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人生故事

2023/08/12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8篇人生故事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人生故事(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田间做梦的二姨爹

文/王朝书

二姨爹,姓倪,是我在小板场村记忆深刻的人之一。

二姨爹进入我记忆数据库的缘由,在于他对土地的态度。作为一个农民,二姨爹并不愿在土地上挥洒汗水。一个例子。每年给玉米锄草时,二姨爹经常锄着锄着就会停下来,看一眼还没有锄的土地有多宽。一眼之后,二姨爹会叹一口气。叹气后,他又接着锄草。这一眼,一叹,不知多少时间过去了。作为农民,必须是忙碌的。否则,一天甚至一年的活计,都会被耽误。二姨爹,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二姨爹曾经走出过农村。他年轻时,当过兵。据他本人说,他曾到理塘县剿过匪。在二姨爹二儿子的婚礼上,我看到了他的战友。他的战友是公务员,有着高工资。同样的当兵,为何,二姨爹却没有工作,退伍回到老家务农?这是个谜。

视野曾被打开,这让二姨爹再难安心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不仅在劳动时叹气,还在劳动结束后,喝一杯。喝酒,这对一个农民来说,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村子里的农民,大多都戒烟戒酒。他们要将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比如给孩子交学费。

然而,二姨爹似乎忘记了一个农民应谨记的本分。为何,二姨爹会对家人的前景不考虑,我不得其解。二姨爹的孩子,都是男孩。按理,他应该为他们花费心血。二姨爹也常以自己有三个男孩而骄傲。可是,他的行为,并不利于孩子的出人头地。为何二姨爹不认真履行一个父亲的责任,这次回家,我大致猜到了原因。

二姨爹,原本有一副好身体。他年轻时,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据说,二姨妈就是看上了他的身材而嫁给他的。二姨妈年轻时,应该比较美丽。现在,六十多岁的二姨妈,依然有着白皙的肤色和清秀的面容。当我时隔二十年回到老家后,一眼就认出了二姨妈,但却没有认出二姨爹。

回家后,我和先生、小琴转路。在村子大道上,遇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拎着一个篮子,穿着一件黄色的卡其装,像鸭子一样蹒跚着走路。小琴和他打招呼。他对我们说,他准备到林子里去拣蘑菇。老人走后,小琴问我,认识这个老头吗?我摇头。小琴说,他就是你的二姨爹。

小琴的介绍,让我吃惊。二姨爹会是这样一个老头。正常情况,二十年的时光,不应该带走了他全部乌黑的头发、挺直的脊椎、强健的大腿。二十年来,是什么让时光以暴力手段夺走了他的活力与健康?小琴说,是酒。

小琴描述,二姨爹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了,倒上一杯酒,打开电视。他边喝酒,边看电视。他并不关注电视剧。他看时政新闻,看农业频道,看财经频道。他将所看的知识,装在脑海里。他摆给村子里的人听,却没有一人愿意搭理他。都认为,他在说疯话。

小琴说,二姨爹早起饮酒,练出了一个本领。他在地里干活时,能将头靠着锄把,站着梦周公且不倒。小琴说,看见他在地里,偏来偏去的像个不倒翁,实在好笑。

小琴的描述,让我明白了,原来,二姨爹是个土地上的做梦者。所以,二姨爹并不踏实在土地上劳作。他在梦中,也许梦见了欧洲现代农业,也许梦见了以色列的先进灌溉技术,也许梦见了小板场村建立了现代的养殖业,也许梦见他的小儿子从城市里回到了老家。

因二姨爹的不负责任,终究他的三个儿子都没有稳定工作。但没有一人安心在家务农。他们都遗传了二姨爹不安分的因子。大儿子在开罐车。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三儿子,则独自一人在外闯荡。村里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以至,有人传言,他被传销掌控了。

二姨爹一家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奥尼尔笔下的《天边外》。一样地对土地绝望,一样地对未来怀揣梦想。然而,为何,二姨爹一家无法走向现代农业?

