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千字文》教案

2025/08/11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千字文》教案(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千字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初步了解文中介绍了几中动植物。

3.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简单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课文,诵读《千字文》

2. 初步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复习背诵《千字文》片断,引入新课。

二、读文(由读正确到读流利)

1.听视频范读正音。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3.分句指名读,读对跟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读。

4.自由练读,要求读通句子。

5.指名读全文,齐读。

三、借助视频、图片感悟课文

1.播放视频讲解,要求认真听。

2.找找文中讲了哪些景物,并动笔画出来。

3.指名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从哪句知道了什么”的句式回答。(随机将文中讲到的7种景物板书于黑板上。)

4.借助注释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荷花、园莽、枇杷、梧桐的,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5.学生汇报交流

汇报到“渠荷”时,相机引导学生背诵课后诗歌苑中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学生汇报交流到“园莽”时,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汉字宫中“莽”的本意。在学生汇报到“梧桐”时,引导学生自读课后故事《焦尾琴》。

6.“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作为略处理。出示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找到相关句子,读句子

四、诵读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出示填空背,借助板书看词背。

《千字文》教案 篇2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一、 教学内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 教学目标

1. 教学“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 课前准备

1. 录制配乐故事:《盘古开天地》。

2. 《千字文》(片段)朗读录音。

3. 古琴乐曲。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1)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经典链接”中《盘古开天地》(见《千字文》第14页)的故事。

(2) 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 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 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 过渡:《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2. 初读正字音

(1) (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 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 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玄”、“洪荒”、“盈”、“昃”、“辰”、“宿”的意思。

(5) 指名领读。

(6) 齐读。

(7) (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8) 同桌对读。

(9) 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10) 全班齐读。

3. 再品读韵律

(1)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 全班齐读。

(3) 发现“黄、荒、张”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韵母都是ang,这四句都是押ang韵。大家把古文的声韵美读出来了!古人读书时常常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来读读吧!

① 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

② 师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拍手读。(节奏:xxxx/xxxx/xxxx/xxxx/)

③ 男女生合作,按节奏拍手对读。

④ 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例: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拍手 拍手 踏脚 踏脚/ 拍手 拍手 踏脚 踏脚)

(4) 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有规律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

4. 三读解文意

(1)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2) 出示“经典解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 指名结合“经典解说”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 我们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后的情景。老师和你们一起背一背这四句话,好吗?师说一、三句,生对二、四句。师说前两个字,生说后两个字。

(5) 指名背诵四句。

(6) 全班齐背。

5. 练习延伸

(1) “天”、“地”、“日”、“月”、“星”这五个字常常出现在成语里,比如“开天辟地”、“日积月累”、“披星戴月”。

(2) 学生思考练习。

(3) 全班交流,相机理解。

6. 作业布置

(1) 把今天学的四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

(2) 读一读《千字文》第14-15页“经典链接”:《女娲》、《太阳系出现重大变化》。

(3) 结合平时了解到的宇宙知识,把脑海中宇宙的样子画下来。

《千字文》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字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千字文》教案 篇3

教材说明: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画出一步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策略: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崔老师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自己吟诵)

你会背哪位大诗人的诗呢?(指名回答)

2.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文诗,我们觉得这些古代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大诗人小时候是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

教师板书:千字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千字文。

3.回顾旧知:那请同学们把我们本册书学过的千字文读一次好吗?(学生齐读)

你们能背诵下来吗?(全班同学背诵)

二、民主导学

接下来我们先来第34则

(一)出示任务一:读准每一个字的音,做到字正腔圆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千字文》第34则。

1.指名3--4名同学读,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发音。

2.男女生读

3.古时候的文章讲究韵律美。既有押韵,有韵味 又蕴含着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们拍着小手来读读。

4.你还可以怎么读?(俩人对拍手等等)

5.我们还可以合着乐曲来读。

6.会背的同学我们可以背背。

(二)出示任务二:理解《千字文》第34则的意思。

策略:请你捕捉文中的点滴信息小组合作与大家交流,看谁捕捉的信息最最多。

1.请小组合作交流

2.以评选“小小猎手”的形式展示自学到的知识。

3.教师随机补充说明。

意思:达官贵族们带着高高的.帽子,陪着皇家的车出游,车轮飞驰带动了帽子上的官缨飘扬。

子孙世代相守优厚的俸禄,生活奢侈豪富,乘肥壮的马,穿轻巧而暖和的裘皮衣。

(三)当你学到这里结合我们刚才的理解你会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为什么他们子孙世代都能享受这丰厚的俸禄?)

出示投影(析论)

(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例举: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

(四)总结学法。

(出示投影)自学方法指导:

1.对照拼音读一读。

2.参考注释看一看。

3.自己尝试讲一讲。

(五)学习35则。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学习35则,(出示投影)

1.读一读:出示投影请学生读准字音。(多种形式读)

2.参考注释看一看:小组内交流交流

3.自己尝试讲一讲:学生自由展示(出示投影)

4.这则千字文里还隐藏着2个故事。(出示投影)

5.总结:(出示投影--析论)

6.学了这则千字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三、检测导结

1.两则千字文学完了,谁知道34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当时的社会现象),35则讲的是--2位了不起的人物。

教师总结:(出示投影--千字文的意义)《千字文》,构思精巧、宛转有致,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以对仗工整,琅琅上口,韵语,叙述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作人处事的道理,其知识性与艺术性,确实堪称双绝。

2.我们一起来把两则千字文齐读一遍。(出示投影--2首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