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母爱散文

2023/01/08经典文章

母爱散文(精选20篇)

荷叶粥里母爱香

文/何旭

炎炎夏日,热气一浪一浪地涌来,于是深深地思念起母亲的荷叶粥来。

儿时,村子东边有个很大的池塘,有人在那里养鱼虾种莲藕,夏日里,美丽的荷塘便成了村里别致的风景。我在外求学多年,每年暑假就是在家呆得最长的时间。炎夏里,母亲常采摘荷叶给我们做荷叶粥。从田里干活回来,母亲顺便到荷塘里摘一片荷叶。采荷叶颇有讲究,那嫩叶不够味儿,老叶又嫌味苦,所以,必须采摘老嫩适中叶脉清晰圆润的荷叶。母亲先把荷叶洗干净了,等米淘好了,放好了水,直接将荷叶盖着,大火煮沸,小火熬着,蒸汽会熏着荷叶,房间里会轻轻弥漫起荷香,而荷叶也会从青色渐渐转为黄色,软塌下去。等粥煮好了,粥也悄没声地被染成黄绿。

母亲还会变换花样熬粥,先将一张荷叶填在锅底,放入淘洗好的米和清水后,再盖上一张荷叶,就好像把米和水包在两片荷叶中间,慢火将粥炖成后,或可放些冰糖。粥熬好了,盛到白色的细瓷碗里,荷叶粥颜色碧绿,有浓郁的荷叶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之余,更让人联想到荷塘里那出水很高,“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叶粥煮好后有股淡淡的清香,配着浅浅的绿色、微微的甘甜,喝下去感觉非常清凉。难怪清人有咏荷诗云,“荷叶绕门香胜花”,说的是夏天里漫步荷塘,荷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其实荷叶除了美且香,还“不论鲜干,均可药用”;若入馔,则“荷香盈齿,清热解暑,有益健康”。如此说来,荷叶还真是色、香、味俱佳。

现代营养学证明,荷叶含有荷叶碱、莲碱等成分,具有清泻解热、降脂减肥及良好的降压作用。另外,粥里还加了莲子进去,莲子加荷叶同煮粥能够达到清心除烦安眠的效果。因此,荷叶粥是夏天极佳的解暑食物。

在一碗碗清香可口的荷叶粥中,我们惬意地度过了一个个夏天。如今,都市的菜市里少见新鲜的荷叶。每次回老家,母亲都给我带一些荷叶,青青碧碧的绿,一进门便一屋子的凉意。我就用这些叶子做荷叶粥,成为夏日消暑的享受,一碗清清爽爽的荷叶粥,就如炎夏偶然飘落的细雨,将心头的燥热一扫而光。

繁星给人浪漫,雨露给人滋润,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给我们带来夏日的清凉?感谢荷叶,它让我在享受甜软糯香的同时,仿如体味着一份母爱的甘露。

爸爸妈妈的爱

文/杨尧倩

世界上有两种爱,那就是无言的父爱和温柔体贴的母爱。

母爱平凡而伟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一次,我约同学一起去广场玩。我忘了给妈妈打招呼,我们玩到天色很晚才回家。当我走到离家不远时惊奇地发现妈妈正站在门口焦急地等着我。看见我的身影,妈妈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焦急的神情转化为开心的笑容。妈妈赶紧让我进屋吃饭。我坐在餐桌上,惊讶地发现饭菜居然是热的。我不禁热泪盈眶。这件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觉得母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寒冷无比的我感到温暖;母爱像一股清泉,使我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母爱像一盏指路灯,让迷茫的我找到前进的方向……

如果说温柔体贴的母爱似水,那么,无言的父爱则如大山。

有一次,我写作业写到了很晚。当我写到一半时,碰到了很多我不会做的难题。正当我为此苦恼不已时,父亲走了过来。他问清楚了情况,于是便坐了下来陪我一起思考。父亲耐心地为我讲解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在父亲的帮助和辅导下我终于完成了作业,这时我才发现已经是午夜12点多了。父亲默默地为我付出,没有一丝怨言。我觉得父爱就像大山一样高大。

爸爸妈妈的爱多的像天上的星星,海边的贝壳一样,他们的爱博大而无私。爸爸妈妈对我们细致入微的爱,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我们理应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母爱如桥

文/李鸿燕

当我第一次睁开眼时我们之间已经多了一条扯不断的线。

——题记

我的出生带给您希望和喜悦,这是我从您的眼睛中读出来的。

当我还是婴儿时,我是多么的依恋您温暖的怀抱啊,您那时抱着我说很多很多话,我知道那是您对我的期盼,您的体温通过那条线注入我的心房,很暖很暖。

当我步入学习的殿堂时,我是多么的倔强啊,拼死赖活就是不肯离开您的怀抱。我抬头时看到的是您那饱含泪水的眼睛,那时,我的心不禁一阵揪疼,就这样我读书识字知道了很多很多,那条线也变粗了很多,上面附着了您的期待,很重很重。

现在我长大了,也离您越来越远了。您可曾知道我是多么的想念您那温暖的怀抱呀!在这里学习压力好大,也难免有挫折,那时我真的好想好想您,现在那条线在变异,形成了一座桥的雏形。

曾几何时,我伤了您的心,记得,那是一次月考,我发挥失常成绩一落千丈,您多说了我几句,我竟然,竟然跟您顶嘴了,好恨我自己的冲动,对不起妈妈。

在我的印象中,您总是那么的不苟言笑,我是多么希望您能多笑一下啊!您笑起来真的很美、很美。但是我知道,您是爱我的,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但您不会说,您只会用您的实际行动来表达。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那条线不断地在演绎,从线到桥,是啊,桥。一座用爱凝结成的桥,世界上最坚固的桥。

此时,我在此岸,您在彼岸,那条线牵扯着我们走上那座桥,走到一起,母女连心,再也不分开。

母爱的力量

文/王明

母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礼物。母爱让我变得勇敢。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离不开母亲,我一直依靠母爱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前进,在学习上一直前进,在生活中一直前进。

