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能想办法帮助小蚂蚁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乐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日常生活模仿动作》《这是小兵》《小鸟醒来了》《小小蛋儿把门开》《约翰弟弟》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面,里面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教师出示图片。
画面一:小朋友,你们看,图里面的是谁呢?这只小蚂蚁看见了什么呢?你们猜猜它想做什么呢?
画面二:这粒豆子这么大,小蚂蚁都抬不起来呢!它该怎么办呢?
画面三:小蚂蚁去看嘛了?
画面四:它们一起有没有抬起来呢?
3、教师小结:有一只小蚂蚁在洞口发现了一粒豆,可是怎么搬都搬不动,心里可着急啦!于是就想办法,回到洞里请来了好朋友,这才一起抬起来回到了洞里面。
4、教师:小朋友,这就是蚂蚁搬豆的故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也就叫《蚂蚁搬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请幼儿欣赏歌曲
1、教师:小朋友,现在老师来唱一遍,请你们听一听歌曲里的内容是不是跟故事里的一样。
教师完整弹唱歌曲。
2、教师提问幼儿:歌曲的名字叫做什么?歌曲里面都唱到了什么歌词。
3、教师再次弹唱歌曲,请幼儿完整欣赏。
四、请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小朋友,这首歌曲好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2、教师按节奏完整说出歌词内容。
3、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旋律按节奏说出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唱歌曲内容。
5、请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端午节快要到了,大街上到处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粽子、绿豆糕、艾窝窝等特有的节日物品吸引着孩子们。一天,贝贝在班上兴奋地告诉大家:“超市里有条龙呢!”很多孩子都附和起来:“我也看到了!”“龙身上还装有粽子呢?”就在那天的社会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了端午节的来历、过端午节时的习俗等内容,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我想到了让孩子们欣赏民乐《金蛇狂舞》,希望幼儿在艺术欣赏的氛围中感受民俗风情,体验民族节日热闹欢快的景象。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热闹欢快的特点,喜欢中国民乐。
2.分别用身体动作和声音的长短,尝试表现乐曲a段和b段。
3.初步理解乐曲中的“对话”结构,感知aba结构。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教师了解民乐《金蛇狂舞》的背景等相关知识;幼儿已玩过“对歌”的游戏。
2.材料准备:乐曲《金蛇狂舞》、电脑、录音机、故事《双龙戏水》、图谱、自制龙舟、龙的头饰、红绸、锣、鼓等。
3.环境准备:区角张贴划龙船、舞狮子、舞龙、放鞭炮等喜庆活动的图片;布置河道的场景,有起点、终点和水草等。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充分表达感受。
①幼儿随民乐《喜洋洋》舞动入场。
②请幼儿安静地欣赏民乐《金蛇狂舞》,思考: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想干什么?
③请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随音乐表现。
2.欣赏故事,感知乐曲aba结构。
①教师边操作图谱边讲故事《双龙戏水》。
②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③再次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结构。
④这个音乐有几段?它们一样吗?
3.分段倾听,理解乐曲中的“对话”。
①请幼儿重点欣赏b段。
②它们像在干什么?
③请幼儿分组模仿“对话”表演。
4.玩游戏,感受乐曲的欢腾、热烈。
①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龙随音乐游戏。
②请幼儿自己尝试游戏。
5.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
你们喜欢这首乐曲吗?它是我们中国伟大的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一首民族乐曲。这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叫《金蛇狂舞》。
活动延伸
1.将乐曲中的“对话”创编成儿歌,让幼儿合作朗诵。
2.请幼儿随乐曲玩舞龙灯或舞狮的游戏,充分感受乐曲的民族韵味。
3.观看舞龙舞狮的录像片,了解《金蛇狂舞》的真实含义。
活动反思
《金蛇狂舞》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乐曲热闹欢快,原曲结构较为复杂,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教师将乐曲中的重复部分进行了改编。
环境和材料对此次活动起着极大的暗示与激励作用。精美的教具是教师运用的重要手段,教师用中国民族特色的线描制作了两条形象生动的龙,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制作了图谱――海洋,自制了色彩鲜艳的龙舟,在空地上也布置出海洋的路线,并且同图谱吻合,让幼儿在符合乐曲意境的环境中,理解和感受作品。
活动中,教师调动了幼儿诸多的感知通道――听觉、视觉、运动觉等,让幼儿在观看教师图谱演示、跟随乐曲做动作等方式方法中,反复地倾听乐曲、感知乐曲。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幼儿划龙舟比赛的场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活动分别运用了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让幼儿参与活动,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活动的氛围轻松愉快。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兔子的音乐和乌龟的音乐。
2、引导幼儿用有个性的动作表现兔子的骄傲和乌龟的勤恳、温和。
3、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熟悉故事《龟兔赛跑》。
2、电脑技术处理,删掉解说和部分重复音乐。
3、活动室布置:中间两棵大树,后面一个小土坡。小兔、皇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还要来听这个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很特别,它是用音乐讲出来的。”(幼儿个个睁大了眼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幼儿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让幼儿对音乐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欣赏后提问:你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觉?(孩子们发言踊跃:音乐很有趣、很好玩、我好像看到了乌龟和兔子在比赛、我听了很想跳起来等。)
(2)欣赏音乐的前面一部分,能很快分辨音乐,并能用有个性的动作来表现。
欣赏前提示:“请小朋友仔细听两段音乐,哪段表示小兔子跳,哪段表示乌龟爬呢?”