先生说,欧洲走向现代农业,和走向资本主义的背后原因,是相同的。因为,上帝启示了人的觉醒。如果,二姨爹得到了启示,也许,他会是一个冒险家、梦想家,而不会是这样的一个酒鬼。

彩莲

文/罗天琪

彩莲是我的高中同学,高二时转到我们班,就坐在我的斜上方的位置,她性格开朗,经常可以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很快就融入了这个班级。彩莲皮肤黝黑,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五官立体,总体上称得上是个美女。

彩莲非常爱笑,总能听见她"哈哈"的笑声,与人说话时她总是面带微笑。她喜欢给同学讲恶俗的笑话,看见周围的同学们龇牙咧嘴地说"不要再讲了".她便得意地开怀大笑,兴奋地说道:"来来来,我再给你们讲一个嘛。"

高中时,由于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我包揽了班上文学方面的事务,一些同学时常会拿着自己写的小说、文章让我看看,帮忙修改一二。彩莲平时不是一个对学习积极的人,有点得过且过的意思。一次下课,她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我写了一篇文章,能帮我改改吗?"我依稀记得她在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一个阴雨连绵的清晨,周围寂静无声,屋里的两个女儿不约而同地早起,这个男人面无表情,让两个女儿去屋后砍两根竹竿,用来撑起灵堂前的篷布,灵堂里躺的正是两个女儿的母亲。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曾经有同学提起过彩莲的母亲不知道什么原因去世了,她有一个姐姐,但是姐姐已经结婚嫁人,母亲去世后家里就剩下她父亲和彩莲两个人。读到开头,我恍然大悟手里的这篇文章可能是彩莲自己的故事。

文章里还这样写道:"出事前,两姊妹的母亲和父亲同时乘坐一辆摩托车,在路上与一辆汽车发生碰撞,她们的母亲当场死亡,父亲受了伤,幸免于难。"她描绘了举办丧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这个男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招呼着前来吊唁的宾客,喇叭里放着哀乐,貌似对面的山头都能震荡出回声,可是除了哀乐外,所有的一切都寂静无声。"文章里虽然没有描写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也没有任何伤感的字眼,但是看完之后莫名会让人伤感。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是特别好,有些词句使用也不是很准确,但是我没有给她改动一个字,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下课后,我拍了拍彩莲的肩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彩莲,这篇文章我看了,写得不错,就没给你改动了……以后我们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勇敢、坚强面对。"

"这文章写的不是我自己,真的不是。"彩莲急忙解释道,慌忙地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知道不是你,这是我从你的文章中得到的启示和道理。"彩莲接过作文本,转过了身。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彩莲还是跟以前一样,活泼开朗,但是她让我帮忙修改的那篇文章没有任何声响,也没有发表,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彩莲再也没有让我帮忙修改过文章,当时的我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彩莲的这篇文章,高中繁忙的生活让我早已忘了这件事。高中毕业后,彩莲没有继续升入大学,我们一度失去了联系。

多年后的一个夜晚,脑中的记忆又突然跳了出来,让我想起了这件事,心中有些懊恼和担忧,高中时的我说的那些话会不会让彩莲感到尴尬,会不会增加了她内心的伤感?如果高中时我能多关心她、多帮助她该有多好啊,现在回想起不免有些遗憾。在向多位同学打听后,我终于与彩莲取得了联系。

"彩莲,你还记得我吗?"我小心翼翼编辑好文字,发了过去,不久就得到了回复。

"记得呀,老同学。"彩莲发来视频,视频中的她依旧是灿烂的笑容,她比高中时期要丰腴不少,除了打扮成熟外,似乎变化不大。彩莲告诉我,她结婚了,孩子已经4岁,虽然每天忙于奔波,但是日子过得还算充实。看到彩莲一脸幸福的样子,我没有再提起当年修改文章的事,感觉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或许她早已释怀,或许她早已忘记了吧……

一个农民的中国梦

文/王文娟

"王老师,我的歌曲《中国梦》被评为洛阳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了!"电话里,他激动地说。

