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作品散文

2023/01/11经典文章

作品散文(精选20篇)

雪猪

文/草籽

早上七点起床,暖气滋滋叫,跟平时没啥两样。拉开窗帘呆住,好大的雪,一街皂角树都被压弯了腰。

吃完饭跟兴平农村战友通了电话,知道那里的雪也不小,“麦子过冬问题不大了!”农村喜雪,喜的是麦子喝上了不要钱的水。城市喜雪,喜的是雾霾被雪水吓跑。头场冬雪,城乡拍手。

女儿上班去,刚下楼就打回电话:“告我爸不要出门买菜,中午凑合一吃就行了——路滑得很!”只好遵命,但心有所不甘,打开窗户,用手机照了两张雪景。

第二天一早就往环城公园走,小雪还在下,美景有几处,一摸口袋,忘带手机,兴头减了一半儿。慢慢走,慢慢看,看见一只黑乌鸦站在一堆白雪上,呜里哇啦,好像是给人报告什么消息。走到跟前,它却飞走了。觉得蹊跷,细细看看,那雪堆原来是一个雪雕,一头雪猪!心眼顿时被糊住,蒙了:只知道冬天下雪堆雪人,眼前咋明明白白是个雪猪。人堆雪人,雪猪谁来堆?忍不住笑出声来,这雪猪的作者肯定不是一个凡人。

雪猪很肥,一米多长,体型丰满,也可能是因为堆好后又下了一晚上的雪,雪上摞雪,身上又长了一寸的膘。“黄狗变白狗,白狗变胖狗”,说的是雪后狗的变化,雪猪变胖自然也沾了雪的光。如果不细看,雪猪只是一堆雪,关键是作者在耷拉的耳朵、拱出去的鼻子上下了功夫。肥猪简单拙扑,拙扑里似有神秘与神奇。有一好比,好比茂陵石雕里的伏虎,粗看是块巨石,细看才看出咄咄逼人之神韵。

雪猪的神韵全在一个憨,吃饱睡足之后的满足与窃喜。昨夜小雪一直没停,地白了,树白了,城墙白了,满世界都幻成一个晶莹。属于人间的美景,雪猪没脑子可能看不明白,但是满地白花花的苞谷糁儿,足够它放开肚皮大吃一顿。一地沃雪,难道不是雪地生灵的大餐?天依然阴沉,雪花落在人身上,也落在雪猪身上,我看它,它看我,一时不知身在何处。雪猪的主人,说不定此时正躲在某棵树的背后偷看,统计共有几个人停下脚步欣赏他的作品。多一个人欣赏,多一份得意,作品的成绩单就往上长一分。

西安的头一场雪,给人带来多少乐趣!雪是自然界的馈赠,每个人感激不已,但我们一般只是在心里嘴里感激。羡慕那些在风雪最紧最密的时候走出家门,拍雪景的,堆雪人的,堆环城公园里这别出心裁的雪猪的,随心随手,随缘随愿,都是用行动来感谢,是一种看得见的感谢,具有艺术范儿的感谢。人与自然合力,当然会有惊世作品出现,胜过画展展品无数。

下雪是机缘,谐趣是心缘。缘缘携手,随时随地,都有简简单单唾手得到心的福利。

古都印章

文/韩勋

以我一个外行的眼睛看,西郊丰庆公园地面上的篆刻石雕应该算是浮雕,只是把浮雕从墙面挪到了地面,把里面的人物换成了篆字。

进公园北门朝西走,眼睛余光往下看,石板铺就的地面上时有篆刻作品显现。面积大小不等,小的如一块青砖,大的可比八仙桌桌面,大小加起来有100幅左右。

走几步禁不住诱惑,就在一幅篆刻作品前停下脚步。以为自己喜爱书法破解篆刻内容不是问题,不料先头的四五幅篆刻都不给我面子,其中两幅竟然连正反都分不出来。一时头大,挠头抓耳朵,赶紧快走几步,挑一个简单的辨认出来,是“国色天香”四字,终算开了和。

我能辨认出的还有“知命乐天”“我思故人”“长寿人”等,在一个老人的帮助下解读的有“一笑百虑忘”“自称臣是酒中仙”等,都是一个个放大了的图章。估计这些作品先在黑石板上雕刻,公园铺石板路面时先摆放篆刻作品,后铺灰白石板,先后有别,园区道路就突出了篆刻主题。仔细看看,篆刻起刀深度两厘米左右。多为朱文,白文少有,字里行间看得出雕刻者的豪迈与满足。

西大街两侧人行道上,也有卧在地面上的雕塑作品,一幅一米见方的石板上,四朵简笔菊花手牵手围作一圈儿,下方有说明文字:“菊花纹瓦当”。

每隔三四十米,必定有一幅瓦当图案雕刻在石板上,“与民世世瓦当”“永安中正瓦当”“乐栽破胡瓦当”“长生未央瓦当”“六瓣花纹瓦当”“奔鹿纹瓦当”“云纹瓦当”……内容为花为叶的,手法拙朴简洁。内容为文字的,字体以篆、隶为主,四个字尽力往圆圈中间凑,“凑”出许多不很规则的笔画,随缘随意,却又别出心裁。路人低下头阅读过三四个五六个瓦当图案,可能就有一股秦汉时候的风从脚下往身上吹来。

瓦当,一溜儿屋瓦的排头兵,秦汉建筑上用得最多,所以有秦砖汉瓦的说法,现今的仿古建筑上也随处可见。古代瓦当体形有圆与半圆之分,西大街地面瓦当则全部为圆形,圆面一分为四,构图对称同时又有许多变化,寻找一种均衡自然的效果。古代瓦当内容分图案、文字两大类。目前可以见到的瓦当以及瓦当图片大都为阳雕,即画面凸出,而西大街地面上的瓦当则全部为阴雕,石板上尽是一道槽一个坑的,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可能就不方便了。

丰庆公园地面篆刻与西大街瓦当图案相比,公园的,是当代艺术家胸臆的挥发;西大街的,则是今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守护。公园的,文字没有说明,一头雾水,撩起游人的好奇心;西大街的,每一幅作品下方都配有译文,路人只要弯腰,即刻一目了然。两者的共同之处是为古都留存下了新的文化符号,为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盖下了一地的印章。

地面上的雕塑不占空间,却又能让大家览古阅今,足下生辉,当属只知奉献、奋不顾身的雕塑。缺点是天一下雪,地面盖上厚厚的被子,它们就喘不过气来了。还好,过不了几天,太阳总会搭手拉它们一把的。

永不枯竭的精神给养

文/吕奎元

《平凡的世界》这部鸿篇巨着我读过三遍,不同时期阅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力作,具有穿越时空的超强生命力,是八十年代以来最具人气的一部作品,其史诗般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部古典名着,敢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媲美。这是我国着名作家路遥给世人奉献的精神食粮,影响了几代人,还将继续影响下去。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部,100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向全国的观众进行连播,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们身临其境,对主人公的命运纠结个没完。这部书感动了读者,震惊了文坛,感到了中国,1988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多家出版社一版再版。多年来,一直是各地新华书店的畅销书之一。

路遥为写这部书,度过6年囚徒式的岁月,昼伏夜出,终因积劳成疾,1992年11月,年仅42岁的路遥永远地离开他无限眷恋的世界,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巨星陨落了,令人扼腕痛惜!他短暂的一生在文学上收获了累累硕果,但为之付出了健康和婚姻的昂贵代价。他英年早逝,固然与遗传基因有关,但毋庸置疑,他长期熬夜伏案超负荷写作,挑战人体极限,是过早离世的罪魁祸首。而更为残酷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收到法院的离婚判决书。

路遥无愧于文学巨匠这个称号,他是事业上孤独的求索者,高处不胜寒,他为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不是圣人,他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事业和家庭却不能兼得,事业成功,婚姻失败。他期望的完美人生难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但路遥给读者,给人类奉献的精神给养是无穷的,也是无价的。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独树一帜,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之前,他发表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分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中国文坛产生巨大反响。《人生》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上演后震撼全国。电影《人生》荣获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随后,《人生》被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在多家电视台热播。中篇小说《人生》的主人公高家林的命运及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令人荡气回肠。许多读者读一遍《人生》巨着流一回眼泪,看一次《人生》电影和电视剧,走不出来,睁眼闭眼是主人公的身影,憎恨高明楼、马占胜那类玩弄权术、见风使舵的权贵,同情和怜悯美丽善良的村姑刘巧珍,对喜新厌旧的高加林爱恨交加、难以释怀。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无论是不同版本的书籍,还是影视剧,是亿万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好作品,受到读者、观众的热捧,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共鸣。《平凡的世界》是继《人生》之后取得的又一辉煌成就,奠定了路遥在文坛的地位。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第一届到2008年的第七届,获此殊荣的长篇小说共31部,是从几万部长篇小说中遴选出来的精品之作,代表了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但其中影响力最大、读者热捧时间最长、拥有读者最多,发行量最大、备受读者青睐的唯有《平凡的世界》。一部作品的价值的高低,不凭专家一家之言,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所占比重应该超过60%。大多数读者喜欢的作品就是有顽强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如果路遥活着,他完全有资格争夺诺贝尔文学大奖。虽然永远不可能获得这个奖项──诺奖委员会规定:已故的作家,其作品不得参加此奖评选。路遥在世时没机会获得这个大奖,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但《平凡的世界》永远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近些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文、德文等多国文字,成为全世界读者最喜爱的长篇小说之一。路遥的作品是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和影响力不受时间、国籍、地域的限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永远绽放着时代的光芒。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雷达认为,《平凡的世界》是把历史进程命运化,人物历史化。我同意这一观点。这部小说描写的是,1975到1985的10年间发生在陕北的故事,社会背景十分广阔,正是国家波浪壮阔的历史交替时期。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二人为轴心,以新的视角观察和反映变革中的城乡现实生活为主线,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路遥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能够震撼人心,在于他对中国城乡普通人生活的了解,在于他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同情弱势群体,赞美劳动者,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孙少平的经历与路遥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十分相似,更接近路遥的人生追求,他俩都有强烈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欲望。他对中国大环境下的学校、农村、城市、煤矿及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恰到好处,展现了路遥超强驾驭大部头、大气势作品的能力。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农民生活和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少,像《白鹿原》《缱倦与绝决》等都称得上是力作,但从小说的布局、人物的刻画和艺术的角度去比较,《平凡的世界》远超于之前和之后中国产生的任何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今天的年轻人仍有启迪。

