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优秀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武陵春》优秀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武陵春》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⑴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⑵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⑶“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⑷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总结
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
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武陵春》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3)“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4)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总结: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武陵春》优秀教案 篇3
《武陵春》优秀教案汇编
《武陵春》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词。
2、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3、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
难点: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生疑发问,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唱八年级所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营造氛围。
二、学习《武陵春》
1、导入课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交流对李清照的了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2、指导朗读。
⑴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评读教师的优点与不足。
⑵明确字音、节奏,学生自读,小组推荐成员朗读。
3、理解词句。
先请一名学生完整地交流自己的理解,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4、感悟感情。
用“我喜欢读_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来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的作用,引导学生赏析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体验意境。
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词中的意境,进一步感悟词人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望江南》(采用学习《武陵春》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学习)
1、导入课题。
简要介绍作者、作品。
2、指导朗读。
⑴听录音朗读。
⑵学生自由读,点名读,评读,正字音、明节奏。
⑶全班齐读。
3、理解词句。
⑴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词的意思。
⑵检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适时点拨、强调重点词句。
4、感悟感情。
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品味语言。用“我喜欢读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蕴含的思想内涵。
5、体验意境。
⑴展示能概括表现这首词的内容明片。
⑵多媒体展示画面,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特定场景下思妇的思想变化过程。
四、比读两词。
灵活引导学生探究处理以下问题:
1、两首词中都写到船这个载体(“千帆”“轻舟”),表达的心情是不是相同的呢?
2、两首词都写到情感的变化,二者有什么不同?
五、聆听心曲,感悟情愁。
六、布置作业
运用修辞手法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情感,如“思念”“兴奋”“沮丧”等。
附:板书设计
词两首
反复朗读 理解词句
感悟感情 体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