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上学故事

2023/02/07经典文章

上学故事(精选6篇)

相见

文/孙进

没有想到,和他竟然就这么见面了。

我去他任职的公司办事,闲暇时随口问了一句,他好像在你们公司?热情的同事立刻去找他。

我们是初中同学,当时家住得很近。那时大家关系非常好,我没有自行车,每天上学他路过我家,都会在楼下叫我,我立刻飞奔下楼,跨上他自行车的后座,一起去上学。放学也大多一同回家,我们关系亲密得好像一家人似的。

初中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那时没有微信、手机之类的联系方式,后来大家都搬了家,渐渐地失去了联系。前几年,初中的班长费经周折建了班级微信群,张罗了二十几个同学进群。在群里大家礼貌地打了招呼,我和他也相互加了好友,说了几句客套话,通过朋友圈,隐约地了解了一下对方的情况。

正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他走进了会议室。如果在路上偶遇,基本就是擦肩而过了,他胖了,发际线后移了不少。因为有之前的铺垫,我们都迅速认出了对方,热情地握手言欢。

时间尚早,大家聊了聊现在的状况,还有班上同学的情况,其实大多内容我们都知道,但似乎需要寻找一个由头才能开始话题的交谈,我们都相互默契地回避着个人的家庭、职位之类的私人话题。

毕业以后的情况,也是简单聊聊,半小时之后,大家一下没了话题,出现了片刻的冷场。这时,同事叫一起坐车回去了。借机大家起身,还是热情地相互道别,说要下次打电话再约时间好好聚聚。

回去的路上,我突然发现,我们只有微信,连电话号码都没留,也不知他的微信号是否就是手机号。这时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以前骑车他带我时,遇到下雨,或是我钻进他的雨披,或是我帮他打伞,一路上总是欢声笑语不断,还时常打趣班上谁又和谁好了之类的话题。微信上,同学群里曾经开玩笑地说过,几十年没见,遇到可要说个三天三夜。可如今这短短的半小时,大家似乎跨过了几十年的人生。

年轻时读鲁迅的《闰土》,对后来鲁迅和闰土相遇的酸涩和漠然无法完全理解,教材中的标准答案说是由于地位差异造成的。如今渐渐走到了人生的暮年,才慢慢理解其实并不完全是所谓地位的差异,更多的是随着时光的变迁,每个人都会烙上不同环境的痕迹,不同的痕迹就是不同的人生轨迹,而轨迹大多是平行的。人与人的交往其实都是即时、都是当下,远去的回忆永远都是过去。

晚上我做了个梦,梦到了我们以前一起上学、放学的情景,也许人老了就是如此吧。

陈小二上学记【控辍保学】

文/钢刚

秋天刚过,地里的大白菜穿着一身闪亮亮的白霜,陈小二吆喝着羊儿走向山坡,山坡的环山路上,几个孩童背着书包走向学堂,俏皮的孩童叫到:陈小二,还不去上学?放什么羊啊!

陈小二不情愿的回到:我也不想啊,但是……泪水溢满眼眶,在小二转身的一刹那,如同会理护城河开闸——倾泻而下,但他只有拖着失望的脚步,一步一步跟在小黑山羊后面,因为他知道,自从母亲翻过屋后的山丫巴以后,父亲一天只顾着喝酒,脾气越来越差,除了沉闷就是怒吼。家里的8只羊,成了他的负担,也成了他的伙伴,而8岁的他只能把心里的问号跟羊说:妈妈会回来吗?爸爸什么时候不再喝酒?

这个冬天,真的很冷,山坡上的枯草,呼啸的北风,咩咩叫的黑山羊,身上脏不拉几的衣服,天天偷懒的太阳,伴着小二的失望,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突然,山坡上的小草偷偷露出了头,第一朵野花儿开了,陈小二好像看见了希望,用皴得开了裂的小手,护着小花,任凭小羊在他身边磨蹭,也不给小羊吃,小二念叨着:妈妈要是看到这花,肯定很开心!

放养归来,家中来了几个陌生人,提着小二上学时看得到过的公文包,包里拿出几沓资料,正对着小二的父亲谈话,父亲一脸懊悔地坐在地上,小二也不敢多问,只好悄悄地羊关了起来,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偷偷地听着,好像是什么控辍保学来着,陌生人说得那么清楚,自己却听得糊里糊涂的。

一会儿,学校的班主任和校长也来到他家,小二很想上学,很想和老师打招呼,但是自己却不敢从小屋里出来,只能把身体蜷缩得更紧了。

夕阳西下,余晖从门缝里溜进了小屋。突然听到:明天,你必须把陈小二送到学校来上课。小二忍不住了,冲出小屋,抱着班主任的大腿,稀里哗啦的泪水,浸湿了班主任的大腿,淹没了过去的一切。这天晚上,父亲没有喝酒,让小二收拾一下,早点睡觉明天准备上学,梦里和同学们一起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飞上了云霄。