这部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在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里,让人们值得记住一些带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事情。

一部伟大的作品,是能够帮助人类摆脱精神困境的精神滋养。《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在贫穷与追求、奋斗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尤其是对孙少安和孙少平外在的贫穷和内心的高傲的塑造,非常丰满。从孙少安、孙少平、郝红梅、顾养民、田晓霞、田润叶、金波、田福堂、金秀、秀莲等众多人物,他们在生活中都遇到各种困难和痛苦,时间没停下脚步,他们向命运抗争,在贫穷中追求理想和幸福,虽然有点苦涩,命运对他们不公,但毕竟他们最终像一只小船,停靠在属于他们的港湾。书中最感动人的,是孙氏兄弟不甘屈服于命运,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2007年11月,位于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开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面积180平方米,设4个展厅。展厅里陈列着路遥生前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评论、及部分书信、手稿、生活用品和各种版本的文集、路遥作品研究文集等。文学馆开馆7年来,接待了数百万中外学者、游客、路遥的粉丝。

路遥以人格和作品的无限魅力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钧瓷:时代烟雨浸透的风骨

文/极言_博客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把土、一个灵魂,独舞于苍穹,在遥远的天际间划一道美丽的弧线,我们看到了残阳如血的历史空间里流动的碎片,闪耀着精神的疼痛,在现实中凸显着诡秘的笑脸。

一件件钧瓷作品,宛如一个个赤裸裸的的梦幻,爱恨一念间,漂泊如云如烟。恰如那个遥远的年代,无论是刀光剑影、人去楼空,或是太平盛世、游动精英,中华民族都顽强地生存着,挺立着坚硬的力度,一直在寻找凤凰涅盘的夙愿和超度。

轻敲岁月的轩窗,冥冥中,我像托着一个记忆的沙漏,从盛唐飞到北宋,从金元走到明清,千年的烟雨蒙蒙中,每一粒沙子魂牵梦绕,飘飘浮浮。神奇的神垕镇就像一个沧桑而华丽的身影,在白昼与夜晚之间穿行,芒鞋竹杖,繁累匆匆,古朴艳丽的风骨昭然于天地之中……

时间苍老了,但流水依旧年轻。我欣赏到《乐舞中华》,怦然心动。一根思想的长蒿伴着清笛撑起了一片清雅而苍茫的天空,历史在沧桑的回转,演绎了风云变幻后的惊艳,抚摸到了岁月漫漶中斑驳的留影,带有温度的光滑的触摸颤动着平静的温柔,像打开了一个灵魂的眼睛,清凉的眸子映照着历史的沉重,素淡如水的文字把我的身体与心灵停泊在枫桥老树边。

有人说:像河流一样回望。我站在了淮河边,孤寂如一棵风摆的杨柳,任一脉清流滋润着我的心田,在“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中,做着一个苍凉的手势,沿着风雪的边缘滑行,从清清爽爽的时空间穿过,书写着钧瓷于时代烟雨浸透的风骨,褪去多少繁华,流失多少孤独。

历史苍茫,有多少深情而韵致的眷顾?大唐盛世的霓裳羽衣舞、逍遥洒脱的颜筋柳骨、李白在花中醉酒、公孙大娘在月下剑舞、平仄叠韵中弥久留香了世间多少刻骨铭心的爱情;宋代婉约与豪放的词风、宫廷画院里梅花的冷艳傲骨、清明图上喧闹非凡的繁荣、文人墨客在求取功名利禄时的惶恐,春花秋月中阐释了人间多少惊世骇俗的乐苦。历史车轮碾过的落寞悲喜可以流云万里、无法承托,而一件钧瓷作品,甚至一枚瓷片却让古往今来的许多人为之放笔纵歌,能看一眼、摸一下,是一种缘分;点个赞,鞠个躬,是对神垕镇的厚土火窑绵延千秋的敬重与仰慕。

钧瓷作品是一件艺术品,更像一个丰富情怀的人,像一件风华绝代的物,像世间匆忙而优雅的自己,红尘一笑,为谁心醉?

世界是由无数的作品构成,无论人与物,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精彩与出众。当我去欣赏钧瓷作品时,我很留恋每一件作品的造型、颜色、品相等,有时我会感受到一种恢弘的气势,激情澎拜;有时我会享受到一份情愫,温馨欢畅;有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身影,在浮华与乱世中孤独地徜徉;有时我欣喜地看到了一种自由思想的光芒,在激情与和谐中绽放……或许,那魅力的永恒

存在,是我在钧瓷的天空下梦游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沉稳大气、积极入世,道家的无为慧智、超脱出世,法家的严峻立法、集权政治等,在岁月的历练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浇铸民族性格,成就民族的神圣,在历史的变革和转型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推陈创新的风骨,在霜冷的长河中挽卷衣袖,芬芳千古!

今夜,我踩痛了时光的记忆,拨开了流年的沉寂,心念《乐舞中华》,为人世间唯美的追求唱颂!

浓妆淡抹总相宜

文/宋兆梅

十月天,在作家胡培玉的家里偶遇画家刘忠臣。身形飘逸的忠臣穿一件磨砂红休闲西服,优雅得体。

吃饭的时候,我俩正好坐在一起。近距离地接触画家,我还是第一次,内心如同揣了面小鼓,有点紧张。刘老师机智幽默的语言,很快就把我的这种紧张消除得无影无踪。从谈话中,得知他大我几岁,在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教书。

我从事《商情》杂志的编辑工作,当我把名片递给刘老师时,他告诉我,他刚在《商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商情》杂志的总策划是我的高中同学,美校毕业,2000年北漂去了北京,对书法绘画有很高的鉴赏力。第二天,我就把刘老师的作品发给同学,建议在《商情》杂志的封二、三、四,给刘老师做三个版面,我的“慧眼识英雄”很快得到同学的认可。

《商情》是一本经济教育类综合学术性核心期刊,面向社会和高等院校发行,影响力很大。刘老师的作品刊登后,得到同仁雅士的好评。同学赏识刘老师,同时顾及到老乡之情,连续在《商情》杂志,为刘老师做了十数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因惺惺相惜,他俩也成了最好的朋友。

其时,傅培宏老师的散文集《风过村庄》,正处于杀青阶段。我力荐用刘老师的《初冬》做《风过村庄》的封面。傅老师是个行家,一眼就喜欢上这幅作品。《初冬》在钩皴点染,干湿浓淡中塑造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思想、节奏、胸怀和意兴情感,和《风过村庄》想要表达的思考、怀疑、隐忍和深沉承载不谋而合,文字和画作相得益彰,如鱼得水。

刘老师不仅是高级讲师,还是一名家喻户晓的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早在1989年,他的国画《凡心》就入选了“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第二届山东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第二年,他的漫画《后遗症》获“中州杯”漫画大赛三等奖。常听傅培宏老师竖起大拇指:“在诸城,忠臣的漫画是没得数的。”

儿童文学作家黄鑫在出版《蝎子与青蛙》时,我建议请刘老师给他的作品插图。刘老师经常读黄鑫的作品,对他很是了解。他说自己的漫画不适合儿童文学,他推荐了自己的弟弟仲良:“仲良给好几个国家级刊物做漫画插图,他的漫画从多个层面诠释动物界的荒诞奇诡和动物们独有的狡猾和智慧。他的漫画具有语言功能,会尽可能精确地把黄鑫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蝎子与青蛙》出版后,诸城的孩子们争相购书,以见到黄鑫叔叔为荣。很快,黄鑫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蝎子与青蛙》在2014年入围泰山文艺奖。尽管仲良老师做了一个幕后支持者,毋容置疑的是《蝎子与青蛙》的成功是有仲良老师一份汗水的。这份汗水也少不了忠臣老师,没有他的举荐,也不会成就《蝎子与青蛙》的精彩。

1997年,刘老师的国画《硕果》获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山东省三等奖。后来,我得以一饱眼福新版《硕果》:粗壮的咖色枝干,两只羽翼渐丰的小鸟,茂密的榴叶,十四个火红的大石榴。石榴笑歪了嘴,榴籽粒粒可见。我国自古就有独特的石榴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多子多福、硕果累累、繁荣昌盛、和睦团结、吉庆团圆的象征。看到刘老师的《硕果》,让人想起一句古诗:榴花初染火般红,果实涂丹映碧空。自古人夸多子贵,如今徒惹恨无穷。