母爱是一种包容,包容着我的一切。在我最需要帮助,最希望得到支持和鼓励的时候,是母亲陪在我的身边。经常听到一些人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赚钱给我的父母用,好好地报答他们。可是很多人在有了钱之后,自己的父母却用不到了。同学们,我觉得报答父母不一定要等到以后,比如说现在我们就可以帮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大家都应该知道《母亲与家长会》这个故事吧,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母亲为子女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想想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呢,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他们的一生。这样的爱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小时候母亲给我喂饭,带我出门,帮我洗澡,给我做饭,现在的我可以独立完成这些事情了,而这些全是母亲一点一滴教会我的,是母亲教会我在生活中独立。

人生的道路上,母亲教诲我说:“做人不要强出头,不要炫耀自己,不要太骄傲。要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慢慢地领悟了这些道理,于是一步步走向成熟。

母爱就像一本教科书,里面是爱的海洋,而爱的海洋里又包括哲理的海洋、动力的海洋、勇气的海洋……

母亲,谢谢您,谢谢您给了我这么多宝贵的东西。

浓浓的母爱

文/汤苏

今天我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更是伟大的。

每当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窗子时,总能听见您在厨房做早餐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像是在演奏着优美动听的乐曲。接着,你温暖的话语就在我耳边响起,唤醒了沉睡的我。只要一听见您那熟悉的声音,我心里就暖暖的,好似一个太阳缓缓升起,照亮了我的心灵。出门时,您总是一次次地叮嘱,生怕我落下东西,关照我路上注意安全。

每天放学回家时,您总是一句句地问候,就怕我饿了、渴了。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我们做饭,看着您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我想:哎,如果我能为您做些什么那该多好呀。做完作业,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桌丰盛的晚餐,等着我去细细地品尝。吃完了,您又像陀螺般地在厨房里转着……

每当我遇到开心的事情,第一个就想告诉您,与您分享我发自内心的快乐。在我伤心难过时,您也总是在我身边听我倾诉。在我耳边回荡的,是您几句关心与体贴的话语。还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理想,以为您会责怪我,害怕得不敢拿给您看,结果您不但没批评我,反而与我一起耐心地分析和查找错误的原因,直到我弄明白为止。您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渗透着对我的鼓励和期待。从那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阳的伞,是甜甜的吻,渐渐长大的我一直在用心感受着那份浓浓的母爱。

母爱芬芳窗花情

文/刘小兵

过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趁着一个双休日,我和妻子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家中内外彻彻底底搞了一次大扫除。望着整洁一新的居室,妻子又买来灯笼和春联,把家里打扮得喜气洋洋的,里里外外都洋溢着欢乐和祥和的气氛。

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妻子,把自己劳动的成果拍成图片,发到了家属群。一会,母亲看到这些大图小景,送了一个大大的点赞。得了母亲的称赞,妻子很是高兴,觉得一天的辛苦没有白费。她打量着客厅里大红的灯笼和吉祥的楹联,以及象征着喜庆和团圆的中国结,心里顿时美滋滋的。看妻子如此高兴,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每到过年,母亲打扫完了屋子之后,都会找来红纸,剪些松竹兰荷和牛羊猪狗的图案贴到窗上。当年,心灵手巧的母亲是剪窗花的高手,一张不大的红纸,经她三剪两剪,无论花卉还是禽畜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可惜现在母亲远在乡下,要是跟我住在城里,看见媳妇把家里收拾得如此漂漂亮亮,灵感一来,剪些花鸟虫鱼的精美图案贴满小屋,那才真叫文艺范呢。

当我把这段温馨的回忆告诉妻子,一向爱美的她,一下子对母亲的窗花生起向往之情来。她鼓动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重拾当年的技艺,剪几幅红扑扑的窗花,既可以自娱,还能美化居室,可谓两全其美。经不住妻子的一番劝说,我以免提的方式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岂料母亲一听,连说自己都好多年没再动过剪了,只怕当年的好手艺早就废了。“妈,你能行!”妻子听母亲如此一说,第一时间鼓励她,说她手脚都还灵活,平常不戴眼镜照样能看书看报,就凭这身手、这好眼神,一定能剪出好窗花!“是吗?”母亲经妻子这么一劝,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她答应说:“那就先试试吧。”

第二天,母亲上街买了红纸。吃过晚饭,她按照妻子的要求,点开微信视频,开始在我和妻子的注目下,剪起窗花来。只见母亲拿起剪刀略一沉吟,然后提剪在红纸上“游走”着。工夫不大,一只动态十足的小老鼠,捧着一块金元宝,乐滋滋在她手中诞生了!整个构图简洁大方、立意独特,很契合今年的年味,我和妻子看了,都很喜欢。之后,母亲又相继剪了金鸡和玉龙。母亲一边剪,一边告诉我们说,新的一年,一切从金鸡报晓开始,祝福我和妻子工作与事业如玉龙腾飞,顺风又顺水。望着母亲手中精美的窗花,听着她诚意满满的热切祝愿,我和妻子心头热乎乎的,情不自禁地隔着小小的手机屏幕,为母亲优异的表现鼓起掌来。

母亲看到我和妻子为她叫好,半信半疑地问我们:“剪得好吗?”“当然剪得好!”我和妻子赶忙回应她道。“既然你们喜欢,那我明天就给你们快递过去。”母亲说完,颇有成就感地笑了。望着母亲开心的笑容,我和妻子也露出了会心一笑。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为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更多的情趣。

逝水流年,亲情相随。在我的心里,母亲的窗花,就是爱的窗花,也是最美的窗花。

九月,秋思

文/陌上花开

午后,在一场浅梦里自然醒来,三、四点钟的光景。

不急着起身,任由隔帘的光线轻轻浅浅的射进来,那位置刚好抵达我的胸口。暖暖的,心底里倏地一下就涌出一些柔软来。

继续微闭了眼睛,重温刚才的梦境,只记得一个遥远的背影,还有一个熟悉的微笑。头有些痛,我在努力的打捞记忆。时间真的是太无情,细数时光,不过是刚刚两年的光景,就已经模糊成背影,也只能借助梦来生成。轻轻地就有湿湿的液体涌出眼角,刚好我听到了窗外风过的声音,哗啦啦的风舞动叶子的声音,随即就有缕缕花香飘进屋来,与风一起。

拉开帘,透过薄薄的纱窗,便撞见满眼的花开,绽放在大片大片的鹅掌型的绿叶间,柔柔淡淡的黄,不张扬,也不妩媚。那是丝瓜的花,一种秋凉后徐徐开放的花蕾,生在墙头上,长在角落里,风来,暗香流动,风过,满地芬芳。

