。储蓄冬天,阅读心灵,会让人更加自信。面对冬天的寒冷,读书让文字温暖人心。

书香取暖,是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景致。读书的时候,常有雪花飘落,让人觉得妙不可言。那些梨花般的雪花,在窗外制造着春天的假象,而手中的一本书,却让我体验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比阅读更舒恬、更真实、更惬意……倘若,再有一两片雪花,从窗缝里挤进来,刚想逮它,却化掉了,如蝴蝶的隐身。把书本轻轻合上,双目微闭,一丝倦意袭来,再看两页吧,待我未把那两页看完,书却“啪嗒”掉在了地上,不管它了,身子一歪,呼呼睡去,多美的滋味!

书香取暖,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一份内心的沉稳与自信。闲暇之余,常沏一壶淡茶,在正午的阳光下,手拿着一本百读不厌、每次重读总有新收获的好书,就这样,开始一段美妙的旅行。冬天有书香为伴,会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和煦而温暖,惬意而幸福。有书读的冬天,真好!

闲话古人过冬

文/陈洪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可见古代冬天有多漫长;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足以看出古时冬天有多寒冷。如此漫长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度过的?

在没有空调、暖气的农耕时代,古人取暖主要方法是烤炭火。不过,这烤火取暖也分三六九等。

穷苦人家一般都用泥制的盆装烧火做饭,剩下的灶灰来取暖。后来有了火塘,也叫火坑,内有孔道,与灶台相通,烧饭做菜时柴火燃烧产生热量通过孔道进入坑内,使坑内温度加升。

富贵人家则是用木炭来取暖,装木炭的器具也更加精致和考究,有火盆、熏炉、手炉、足炉等,不一而足。火盆一般是用铜制成的。熏炉就是火盆外面加上一个笼罩,下部为盆,上部为罩,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手炉是方便手握的小火炉,内置炭火,炉外加罩,形状多样。足炉比手炉大,是用锡或铜制成,民间称“汤婆子”,装上热水,可以放到被窝里焐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相似。宋代黄庭坚诗云 “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宫廷中取暖的方式就更绝了。汉朝时皇宫就建造了“温室殿”。据《西京杂记》记载,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如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等。

明、清皇宫有了“暖阁”,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这种火道还直通皇帝的御床和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下,形成“暖炕”。宫中取暖用的炭也不是寻常百姓家的炭,而是一种 “瑞炭”。《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宫廷里还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不要小瞧这些机构的官员,他们在明代是很有地位的,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有“近侍牌子”之称。在烧炭的配额上,不同身份也各不相同。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的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古人除了烤火取暖,暖和的衣服也必不可少。利用动物皮毛、禽鸟羽毛做冬装,是古人御寒最早想到的办法之一。上古尧帝便冬天穿裘皮衣,夏天穿粗布褂。《韩非子·五蠹》中有记载:“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裘是有钱人的冬装,类似于现在的“皮草”。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为达官贵族所穿;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红楼梦》中,王熙凤“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林黛玉“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奢华之极。普通百姓只能穿袍了。从史料记载来看,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袍了。袍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有内外两层,夹层里放入柔软的御寒填充物。袍也有高档与低档之分,如果夹层里所填的是“纩”,即蚕丝絮,称为“茧”;如填充的是“缊”,即絮头、细碎枲麻等,才叫“袍”。

寒冷的天气虽然十分难熬,但古人却不忘苦中作乐,创造了许多冬日消遣方法,把严寒的冬天过得极有情趣。我国民间一般将冬至叫作“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隔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数九习俗在南北朝时期就已产生,元代形成了一种颇为风雅的画九九消寒图。画素梅一枝,花八十一朵,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朵。花涂满则寒消。还有一种小孩喜欢的画法,就是把“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九个字写下来,然后再用白纸蒙上,影写成空心字。九个字的繁体笔画每字九笔,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是严冬过去,春暖花开之时。

红泥暖手炉

文/疏泽民

天气转冷的时候,暖手炉就派上了用场。

暖手炉是用黄泥烧制的陶器,形似半球,上面有圆弧形提手,里面盛装炭火、草屑等燃料,用于取暖,又称火球。那时候乡下不通电,家里没有空调、取暖器、暖手宝,人们取暖就用暖手炉,一般家里有几口人,就有几只暖手炉。