他叫杨中秋,今年52岁。我尊称他杨老师,其实他是一个农民。

2014年初春,他到办公室找我,那时,我在镇里负责宣传工作。他说他写的歌词获奖了,受邀要去北京领奖。我了解后得知,他是保障村的一个农民,2013年创作了《中国梦》歌词,参加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办的"中国梦·音乐情——大型原创词曲创作展演活动"征稿,荣获三等奖,近期接到邀请,要赴北京参加颁奖典礼。

他说,他没有工作和收入,前期参赛费是西工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支助的,进京费希望政府给予支持。

一个农民,热爱文艺,创作的歌词还获了大奖。我对他顿生敬意,请示领导后,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允许我陪同他一块儿进京。

这是我上班十余年来第一次进京,他似乎也是,我俩大大的行李包装得鼓鼓的。在高铁上,他给我讲他的创作之路,激动时不禁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惹得旁人侧目,但他沉浸其中,毫无察觉。

颁奖典礼结束后,他打开了行李包,从里面掏出包装好的书画作品,称之为《中国梦文化名片》。他将创作期间获得的社会各界的资助整理成册,向大家展示,并将《中国梦文化名片》作为礼品赠送给活动组委会。

"八方好友赴京城。盼相逢,喜相逢。交流创作,个个话平生。欢聚一堂春意闹,来四海,取真经。京东分手欲征程。路重重,事匆匆。盈盈热泪,何处再相逢?我有一言君记取:兴华夏,振国风!"活动结束时,他即兴创作了一曲《江城子》送给参会人员表达心声。大家都被他的用心感动。

我给他建议,作为孟津人,可以写词歌颂一下家乡。之后,他果然喜报不断:

2015年,他创作了《浪底云烟》歌词,讴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现场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歌词参加"首届全国男高音歌曲征集"活动,荣获"感动中国音乐功勋奖".

同年,他潜心研究河洛文化,并实地考察孟津龙马负图寺,激发灵感,创作的《河图洛书》歌词,10月在京喜获第二届"感动中国——群文杯全国大型原创词曲展评活动"银奖。

虽然他始终给人一副乐观向上的样子,但我从侧面了解到,其实他家境非常贫困。他的妻子身体不好,孩子在郑州上大学,他农忙时打理庄稼,农闲时进城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2013年4月,他在老家修缮破损的屋顶时不慎坠落造成腰椎断裂,使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京的那几天,我们俩人地两疏。为了省下打车钱,他背着大大的行李包和我边问路边赶地铁。虽然他知道费用可以报销,但从未向我提出要求,反而处处精打细算。

为了创作,杨中秋可谓"糗事不断".有一次,他边骑自行车边琢磨词句,一不留神儿闯了红灯,交警罚他在路口举红旗;还有一年,妻子让他回老家给庄稼打农药,他背着喷雾器下地,一边打药一边琢磨词句,糊里糊涂地打完药走人,后来才知道把农药打到邻居家的地里了,妻子为这事儿气得好几天不跟他搭腔;他摔伤腰后,在医院病床上创作《中国梦》歌词,一天中午,家人去打饭了,他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推敲词句,连输液已经输完回血了都不知道,幸亏邻床病友看到才免于一难。

认识他的朋友都开玩笑说他"头可断,血可流,创作意识不能丢".

近年,杨中秋发表各类诗词作品400余首,所获奖杯、证书无数,多首歌词经谱曲后在洛阳市大型文艺会演中演唱。

他加入了中国大众音乐协会、洛阳市书法家协会和音乐家协会,还加入了洛阳慈善总会真情服务队,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期间和洛阳名家一道创作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灾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正如杨中秋在《中国梦》歌词中所写"你有梦、我有梦,咱们都有中国梦",个人的小梦想终会汇聚成大梦想,当每个公民都向上向善,为梦想孜孜追求,信仰之花必将绽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老张的哲学

文/莫小米

老张今年95岁,这辈子没结过婚,没怎么上过班,你或许觉得他很孤苦,白活了。恰恰相反,仅看他的模样,红光满面,"霸气侧漏",记忆力极佳。

老张乃名人张之洞之后,到他爷爷辈,仍家大业大,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有长工八名。高中毕业来了日本佬。

