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2025/08/03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精选5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篇1

课题

大象的耳朵

课时

第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开头,并围绕着“耷拉着”这个话题,每个小动物都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大象不安起来,进而用两根竹竿撑起耳朵、由于撑起耳朵给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着”、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

目标与重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会写“扇、慢、遇”等8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

二、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

(2)练习说句子、 有 耳朵,像

(3)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

(4)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

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

4、学习9~13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4)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是的,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

①指导读出语气

②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四、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作业设计

表演课文剧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

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3、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4、能借助提示,讲故事。

【教学重点】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复习词语,回顾故事。

1.师:又到了看童话故事的时间了。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举起右手,跟老师再次书空课题。齐读课题,19,一起。

生:书空、齐读课题。

2.师:这里有三组词语,你还认识吗?请看第一组,请谁来读一读。(请坐得最端的(瑞曦)来读。

生: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请坐。“扇”是多音字,表示事物名称时,读四声扇;表示动作时,读一声扇。第二组也含有多音字,谁能读准确?

生:读

师:平翘舌音,你区分得很棒。请坐。第三组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耷拉,轻声读得不错。请坐。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

过渡语:耷拉和竖着是一组反义词,说的是文中小动物的耳朵。谁的.耳朵一会儿耷拉着,一会儿竖着?

生:(大象)

3师: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根据老师的提示,请谁简要地说一说?请举手最快最端的(天佑)来说。生:说

师:说得真清楚(贴画)。直接说“课文讲了......”

二、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大象耳朵的样子。

过渡语:许多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大象的耳朵到底长什么样子?请谁来说一说?

生:说

师:嗯,大象的耳朵很大,还像扇子似的,耷拉着。说得真好,请坐。

生字宝宝耷,你怎么记住它?请谁来说一说。

生:大+耳=耷

师:你真会观察。请坐。请谁再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师:是呀,耳朵大了,垂下去就是耷。请你用手扶着你的耳朵做一下耷的动作。做得很形象,你做得真棒,请你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耳朵大了,垂下去,就是耷。你真善于表演,掌声送给这位同学。(贴画)

三、学习第2—13自然段,借助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1.过渡语:那故事中大象的耳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出示读书要求)开始吧。完成的同学,请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看,先读完的同学耐心等待,没读完的同学认真读完,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大象说的话,藏在第几自然段,请谁读出来。

生:说

师:找得真准确(贴画),请坐。

过渡语:大象说的这三句话中,它的耳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贴象图)找一找。请谁来说一说?

2.2—8段

师:为什么大象的耳朵由耷拉到竖着?因为,请谁接着说一说?

生:说

师:因为许多小动物都好奇大象的耳朵,不明白,都说大象的耳朵生病了。你看,小动物的好奇、不明白,都藏在这样的问句当中。要读好小兔子的疑问,首先要读好疑问语气词咦,谁来读好这个字?A不够疑问,谁再来读?B嗯,此时你脑海中好像有许多问号。把你的问号、不明白,放在句子中,读一读。谁能让你的问号变得更大?读出你的疑惑?C谁能加上表情、动作把问号变得最大D。你看看他的眉头皱起来了,我们好像看到了一只满脸疑惑的小兔子。(贴兔图)

谁读出小羊的不明白呢?和小兔子一样,不明白,搞不懂。(羊图)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都满脸好奇、疑惑,尤其是小老鼠的表情最夸张,都跳到小马头上了,还张着双臂。

也许你就是这只(贴图)。你会怎么问呢?(仔细观察这些动物,加上表情和动作、声音,让我们知道你是谁?)

引导:

鹿: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马:DDD地跑过来

鼠:表情最夸张,张开了双臂。

过渡语:小动物们都很奇怪,那大象是怎么说的呢?

因为小动物都好奇它的耳朵,都说他的耳朵生病了。所以......一起说。

引导理解不安与自言自语。

师:因为许多小动物都好奇大象的耳朵,不明白,都说大象的耳朵生病了。这时大象决定把耳朵竖着,和其他小动物一样。

3.9-11

师:怎么让耳朵竖起来的?结果呢?请同学们齐读第9—11自然段,找一找。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真有办法,终于和其他小动物一样啦!结果呢?

4.12—13

过渡语:最后,大象还是决定把耳朵耷拉下来。这样......(抽生读)。看来耷拉着的耳朵好处真不少。可以防止虫子飞进去,还能赶跑虫子。那谁来说一说大象耳朵又耷拉下来的原因。因为......所以......。

四.理解感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齐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人家是谁?(动物,耳朵是竖着的,还可以指别人。)

我是谁?(大象,耳朵是耷拉着的,我和其他小动物、别人不一样。)

(你是怎么理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盲目改变自己。)

五.小结

师: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看,原来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后来又竖着,最后又耷拉,故事一波三折,多有意思。你能看着大象说的话和板书,讲一讲这个故事吗?想一想。请谁来讲一讲?(讲得完整而生动清楚,真是故事大王。)(贴画)

今天回家把这个故事和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同学们,下课。

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检查朗读。

2、听写生字,并组词。

二、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课件)

师: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请朗读第1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读懂了什么?

