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创造,创造并不高深莫测,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与灵感。知道创造是一个人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知道学习中要有创造,这样才能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学习才能学得好,记得牢。
二、教学准备:画好活动内容的圆形图,写上联想内容的纸条、录音机、轻音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文明理:教师讲述课文中有关猴子的寓言故事。请学生们产一说:如果没有第一只走下树来的猴子,其他猴子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后选出自己小组的代表发言)。教师:我们有今天的生活,都是因为人类的创造,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创造。那么创造是不是非常困难,只有天才才能进行创造呢?我们来听听同学讲的故事。(学生讲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教师:鲁班的故事一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其实我们的生活周围就有创造。学习、活动、游戏中都会不创造。
(三)活动明理
1、做看谁画得最美的活动(时间三分钟)。教师:看到同学伞兵画,感到同学们都很聪明,每一张画都有不同,都有自己的创造。下面,小兔子遇到了危险,我们来帮助它渡过难关。
2、谁来帮助小兔子。(学生用书中的“动动脑”游戏)。(此活动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小兔子脱离了危险,我们也来放松一下。(播放轻音乐)。
3、做拆字游戏(教师可以参照学生用书中的活动,也可以课前自己准备一些学生本学期所学过的汉字进行拆字游戏,既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又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中也有创造的乐趣。)
4、比一比,看谁最先填上数字(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画有六等分的圆形图挂在黑板上,并将1、2、3、4、8几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填在图上)。教师:现在我们开展一个创造大比赛,看谁能想得多、想得好、想得妙。(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写有联想词语的字条张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进行联想。)
(四)总结全课
教师:今天我们做了一些游戏和活动,同学们知道了人的生活离不开创造,每一个人都有创造的能力,在学习中有创造,就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充满了快乐。请同学们下课后将书上没有做过的游戏和活动做完,在做这些游戏和活动中,你会变得更聪明,也会员使自己的创造力更强。(此课活动很多,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行为。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尊重他人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故事引导、情景模拟、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5 分钟)
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二)什么是尊重(10 分钟)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尊重的理解。
教师总结尊重的含义和重要性。
(三)尊重他人的方法(15 分钟)
小组讨论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等。
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四)情景模拟(10 分钟)
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展示如何尊重他人。
(五)总结(5 分钟)
总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方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尊重每一个人。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讨论和情景模拟中表现较好,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尊重他人,还需要长期的观察和引导。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挫折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挫折的概念和意义。
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分享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讲述一个名人经历挫折后成功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二)认识挫折(10 分钟)
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过的挫折经历。
引导学生理解挫折的含义。
(三)应对挫折的方法(15 分钟)
小组讨论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
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角色扮演(10 分钟)
创设挫折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应对挫折的过程。
(五)总结(5 分钟)
总结应对挫折的方法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挫折,永不放弃。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分享和讨论环节表现活跃,但在角色扮演时,有些学生表演不够真实,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挫折情境。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篇4
执教者:
马井学校杨xx
主题活动名称:
感觉气球
主题活动类型:
心理游戏
主题活动设计思路:
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情绪,然而这些情绪因何而来人们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连接感觉气球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各种情绪的来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各种情绪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儿童往往不懂得正确地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通过踩气球的方式正好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可能压抑的消极情绪。通过这个活动,教师会引导学生面对自己的情绪并帮助他们学习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
活动目的:
提供一个支柱,帮助了解学生心里的感觉,学会面对和解决情绪问题。
活动场地:
室内
活动人数:
40-50人
活动道具:
纸张、水彩笔、气球
活动步骤:
1、热身活动:小游戏
2、每位同学发一张纸,一支笔
3、指导语:同学们喜欢气球吧,今天我们要一起画自己的感觉气球,首先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水彩笔,然后在白纸上画下三个气球,气球一定要画得大些,因为一会儿我们还要在气球里写字。
4、等画好三个气球之后,教师指导语:“现在在你画的第一个气球里,写下所有你的感觉,比如快乐、愤怒、伤心、苦恼、高兴……”“然后在第二个气球里写下一些与你有关系的人,比如爸爸、妈妈、朋友、老师……”“在第三个气球里,写下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做作业、逛公园、上学……”“最后请大家对这三个气球做连线,比如妈妈带你去公园,你很高兴,那么把高兴、妈妈和去公园连起来,都明白了吗?”
5、在写完后,给每个小组成员发一个气球,在小组成员给气球充满气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说:“现在你们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这个气球,气球里有很多感觉,有快乐,也有悲伤和愤怒,当我们像气球那样充满了愤怒、悲伤、苦恼与沮丧的时候,大家想想,我们会舒服吗?那么当我们苦恼、沮丧、悲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才能帮自己解决问题,重新变得快乐呢?”
6、以小组为单位,大家集体讨论应对的方法,可以针对感觉气球里面写的具体事情随便说自己认可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个成员与全班同学分享本组想出的所有解决办法。
7、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充满气的气球想象成烦恼的气球——里面包含了愤怒、悲伤、苦恼、沮丧等各种消极情绪,大家集体将气球踩破,释放消极情绪。
活动的分享与延展:
在写消极情绪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当遇到苦恼时应该怎么办,在学生分享完他们想到的应对方法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同时给学生讲解有效应对苦恼的方法。
应对苦恼的方法,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分别是停、听、想、试、奖,具体是:
停——首先告诉自己,这种情绪不好,这种感觉不好,马上停下来!
听——安静地听一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到底在苦恼什么呢?
想——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有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
试——不管怎样,先试一试我想的办法灵不灵。
奖——我尝试过了,要奖励自己!现在觉得好一点了,给自己鼓励一下;好像还是苦恼,拿再试试别的办法!
活动注意事项:由于此活动最后的环节是踩气球,因此教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防止气球崩破,炸到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