按他的英文水平,出去工作,县太爷都要高看他一眼,可他不去,宁可闲玩。人不缺吃穿,就是自由。

哪怕是吃穿窘迫了,权衡之下,他还是选择逍遥。

那是上世纪50年代,一场肺结核久治不愈,拿了两百块遣散费,先游山玩水再说,游啊游,游到杭州西湖边,出生于河北的老张,被美景惊呆,阴晴雨天都去西湖边坐,坐了三个月,肺结核不治而愈,就此在杭州待了下来,直到今天。

按说病好了,年轻力壮,该上个班吧,他不。

他也不是天性懒散,也有过青年人的热血理想。当年蒋介石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兵,他也从军准备上前线,还没打上仗,日本投降了。之后被解放军俘虏、遣散,又辗转去了新疆建设兵团,新疆气候恶劣,最终得病离职。

这一段工作,老张给弄怕了。早上六点钟吹号起床,操练、吃早饭、学习,一学就是两小时。下了班,吃完晚饭又得开会,人人亮思想,交代旧军队犯的"罪"……他说,太不自由,跟关起来没两样,怕了。

这样的大家族,总有个把混得好的,有位本家堂兄是少将,每月接济点儿,生活就够了。稍后的"文革"中,没单位的好处尽显,他逍遥自在,没人过问他,更没人斗他。

他有手艺在身,书法绘画,机械制图,外加英语流利,形势好了,小施身手,立即有人聘他,他不受聘,只是接点零散活儿,攒上钱,云游四方。

再说为啥单身。在新疆那会儿,他三十岁,周围都是男人,后来一车皮一车皮调来女青年,成百上千。他当然也想女人来着,但他说:"你再想,要看得中嘛。某地的女人,小,黑,瘦,某地的女人,人高马大,男人婆。上海、苏州来的是不错,但少啊,轮不到我。"于是作罢,一生只作逍遥游。

逍遥,乃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逍遥却只是老张的无奈之举。

三哥

文/方晓春

秋仿是我的小名,可我并不是秋天所生。在兄弟姊妹里头唯有三哥春仿与季节扯得上干系。三哥足长我五岁,也许是沾了"春"字的光,他豁达爽朗、风趣幽默,皮肤好、五观正,故而容颜不显年纪。往往会被人误以为他是我弟,我是他哥。

三哥只读了三年小学,长年累月在汉阳横山脚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若要论他的嘴上功夫绝非是过分抬举。天南海北,洞若观火,"三农"新政,了然于心,令乡人感佩不已。他脑瓜灵,舌根活,为困难户张叔跑低保,替办喜事的李嫂家当知宾,不管哪家有困难只要找他,总是来者不拒,乐此不疲。

不怕被人笑话,我的婚事也是三哥管的"闲事"呢。想当初,同龄伙伴都已怀抱子脚蹬妻,我仍光杆无所依。兄弟众,家道贫,貌不出众,如此有"硬伤"的冷男岂能讨到好姑娘的芳心。父母叹,三哥急,托干亲,拜友人,四处打恭,八面作揖,偶有相约,无果而终。我的自尊遇到极大挑战。头回生气遏三哥:单身就单身,以后别为我丢人……婚事无常,事事难料,未曾想真有一位胆大的女孩把我当"古董"一样予以收藏到如今。事后得知是三哥刚结识的病友牵来的姻缘,结成了美满。

儿时的三哥异常懂事。十岁那年,大嫂不幸离世,丢下嗷嗷待哺的侄儿。为了替母亲分担压力,他说:姆妈,您放心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那年头,家里没钱购买婴儿营养品,他就背着父母上树掏蛋擒鸟,下河捕鱼捉蛙,折过腿,溺过水,只要对侄儿身体有益的"野味"他都千方百计弄回家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理,侄儿的体质慢慢得到恢复,在众亲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