刘老师还特意画了一幅《硕果》挂在市作协办公室,人见人爱,人见人夸。

刘老师的小写意《硕果》异受欢迎,不仅画名美好,他简练放纵的笔致,描绘石榴意蕴风神的画法确实令人叹奇。他注重石榴神态的表现和抒发,倡导自己的主观情趣。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具备了自己的画风,构图细致,用笔大胆,层层敷色,把自己浓厚的感情凝聚笔端,意到笔到,笔到意显。

没事的时候,我经常站在《硕果》前欣赏,枝干的错综,叶子的互相遮挡,果子的排列,都达到“简笔而意全”的境界。偌大的画面上,没有一朵榴花,却让人感受到无边的红颜。

最近,有幸欣赏到刘老师一幅十六平尺的《硕果》:摈弃以前榴叶的石青色,改用嫩黄,叶密。34个大石榴点缀其间,每一个石榴都带着季节的质感。硕壮的枝干交错穿行,浓淡立生。

这幅画,我不敢靠近观赏,近了,唯恐感受不到画作震撼的力量。我站在两米之外,凝心静气,简洁飘逸的手法和画作的神韵意境,让我无以言表。

说实话,我不懂绘画,接触的画家也不多。但是遇到好的作品,我的心会莫名的激动,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引导我走近画作,触摸它内在庞大的力量。有时,我的脸会发红,无疑被画作中所凸现的一点击中。那,应该是画作心灵的东西。

在观看一个油画展时,一个画家画了一个年纪偏大的藏民。藏民像羊毛一样错乱的头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像用刀子刻下的。在他的眼神里却找不到一点抱怨的东西,有的只是对生命的思考。我站在那里好久,直到今天,藏民的脸还会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遇到困惑,我就会想起那张像树皮一样的脸,它告诉我如何审视生命,如何在烦乱芜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

去年,刘老师的女儿一凡在仰苏堂开了“芸童画廊”,其中一幅作品就是刘老师的旧作《初冬》。一个周末,一凡有事外出,我替她看店。进来一个高中生,瘦高,戴绿边眼镜。因为《初冬》正对着店门,小伙子在离《初冬》一步半远的地方站定,凝视不语。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小伙的眼珠几乎没有动过。

“喜欢这幅作品?”

“喜欢。”

“喜欢画中的什么东西?”

“我也说不出什么东西,就是喜欢。”

我还没问第三个问题,小伙回答:“我已经来看了第12遍了,每个周末我都来看这幅画。如果有钱我就买下它。”

我的所有问题都显得多余。

小伙看了大约一个小时,离去。

小伙走后,我站在他刚才的地方,再次欣赏这幅画:画作的结构横直部署有致饱满,顾盼响应;布局疏密得宜,形神兼备,气韵活泼。枯硬的枝干,下垂的葵花叶子,叶片上被虫子撕咬过的孔孔眼眼。那些孔眼的冲撞和猛烈,看一次,我的心就抖动一次。

这幅画后来在上海的画廊中,被人高价买走。

刘老师的工笔可以用巧密二字。草稿、过稿、渲、染、勾线,用尽心机,于繁复中见简练。还有一幅他早期的作品《红土地》:几只鸡,啄食戏耍于一垛玉米秸子前。线条优美,鸡象丰满。后来,刊登在《潍坊日报·今日诸城》,编辑改名《鸡趣》,不同的角度,竟然会有不同的解释。

刘老师的线描更为出彩,他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营造出线条的长短、区直、粗细、软硬、锐钝、强弱、缓急、疏密等各种变化。他在百忙中,用线描构图为我的散文集《老家》、《在时光的身后》、诸城女作家八人散文合集《看见月光》;诗人黄浩的诗集《夜航船》、《夜行人》、《悲悯书》;唐合萍的文集《落花深处》封面插图。

在出版《老家》时,一个文友和我开玩笑:“人家把刘老师的插图撕掉,你的书就到地摊上去了。”他的这句话我真相信,没有刘老师气韵生动的插图,给我的作品做了一个大的提升,不会有那么多读者喜欢我的。

《老家》的封面是在我的授意下,画的一个老娘。画面,一下子就会把你拉回到故乡中去:老娘手里端一个簸箕,簸箕里是碾好的高粱。碾子边,趴着一只狗,走动着几只鸡,远处是石头墙、篱笆院。

有一次和着名画家孙培增老师谈起书籍插图,孙老师说:“若论插图,当推忠臣。”我知道这是孙老师的逊谦之词,也是孙老师对忠臣画作的肯定。

2008年,忠臣的漫画《保障》获“全国党纪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廉政文化书画作品展”三等奖。第二年,他的漫画《中国结》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10年,《中国结》获第三届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和刘老师相识已有五年之久,真正欣赏到他的漫画,也是近几年的事。他陆续给几个文友画了漫画,第一幅就是他给傅培宏老师画的自画像:稀疏的头发,双眉紧锁,红色T恤,一副宽边眼镜,秉笔直书,身边是电脑、茶壶、书籍。惊叹的是傅老师的红T恤,带“唇型”花纹,也正是这点睛之笔,把傅培宏老师充沛的情感、写作投入、爱好生活进行了传神写照。

刘老师的漫画用夸张、变形和诙谐幽默的手法,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用漫画的方式向人们传递文学和哲学理念。刻画入微,注重艺术,强化视觉效果。用“丑”的状态,促使读者产生审美的愉悦和快感。他给文友唐含玉画的漫画:右手酒杯,左手茶壶,手腕处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小巧的茶盘边,一串温润油亮的手把件。她身小头大,双眼带笑。几笔就把一个喜欢文学和酒,经营茶叶和珠宝,有生活品味,有个性的“大唐珠宝”女汉子跃然纸上。

还有比我更不懂绘画的人,说把唐含玉画丑了,殊不知正是这种“丑”,才把含玉置于一个更美的情境之中。

得到刘老师给他(她)画自画像,都是有“画福”之人。若是把他的漫画做个小辑,配以诗画合一的散文,应是珠联璧合。

忠臣说:“了解我,看名字。”

如果你和他交往过,就会深切体会到这是一个忠挚仁义之人,对人真诚,知道感恩。你为他做一点小事,他都会投桃报李,你敬我一粒芝麻,我还你一个西瓜。

在深奥被直白取代的时代,很多“画家”适者生存,出现了粗制滥造的作品。刘老师没有去迎合,也没有被众多的喧嚣所诱惑,坚持创作。他去年画的《新清明上河图》和今年画的连环画《抗战》,虽然在参赛中没有得奖,但是这两幅作品不仅让读者耳目一新,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作者在尽情宣泄自身笔墨精微处的理解与把握,还有对诸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最喜欢的,就是刘老师画的山水,他的山水不同于别人的。他喜欢画春天的山,整幅画作布局新奇,意蕴翻新。

他在画出山的整体气势和形态后,勾斫线条,用浓墨破笔点画树叶,出现一层约隐约现的松林。山峰和山峰之间,笔与笔之间衔接一气,既不模糊,又不支离破碎。为了色调和谐,用藤黄点画盛开的迎春,洗笔后,蘸朱磦底调画映山红。花朵圆润,色泽饱满。随着墨色浓淡变化,画面变化无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飞瀑、小鸟,由混沌至明朗。

一幅好的作品在于用墨的功夫,全浓全淡,显得没有精神。刘老师的用墨之妙,在于“浓妆淡抹总相宜”,浓处精彩,淡处灵秀。

细看他的作品,感到宽广,“方寸之间见万里”,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淡相生、相融、相趣。

他的山水虚实结合温锲,虚的部分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实的部分让人如临其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绘画是讲哲学的,没有文化是不能的。书画同源,没有书法更不行。刘老师博览群书,苦练书法,他的书法,潇洒淡逸,别有风格。

修陶人的梅画

文/马斌雨

初见田江,觉其纳言,久之方知满善言辞,似乎还言利行敏。

其善作梅,虬枝老干,斑斑苍苍,点点寒梅,或含苞,或怒放,俱显铮铮之气,傲凌寒风之态,瓣瓣渗香,迫人心肺。隐含蓄透豪情,暗寓梅花香自苦寒来,也似乎是对画家自身的写照。

田江先生早年随父习修文物,尤其彩陶,经他之手莫不如初。

修陶是个细致活儿,需要耐心、细心和熟练的刀工手法。十数年如一日的潜研修习,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修陶者,蜚声这个行业。

田江有一工作室,在少陵原畔,小小的空间堆满了残损的陶器。陶人陶罐,唐三彩,汉俑,挤满了台上桌下。角落处,几尊修过的陶器,了然无痕,旧如当初。他说,这些古董,必须修旧如旧,补新如旧。再看他的作品,果如是也。

他常戏言,我是修陶界的画家,画家中的修陶人。修陶不唯手法,还需要涉猎多科知识。尤其绘画,立意、构思布局、线条、颜色,尤和修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之他喜爱上了画画,不光梅花,花鸟鱼虫山水兼具。修陶的技法融到绘画中,绘画的灵感从修陶中获取。积一些感悟,获一些灵气,田江戏为串珠子。艺术就是一个人人生感情经验的积累和概括,他就是在不断感悟中获取源泉,长时间的累积,从而升华自己。

田江的画灵透、隽秀、意趣横生。最主要就是他是一位用心画画的画家,每一幅作品都含着他的精妙构思和表达意境,从而用他的笔触点染成一幅妙趣而幽深寓意的作品。

闲暇之余,他手握紫陶茶壶,远眺南山,悠悠终南,给了他无限的遐思,滋养着他的生命的这一方水土同时养育着他的灵气,更给了他博大的胸襟。不浮躁,经常手不释卷,汲古人之长,认真而严谨的对待他的每一幅作品。这也是他对艺术一直以来的态度。