春风一天一天唤醒了大地,春雨一天一天滋润着这片山野,陈小二和同学们背着书包,走在环山路上,路边的野花,一朵接一朵地开放着,枝头的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儿,天气渐渐地温暖了,学校里又增添了不少回家放羊的孩童,墙上的“控辍保学,利国利民,人人有责”几个大字在春光下,熠熠生辉。

傻妹

文/朱香文

傻妹的模样长得有点像春晚小品里的丫蛋,而且动不动会一个人傻乎乎的笑,有时看着远方的大山和天空也会长久的、愣愣的发呆……为此,村里的老人孩子,不管人前背后,都直呼其傻妹。渐渐的,傻妹的名字几乎被全村的男女老幼淡忘,没有几个人能说出贾妹才是傻妹的名字。

虽然如此,傻妹却并不在意,别人这么称呼她,她总是爽快地一口应答。

傻妹虽然不傻但也并不聪明,尤其是上学这样件事上。从上学第一天起,她在学习的反应就比同村其他孩子迟钝,算数学做习题总比常人慢上半拍,学期结束,成绩单上挂满大红灯笼。傻妹也觉得课本知识灌不进大脑,刚学完的功课很快还给了老师,于是小学没念完便辍了学,跟着父母学种地。

傻妹上学笨,可勤快踏实肯吃苦,手脚也麻利。甚至在做事上,她是聪明的。有些活计她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无论是打毛衣、纳鞋底之类的针线活,还是剪纸裱画等技术活,她样样精通、件件拿手,悟性极高。

傻妹后来的日子踏实而幸福,她的笨和聪明完美地结合在她的生活上。她干活从不拈轻怕重,集体干活时总要吃点亏,然而很快便分田到户了,能干的傻妹里里外外一把抓,踏踏实实的她很快便把日子过了起来。现在村里人家要请人帮工,也总是会想起能干的她。

送书

文/胡希润

(母亲节的怀念)

送书不是赠书, 是我们家乡的一种说法。下个定义的话, 送书就是资助人上学读书。在旧时,送书意味着送书人的牺牲精神和对被送书人的特别的关照。

母亲从小渴望上学,但家里穷,没钱上学。不过即使有钱,在那男尊女卑的时代,她也没资格上学。母亲没进过学堂,却把上学的渴望化作热情为人送书:为我们兄妹,为舅舅,为姨母,为表姐……

母亲有五姐弟,她是老大,下面还有三妹一弟。有资格上学的当然只有我唯一的舅舅。母亲16岁那年,外祖父就去世了。这时,舅舅立即意识到辍学的危险。他找外祖母商量, 外祖母用眼泪给了他回答。绝望中,他求助于母亲。母亲坚定地说:“我支持你。我讨米要饭也保证你有书读。”舅舅得到意外的支持,竟感动得呜呜地哭了。在往后更艰难的日子里,母亲帮助外祖母苦苦地支撑着失去主心骨的家,象极力撑着一叶风雨飘遥中随时可能倾覆的小舟。母亲的支持,使舅舅圆了读书梦。解放初,舅舅考上了军校。在朝鲜上甘岭战役后,当了团长。

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妹五个,她和父亲把我们一个个送上学。父亲在县商业局工作,把大哥、姐姐带在县城上高中、 初中,我们三个小的就在母亲身边上完小、初小。这在农村是很少有的。祖父看到我家没主劳力,母亲累死累活地奔波,建议我上高中的大哥辍学务农。母亲搪塞着拒绝了。伯父母、姑父母也一个一个来劝说,可没一个能改变母亲的主意的。 他们劝厌了就不再劝了,于是议论母亲太死心眼了:“富人靠读书,穷人靠养猪,农村孩子送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憔悴的父亲看到送书的前景渺茫,也劝母亲放弃送书的念头。为送书而受过很多冷嘲热讽的母亲,在父亲面前委屈地哭了。她倔强地说:“我要送书。只要伢儿们能读,我就要送。我做牛做马也愿意送。”

文化大革命中,有人给 “走资派”父亲写大字报,说他培养了一窝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母亲反唇相讥:“我娘家是雇农,伢他舅是上过朝鲜战场的团长。我的伢子根红苗正,个个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这里母亲打了舅舅的牌子。受过母亲支持读书的舅舅,给母亲争了光,母亲也尝到了送书的甜头。

母亲就是这样拼命为我们送书。扳指数来,父母为我们兄妹5个累计送书达68年。父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后来我们都参加了工作,也小有成就。

