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城市文章

2022/12/18经典文章

城市文章(精选20篇)

一路斜向北

文/归尘

入秋的古城还有着热得让人浑身汗的天气。

我走在去往公车站的路上,清晨的城安逸得让人舍不得离开。行李箱笨重得就像是上万吨一样,挟带着离别开始的思念。

即将踏上的又一次半年的旅程,思绪里满满都是这座城市的呼吸声。

计程车带我前往高铁站,车窗外传来熟悉的面线糊的味道,突然想起几天前心血来潮地起了个大早,一个人悠悠地走了了好几里地就为了吃上一碗美味的早餐,在这样一座慢节奏的城市里你从来都不用火烧火燎。我记得有个人曾经跟我说过,这是一座很简单的城市,她平凡却又不平凡,你往往会在不经意之间就看见吸引你目光的事物,也许你走了,但是很久以后你回来,会发现她还是原来的模样,就像是千百年前一样,她是那些尘封于历史古籍中的故事,原来是怎样,后来也会是怎样。

车子经过清源山和大坪山时我抬头去看,云雾笼罩在山顶,让人看不见老君岩和郑成功像的存在,仙境一般缭绕着的水雾,隔着镜片模糊了我的视线。开元寺在清晨的梵音里念诵,在闹市里隔绝了喧嚣,也离散了诀别。

高铁站一如既往地挤满了旅行团,导游举着大旗就像是千军万马中的司令官。有个中年男子在出站口问我古城墙往哪里走,我伸出手指了一个方向,“往前走到公车站,搭801路车,在第五个站下车,在向前走一个路过,向左转直行五十米就是。”

那位先生愣了愣,顿时笑出声来。

上了车我才反应过来,听他说的口音应该是个北方人吧。我也笑出声来,在北方待了一年,结果给人指路还是习惯性地讲“前后左右”,也始终分不清东南西北,似乎骨子里的一些东西很难改变一样。

就像是在悉尼的友人寄来一封信,信里也诉说着初到异乡的不自在,信里还附带着他去往堪培拉时写的诗,里头一句:临近堪培拉/一路向西/一路无言。

他在向西行,而我身下的车,却一路向北。

也许是曾经在书上见过的肃杀和大雪,没来由地坚持前往北方。也在温暖与拥抱里爱上北国的城市。

在南京转的车,坐在老式的列车上,车子像是蛇一般扭曲着身子在林间穿梭着。车厢里挤满了人。我抬头去看车窗外的世界,雨丝斜斜地划过玻璃,连同窗外一片又一片的寒意扑面而来,裹挟着逐渐变凉的绿意。

在车厢里碰上一个小女孩,可爱得让人不忍心去触碰。一整个旅程像牛皮糖一样黏着我,直到在安徽下车,还带着些许的不舍。我记得有个人告诉过我,她说曾经看过的一本书里头有一句话说“这个世界有两万个人是你一见到就会喜欢上的,但是有的人也许一辈子也见不到一个”。当时我回答她说,原来,有那么多啊。可是后来细想,两万个其实也还好,你也许会因为面善而对一个人有好感,又或者太有孩子缘吸引了一堆的小朋友靠近。这都是喜欢,喜欢可以有很多人,就像是在春天遇百花盛开,这一切都会很美好。

一路斜向北,经过许多从未品味过的城市,江南说“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一场旅行,你把行囊放进车里,沿着漫长的道路,开去地图上的远方小镇,你不曾到过那里,只听说过那里很美。”但或许很多地方留着念想而不前往反正才是最真切的,就像在上海待了几天后就不再喜欢它一般,放眼望去全是钢筋水泥堆砌而成,那么近又那么远,抬头望去,只有被摩天大楼切割而成的整齐的天际线,隔着玻璃和楼层,让人觉得冷漠。

沉睡中忽然惊醒,视线里像是充斥着绵延的山脉,雨丝汇成一幕巨大的,自天上而下,打在车窗上,透过我的双眼,椭圆了整个世界。

这突然其来的用暴雨和寒冷的清晨街道迎接我的北国的秋。

北国的秋天总是用故乡冬季的温度来让我觉得无奈,没日没夜地下着雨,无论暴雨,中雨,小雨,或是阴转阵雨,都有着北方特有的萧瑟。也总是会有人向我抱怨说想念亚热带的温度,北方的秋天冷得让人不得不天天穿着长袖衣服,夜里躲在被窝里还是依然能感觉到寒冷的空气。

我也总是笑着说,习惯就好。

毕竟你在另一个城市里,身边围绕着的是一群和你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们,你不能改变他们,但是你得改变自己。就算现在窗外仍然在下着让人不愿意出门的暴雨,你觉得有些忧郁,即使你想去往满是阳光的加州躲藏你的悲伤和烦闷,但总有一天你会回来,你会适应一切。

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思念故土,继续热爱北国,也继续一路斜向无论东西南北,如同骑着曹操那匹绝影一样狂奔,继续我的未来的旅程,去追上光和时间,也追上我爱的一切。

就算大雨把整个城市颠倒,我会给你微笑

就算大雨把整个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微笑

看不了你紧皱眉头的难熬

写下我爱如潮水蔓延的心跳

就算时光将所有思念删掉

我也不会计较

受不了你一个人面对烦恼

写下我不可言喻想你的煎熬

就算世界全部被黑暗笼罩

我也不会逃跑

信不了你就这样轻易走掉

写下我不离不弃随你的步调

就算阳光把所有明亮吞掉

我会给你怀抱

想不了你独品寂寞的笙箫

写下我细水长流陪你到终老

中年与少年

文/葛蕙荧

他提着公文包,从航站楼走了出来,坐上了司机的车。夜已深了,路边闪烁的灯光透过车窗映在他的脸上,留下斑斑点点的痕迹。

叹了一口气,他望着窗外灯火出神——已数不清有多少个日夜如同今日一般度过的了。进入职场十余年,他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到这个位子上,熬夜、加班,都是家常便饭。不知从何时起,皱纹爬上了他的眼角,肥肉在肚子形成了一圈圈的波纹;他的精力也大不如前,曾经一天几支的碳酸饮料换成了泡着茶叶的保温杯,从前鄙夷的各种保健品现在天天换着吃每天不重样。

他在很久之前就感受到了年华的逝去,那是五年还是六年前来着?那会儿岳母和小孩一起住院,他每天下班就赶到医院陪夜,晚上就睡在医院,那一个月让他憔悴了不少。他站在医院门口抽了支烟,那时候就明白,已是中年了。

乘着车穿过大半个城市,在一幢幢还亮着灯的写字楼中穿行着。庞大的城市像一台缓慢运作的机器,每年都有着许许多多年轻人满怀希望地进入流程,然后逐渐磨平棱角、学会世态炎凉。

到家了。昏黄的客厅点着一盏灯,那是给他留的。妻子和孩子已经睡了,和往常一样。他简单洗漱一番,便沉沉睡去——快要四十岁的人了,身体大不如前,如果不早点睡明天就头昏脑涨。

转天,他还是如往常一般早早醒了,望着天花板发了一阵呆,才慢吞吞地爬起来——今天难得放一次假,他反而有一点不习惯。妻子和小孩也已经起了床,隔着房门他可以听到妻子斥责孩子的声音。他推开房门,加入到教育的行列中——尖利的童音就如魔音入耳,快要把他逼疯了。

小孩终于消停了,他疲惫地坐下来开始吃早餐。很快,情绪变化极大的孩子就把刚刚的事情抛在脑后,缠着他趁放假去踏青。望着孩子期盼的眼神,他考虑了一下——他和妻子像两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围着中间的小孩转,每天操心着小孩的补习班、升学、成绩……妻子总是焦虑地拉着他去听一大堆教育讲座,研究哪个辅导班老师比较好;每次去参加小孩的家长会就好像去打仗一样,父母全上阵,追着各科老师问成绩问平时表现,担忧小升初去不了好学校……

他感到一阵不忍——自己在这么大年纪的时候,每天和小伙伴们嬉笑打闹,在金色的麦田里追逐,然后在夕阳的光辉下肩并肩走回家。想到今天难得有空,小孩的周末作业也做完了,他同意了,出去走走。

于是驱车去郊野公园。一路上在平坦的大道上行驶,小孩在车上睡着了。他望着窗外逐渐明朗起来的绿色,心情也逐渐变得平缓起来。无尽的平原上是一块块颜色不一的农田,城市的高压输电线路点缀其中,在一片或深或浅的绿色上形成了连绵不尽的天际线。如果不看那高耸的钢铁支架,他好像回到了童年,那时也是那样一片连绵的绿,只不过农田上多了许多人,那些已经在记忆中模糊的人……

郊野公园到了,他唤醒孩子,在小卖部买了两只风筝。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觉得很新奇,一直把玩着线轴跃跃欲试。他找了一块空旷的草地,试了试风向,轻轻松松地就把风筝放了上去。呆头呆脑的蝴蝶在空中扇着翅膀,顺着风左右摇曳着。他放开线轴小跑几步,那蝴蝶便迎风直上云霄。那种久违的快乐出现了,一点一点的,在内心随着风筝飘荡着,填满了他。

在他后面,咯咯笑着的孩子追逐着,嚷嚷着自己也要放风筝。于是他把线轴交给了小孩,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样把风筝放上去。孩子是第一次放风筝,很不熟练,蝴蝶在空中摇摇欲坠,但小孩还是很开心。小脸上那种极为单纯的快乐,他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了,这一刻,那个放下学业负担在草地上疯跑的孩子,看起来才和这个年龄的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他有点心酸,又有点感动,眼前的那个小小身影和记忆中的自己重合起来,那时的风筝,也是这样美啊……

孩子跑过来,缠着他讲故事。今天的体验让孩子对农村生活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暑假回乡游玩。于是他坐在草地上,望着远处的树木,讲了很多很多:村头那棵歪脖子的大树、那条爱咬人的土狗、邻居家泼辣的大婶……他坐在草地上,模糊的记忆逐渐生动起来,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当太阳一点一点地沉入西方的地平线,他也该归家了。

牵着孩子的手走在草地上,他感到久违的轻松,那种刚来这个大城市未来一片光明的感觉重回心中。

夜晚驱车回家,他再一次看着这个庞大的城市。点点灯火下,是温馨的家庭在散步,是热恋的情人在欢笑,是天真的孩子在打闹……万家灯火照进了深心,他又恍然发觉了这个城市的美丽。

第二天一早,他又要出差了。天刚蒙蒙亮,他拎着公文包站在航站楼前,望着这座刚苏醒的城市,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笑了——未来一片光明,不是吗?

