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指南》心得

2025/05/14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指南》心得(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指南》心得 篇1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幼儿园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幼儿园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幼儿园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幼儿园指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又一重要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功能、主体、实施原则、主要内容等。

《指南》心得 篇2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幼儿园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幼儿园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幼儿园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幼儿园指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又一重要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功能、主体、实施原则、主要内容等。

《指南》心得 篇3

通过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南》以幼儿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而且《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家长通过学习《指南》,观察自己的孩子,可从中发现了孩子的特点,从中找出孩子的不足,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通过学习《指南》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

我家宝宝今年六周岁,在文登市西楼幼儿园大七班,名叫王梓赫,小名壮壮。

比起很多家长,我或许算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我没有给壮壮报这样那样的早教班、辅导班、特长班之类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我是顺其自然的。就像是认,我从来不强迫他非要认识多少。除了上幼儿园之前在墙上帖了几张挂图一边认一边认图外,只买了两本薄薄的认书,一次只认几个,不知不觉大概也能认了百十来个。其他的都是来自各个方面的。第一、故事书。从上小班开始,我每天晚上都给壮壮读故事,要求壮壮坐在我腿上,和我一起看书,我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着,读到哪儿指到哪儿看到哪儿,壮壮在听了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也认识了不少;第二、小班时学《弟子规》,每页要求认识四个,都能认下来,没要求认识的,在学《弟子规》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中班学《三经》也是如此;第三、走到哪儿学到哪儿。路上的广告牌、门牌,都是。壮壮自己也有兴趣来认,错了的妈妈就纠正,下次遇到再认,错了再纠正,不用几次甚至一次就知道是什么了。有时候,带壮壮走到路口,往往有很多广告牌,壮壮就不自觉地念上面的,很多的连我都想不到壮壮竟然都认得。并没有统计壮壮现在能认多少个,但儿童故事书上的,大概能认识95%左右,甚至更多,现在自己读故事,绰绰有余。通过读故事看书,壮壮还经常自己编个故事讲给大人听,还会自己编个歌词来唱给我们听。壮壮的语言能力也得到老师的夸奖:这小子真能说,我都说不过他。

壮壮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个很害羞的小朋友,在路上遇到爸爸妈妈熟识的人,让其问阿姨好伯伯好之类的话是很难说出来的,甚至还会躲在爸爸妈妈身后不肯探出头来,甚至连说“老师好”都很困难。有一日,我去送壮壮上幼儿园,一路上都教导壮壮到了幼儿园之后,要对老师说:老师好。壮壮答应得好好的。到了幼儿园之后,我问壮壮知不知道要对老师说什么,在老师怀里的壮壮点点头,但就是不肯说出那三个,老师也鼓励壮壮说出来。壮壮对老师说:等妈妈走了之后再说。我在教室门外,一会儿就听到老师说:壮壮说了,还害羞呢,脸都红了。我在教室外没有听见哦,可见壮壮的声音太小了,但还是有进步。通过学习《指南》之后,我就经常带壮壮和朋友、同事家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和小朋友接触多了,体会到了交往的乐趣,面对大人慢慢也就不害羞了。而对现在的壮壮,我经常自问:这孩子现在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害羞呢?看到谁都不怕,都能说上话。

老人在家里,有好吃的都是留着给孩子的,老人是不舍得吃一口的,我们做父母的往往是反对老人这样做。每次吃好东西之前,我都教育壮壮:好东西先给大人吃,分完了自己再吃。开始壮壮还不太懂,说多了,做多了也就知道了。壮壮有次在家吃水果,主动给长辈分了一圈,自己剩下一个小的,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壮壮说有个小哥哥都把大的分给了哥哥,自己留小的。这就是从《三经》里学的“融四岁,能让梨”。

有很多次老师发了新的卡,我找出以前的卡,和壮壮一起认,有认错不熟悉的就多认几次。认完了之后我们做表演的游戏。就是包袱剪子锤,赢了的人找一张卡让输了的人按照词意来表演一下,效果很不错哦。不知道你家的卡都保存好了没?第二天,壮壮还想表演,我却换了游戏。依然是包袱剪子锤,赢了的人找一张卡让输了的人造个句子。不管造句如何,符不符合逻辑都不要打击孩子,要鼓励孩子。后期,我出个,让壮壮来组词。有时在送壮壮去幼儿园的路上,出个,加上一笔或者减去一笔能够变成什么。别说复杂的,比如:乌——鸟,大——太、犬;木——本;日——田、目、白(其实日加一笔还可以变成其他很多,找简单的来说);月——用;王——主、玉。等等,有很多这样的。有时候说熟了,我还得费脑筋想:壮壮认识的中都什么加一笔或者减一笔可以变成其他的呢。这样的游戏可以多样化,地点时间不受限制,总之,不管什么方式,一句话: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家长和孩子对自身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孩子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家长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指南》心得 篇4