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尤为可贵。

恰如邮票

文/乔叶

论起来,我也算是读了三四十年的文学书,已经自诩是个专业读者了,常常也以此身份胡说八道一番。不过对于小小说却没有多少底气,因为阅读量显然不够。2018年夏天,我有缘担任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委会的评委,倒是认认真真地赏读了一批参与申报的小小说作品,给我留下印象最为鲜明的是冯骥才先生的小小说集《俗世奇人》,这部作品也被评委们一致认可,成了首部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小说著作。

在这部作品里,冯骥才先生笔下的老天津风物,各色人等,琳琅世相,如一幅长卷徐徐铺开,令我深刻地领略到了小小说滴水藏海的魅力,真个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实,我更愿意把小小说比作邮票,一篇小小说佳作恰如一枚精致的邮票,高手们在盈寸之地大显神通。票面之内信息丰富,经得起反复研析,票面之外也有一个广大的世界,载着人心驰骋翱翔。

冯骥才先生自然是特别会写的,不过,最打动我的,却是作品里饱含的情感。是的,说到阅读感受,我有一个很私人化的好作品标准,就是要有能打动我的情感。听起来简单吧?其实并不太容易。对于我这样口味刁钻的读者而言,语言再华丽,结构再繁复,思想再深邃,都不是那么有用。我这双近视眼所关注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情感。情感度不够的作品,就是不能打动我。

越来越发现,有的人很会写,却也仅止于很会写。因为他们往往精通技术,却少有情感,鲜有温度。不,我不是说他们冷酷,冷酷也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温度,能看得我毛骨悚然,心生恐惧,这也是一种珍贵的审美体验。比如卡夫卡,比如加缪。我说的那些作家,如同不能入戏的演员,你能看出他在演,他的面部表情甚至很丰富,但是要命的是,他的眼神里却空空荡荡。

眼里没有,是因为心里没有。人物的疼不是他的疼,人物的痒也不是他的痒。总之,他就是不冷不热,不疼不痒,把自己搁置到千里之外,真正的他不知躲到了哪里。他和作品里的人不共情。其实他们聪明至极,非常知道好作品怎么写,可就是少了些傻劲儿,没有把真正的自己放进去。

与之相反的是,有的作家不懂或者说不太懂怎么写——有点儿像做菜。他们做出的菜,不用鸡精也不用味精,只是用老汤熬炖。有时候味道咸一些,有时候炒得老一些,但那种原汁原味的鲜美,让他们的作品里有一种动人的气息无法抑制地传递了出来。

一兵就是这样的作家。

拿到手的这部书稿是小小说集,因为是集子,不太讲究阅读顺序,我就随机看,手翻哪页读哪页。第一篇看的就是《送书》,不由莞尔。作为同道,我深有同感。送书这事,总让我有些为难,以至于现在为新书发个朋友圈都有些纠结。不发吧,觉得对不起出版社,新书出来,连个朋友圈都不发,也实在说不过去。发吧,总会碰到索书的朋友,一方面号称自己喜欢读书,读书是一件好事是一件雅事,另一方面又觉得向你要书是给你面子捧你的场,其实拿到书之后也就扔到了一边。《送书》就写了这么一个纠结的故事,表达了一种纠结的心情。行文非常朴实自然,温馨的结局也让我感动。

接着往下读,就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乡村篇章,很有韵致。可以说,在这本书里,这些乡村篇章是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部分了。对于自己土生土长的古桥村,对于这个村庄的前生今世,他以小小说的形式做了力所能及的展露。读着读着,我就觉得,他像是在为自己的故乡画像——不,也许应该说,他是在为自己的故乡画一系列邮票,票内信息丰富,票外世界广大。此时再看书名《大槐树底下》,我就有些明白了。——如果是我,可能会习惯性地取名为《大槐树下》,少一个“底”字。可有没有这个“底”字,到底是不一样的。有了这个口语化的“底”,其民间性的魂魄就附了体,多么重要啊。

作为一个有“底”的人,一兵更重要的精神根底就是他对故乡的浓厚情感。福克纳曾说:“我一生都在写我那个邮票一样大小的故乡。”寻根究底,谁的故乡不是小得像一枚邮票呢?哪怕是自小生在北京上海的大城,最熟悉的活动区域,也不过是一弯小巷,两道老街,三家小店,四周邻居,说到底,也是一个邮票大的地方。——小小的古桥村,小得就像是小小说本身,却又无限大,可以讲出无数故事;小得就像是一枚邮票,可以走得无限远,寄往全世界。

正如我们所有人的故乡一样,一兵笔下的故乡,有明,有暗,有软,有硬,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一切。他也正在努力挖掘这一切,像挖掘一个宝库。他的写作角度力求新颖,叙事上也力求多样,故事情节上引人入胜的同时,还留有相当的思考空间。在最好的状态里,有些篇章如同营造了一座小小园林,回廊曲桥,芭蕉粉墙,移步换景,妙趣横生。不过,有时候,他也似乎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但是梳理内在的脉流,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初衷,如同一条河流,能看到发源地,也能看到他努力流往的方向,尽管没有走到理想之境,有些许遗憾,但其实也不那么要紧。写作这件事最宽容的地方就在于,允许你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和成熟,无论多么缓慢。

在后记中,他也很谦谨地自我解嘲说,意识到自己的这部集子很稚嫩,“之所以让其脱胎出来,也是因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主要的是想被人嘲笑甚至于讥讽,这是一只菜鸟成长路中离不开的过程”“文学的长征之路还很长很长,我心中也偷偷定了一个计划,正在按照计划一步步前进”。

他的清醒让我意外,他的诚实让我敬重,他的执着也让我钦佩。也许,这是一个写作者最良好的心态了,有了这样的心态,守着故乡这个宝库,我相信他一定会写得越来越好。

获奖作品

文/左世海

由县文联主办的迎春书法大赛,不到半月,就收到来自各界人士的应征作品上千件。

为了彰显评选活动的公正性,文联马主席专门聘来几名资深书法家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大家对一幅幅形体各异的书法作品评定着,时而点头赞许,时而摇头惋惜。

突然,一幅硬笔书法吸引了马主席的目光。

我看这幅不错!线条的连贯性、变化性很有张力,可谓一气呵成。马主席指着一幅硬笔书法,对身旁的李评委说。

落笔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的确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李评委边说边将作品递给了王评委。

这个“陀夫”是谁?以前咋没听过呀,王评委看着作品后面的署名,又问郭评委。

号称任何狂草字都难不倒的郭评委,此时却瞪大眼睛盯着作品半天没有发言。

不错吧!马主席笑着问他。

这字写得太草了,我多数不识,更不解其意,只怪我的鉴赏能力有限。郭评委嘟哝道。

郭老师谦虚了,从作品看,我倒认为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书法大师。马主席猜测道。

是啊,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这种创新手法还真少见!其他几个评委极力赞同。

大赛结果,金奖由陀夫所得。过后,郭评委特向陀夫进行了私下请教:

恕我眼拙,您的大作真是独具一格,只是我百思不解其意,能否告诉我您出自哪个流派?作品表达的具体含义?

没有什么流派?那可能和我的职业有关。对方回答。

那您的职业是?李评委又问。医生!开了二十多年的处方,我书写的也都是些中西药名。

李评委听后当场晕了过去。

痛悼何西来老师

文/马奇昌

读《西安日报》,看到一行触目惊心的标题:《陕籍文艺理论家何西来病逝》,我当即如同雷击,怔怔地说不出话来。虽然我已知他从去年就被查出来有了肝病,但经治疗已有起色。他和夫人在电话中对我说的都是乐观话。今天,噩耗传来,真正是让人难以置信。

何老师是一位声名卓着的文艺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爱心,甚至是童趣盎然的人。有一年初夏他回西安,我和西北大学薛迪之、段建军老师在西大附近一家酒店请他吃饭。酒店的女经理听说他来了,立即赶来极表仰慕尊重之情。她很好奇地问何老师为什么要取“西来”这个名字?何老师认真地说道:我是秦人,西行入京,一定要为秦人争光,所以把原来的何文轩更名为何西来。另外,国粹京剧中分西皮二黄两大板式。我也要像西皮一样,唱腔高亢入云,为中华文化尽绵薄之力。一番话说得女经理激动不已,当即高歌一曲;曲罢不尽兴,又连唱几首。她要求何老师题字留念,何老师连题几页,方才住手。女经理最后表示要免单。当时我心中窃喜,何老师却正色道不可以不可以。最后是以六折了事。

我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正气歌》的过程及之后得到了何老师和雷达老师、蔡葵老师的真诚帮助,至今令人不能忘怀。但何老师并非不坚持原则之人。有一次我因情面难却,把一位朋友的作品送给何老师,希望他写序并题书名,朋友允以万元酬谢。何老师看过作品之后,表示不成熟,坚持不写序不题款,当然也就不要钱。从中可见他对文学的严肃认真态度。

2012年,何老师来电话,说中宣部组织写中国历史一百位名人传记,稿费是100万元。他为我争取到了《张仲景》这个题材,我当时正在创作长篇小说《铸剑为犁》,就拒绝了。何老师也未说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深深内疚。何老师此举不知费了多大劲,他既是想让我完成一部作品,也是想改善我的生活啊!为什么我当时就不能对他多作解释呢。