记忆是一段伤

文/璃染曲陌殇

我记忆中的秋天一直都是一个寒冷而凄美的季节。

褪去了酷暑的燥热,却也迎来了刺骨的秋风,飘零的落叶,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般,自然也会经历四级变换。

往年的秋天我都在做什么呢?我深切的记得我正式踏这个社会的第一个秋天。

离开寒窗苦读的学校,被幼儿园的校车拉到了第一个实习的工作岗位,那会还是酷夏的五月月,还会还有着青涩的岁月,和激昂的青春。会扬起四十五的角看东边升起的朝下,会放肆的大笑,会为了逃掉不想上的琴法课和舞蹈课能在厕所蹲一节课时间。那会有的是时间,有的是青春给我们浪费。

那个时光会为了吃校门口的米线抢着出去倒垃圾,只是为了偷偷打包一份三元钱的米线解解馋。那会我会在寝室上铺的床头上放很多很多的武侠小说,在老师上课时把它放在课桌下提心吊胆的看,然后被老师收掉。

后来我去老师寝室的时候发现她床头也有一大堆书,我知道那都是没收的,甚至有三分之二是我的,不是我看被收的,而是班上太多人看的书都是找我借的。我会把一个星期画画的量用一个中午来完成,手工自己从来没有用心去做过一份,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不排队打饭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请假上厕所,为的就是去打饭。

那时候的我们都把老干妈当初女神不可侵犯的对象,却总是狼吞虎咽的把它吃进我们的胃里。老干妈配大白馒头,到现在为止我都还爱着。那时候,一百多个人看着放羊的星星,每个人都希望能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憧憬着梦幻童话中的一切,无论是人生,还是爱情。

后来,我们都走出了一只捆绑,缚束的围墙,来到了属于自己的岗,幼儿老师实习的岗位。

满怀期待的踏入的地方,有着两层的小楼房,后面有着大片的枇杷林,有着一个两个独立的卧室,那会很满足,以为拥有这些就可以过着一辈子。

第一个踏入社会的秋天就是这么迎来了,早早的起床,秋风瑟瑟,寒冷异常,坐着校车到其他地方去接小朋友上学,一个人带着几十个小孩,弹琴、唱歌、跳舞、画画、手工、讲故事,教拼音、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社会,做游戏、做体操……太多太多。他们午休的时候就搬个椅子,坐在床头,一边帮留意观察有没有盖好被子,一边写教案,改作业。

那个秋天来得特别的早,也特别的冷,让人恨透的刺骨的冷。

从那以后的每个秋天都有着让人哀怨的寒冷,重庆是一个冬天都不太冷的城市,即使是冬天也不会零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重庆的秋天和冬天都格外的冷。那是一个我生活了六七年的城市,除了家乡,最亲,最熟的城市。

过去的那段岁月里,有着隐晦心酸的往事,有着艰辛苦痛的颠簸,有着举目无亲的孤独。也有个嬉笑不怒骂的人生、有着幸福满足的时刻、有着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的一生不可能只经历美好,也会历经磨难,每一次我们亲身去体验那种幸福,用手去触摸那份快乐的时候都不曾觉得,原来那就是幸福。总是等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纯白色的页面腐蚀着陈旧泛黄才能去感悟那份美好,过往却不再存在。

今年都初冬了,秋季已过,已然不觉。

初秋的时候在乌鲁木齐,看不到叶脉变黄,飘然而下,因为那边城市的绿化都是四季常青。

中秋的时候在富蕴的可可托海,是全国最冷的地方,哪里能看得到峡谷高山,流水蜿蜒,草木重叠,绿叶飞舞,黄叶飘飘。

深秋的时候已经在离开乌鲁木齐的路上,在冷热交替的敦煌鸣沙山,或是累死爬死冷死的西安华山。那个时候虽然有过冷,却只是一瞬而已,心思都放在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上,忙着赶路,忙着奔波,一路上为减少行李连秋裤都没带上一条。一路赶到杭州,再到上海的时候发现已经十一月了,我就这样错过了秋天,错过伤春悲秋的时光,错过哀怨写诗歌颂一下秋的凄美就这么晃眼的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点路途的奔波。

而现在,我身居这个中国最繁华的暗夜魔都--上海,在这里迎接冬季的到来,不知道会不会有大雪飞扬,白雪皑皑。这几个月,习惯了一个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那种孤寂感,路上经历很多,快乐很多,但是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分别很多,磨难很多。我相信自己会挺下去,就算城市冷漠,人情凉薄,保持自己内心的那份炽热和暖和就好。

冬天到了,更难走的路还等着我,更多的寒冷和艰辛还在后面的路上,我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希望一切都好,都能走过去。

熟悉的味道

文/迟墨

有时候,人钟情于某个地方,并没有事先的约定,也没有刻意的目的,纯粹是一个偶然,然而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偶然,却必然在一个人生行程中留下一段段属于自己的记忆。我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走进了北国商城——这个代表城市地标形象的,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商城。

邢台是座温情慢节奏的城市。

三年前我只身来到这里,生活轨迹的改变,陌生的城市环境,一度让人很难适应。突然爱上这座城市却是因为在北国商城里找到了回忆,找到了曾经熟悉的各种味道,找回了习惯……

去年年底的某一天,因为不熟路况坐过了站,等反应过来我已经站在高大整洁的北国商城门口,又冷又饿,当我疲惫不堪地走进商城时,整个人都惊呆了——时尚典雅的建筑风格,米白色的内部装饰,置身其中仿佛整个人穿越到我曾经生活过的城市的某个商场。曾几何时,我和朋友们经常会在周末相约去逛商城,一起欣赏当季新品,一起去试穿各种心仪的服饰,一起去大吃大喝嗨翻了天……曾经的面孔与往事犹如清荷的柔香,在心底渐起渐落,微有感知,却寻觅不见。

而今,空闲之余,我习惯去六楼寻一处角落坐下,点上一杯茶细细品尝,温润的感觉慢慢沉淀,思绪任意流淌、回忆、想念、忧伤、温暖。每每这个时候,我的心情都会被茶泡得很柔软,很善感,很幸福。老公每次去北国,都要赞叹一番:这可能是邢台最干净的商城了,地面干净得能照出人影,这就是细节啊!不到两岁的儿子也爱去北国,他乘着扶梯上上下下好几趟,乐此不疲,或许在孩童世界里,需要借助高度才能看清视野中的繁华。

人生,总要行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与北国的不期而遇定是缘分。而立之年遇见她,心境却是不一样。它矗立在城市中央,是绚丽之后的平静,是盛开之后的内敛,她有一种小资般的情调,同时又让你感觉到浪漫的味道,让人的内心和灵魂都愿意在这浮躁喧哗的世间宁静下来,细细品味她带给我的每份舒适。

我在春天里

这个春天像个小姑娘,花枝招展。这个三月,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景,飞雪调皮地降临,春雨滋润万物。落下的雨,细细密密,让人浮想联翩,沉醉其中。清晨漫步街巷,感觉空气依旧有些凉,好像冬天未曾远离,只是弥散着的湿润与潮湿的味道会提醒我,春天其实已经来了很久了,我已经在春天里

春天有着春的味道,放眼望去,满街的女孩子男孩子都已换上了俏俏的仔裤和各种色彩的卫衣,飘逸的长发也玩起了马尾,快乐着,幸福着。虽然不时还可以看到穿着羽绒的大爷大妈,虽然这个城市还不是很发达,虽然穿过某个胡同还可以看到街道两旁破败的古老房屋,还有在马路旁等着挑水的朴实居民,这一切,依然掩饰不住春天那独有的明艳的风景。

我生活在这个城市,在这个春天里,开始我人生的又一个路途。自从来到这个城市,上学,毕业,工作,安家等等,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么多年,我是看着这个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者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过着相对安稳的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平凡而浪漫。生活的需要,我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无数个春秋冬夏,我几乎要失去了坚强的信念和勇气。然而我每次到达驿站,就会停住脚步,思考自己的方向。孟母三迁,这样的生活我原以为只有古人、圣人才可以做得来。然而出乎我的意料,我居然也做到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奔波,租房子,搬家,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自己。这样想着,没来由的心情好了起来,于是歌声也悄悄的响起。

生活的标准不高,没有房子当初也不懂得,单身宿舍也住了多年。一个地方,只要有相濡以沫的人与安稳停留的房子,我就会觉得很幸福了。平时喜欢逛街,喜欢买一些小玩意,那天无意中看到一家小店有一个很独特的水果盘,抽象的版画,很美,一眼就喜欢上了,便再难释手,问老板说是50元,有些贵于是作罢。后来几天,心中时时惦记,又怕被别人买走,终于下定决心,飞奔而去,还好还好,漂亮的果盘依然还在,我和老板讨价还价,于是35元钱欣然买下一对,心里甭提多美了。喜欢一个东西就会这样,会想念会爱惜,不想错过。

