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西游记》幼儿园教案

2025/09/04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西游记》幼儿园教案(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游记》幼儿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幼儿的喜爱。《一个师傅仨徒弟》是动画版《西游记》的片尾曲,节奏活泼,旋律明快,歌词明朗上口,让幼儿百唱不厌。该歌曲为两段结构,第1段描绘了师徒四人翻山越岭、艰苦跋涉的情景;第2段主要刘画了西天取经道路上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境况。为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需要,本次活动创设了跟随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的游戏情境,以“火眼金時识妖怪”、“孙悟空考智”“护送唐师徒取经”为线索,引领幼儿感受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的艰辛,学习演唱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2、能用洪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感受师徒4人取经路途的艰辛,体验他们战胜困难时的机智与勇气

【活动准备】

1、可表现歌曲《一个师傅仁徒弟》第5-9句歌词内容的图片,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图片,孙悟空手握金箍棒的图片

2、唐僧头饰1个,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头饰若干。

3、《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6》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指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1)播放展示师徒4人取经的课件,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西天取经探险”。

(2)将“都挡不住火眼金睛如意棒”一句的旋律前置,用语气词“啦”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3)师幼交换,教师小声唱,幼儿大声唱,教师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唱准

2、玩“火眼金睛识妖怪”游戏,理解4字歌词并唱准跨小节切分节奏。节奏。

(1)出示第5-9句歌词的图片,帮助幼儿感知、理解4字歌词。

提问:我们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请用火眼金晴辨别一下这两位美女是好人还是坏人?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请幼儿自己找出歌曲第8句中的4字歌词是什么,教师解释“陷阱”、“诡计”的含义。

(2)教师范唱:教师边做悟空抓妖怪时握拳的动作边示范演唱4字歌词。

(3)幼儿演唱:请幼儿一起“抓妖怪”,用握拳的动作表示,提醒幼儿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学习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第1遍,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教师完整范唱第2遍,请幼儿运用握拳动作表示帮唐僧师徒抓妖怪。

(3)玩“孙悟空考智慧”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词。提问:白龙马驮着谁?后面跟着谁?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走了多远?

(4)玩请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唱出前半部分歌词。

4、玩游戏“护送唐僧师徒取经”,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与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第1遍:完整演唱,根据幼儿演唱时的表现,重点指导幼儿练习演唱过程中唱不清楚的地方。

(2)第2遍:清楚演唱。

(3)第3遍: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完整演唱。分析歌曲前后两部分中人物应有的不同的情绪,引导幼儿自己唱一唱、演一演。提示幼儿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唐僧师徒出发时信心满满的愉快情绪,用有力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徒弟们抓妖怪时的勇敢。

(4)第4遍:自选角色表演唱。教师扮演唐僧带领幼儿玩游戏,用夸张的表情、体态、动作表演唱歌曲两遍。

《西游记》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关察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活动准备: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2、这4人是著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

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取经的4人齐了,如果要表演这个故事还缺谁?

教学反思:

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西游记》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幼儿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幼儿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幼儿的喜爱。《一个师傅仨徒弟》是动画版《西游记》的片尾曲,节奏活泼,旋律明快,歌词明朗上口,让幼儿百唱不厌。该歌曲为两段结构,第1段描绘了师徒四人翻山越岭、艰苦跋涉的情景;第2段主要刘画了西天取经道路上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境况。为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需要,本次活动创设了跟随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的游戏情境,以“火眼金時识妖怪”、“孙悟空考智”“护送唐师徒取经”为线索,引领幼儿感受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的艰辛,学习演唱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2、能用洪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感受师徒4人取经路途的艰辛,体验他们战胜困难时的机智与勇气

【活动准备】

1、可表现歌曲《一个师傅仁徒弟》第5-9句歌词内容的图片,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图片,孙悟空手握金箍棒的图片

2、唐僧头饰1个,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头饰若干。

3、《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6》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指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1)播放展示师徒4人取经的课件,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西天取经探险”。

(2)将“都挡不住火眼金睛如意棒”一句的旋律前置,用语气词“啦”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3)师幼交换,教师小声唱,幼儿大声唱,教师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唱准

2、玩“火眼金睛识妖怪”游戏,理解4字歌词并唱准跨小节切分节奏。节奏。

(1)出示第5-9句歌词的图片,帮助幼儿感知、理解4字歌词。

提问:我们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请用火眼金晴辨别一下这两位美女是好人还是坏人?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请幼儿自己找出歌曲第8句中的4字歌词是什么,教师解释“陷阱”、“诡计”的含义。

(2)教师范唱:教师边做悟空抓妖怪时握拳的动作边示范演唱4字歌词。

(3)幼儿演唱:请幼儿一起“抓妖怪”,用握拳的动作表示,提醒幼儿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学习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第1遍,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教师完整范唱第2遍,请幼儿运用握拳动作表示帮唐僧师徒抓妖怪。

(3)玩“孙悟空考智慧”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词。提问:白龙马驮着谁?后面跟着谁?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走了多远?

(4)玩请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唱出前半部分歌词。

4、玩游戏“护送唐僧师徒取经”,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与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第1遍:完整演唱,根据幼儿演唱时的表现,重点指导幼儿练习演唱过程中唱不清楚的地方。

(2)第2遍:清楚演唱。

(3)第3遍: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完整演唱。分析歌曲前后两部分中人物应有的不同的情绪,引导幼儿自己唱一唱、演一演。提示幼儿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唐僧师徒出发时信心满满的愉快情绪,用有力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徒弟们抓妖怪时的勇敢。

(4)第4遍:自选角色表演唱。教师扮演唐僧带领幼儿玩游戏,用夸张的表情、体态、动作表演唱歌曲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