尽管我们各自有家,尽管生计不断增压,尽管我们年龄渐长,可浓浓同胞深情丝毫没被冲淡。关键时刻,你帮我,我助你,风雨同舟,携手难关。在农村的那段时光里,凡农闲有空,弟兄们就聚在父母低矮的土坯屋里,陪伴在老人身旁,聊生产生活,话世间万象。尔后,因一纸调令把我从乡学带到县城,别了故土,远离了家人。虽路遥相隔,但心心相印。

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前年,三哥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经过一个昼夜的救治,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三哥脸上那重生的曙光即刻被愁云笼罩。他的心事大家心知肚明,侄儿侄孙齐施援手,你五千他八百同表温情。"节骨眼上我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您就别操心钱了。"刹时间,一向能言快语的三哥老泪纵横,激动得不知如何说是。"没有您当年的倾囊相助,今天我们掏两百元来看您恐怕都费劲……"侄女话音刚落,病房里一片笑声。

过完辛丑春节,三哥正式步入古稀之年。好光景,托党恩,愿君稳步走人生。瞅准"多来兮",直奔"笑眯眯".勿羡幽林蕙兰雅,更喜村头槐米馨。我如娘胎秋来果,三哥好比春水生。

煤油灯陪伴的岁月故事

文/高国宴

在我的记忆里,煤油灯大都是用正方体的墨水瓶或圆柱体的墨汁瓶做成的,其制作工艺特别简单,我上二年级时就可以独自完成制作了。找一个用过的墨水瓶或墨汁瓶,将瓶盖取下来,用火钳在瓶盖正中央烫出一个洞来,再找一片薄的铝片或铁片,缠绕在筷子或竹子上,卷成一个长约6—8公分的圆筒,插在瓶盖烫出的小洞里固定好,然后在里面穿上一根用棉花或毛线拧成的灯芯,外面的一头刚露出头,另一头则一直要触及瓶底,便于能及时的汲取煤油。最后在瓶子里倒上煤油,盖上瓶盖,一个煤油灯则完成了。其实,当时在供销社里也卖比较高档的煤油灯,之所以高档,主要是造型好。记忆中,当时盛行的高档煤油灯类似于现在的"天之蓝"酒瓶那样的小蛮腰状,灯头部分则安装了一个小齿轮,旁边有一个钮扣大小的手柄,可以旋转控制火苗的大小。更重要的它的灯头部分还安装了一个可以活动的上下开口的灯罩,无论刮什么风,都不会轻易灭。相比我们很多人家制作的简易煤油灯,可谓高档多了。不过,这种高档的煤油灯在农村并不多见,因为家境贫寒,很多农家普遍都使用简易的煤油灯,一个屋子里至少有一盏。

煤油灯的燃料是煤油,不论灯芯粗细,火苗大小,燃烧时都会冒出浓烟,燃烧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在火苗的上端熏出一大团黑色,天长日久,整个屋子便被熏成了黑色,如同油漆一样,时间一长,就是想擦也擦不下来。这也苦了我们上学的孩子,每天晚上在油灯下做作业,等做完作业,我们的鼻孔里便被熏出一层黑粉,用手指一掏,就会染满指头,鼻子里也分外的难受。如果作业多,时间长,还会在睫毛、眉毛上落满黑色的粉尘。可让我奇怪的是,当时的我们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些,擤一把鼻涕,摸一把脸,照样快快乐乐上学、玩耍。

煤油灯是我们儿时那个年代最主要的照明工具,在我的记忆里,它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也带给我很多快乐。

我家乡的村子之间离得都比较远,一个村子里的住户居住的也比较零散。读初中时,一到冬天,上学时间天还是完全黑的,因为没有手电筒(电池贵,经济拮据用不起),我们很多不住校的孩子都会提一盏自制的煤油灯,一为照明走路,二为壮胆驱逐动物(当时的家乡有狐狸、黄鼠狼、狼,只要看到亮光就会远远的避开)。上学路上风大,为了保证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们一般都会制作一个简易的方形或椭圆形的灯笼,将煤油灯固定在里面,上面再用一根木棍挑着,这样不但确保煤油灯不会灭,也不会烧伤手。上学路上,漆黑的山梁或沟岔里,都会看到三三两两移动的灯火,如同鬼火般闪烁着。到了学校,孩子们则会取出煤油灯,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继续学习。现在想来,"苦读"应该就是这般情景吧。那种辛酸的味道在当时并没有察觉,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回想起来竟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滋味来。

