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倚栏轩整理的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27课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寓言特点。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课件出示)
板书课题:27《揠苗助长》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标出寓言有几个自然段?每几个自然段句话。用“△”勾出的生字,。用“-”勾出生字组成的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问同桌同学。
(2)、用“~~”画出写的好的句子。
(3)、在不懂的地方加上“?”。
(4)、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合作学习。
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说一说有几个自然段,第1、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
(2)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如有不准确,老师给予纠正。
(3)认字。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4)交流记字方法。
(课件出示)区分“截、裁”。
(5)质疑:你还不明白那个词的.意思?揠、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学生解释,教师相机补充。
大家弄明白了字词的意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三、理解课文,感悟寓意。
1、同桌读课文,互评互纠正。读后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同桌互读、接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看课件读)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
4、学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学生选词说话: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白费、自言自语……
四、感悟,换位发表看法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焦”上的“隹( )”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教师指导、范写。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阅读。
1、把这个寓言讲给爸爸妈妈听。
2、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2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提出疑问,在组内收集处理问题;2.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理解《揠苗助长》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明白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
教法学法:
发现法、谈话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喜欢读书么?都读过什么书?
2.大家读过寓言么?知道什么是寓言么?
3.解释:寓言就是一个短小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板书“寓言两则”
提醒注意:“寓”的后三笔,理解“寓”的意思,“则”指量词
二、初读课文
1.齐读正音
2.自读质疑
自由朗读课文并将对课文及字词的疑问列举出来。
3.小结
教师将疑问进行小结:原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感悟
1.课题
揠苗:拔苗。助长:帮助生长。(集体交流)
板书:方法(揠苗)、目的(助长)
2.学习第1自然段
(1)找出农夫要揠苗助长的原因。
(2)理解“巴望”一词,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农夫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3)交流。
动作:天天……看
神态:焦急
感觉: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指导朗读第一段
(4)过渡:正因为农夫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点,所以他才干了拔苗助长的蠢事。
2.学习第2、3自然段
(1)理解“终于”一词。
采访: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帮助禾苗生长?(浇水施肥这些方法太慢了,农夫等不急)
(2)理解“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形容精神和身体十分劳累。
从哪些语言读出“筋疲力尽”来:一课一棵、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
出示麦田图片,让学生体会农夫“工作”的强度和劳累程度
(3)理解“兴致勃勃”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的样子
回顾农夫心理:巴望——焦急——急忙——欣慰
抓住“兴致勃勃”体会农夫自以为得计的可笑心理。
指导学生朗读好农夫说话的语气。
3.学习第4段
理解“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
板书:结果、枯死。
四、揭示寓意
你如果是这个农夫的儿子会对父亲说什么?
你如果是农夫的夫人会对夫君说什么?
你如果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会对这个农夫说什么?
农夫错在哪里?(原因、方法、目的)
师总结:要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不要急于求成。
五、拓展延伸
阅读守株待兔,这位农夫犯得错误是什么呢?
不劳而获,不知变通。(由原因、方法、目的、结果相联系)
六、演一演
小组合作:每组演一个自然段,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寓言故事是在故事中蕴涵了深刻的道理的,要求学生在读故事时,不仅要读动懂故事内容,而且要悟出其中的'道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运用这些道理。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本内容发生的转变,因为生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重心作用已经退化了, 而“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又是第一次接触,想让学生明白小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就要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引导理解,并且我认为因为寓言这种体裁篇幅短小,并不适合将朗读放为重点,所以每段安排的朗读指导并不多,主要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了迁移和拓展。本课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因为是以第一课时的形式进行,所以对学生的初读指导不到位,虽然之前进行了预习,但是对预习的检测也不够有效;
2.整堂课依然还是之前的老模式, 以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位主,没有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取自发思考学习,有一些问题可以在引导中由学生之口说出来,但是我竟然脱口而出替代了学生的表达,这让我很后。毕竟这是一节公开课,对于一些模式我还是有些顾虑,希望今后在平时的课堂上我可以大胆尝试;
3.对于课后的口语交际拓展部分,魏老师有些不是很赞同,她觉得也许是因为我缺少生活经验,给予学生的引导不是很恰当,应该反应人物最真实的内心,不应将这个环节定位为口语交际的训练,只是作为一个情景想象比较好,更能让学生自由的发挥自己;
4.课后的拓展部分,教师的引导有些生硬,没有体现出学生思维的碰撞,留下的时间如果还多,让学生再读一遍课文更能让学生回顾巩固本课所学;
5.教师素质不够强,教学语言的语速有些快,这是我一贯的缺点,我希望自己能够改正,语言的激情和感染力不够,声音不够洪亮,这是我这次失常的地方,我对自己也不满意。
每一次公开课都是让我吸取经验,改进的机会,希望自己在教学上能够加快成长。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