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破釜沉舟》有感

2025/07/02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破釜沉舟》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破釜沉舟》有感 篇1

我从五年级的课本里读到《破釜沉舟》的故事,于是对项羽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便在老师的指导下,找来了《楚汉争霸》《史记》《三国志》等书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对项羽,刘邦,韩信三个人物进行了反复的琢磨。于是三个人物时常清晰地活跃在我的脑海里。

眼中的项羽

粗读《破釜沉舟》,《夏日绝句》,项羽可堪称一代英雄。但细细一读就不对劲了。

项羽,自江东带了三千子弟兵,开始南征北战,可惜功亏一篑,终天败在刘邦手中,死在乌江边上。

人们说起这段历史,常言,项羽为人厚道耿直,性子有些暴烈,不懂用人,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而我以为,说他是“匹夫”实在是抬举了他,依我之见,此人简直是个大笨蛋。

败走乌江有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不了东山再起。再与别人一决雌雄吧。看到江边蚂蚁排成“项羽死于此地”的字样,便以为是天命,雄心尽丧,自刎此地。他哪知道,蚂蚁们是在舔食地上的糖水,而糖水又是他的'对手们抺在地上的。即便是天意,凭他的暴烈性格,应该是不怕天命,不会安于现状,坐以等毙的,却竟然如斯,令人哀叹。再说,回江东又有什么?亲不亲故乡人嘛,回到那里,不久,你又可以组成新的子弟兵,何必因小小的失败而无颜见江东父老呢?你应该回归故里,再次逐鹿中原,将刘邦打败。

唉,总之,项羽此人,令我失望太多。常念起李清照之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心中独问,项羽死后,会不会大彻大悟,率领子弟们的魂灵,叱咤于地府之中,终成为一代鬼雄呢?

奸雄刘邦

对于刘邦,很多人为他歌功颂德,比如,他建立汉朝,是莫大的功劳,他的《大风歌》写得很好……但在我的眼里,他的过大于功,甚至有些功,其实是过。

建立汉朝,统一中原,这是项羽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方才换来的。楚汉相争,多少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多少青壮年成为帝王争霸的牺牲品。从这点上来说,这个莫大的“功劳”是建立在无数人的血肉之上的呀!而刘邦正是导演这一大惨案的主谋,却能逃脱罪责,反而成为世人口中的英雄,实在令人齿寒。

刘邦志得意满后,曾发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豪言,真是何等雄壮,何等威风。然而,口是心非,由于害怕别人篡夺政权,他先后将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英布等人一一除去。这就是他所说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吗?简直是厚颜无耻之极!

总之,我认为刘邦是个心黑,脸厚的大奸雄。

说韩信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我是从这句歇后语中记得韩信这个名字的。现在,在我眼里,他饱读兵书,能率千军万马,能忍辱负重,堪称一代将才。但为何后来又冤死在他的主子刘邦手里呢?归于一个“傲”字,这应该是他的致命弱点。

韩信自恃有才,能忍胯下之辱,却忍不得了不被人重用,而空谈自己一身无能。

早在项羽帐下,他因傲成恨,最终离开项羽,投奔刘邦。

但投奔刘邦,也并非仕途顺畅,因而骄傲的本性也就一次次暴露出来。比如,初投刘邦时,却也得不到重用,于是演出了一幕“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闹剧。后来刘邦让他统兵南征北战,由于屡战屡胜,他又不时露出骄傲的本性来。特别有一次,刘邦找他交谈,问他:“你能带多少兵?”他回答:“一万人。”刘邦脸色微变,好在韩信能察言观色,忙改口说:“大王不善带兵,却善带将,我自然比不上您呀!”虽暂免一劫,但让刘邦感到他的不可一世,难以驾驭。因此中原统一后,刘邦还是封他为一字并肩王后,可韩信仍没吸取教训,更加居功自傲,沾沾自喜。刘邦害怕他造反,最终找了借口,将他灭了。恰恰是应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道理。