上学历险记

文/索建光

每当看到小学生上学、放学时家长接送的情景,总会想起自己读小学时上学、放学路上的艰辛。

上小学时,家在农村,学校离家有2里之遥。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狗防盗,我上学必经之路上有两户人家的狗经常挣脱拴它们的铁链出来伤人,我们小学生更易成为攻击的对象。其中前街这户人家的黄狗异常凶猛,我曾亲眼看见它把一只黑狗活活咬死。为了不被狗咬伤,我们上下学时总是结伴同行,到了这两户人家附近,更是屏声静气、蹑手蹑脚通过。虽这样,有时狗还会听到有人路过的脚步声,便气势汹汹地扑出,向撒腿逃跑的学生追击,然后扑倒,狠咬几口方才罢休。

为了防狗咬伤,我们上下学时准备了木棍、石块、弹弓,等狗扑出时,先用弹弓装上小石子射击,然后投掷石块打击,用这些办法不能打退恶狗,几个人就用长长的木棍拼命刺向恶狗,恶狗无法近身,我们边战边退,也能安全回家、到校。在多次与恶狗的斗争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打狗技法,如用棍棒打狗,千万不能由上向下劈击,也不能左右抡打,因为这样攻击线路长,用时长,露出的空档大,极易被狗扑到身上咬伤。较为有效的打法是拿棍对着狗的面门直线刺击,这样有效阻截了恶狗的进攻线路,恶狗无法近身伤人。

有一次,因在家写作业用时太长,误过了与同伴一起上学的时间,我只好兜里 揣了一把水果刀,硬着头皮独自一人赶往学校。提心吊胆地过了前街,庆幸没有遭到恶狗攻击,不想来到后街,有户人家的大黑狗正在院门口卧着,见我独自一人路过,就猛地扑了过来,我赶忙掏出水果刀,向恶狗面门猛刺过去,恶狗吓得向后一纵,不敢贸然袭击,和我对峙着。我右手持刀对着恶狗面门,后退几步,黑狗就逼近几步,丝毫没有放我走的意思。我想,总不能倒退着去学校吧!无奈之下,我心一横,大吼一声,挺着水果刀向黑狗猛扑过去,黑狗一惊,夹着尾巴掉头逃窜了。

防狗伤身,与狗斗争是我小学上学、放学路上的必备科目。这个额外科目虽然存在一定危险,却锻炼了我们的自卫能力,也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几份情趣。

哑巴

文/张玉贞

哑巴是表哥的儿子,小时候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因五岁那年发高烧,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才成了哑巴。

说起这事,表哥表嫂肠子都悔青了。好在表哥还有一个小儿子,聪明可爱,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

哑巴不能上学,表哥做农活时常把他带在身边,他小小年纪就成了田里的好帮手。哑巴羡慕弟弟能读书,常拿着弟弟的课本看啊看,无奈附近没有聋哑学校,上学的事就一直耽搁着。

哑巴的弟弟学习成绩好,表哥就托亲戚把他转到县城的重点学校读书。弟弟走后,哑巴心里空落落的。

一天,哑巴心血来潮,想去县城看弟弟。哑巴没跟父母打招呼,拿着自己平时攒的零花钱,买了张到县城的车票,就去看弟弟……

哑巴走丢了。

“俺俩一起看过一次他弟,他记性很好,不会丢的。”表嫂整日以泪洗面,表哥也急得不行。亲朋好友都帮着找,还是没有找到。大家都说,哑巴不识字,上错车了,摸不回来了。

谁知,三个月后,哑巴回来了。蓬头垢面、瘦得变了形的哑巴,看见父母号啕大哭。据表哥说,哑巴应该是一路乞讨走回来的。哑巴比画着:“我要上学,我要读书。”人们都说,让哑巴上学吧,如果认识字,就不会走丢了。

哑巴终于去县城的聋哑学校上学了。因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格外努力,不光学习用功、抢着值日,还到学校的食堂里帮忙。老师们都夸他,是个既聪明又勤快的好孩子。

我在车站上班,哑巴来来回回,都跟我打招呼。有一阵子,我发现很久没见哑巴了,一打听,说是到一个国有残疾人福利工厂上班了,工资待遇还不错,我真替他高兴。

一天,我又见到哑巴,他收拾得清清爽爽的,俨然是个帅小伙,旁边还有个姑娘,也漂漂亮亮的。他在纸上给我写字,说女孩是他的女朋友,和他在同一个福利工厂上班。若他们不开口说话,真看不出他们是聋哑人。我衷心地祝福他们。

后来再见哑巴,他还给我女儿买了一个电子表、一个毛毛熊玩具。

一年后,哑巴结婚了,生了个男孩,聪明,漂亮,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