何老师提起北京诸多评论家,都是予以极力称赞,他说包明德、白烨、陈晓明、张清华、张柠学问深厚,极有见地。作家中他极看重徐坤。还提了不少人,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我的作品《铸剑为犁》完成后,他于今年10月20日来短信说:“是宣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符合习总书记10.15《讲话》的基本精神。”这则短信我还保留着,谁料不过两个月,他就去世了。我给他准备了一本介绍肝脏疾病的医书(前曾寄过一本),因我当时也因病住院,便准备在出院后给他寄去。而今都成梦幻泡影,往事不堪提起了。

听说,念叨逝者的姓名,他能够魂魄归来,梦中相见。从今天起,我要开始这样做:何老师,魂兮归来。

为灵感而写作

为灵感而写作

作品来自于你知道的东西,你所思考的东西,你所想象的东西,而灵感来自于你的信息储备。

——佩姬。赖思克

许多作家,尤其是初习写作的人,常常认为,要写得好,就必须有灵感。

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这种想法坚信,仅是坐下来写,而捕捉不到灵感,就不是真正的写作,这是雇佣文人的做法。

实际上,我们读到的大多数作品,不管是书还是报纸、杂志上发表的作品,都是作家坐下来写才完成的。

我们是不是非得要有灵感,才能通过一项考试,取得一个学位,抚养自己的孩子,做脑外科手术,或者修理漏水的龙头?当然不是这样。同样,为了写作,为了写得好,我们也不必非有灵感不可。写作更多的是有赖于实践。如果你要到有了灵感才动笔,你会写得极少。

我认识一位作家,她所撰写的故事,人物性格复杂,情节紧凑,十分吸引人,阅读她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可是,在我认识她的这些年里,她写的作品仅有寥寥几部。为什么呢?她说,她的灵感已经耗尽。那些没有完成。未经润色的书稿积满了灰尘,按这种速度,她将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任何出版物里了。

有些作家判定,灵感是某种神秘的、无法驾驭的东西,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磁性的力量。是它把他们推到打字机或电脑跟前,使他们不得不倾吐,如果这种力量丢了,他们将无所事事。

如果你愿意,你尽可以等待灵感。但你必须清楚,等待就是借口不去写作。为什么你不能在等待的时候写点什么,然后看看它究竟会成为什么样子?没有人要你把它一定得交到什么地方去,或必须留着它。如果你写出来的东西单薄、枯燥、毫无生气,你尽可以把它扔掉。

但以后,在你重读这些作品时,也许会发现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一种你没有意识到,但有价值的思考。或许它值得润饰一番,投出去,某位编辑会接受它。

在写作时,有时你会感到被某种力量牵引着,词语不由自主地流泻到了纸上,使你得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即使第二天,你回头再读一遍,它仍符合你的期望,是一篇真正的好作品。这是一种令人陶醉的体验——犹如堕人爱河,但别指望它会天天发生。

通常遇到的情况是,你应要求写作的东西同样不错,同样有销路,甚至数量更多。因为,你的创造性总是在一个较恒定的水平上流动,不论你对这些能量有无意识。

你可能会问:“如果我感觉不到任何东西怎么办?假如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呢广这是个好问题,对它们的回答有两个。一个是:广泛。大量地阅读,这样你的脑子里才会充满故事、思想、问题、角色、前提和假设。作品来自于你知道的东西,你所思考的东西,你所想象的东西,而灵感来自于你的信息储备。

另一个回答是,记录和整理你的想法。当你忽然想到什么:一篇文章的主题,一篇小说或短篇故事的情节纠葛,一个有趣的角色个性,一段吸引人的文字,甚至一个你正在思索的问题,把它们大略记下来,写在索引卡、小纸片或笔记本上。作完这些,你就有事情可做了,你要做的就是坐下来写作,你再一次开始了工作。

一位教写作的教师,用激发想象力的写作练习来激励学生。他让班上的同学构思故事的标题:普通的或奇特的,一般的或怪诞的,然后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他会从中选择五个,让每位学生挑选一个标题,写一篇故事。故事可以朝任一个方向发展,可以轻松、有趣,也可以严肃、凝重。但到下周的时候,学生必须完成这篇故事。

这种练习对初学者也是必要的,当你在头脑里构思出一些标题时,不要急着去挖掘它们。不妨以它们为跳板,去写一个故事,一篇论文,一首诗,一篇随笔,或其他什么。

如果某个标题把你引向了死胡同,那就试试另外一个,总会有一个标题进展顺利。由此,你获得了经验和约束,这两者对作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每天为自己定一个实际的目标,例如写上五页,没有达到就不要放弃。如果你有其他任务,一页对你来说更合情理,那也可以。但你定下的目标不应是工作的时间,假如你写了一个小时,但并没有完成一篇作品,或者在这一小时内,接电话。喝水、上厕所、找资料,占去了相当的时间,你等于没有写作。

如果你每天都能完成这个目标,一周五天,直到周末,你就会完成数量充实的作品,这是一种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不是因为你等待了灵感,而是因为你没有那样做。

你在练习技巧方面获得的经验越多,字词和想法就越会流畅自如,这很像学打字,打网球,或学驾车。不用多久,你就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在几乎任何环境中,写出高质量的作品了。

让孩子尽情地说

文/姚金芳

在我们小(2)班,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总是请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看,并把有新意和创意的作品留下来,请孩子在大家面前进行介绍、然后大家集体表扬,并把作品放在展览区进行展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从而提高孩子说的能力和做的能力。

今天区域活动结束后,有一件作品找不到小主人了。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作品,看不出是什么,大概是没有得到我的肯定,自己塞到上面来的,我想没人上来认,一定是小作者也不好意思吧!于是,我拿起作品边让大家看,边介绍说:“这么一大条长长的作品,是一块一块大积木好不容易连起来的,大积木中间的洞洞里也都插了不同的小积木,挺不错的一件作品呀!应该花了不少时间才做出来的,没有小作者,就让我们一起来猜猜它到底做的是什么吧!”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开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我大吃一惊,“像一条大河。”“像长长的大桥。”“像一条大马路,上面有好多的路灯。”“是停车场,里面停满了汽车。”……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令我们老师都自叹不如。

一件普通的、不是很精致的作品,也许在有的老师眼里不值一提,竟然被孩子赋予了这么多的名称和涵义!我真的被他们感动了!是呀,我们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统一的评价点评孩子,以统一的标准衡量孩子,这对孩子公平吗?我们真的做到尊重孩子了吗?真正的尊重,就要多让孩子做,多听孩子说,因为这是思维的火花,也是智慧的萌芽,更是创造的源泉!

璀璨牡丹指尖开

文/庄学

就那么一捏,一揉,一搓,一片花瓣就做好了。再一捏,一揉,一搓,花朵的茎秆就出来了。再从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面团里,撷取一块绿的揉揉捏捏,也不过三两分钟时间,一朵绿叶红花的牡丹花就做好了。这就是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家世代以面塑为生,父亲及父亲的父亲都是干这个的,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谋生的技艺吃饭的手段。到了她这一代,不再漂泊,定居洛阳,面塑成为作品,有了文化味,传承也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她的手指细长,葱白样,灵巧地翻舞着,一根细小的拨子(面塑工具),点化出了栩栩如生的眉目;一柄柄粗细不同的小梳子,梳理出飘逸的服饰纹理和发饰;一把普通的小剪刀,剪流苏、剪飘带、剪枝叶,也剪出或俊朗或婀娜的形体。涧西区的文化馆,有她的工作室,艺术气息氤氲。展示台上,摆满了色彩艳丽、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面塑作品,有风雅俊秀的文官、有持枪拿刀的武将、有怀抱琵琶的仕女、有慈眉善目的寿星。每一件作品都细节讲究,表情传神,栩栩如生。尤其是几件牡丹花花篮作品,摆在醒目的位置,簇簇依偎,枝叶灵动,忽而疏离,如风掠过。见我们惊奇,她淡淡地说,住在洛阳,耳濡目染的都是牡丹花美,一个面塑传承人,怎么能够没有牡丹花的作品,怎么会没有牡丹的要素哩?