暖手炉里的火源来自于灶膛。农家做饭炒菜,烧的是柴草。饭做好了,便将灶膛里带着火星的灰烬铲出来,放进手炉里,再用脚踩实。为了延长保温时间,通常在手炉底层放些木炭、晒干的毛栗壳,或放几块从泥墙上抠下来的干牛屎粑碎块,上面铺一层锯木屑或秕糠等易燃物,再盖上灶膛里余烬未熄的草木灰。余烬燃着了秕糠、锯木屑,再一层层地向手炉深处燃去,可以保证手炉三五个小时持续供暖。

数九寒天,冰天雪地,滴水成冰,这时手炉就成了人们的最爱。冬闲的日子,雪花飘飞,人们猫在屋子里,只能抱着手炉取暖。男人双脚架在手炉上,双手交叉笼在袖子里,坐在板凳上打盹儿;女人则将手炉夹在两腿之间,腰间的围裙罩住手炉,双手伸进围裙里取暖。孩子们和老年人则围坐在火桶里——那火桶,是一只脸盆大小盛有炭火的陶钵,四周用木板围住——火桶上再盖一件棉袄或一块破被单。“绿蚁新醅酒,红泥暖手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家里来客,有了手炉,尽管室外北风呼啸,也感觉不到阴冷了,大家坐在桌边,共一只炭炉,斟一盏薄酒,围炉话农事,其乐融融。

雪后初晴,阳光格外明亮。人们走出屋子,来到朝阳的屋垛边晒太阳。阳光暖身,但不暖脚,手炉还是被一双双或大或小的脚踩住,那些储藏在炭火里的暖,便穿透鞋底,从脚掌到脚背、小腿,一点一点地往上爬。这时的屋垛便成了庄子里的娱乐园地,男女老少走出阴冷的屋子,聚集在一起,一边晒太阳,一边用手炉焐脚,一边唠嗑家长里短,谈笑风生。我和小伙伴们闲不住,跑到水坑边敲冰块,或在屋檐下打冰凌,小手冻僵了,便跑过来,放在手炉上焐一会,又飞去玩了。

寒假还没有来临,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受冻,便让孩子带手炉上学。在课堂上静坐,有手炉暖手暖脚,就不会害冻疮。能带手炉的毕竟是少数,下课了,总有同学来抢,你争我夺中,手炉的提手拉断了。别急,庄稼人有的是办法,他们将长布条浸润米浆后,紧紧包扎在手炉提手断裂处,干燥后完好如初。如果不是布条颜色的提醒,是很难发现提手断裂的。

手炉不仅可以暖手暖脚,还可以当热水袋暖被。临睡前,将手炉放进被窝焐上十来分钟,被笼里就暖烘烘的了。睡觉时,手炉也不拿走,让它一直留在脚掌跟前,陪伴自己进入梦乡。一并进入梦乡的,还有猫,不知什么时候钻出被窝,蜷缩在手炉边打起了呼噜。

转瞬到了腊月,这时的手炉除了烘火取暖,还多了一项内容:烤零食。那时我的口袋里总是偷偷装着几片山芋角,几粒蚕豆、花生、玉米,埋在手炉里,不一会便烤熟了。伴随“砰”的一声爆响,空气中散发出果栗的清香。用细木棍将它们掏出来,吹去浮灰,在衣袖上擦两下,也顾不得烫,便塞进嘴里,咯嘣咯嘣地咬起来。脆香可口的零食,犒劳了贫瘠的胃。

过年了。有人在暖手炉上张贴写春联时裁剩下的红纸,手炉犹如人们的笑脸,喜气洋洋。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手炉里总要放些耐燃的栗炭,不待栗炭燃尽,就添加新炭,插在手炉四周,保持手炉整天整夜红红火火。正月里来客,除了端茶,端切糖、茶叶蛋,还不忘将手炉里的炭火拨旺,端给客人暖手暖脚。客人总说不冷,你推我让,站在旁边的我便接过手炉,溜到一边去。那时我并不是用它烘手,而是将未爆的炮仗拦腰折断,对着手炉轻捻,黑色的火药和黄色的硫磺散落在炭灰中,哧哧哧地燃烧,一股白烟升起,散发出浓浓的硝药香味,给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

