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优秀报告 > 正文

上网社会调查报告

2025/05/12优秀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上网社会调查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网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不到两个月的练习阶段我在 初中练习, 配备了核算机收集系统、多媒体教育系统、教育现场评价系统、校园播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育设备收集化,完成了教育伎俩的现代化。目前对中学生上网状况查询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收集的立场和相关行为的状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大都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局部教员上网经历不敷丰厚

互联网以共同的魅力吸引着广阔中学生。查询显示,93.5%的中学生透露表现对收集感兴致,并有11.4%的中学生以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耐的”。周末和节假期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顶峰时段。 与孩子们比拟,家长和教员们则大为减色。45.2%的家长透露表现不调查收集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要7.7%的家长常常上网。大局部教员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历分明不足。

2.大都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前提不称心,家长、教员呼吁改善前提

关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前提透露表现称心的中学生只要19.4%,不称心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以为学校并没有把需要的收集技巧教给他们。还,不少教员关于学校的收集资本近况,特殊是现有资本的应用率透露表现不满。据教员们反映,校园收集设备和多媒体教育设备首要用于展现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沛运用于平常备课和教室教育,更不克不及充沛知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大都家长既赞成后代上网,又担忧后代上网影响学业

关于后代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立场,对立的只要15.9%,大局部家长则顺从其美,但近折半的家长透露表现但愿后代未来能从事收集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以为,收集最大的益处是“能使后代坦荡眼界,增进见识,并把握好电脑技巧”;还,29.5%的家长还感觉收集能促进后代的进修兴致,11%的家长以为“收集没有任何益处和效果”。58.5%的家长透露表现,最不克不及承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糜费时间,耽搁学业。明显大都家长心里非常矛盾:既但愿本人的后代能享用收集的益处,更怕因沉沦收集而旷费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炙的事还有:阅读淫秽、反抗、暴力信息,发生网恋,痴迷收集游戏等等。

(二)收集情况对中学生的影响

1.收集情况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运用互联网有助于构成全球认识,增强对国度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收集的窗口,他们存眷“家事、国务、世界事”,使视野空前坦荡起来。全球认识的加强,顺应了中国参加wto的新情势,关于中学生们往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明显是大有益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进修供应了有利前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收集资本在必然水平上知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求性进修、研讨性进修的需求。

(3)中学生运用收集有助于扩展交往的局限,促进芳华期心思的健康发展。收集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南地北、素昧生平的人拉到“零间隔”,在互相征询、攀谈、评论、倾吐、讨教的进程中,极大地知足了中学生们兴旺的表达欲、显示欲和社交欲。这关于舒解压力,坚持芳华期的心思健康有必然的益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起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能的进修热情。

2.收集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沉沦收集对学业发生冲击。

(3)网上聊天激发网恋,查询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本人有过“网恋”行为(实践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很多感情圈套,中学生往往是受益者。

(4)收集不良文明弱化了中学生的品德认识。

(5)网吧治理问题仍然严厉,给中学生形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收集情况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应战,还也供应了很多时机。同志在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强调指出:“关于信息收集化问题,我们的根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增强治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起劲在全球信息收集化的发展中,占有自动位置。”这是我们进行收集德育工作的指点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收集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经过宣传和进修,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一致思想看法,丢弃“收集有害论”,消除“收集惊恐症”,充沛看法到收集德育的主要性和收集在中学生生长进程中的主要效果。

第二,从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的,把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成熟度作为收集德育的首要目的,出力培育学生准确的品德价值观、判别力和克己力。

第三,从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根底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加强辨认评价和选择品德信息的才能;注重品德意志力的练习,使学生的品德看法与行为理论一致起来;开设收集德育课程,增强学生的收集品德认识和收集责任感。

第四,应用核算机和收集技能,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育收集德育步队,加强收集德育力气

其一,经过各类方式的培训、讲座和审核,使各级教育治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员把握收集根本常识、技艺,并熟习收集德育的运作方法和伎俩,学会经常见的德育课件开拓东西(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考究实效的前提下,改良和充分当前施行的“市中小学教员核算机审核”的方法与内容,如添加教员应用收集开展品德工作的审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本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厚的收集经历和技艺的专兼职收集德育工作者,由他们供应在线指点,协助上网中学生处理各类心思、思想、进修等问题;还,留意在网上搜集整治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本能机能部分反应,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增强对中学生进行收集品德和收集行为标准教育,盲目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增强以幻想信心为主题的思想质量教育,用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抗网上各类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腐蚀。

二是增强中学生收集行为教育和平安教育。制订“市中学生收集行为标准”,加大宣传力度,进步自我维护认识和自我约束才能。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一致阅读思想人品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引荐国表里诸多优异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盲目进修进步前辈文明、熏陶崇高情操的动力。

上网社会调查报告 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关于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学生上网呢,对此,我通过网上调查及查阅资料的方式,于20xx年4月10日至20xx年4月27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在假期里,各网吧从早晨7点到晚上1点几乎全被广大青年学生所占领。年龄比较小的以电子游戏为主,年龄大者以网上聊天为主,而真正到网上查寻资料,了解外面新世界者少之又少。而网吧里几乎全都是男的,他们几乎在网吧里的时间平均3小时以上。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在现实生活压抑的时候,在网上找个朋友倾

述也无不是件快事。当然,有好当然也有坏的方面,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1) 分散学习精力。广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紧张,课程多,而精力又有限。而学生上网又在放学后,正常的`休息时间就减少了。导致了一些学生不能按时睡觉、起床,影响上课精力,对学习渐渐疏远了。