在四月的花开季节,我默默地坐在非遗展馆的一侧,看着她十指上下眼花缭乱地腾挪,仿佛在弹奏一曲韵律悠扬的歌,歌声中一朵朵各色牡丹艳丽夺目,在指尖上盛开了。看似捏制得轻巧,看似牡丹花开得璀璨,背后却是材料细心地准备。“面塑,蜂蜜和面。蜂蜜防裂,还要加上防腐剂。父亲那辈,面塑色彩是纸用的染料,现在是食品色。我现在又改成了珠光色,颜色更鲜亮。”和好了面,再蒸,等面晾凉,再兑色。一件作品捏制完,还需要晾干。

她带着牡丹等面塑作品,走了许多地方。2001年受邀参加第69届法国世界博览会;在郑州艺术博览会上,她的作品“牡丹仙子”获得金奖……2016年9月由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非遗办公室、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电视台联合录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纪录片,记录了她和面塑对望的痴恋之心。

如今,她的儿子成为新的面塑传承人。也许,他心中构筑的作品模样,会有卡通元素及更多现代元素……

即使时光变幻,世事更替,李家面塑作品的包装几十年如斯,从没变过,精美的纸盒,一定要附上“面人李”的标记。这是李家面塑传承的标志,有这标志在,李家面塑的传承就在。

柴静于我

文/童语

柴静对于我的影响是从根底下长出来,骨子里透出来的。

矫情,我一直不敢这样写。不过这就是我的内心,冲动了,就写了。

其他90后向来不同,我对演艺明星的关注远远低于对主持人。如果非要抽丝剥茧地找出几个演艺明星,大多数看重个人素养,无关演技。我曾在微博中坦言:钟爱林志炫,除却天籁嗓音,其简朴随缘的生活态度也是我所崇尚的,在浮躁的演艺圈,懂得这种低调的奢华的极少,他和李若彤算是男女艺人的代表。

绕的有点远,还是回到本文的主题---柴姑娘吧。

不可否认,对于主持人这一行业,我是比较偏爱的。柴静算作之一,她就像这水流中温润细腻的一股,生发着自然、真实、立体的源泉和动力。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从2009年,开始关注柴静。正如她自个儿在90年代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对名字的解读,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的确,从她的新闻作品中,这种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style还是让我们难以想到,这姑娘内心的小宇宙还真是力量无穷啊。

真正开始谈得上对她作品的兴趣,还是从无意间的一篇博客开始,至后完全“沦丧”在她的作品中。

《认识的人,了解的事》,这是柴静在一次记者节上的演讲。平铺直叙中娓娓道来,于无声处听惊雷。看似柔弱却非常铿锵的声音里慢慢絮叨着每个时间点上,中华大地所铺叙的故事,平淡中的爆发让我们看到当下中国南北坐标系上的一切善与美,丑与恶。五分钟演讲之后,除了震撼,还有无尽的沉思。

当初听得热血沸腾,索性把最后一段背了下来:“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扞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说的真好。她的节目也同样有味。

淡淡的配乐,略显惆欢的语调,理解性地关注和提问,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画面中关乎人和这个世界的大小事情,这些就构成了她的节目《看见》。

看她关于《李阳家暴》、《双城的创伤》、《颜艳红,我不认识我自己》,《卢安克系列》、《活着》等等,题材涉猎广泛,我也只挑出了其中我感兴趣那些看,这样在我看之前和之后的交流才会自己碰撞出火花,然后结合柴静的评述和提问,再来总结自己,我相信她说过的那句话,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与周围发生了无穷无尽的化学变化,这世界构成了我自己。

有天我在写日记的时候,突然想到她。我想如果把柴姑娘放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安安静静的,也就是个普通的学生模样,安静地轻柔。也许应了顾城的那首《门前》,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而摄像机前,她的这种安静被点着了,自然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被感染了。

关于《看见》和书

去年年前,听说柴静出书了,我千方百计地买上一本。

这本书叫《看见》,这是她节目的名字。

《看见》的第一期,我无意中看了,第一印象邱启明和柴静在海拔上仿佛有着山顶到山脚的距离,真不搭。不过后来呈现的新闻作品,还是让我顿时肃然起敬。哈哈,这个柔弱的女子,在是是非非面前表现的如此硬朗和斗志昂扬。

在柴采访魏德圣那期,我看了大概五遍。背景是红极一时,耗资7亿台币的《赛德克巴莱》。魏德圣为了这部片子,磨下十二年青春,在不断借钱和停停做做中艰难完成。魏说,愤怒让他产生力量,乘着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赌一把。柴问,你不绝望吗?魏很从容:没事干的时候才会绝望。

这部片子我没有认真的看完,但是里面的话却深深地砸进了脑袋里。20世纪30年代的“雾社事件”,台湾原住民与日本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为了求活,而是向死。族人对日本的侵略说“如果你的文明是要我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片子拍的很好,柴一直是处于配角的角色,魏成了这部片中的“巴莱”,相比柴静个人魅力而言,我更喜欢她的新闻作品。她永远知道自己的位置,作品中也常常让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个事件、一部作品的背后和那给予人绵绵不断的思考。

当然,不可否认, 她的作品也非常好的部分,perfect的一面。也有甚至可以用“terrible”形容的地方。但这些都构成了如今的柴静,独一无二。我曾在微博中说,我们无意去要求一个受到言情小说和港台音乐“荼毒”的文艺小家子,一个喜欢华丽水袖功夫的人去完成看似不解风情的硬新闻,做不到。至少需要时间的齿轮轧过才行。不过,正是这样一种带有文艺范的风格,让我们突然觉得耳目一新,自然流露的人情味在生活中已经不得,因此荧幕上我们更加渴求。

前段时间,《看见》这本书卖得很火,销量突破100万。

之后,关于柴静的“疯言疯语”也开始以燎原之势传开。

我在日记和微博中写下了以下这段话:关注新闻中的人是否就意味着没有让大众进入更深地探索和思考,而关注背后是否就能说明这个新闻点的普世价值?未必。做新闻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反过来,社会和专家的提醒也是适时和必须的,至少让我们看清楚我们离“规范”还有多远。不过“关注新闻中的人,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而非大众”,这句有失偏颇,兼济天下者实则难以独善其身的。

这个社会给予自己太多的宽容,对别人没有一丝容忍。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看见》中看见自己。

由于时间关系,火急火燎的写了点随想。本来给导师做项目的,时间有放在了这些上面。不过也好,停下来清静一会。

春节读书札记

文/杨荣昌

这个春节过得比较舒心安逸,心态坦然,宠辱不惊,整日足不出户,闭门读书,一偿多年之夙愿。我一直相信自己是个从善如流的人,读书会上瘾,会入迷,尤其是遇到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更是可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我的阅读状态。

这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的阅读被搁置起了,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翻阅一本书,因此阅读《典型文坛》可看作是阅读过程中的一次有力前行。书中披露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坛细节,足够读者去深刻琢磨的,它所涵盖的关于文艺与政治、时代的关系,是数千年来亘古不变的命题,在不动声色的表述中,作者的文艺史观纤毫毕现。

文学史写作一直以来只满足于架构“宏大叙述”,追求线条式叙述,不屑于“纠缠”细枝末节,殊不知,正是细节孕育着改变历史走向的力量。正如小说写作需要丰盈的细节来支撑其逻辑性一样,细小的细节失真会导致作品在艺术格调上走向大面积滑坡,真实且丰盈的细节也是文学史写作的价值所在,若流于枯燥且空疏的框架梳理,则“史”的真实性、可信度将大打折扣。我钦佩作者的学术良知,敢于碰触研究的禁区,在现行的主流话语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名学者的独立性与自由精神,将研究尽力地向着还原历史真相挺进。文坛从来都是名利场,“文坛”与“政坛”在争名逐利方面并无二致,尤其在大变革的历史时代,文化界的一幕幕斗争,映现着幕后的政治纷争,上演着血与火的惨象,令生活在和谐安宁环境中自由写作的我们,常常感到不寒而栗。

当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给当代研究者以一个相对隔离的历史空间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层层面纱终于得以渐次揭开,那些纠缠着人物命运的细节在人们的逼视中慢慢浮出水面,走进更广阔的读者大众的视野。作者对历史真相的探究精神是执着的,冷峻的,考据颇为详实,发问不乏尖锐。透过书中一位位主人公的人生命运沉浮,反思中国六十余年来在文艺层面的得失与经验教训。其中涉及最高层的文艺指示时,并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直陈利弊,以犀利的“春秋笔法”体现了可贵的学术良知。若将时光回溯五年或十年,部分文字即使写得出来,也未必能够公开出版,由此可见整个国家层面上的思想解放,已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知识分子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

读王开岭的《古典之殇》,再次引发了我对散文创作的若干思考。王开岭初入文坛时,作品以思想性见长,斯时的他还在一所中学任教,据云那些作品是他在阴暗的阁楼里写出来的,颇有点“抽屉文学”的意味,其精神的锋芒和锐气,为学界称赞。从这本书的勒口介绍中得知,他现在已到北京,为央视某栏目指导,从山东一隅的小城到首善之区北京,进入信息中心中央电视台,他的跨越不可谓不大,这为他精神视野的开拓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有思想有才情的人,不应该呆在小地方从事琐细的事情,应该走出去。他的选择是对的。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很新颖的提法。而让我产生购买的想法,是因为早在几年前,就曾读过他的与书中思想内容类似的几篇作品,写那些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消逝的风景,那些属于古典的物与象,在现代社会已经荡然无存,现代人,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捧读课本的时候,很难与古人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解产生心灵共鸣,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机会与那些事物晤面。作者的精神指向不言而喻。所以这本书又有个内容定位“自然美学卷”。哀悼自然,追逝往事历来是文学写作的永恒母题,这方面的作品可谓是汗牛充栋,但在当代文坛,以此为专门题材创作的,似乎还很少见。

此外,这本书启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即散文写作的范式问题,散文是自由的,散漫的,无程式可循,一切表露真情,弘扬善美的作品都是好的散文。但回观我自己的作品,应该要有所助益,一直以来,我在写作中追求严谨的叙事结构,力戒拖沓的文风和柔弱的思想底子,这在保持叙事紧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某种压抑感,甚至会感觉僵涩,不顺溜。散文应该有舒畅的感觉,舒缓有致,张弛有度,大开大合,让人读来既有思想的洗礼,又有兴会淋漓之感。所以我以后的散文既要继续保持严谨性,不发空疏议论,不打诳语,又要开合有度,寻求舒缓的叙述语调。从师承上讲,要充分吸纳余秋雨、王充闾散文对内在思想的深度把握,也要将周涛散文的纵横捭阖引入文中,力求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增强形式上的美感和可读性。