一件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只要是自己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么便可以拥有,这很容易。但是,人与物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不是你喜欢就一定能拥有的。目前我拥有了安稳的生活,可爱的孩子,这对于我来说,足够了。除了这两样,其他的不过是锦上添花,若无,倒也无妨,若有,则会更好。

人生就像一场梦,睁眼再看的时候,已经走过了很长的征途。有那么个瞬间,我会怀疑自己,难道青春真的早就不属于我了?中年人,成年人,阿姨,等等,这些在我的记忆中都是长辈的头衔,什么时候戴在了我的头上我却浑然不知。当外甥当了爸爸,对着我让他的孩子喊我奶奶的那一刻,我是欢喜也是无奈,不喜欢这么早就步入这样的队伍之中,不想也由不得自己,这我明白。

年华似水逝,多么骄傲多么自负的时光总还是会过去。现在,我在春天里,在春天的阳光里。看这苍生浮世里的种种,许多都不过是幻想,守定心里的信念,并努力实现,才是真实的。有朋友告诉我,美丽比漂亮更耐人寻味,他希望我永远美丽,今天我终于懂了,在我的春天里。

时光碎片:品味城市

文/鬼遁

在钢筋水泥筑就的楼房里窝居久了,人便有了几分憋闷,去外面走走,街道上虽然不乏拥拥攘攘的热闹,却感觉那一个个行人仿佛是一只只小蝌蚪,在光与影的长河里游动着,而自己似一只落水的旱鸭,水漫过了胸,不停地挣扎着,却总也游不出那片城市的海洋,于是越发怀念起故乡那一望无际的田野来,还有田野里一片片碧绿的庄稼。

年少的时候喜欢旅游,不是为了玩,而是想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后来真的有机会去了一些城市,然而走过了,看过了,甚至是生活过了,又觉得这些城市也不过如此,或傍山而依,或临水而居,或平地而起,建筑的风格和城市的外貌或会有所迥异,但是一样的高楼林立,一样的人群密集,除了略带一些不同方言的普通话外,这些城市实在有太多的大同小异,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觉得自己不过是画了一个小小的圆而已。于是在故乡的那座城市,我的目光开始瞄准了近郊,并且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几位朋友,没想到其中一位朋友已早我一步有了这一想法,在城市眦邻的郊县溜达了几年终于没能找到一分出让的土地,理想和时钟的分针,在心的圆盘上一圈一圈画自己的圆,我只好隔段时间便回一次老家,看看那久违的庄稼的绿色,就像手机没电了充一充电,就像汽车没油了加一加油,人便清爽了许多。

我是个生性不羁的人,不爱受太多的世俗的拘束,所以并没有固守一份工作安分守己地生活,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多了一些,便有了一份闲情,却一直不大喜欢养花草,不是不喜欢花的婀娜,而是讨厌花草因浇灌使得盆内滋生的那些小飞虫,于是养鱼养龟,闲时坐在缸前,看看鱼在水中无声地游动,看看龟岿然不动地静卧水底的那份超然,心里也便有了几分沉静和了悟。然而母亲喜欢养花,开花的,或是长刺的,还有大叶的,偌大的阳台上,给母亲密密麻麻摆了一盆又一盆的花草,倒也有了几分绿意盎然。可是我还是离开家来了南方,只为了自己的生活里能多一份绿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觉间只是一恍惚,一年就过去了,在光阴的碎片里追寻,我竟有些怀念起母亲种的那些花草来,如今正是秋天,在朗朗的午后,阳光透过封闭的阳台玻璃,那盆盆缸缸的花草该是何等的灿烂和鲜艳啊?环顾此刻我居住的楼房,几个房间,还有阳台,竟然是了无了一丝生机,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居住的那个楼房里那株蓬勃的富贵竹来,我曾细心地为它剪过枝浇过水,搬走前曾一再提醒自己要搬走的,可是真的到了搬家那天,我还是给忘记了。于是思来想去,我决定出去买一盆花木回来,只为给自己干枯的居室添一份生机。

这念头搅扰着我,夜便辗转了,看完子夜时的“拳击之夜”,复出后的拳王特里尼扎德几场漂亮的拳击赛有如往燃烧起来的心膛间添了一把干柴,我兴奋之极,以至临睡前竟忘了关窗,次日睁开眼来,头竟沉沉的,仿佛泰森和刘易斯在里面纠缠着。我病了,高烧38度,去医院打了针,又服下药,这一躺便是两天,烧退后,头脑终于清醒过来,身体却乏乏地没了力气,买花的念头只好像那三百手时起时跌的股票一样存留在了自己的户头上。无心做事,唯有猫在屋里看电视以打发这无聊的光阴了。

这是个风清云淡的秋日午后,净空法师像一位久别的老朋友出现在屏幕上,那无边的微笑和慈祥的面孔仿佛窗外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我,让我几乎屏了呼吸随着大师的思维走了进去。大师讲到心境,说人关键在于修炼心境,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去选住的房子,也就没必要再去看什么风水了,因为好的心境可以把坏的风水变好,而心境坏,原来好的风水宝地也会慢慢变差的……

净空法师的开释如一场薄薄淡淡的太阳雨,滋润着我,那一刻,我的心忽然静了,想想自己连日来对花草的执着,我忽然间就明白了,花草树木也不过只是人生的一种点缀罢了,只要心中有绿,又何在于移花接木于身边或躬耕于陇亩之间呢?刹那之间,城市在我眼中灿烂了起来。

请我们都别孤单

暗夜的雨,有些凉。幸好只是细细绵绵的,湿了一些发梢有些许顺着脸颊流下的水滴。还离家很远的时候,她就下了出租车,想安静的走回去。这样的习惯已经保持很久了,她总觉得这样才是真的自己,走自己的路、习惯孤独,昙花一样在夜里绽放。

有些头晕,她记得自己没喝多少酒,仅仅一杯,可是还是醉了。聚会上,穿着灰白色格子衬衣的男子向她敬酒。有着俊俏的面容,还有着颓废的胡子渣,气度不凡,很少喝酒的她看着男子,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酒杯举起的时候,她看到自己无名指上的那枚尾戒。白银的尾戒,已经失去了光泽,安静的扣在无名指上,像个垂暮的老人,年岁大的失去了活力,能铭记的只剩一个象征。聚会结束后,男子说送她回家,被她拒绝。男子说,你就像一朵花一样。她没回声,拦下出租车就离开了。

雨突然急促起来,大滴大滴的落下,砸在脸上有些生疼,她抚摸了下脸上的湿痕,躲进了路边的房屋边。檐下雨水大珠小珠落玉盘,滴答滴答。她望向雨幕,心底的人影愈加明显。

喂。她说了一个字,哽咽了,为什么打给他。喂,蓝,是你吗?手机那边传来的声音深沉、沙哑,磁性一般隐含着急切的关怀。她挂了手机,拆下电池的时候,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很久都没有流泪了,咸咸涩涩的滋味流进心里,陌生而又熟悉,好像那串熟悉的11位号码。只不过看到一个和他相像的男子,只不过是同样的灰白格子衬衣,只不过同样留着有些看似颓废的胡子渣,还是想起了他。

银白色的尾戒都已经暗淡了色彩,都多少年月了?六年了吧。在她是生命里时间长的足以腐蚀任何一切,连银质的尾戒也敌不过时光消磨。却唯独腐蚀不了那个深藏心底的影子,一样的孤单背影。俊朗的面容轮廓分明,暗灰色的胡子渣,睿智、明亮却又掩盖不住的颓废、忧伤,他是她深爱着的。一直都是,和刚刚不知觉拨出的11位数字一样,一直埋藏在心底七年时光。七年,她听说过七年之痒。只是在那个夜雨的晚上,她问他,如果她突然消失不见怎么办的时候,他说,我会等下去。

七年前,大学刚毕业的她,绝然的离开富裕却充满矛盾的家,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想摆脱家里迷雾般的阴影。幻想着走出去,远离喧嚣,自己生活。然而生活就是生活,不是幻想。陌生的城市,她以卑微的姿态为找工作四处奔跑,却四处碰壁。那些孤独不安和彷徨无助,终于在冬夜阴冷的街角暴发,她蹲在街边,眼泪肆虐而下。

厚实的羽绒服披在身上的时候,她抬头就看到有着俊朗面容的他。他睿智而明亮的眼睛看着她,指了指她住的地方,嘴角轻动,暗青色的胡子渣让他的年轻显得有些成熟。他对她说,走吧!回去。好听的声音磁性一般。她是认识他的,或者也不能称为认识,她从来没和他说过话。她唯一知道,他就住在她的对面,也是她在这个城市见过最多面的人。早上出门的时候见过几次。

走吧!回去。短短的一句话,仅仅四个字符的发音,却和那厚实的羽绒服一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温暖了她整个冬天的严寒和孤单。也打破了他们之间的陌生防备感。她记得,那夜的夜特别的亮,明亮了她心底所有的黑暗。也许是那睿智明亮的眼神下掩盖不住的淡淡忧伤,也许是那暗青色的胡子渣略显成熟后的颓废。她突然就爱上他,和他充满磁性的关怀一样深深的吸引着她。

工作稳定后,她搬去了他那里住。三居室的,简单却整齐温馨,她搬进的是间侧卧,正对着他的书房。他便宜租给她的,正好她租的也到期。他是本地人,广告设计师。女朋友,叫潇,偶尔也会带潇回家过夜。他跟潇说她是他远房表妹,来这边工作。他每天都会很早去公司,而她醒来的时候总会发现餐桌有一份早餐。也很简单,一份三明治。他告诉过她,顺便帮她叫的,冰箱有牛奶。她不好意思,开始学做饭。有时,下班早的时候也会做一桌菜等他回来吃。有一次他带了潇回来,潇说自己都懒得学做饭,还夸她做的菜好吃。她微笑,低头的时候突然看到他注视着自己的深情眼神。她不敢抬头,她知道潇曾陪他走过风雨的。

