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走向海洋》有感

2025/09/1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走向海洋》有感(精选5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走向海洋》有感 篇1

我最近读了学校发下来的书刊——《走向海洋》,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关于海洋的知识是如此的无穷无尽,书中介绍了海洋历史,未来,地理,能源等。这些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海洋为渔民提供了经济来源,为海鸟提拱了生存条件。海洋中的资源非常多,非常宝贵。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食盐,它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等矿产资源。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核潜艇的研发,带动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带给我们如此多的财富。由此看出海洋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保护海洋,这也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那么我们要怎么样保护海洋呢?我倡议人类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禁止向海洋排污,保护海岸和海洋不受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带来的环境污染。从新闻上得知,许多企业在往海洋里排放污水,导致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珍贵鱼类的灭亡,给渔民和海鸟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比如说3·1 1日本地震海啸导致的核爆炸,给海洋带来的灾难。所以,对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单位,必须要严惩,杜绝类似的事件再发生。其次,要合理开发海洋矿产,避免过度开发,矿物是不可再生能源,细水长流,应该节约它们,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对海洋各项资源做完整的调查及监测,尽量对海洋资源做到可持续利用。就拿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为例,它爆炸后沉入海底,石油成吨泄漏,海洋生物深受其害,渔民也打不到海产品了,人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为了更好的“走向”海洋,必须保护好美丽的海洋。我呼吁人类必须做到以上两点,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它的奉献,才会带给我们更多。

读《走向海洋》有感 篇2

蔚蓝的海里有两只海豚在互相嬉戏追捉着,溅起洁白的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海鸥在海面上翻飞盘旋……这本书的封面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作者崔京生在书中详细地叙述了海洋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这本书总共分了三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和海洋的亲密关系。第一个部分讲述了人类从崇拜到探索、由了解到争夺,开启了人类文化的起源。第二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丝丝联系。我国的海上防线也不容小视,一队队母舰、潜艇、小型水上舰艇,保卫着我们的祖国。第三部分展望了海洋的未来。海洋的未来是“碧蓝”的、是走向世界的、是让中国和全球接轨的,它还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作者认为“海事兴”,便“万事兴,民族兴”。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就把3.61亿平方千米通通纳入自己手中,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中国就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还有36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一共是1260万平方千米。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

地球只有一个,同样,海洋也只有一个。海洋是地球的“眼睛”,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蓝色的宝库,海洋是鱼儿温暖的家,保护海洋就是等于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全世界的人一起保护海洋生物与陆地动物,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和地球!

读《走向海洋》有感 篇3

我未曾见过大海,各种书籍,杂志都对他赋予了无尽的赞美,总勾起我无尽的向往,因为我没见过大海,所以,我可以在我小小的世界里幻想着大大的海洋,那蔚蓝色的波涛在我脑海中澎湃。但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才让我真正认识到了海洋。

这本书说,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海洋就把361平方千米全都纳入自己手中,正所谓匕分海洋三陆地。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还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海洋蕴藏这巨大的财富,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资源,终于把眼光放在了海洋上,蕴藏的财富你是无法想象的。例如石油,由于人类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对石油的日益增多,在当代,石油在能源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容易开采的陆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业以磬,有的频于枯竭。为此,近20~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花大力气开发海洋石油工业。探测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采量为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存量为1300亿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人们将更有效的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策划建立或已经建立了海底牧场。人们将从单纯的捕捞时代,逐渐过度到未来的耕海时代。在不远的将来,人们海洋牧场中,将比在陆地上的农场,工作的更出色,更有效。

可是,尽管海洋蕴藏如此大的宝藏,当我们消耗完了地球上的资源,再去发挥他时。到时候,请认真倾听那汹涌的波涛时,那是大海在哭泣。

读《走向海洋》有感 篇4

三年级我们学习了课文赶海、海底世界这两篇课文,让我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大海的愿望。老师便给我推荐了走向海洋这本书。我满怀期待地读完了走向海洋。这本书分别从“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中华民族”和“海洋与未来”三大方面介绍的。

海洋中的宝藏数不胜数,世界八大宝藏,其中就有两个沉在深海之中。另外,海洋还是一个大药房呢!一个面临死亡的人,医师让他每天吃沙丁鱼,结果两年之后病就痊愈了,养成了吃沙丁鱼的习惯,一直活到了83岁。海带可以治疗高血压,日本医生给高血压病人口服,4小时就降到了21.5毫升水银柱。而且海底美丽的珊瑚,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定为有明目、安神、镇惊的功效,珊瑚骨还与人骨十分相似,是修复人骨的最佳材料,被各国医学广泛使用。海中的食品可都是高蛋白食品呢T人体很有帮助。

海洋里不仅有高蛋白食品,还有许多石油、煤、天然气等许多矿产资源,看来海洋真是一个大仓库。

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又一个海洋的故事,讲诉了一个又一个人类的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事业会更加强大、兴荣!

读《走向海洋》有感 篇5

一片蔚蓝色的海洋,两只海豚正互相追逐嬉戏着,溅起晶莹的浪花;远处有一艘帆船扬帆起航;阳光明媚,海鸥在蔚蓝的天空上飞翔……这是崔京生写的《走向海洋》这本书的封面,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忍不住伸手翻阅。海洋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洋,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海洋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民曾在海上经历过重大的战役,中国海洋史上有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有当代不可小觑的中国海军,英雄模范。最后,作者展望未来,发现“百废待举,举步艰难”,认为“海事兴”,才能“万事兴,名族兴”。

看完这本书,让我思潮翻涌的是这样一句话:“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确实,我们应该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最初的生命是诞生在海洋里的。如果没有海洋,也就没有生命。海洋里有丰富的资源:有全世界80%的生物和90%的淡水;有超过全世界70%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等。

海洋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中国的海上实力很强,明朝初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拉近了我国和其它国家的距离。可惜到了明朝后期,皇帝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的武器落后,中国领土被相继瓜分,中国人民却无能为力。这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只有向海外学习,国家才能变得繁荣昌盛。之后,中国努力发展海军,终于制造了命中率惊人的洲际导弹和威力无比的核潜艇,收回了香港、澳门!

如今,海洋还是一种旅游资源。许多人都去海边度假旅游,去领略它波涛汹涌时的磅礴气势,去享受它风平浪静时的温柔妩媚。同时,还是一种生活资源。超市里的海鲜,电视里的海洋生物,药店里用海洋中的植物制成的药,还有化妆品等等。

海洋是一个聚宝盆,人类正猛烈地开发海洋资源,可正是因为这种肆无忌惮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正面临枯竭,最终可能会威胁人类。所以,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让海洋与人类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