除此之外,陈思和、洪子诚关于当代文学研究的着作也让我大快朵颐,只是其中内涵较深,我胃口太小,得慢慢消化,才能有所补益。

谈几句《秋海棠》

文/南郭溪

这两年因为业务工作极其繁忙,个人阅读写作基本上放弃了。读的书很少,今年断断续续读着几本其他书,但至今还未读完。最近利用外出出差、开会的时间,在宾馆里,火车上,候车室里等处所,把下载在自己手机上的一部电子书《秋海棠》给读完了,读这部作品感受很深,情形较特别,这里说出来,和各位来这里的朋友们交流。

《秋海棠》这部作品知道很早了,并且知道是当年鸳鸯蝴蝶派重要作家、着名盆景专家秦瘦鸥的作品,但一直未曾见过,也未曾读过,今年夏天,让女儿给我在手机上下载几部电子书,把这部书下载了。最初什么时候开始读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原先读了不多,还未进入特别吸引人的情节中。最近,利用去西和、康县等地出差开会的时间,以及回来的这两天集中读完了。18日在从略阳到徽县的慢车上,一个人静静地看了一路。回来后忙单位和家里杂事,暂时停下了,可是里面的故事情节却牢牢地牵动着我的心灵,使我时时牵挂着里面的人物,为里面人物的境遇担忧,像关心身边某个不幸的、糊涂的朋友一样的担心着,骂着恨着。一连几天来心里时时放不下。昨天夜里在被窝里读到一点钟,今天中午本来要睡个午觉,结果又在床上读了一中午,眼看着剩不多了,但上班时间也过了,就匆匆赶到单位上,又一口气把剩下的一点读完。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坎坷不幸的一生结束了,我时时被揪着的一颗心也因作品的结束而留下许多遗憾、唏嘘!我觉着自己好笑,半辈子也还算读了些书,但好像以往没有哪一部小说把自己的心里牵系成这样,就好像许多人急着赶回家看某一部电视剧一样。我自己正应了那句老话:听评书掉泪,替古人担忧,明知这是一部由人编出来的故事,却让我操这么大闲心,把我急成这样,担心成这样!可见这部并无多少惊心动魄惊险情节的作品,对我产生的心理影响!

读这部作品读到中途,才明白另一部作品《梅宝》的关系。我当年买了一本《梅宝》,但大概20多年前就已经不见了,不知被谁借去了还是偷去了,反正和另外几本书一样都莫名其妙地不见了!今天上午,我让单位同事从京东商城又购买了这两本书,不几天就会送来。虽然《秋海棠》已经读过了,但是纸质书放在书柜里,一眼看见,会有种亲切感。并且以后老婆女儿说不定也会读的。

投票

文/高富明

网络投票如疾风暴雨般日益成为一种常态。

这不,一大早,他接连收到了甲乙丙三个好友请他为他们投票的微信。

他分别打开三个好友发给他的投票链接和留言。

甲参加的是一项面向全国的诗歌大赛。点赞数、阅读量和赞赏量最多的方可入围参加决赛,但须多选。他一看名单:哇塞,从戴望舒、臧克家、余光中到北岛、顾城等诸多诗作大家赫然在列。复又看甲的留言:请投88号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其他随机选一即可,谢谢。“随机”二字刺激了他的细胞,他迟疑了。

乙参加的是面向全国的小小说大赛。点赞数、阅读量和赞赏量最多的方可入围参加决赛,但须多选。他一看名单:哇塞,从王蒙、汪曾祺、杨晓敏,到司玉笙、刘国芳等诸多小小说大家都赫然在列。复又看乙的留言:请投66号作品“神算”,其他随便选一即可,谢谢。“随便”二字刺激了他的大脑,他犹豫了。

丙参加的是面向全国的散文大赛。点赞数、阅读量和赞赏量最多的方可入围参加决赛,但须多选。他一看名单:哇塞,从巴金、老舍、曹禺、丁玲到叶圣陶、郁达夫等诸多散文大家赫然在列。复看丙的留言:请投33号作品“故乡的老柿树”,其他随意选一即可,谢谢。“随意”二字刺激了他的神经,他纠结了。

他之所以迟疑犹豫纠结,是因为上述这些名贯中西的大家大都驾鹤西去,他们如何投票,让谁投票?家人后人粉丝?他们有吗?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成就早得到海内外承认,还需投票?还需与诸多后人后学排名争宠?置身在这样的投票圈里,如何投票?

再者他对随意随便随机这类词句甚觉不爽,感觉有轻视轻蔑轻便他人之意,不甚严肃,过于张狂。如此神圣庄严的投票岂能一随罢了。随,意味着不恭不敬;意味着轻浮放任;意味着马虎应付;意味着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意味着毫无责任毫无担当毫无公平正义。置身在这样的投票圈里,如何投票?

直至投票结束,他的手指也没有点开投票的链接。

相遇而已

文/renapage

虽然我不是个年纪很大的人,但是好像内心里却有着老观念,老规矩,老看法,我喜欢看经过时间磨砺的书,听经过时光打磨的歌,虽然很多书,很多歌在他最出名的时候,我可能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却并不影响我对它们的喜爱。

选择看这本书,很大的原因是作者。80年代的华语乐坛中,姚谦的大名被标注在很多歌曲的词作者一栏,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很喜欢听香港流行金曲,她有很多港台歌手的卡带,还有一部分是她高中的时候翻录的磁带,有些发行的卡带会有个小词本,翻录的卡带里也会有张妈妈手抄的歌词。这些词本便是我小时候识字最初的教材,而姚谦的名字也是在那个时候被记住的。

作者的名字对我而言算是熟悉,但是我对他的熟悉仅限于歌词却没有其他方面的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卡带早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mp3来了,智能手机来了,自从没有了词本,不再手抄歌词之后,就只记得这首歌是谁唱,却忽视了词曲作者是谁。再次看到作者的名字,我第一件事情,就是百度搜索他,突然发现除了小时候听过孟庭苇,伍思凯,原来还有范玮琪,刘若英等等很多我喜欢的歌手也唱过他的歌,发现了这个新大陆开始仔细阅读他的作品。

他的文字其实带给我的感触很多,但是没有太多的鸡精味,就如他的歌词一样,很简单、朴实的说一件生活里的相遇,他告诉你他遇到了什么,他想到了什么,然后他的文字就轻轻的结束了。没有任何总结,也没有任何的感慨,给你很大的空间。

这本书是一个散文集,与人物有关。在书中,他分别从音乐的阅读,艺术的阅读,文字的阅读这几个角度写他遇到人和作品,以及他看到那些作品的时候一些感想。非常简单的一部作品,但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艺术索引,在这本书里面有介绍音乐,美术,电影的,如果有兴趣,其实可以把这部作品作为一个索引,然后去分别了解这些方面,以及他所谈及人物的作品。这册书最大的缺点就是配图太少,信息量太大,如果说很多人的作品名称,可能你会很了解,但是说道作者名可能你就会迷糊了。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在百度。然后看到百度词条里出现某一个我熟悉的作品名称的时候,我心里总在说哦:“哦,原来就是这个人啊。”

时代烟雨浸透的风骨

文/钧瓷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把土、一个灵魂,独舞于苍穹,在遥远的天际间划一道美丽的弧线,我们看到了残阳如血的历史空间里流动的碎片,闪耀着精神的疼痛,在现实中凸显着诡秘的笑脸。

一件件钧瓷作品,宛如一个个赤裸裸的的梦幻,爱恨一念间,漂泊如云如烟。恰如那个遥远的年代,无论是刀光剑影、人去楼空,或是太平盛世、游动精英,中华民族都顽强地生存着,挺立着坚硬的力度,一直在寻找凤凰涅盘的夙愿和超度。

轻敲岁月的轩窗,冥冥中,我像托着一个记忆的沙漏,从盛唐飞到北宋,从金元走到明清,千年的烟雨蒙蒙中,每一粒沙子魂牵梦绕,飘飘浮浮。神奇的神垕镇就像一个沧桑而华丽的身影,在白昼与夜晚之间穿行,芒鞋竹杖,繁累匆匆,古朴艳丽的风骨昭然于天地之中……

时间苍老了,但流水依旧年轻。我欣赏到《乐舞中华》,怦然心动。一根思想的长蒿伴着清笛撑起了一片清雅而苍茫的天空,历史在沧桑的回转,演绎了风云变幻后的惊艳,抚摸到了岁月漫漶中斑驳的留影,带有温度的光滑的触摸颤动着平静的温柔,像打开了一个灵魂的眼睛,清凉的眸子映照着历史的沉重,素淡如水的文字把我的身体与心灵停泊在枫桥老树边。

有人说:像河流一样回望。我站在了淮河边,孤寂如一棵风摆的杨柳,任一脉清流滋润着我的心田,在“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中,做着一个苍凉的手势,沿着风雪的边缘滑行,从清清爽爽的时空间穿过,书写着钧瓷于时代烟雨浸透的风骨,褪去多少繁华,流失多少孤独。

历史苍茫,有多少深情而韵致的眷顾?大唐盛世的霓裳羽衣舞、逍遥洒脱的颜筋柳骨、李白在花中醉酒、公孙大娘在月下剑舞、平仄叠韵中弥久留香了世间多少刻骨铭心的爱情;宋代婉约与豪放的词风、宫廷画院里梅花的冷艳傲骨、清明图上喧闹非凡的繁荣、文人墨客在求取功名利禄时的惶恐,春花秋月中阐释了人间多少惊世骇俗的乐苦。历史车轮碾过的落寞悲喜可以流云万里、无法承托,而一件钧瓷作品,甚至一枚瓷片却让古往今来的许多人为之放笔纵歌,能看一眼、摸一下,是一种缘分;点个赞,鞠个躬,是对神垕镇的厚土火窑绵延千秋的敬重与仰慕。

钧瓷作品是一件艺术品,更像一个丰富情怀的人,像一件风华绝代的物,像世间匆忙而优雅的自己,红尘一笑,为谁心醉?

