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喜看家乡新变化

作者: 潘诗权2022/06/16散文随笔

四十年前,它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人们住的是瓦房,过的是紧巴日子。四十年后,它变得四通八达,移动、联通网络覆盖每个角落,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寨前小河流水潺潺,鱼翔浅底。寨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四周青山环抱,鸟声啼鸣,极目远眺美景如画。它就是我的家乡——岑巩县天星乡栗园村潘家寨。

潘家寨是一个有80户350余人的寨子,是栗园村的自然寨之一,距岑巩县政府所在地新兴近40公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家乡的亲人们依托党的好政策,艰苦奋斗,抛洒汗水,辛勤付出,建设美丽家园。

道路建设,家乡面貌焕然一新

记得小时候,寨上有一条通往天星乡的村级道路全长12公里。该路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宽的地方5米,最窄处只有3米,属砂石路面,弯道多,坡度大,路面凹凸不平,通行十分困难。那个年代车辆少,很少有车经过我们寨,大家对车辆十分好奇,一听到车的声音,大人和小孩都要跑出家门观看,有的甚至冒险爬上车去享受一下。

在我们寨门口有一陡坡路段,是砂石路面,因缺少养护,裸露的黄泥土一遇到下雨天,过路的车子就打滑,村民们在运输物资时,在这段路上吃了不少苦,期盼能够早日改变它。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那个狭窄的泥巴路已变成了宽5米左右的水泥硬化路,同时还修了一条从西部方向通往天星乡的公路,与老路形成环线,比老路节省了两公里,走新路去乡政府,既省时又方便寨上及附近村民生产生活。年近九十高龄的潘启连老人感慨地说:“村里的路修得这样好,我做梦都想不到。”

道路的改善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2000年以前,乡亲们赶集乘坐拖拉机或骑自行车都是一种奢侈。即便到了2008年,村民们赶集最多也只能乘坐面包车或拖拉机。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很多,小轿车逐步进入家庭。现在,全寨有小轿车30余辆、工程车8辆。

水电工程,提高了家乡人生活品质

1995年以前,我们寨还没有通电,村民们到了夜晚,都用煤油或菜油点灯照明,出行要用火把或马灯,极少数家庭用手电筒,条件十分艰苦。记得小时候,晚上做作业,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鼻孔都变成黑色,吐出的口痰也是黑色的。没有电,大家煮饭做菜都要消耗大量柴草。全寨80余户人家,每天烟灰满天飞,堆放的柴草稍不注意就会引发火灾。更主要的是,用柴草做燃料破坏了山上的植被。上世纪70年代,寨边的山上长满了高大的柏树、松树、杉树,但到了80年代后期,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甚至连树桩和树根都被挖来做饭和取暖,留下“光头”一片。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岑巩县水尾镇小花滩水电站于1992年正式蓄水发电,没多久,我们寨也通上了电,寨上人使用电饭煲和电炒锅日渐增多,上山砍柴的人慢慢少了,山坡又披起绿装。如今,山上树木葱茏,花草遍野,鸟声阵阵,野兔、野猪、野羊等动物也能见到踪迹。

有了电使封闭的家人更多地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在没有电的日子里,寨上了解外面的信息要靠走出去打听和听收音机,吃的米要到碾房碾或碓舂,做粉打浆要用石磨推。那时,通信也很落后,全村只有一台手摇式电话机,由村会计保管,打一次电话来回得折腾几个小时。寨上哪家有急事要通知远方亲人或亲戚,还得到乡邮政所找工作人员发电报。自从有了电以后,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家家户户逐步用上了电视机、手机,部分家庭还安装了电脑,有一家还开起了电商。因国家在农村实施家电补贴政策,许多家庭还购置了碾米机、饲料加工机、冰箱、空调、热水器、洗衣机、微波炉、饮水机等,过上了幸福生活。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寨上的田土多为“望天水田”,很少旱涝保收,老百姓经常吃杂粮。70年代中后期,县里在寨子的上游建了两座小(Ⅰ)型水库。水库建成后,水稻生长有了保障。再也没有看到吃杂粮的人家。2003年,乡政府通过项目为寨里安装了自来水,结束了寨上无自来水的历史。有自来水后,普通家庭添置了洗衣机,建了洗澡房和洗菜池,洗衣、洗澡、洗菜就可以在家里解决。自来水对厕所是一场革命。之前,每家的厕所都是简陋的旱厕,既脏又臭,夏天蚊子满天飞,地上蛆虫四处爬。自从有了自来水,多数人家建成卫生整洁的水冲式厕所,生活的品质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家乡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40年前,我们寨全是木质结构的房子。到了2000年,也仅有几幢一楼一底的小平房。木房虽好但容易发生火灾。70年代中期,我们寨子有一户人家半夜失火,全寨人奋力扑救才避免了一场灾难。进入2000年以后,木房逐渐被一幢幢砖房取代,一些房屋的设计还吸收了江南建筑的风格,通风透气、美观实用,房子装修较好的家庭,热水器、马桶、陶瓷脸盆一应俱全,进到家里已感觉不到身处农家。为满足寨上群众文体活动需要,近几年来,乡亲们在乡政府及县有关部门支持下,在寨子外征了两亩多地修建篮球场和文化广场,添置了健身器材。每到春节,年轻人都要组织篮球比赛,增添节日气氛。

2000年以前,寨上村民耕田主要用牛,2000年以后,“铁牛”逐步取代了耕牛。用“铁牛”耕田,效率是牛的多倍,且节约放牛时间,老百姓对“铁牛”从最初的排斥到慢慢认可。在水稻收割上,以前是靠人工收割,劳动强度较大,如今多是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收割。肥料的运送与农副产品的收获主要用车拉,农业机械的使用,改变了老百姓肩挑背驮的历史,极大地减轻了老百姓的劳动强度,有效减少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家乡父老乡亲思想观念的巨大改变。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思想保守,经济意识淡薄,宁可在家守穷也不愿去别家干活或外出务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寨子里的年轻人渐渐走出山寨,在打工中增长见识。尤其在教育方面变化令人欣喜。以前大家对教育不重视,教育子女总爱说“读得了就读,读不了回家耕田,耕田会饿得死你吗?”。受此影响,寨上上高中的人不多。因外出务工人员吃了不少没有文化的苦头,才知读书的重要性,于是,逐步重视教育。如今,寨上送子女读书已蔚然成风,即便砸锅卖铁也无怨无悔。近几年来,全寨考上大学以上的学生有近30人,这是我们寨历史以来的巨大进步。

家乡是一股浓浓的乡愁,家乡是一首唱不完的赞歌。家乡发生的变化说不尽道不完,它所有的一切发展进步,都得益于40年来的改革开放,得益于我们党推出一系列利民惠民的好政策。我衷心祝福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