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心得
倚栏轩整理的西游记读书心得(精选5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爱看书,因为我总能在书中汲取我需要的养分。在我看过的众多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因为小时候在收音机里听小说连播节目时听过这个故事(是天天在固定时间追着听)。后来认识字了,就开始读这本书的连环画。再大一点就读全是文字的少儿版,中学以后就读原著。每阅读一次,就会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
《西游记》中唐僧四师徒,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到西方取经。一路上他们不断斩邪除魔,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到了真经。书中的孙悟空无所不能,会七十二变,他“三打白骨精”、“巧借巴蕉扇”这些故事令我记忆犹新;唐三藏,一个被称为圣贤的人,他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慈悲行为,让我很感动,但是他的缺点就是在于不相信自己的徒弟,他不相信孙悟空的话,经常念紧箍咒惩罚孙悟空;沙僧善长水性、诚实憨厚;猪八戒力大无穷又好食懒做,是取经路上最不诚心的人,动不动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读《西游记》,我更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同时还要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眼前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辩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
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我觉得自己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其实我是应该向孙悟空学习的。
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最后取得真经。靠的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锲而不舍的精神。想想我们自己,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又何尝是一帆风顺的呢?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受到不一样的挫折,又何尝只是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孕育成功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像唐僧四师徒那样,向着目标,认真学习,勤恳工作,不要被各种困难吓倒,最后取得自己的“真经”。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2
《西游记》给人留下的不仅仅只是对唐僧一行的唏嘘而已,还有更多的童年回忆。
这部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人物、情节多数也都是虚构的,但是他们的形象都是活生生的,都不是虚构的,都是现实的。
《西游记》这部奇书,所写的师徒四人都是现实中的四种人。
孙悟空是小孩子们的偶像,也是降妖伏魔的英雄。他虽只是只石猴子,但是他的种种表现却像是个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或许他的原型的确是只猴子,也有可能是当时明察秋毫的'捕快,但他的精神却鼓舞着有正义感的人们。
猪八戒是个普通地再也不过的普通人。他贪生怕死,好吃懒做,虽然是猪形,但却是人性,他的特点诠释了一个普通人的心里。他再普通不过。
沙僧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最常说的也无非是“大师兄”、“二师兄”、“师傅”。师兄和师傅就是他全部的意见来源,他的没有主见也是人之常情。
唐僧这个人物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生性善良、反复,但是却有着常人没有的意志力。他的意志比孙悟空被紧箍咒过后的坚强还要坚强。饰演电视剧《西游记》中唐三藏的演员都说,这种人是可望而不可及,他的意志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
这部书是人性的诠释,玉皇大帝、四大天王、如来佛祖,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构建了这么部奇书——《西游记》。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3
在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尽管每个人读完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都会认为这部巨作十分具有价值,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被作者吴承恩写得淋漓尽致。
《西游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名著,它主要写孙悟空和师弟们一起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取经成功。故事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人人皆知。在故事中,白骨精使用阴谋诡计,要吃唐僧肉。为了保护唐僧,徒儿们英勇奋战,尤其是孙悟空出生入死,好机会都差点打死了白骨精,但都被唐僧误会。这些描写令人犹如身临其境,都觉得唐森很糊涂。
通过阅读者部分名著,我发现这其中也蕴涵着许多道理。其实人身就是如此,在不中断遭遇挫折。有人喜欢顺利,希望一切都不被绊倒,不流泪,不疼痛,不危险,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这辈子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挫折不是恶魔,顺利不是天使,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有伴我们走完一生。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每早受过挫折的人根本不存在,“你怕狼,就不有到森林里去。”问题是我们到森林里去,就发现不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只能接受挫折,善待挫折,战胜挫折,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善待挫折,勇敢面对困难,取得成功。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4
读完整部《西游记》,我满脑尽就是孙悟空的感恩之情,细细想来,父母不就就是自我的师父,而我不就就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吗?父母生我养我,不正就是师父助悟空脱离苦海吗?细细想来,父母的每一次帮忙都就是一份爱,助我成功。每一次的帮忙都就是发自肺腑的,每一次的提醒都就是源自内心的。我也才曾有几分感激,但更多的就是认为这只就是他们就应做的,很少真正的感恩,但小时候的有些事令我今生难忘:
那就是一个风雨夜,我突发高烧,妈妈抱我拦下一辆三轮车,我当时全身发热,唯独脸被风吹的冷,妈妈把我放在坐垫上,用身体挡住风,到医院挂号,看病,拿药,做完这些事把她也累坏了,躺在椅子上睡着了。我看在心里,胸中那颗感恩的心也在跳动。那时的我小,胸中满腔感动写不出,此刻的'我大了,我要用手中的笔写出我的心声,父母的爱感动着我,也呵护着我。父母不管何时那灿烂的笑容,就是我最感动的。他们教会了我乐观,教会了如何正视挫折。让我敢于应对,敢于承担,使我开心快乐度过每一天。细细想来,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帮忙过我的人,我也就应要感谢他们。
《西游记》就是一部让我学会感恩的书,我也感谢吴承恩写了这部书。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5
如果说名著是一把开启历史文化宝藏的钥匙,那么《西游记》就是镶在这把钥匙上的宝石。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部名著读完了。读完后,感慨万千!
《西游记》主要讲了沙和尚、孙悟空、猪八戒、三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一路上,他们求取芭蕉扇、翻过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历经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走过了十万八千里,前后历时十四年,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了正果,取得了真经!
孙悟空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我佩服:他嫉恶如仇,是正义的化身。他杀尽了作恶多端的妖怪,保护师傅取经成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他都不怀二心,多么忠心耿耿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正直,学习他的忠心耿耿,学习他的不怀二心。当然,我们还要学习三徒弟间的同心协力,学习他们的勇气与信念!
可是,回想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样的人似乎很难找到。有些人表面上踏踏实实地工作,暗地里却处心积虑的用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己的欲望,有时甚至谋害别人的生命!我身边就有一个普通的村官,为了霸占一分之地,不惜把一个八十高龄的'老爷爷给打死了……这种行为我觉得是可耻的!我们不要被利、欲冲昏了头脑,要时刻保持一颗对人民忠心耿耿的心,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完完全全为人民谋福利的人!
品读经典名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追随历史名人的步伐,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真正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