日子就这样缓慢安逸的过着,平静而又温馨。然而,某些时候,她在做家务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的看着书房里的他痴呆。灰白色的衬衣,浅蓝色的牛仔裤,坐在电脑前认真的工作着,暗蓝色的光线在他背后包围成一个模糊的人影。她会看到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隐隐约约透露出些许悲伤。那是她喜欢且深深迷恋的。有时候,他会在深夜陪她坐在阳台看星星,端一杯咖啡给她?。他的手指碰到她的手指,她感觉到他会颤抖,还感觉到的是黑夜里他一双淡淡忧伤的眼神的深情注视。她自己也会颤抖,他手指的温度顺着她冰凉的指尖爬进心里,是她拒绝不了也不想拒绝的温暖。

爱的没有任何预兆,她和他就如同一对细水长流的夫妻。唯一不平静的时候就是潇来的时候,带来的喧闹和暗示。潇半玩笑的说,蓝你怎么不搬出去住。她瞬间说不出话来,他有些生气接过潇的话,说她是他的表妹住多久都行。她趁着他们聊天的时候借口买菜逃了出去。天渐渐的黑了,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也足以淋湿了她发梢和衣服,有些凉。心突然有些刺痛,她不过是他萍水相逢的人,还是走吧,结束这不该的情感。买菜出去的匆忙忘了拿钥匙,她坐在灯光阴暗的楼梯上等着他回来。雨越下越大,她能清晰听到外面雨水的声音。他拿着伞慢慢的走上来,她知道,他是送潇回来了。昏暗的灯光将他狭长的背影慢慢拉长,他看着身上湿透的她,良久,打开了门。

收拾东西的离开的时候,他突然从后面抱住了她。他颤抖着亲吻她的耳朵,温暖的鼻息绕过耳畔,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呢喃着。他说,蓝不要走。她转身,眼泪滑了下来,她抱紧他,吻上了他的嘴唇。她终于还是把自己交给了他。她和他疯狂的做爱,把全部的情感都揉捏了进去,把挤压的心疼全部爆发了,彼此汲取又一次一次的融合。

他说,不要走,我会把一切都和潇说明白,我爱你。她看着他说,我知道,我也爱你。她要他陪着围着这个城市逛了一圈。她说,送我一个礼物吧。他就带着她去了最大的珠宝店,帮她挑了个最好的首饰。她笑着不要,选了一个最不起眼的戒指,银质的尾戒。138块。又下起了雨,咖啡厅里,他说,蓝,你就像一朵花一样,昙花。在每个陪你在阳台看星星,我都会害怕。害怕你像昙花一样,在我的世界存在一瞬间就消失。她看着他,咖啡厅里暖黄色的灯光照在他脸上,格外忧伤。她说,如果我真像昙花一现突然就消失了怎么办。她看到他也像昙花一样,一瞬间苍老。他说,我会等下去。

他去找潇说明的时候,她也背起了行李。她发信息给他,和潇一起好好生活,我原本就不该出现在你们之间,就把我当成你生命里的昙花吧!他回信息,知道你会走,你的善良不允许你心里有是第三者的影子。可是心跟着你走了,还能和谁一起生活。你知道吗?昙花虽然一现,美丽却永远留在人心里。记得,我会一直等下去。

是的,六年了,他一直等着她。她终究不想一个人行走、习惯孤单,她把手机拆下的电池装上,拨通了电话,11位铭记的号码。她说,我想你,一直想。手机里传来他喜悦而又充满磁性的声音,他说,我在等你。

别离六年的城市,她看到他站在机场外,依旧灰白色格子衬衣,依旧留着暗青色的胡子渣。他紧紧的拥抱了她。他说,我带你去逛整个城市。然后他握紧了她的手。无名指上银质的尾戒在阳光下闪着毫光。她亲了下他说,138,一生吧。

不止湘湖

文/邵丽

要去浙江萧山湘湖参加一个有关散文的研讨会,已订好下午的机票,去许昌是临时加的一个行程。中国摄影家协会要在许昌举办一个“魅力许昌”摄影展,须得去出席一下开幕式。常常从许昌城外的高速公路经过,却有好多年没去过城里。当年我爱人大学毕业分配至这里,细细想来,还是有许多悲欣交集的回忆,只是有些记得,有些已遗忘。

许昌在三国时是魏都,后来演变为一个工业城市。记忆中,是一个灰头土脸、干旱缺水的城市。但这次摄影展上展出的照片,却让人眼前一亮,许昌在摄影家的镜头中华丽绽放,令人难以置信。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连居民吃水都成问题的脏乱土城,竟然魔幻似的变成一座水城,的确匪夷所思。我记得原来许昌市内有一个小湖,也叫西湖。苏轼、司马光、范仲淹、朱熹、欧阳修等都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后来苏轼到杭州做官,给当时的州官致书,建议改名小西湖,以区别于杭州西湖。所以《永乐大典》才有“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之说。

陪同的朋友说,许昌的华丽转身发生在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许昌市每年能分得2亿多立方米水,完全满足了许昌市民吃水问题。于是市里决策者决定把北汝河水和城市中水作为生态水源,连通了环城河道,把污水输入处理厂集中净化处理。同时挖出5个城市湖泊,开辟了沿河林带,一套完整的城市生态水系建立了起来。因此许昌地下水位平均回升了2.6米,河水都达到了四类水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了目前的40%……

飞机大约是下午3点抵达萧山机场的,机场距会议承办地湘湖度假村只有40分钟车程。车驶入湖畔,渐入佳境。黛色群山中,荡漾着一汪碧水,犹如天宫遗落人间的一面宝镜,清澈而明静。比较而言,西湖是娘娘的端庄典雅,湘湖却是美丽的邻家妹子,亲切、温柔、淡雅之中透着天然的灵气,一派纯情,却也是另一种惊艳。接站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小姑娘,她怯生生地问我,老师来过湘湖吗?答曰:没有。老师知道湘湖吗?答曰:刚刚知道呀。小姑娘就更羞怯了,脸色红润得像车窗外的晚霞。她扭过头看着窗外说,我们湘湖没有西湖名气大,是新开发的景区……接着开始背解说词了。我打断她,笑着安慰她,飞机起飞之前我做了一下功课,萧山的湘湖可不是新的。远古时,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而城山、西山则是海中的小岛。当时,海浸海退频繁,沿海平原常常海陆交替。约8000年前,海退成陆地时,这里又成湖泊……啊?老师知道得这么多!您知道吗,2002年,考古人员在发掘跨湖桥遗址时,在地下第九文化层里,发现迄今已经有8000年历史的独木舟,同时也发现了这个自然“湖泊”的历史。

我知道,8000年的独木舟横空出世,在水面划出一道历史的涟漪,将浙江的文明史足足提前了1000年。更令人称奇的是,在1990年第一次抢救性发掘中发现的两座储藏窖,里面储满了橡子和大量的水稻,从水稻粒型分析结果看,跨湖桥遗址的古稻明显区别于野生稻,是人类驯化后栽培的。这项发现,打破了改良水稻从中东引进的传说。这让我兴奋莫名,十年前,我曾经为河南省漯河市编著过一本城市书,其中说到舞阳县贾湖遗址,在那里也发现了大量8000年前的炭化稻米、稻壳及石磨盘,证明贾湖是粳稻的初始起源地之一。真的无法说清楚,我们的中华文明到底有多悠久的历史;也无法想象,那时我们浙江的先祖与数千里之外河南的先祖,是不是曾经一起茹毛饮血的同胞?

我们入住的驿站,建造在湘湖岸边。那晚去湖上散步,想象着清朗的夜晚,面湖而立,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两座古桥,交相辉映,银光闪烁,该有多么浪漫。却见阴云遮月,月牙儿一会儿从云朵里露一下脸,小孩子一样淘气。因为上面是航线,飞机已经降得极低,偌大的一架,灯火辉煌,一时躲进云中,一时又窜出来,引擎声近了又远了。大家都仰着脸,认真地看着,或者各自附丽着自己的心事。对面偌大的越王城山上灯火璀璨,似有几百栋别墅。我们踏着湿漉漉的石板从跨湖桥上走过,要近前去看个究竟。约莫走了半小时,已到了山脚下,一整座山的灯光突然灭掉了,漆黑的一片。有路人告诉我们,山上没有别墅,那是灯光,几座山的灯光工程。天已经很黑,仍有三两游船在湖面上徐徐来去,似远还近,连我们自己都入了诗画里去。

湘湖几乎是建造在水上的旅游开发区,住在水边,吃在水边,出门就立在水边上了。我们去捕捞船上看船老大下网,湖水过于清冽,又加上我们的喧闹,几十米的网,竟然未拉到一条小鱼虾。散文家周晓枫不甘心,与船民约好,夜里四点再随渔民船去打鱼。后来果真去了,却是因为天黑未能拍下照片,只是哀叹那些鱼儿太可怜,躺在舢板上挣扎抽搐,看着都痛。未知鱼之乐,却识鱼之痛,到底是文人的情怀。

湘湖旅游度假区端的就是一个大公园。已经晚秋,各种叫得出叫不出名的花儿开得枝繁叶茂。特别是桂花,香得满天满地。湖边的小镇上种了几百亩向日葵和格桑花,我们称之为花海。真想拖家带口来这里,丹桂飘香,蟹肥花黄,着三五知己在酒馆坐了,蒸上一盆湖蟹,几盘湖鲜小炒,再温一壶黄酒——所谓幸福,估计就是这般模样吧。