年过完了,冬天也就走远了。一起走远的,还有焐暖一冬的暖手炉。

一个又一个冬天走了,关于暖手炉的记忆渐渐模糊。前天,母亲在电话里说,你小时候用的暖手炉,我还留着呢,等你春节回来,就用它暖手啊。

那一瞬,我感觉电话线是暖的,听筒是暖的,心里更是暖融融的。

暖屋生火睡天明

文/阎建滨

每年第一场雪到来,新疆维吾尔族人民都要举办初雪节。初雪节,也叫白雪节,维吾尔族同胞崇尚白色,所以每年瑞雪初降,都会举行隆重的歌舞娱乐庆祝活动。通常还要写封雪礼信,以白雪降临祝贺收信人全家平安。信通常这样写道:“如果你富裕,可以用丰盛的宴席请我们;如果你不富裕,也可用一头洋葱表表你的心意。”节日以游戏的方式开场,高潮则是歌舞狂欢。白雪节不仅解除了一年耕耘的疲劳,还祝愿来年万事吉祥!

在我国,小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为虹藏不见,意思是这时北方不再下雨了,难以看见雨后彩虹,在古人的眼里,彩虹是藏起来了。彩虹通常是在风雨之后才出现,所以歌词总是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通常一降雪,虹就不出现了,看来古人观察自然的变化还是很准确的。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是闭塞成冬,这两候要放在一起看:“腾”是上升之意,是说这时天空的阳气上升,而“降”则是说地面的阴气在下降。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因此导致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现象,那就是天地不通、阴阳不交,天地之间闭塞了,因此大地转入严冬。“冬”也是“终”的意思,万物此时“终了”。

从小雪到大雪,是每年农历的十月底到十一月初,严冬袭来,阴气很重、万物凋零。这个阶段,也是许多老弱病人的“坎”,因此这个季节要特别关怀周围老年人的健康。古代医学《素问·四季调神大论》就记载:“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是说天地之气相通了,万物也就开花结果了。古代中医的核心理论就是一个“通”字,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冬”之所以万物凋零,以“藏”为核心,也是与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有关。

在冬至到来之前,阳气降到了极点,阴气最大,易发哮喘、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腹泻等疾病,这些病都与节气有关,此时保暖补阳最为关键。老年人最好推迟晨练时间,孩子要添加衣物,饮食上要注意多食温性食物,要用热水泡脚,因为“寒从足底生”。在雪花飘飞的寒冬,遥远的古代人是如何御寒的呢?空调是当代科技产物,就是棉被取暖也很晚,因为棉花十九世纪才传入我国。几千年来,在我国古代,人们晚上睡觉盖的被子更多的应该是动物皮。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动物虽然没有衣服,却能安然过冬。经过长期观察,人类发现动物的皮囊、皮毛是御寒的神器。发现了这个奇迹后,人类在狩猎中就先把动物的皮毛完整地留下来,还利用芒硝等将皮毛泡柔软,晒干后冬天当被子享用。当然,白天穿“裘”过冬的人更多一些。

古人室内过冬取暖的工具不少,使用最多的还是“炉”,有熏炉、手炉、足炉等。熏炉又称“暖炉”、“红炉”,专供室内使用,一般用陶土或铁制成,体积相对较大。唐代白居易可能是写“炉”最多的诗人,其中就有一首写熏炉:“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熏炉在白居易笔下也叫“别春炉”,伴随着诗人从寒冬到早春。手炉比较精巧,炉里有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放在袖子里暖手,故又称“暖手炉”,铜质的较多。足炉也叫“暖脚炉”,又称“脚婆”、“汤媪”,里面可灌热水。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与之相似的“暖脚壶”、“暖水袋”也是最好的取暖神器,每天睡觉之前先将“暖脚壶”放进冷被窝里,睡时格外温暖幸福。

