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倚栏轩整理的《未来简史(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未来简史 篇1
世界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发展,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就已经到下一个时代了。
信息技术一方面带来了快速而猛烈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正在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至于人类自己是不是会被自己创造的智能所湮灭,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工业革命时代,内燃机是那时候最复杂的机器,于是就把大脑比作由气缸、活塞、连杆等构成的热力学运动模型。而现在计算机算法是最复杂的东西,于是人们走开始认为大脑是一种算法,甚至一切事物的运行都是由算法操控。
这些说法在既定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基于当时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说,是合适的。
这正好验证了人类还在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的各种法则,就像人类在不断认识大脑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自然机器一样,就像各种过去的物理定律被现在的认识推翻而建立新的,而新的又面临未来被推翻一样。这是精彩的,也是世界如此神秘而强大之所在。
不要太畏惧未来,因为未来不会因为谁的态度而改变,因为未来的一切还都未知,因为未来就在眼前…
《未来简史 篇2
这是一本谈未来的书,不只是去畅想未来,以未来的角度去看当下,人多事情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与解答。跳脱现在,回望更能全面地认识现在。不错,很喜欢的一本书。不过对于计算机取代人,替代人的观点,我对人类还是保佑信心。至于取代的那一部分,不过是上层的游戏,压低下层成本,以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生命基于数据处理,但是是一类“有意义”的数据集合,而这个“意义”是人之不同于计算机的:解释这个世界的故事。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何为“价值”,价值取向,计算机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过是人类的欲望作祟而给计算机的算法,让其满足人类的欲望的工具罢了。计算机满足了人类暂时的欲望,还会有这三个完结后新的值得思考担忧的事情发生。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了解基于已发生的基础上,对于新鲜未知,未曾体验,便不会有认知。
《未来简史 篇3
当我们真的仰望未来的时候,说不定会缅怀现在拥有的一切吧。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通透,而且非常前卫”,很多观点未被推翻,也未得到证实。人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即无意识状态下的行为)与自主意识下的行为的辩论显示出了人类这种生物是具有矛盾的复杂体。叙事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时,人们该选择什么,也许是跟着感觉走 ,也许是根据事实。还有有趣的一件事情便是“人文主义”的争论,从神到人的关注点的改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最后是启蒙运动”思想意识的流变是思想的解放还是在滚滚历史车轮下做出的当然选择,作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的这个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在我看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关注神进而到关注人的种种需要是当时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思想的解放只是促成品,而人们所说的“意义”还是被人所定义的,加上了很多主观成分。
数据和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同时也引发一系列问题。这就是科技的双刃剑的作用,人们享有信息获得,沟通的便利 ,同时个人隐私也会受到威胁。例如现在下载各类app很多都需要授权个人信息,访问电话联系人,相册等各种权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照片可以在瞬间的速度传播,甚至会引导舆论。被数据和各种信息充斥的我们是否丧失独立思考了呢?比如各类自媒体的兴起也许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却暗含着深层次的危机。一旦被舆论控制了思想,丧失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一味跟风,大多数都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被精英群体所控而不自知,也是一种悲哀吧。
《未来简史 篇4
说实话,我被作者所讲的智能算法吓着了。按照他所说的逻辑,以算法为中心的世界,智人只能像猛犸象和恐龙那样被淘汰。所幸,这只是探讨。但谁说这一定不会实现呢。
之前读美丽新世界,感叹于人类终究会对自己下手,比如连悲喜都不能自主,都可以由一颗药丸控制。现在读未来简史,原来美丽新世界还是心软的,它只告诉人们未来你可能是一个废物,悲喜不能自持,意义也面临诘问,未来简史则将人类至于废物的处理阶段,废物还能怎么处理呢,出局就是了。
这真的和神的世界的逻辑南辕北辙。神的逻辑是这世界由神创造,人世的意义在于神所赋予的意识、情感和爱,这是其他生物所不具有的,是神赋予人类独有的天分,经由此,人类走向回家的路。但是,作者提出这个只是人类意识创造的故事,如果神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故事,那么为人类无限进步兜底的能量就没有了基础,人类在无意识的智能世界里简直就像一脚迈进了漆黑的深渊,那是无法想象的世界,而那个世界人类或许只是低等存在,甚至不再存在。
幸好目前还未有证据确凿证明这些逻辑演绎有多高概率是正确的。人们,还是踏实做一个日常工蚁吧,以免听信各种声音平白叫这支摇摆不安的思想的芦苇添了许多的痛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