这么多年来,湘湖一直寂寂无名,估计与它的多次被毁有关。所以,决策者们重新开发湘湖的决策是英明的,湘湖的人民享受到了湘湖旅游景区带来的福音。其实,在2500年前,湘湖就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重要历史舞台。湘湖和白马湖,是越国的军港——固陵港,是我国汉代以前最大的军港。越国的500艘舰船,近5万水军在此常驻,越王勾践的多次水上军事活动也都从这里出发。秦、汉、唐时期,西陵湖因淤泥成为沼泽,或被垦为农田,水面逐渐减少。宋正和二年,程门立雪的主人公之一、时年六十岁的杨时赴萧山任县令,顺应民意,废田37002亩,蓄水成湖。因此湖西南宽,东北窄,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潇湘然”,故名湘湖。清末至民国时期,湘湖主垦势利占上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是湘湖历史上垦殖最迅速的时期。至1966年,湘湖水域缩减为3040亩,还不足原来湖面的十分之一。2003年,杭州萧山区的决策者们启动了湘湖保护与开发工程,恢复湖面1.2平方公里……

湘湖有一条堤岸叫杨堤,就是以杨时的姓氏命名的。西湖的苏堤,也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筑成。老百姓能记住一个人的好,所谓政声人去后,此之谓也。

杨时属于程门四大弟子之一,他赴萧山任县令时,已经名满天下了。当时萧山县城周围农田易旱易涝,连年受灾。乡民曾多次要求将低田蓄水为湖,以灌农田,但都未实现。杨时到任后,认真听取乡民的意见,率百姓筑湖,取名“湘湖”。就是在他的手下,湘湖成湖面积最大,达到3.7万亩,周围80余里,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有过半农田可以得到灌溉。

我之所以这么不厌其烦地介绍杨时,并不仅仅是为了感慨他的这番千秋功业。从许昌,到眼前的湘湖,以及历史上的杨时和苏东坡,我感受到了某种共同共通的东西,这些东西一直在感动着我。在历史宽大得无边无际的褶皱里,我们仅仅是一尘之末。但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不管是官员还是我们这些凡人,我觉得几乎也可以算作饱满的人生了。

我还沉浸在过年中

文/卢东东

自从过年来洛阳上班后,我的思想和状态就一直没有转变过来,心情和人都变得很浮躁,也不想工作,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似的。而且发火严重,无论对谁,都敢发上一通,这是怎么了呢?我想分析一下,看看是什么原因。

今年过年难得团聚一次,幸福感自然就不说了,在家里也比较放任。好多年没有和爸妈在一起过过年,爸妈也很放任我。家里说笑的声音也是 比较多的,这在孤独的我看来,是很受宠若惊的。所以,一回到工作的地方,这种失落感就油然而生。

接下来就是我对农村的看法,在农村,我觉得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这与我当初所要追求的城市生活有了很大的一致,我觉得城市和农村生活条件已经越来越一致了,虽然很多方面农村和城市并不能相比,但是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而且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农村的优越是要高于城市的。比如我常说的幸福感,城市里,一到过年过节就是一座死城,丝毫感觉不到一丝节日的气氛,反而农村,现在的气氛依然能够感觉到。

过年的时候,去亲朋好友家里拜拜年,说说笑,吃吃饭,增进一下感情。这是过年的滋味,而在城市里,有太多的商业元素在其中,过年总有一种金属感,找不到半点人情味儿。而且来到之后我越来越想逃离城市,急切地想找一处比较安静的地方,不求富贵,只求能够安安静静地生活。每天在这里,早上一早起来,要去等公交车挤公交车,为了不迟到,为了挣那20元的全勤,中午火急火燎地吃饭,下午忙一下午,晚上又是如此,真有点受够了这种生活。

谁还会说农村不好呢?依然还会有很多人说农村不好,这不好那不好,现在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楼房住着,大鱼大肉吃着,车开着,新鲜的空气呼吸着,免费的水喝着,还有什么不能知足的呢?这一切都有了的时候,不应该感到幸福吗?也许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只能这样说了。

我现在一个人在洛阳,不求什么,只求能够安安稳稳地工作一段时间,周末或假期的时候,能够找个安静的地方,走进大自然中,感受那最原始的气息……

午夜的末班车

文/完美

午夜的末班车,只剩下司机和我,两个人的疲惫装满车厢。因为空旷,车厢显得冗长,相比于白天的拥挤,这样的空荡有些落寞,像电影里刻意录制的浪漫镜头。头依着冰凉的车窗,还是不能抵住困倦的来袭,半合拢的眼睛只朦胧的看见街灯闪烁不定的橘色灯光。

夜醒了,人睡了,午夜的城市是另一番模样,静谧、深沉,恍如有时光停驻的感觉。

我相信万物都有它少为人知的另一面,空荡的末班车、沉睡的城市,还有疲惫不堪的人们。很感兴趣能看到事物的另一番模样,但绝不刻意探究,喜欢不期而遇,有时欣喜有时哀伤。前几日,偶然路过某企业一处废弃的篮球场,那是我儿时常去的地方。正在拆迁,场内砖头瓦砾一片狼藉,阶梯坍塌,但是锈迹斑驳的篮球架就在那里默默地伫立,也许只为了告诉人们它见证了一个大型国企最辉煌的时期。望着那孤立的篮球架,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二十年前叫做“灯光球场”的地方,流转的灯光、跳跃的灌篮手,听到了观众雀跃的欢呼声。那时,每个周末的晚上都有赛事,篮球手都是企业的职工,观众都是职工和家属,为此比赛更有看头。周末的傍晚,球场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连围墙上都骑满了人,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狂热时代。如今,物是人非,灯已灭、人已散,篮球场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得不留一丝痕迹。而企业昔日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寞,也被一个小小的篮球场演绎得淋漓尽致。我在怀念中感受着昔日的欣喜和现在的哀伤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随着篮球场的消失,一切都将成为我久远的记忆,放置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封存结网。

同这个篮球场地一同拆迁的还有几栋老式房屋,好像这座新型城市一块羞于见人的疮疤,它破败得不堪入目。可就是在这样的房屋里,时常传来铿锵有力的架子鼓打击声,我一直将它形容为:贫民区里的贵族气。想象着一个穷困却不潦倒的男子,在用鼓声呐喊无人能懂的内心,那是发自心底的另一种声音,冲出破败的表象,表达高贵的气质。听着这似曾相识的鼓声,我又想起了高中时的四个男同学,这是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团队,放学后也是在一间破败的老式房屋里,做着青春的梦想,键盘手文静得像个姑娘;贝斯手留着长发,被老师骂了又骂;鼓手总是穿着一条破了很多洞的牛仔裤;歌手戴着金丝边眼睛,像极了林志炫。他们陶醉在音乐里的时候,每个人眼里熠熠生辉,谁又能想到在课堂上,个个呆若木鸡的懒散模样。现在的我,不时猜想,他们会在芸芸众生间的某个角落,怎样展现着自己精彩的不同侧面。

曾经困惑于分不清事物哪是真实的一面,哪又是虚幻的一面,现在越来越明白,事物是立体的,它有不同的侧面,哪一面都是真实的,需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欣赏。像多棱镜,每变化一个角度就会呈现不同的美丽画面。突然有一天惊奇于一个重大发现:一条路径,去时是一番风景,回时又现另一番风景,只缘于回时看到了去时身后不曾看到的另一面。为此顿悟,善于多个角度看待人和事物,认识会更饱满更鲜活一些,而不至于盲人摸象般偏执。

下了末班车,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众人皆睡我独醒的超然情绪紧紧包围过来,路灯把影子忽而拉长在身后、忽而投映在身前,我看见自己的影子在这个午夜是如此的简单又激昂。

失去幸福感的城市

文/鱼儿快快游

今天在就午餐的时候,一位老师对我说:“感觉现在活着真累啊!”她是从山东调动到上海来的,有着两地工作的切实体验。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活得累(包括工作得累)是很正常的。

累,可能是网络上点击率位居前列的一个词了。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关于累(取四声)的词语有:劳累、心累、连累、受累、拖累等。没有一个是好的。于是人们给它安排了另一个读音(取三声),组的词就中看受用多了,如:积累、累计、果实累累等。但这是古人的智慧,在困境中为自己找寻一条解脱之路。

看到网上发布的一则新闻: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作了相关研究,认为中国人幸福感下降基于七大原因:1.老爱比较;2.缺乏信念;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4.不知道奉献;5.不知足;6.相互不信任;7.过于焦虑。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像此种关乎民生问题的研究,大多来自外国研究机构。那么我们中国的相关机构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幸福要外国人来操心,而我们自己却漠不关心?因为面对太多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抱着无可奈何的苦笑了。

我觉得外国专家摆出来的理由是相当充分的,所谓旁观者清。但身在其中的我们未必不能看清楚这个问题的症结。即使我们发现了原因,我们也是毫无办法加以解决。群体幸福感的缺失,靠个人的努力是难以扭转的。这是受人情文化传统影响的,就像闯红灯之类的现象杜绝不了一样,我们中国人有着普遍对法规制度的淡漠。

为什么过去的乡土社会人的幸福感高呢?只要把这七条原因反过来看就是了。像我们这代人,还是有话语权的,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幸福感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足。所谓“知足常乐,心安是福”,道理是显明的。

我们没有形成这样的以精神主导的信念世界,周遭充满了日新月异的物质新象,是没有办法不产生越来越多的欲望的。质疑信仰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信仰;不屑信念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信念……但越是这种人,越是以诋毁信仰和信念为乐。他们打倒、抹黑一切被称作崇高、伟大的事物,在文化环境里形成了一些混乱无章、肆意模糊、不断改变的意识符号。

城市,使物质越来越丰富,使幸福越来越匮乏。城市,绝不是天堂和乐园。走进城市,其实是走进了一座心的炼狱,不过是一个由圆满炼成煎熬的过程。死亡,最终会净炼一切。

一季花开又花落

又是一个长春的国庆,又是一个下雨的一天,阴阴沉沉,像是缺失了光的爱恋,迷失在孤寂的戈壁···

——题记

好久没有静静的写过一篇日志了,不知道是更加的慵懒,还是静静思考的时光的更迭,都已不重要,来到这个城市,已经是一年了,时光的流逝,我们已没必要去探究,归根结底,只是对这个生活了一年的城市的一些感念。