冬夜取暖两重天,古代帝王取暖有“温室殿”。在汉代,就以花椒为泥涂室作为保温材料,室内还有壁毯、幔帐、毛毯、火齐屏风等豪华配置,自然不会觉得冷。宫廷取暖还有“火墙”,就是在宫殿的墙壁中设空心“夹墙”,墙下挖有火道,火道一直通到皇上的御床和宫廷贵人的炕床下面,形成“暖炕”与“暖阁”。但穷人的冬夜就不好过了,家里只能用泥制作的盆,装上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后来演变成了火塘,也叫火灶。古代的王孙贵族还有极为特殊的“取暖”方式,最奇葩的就是“体温取暖”,让一群女子团团围成一圈似围墙,为他“挡风”取暖。这个细节在最近播出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就有所体现,让人感慨万千。

古代诗人有不少诗作描写过冬取暖,唐代白居易有诗写道:“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晚起》)宋代黄庭坚也有诗:“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戏咏暖足瓶》)无论是白居易还是黄庭坚,记录的都是文人雅士寒冬生活的情致,在当今文青的眼里很小资。

回味那行将远去的生活

就在我们不经意间,有一些生活将在我们视野里,行将远去了。

在那信息不畅通的年代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更没有网络,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与同学、与朋友,与亲人之间亲切交流,唯有书信是我们青年一代精神生活的奢侈品。提笔写信,字里行间,洋洋洒洒,方块汉字,激情飞扬,写好之后,精心折叠,装进信封,贴足邮票,等待邮递员光临我们学校,好把信件拿走。有时,为了邮寄一封信,我经常趁着星期天,一大早出发,步行四十多里山路,才达镇上的邮电所,我先把信件放在绿色邮筒里,接着再到镇里的羊肉馆里,美美地享受一大碗羊肉汤泡馍,最后顶着夜色回到家里。等待对方回信的日子是最难熬的,我每天都要掰着手指头,等待着,盼望着回信。若是在苦苦地在等待女朋友情书,我还得忍受心灵上折磨和煎熬。如若有这么一天,天空晴好,阳光鲜红欲滴,枝头喜鹊喳喳,远方一封信件突然而至,我便欣欣然,飘飘然,迫不及待地打开信笺,饱览无余,让心灵与文字激烈地碰撞,激起情感的火花来。而今,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人们很少习惯写信,常常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短信,或者发一个电子邮件,几秒钟就解决了。

在冬季,北风呼啸,雪花飘飘。我在邻村上小学时,为了取暖,我每天都要在下午放学回家路上,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捡拾着许多干树枝做柴火,以备第二天用。于是在第二天早上学时,在用破旧的洋铁盆子做成的火盆上,堆满柴禾,点燃,红彤彤的火焰跳跃,洁白的青烟缭绕,待到燃烧成一盆火红火红的炭火时,我们方才提着用铁丝做的提手的一盆炭火去上学。虽然教室外边滴水成冰,教室依旧温暖。下课后,我和同学们可以在火盆上烤玉米面馍,烤柿子吃,或者在炙热的灰烬里埋上几个生红薯,等待教室弥漫浓浓的薯香的时候,拔开灰烬,取出焦黄焦黄已经烤熟的红薯,与同学,与老师,一同分享。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炭火取暖时代早已远去了,用带管子的煤炉取暖,用空调、暖气取暖渐渐普及。在家里,虽然外面北风呼啸,雪花飘飘,我们的室内温暖如春,窗台上的一盆海棠梅,绽放着艳丽的花朵,我着穿着羊毛衫,边品着一杯绿茗,边在键盘上敲下一行行惬意的文字。

在孩提时,每当夜深我在家里的吐炕上,睁开朦胧的睡眼时,便看见母亲还在昏黄的油灯下,“嗡嗡”地纺线,母亲右手摇动纺车,纺车旋转,左手一根白色细线从雪白的棉絮里抽出,缠在纺车上的棉锭上,直到棉锭渐渐变成一个硕大白萝卜似的。然后,做成棉穗子,再在织布机上织成棉土布。母亲还要上山采集些树皮和草根做成染料,把织好的土布染成蓝色和黑色,好为我们兄妹过年时做成新衣服穿。在那困难时期,纺线织布,是农村家庭妇女日常生活一项必不可缺少的工作。如今,用手工棉土布做的衣服已经遥不可及,各种机器做的时尚服装,五颜六色的穿越于城市和农村的大街小巷,成为乡一道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在日子越来越滋润的今天, 回味着那行将远去的生活,是一种美丽的享受,并提升为一种动力,引领我们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