这是父亲的院子,四合院式的老房子,院中两棵石榴树,很强势的遮了半个院落。好在靠近南墙的地方有一小块空地,是母亲生前的自留地,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小小的空间也是别有一番韵致的。丝瓜是不会侵占土地的,它把自己的一袭风景挂在红色的砖墙上。越是秋凉的时候,丝瓜越是生命旺盛的时候。白天,光线强的时候,满墙的绿色摇曳,像极了一潭瀑布,随风起舞;下午光线渐弱,藏在绿叶间的那些花苞便次第开放了,绿叶黄花,是一种极美的视觉盛宴。

也总在这样的时光里,母亲喜欢坐在院子里,看满墙的花开,脸上便会荡漾出幸福的涟漪。母亲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少出门,所以院子里的风景,尤其浅秋时分墙头这流动的一帘绿色,便成为母亲眼里最美的风景画。她总是很满足的微笑着,也许那就是她的梦,生在绿叶上,长在花蕊里,安然亦恬淡。

风撩起帘裾,眨眼的瞬间,一朵花悄悄地落了,无声无息。

梦醒了,母亲的背影渐趋渐远,而母亲的笑,那么熟悉,一如昨天,与满院的花香依然氤氲在秋风里。

九月,是母亲离开我的月份,我的秋天因了母爱的徒然坍塌一度极尽萧条,太多的失落,太多的伤感洗劫了我的天空。我完美的人生出现了最大的缺口,而且这种缺失是用任何情感都无法再继续缝补的。我像一只迷路的羔羊,徘徊着,迷茫着,走丢了前进的方向,如若不能亲身经历,就不会懂得那种无以言表的痛的滋味。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从我们呱呱落地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我们便享有,不用刻意去追寻,去维系;母爱更是伟大无私的,母亲赋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行走,耗尽自己一生的爱为我们照明,取暖。有一种生活叫做习惯,我们习惯了母爱的无私给予,习惯了亲情的一路呵护。也总在这种忘形的恣意中,懒散了自己,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收藏,甚至幼稚的认为世上真有永远一说。

人生就是这样的的苛刻,生命更是如此的脆弱。有时来不及懂得就失去了。母亲倾其一生为我种下繁华三千,却不能陪我一起享受采摘的幸福,只留给我无尽的痛与憾。亲情的逝去,是心灵深处无法愈合的伤口,总会在一些日子里自动裂开,痛有多深也许只有自己知道。

人总是要长大的,也总在经历中成长,更会在失去后懂得。我用三十几年的光阴酿制一份亲情,总以为时光会恩赐于我,认为亲情是无限长的,可以任由我汲取挖掘,却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回馈与报答。殊不知,爱与被爱是双方的,都要付出,仿佛我还来不及学会付出,学会给予,母爱就悄然陨落了,就像这秋风中的丝瓜花,只留汩汩余香在风里,在梦里。

生活就是这般如此吧,它赋予你什么,终究会让你失去什么,没有什么可以永恒,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用心珍惜,珍惜当下,珍惜现在。人生总不能极尽完美,或多或少都会有缺憾,我们可以缅怀过去,却不可以沉沦于过去,一味地把自己埋在忧伤里,让自己永远活在失去里。因为明天还在,阳光还在,花香还在。虽然母爱已逝,但母亲给我留下了明天的阳光,我没有理由不再去珍惜。那就让自己走出来,擦干泪水,抹去悲伤,去迎接崭新的明天。把爱轻轻地种在心底,用心过好每一天,努力握住每一缕属于自己的阳光,尽情享受每一场花开的美丽。虽然不能再打捞起昨天,让母爱继续,至少我没有愧对每一缕阳光的问候与赐予。

两年了,母亲离开我整整两年了,秋风又起,虽然眼角依然有一些晶莹涌动,但我已学会放下,学会忘记,放下那些阴晦的影子,忘记那些忧伤的过往,只把一些花开的美好填充进记忆,努力地让梦也开出花的香来。一如这个有梦的午后,秋风徐来,阳光正好,我嗅到了花香和母爱的味道……

“一碗水端不平”的母爱

文/郑明星

我们兄弟三人,母亲本应该“一碗水端平”的,可她做不到。如今我们都已成家,倒能读出其中的感情要素了。

母亲的偏心,大哥先受益。大哥上高中时,每当回家捎干粮,母亲总是烙香喷喷的油饼给大哥。我馋得直流口水,可母亲就是不说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能吃上诱人的油饼,那是一种怎样幸福的事呵。大哥娶妻生子之后,渐渐“失宠”。母亲的注意力集中到二哥身上。二哥在家务农,母亲很愧疚。娶媳妇盖房子这种大事父母都竭尽全力。母亲连自己住的老屋都拆了,腾出地方和材料为二哥盖起了宽敞的大瓦房,而父母却住进了瓜棚。我看不惯,但也无法阻止。我结婚之后,母亲的“那碗水”不平更是明显。她认为我坐在办公室里,雨淋不着,风刮不着,难入她偏心的“法眼”。所以,母亲的口气满是对二哥家庭的关注。她帮着二哥照顾孩子、干家务,还有时偷着给二哥补贴家用。

有一次回家,大嫂告诉我,其实母亲最“偏心”我了。这几年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我四处奔波,家庭也出现了裂痕。母亲甚是担忧,有时牵挂得睡不好觉。细想一想,母亲的心真的一时也没离开过我啊。年过六旬的父母还种菜园,起早贪黑,挣着辛苦钱。为了啥?还不是为我减轻负担?为了让我有个窝,母亲一下子拿出两万块钱资助了我!原来母亲也在一直偏心我!

