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优秀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太阳》优秀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太阳》优秀教案 篇1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说明文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三次采用拟人手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应用拟人手法,引入新课。
上课前画好一幅太阳图。上课伊始,我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秘地问:“你们听到了吗好像有谁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贴出课前准备好的画。学生们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
师:他是谁呀
生:是太阳公公。
师:(板书课题)你们认识他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太阳公公。
学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
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来,能不能改变路线呢
……
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样引入新课,富有趣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勤于动脑,而且乐于学习。
二、应用拟人手法,复述课文。
师:(学完第一段后,把太阳公公的一双眼睛画成线)同学们,你们刚才学得很认真,你们看太阳公公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好像又在说什么了。(师把耳朵贴近画面)他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现在我要考考你们:“同学们,我叫太阳,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我这样作自我介绍行不行”
生:不行,不行,到底有多远,多大,温度有多高,没有说清楚。
师:那你们谁来做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
(生:各自练说,用第一人称介绍太阳公公。)
用拟人手法复述课文,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而且,因为要用第一人称来说,这就要求学生在吸收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应用拟人手法,积累语言。
师:(教完课文后,把太阳公公的笑脸改成表情委屈的脸)同学们,太阳公公怎么不高兴了问问看,太阳公公,您怎么啦(作出仔细倾听的样子)他说:“真气人,石油总说和我没有关系,你们给我评评理!”原来太阳公公受了委屈,你们能给他评理吗
众生:能。
师:我们用今天学过的“如果没有……就没有……”“有了……才有……”
“因为……所以……”这些句式,替太阳公公评理。谁先说
生:石油,你别神气,如果没有太阳公公,就没有你。
生:石油,你别骄傲,有了太阳公公,才有你。
生:石油,你看起来和太阳公公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公公,你就不能形成,因为你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生:石油,因为你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所以,如果没有太阳公公,就没有你;有了太阳公公,才有你。
师:(把太阳公公的脸画成笑脸)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看,太阳公公又笑了。石油呢,他也明白了,离开太阳公公,他就不能形成,他要感谢太阳公公呢。是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不能离开太阳,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本课三用拟人手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
《太阳》优秀教案 篇2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幅画,你看看,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每个季节的景色都很美,有一位小画家呀,给每个季节画了不同的太阳。你看----
3、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现在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在心里读,也可以和同桌读。好,打开书本81页。开始读吧。
2、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
3、好,咱们其他小朋友看着课文,听他们有没有读准?开始。
4、他们读准了没有?请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他们。
三、再读课文
(一)春天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景色可美了,我们学过哪篇课文是关于春天的?
2、噢,会背吗?我们来背一次。
3、你们读出了春天的美丽,但是,小画家还没有给春天的太阳涂上颜色,谁来帮帮小画家?
4、你想给太阳涂上什么颜色?
5、现在,春天的太阳变成了什么颜色?真好看。你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春天的太阳?我们来齐读一遍。
6、多彩的春天是怎样的?我们来欣赏一下。
7、春天真是个多彩的季节,小鸟在吱吱喳喳地唱歌,五颜六色的花朵全开了,风轻了,水绿了,多美呀。那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把春天的美丽读出来,自己先试一试。
8、谁愿意来读?这么多同学举手,我们来个男女竞赛读吧,好吗?谁先来?男同学的声音真响亮,女同学有没有信心读得比他们更好?女同学读得真有感情。
9、这一段我们会读了,有三个字是我们要认识的。谁会读?你是怎记住这个字?(该、因、季)
10、我们学习了第四自然段,剩下的三段,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11、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所以小画家画了个多彩的太阳。老师手里有三个太阳,分别是画给哪个季节的?谁愿意上来把它们摆好。
12、小朋友都摆对了,那小画家为什么画了不同的太阳给每个季节?请各组讨论一下。
(二)夏天
1、哪些同学喜欢夏天的太阳?请你们把这段读一读。
2、这一段有两个生字,谁会读?谁会认?
3、夏天到了,天气怎么样?是呀,好热呀,你有什么办法让老师凉快一下?
4、好,谁来读一读这段,让老师清凉一下?
5、谁还愿意读,再把清凉送给老师?
6、谢谢这些同学,现在老师已经感到清凉多了。
(三)秋天
1、夏天过去,秋姑娘来了。哪些同学喜欢秋天的太阳?我们来听这些同学读秋天这段。
2、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小蜜蜂飞呀飞呀,飞到识字乐园里了,你会读这些生字吗?自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小蜜蜂要考考大家了。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4、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喜欢吗?这个游戏叫猜字谜。谁愿意来猜?我们这个游戏是这样玩的:这三个小朋友不能看老师的生字卡片,下面的小朋友呢看到老师出示的生字,就说出认识这个生字的方法,让这位同学猜一猜,好吗?
5、小蜜蜂看到小朋友都认识了生字,它非常高兴,又飞到果园里去了。看,这么多又香又甜的水果,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雪梨是什么味道的?
6、好,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读读,让老师尝尝雪梨甜甜的味道?