现在,很多从贫困中走出去的孩子在自己的回忆中都声称要感谢贫穷,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是的,贫穷并不可怕,它只是特定时期的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不论何时何地,它都会如同一个人身上的胎记,你没有理由抛弃,更不会轻易示人。对于经历过贫穷的人来说,它给予我们的,则是反省与反思。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我看来,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如果自身不去主动发展,命运永远不会垂青。如同煤油灯的年代,虽然历史的车轮已经跨进了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电灯取代了煤油灯,但一些人还将自己尘封在煤油灯的岁月里负重不前。

岳父是个老劳模

文/刘兵

那年,岳父从农村参军,首长发现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灵手巧,被分配搞军械维修和保养。也就是从那时起,岳父爱上这一行,成了部队初出茅庐的土专家。

复员到地方,正值县第一棉纺厂成立伊始,厂长到处挖人才,岳父顺理成章地被抢进。经过在省城为期半年技术培训,青春芳华一通百通的岳父破例当上了维修车间副主任。

县纺织厂的生产规模很大,各种大小纺织机有一百多台(套),维修和保养的任务很重。虽说是维修车间,实际上包括岳父在内也就4个人。主任是行政干部,技术只懂得皮毛,真正要解决问题得靠岳父和徒弟。岳父还是单身汉,吃住在厂里,以厂为家。他每天上班最早,但从没"按时"下班,背着工具包,到生产车间转悠,听机器的轰鸣声,观其运行状态。有时即使发现轻微的异响,就要操作女工停下来。如果小故障,当即抢修;遇到大问题,趁着操作工调班,从仓库拖来配件,师徒俩连夜维修。岳父为人恭谦,技术精湛,对女工都一视同仁,随叫随到。他的踏实工作作风赢得领导和工友们的一致好评。

那些年,工厂兴评劳模,树立标杆,激励他人。参加工作第一年,岳父就被推举为厂劳模。五一劳动节那天,职工食堂召开庆祝会,厂长亲自给他佩戴大红花,奖品是一个印字的白色搪瓷杯和一支上海产的英雄牌钢笔。发表获奖感言时,岳父激动万分,由衷地表达了要感谢领导培养、干好本职工作、为厂里尽全力的决心。虽然言辞简短,但情真意切,引来阵阵掌声,也拨动台上纺织女工阿莉的芳心。阿莉找理由接近岳父,其照看的纺机好像总有"小毛病".今天给他带碗青椒炒肉丝,明天又帮他洗工装。岳父本来也对这个操作能手有好感。他俩相互依恋,由工作期间的接触转为"线下"爱慕。后来,阿莉就成了我的岳母。

工作了快30年,岳父年年是"厂红",奖状一大堆,他还被评为县里和省里的行业劳模。那些年代,劳模是普通劳动者的一项殊荣,寓意着他具备爱岗敬业,品行高尚,不看重物质上的待遇,技能突出,任劳任怨等特质。每次谈起往事,岳父总是对他的辉煌过往津津乐道,精神大振。后来改制,纺织厂被一家外资公司兼并。重组后,外资老板把像他这样的劳模和技术能手留下来。岳父又被培训,熟悉先进的纺织设备和保养要领。当了几年的维修顾问,岳父一直干到退休,重现了"劳模精神"的余光。

每年五一劳动节,已是耄耋老人的岳父摩挲着发黄的奖状,品那只掉了瓷的杯子里泡的浓茶,心里有些惆怅和失落,由此感叹不已:时代再怎么发展,生产技术再怎么先进,劳模精神不能丢。

大老李

文/沈庆保

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大老李。

1979年秋天,公社着手推行包产到户,可大家受"吃大锅饭"的影响太深,头脑很难转过弯来,一个个均在观望等待。时任村大队长的大老李,便带五六个社员代表赴外地参观。到了那里,发现这里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社员们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干起活来热火朝天。