“一碗水端不平”,也许是母亲对孩子的另一种爱的表达吧。母亲的偏心让我们领悟了人间真情。

母爱藏在春笋里

文/刘亚华

我的老家屋后,有一大片楠竹林,每到春天,竹笋就“噌”地冒出了头,粗而壮的身子,身披层层毛茸茸的外衣,就那么挺直地倔强地立着,一点也不害怕别人一锄头就挖了去,做了餐桌上的美食。

竹笋多得吃不完,母亲却从不拿去换钱。任凭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在竹林里转悠,然后扛着麻袋满载而归,我小时候比较贪吃,对竹笋甚为喜爱,于是忍不住对母亲说,是咱们家的竹林,干嘛让他们采了去,多留点给自己嘛!母亲却笑呵呵地说,竹笋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一没施肥,二没浇水,没花一点力气与成本,竹笋就当是老天白送给我们家的礼物,再说了,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那才是快乐啊。

我噘着嘴,不说话,母亲便给我做腊肉炖竹笋。看母亲细心地将竹笋剥皮洗净,切成薄片,然后放进滚烫的水里焯一下,去掉涩味放一旁备用。腊肉切片,放锅里爆炒出香味,将准备好的竹笋放锅里同肉一起翻炒几下,加开水小火慢炖,过不了多久,满屋子都飘着浓浓的腊肉与竹笋的香味,揭开锅,白花花的竹笋在金黄的腊肉点缀下,更加勾人食欲,就连乳白色的汤汁,也像牛奶一样浓,鲜香无比,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几年前,一位上海的文友来我家做客,我特意为她准备了满桌的好酒好菜,而她唯独对母亲做的那锅腊肉炖竹笋盛赞不已,边吃边感叹地说:“真是鲜啊,鲜得眉毛掉下来!”这评价,惹得满桌的人哈哈大笑,我也实在没弄明白,怎么会这样形容一道菜的鲜味呢?为什么是眉毛掉下来,而不是鼻子、头发、嘴巴掉下来?

如今,我已在城市里安了家。但即使和老家远隔两百多里,每年的春天,母亲都会托人给我带两麻袋春笋。我家的餐桌上,总少不了腊肉炖春笋这道菜。我将母亲做这道菜的手艺全部继承下来,一锅春笋,带着春天的清新气息,就这样被大家一扫而光。看着家人吃得眉开眼笑,我也好生欢喜。

竹笋多得实在吃不完,我想做成笋干,母亲却说,送给邻居同事吧,说不定他们喜欢的。喜好美食的他们,真的对此感激不已。几个竹笋,让我赢得了他们的友谊与好人缘。有一次,我跟母亲说,下次您少挖点,邻居我就不必送了,而母亲却说:邻居应该送的,你在外面,出门在外难免遇到困难,说不定哪天遇到难事了,人家就会想起你的好,给你帮帮忙,你不对人好,人家怎么对你好!

一句话,立刻拨亮了我的内心,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谢谢老天赐给我的天然美食,也谢谢母亲,对我的呵护与关爱。藏在春笋里的母爱,会温暖并滋润我一生的时光。

慈母心

文/毋若冰

每个生命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母亲经过十月怀胎,在经受了生死攸关的痛苦煎熬,到瓜熟蒂落一朝分娩。我们常说感恩生命,感恩母亲,而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其实并未读懂它的含义。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对我的管束倍加严厉,不许我像其它孩子一样到处玩,不许我闯祸犯错误,甚至不许我失败。也许因为是教师的缘故,即使考试考了99分也难得看到妈妈脸上露出笑容,甚至连穿衣打扮都要经过她的批准。青春叛逆时期的我总觉得跟母亲有隔阂,她不理解我,我也不认同她的教育方式。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天枰的两端,一端是父亲的宠爱,一端是母亲的严厉,让我总是有意地疏远母亲,有意地跟她唱反调,也很少敞开心扉跟她交流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觉得妈妈不如爸爸更爱我。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慢慢长大,工作、成家、出门在外,身边的同事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的开始孕育新的生命,开始当上了年轻的妈妈。看着他们欣喜的目光,对孩子的期待,甚至在孕期就流露出的母爱,在迎接新生命时的坚忍,我突然感到一个女人到一个母亲这种角色的转变与母爱的承接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担当,才能承载一个全新的生命,完成人生的蜕变。我突然想起母亲曾经对我的要求,严厉不过是一种方式,而她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是无言的爱。我想起每次出门时母亲的叮咛,遇天气变化必来的电话问候,回家时可口的饭菜还有母亲逐渐变白的两鬓,世间大爱,唯有母爱最深。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她倾尽一生的心力,将我们从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哺育成人。怀胎守护之恩,哺乳育之情,而她,却从不奢求我们的任何回报,只是默默为我们付出着,操劳着,从不言语。

以前每次回家母亲总是问工作、心情、身体,告诉我在单位要好好工作,吃饱饭穿暖衣,要和同事搞好团结等等之类,好像我是小孩子一样。现在才明白,无论你是咿呀学语的孩童,还是已进入花甲之年的老人,在自己伟大的母亲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叮咛、唠叨、操劳、挂牵会伴随她直到生命的终点。

女人大多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女性的尊严、宽厚的秉性教会我们成长,影响我们的一生。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走进社会,成家立业,羽翼丰满,仿佛农民看见自己的庄稼日渐成熟,母亲的心里是充满幸福、喜悦的。

母爱,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5月8日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朋友们,行动起来吧!感受母爱,回馈母亲,别让亲情等太久。

母爱如海 诉说不尽

文/贾芳

“妈,今年冬天特别冷,我给您买件棉衣吧?”

“不用!我有棉衣,那么多,我都穿不完!”

“那您缺什么,我给您买!”

“我什么都不缺,啥都不用买,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贾芳感慨地说:“母亲不识字,却给了我最深沉和最无私的爱。”

今年27岁的贾芳出生在农村,目前是一名在读的重点大学研究生,明年6月份,她将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想着头发花白的母亲,她向记者回忆了母亲近30年来对她点点滴滴的深爱……

卖好几只猪娃的钱给贾芳买了一大袋橘子

贾芳记得刚学会自己拿筷子吃饭的年龄。每次吃饭,只要在饭桌上掉一粒粮食,就会挨母亲一记筷子,母亲说:“一颗粮食长一年,不能浪费!”母亲动作迅疾,等贾芳反应过来,额头上早已辣辣的疼了。就因为这事,她不知挨了多少记筷子。

“我后来甚至为此恼恨母亲,心想:你这样要求我们,我就看你掉了粮食会怎么办。于是每次吃饭,我都会有意盯着母亲,等她出糗。然而,母亲吃饭从没落过一点粮食,甚至一点汤的影子都没有剩下!”

