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情感 > 情感短文 > 正文

阳坡 院子

作者: 曹瀚月2024/05/25情感短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莫赋闲愁于此,寂静悠归去,只闻道弄书泼茶香。身在此处,松竹相携,青石小巷,便觉诗意油然而生。

这个人间仙境在柞水县秦岭深处,因为地处巍峨苍翠的终南山之南,且位于暖阳和煦的南向缓坡,同时,院子之南(阳)还是周朝宰相张仲的故里,故取名"阳坡院子".院子坐落在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从西安出发,经包茂高速,穿亚洲第一长隧,在营盘收费站驶出,沿S307省道向北大约7公里便到。仅是沿途的山水林田,就已经美不胜收了。沿着乾佑河,蜿蜒曲行,环望四周,群山连绵相依,丛林笼着瓦舍,紧拥着这片玲珑小巧的土地,青雾缭绕,飘荡在群山与老屋之间,使院子若隐若现的蒙上了神秘轻盈的面纱。院前是缓缓流过的乾佑大河,像一条靓丽的飘带,恋恋依偎在院落的腰间,河中似流非流的清水,像是在轻盈曼舞,又似在玲玲歌唱,激荡着山间溢满的幸福。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朝南而极具古风色彩的木质篱笆门,篱笆环绕,我欢喜地推开了门。经主人介绍,在保留百岁高龄的夯土墙体和木质结构的瓦屋顶下,有的,加入了唐风,青竹碎石,斜窗与卧榻,木屋与露台,让你身临其境;有的,还原了陕南老屋的样貌,特意摆了些极具特色的老物件,面铲、背篓、老茶壶、水烟斗,还有碎石板砌成的壁炉,冬日里围炉而坐,娓娓畅谈,真是一种享受呢。

除此之外,院落的布置也着实是下了功夫的,不说矮松、鸟雀,光是种植的苔藓种类就有五六种。还有一处竹具,可蓄水,在满水后会"咚"的一声把水倒出来再重新抬起来蓄水,敲到石头上的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个东西叫做"惊鹿".古时为驱赶鸟兽,现在听着循环往复的声音,在幽静的庭院里传开,有着说不出的禅意。

秋霖脉脉,阴晴不定,刚才还是暖阳斜射,这不一会儿的工夫,竟滴滴嗒嗒落起雨来,我们进了间名为"清露"的屋子,这里每处居房都有一个脱俗雅致的名字,有青梅和飞云、碧玉、沐香、沧月、听雪、清露、竹马和苍山。

刚入屋内,就看到北墙上贴着香火扁,中间大字书写着:"天地国亲师位",两边竖联是"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长明成岁灯",字迹遒劲有力,极尽书法家写的楷体。扁下雕木古色神台上,摆放着主人祖宗的神像,四个小碟子里盛放着供奉祖先的供品,两边还摆着香炉和香灯。紧靠香火台前面,居中摆放着一张油黑发亮的八仙桌,桌子东西两边各摆着一张雕制非常精美的太师椅,同样油黑发亮,肯定是当地土漆染的。桌面北边摆放着一个瓷茶盘,盘中放了一盒龙井茶,一个瓷茶壶和四个茶碗。盘子两边一边是水烟袋,一边是水烟。桌前地面还有一块辫花棕毛垫,这应是晚辈向主人行拜大礼的跪垫。东西两边靠墙还摆放着四张弧形园木靠背椅,用于招待来宾落坐。

屋内还设置了一个木板式的踏步梯,我们沿着木梯上去,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小阁楼,这里的感觉又与先前不同了。抬头就看到青藤编造的灯罩,又有轻纱包裹,使得灯光显得格外柔和温暖。古朴的桌椅,青素的插花和一套树棕色的茶具,很是雅致。再有那弧形木格纱窗,我透过去,看窗外雨滴竹稍,一时间竟入了迷,想起《红楼梦》里的潇湘馆,黛玉歪在躺椅上,也是透着这样的窗,听窗外雨声簌簌,手里捧儿着《乐府杂稿》,读着《秋闺怨》《别离怨》等词儿,不免心有所感,起身在窗前落笔写下"……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的一首词来,词名曰《秋窗风雨夕》。若有一景能似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观赏一观,那就便是人生幸事了。木格小窗,清寒透幕,大抵就是这样的场景吧!那一刻我仿佛也到了大观园内的潇湘馆,凉凉微风吹进,掀起桌上黛玉刚书写的诗词,这个窗外是《红楼梦》里的秋,梦里梦外,我竟痴痴的分不清了。

透过纱窗,我低头瞥见庭院内,有一处巨大枯石,石头下围了一圈又一圈似流水纹络的白砂,宛如石头落在了水中,泛起阵阵涟漪。白沙纯净,不似淤泥里小虫沾染的长满湿草的石头。所以,这处景显得悠然寂静。"你看,那白沙环绕的石头,像不像假山水?"我指给身边的朋友看,他笑着说,"你还真说对了,这个别名就叫做‘假山水’,也叫‘枯山水’,石块为山峦,白沙为湖海,线条为波浪,无水而喻水,无山而类山,这是日式庭院的景观,可见设计者的一番心思啊!"一沙一石,类山似水,真有一种无以言说的禅意在其中。雨中的庭院,木屋木板,矮松翠竹,仿佛被浸泡了一样,细细闻之,有一股清幽的古香侵染人心。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可不知是时光缓缓带我进入了千年前的唐韵古风,还是悠悠岁月的不舍而恍若千年?我们和桌而坐,没了人的聒噪与车鸣刺耳,是真真切切的慢下来了。或是听雨观景,轻声细谈,或是烹茶品味,下棋博弈,再或是翻看一本梁实秋先生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沉浸于此,便真的是难得的清欢了。

苏轼被贬惠州罗浮山时,因贪吃荔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而今日,我有阳坡院子一游,身处松山云舍,也想来一句,日赏南山夜听雨,不辞长作终南人。触景生情,诗从景来,到了一个好去处,得了一日的惬意,便享一时的悠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