来到这个陌生的北方城市已经快一年了,从刚开始的好奇,慢慢的平复自己的情绪,到现在融入到这个城市的节奏和生活脉络,已经渐渐的习惯于这个有些小资的城市,这个我要待五年的城市,这里没有那么多高楼广厦,据说是城市规划限制用地;曾经在某个秋日的午后,在某座稀罕的高层写字楼顶层,放眼望去,是那样舒坦——一片蔚蓝,还有几片淡淡的浮云。

有一次在长春的街头,看见有两个年轻的人在唱歌, 从他们的声音里听到了勇敢 和对生活的渴望 ,我想我也可以充满渴望的生活着···

风往北吹

不知道为何听着听着就流泪了···

这是一座普普通通、中规中矩的北方省会城市,没发现长春有何别具一格之处,但整座城市给人平淡无奇感觉的同时,也隐隐透着稳健和从容,要说有特点的话,长春的绿化做得很好,闻着路途中不时散发的青木的飘香,可以很舒适很平静的坐一下午,看这个城市很早就下落的夕阳和烟霞····

经过长春生活的一年,至少比起其他的新生来说,这是很适合我的一个城市,悠闲而又不紧凑的生活,记得长春的冬天很冷,满地枯黄的落叶,被车轮残忍的碾过,被人们肆无忌惮的踏过,可是不能言语。现在冬天已经过去了,夏天也快要过了,可是一切都还没有改变。

最能引起我感慨的是长春的早晨,比起西北来说7,8点天才灰蒙蒙的亮起来,长春这个城市在3点或者是4点就已经开始了崭新的一天,4点多的时候,老大爷老大妈就起来开始呼喝呼喝的锻炼着,发挥着是夕阳但是好似朝阳一样的动力,轻轻冷风吹过,这个城市并不像西宁那样的干燥,也不像青岛那样潮湿,而是带着一股泥土的清香和花露的雨润,迎接一个城市的开始。

写到这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可写的了,那就这样断了,窗外一片朦胧,一片淅沥沥的雨声,被雨打落的花瓣,残美的凋谢在青古色的石板上,我想,又是一季花开,又花落了····

你的城市下了雨

文/小二狗呢

“第一次见你,天上下着小雨,你站在雨里,像是在等一个迷,第二次见你,是否上天注定……”

电话那头,男孩在唱着这首歌,虽然没怎么在调上,却依旧很深情。女孩手里是没有洗完的衣服,脸上是藏不住的笑容,她知道男孩在KTV里,这首歌是他答应给她唱的,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男孩唱完之后,紧接而来的是一句:我喜欢你。女孩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听到电话那头全是起哄的声音,她吓得挂掉了电话。

男孩的电话还是来了。他说:这首歌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记得第一次见你,你站在校门口,天上下着小雨,可是,你却没有撑伞,我从你身边经过,就不想再做你的路人。

女孩问为什么,男孩答《因为爱上你》这是歌名。爱情不会比想象中来得慢。他们在一起了。而在这之前,他们只见过两次。第三次的见面,是女孩返校。火车凌晨到达他们相遇的那座城市的火车站。虽然女孩个子很小,男孩还是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她。他牵过她的手。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被他温暖的手牵着,她就想可以一辈子。

后来,她们的生活基本上个大多数情侣一样,只是他们学校隔得比较远。加上大学的课又经常相撞。所以见面的时间很少。那一次,女孩生气了,男孩为了哄她坐了三个小时的公交车回来只为了给她擦一滴眼泪。那又是一个雨天。男孩拉着女孩在雨中奔跑。即使只是从图书馆到食堂的距离,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女孩依旧感觉幸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次见面就下雨,雨已经成为了她们生活中的一个标记。那是个小假期,男孩有事都得回家。女孩送男孩去车站,为了配合女孩的情绪,天空又一次下起了雨。女孩送走了男孩,转身的时候听到了男孩叫她的名字。回头。男孩紧紧的抱住了女孩。他吻了她。不管是人海,不管是雨中。她们都舍不得离开彼此。从那以后,男孩每次回家,女孩都会去送他。女孩每次回来男孩都会去接他。就这样度过可以了一次次的寒暑假。只是生活并不是童话故事。他们还是分手了。在他们以为彼此就是自己离不开的那个人的时候他们分手了。

后来的女孩走出火车站,再也看不到男孩。她知道她得习惯。只是最后的那个寒假,有点冷。女孩出站以后等来的也紧紧是一场雨。她的思念汹涌而来,之后的她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忍不住想起了男孩拉着她在雨中奔跑,想起那个雨中的吻。她终于想起了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她站在雨里,只为了等一把伞而已。

女孩从公交车上下来,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校门口,旁边的那颗小树已经不再是小树了,她仿佛看到了4年前他看到的那个雨中的自己。只是他却不会再出现了。雨越来越大了,她想找个地方避避雨,却看到了她思念的那个人。这一次她看清楚了。男孩撑着一把伞站在那里。女孩静静的等着。她知道她终于等来了她要的rain love。

是谁说的笑着哭最痛,此刻的她却觉得留下的眼泪都是甜的。

男孩撑着伞走到她面前说:“上一次,我在雨天遇见了你,就把爱情给了你。而这一次,我想把雨伞和守护都给你”。

宫崎骏说过一句话:“你住的城市 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到你想要的陪伴。”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城中村

文/周世恩

本来,人是不分贵贱的,可是长着长着,就会长出了子丑寅卯来,分出了贫穷、富裕、高贵、低贱。这,有点像城市,开始,明明是一个摸样的,斜几座高楼,荒几块空地,但长着长着,也变了样儿--有的成了高端的金融区、写字楼、别墅群、小区花园,有的就成了恶臭的垃圾填埋场、高架桥、半拉子的建筑工程,还有的,连变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地,以前,别人把它叫做村,现在,别人把它叫做城中村。

城中村是被城市遗忘的孩子,它摸样儿丑,见不了世面,躲在高楼大厦的后面,羞羞答答地。楼不是齐整和谐的颜色,什么面孔都有,粉白墙的,砌红砖的,贴瓷片的,像染坊挂起的布匹,五颜六色,参差不齐。楼也建得杂乱无章,横着的、斜着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从平地里长了出来,也从一犄角旮旯里冒了出来。路也蜿蜒曲折,小的小气,刚刚容一辆小汽车通过,再想过一辆汽车,就要靠着楼的墙壁,擦花亮珵珵的烤漆了。村里倒有些生活的气息,杂货店、快餐店、烟酒店、买鞋的、烤红薯的、摆大排档的、推着小车烧烤的随处可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吆五喝六的猜拳声、呯叮啷当的炒菜声、汽车刺耳的喇叭声也随处可闻,只是,却少了一点那么的宁静和悠闲。

城中村里,住着很多被遗忘的人,乞丐弃儿、走卒商贩、伙夫僧尼,算命的、卖药的、理发的、送快件的,建筑工、泥瓦匠、外表光鲜却内心疲惫的白领、怀揣着梦想而却四处碰壁的大学生……三教九流,不一而足。它像一个巨大的容器,用低廉的出租屋、黏粘而潮湿的空气、永远见不到阳光的握手楼、价格公道但混合了多少地沟油和化学添加剂的快餐、南腔北调和汽笛吵闹混合的喧嚣,供养着一群做着城市梦的人,让他们在这里自由地生活、失落、生病、迷惘。

住在村子里的人,想走出村子。他们看到不远处的还没开盘的小区洋房,内心总会滋养出几分艳羡,脑海中甚至会幻想一下,如果自己能在住在那高楼之中,一定做梦忒香、吃饭忒有胃口,在盘算了一下一年的收成后,他们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然后,深深地叹一口气。春节的当儿,他们也会到商场里逛逛,希望像城里的人一样,为自己的女人、孩子买一两件漂亮时髦的衣服,过年时也能怀揣个三星、苹果的手机儿,告诉别人日子过得舒坦,可在那高昂的标价面前,他们顿时失去了问价的勇气。在很多的夜晚,他们沾着床沿,就能呼呼大睡,偶尔也有睡不着的时候,就仰望着有些泛黄的天花板,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扎根他乡,或者衣锦还乡。

走出村子的人,怀念这里的旧时光。因为,这里曾遗落过他们最初的梦想、纯洁而不带人间烟火的蜗居爱情。这里的握手楼,让他们曾居有定所、睡有床榻;这里的路边的快餐店、大排档,喂养过他们空瘪瘪的肚皮、饥饿的胃;这里的南腔北调、朴素、杂乱,让他们不分尊卑,有尊严地活着;这里从高楼空隙间散落的阳光、夜晚从窗口爬进的月光,曾抚慰过他们的失落迷惘或异乡的思念与孤独。在这里,会滋生打架、斗殴、犯罪、丑恶,但是,也会生长善良、淳朴、友谊、爱情。有一天,他们或许会在城中村的牌坊下驻足痴望,骄傲或者失落地告诉别人--这里,曾安放过他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这里,曾流放一颗颗漂泊的心灵。

每个进城的人,心中都会静静地生长着几个这样的村子。或许,那是皇城根下的唐家岭、双泉堡、正白旗,或许,那是上海的陶家宅、徐汇的东湾村、杨浦区的闸殷村,或许,那是广州的棠下、猎德村、京溪村。有些村子,慢慢地在地理版图上消失了,握手楼成了高端写字楼,大杂院变为了富丽堂皇的大酒店,臭水沟上盖出了花园小区,小巷子成了笔直而宽阔的大马路。有些村子,却还顽强地存在着,在城市的包围之中,呼吸着,吐纳着。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就这样走近它,然后离开它,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伤疤,亦同样,是一个城市鲜明的记忆,它的年轮上,记录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有的迷惘、痛苦、幸福与收获,亦同样记录着一群又一群人的青春、生活与人生。