后来贾芳终于心服口服了,以后吃饭再也没落过一颗粮食。

“去年过年和母亲吃团圆饭,母亲很开心,吃了很多,可桌上也落了不少粮食。我笑言:终于看到你掉粮食了。母亲有点不好意思:是吗,我以前都不掉粮食的啊!人老了,嘴都漏了。看着年过六旬的母亲满头的白发,我突然感觉鼻子酸酸的。”

贾芳小的时候家里穷,为了供她和姐姐上学,母亲想方设法地攒钱,农忙的时候忙农事,农闲的时候把家养的老母猪下的崽拿出去卖。

大约4岁的时候,贾芳记得有一次,母亲把她俩放在自行车的前梁上,后面放着一笼子小猪,走了20多里路去城里赶集。天公不作美,很快下起了瓢泼大雨,买猪的人都急着回家,母亲急了,想着干脆低价都卖了吧,总不能大老远的再带回去啊!贾芳和姐姐已被雨浇得湿透了,茫然地看着母亲在雨中焦急。

本来身体就弱的贾芳因为淋了这场雨,就病倒了,母亲多方求医,皆不见效。医生甚至都开始说准备后事的话了。贾芳有一天突然开口说想吃橘子。母亲闻言大喜,飞快跑到城里买了一大袋橘子回来给她吃,后来贾芳慢慢地想吃饭了,身体也一天天好了起来。多年后想想那一大袋橘子是母亲卖好几只猪娃的血汗钱,贾芳就有些惭愧。

再穷过年母亲也会给姐妹俩买新衣

小时候贾芳最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她跟姐姐才能穿上妈妈买的新衣服,拿到一年都不曾有几块的零花钱。

家里拮据,母亲身体又不好。后来贾芳才知道是因为当年生她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忙的麦收,十几亩地,人工收割、打场,还要守夜看护,母亲过于忙碌,没有时间坐月子,落下了“月子病”。正因如此,从她记事起,母亲就经常头痛,腰酸背疼,实在难以忍受时,要么她和姐姐给捶捶,要么母亲自己扎针放放血,要么就是拔拔火罐,总之不去找医生。“用母亲自己的话说就是老毛病了,不用去花那冤枉钱。其实我知道,母亲是舍不得花钱。”

可即便如此,每到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挤出钱,走很远的路到县城专门给她和姐姐买新衣服、新袜子、新鞋子……总之,从里到外,全部换新,年年如此。年轻时候的母亲活泼开朗,爱唱爱跳,很美丽,也很爱美,可在贾芳上大学前,就没记得母亲给自己添过新衣裳,贾芳上大学后,她姐姐工作了,从那时起,母亲才添了新衣服。

用独特的方法教会贾芳懂得经济独立

知道母亲的辛苦和不易,贾芳和姐姐学习很努力,从小学到高中,他们始终在班里保持着前两名的成绩。上学读书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也美好,可是一到学校要收各种费用的时候,刚刚还晴空万里的天一下子就阴云密布了。

贾芳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每个人交2.5元办学生证,老师提前三天就说了,可她却迟迟交不上来,直到班里剩她最后一人了,老师下了最后通牒。下午上课铃都响了,母亲才把钱给她,后来三年级时交5元保险费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这些给贾芳和姐姐的童年留下了阴影。不过,等她们上了初中以及高中,母亲却像变了个人,再也不会让她们为钱为难。

而贾芳到现在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其实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她们钱来之不易,尤其是父母的血汗钱,女孩要学着经济独立。后来上大学后,贾芳和姐姐都做家教挣学费,让母亲很欣慰。

“车”祸后顾着女儿母亲脸上留下黑记

贾芳眼角有块小小的疤,每次照镜子看到它,心里都有些酸酸的,不是因为它长在脸上影响容貌,而是它背后有段难忘的故事。

那是贾芳5岁的时候,母亲带着她跟姐姐去大姑家走亲戚,同行的还有舅母。母亲像往常那样,把贾芳放在自行车的前梁上,把姐姐放后座,就骑上车去了。结果下坡路由于车子过快,向左拐的时候跟一个同样向那条路拐的自行车撞到了一起,贾芳和母亲被重重摔在地上,贾芳的眼角瞬间蹭掉了一层皮,剧烈的疼痛使她不顾一切地哭了起来,母亲赶紧拿出纸来给她按住,一边哄,一边揉,很是心疼。

“我当时觉得特别委屈,怎么你们都没事,就我受伤了!可是多年以后,当我闲来无事给母亲洗脸的时候,竟意外发现了母亲左边脸上的一小片黑记,比我眼角的疤要大好几倍,这块黑记出现在那里,如同一张白纸上滴了墨汁,甚是难看,我懊悔自己竟多年没发现。”

后来,母亲告诉她,这是当年那场事故留下来的,当时她只顾着贾芳,没注意到自己,结果一耽搁,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女儿读大学

母亲出生贫寒,家里姐妹又多,因此母亲虽然天资聪颖,却未尝读过一年书。母亲后来时常为自己当年没读书而悔恨,尤其在一次因不识字而坐错公交车后,母亲曾一度黯然了好些日子,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让贾芳姐妹继续读书的决心:“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我就算砸锅卖铁,也供你们,千万不要像我这样,一辈子遗憾。”

“为了让我们安心读书,母亲一个人包揽了所有家务,施肥、除草、浇地、翻地等农活,一样不落下,空闲时养猪、卖菜补贴家用。总之,事事都由母亲打理。临近饭点,母亲早早把饭菜备好,等我们回来,十几年如一日。”

高三那会儿学习压力大,时间紧,贾芳常常是一坐在桌子前面学习就忘了时间。母亲从不因此埋怨,总是悄悄地把饭菜端来,放在她面前,等她吃完,母亲又端回去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从未间断。

时光荏苒,一眨眼快三十年了,贾芳的姐姐大学毕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贾芳也即将研究生毕业,而母亲却年过花甲,两鬓斑白。

现在,贾芳惟愿上天能多给母亲些时日,让她好好报答母亲的养育恩。(文中人名经被采访者要求为化名)