大家都会为韩信而惋惜,如此一个有才之人,却因骄傲成性招来杀身之祸。但他的经历,也正给后人们敲响警钟,骄傲是最大的敌人!切记切记。

读《破釜沉舟》有感 篇2

秦朝末年,统治非常残暴,项羽在江东地率众起义。

楚军和秦军在漳河北面的巨鹿开战了。项羽派兵渡过漳河去攻打秦军,结果失败了。项羽意识到,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自己肯定要吃败仗。于是,他立即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漳河。上岸后,项羽下令全军把所有渡船都沉入河底,锅、碗、瓢、盆等炊具都砸烂,连住的房屋也全部烧毁,只随身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向士兵表明决一死战之心。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一仗,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他率军以迅雷掩耳之势攻打秦军的薄弱地带,九战九捷。断了秦军的粮道,活捉了秦军统帅。

项羽身处乱世,却能扬名天下,这完全是他有勇有谋的结果。

“破釜沉舟”的这个故事,就让我看到了项羽的勇气和谋略。破釜沉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这是至于死地而后生啊!我非常敬佩他的胆量,我知道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想出这种方法,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到的,也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从项羽身上,我不仅学到了他的胆气,还学到了做事,不能只靠胆气,更需要智慧。

读《破釜沉舟》有感 篇3

这是一个精彩的历史典故,是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项燕的儿子项梁叫项羽学习兵法,后来项羽发动起义兵就了赵国,推翻了秦王朝,和刘邦争夺天下去了。

其中的重要人物项羽。我觉得他在打仗方面特别强,百战百胜。对兵书上的内容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第一:他带兵救赵国时,为了加快速度,把饭锅砸了。过了河,把船毁了,这表示不取胜就只有死。这也是兵书上的一条,这让士兵更加奋勇杀敌。因为已经没有后路了。第二:他打败秦朝多个大将。如张邯投靠了他,李由、王离被他杀死,这都可以看出打仗是他的强项。我再做个对项羽的`总体评价,他又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会用兵法,百战百胜。缺点就是不会用人。从《鸿门宴》中就可以看出他不会用人,其实他手下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就是他不去发现,不会重用。比如说“韩信”,他也是个没有第二个的人才,谋武双全。刘邦靠他才能得天下。韩信当初也在项羽手下做过事。就是项羽不会用人,才失去了一个人才。还有范增,也是个人才,在宴会上,他多次暗喻杀刘邦,因为项羽一听好话就心软,不做声,才造成了自己的一个大祸害,才造成了他的失败。

项羽不光这样,而且连民心也失了,百姓本以为他是个好皇帝,没想到他推翻秦王朝以后毁了阿房宫,抢走了大量财产和美女,此时百姓觉得不如让刘邦做皇帝。这一点是项羽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说了这么多,我也该作个总结了,我们要学习项羽学会了就运用起来,不能死学书,学死书,学完了旧和没学一样。他的优点要学习,缺点要渡绝。还要学习项梁善于交朋友。这些都是我们该学的。这些是我们日常的好习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破釜沉舟》有感 篇4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项梁、项羽从江东起兵,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为皇帝,也称楚怀王。张尔、陈余也参加了起义,立赵歇为王,建立赵国。

公元前207年,秦国大将章邯率领数十万大军将赵军围攻在巨鹿。此时赵军不但兵力不足,粮草也快用完了。

巨鹿被围,赵王无力抵抗,分别派遣使者向楚怀王等起义军求救。楚怀王派项梁、项羽率军北上救赵。

项羽在渡河后命令士兵凿沉了所有的船只,又砸破了所有煮饭的锅,烧掉了所有休息用的.营帐,只发给每个士兵三天的口粮,切断了所有将士的后退之路。

经过九次冲杀以后,秦军大败……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就要像项羽那样有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拼搏到底。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获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