回来后,不等大老李启发动员,社员们便想通了。就这样,在大老李的带动下,他们村成为全公社首个"吃螃蟹"的"小岗村".那一年,大伙没日没夜地在田里忙乎,并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也真奇怪!地还是那片地,人依然是这些人,地和人的关系稍作改变,懒汉马上变得勤快,粮食开始丰产。那一年,各家各户有了余粮,纷纷养起了家禽家畜,村里呈现出"鸡叫、兔跳、猪跑"的热闹景象。在吃食上,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大伙过的是"瓜菜代粮"和"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日子,现在则为"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看到如此喜人的结果,大老李心里甜滋滋的,觉得自己没白操心,庄户人的日子有奔头啦。

1983年,随着人民公社解体和乡政府挂牌,大伙的思想更加解放了。可是,随着吃面不再稀罕,一些人竟然不再喜欢吃玉米面、红薯面,甚至用小麦加工成的"连跟倒"面,都嫌其中未脱去麦粒的皮,面粗且黑不说,擀出的面条韧性、口感都比较差,容易断,汤水也浑。大老李意识到这里隐含着无限商机。他头脑活泛,打起了干副业发家致富的主意,到镇江买来面粉加工机器和柴油机,在家里开了一间面坊。但由于机器加工能力较小,加上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户都赶过来磨面,每天都要在门前排起一条长龙,影响了效益不说,也耽误了大家种地干活。大老李心里有些急,因为他平日里要忙公家的事,几个孩子正上学,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给大伙磨面,只好请几个人来帮忙打理。

眼看着老百姓家中的余粮一年比一年多,对面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精度和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老李又动起了心思。他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动员亲友一起入股,集资采购面粉加工成套设备,打算开办一个大规模的面粉厂。不久,大老李向乡领导请了假,说要到外地走亲戚,独自乘车外出,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书包,里面装着扎成捆的钞票,用旧衣服裹了好几层,上面还压着干粮、咸菜。费尽周折,来到上海市郊的一家面粉加工设备厂,没想到产品紧俏,其中节能型电动设备尤为缺货,想买可以,缴款预订,一年后提货。

厂长劝大老李:"你回家吧,明年再来。"大老李却不同意:"如今赶上了改革的年代,发展变化快着呢,明年不知又咋样呢?"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到财务室缴了预付款,订购了最贵的一套节能型成套设备,钱花得一干二净,连返程路费都没了。大老李借用厂里电话,告诉家里他要晚些到家,硬是吃着自带的干粮,步行或搭顺风车,六七天后才到家。

好友大强也入了股,但他担心大老李上当受骗,让大伙的钱打了水漂,所以每隔几天就到大老李那打探消息。大老李越声明要相信厂家的信誉,他越不放心,最后还是以父母身体不好要住院为由,把入股的钱要了回去。当时,大老李家里开销不小,哪有一点余钱啊!为了退钱,他四处借钱,跑了十多家,好歹给凑齐了。那一年,大老李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过年只给岳父送了一条鱼,自家连猪肉也没舍得割,赊了一个猪头,所有的过年菜都从猪头上出。

苦尽甘来。这群以大老李为首的创业者们,励精图治,把厂子越办越大,越办越红火。三十多年来,从建面粉厂到办板材厂,再到成立商贸有限公司,几年一个台阶,实现了华美的蝶变。

做了多年董事长的大老李依然朴素得像一位老农。每次议事会结束,他便招呼大伙一起吃顿阳春面。从镇三干会披红挂彩领奖回来,他照样来到街头小店,坐下来心安理得地吃上一碗水饺。漫漫创业路,满满桑梓情。大老李一直致富不忘众乡亲,数不清多少次解囊相助,修桥筑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哪一次他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就是大老李,与改革开放结缘,并享受着改革红利,永不忘本。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大老李的真实名字会逐渐被人忘记,但关于他的致富故事,一定会被人们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