九九那个艳阳天

文/罗旭初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早晨起来后,带着儿子去看母亲。

一进门,就看见母亲带着老花镜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一本书。母亲念书念到“共大”(现江西农大的前身)毕业。在她们那代人中,母亲算是个文化人。尽管已年逾古稀,一有空就喜欢看看书。有时来我这里,还要给她的孙子、我那宝贝儿子灌输一些“革命”道理。母亲还喜欢看我给她买的《山海经》,那里面有许多民间故事。母亲常常会在茶余饭后,精神好些的时候讲给我那臭小子听。小子总是听得很入神。

除了报纸杂志,母亲最爱看书。记忆里母亲捧着书看的身影是那么的深刻。

母亲出生在城里,见识自然就比较多。小时候,母亲跟我讲过很多三国里故事,草船借箭,连环计,空城计,赤壁之战,等等。母亲可以看懂很多的书。有一次我问她,“这么多字,您都看得懂吗?”母亲说:“有些懂,有些不懂。”“那看不懂怎么办?”母亲说:“看不懂我就问问哑巴老师。”我好了奇了,“哑巴老师?哑巴老师是谁?”母亲扬扬手中的字典,“哑巴老师就是她,字典就是哑巴老师。我看不懂的时候,就会问她,她就会告诉我答案了。”从那时候,我懂得了,字典就是哑巴老师,不会说话的老师。后来发现,母亲看书的时候,身边还真的时常放着她的哑巴老师。她也时常虚心地向老师“讨教”。就是母亲这样认真的学习的身影,影响着我,使我从小就喜欢上读书写字。

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总会有那么多的回忆在不经意间被提起,每一个不经意的场景,不经意的片段,都让我重温那些与母亲走过的点点滴滴,母亲的教诲让我懂得用博爱的胸怀去善待身边的人,明白只有豁达的胸怀才会有宽阔的天空。每当与同学、朋友回忆往事时,我的言语中就充满了优越与自豪,幸福无以言表。这是母亲给予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亲是一个待人和善的人,在四邻八乡都是出了名的。几十年来,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在实践着“行善积德,宽以待人”的信条,每次见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母亲从不吝啬的倾其所有,深得乡亲们的爱戴。我为有这样的母亲而倍感自豪。所以,我始终认为,母亲坚韧的个性和无私的爱是我生命的根本。那个时候,我觉得母亲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惠特曼说:“全世界的母亲是那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和千千万万中国母亲一样,我有一个疼爱我的母亲。

自从我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母亲就开始爱着我,那份爱是那么深沉而低调。在生命的记忆里,母爱是最温馨,让人难以忘怀的。在母亲的关爱中,我一直很勤奋、很努力,每当把获得的荣誉拿给母亲时,母亲总会露出灿烂的笑容,那时我真正体会到“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是啊,人一出生所能体验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母爱,尽管那时我们没有记忆,但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恋。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籍;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母亲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厚的源泉,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也只有母爱。这种爱伟大而平凡,这种爱总是无私的付出不求回报,这种爱如甘甜的清泉纯真而唯美。

我的母亲,对于我们兄妹来说,是一个永远没有工资的“职员”。她总是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爱给她的儿女。母亲,让我学会了宽容;母亲,让我学会了忍耐;母亲,让我学会了奉献;母亲,让我学会了坚强;母亲,让我学会了坚持。我在母亲的养育下健康成长。   

我喜欢母亲那张和蔼慈祥的脸,望着那双眸子,让我忘记孤独和烦恼。望着那双厚厚的嘴唇,我不仅默默忏悔,为了我,母亲不只从嘴唇上磨出多少叮咛和嘱咐。她总谆谆告诫我:“孩子,做人要平和一点,看事情不能太偏激。”“孩子,话说出口之前要好好想想,以免得罪人。”“孩子,你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摸着母亲那粗糙且长满老茧的手,我的心不仅颤颤,我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她不求的一丝的回报。她只希望自己的儿女懂得怎样去把握自己。我喜欢母亲抚摩脸颊,她掌心的温度从脸颊遍布全身。如果说母爱是片湖水,那么我就是湖中快乐的小鱼;如果说母爱是片云彩,那么我就是云彩下幸福的小鸟。母亲的爱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幸福的源泉,给了我依赖的爱。

母亲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朵花。她虽不如腊梅那样傲骨,没有牡丹那样娇贵,但母亲身上有着不逊于她们的风采。母亲对我的爱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她滋润着我,哺育着我,可我知道,她没有什么可祈求的。至于我,我想,我不会那么愚蠢,我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想,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我的母亲的!

广告中曾写到小男孩为自己母亲洗脚的感人片断。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否是每个儿女都能够做得到的呢?“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或许有时会对一个陌生人的一点关怀念念不忘,却对母亲的大爱熟视无睹,嫌她唠叨,或因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然而,母亲却永远在一旁默默地支持我们,耐心的开导教育我们,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母亲如玉般纯洁、象牙雕刻般精致,受母爱浇灌的生命酝酿着纯美和芬芳。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完母亲的唠叨,诚恳面对母亲的严厉,感悟母亲阳光般的心灵世界。

母亲是一个很坚强的女人,小时候我是很崇拜我的母亲的。那时我并不懂光阴的残酷,直到后来母亲的棱角在付出中慢慢磨去,但我却看到母亲昔日光洁的额头上,娇嫩的眼角竟爬上了许多皱纹,我才在她脸的沟壑中慢慢的读懂皱纹里藏满了对儿女们的爱。

母亲,多么让天下儿女敬仰的字眼。人世间的儿女们,望着两鬓斑白的母亲,哪一个不辛酸至极呢?母亲赋予给我们的爱实在、朴实、严厉,有时还有点诗情画意。

蔡国庆等人曾在《妈妈的口头禅》一曲中唱道:“长大后我离家去外边,妈妈她还是那句口头禅,慢一点小心点,她再忙再累不忘叮咛几遍。听了这句话,心里好温暖,应一声知道了,我泪水浸满双眼。”正如歌词所言,妈妈对我们不仅仅有反复的唠叨,也有不厌其烦的温馨叮嘱。

有母亲的家庭才是一个真正的家,没母亲的家庭就是一个亲戚。今天,陪着妈妈吃了一餐饭,我成了“美食家”。

母亲啊,我看着您的脸庞笑出来,告诉自己亘古不变的信念:母亲永远是艳阳天!