交流:耳朵大,像扇子,耷拉着。

3、作者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说明大象的耳朵很大。

4、说话练习。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过渡:正是由于大象的耳朵大并耷拉着,所以引起了许多小动物们的好奇和关爱,请阅读第2~7自然段,画出小动物们是怎样说大象的耳朵的。(课件)

(二)学习第2~7自然段。

1、学生自主学习,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小兔子:耳朵竖着。

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在说大象的耳朵,大象听了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三)学习第8~13自然段。(课件)

过渡:是呀,这个说,那个说,让大象不安起来,那大象是怎么做的?又遇到哪些问题?画出有关的句子。

1、学生边读边画。

2、同桌交流。

3、全班展示。

(1)不安——得让耳朵竖起来——用竹竿撑起来

(2)当大象把耳朵撑起来时发生了什么?

出示课件“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3)练习说话。

又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

(4)是呀,大象的耳朵就像一扇门,把小虫子都挡在门外。如果把门打开,小虫子就随便进出,大象怎能安宁呢?所以大象又是怎么做的?

(5)出示课件: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你读懂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有挡蚊虫的作用。

4、指导朗读。

5、最后,大象得出这样的想法。(出示课件)

6、理解最后一句话。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三、拓展延伸。(课件)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不安——得让耳朵竖起来——用竹竿撑起来——有虫子进入——耷拉下来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猜谜语、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入课文学习。通过当小老师、比赛等形式,让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

我是通过下面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一)我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我通常会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

(二)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把时间放给学生,鼓励进行小组合作朗读,然后再进行小组展示读,评读,赛读。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更好学习的引导者。

三、朗读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在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上,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问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是个生字,掌握“似、扇”两个多音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 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大家想法改变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自然段中“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含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看图,同学们请看这是谁?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预设:

(1)有一对大耳朵

(2)耳朵像扇子

(3)耳朵耷拉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19.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

4.师出示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拉着。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

(强调:这句话介绍了大象的耳朵)

2.学习生字 “似” “扇”

课件演示:

似:多音字

扇:多音字,象形字,从“户”从“羽”。

扇,篆文 (户,小门) (羽)

讲扇,写扇。

本义,名词:羽毛花草装饰的门扉 shàn。 本义只见于古文

量词:片,块 shàn。 一扇窗 一扇门

名词:翻转鼓风的轻巧薄片 shàn。 扇子 电扇 绢扇 蒲扇 纸扇 折扇 风扇

动词:摇动鼓风的薄片 shn扇煤炉 扇动翅膀 扇风点火

3.仿说练习: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像叶子似的竖在头上。

有 耳朵,像 。

对比学习“耷”和“竖”两个生字。

过渡:

4.读第二到第七自然段,找一找都有哪些动物对大象的耳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们的看法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一说。

师总结,启发引导,学习下文。

看来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都对大象的耳朵很好奇,产生了疑问,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问句吧。

指名读,课件展示:

生: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师:我从你的读中听出了小兔子的疑问(好奇)。

生: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师:你从这句话中听出了什么?(惊奇、疑问的语气)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师:小兔子和小羊为什么有这样的疑问?

生: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大象的耳朵和他们不一样,是耷拉着的。(板书:耷拉 ? 竖着?)

师:听了小兔和小羊的话,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谁来读。“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又听出了什么?

生:大象也信以为真。

师:老师现在就是大象,你们就是文中的小动物们(给学生发头饰)

“小羊,你认为我的耳朵有毛病吗?”学生回答

……

(如果学生说没毛病,提到:文中的小动物们怎么想。)

看来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了。

师:大象一开始就是这样认为的吗?请分角色朗读第二到第八自然段。

(4)齐读大象说的话,感受大象的想法的'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

抓住“生来”“不安”“得”这些词来理解。

(5)“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指名读,齐读。

用“怎么才能”练习说话,体会大象想法的改变。

读读课文第十到第十二自然段,说说大象用什么办法让耳朵竖起来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同桌两人交流。(板书:耷拉)

过渡:其实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的改变自己。

(6)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个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齐读这句话 。(板书: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结束语:大象最终还是决定让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吧,为什么最终还是让耷拉着呢?下节课我们再读课文,共同探讨大象耳朵的奥秘。

三、我会写

指导书写 “遇”(“扇”)

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19.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竖着 耷拉着

? ? !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问句、

2、 联系上下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读题提问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这个谜语?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

谜底是什么?大象、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看、你真懂猜谜语、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请看老师书写课题,同学们也可以举起金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大象的`耳朵怎么了?)

(二)听故事,认生字

1、带着问题,听老师讲故事、师范读,一边读,一边出示关键词(课文的生字)或图片

2、谁来回答刚才同学的提问、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找课文里还出现扇字的地方,读一读,注意读准多音字“扇”,并做动作牢记“扇子与扇风、通过图片理解扇字的户字头、一扇(门) (师范写)

找出另一个多音字“似”,读准翘舌音,想想以前学过的课文里哪里出现过这个字,读什么、 (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耷拉的意思,结合耷的字形来理解大象耳朵大、并让学生做做耷拉着脑袋、耷拉着眼皮来理解耷拉就是垂下来的意思、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竖着(立起来的意思)

(三)指导阅读,读好问句

1、想想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怎么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并画出课文中的问句

请学生回答、同桌互相复述故事、读好三句问句

2、出示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同桌扮演读

请同学出来戴头饰读

全班起立读、

3、 检查朗读,开火车整段读

4、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四)写字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扇、遇、痛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验收课: 验收课:19、大象的耳朵

验收课: 验收课:扇 耷拉

验收课: 验收课:兔 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