(2) 思想受到危害。由于在网上人与人之间无法正视了解,因而享受这种虚伪的世界,使自己出现了孤僻内向的不良性格和心理偏差。再加上我们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很明白,一些涉世不深、思想观不成熟的学生容易被网上不健康内容所影响,从而出现一些害人害己的行为。

(3) 加重家庭负担。对于我们还是消费者的中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也不富裕,对于一个小时1.5元钱的消费来说并不轻松。许多学生就打着买学习用品的幌子来上网,甚至行骗偷盗自己的家庭来满足自己上网的乐趣。

8.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4)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上网社会调查报告 篇3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用途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1.29%,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15.26%,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24.99%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感网络“高手”,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有人曾这样反驳那些害怕甚至敌视飞行的人,“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空难,乘坐飞机比大多数运动更为安全,汽车和火车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而是常常只有空难才能‘荣登’媒体的头条”,于是说乘坐飞机其实很安全,那么我至少可以在这里肯定上网比乘飞机更加的安全!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威胁论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结语

此次大学生网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总体上勾勒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发觉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规范大学生网络生活。这次活动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样本带有局域性,且参照了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评论难免具有推测性质,见谅。

上网社会调查报告 篇4

不到两个月的练习阶段我在 初中练习, 配备了核算机收集系统、多媒体教育系统、教育现场评价系统、校园播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育设备收集化,完成了教育伎俩的现代化。目前对中学生上网状况查询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收集的立场和相关行为的状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大都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局部教员上网经历不敷丰厚

互联网以共同的魅力吸引着广阔中学生。查询显示,93.5%的中学生透露表现对收集感兴致,并有11.4%的中学生以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耐的”。周末和节假期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顶峰时段。 与孩子们比拟,家长和教员们则大为减色。45.2%的家长透露表现不调查收集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要7.7%的家长常常上网。大局部教员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历分明不足。

2.大都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前提不称心,家长、教员呼吁改善前提

关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前提透露表现称心的中学生只要19.4%,不称心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以为学校并没有把需要的收集技巧教给他们。还,不少教员关于学校的收集资本近况,特殊是现有资本的应用率透露表现不满。据教员们反映,校园收集设备和多媒体教育设备首要用于展现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沛运用于平常备课和教室教育,更不克不及充沛知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大都家长既赞成后代上网,又担忧后代上网影响学业

关于后代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立场,对立的只要15.9%,大局部家长则顺从其美,但近折半的家长透露表现但愿后代未来能从事收集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以为,收集最大的益处是“能使后代坦荡眼界,增进见识,并把握好电脑技巧”;还,29.5%的家长还感觉收集能促进后代的进修兴致,11%的家长以为“收集没有任何益处和效果”。58.5%的家长透露表现,最不克不及承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糜费时间,耽搁学业。明显大都家长心里非常矛盾:既但愿本人的后代能享用收集的益处,更怕因沉沦收集而旷费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炙的事还有:阅读淫秽、反抗、暴力信息,发生网恋,痴迷收集游戏等等。

(二)收集情况对中学生的影响

1.收集情况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运用互联网有助于构成全球认识,增强对国度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收集的窗口,他们存眷“家事、国务、世界事”,使视野空前坦荡起来。全球认识的加强,顺应了中国参加wto的新情势,关于中学生们往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明显是大有益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进修供应了有利前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收集资本在必然水平上知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求性进修、研讨性进修的需求。

(3)中学生运用收集有助于扩展交往的局限,促进芳华期心思的健康发展。收集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南地北、素昧生平的人拉到“零间隔”,在互相征询、攀谈、评论、倾吐、讨教的进程中,极大地知足了中学生们兴旺的表达欲、显示欲和社交欲。这关于舒解压力,坚持芳华期的心思健康有必然的益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起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能的进修热情。

2.收集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沉沦收集对学业发生冲击。

(3)网上聊天激发网恋,查询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本人有过“网恋”行为(实践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很多感情圈套,中学生往往是受益者。

(4)收集不良文明弱化了中学生的品德认识。

(5)网吧治理问题仍然严厉,给中学生形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收集情况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应战,还也供应了很多时机。同志在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强调指出:“关于信息收集化问题,我们的根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增强治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起劲在全球信息收集化的发展中,占有自动位置。”这是我们进行收集德育工作的指点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收集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经过宣传和进修,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一致思想看法,丢弃“收集有害论”,消除“收集惊恐症”,充沛看法到收集德育的主要性和收集在中学生生长进程中的主要效果。

第二,从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的,把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成熟度作为收集德育的首要目的,出力培育学生准确的品德价值观、判别力和克己力。

第三,从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根底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加强辨认评价和选择品德信息的才能;注重品德意志力的练习,使学生的品德看法与行为理论一致起来;开设收集德育课程,增强学生的收集品德认识和收集责任感。

第四,应用核算机和收集技能,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育收集德育步队,加强收集德育力气

其一,经过各类方式的培训、讲座和审核,使各级教育治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员把握收集根本常识、技艺,并熟习收集德育的运作方法和伎俩,学会经常见的德育课件开拓东西(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考究实效的前提下,改良和充分当前施行的“市中小学教员核算机审核”的方法与内容,如添加教员应用收集开展品德工作的审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本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厚的收集经历和技艺的专兼职收集德育工作者,由他们供应在线指点,协助上网中学生处理各类心思、思想、进修等问题;还,留意在网上搜集整治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本能机能部分反应,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增强对中学生进行收集品德和收集行为标准教育,盲目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增强以幻想信心为主题的思想质量教育,用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抗网上各类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腐蚀。

二是增强中学生收集行为教育和平安教育。制订“市中学生收集行为标准”,加大宣传力度,进步自我维护认识和自我约束才能。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一致阅读思想人品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引荐国表里诸多优异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盲目进修进步前辈文明、熏陶崇高情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