读《藏獒渡魂》有感

文/丁炳匀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了沈石溪的着作——《藏獒渡魂》。这本书讲了传说中的战神藏獒,因嗜杀成性而触犯了天条被贬到人间,所以藏獒性情暴戾残忍,身上有一股浓重的杀气,必须在其出生满49小时后,将其与一只还在吃奶的小羊羔同栏圈养。羊温柔娴静,49天大的藏獒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熟阶段,让羊把藏獒身上的那股杀气减少,让羊性冲淡藏獒身上的兽性。

有人认为藏獒是一种凶猛而且没有人性的动物,但藏獒也有善良的一面。当一只红岩羊刚生出小羊羔的时候,突然冲出一只豹子,藏獒也冲出来,他们都想吃了小羊羔和母岩羊。这时,母羊知道豹很敏捷,藏獒很凶猛,于是,它先和豹子交战,后来豹子和藏獒交战,结果藏獒差点丧命,幸好它抓住了悬崖上的石头。这时母红岩羊又和豹子交战。母羊知道不是豹子的对手,于是和豹子一同掉下了悬崖。这时藏獒爬了起来,向羊羔走去。有人会想,它会把小羊羔吃掉,可是它没有,而是轻柔地抚摸小羊,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从它身上我懂得了:动物与人一样,是有母爱的,也有善良的一面。是那只母岩羊的勇敢和母爱,重新塑造了那只藏獒的灵魂!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像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母爱像一滴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母爱像一剂苦口的良药保护着我们的心,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美丽的,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母爱

文/潘露花

母爱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泓清泉,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伴随着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眼中就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盎然的绿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

母爱是一幅山水画,明澈的山泉,洁净而碧澈,洗去铅华浮饰,留下清新自然。她纯而不梁、真而无邪、诚而无瑕,她能洗涤一切污浊。

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它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学以母爱为题,其文章便滋润蕴藉;音乐以母爱为题,其曲调便轻柔优美,余韵绵绵。

母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母爱是一泓深深的潭。家庭的烦琐与纠葛,总是在她容纳百川的胸怀里平息,以默默忍让完成对爱的成全。那宽宏的气量,那包含的品格,让家和睦泰然、充满温情。

母爱是永恒的,不管风雨如何剥蚀,她总是完美无损、永不褪色。母爱是质朴的,她总是心清如水、原汁原味。母爱是执着的,不管命运如何苦涩,她总是掏心吐哺、从不打折。母爱的深沉、执着,我们只能用心去聆听。

母爱的味道

文/韩慧彬

翻阅成长的岁月,母爱浸入其中,虽经历时光的洗练和岁月的冲刷,却仍葆有芬芳,在时空的雕琢下成为永恒的经典。

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母亲便无微不至地体贴着我们的灵魂。恐惧时一双握着你的手,悲伤时一个关切你的眼神,开心时一个由衷的笑脸,母亲总会在恰当的时候奉上你的所需。母爱不是昙花一现,它是常青树,永远奉献着最无私最优质的绿色。

普天之下,最平凡的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虽然母爱没有历史史诗般地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但我相信没有一种文字能写尽如无垠的岁月贯穿我们生命全部的母爱。

母爱是润物的细雨,是醉人的春风;是朔风呼啸的冬夜母亲手中翻飞的针线,是烈日炎炎的夏日母亲手中驱蚊的大蒲扇;是油锅滚沸中母鳝鱼为保护腹内的鱼卵而始终躬起身段的优美姿态,是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水而纵身跳进深潭的壮举……

母爱似水,淡淡的,纯纯的,不露声色,却可以让人陶醉其中,它无需伪装,也无需掩饰。一旦伪装和掩饰,必定包含着极大的成全,成全子女的骄傲和自尊,成全子女的完美。在子女面前,母亲始终具有爱的超能力,明明只有一片绿叶,却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无限春光;明明只有一颗水滴,却可以给予孩子浩瀚的海洋。

母亲也许很严厉,但那是为了扶正那棵在她眼里还分不清生长方向的幼苗;母亲也许很冷漠,但那是为了培养她的孩子要拥有一颗善解人意的赤诚之心;母亲也许很计较,但那是为了教育她的子女如何严肃地对待生活。母亲的爱犹如一张布满无数密码的电文,只有一颗成熟而感恩的心才能破译它。

母亲其实是一棵树,想方设法把我们递至太阳的唇边。哪怕皱纹尖锐,秀发稀疏,满目沧桑,母亲还在风中絮叨着我们的名字。子女在远方或高处鲜艳缤纷的同时,刻骨的思念夜夜归航,我们总期盼有一天,化作春泥伏在母亲的脚边。

母亲啊,当时光的触角爬满您的额头,穿过您的白发,而您的子女在长大,在母亲的照耀下,清脆的笑声往往遗忘了光源的存在。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如果你意识到曾经误读或者现在正误读着母亲独特的爱时,那么在接受中让它呈现出本应具有的美吧!

桔子里的母爱

文/李玉虹

记得那是一个晴空万里,让人心里暖和的一天。打工在外的妈妈,拎着一袋东西疲劳地回来了。咦?摸摸看,圆滚滚滑溜溜的……原来是我最爱吃的桔子呀!顿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一看,擦擦汗珠笑了。

晚上,正当我为一道绞尽脑汁也做不出的数学题苦恼不已的时候,妈妈悄悄坐到我身边,拿起桔子,在灯光下慢慢地、轻轻地剥着皮。夜悄悄影长长,照射出妈妈额头上的皱纹,曾几何时妈妈光滑的额头有了皱纹,我有一些心酸。妈妈拍拍我的肩,在我手中放了一个完整的桔子,淡淡地说:“吃吧!吃完再做。”看着手中的桔子,刚好有12瓣,今年我也正好12岁。噢!妈妈,你也无私地为我付出了12年,这12年来你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而我却回报不了你的一点爱。唉!自己真没用。我把桔子放回妈妈手中,说:“等一下再吃。”然后又埋头到数学王国里,这次不知为什么,思路一下就清晰了,看着自己的“战果”,我真正体会到了母爱力量的伟大。