城市,生活

文/根旺

在上海这样繁华之都,也会有赤裸在外的废旧铁轨。这是被遗弃的、旧的交通工具,人惊喜它的出现,却渐渐淡忘他们的存在与消失。

关于城市的表情,人与物。大多人都有克制自己情绪的能量,会适当、也适量的告知面对的世界所拥有的表情。某次在上海地铁走道的灯箱广告上我见到类似这种方式的表达,每周定时更新的灯箱片变换着平凡生活中的各式笑容。我想象着他们在记录自己幸福的同时应该是对生活存在向往的地方,但是面对这样温暖的画面,行色匆匆的人们却满目写满着疲惫。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不断的邂逅,直至精疲力尽。这话像是谁跟我说过,或者我在某次旅途中阅读的书籍中读起的。

每次驱车去外地短暂出差,那种出发的心情都会很好,如同去奔赴一场美好。但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停留过久,就会开始不适。记得八月去深圳佛山那几天,奔波颠覆了本就不是很规律的原有生活,几乎彻夜失眠。人存活是因为天地供以氧气与日光,自然给以食物与所需水分,人的生长应该如同植物一样,于长久时间内,面对所处的不适环境,比如干旱、淹没、踩踏。这些是疼痛的过程,很多人依赖药物、治疗去除病苦,但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得将自己交给天地,任其自我修复与规理。就像情感一样,信任,就是建立于恢复的最好良剂。

曾经恐惧过烈日,但渐渐开始害怕夜晚。

一位设计师朋友经常在凌晨时分在微信上道:晚安,城市。我回复说,这个标题应该改为:早安,城市。我之前也做过夜猫,那时刚刚接触设计,陪着几个日夜颠覆的设计师常常是在凌晨时开始工作。正是长期的日夜颠倒,让白天的工作效率下降,懒散、自由、像是一只永远都睡不醒的巨猫,在夜间却是最兴奋的。我终究没能把这种习惯坚持,我需要睡眠,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睡眠。

深夜老大给我信息,说他现在已经没有目标,没有了激情,只是踏踏实实的生活着。我问他,你快乐吗?他回信,不快乐,但至少不难过!我问他你还会回上海吗?他说,也许不会回去了。是的,我们走过很多城市,路过那里的风景,但有些城市,我们再也不想回去。

我与H在一起的时候,会说很少的话,但喝很多的茶。他也许是我所有朋友中最单纯的一个,单纯不是那种不屑事故,是纯粹。累了的时候总喜欢找他聊天,他是那种能让人慢慢安静的人。某次我就问他,你怎么能做到如此安静,他说,不知道,也许生活本该就是这样吧。是啊!生活也许本该就是这样,可多奢侈,奢侈到跟青灰一样,一触即散,抓都抓不住。

陈大哥常常会发一些祝福的短信,平淡但很温馨,那是种有人一直记得你的温馨。人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其实人生很难,高山流水遇知音,又有几人?人的一生都在倾诉和倾听两个角色之间转换。真正知己的人不需言语,灵魂相遇,真正的知己不需要去猜测,静默以待,心有灵犀。前几周去医院看望他老妈妈,老人因摔跤失去了意识,但当我握住她的手时,她却紧紧的不愿放弃。人总归逃不过慢慢老去,生老病死。当有一天我们也这样的时候,是不是还会眷恋,亦或解脱?

现在想来渐渐对生活失去了最初的意想,是这样融化到时间里,被生活磨平自己不羁的棱角,我开始愿意给每一个给我信息的人回复,倾听每一个故事,我也给他们写信,然后在远方给他们祝福。

某次,坐在车里听雨水拍打窗户的声音,一夜的秋雨带来远道而来的台风,台风之前的云优雅至极。去工地的路上,的士司机给我介绍这一带景。夏日里的清荷已经开放,他说可以来拍照,美好极了。美好极了。这是一个普通生活中的人告知我的话。花开花落,一年一年,是这样缓慢的时间,我意愿找寻这样的美好,那是对世间的人与物的全然眷顾。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生灿烂一回的渴望,但我们却往往都没有付出更大的努力,在遭遇困难和阻挠的时候,往往接受环境的安排。人生勇往直前的岁月真的太少了。如果,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我们都会比现在过得更好吧!

好久没去好心情文学,今天打开,发觉收到这样的留言:好久没见你的散文,只是想说不要丢掉你的文字,因为真的很美,加油!一个网络陌生的朋友,这是对我的鼓励吗?不管怎样,我喜欢文字,我不会放弃,也比如生活,文字过后,心里暖暖的。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乡关何处

文/雨倾城

多少年了,在城市奔忙之余,常常想起儿时的乡村。

那时的村庄,树多草多水多鸟多,同钢筋水泥的城市相比,多了一份人生的静谧悠闲,仿若一本线装的古典,随随意意的一瞥,便让你入诗境入画境入梦境。

最难忘的,是那条清清浅浅的小河,从远方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把我的村庄分为南北对望、鸡犬相闻的人家。清凌凌的河水淌着云朵,映着尘世,也渲染着一座诗意的世外桃源。

这诗意,在惹雾的小河边,在做梦的蛐蛐上,在风起的山林间,在滴落的晨露里,在向晚的青石旁,在简陋的戏台上,在静默的庭院中,在母亲的炊烟上,在父辈的泥土下,也在和伙伴一起光着脚丫满村庄乱跑或者在夏日的夜晚躺在高高的草垛上看天空数星星的日子里。

在乡村的天空下,水木清华,白云悠悠。不管你行走于阡陌柳岸,还是坐卧在自家的土炕上,总有清风入怀鸟鸣在耳,陶然,怡然,心头一派清空的禅意。

只是回忆依旧,故乡已然换了人间。

村庄陌生了。

曾经长满车前草狗尾草一到雨天就一踩一脚泥的土路消失了,曾经苍苍莽莽每至秋日就芦花飞白的大片大片的池塘不见了,曾经杨柳依依飞鸟绕岸的泥河干涸了,曾经木门竹篱青瓦粉墙的老屋拆除了。

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历史,成了曾经。

我的熟悉的整整一个曾经啊。

到如今,只看见越来越多越来越宽的柏油路纵横田野,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华屋广厦崛起家园,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轰鸣盘旋耳际。

站在乡村的背景里,我长久地迷失。

岁月的岸边,芳草萋萋,河水清且涟漪。

我把我的村庄丢了。

我的脚步,再也回不到思无邪的童年,回不到我至亲至爱、温暖而诗意的村庄。

透过灯红酒绿的浮华,望见熟悉而陌生的村庄带着沧桑的表情缄默不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然而,给予人们星灵的滋养亲情的反哺的乡村却渐行渐远,一点一点,成为古老的符号,成为一个民族鲜活的记忆和想象。

简单朴拙屋舍俨然的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村庄,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还剩下多少呢?

我们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个时代的忧伤盘桓心头。

望中的一切,让人有种想要逃离的冲动。

忆起了庄子“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的善意的提醒,忆起了端己“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凄怆哀伤,想起了库泊的“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的责任和悲悯。

乡村——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所、精神的家园,多年以后,会不会不再为人知道,成为古籍史册里永远的寻觅,永远的追怀?

乡村本身就是一首诗。

当生命低处的村庄,背负古老的故事沉甸甸的历史,向城市靠近,被城市异化,模糊了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时,来去匆匆的现代人,有没有想到,一个没有了乡村的民族,何其苍凉。

提起西安,人们会想起传承与文明;提起圆明园,人们会想起历史与尊严;提起上海,人们会想到繁华与未来;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提起乡村,会想起什么呢?

老屋?石磨?黄牛?麦场?稻田?流萤?鸣蝉?阡陌?

在争逐利益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该珍而重之,不管怎样的变革和建设,都懂得保护乡村最初真淳的形态,将一个民族张扬而内敛、繁华或质朴、端庄也深邃的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让成为民族历史和文化一部分的乡村,沦为人们心头泛黄的记忆。

我们不妨在乡村里寄托梦想,净化灵魂,呈现生命最初的意识,像海德格尔呼吁的那样,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鸟恋山林,鱼思故渊。

用朝圣的虔诚,一个人重温回顾故乡或深刻或温暖的记忆。

夜来幽梦。

站在二十年前的村庄面前,我望而却步。

是无处还乡的尴尬。

就像一个异乡人,我在这里,安顿不了漂泊的灵魂。身前霓虹闪烁,深厚市声嘈杂。

我闭上眼睛,说不出一句话。

胡不归?

胡不归?

田园将无,胡不归?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隐约听到崔颢的声音,从唐朝一直吟哦到了如今。

乡关何处?