7、这么多同学想送给老师水果,大家一起来读这段,把香甜送给老师吧。
(四)冬天
1、刚刚吃完了又香又甜的.水果,冬天又来。
2、谁想来读第三段。我们来认识两个汉字朋友。
3、听,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飞,不一会儿,地上白了,屋子也白了,雪地上怎么一个小朋友也没有呀?因为实在太冷了,小朋友的手和脸都被冻僵了。可小朋友都想到外面玩,怎么办好呢?
4、小画家给我们送来了什么?有了红红的太阳,我们就感觉到------
5、谁来读这段,把温暖送给小朋友?
6、小朋友感到有一点暖了,谁再来读读。
7、现在,小朋友就可以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掷雪球)能不能再把课文读一读?
8、你们真棒,把课文读得多美呀!为了奖励大家,我送你们一份礼物。请看,夏天绿绿的太阳带给我们清凉的世界,秋天金黄的太阳让我们尝到了水果的香甜,冬天红红的太阳温暖着我们的手和脸,春天多彩的太阳使我们看到了柳绿花红。多么丰富的想象,多棒的小画家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画面,一起朗诵课文吧。
四、背诵课文
大家记住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下面,你最喜欢哪个太阳,你就选择哪一段课文把它背下来。
五、总结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老师相信不仅是太阳,世界在你们的手里也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太阳》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科学知识: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日晷资料及碟片。
2、制作日晷材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后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
1 、每个小组汇报测量数据及研究成果;
2 、小结;
二、自主学习:
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 1 )谈话:现在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古代有时钟吗?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 2 )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 3 )讲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 4 )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 5 )讨论: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教师适当讲解)
( 6 )介绍:日晷;
2 、制作简易太阳钟:
( 1 )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 2 )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 3 )动手制作;
( 4 )展示、评比。
3 、玩手掌日晷:
( 1 )讲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 2 )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 3 )教师讲解、演示;
( 4 )室外活动:玩手掌日晷;
三、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太阳》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准“差、较”等 15 个生字的字音,能够正确书写“差抵、氏”等 7 个生 字的字形。
2、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 1-3 小节的学习,感知太阳大、远、热的特点,并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 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将这 些说明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重点:通过 1-3 小节的学习,感知太阳大、远、热的特点,并理解课文是怎 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导语:老师今天很高兴能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上课,我听说我们班有猜谜高手,所以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谜语)谜面是这样
的:有位老公公, 红袍身上穿。万物都需要,喜得红了脸。有谁知道答案呢?(生答:太阳)你们真是厉害。太阳,我们非常熟悉,经常和我们见面,它的形状是圆圆的,颜色是红红的,可是它真的像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吗?这节课,我将和你们一起去认识它,了解更多关于它的知识。(老师板书课题:太阳,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关于太阳,还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课件出示后羿射日图片)这里有一张图片,你能根据图片猜一个成语吗?(生答:后羿射日)(出示后羿射日的传说)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那个箭法很好的人就叫——后羿。事实果真如传说的那样,太阳能用箭射下来?接下来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自由朗读。 太阳到底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呢?答案就在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几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再读一遍。
3、我会读: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
4、我会写:写“差、氏、抵”三个生字。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创设情境: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课文的词语,写了几个生字, 你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要去动动脑筋,要用科学的知识辨别真假了。我们都知道了关于后羿射掉9
个太阳的那个传说,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告诉老师你们有答案了吗?(生答:是假的)为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2、交流、汇报。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学生找出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太阳离我们有 1.5 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3500 年;就是坐飞机, 也要飞二十几年。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吗?——远。对,太阳的特点之一就是距离我们远。
b、作者是怎样把远写清楚的呢?
首先,作者写出了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这句话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 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3500 年。这里同样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除此之外,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用熟悉的事例作类比,如果我们走路去,要用几千年的时间,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师板书:举例子)我们再一起来把这句话读读吧!(课件出示)这个句子中的差不多能去掉吗?为什么?(师引导学生回答)走路要这么长的时间,那么如果乘坐最快的交通工
具——飞机,又会怎样呢?(出示课件)就是坐飞机,也要二十几年。同学们想一想,这里运用的什么说明方法?(生答:列数字,举例子)
指导朗读:所以,作者说道:“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课件出示,生读,)这是一个反问句,你能把它换一种说法吗?换句话说:这么远,箭射不到。所以我们说,后羿射日是假的。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太阳距离我们没有这么远,后羿就能射下来吗?我们到2、3自然段中去找找答案。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太阳除了离我们远,还有哪两个特点?请同学们找找这两个特点的相关句 子,想想作者又用了什么方法把它写具体的。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下。
a、生汇报:“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 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什么特点——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列数字)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板书:作比较)
b、 太阳还有什么特点?继续汇报。生答: “太阳会发光 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
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这几句话准确地说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热。这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列数字)太阳会发光, 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里把太阳比作了一个大火球,有点类似于比喻句的感觉,但是在说明文当中不叫比喻句,而叫打比方,把太阳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得更具体了。 (板书:打比方)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 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列数字,举例子) 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估计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师引导学生回答,体会用词的准确。 )
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课件出示2、3自然段,不同形式地读。)
4、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介绍得通俗、具体,具有很强的说服 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如果能用上这些方法就更具体 更生动了。我们科学地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现在可以自信地说出,后羿射日是假的,那知识一个美丽的传说。
四、总结 :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