欣赏后提问:
a、你们听出来了吗?哪段表示小兔子跳,哪段表示乌龟爬?”(孩子们异口同声,都说前面一段是兔子跳,后面一段是乌龟爬。看来这个问题较简单,本课重点应放在后面。)
b、为什么呢?(多数幼儿举起了手,有些幼儿表达不清,但意思都能明白。刘洋说得很好:因为前面的音乐活泼欢快,就像小兔子在蹦跳,而后面一段音乐慢慢的,就像乌龟在慢吞吞地爬着。)
c、你们能学学它们的样子吗?(多数幼儿跟着音乐节拍把兔子和乌龟一跳一爬的样子表现出来了,只见范青文、王艺蓉等几个小朋友把兔子那骄傲的神情也表现出来了,嗨!这些孩子的乐感太好了,真了不起)
d、讨论交流:故事中的小兔子是什么样子?(它很骄傲、很了不起、瞧不起人、把头抬得高高的。)谁能学学小兔子骄傲的样子?(先跟音乐个别表演,再集体表演,表扬鼓励表演有创新的幼儿,建议音乐的最后一拍摆好骄傲的造型。幼儿摆出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撅着小嘴,斜眼看着人;有的朝自己翘着大拇指,头抬得高高的;有的两手交叉在胸前,脚在地上拍打着,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孩子们那投入的样子真令我感动。)
e、那乌龟是什么样子呢?(它很谦虚、笑眯眯的、爬起来很慢、它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幼儿跟音乐表演)
(3)欣赏中间的音乐(比赛时的音乐),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a、提示:“这段音乐讲的是什么事情呢?”(幼儿听音乐)
欣赏后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王艺蓉说:“这段音乐讲的是龟兔赛跑的事情。”陈天野说:“我听到音乐里一会儿是蹦跳的小兔子,一会儿是慢慢的乌龟,一会儿又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乌龟,就是说它们俩已经比赛了。”
b、欣赏第二遍音乐,大家一致认同了他们的说法。
提问:“后来怎么样呢?”
小a说:“我听出来了,小兔子骄傲,睡觉去了。”
小b说:“我听到了叮叮咚咚的音乐,像是星星出来的声音。”
小c说:“小乌龟没有停步,继续往前赶。”
小d说:“最后小兔子醒过来,赶紧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c、再欣赏音乐,玩手指游戏。(幼儿一手伸出两指,代表兔子的耳朵,另一手五指张开、微微弯曲,表示乌龟,边听边玩,表情甚是投入,大大提高了兴趣,且避免了听到比赛音乐而兴奋失控的场面。)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通过肢体的动作、乐器的演奏来感应快慢。
2、通过接力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应节奏的快慢。
3、通过游戏,让幼儿获得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铃鼓、三角铁。
2、乌龟、兔子的胸贴,龟兔赛跑图。
3、两支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肢体的动作,感受快慢。
1、听曲子“龟兔赛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动物世界里有两个小动物在比赛,谁在走路时特别慢?谁在走路时特别快?
3、乌龟和兔子在比赛,听音乐学做乌龟、兔子的动作。
(二)通过乐器的伴奏感受快慢。
1、让幼儿仔细听音乐中还有什么声音?
2、用三角铁、铃鼓分别为乌龟、兔子伴奏。
(三)通过接力游戏“龟兔赛跑”,感应节奏的快慢。
1、介绍游戏的玩法:乌龟音乐用短线表示,兔子音乐用点来表示
2、分组分成乌龟组和兔子组,排成两路纵队进行接力
3、游戏开始,幼儿开始听音乐进行接力画,是谁的音乐就谁画,直到音乐结束。谁先到终点谁胜利。
4、给胜利者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