村庄不说话,乡愁却在我心底潜滋暗长。

夏天

文/大同静子

夏天,五彩缤纷的热,不知从哪里袭来,烤熟每一个细胞。

我,亦如墨绿的蛙,在色泽艳丽的蒸笼或透明的烤锅,煎熬着,无声无息。

记忆中的夏天,再也无法走进。仿佛站在玻璃幕墙前,里边的一切清清楚楚,看得见,却无法触摸。那各色的绿禾,在无色的风中摇曳。踏息一片虫鸣,又在身后响起。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天,我最后离开村庄,回眸,一切还是那么近,伸手抓得住掠过的风缕。但在扭回头背对村落田野的那一刻,如一堵墙隔开,从此,再也没有走近过。

真的不喜欢城市的夏天,一切,绿树,车,房屋,甚至人流中的我,都像烧烤的虾,串在一起,成了有孜然味的烤串。夏天的夜晚,天空是深蓝的,如幽深的湖,而城市比白天还要明亮,还要刺眼,射来射去的光束,不时将城市穿透。声音的浪潮,一波一波,愈推愈高,将整个夜晚淹没了。

思想的河流,烫热,浑浊,像煮碎的混沌,不仅仅是片汤了,五味俱全,却感受不到鲜美的味道。

几乎每一个夏季,都是这样度过的。即是躲到屋里,隔着窗帘玻璃,依然听得见知了没完没了重复的叫声,知了,知了。

我无言。听着柔软绵甜的歌声,是喜欢的细眉眼唱的《盛夏的果实》,一遍一遍,还是不知道果子的滋味,是杏,是李,还是草莓、樱桃。

我想起,我的母亲,就是喊着热,奔向天堂的,任凭我如何呼唤。遥远的天堂是不是很清凉自在,没有人和我说,我真的想像不出。天堂是雪白的,如白玉,水润。

但没有夏天的人生,实在也没有多少意义,总是缺了一环。夏天是漫长的,像冬天一样,北方的春天和秋天,稍纵即逝,是夏的头尾,如一条长蛇,穿越四季,一半留在冬天,另一般已在柔软温暖的夏天。

写给城市交警

(1)

你同喷薄欲出的朝日一道冉冉升腾,没有苦涩的沉沦,没有笑的痴心,却默默追寻时针步履节拍的跳动。

于是,隐没夜的黎明为你掀开神圣的面纱,曙光为生存的空间挥洒下一抹金色的憧憬;

东去西走和南来北往的车轮碾碎了一片拂晓前的宁静。

人流捎来清越的问候;

车流送上火红的真诚。

来去匆匆的步履踩出一路放歌的韵味,追赶时光驿站里喧闹的天空;

用梦的夙愿编织出斑斓希翼的明天归程,去实现梦寐以求的安全思忖。

(2)

你,洒脱大方矫健稳重,在蓝天与大地之间巍然高耸,长时定格于十字路口,潇洒与严肃勾勒出一幅阳刚气魄的画魂;

脚下踩着永不变形的坚定,高楼大厦和蓝天白云组合成一个繁华主题的永恒。

人流如织感悟辉煌的年月;

车流穿梭撞开隧道的时空。

整齐的举止显示威严和庄重,橄榄色衬托起豪迈的躯体英武精神,警徽闪烁在昂首顶端威风凛凛,蓬勃朝气中焕发着热血与青春。

每一个娴熟的手势谙练的动作,就像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时而敏捷旋转,时而指挥若定,也像是一个个交通安全的音符,化作一道亮丽的风景。

(3)

你远大的心机始终装有盼望已久的期待,风尘仆仆剪开一束束繁琐世界的藕丝恋情,敞开高山般博大的胸襟,喜怒哀乐的曲调在心灵深处共鸣,把冷嘲热讽摔进了偏僻街巷的旮旯处,无时无刻真诚校正车辙的轨迹怎不叫人刻骨铭心?

你处处擦亮恒古不变的信念,梳理长时的等待和拥挤的焦心。

顿时,转动的轮辙错落有序,载上春笑声,驶向爱意浓浓的童话天地,悠然自得的品味身边每一天的温馨。

(4)

你是一个被人淡忘的记忆,面对现实诱导回想的启蒙。

炽热光束烤就坚不可摧的意志;

寒风凛冽吹不垮如磐石般的坚韧;

春雨只能尽情荡涤橄榄色上的尘埃;

凝固一瞬为繁华的街头献上一颗爱心!

(5)

你是春的使者,把忧愁忘得干净,烦恼埋在内心,让过路人春意浓浓。

从沸腾的白天到寂静的夜晚,你每时每刻都关注明天公路的畅通。双目凝眸成希望的焦点,搜索铲除源头的滋生,收获喜悦,捧出热诚。

你高大的身影,在人们心中矗立起永远不败的信条,为金色的生活筑起一道交通安全的防护围屏!

心雨

文/叙事高手

夜雨,一直下。

靠在窗边,闭上眼睛,黑夜一片模糊。窗前的雨声声入耳。静谧的雨夜,就这样安然入了梦。

像是走进秋天,黄昏,在茫茫的雨中奔跑,没有方向,冰冷的雨水粘着衣服,一股股透心的清凉。那种感觉无助而畅爽。

夜半惊醒,竟是雨水打到了脸颊和身上。车窗外,已是冷雨漂泊,愁绪万千。

昨夜还在家里,而今夜已踏上异乡的旅途。

想起,曾经扑在家里窗台前听的雨。淅淅沥沥,一点一滴在了心里。屋檐上坠落的雨珠,滴滴答答,像洒落在琴弦上的珍珠,铿锵有力,绵远悠长。

那时,所有的希冀,所有的期盼,就是一场雨,一场让躁动不安的心迹安静下来的小雨。看雨,看雨的平静和自然,看雨的庄严而肃穆。

另外一种情绪也在骨髓里蔓延,那便是雨后的世界,未来。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陌生的土地,陌生的雨,从来没有想过会在雨夜里有过忧愁或者相思,有过悲戚或者心伤。因为,爱雨,在家乡。

而这里的雨,是那样惹人心弦,触动那灵魂里的神经。

绵雨缠绵了一座城市,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踪影,淅淅沥沥作响,静静的下着,似在聆听游子的心语,似在倾述内心的烦忧。

让雨下,而心早已飞向爽朗的白日。

喜欢在白天,独自站在角楼,双目无奈的眺望着大雾色蒙笼的城市,沒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因为,曾一痴心向往的这地方已变得黯然失色,变得无奈,变得只有充满生活奔波的味道。

那一方角楼,曾是我最期盼的风景,那角落下的繁华地域,曾是我最向往的地方。而梦里的那场雨,会像花儿一样,开的绚烂夺目,浪漫了整座山谷。

那是在一片宁静的山谷水涧,没有人烟,没有浮躁,也没有急功近利的欲望,有的只是安静地看一场花开花落,看一场雨雪霏霏。

过去,一直热衷走向远方的我,是多么的豪情与热血,执着的信念似比天高,期盼能在将来的日子里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梦想着追求自己的欢乐与自由。然而,这里的一切改变了我最初的念想。

现在,心虽然变得沉稳了,但,却变得淡然了。心变得冷淡了,却变得多愁善感了。心变得多愁善感了,却变得更加脆弱无助。

就像迷途中的小孩,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却不敢接受任何外来的援手。

那时候,喜欢坐在窗前,无论冬夏还是春秋,总能寻着有雨的时候,便双手托耳,享受着外面的风雨,想着风雨里的故事。

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不知不觉便入了眠。舒畅、淡然、甜蜜,嘴角不自觉露出了笑意。那种恬静和平淡,只能消融在柔和的时光里,不复存在。

初来乍到,这一片广阔的天地,貌以为找到了一片乐士,捧着一颗炽热的心去开拓未来。于是,凭着一份青春的拼劲,穿梭于来来往往往的繁杂街头,与多多少少的陌生人接踵摸肩。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头脑才智,可以为社会建设留下一点属于我奉献的痕迹。

失败,挫折,冷雨,一遍一遍敲碎我的梦。

暮色四合的城市,并没有想象种那么安静,和谐。这大千繁华世界,疲于奔命,为了各自的梦想目标不懈努力,忘记自己,忘记天涯,直至曾经挚友如今路人。茫然了,变得淡如清水,曾痴心努力编织未来的梦想,一夜间变为满地碎片。

举杯,豪饮,希望能用古人的酒量和豪气,来散尽心中的恐惧和怨气。

人道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如今又何尝不是如此?

拨开窗帘,审视着,为何这一片天地是如此冷漠,梦,难道就这样被拆得支离破碎么?静心守候,岁月流笺,时光如手中细沙,难以把它牢牢握在掌心,这静待流年的日子,着实令人痛苦。

向朋友倾诉,却发现现实是多么的残酷与桎梏,与同道中人流连于酒吧客舍间,浅语心底'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断肠肺腑。

伏在案前,泪眼双痕如腊般倾泻而下,洗涤着內心的痛苦与无奈,捥一素琴,静静的弹奏着《早去早回》,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吧!

记忆,是不肯凋落的黄叶,虽被岁月抹去了那一份绿,却不愿意离开大树的荫蔽!

母亲说过,快乐的时候,多想想家;痛苦的时候,多回家走走。这一份话语,如同雪中送炭,温暖我的心灵,给予我一份安慰!

重拾行囊,再次踏上回家的归途。虽然这座城市灌满的是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的向往,但终究沒有留下我的身影,只不过,是这里稍微多情了点的过客而已。

这梦,终究是要破。

小草的一生无声无息,从碧绿到枯萎,它的存在总是为了别人的存在。

追逐就必须去远方?存在就必须去证明。

人生的路程漫漫,追逐的东西永远难以满足内心的渴求。直到走到梦的尽头,蓦然回首才发现这残酷的路程让自己学会了多少,又让自己丢弃了多少。而那内心中最需要的东西,也许,被抛弃在身后的远方。

流连在家与外面的世界之间,心中总是不能实现一份坦然。在家时,总觉得梦想的翅膀在蠢蠢欲动,这硕大的避风港成了最残酷的牢房,囚禁着青春的悸动和向往。而在外面,总觉得那么格格不入,即使真的能融入外面的世界,在心里最深处的渴望总能看见一个家字,那是从没有舍弃过得期盼。

而在二者之间的旅途,总能听见外面的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

人生的旅途不会间断,新的梦,也会从另一场雨夜开始。等待着,等待着一场缠绵的,寂寞的冰冷的雨,等待着新的梦,在脑海里苏醒。

车子缓缓进了站。抬起头,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雨。夜雨,一直下。

这个梦,绝不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