学习《计算机专业指南》后使我了解到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已渗透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和方式。从航天飞行到交通通讯,从天气预报到地质勘探,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控制,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这个强大的工具,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运用计算机解决各自的问题,可以说今天的计算机已经是无处不在,威力无比,信息技术的未来前途无量。

计算机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或团体的智慧得来的,是人类几千年发展的智慧结晶。在远古人类使用手指来进行计算,但一个人只有十个手指,远远不能满足更复杂的运算要求,于是,人类开始借助小棍子、石子等身外之物作为计算工具;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学会了制造和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方式也越来越高级。其中,中国人发明的算盘,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可以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15世纪以后,随着天文、航海的发展,计算工作日趋繁重,迫切需要探求新的计算方法并改进计算工具。在西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623年威尔赫姆谢克哈特制作了一个能进行6位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钟”,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明了第一台机械计算机;1673年,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和思想家莱布尼茨建造了一台能进行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1820年,真正商品化的机械式计算机正式出现。19世纪初,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计算机不但能快速地完成加、减、乘、除运算,还能自动完成复杂的运算,从手动机械跃入自动机械的新时代,巴比奇并于1822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和巴比奇一起工作的还有世界第一位程序员爱达。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电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看到了另一条实现自动计算过程的途径,计算装置开始从机械向电气控制方向发展。这期间人们对计算技术和计算理论的研究,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一个采用电器元件制造计算机的是德国工程师楚泽。早在1934年,楚泽就致力于计算机的研制。当时,年仅24岁的他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Z1于1938年完成,1941年,他的Z3计算机开始运转。Z3计算机不仅全部采用继电器,同时采用了浮点记数法、二进制运算、带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通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

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哈佛大学的应用数学教授霍华德艾肯在1936年读过巴比奇和爱达的笔记后,产生了用机电的方法,而不是纯机械的方法实现分析机的想法,这就是MarkI机电计算机的设想。在IBM总裁老沃森支持下,很快IBM公司投资100万美元,并派出了4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帮助他完成了这一有意义的设想。1944年MarkI计算机在哈佛大学投入运行。由于艾肯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人们一直认为MarkI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程序计算机。在努力制造机电计算机的同时,人们也在努力制造电子计算机,尤其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目光敏锐的学者已经看到了使用电子管来大大提高计算机速度的可能性。其中,美国衣阿华州立学院的数学物理学教授阿塔纳索夫提出的方案是计算机设计中采用电子技术的最早方案,因此,他本人得到了电子计算机发明人的荣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同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共同负责为陆军每天提供6张火力表,这项任务非常困难和紧迫。但在200多名的计算员和大型的微分分析仪的一起计算,一张火力表也往往要算两三个月,问题相当严重。当时,负责阿伯丁实验室同莫尔电工系小组联系的军方代表是年轻的赫尔曼戈尔斯廷中尉他原来是个数学家。他的朋友莫奇利这时正好在莫尔学院电工系任职。莫奇利多次对戈尔廷介绍自己关于电子计算机的设想,思想敏捷的戈尔斯廷立即意识到这一设想对解决计算火力表的困难的巨大价值。他马上向上级做了回报,立即得到支持。军械部要求莫尔学院草拟一份为阿伯丁弹道实验室制造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计划。1943年4月2日莫尔学院提出了一份这样的报告。1943年4月9日,这一天是决定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运的一天,弹道实验室方面在听取了戈尔斯廷的简短说明后,决定支持这项计划,制造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开始了。这台机器被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简称ENICA)。承担研制ENICA的莫尔小组是一个由志同道合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朝气蓬勃的团体。24岁的埃克特是总工程师,负责解决制造中一系列困难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莫奇利是位30多岁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电子计算机的总体设想。此外,还有3个美国人和当时在莫利学院读研究室的中国人朱传榘参加了研究小组。年轻的戈尔斯廷不仅能在数学上提供有益的建议,而且是精干的科研组织人才。这样,有了合适的时机和成熟的条件,又有科学技术人员的科学胆略与创造才能,在有关部门的远见卓识与全力支持下,1945年底,ENIAC这台标志人类计算工具历史性变革的巨型机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并且于1946年2月14日正式运行。从ENIAC的诞生到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也由ENIAC最初专门用于弹道计算,发展到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伴随着电子器件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应用于计算机当中,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技术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向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的系统软件的功能日趋完善,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软件的开发日趋简便。为人类方便地处理信息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通过学习,除了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还让我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自主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和其他同学之间多交流沟通、相互促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学会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增进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电视大学这片沃土中,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专业的计算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