世界是由无数的作品构成,无论人与物,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精彩与出众。当我去欣赏钧瓷作品时,我很留恋每一件作品的造型、颜色、品相等,有时我会感受到一种恢弘的气势,激情澎拜;有时我会享受到一份情愫,温馨欢畅;有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身影,在浮华与乱世中孤独地徜徉;有时我欣喜地看到了一种自由思想的光芒,在激情与和谐中绽放……或许,那魅力的永恒

存在,是我在钧瓷的天空下梦游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沉稳大气、积极入世,道家的无为慧智、超脱出世,法家的严峻立法、集权政治等,在岁月的历练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浇铸民族性格,成就民族的神圣,在历史的变革和转型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推陈创新的风骨,在霜冷的长河中挽卷衣袖,芬芳千古!

今夜,我踩痛了时光的记忆,拨开了流年的沉寂,心念《乐舞中华》,为人世间唯美的追求唱颂!

我喜欢的作品《七色花》

文/董艾

童话故事是伴随我快乐成长的好朋友,在这个奇幻美妙的童话世界里,我可以把自己变成美丽的白雪公主,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变成高傲的白天鹅,还可以变得像巧儿姑娘一样聪明……可在这场奇妙大变身中,我最希望变成的还是《七色花》里的珍妮。

《七色花》里讲了一个名叫珍妮的小女孩迷了路,回不了家,后来遇到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很同情珍妮,于是送给了珍妮一朵七色花,并告诉她这朵花能实现任何愿望,小女孩摘了一片花瓣,说希望能让她回家,说完,她就回到了家里,珍妮非常开心。后来珍妮又用七色花许了很多愿望,愿望一个个都实现了,当七色花只剩下了一片花瓣时,她遇到了一个男孩子,男孩子是个跛子,很可怜,珍妮想:我一定要帮助这个男孩,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快乐。于是珍妮拿出了七色花,摘下最后一片花瓣,说:“七色花请让男孩的腿好起来吧!”说完,男孩的腿就真的好了,珍妮心里很高兴……读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珍妮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这片花瓣就显得更为珍贵了,她可以留着急用,也可以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愿望——金钱、名誉、地位……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帮助他人。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珍妮没有白雪公主美丽,也没有白天鹅高贵,更没有巧儿姑娘聪明,但是珍妮在我眼里比所有人都有爱心,她的这份爱心不仅让自己的愿望实现,更重要的是她还帮助了别人,所以我觉得珍妮才是最漂亮、最高贵、最聪明、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流落街头的老人、有失去亲人的孩子、还有更多失学的同龄人,他们正需要帮助。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像我一样渴望变成“珍妮”,为患难中的人送去温暖。我相信,如果有了千千万万个珍妮,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相约诺顿·西蒙

文/解飞飞

粉红邀请卡封面写着我的名字拼音,内页仅有流畅花体英文两行,意为:“明日12点午茶 /诺顿西蒙。”我暂住洛杉矶亲友的旧公寓,门房一脸绞尽脑汁的烦恼,怎么也想不起来何时何人送这张卡,尽管一个月前约好,以为还会电话再通知,没想到这般悄无声息随风潜入。

第二日,稍稍提前到,南加州冬日阳光温暖相宜,照耀着路畔硕大树冠,也照耀着他!惊喜万分,没错,是他!思想者雕像真实地存在于科罗拉多大道旁草坪上,沉思的头颅、强健的肌肉,弯曲的肘部,默无一语坐看帕萨迪纳老城的车来人往。忍不住问自己:原来想象他怎样出现?大红大紫的展厅?戒备森严保安护驾?众人排长队朝拜聚观?浑忘预设的满怀情绪,我用自在眼神仰视他,若即若离之间,笃蓝天空与深邃土地之间,大大方方地问候一声:“嘿!午安!”雕塑与自然的结合,一语道破真谛:无关说教,只是领悟,挪去思想之帽,才能真正看懂“思想者”。顺循红灰拼色墙向上看去,诺顿西蒙博物馆银色字样跃然入眼,进口处往里一拐,徐徐漫步,竟然置身于幽玄树林中。多件罗丹雕塑名作散立于草间,一览无余、几步之遥、栩栩欲活。鸽雀纷沓而来,从石阶飞上树梢再跃至雕像肩膀,备极忙碌,娓娓动听地唱鸣,四周绿意融融,根本无当季之感。一位红衣小女童快活地在草坪上玩耍,冷不防留意到一尊没有头和双臂的人体雕塑,她盯着看安静下来,讶异而困惑,娇憨之态变为费解神色。1887年,罗丹作品《青铜时代》因为逼真、充满生命力遭到非议,人们猜测是用活人复制,谣言越传越仿佛是真相。罗丹当众不参照任何模特,塑造这件未完成的无头臂人体雕塑《行走的人》,因为正在迈步前行的轮廓足以说明一切。

洛城雕塑沙龙约请的艺术人士们陆续已到,论起我是第一次参加,错过去年北加州雕塑游,不免憾叹,又笑说不过是泛泛之辈聚会,没有名流之影,言谈举止谦虚。我立刻轻松许多,平时最怕人家出示一个大来头,然后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等着说久仰之类。资料和讲解博物馆都有,至于先参观还是先喝茶,皆可,正是理想中的方式。诸位缓缓散开,我首先去看梵高的《桑树》。那是1889年创作的,画家当时已经从法国阿尔勒自愿来到圣雷米治疗,住院期间,他对着病房附近的桑树绘制,并写了一封长信给家人谈起这幅画。现在,我无法得知梵高写了什么,仿佛是一种讽刺,精神病院的时光对这位命运多舛的艺术家来说,恰恰充满了清静美好,使他获得了生命中相对安定、舒适的一段日子。这是幅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桑叶笔触弯曲遒劲仿佛在呐喊;灰绿色土地线条波动忧愁;茕茕孑立的桑树下,一片片金色落叶,我双唇颤抖,落了泪,心里酸楚地泛出《诗经》里的句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画中的蓝色天空,纹理粗犷,透露不安和浅浅希望。希望是什么?收藏界的垂青吗?那显然是吝啬而迟到的。1890年,布鲁塞尔的展览会上,梵高作品《红色的葡萄园》以400法郎被收购,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售出的画,几个月后,画家去世,一般认为是自杀。他选择与这个世界诀别,尽管依依不舍,尽管远方荣耀在招手,病魔却驱使他走向死亡。在我看来,梵高心中的希望并非名利,而是健康。那个年代,南法圣雷米精神病院接收了多名来自阿尔勒的病人,皆因烈日晒伤脑部,据说,梵高在阿尔勒小城户外勤奋写生,导致了精神顽疾。他自杀时,已出院居住于巴黎郊外奥弗村,没有医生看护,是不是又陷入无节制的写生,烈日导致旧疾复发?诺顿西蒙博物馆首席策展人卡罗尔的话在我内心盘旋:“这里就是一个有着难以承受的认可问题的男人。他总是努力去做某件事但最终都是惨败。无论是努力去做一个艺术品经销商或努力成为一个牧师以赢得父母的喜爱,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

踱步到另一个厅看毕加索作品,心情一下子转变很多。毕加索很有艺术推广头脑,每件作品在售前必抛出个吊人胃口的故事,令画商和公众趋之若鹜。与梵高的“死后哀荣”恰恰相反,他可算是生前荣华富贵,更有趣的是爱情经历和一波波创造高峰如影相随。墙壁上的油画《拿着一本书的女人》是超现实主义作品,以痴情女友玛丽为原型,两人在地铁站邂逅,毕加索立刻被她希腊式的鼻子和海水般的眼珠迷住了,认识并相爱。围绕玛丽的作品应运而生,充满梦幻色彩,同时,画作《手持尖刀的女子》“旧爱”欧嘉被赐予丑陋蛮横形象。好景不长,他突然画一只怪兽带走仿佛已经去世的玛丽,尽管玛丽还活得好端端的,同一画中,长发飘飘、美丽聪慧的朵拉出现了,当然,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毕加索一生的画风充满丰富变化:新古典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等,生活理念倒始终奉行现实主义。有人赞他天才,有人贬斥他用情不专,崇拜和争议中,他主宰着命运缰绳,想爱就爱、佳作频出、日进斗金、气定神闲地活到九十二岁高龄,忙里偷闲兼顾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法国人有时会幽默调侃道:“烦恼时去看看毕加索的画!”相信毕加索并不会介意,他的为人和作画风格里也常常夹杂戏谑。

从主厅后门出去,可以抵达茶聚地点——精致玲珑、翠色欲滴、生机勃勃的花园。景色似曾相识,原来设计灵感来自于莫奈油画《在法国吉维尼》,如此布置充满诗情画意、美好芬芳,树木花草显得华丽高雅。我坐在露天椅上,喝茶、吃一份蔬菜卷,听几句观后评论,这是一个简单随心的午后,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