做完题后我瓣了一瓣桔子放在嘴里,一股蜜汁从心里溢出,接着递了两瓣到妈妈嘴边,妈妈沧桑的脸上出现一丝疑惑,“怎么了?不好吃?”“嗯”我将错就错地把桔子塞到妈妈嘴里,妈妈将信将疑地吃了起来,她发现原来是一场骗局,急忙从我手中抢过桔子,瓣了三瓣喂到我嘴里。甜滋滋的味道,是妈妈给我的爱,是的,妈妈对我的爱虽不轰轰烈烈,但却无时无刻都围绕着我,当我苦恼时,当我无助时,当我……而我却常常忽略掉。今天我明白了,妈妈的爱就藏在这小小的桔子里,藏在母亲为我做的每一个细节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感恩母亲,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开始吧﹗

歌声依然 母爱依然

文/陈虹余

传说天使下界的时候会唱首动听的歌,歌声悠扬,令人陶醉。

——题记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看向车窗外的景色,心情有些不美丽了。

到站了,母亲又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等待着我。见我下车,妈妈脸上现出了一抹笑容。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似乎有些“年少轻狂”,而母亲的唠叨与教导无疑是在火上添油。这也使我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给我感觉她有些“啰嗦”。

“今天在学校感觉还好吗?”母亲又习惯地问起这句话,而说话间,又习惯性地牵起我的手。

“妈,你可不可以不要再牵我的手了,我都初二了。”我直接忽略掉母亲的问题,表明我的不耐烦。母亲紧握的手松了松,我用余光看向母亲的脸,寻找她应该有的失望、悲伤或者气愤。然而令我失望的是都没有。唯独便是那笑容的弧度浅了许多,眼里多了层隐藏在角落的失落。

“可你永远都是我的女儿啊!”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愿去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在我的认知里,那叫“理所当然”。手仍牵着,是母亲的手不愿松开吧,就像对我默默付出的爱。当时母亲的眼里流露出什么神情,我不知道。可后来想想,我当时竟然希望母亲有那淡淡的一抹忧伤与无奈。

雨仍然下着。两个快要齐肩的背影挤在一把伞下,身体是挨着的,手是牵着的。

很久后的一次朋友聚会,也不知怎的,聊起了各自的母亲。

他们没有发现我的表情有多复杂。“我母亲更好呢!”我突然冒出一句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原来,我一直爱着她啊!

她?那个为我操了一辈子心的女人。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妈妈”。

又是一个下午,阳光明媚。

下车了,我归心似箭,像迷路的小鸟找到了家一样,我牵起了那双很久没有牵过的手。母亲有些惊讶,然而很快嘴像弯弯的月亮钩起来,美极了!

“孩子,回家吧!”母亲温柔地说道,就像天使的歌声一样。

“嗯!”我也很快乐地应着,就像天使最爱的孩子的歌声一样。

太阳还依依不舍地挂在天边。两个齐肩的背影走在一起,手是牵着的,步伐是一致的,而心也是相互挂牵的。

时间流逝,身边的一切都在变。而母亲是天使,歌声不变,母爱依然!

母爱如山

文/阎香凤

母亲于2008年阴历6月11日去世,离开我们已有7年了。母亲去世后我一直想写篇文章纪念母亲,几次提笔泪水总是汩汩而流、思绪断断续续、无法用文字流畅地表达……但我心里一直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住母亲。清明节将至,今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母爱—如山!

虽然母亲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了,但我感觉她还活着,活在我心中,好像总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我,陪我一起欢笑、一起痛苦……

母亲出嫁不到半年,父亲就参军了。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4位幼小的小叔小姑需要照顾,母亲用稚嫩的双肩承担了这一切。随着我们姊弟5人相继出生,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起早贪黑像男人一样挣工分,回家还得照顾一大家的生活起居。我的两个姐姐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身体特别弱,经常生病、住院,母亲穿梭着既要去医院照顾她俩,还得顾及家里的一切,母亲用她那博大的胸怀默默地奉献着,像只永不疲倦的陀螺,照顾呵护着我们……

后来我们随父亲来到部队,父亲长年出差,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年幼的孩子,生活更加困顿了。母亲经常教育我们“靠谁不如靠己,要自食其力”。那年母亲已近50岁了,有一天下着瓢泼大雨,二姐哮喘病又发作了,母亲精心做好饭菜,哄着姐姐一勺一勺地喂着;姐姐发脾气,母亲就抱着姐姐、抚摸着、讲着故事、逗着姐姐开心;姐姐喘不动气,母亲便用瘦弱的身体驮着她,缓慢地挪着;等姐姐睡着了,母亲又把家整理的干干净净。那天我以为母亲不会再翻山越岭七八里地去上班了,没想到母亲简单地吃了几口饭,穿上雨衣和雨靴,挎上工作包,蹒跚着消失在雨夜……

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有文化、讲诚信”,极其重视子女的知识、品行教育。由于家庭的缘故没上过学,母亲深感知识的重要性。她处处以身作则,老家来信了,她一字一字地念,一句一句的顺,遇到生字,就问我们,然后牢牢记住,日积月累,她竟然能念信看报了。弟弟小时顽皮,不爱读书,数学不好。母亲补衣服时,就抓上一把黄豆让弟弟数,数对了再叫他计算,渐渐地他对学习不那么排斥了。现在我拿小时候的事调侃弟弟时,他眼里总是泛着泪花。

有一天弟弟拿回一袋地瓜默默地放在房间的一角。那时我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母亲下班回家已是傍晚,看见那袋地瓜后,挨个问了个遍。轮到弟弟时,他吱吱唔唔地说不出个缘由。母亲沉下脸来,耐心地对他说“今天只要说实话,今后改了,绝不会动手打你;如果不说实话,让我查出来,就不会这么客气了”。弟弟考虑了许久,红着脸承认了错误,原来他和一些小伙伴去老百姓地里挖的,并向母亲发誓决不再犯此类错误。母亲语重心长地说“老百姓不容易,他们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人穷志不穷,从小要养成好习惯,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养成习惯就不好改了”。弟弟学习一直不太好,长大后在煤气公司干维修,经常代表公司参加业务技能比武,凭着优秀的品格和优良的技能得到了公司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能帮人处得帮人”。对待亲人、朋友她总是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对爷爷奶奶,小姑、小叔母亲掏出心窝对他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吃穿总是先想着他们。父亲常年在部队,生活困苦,母亲默默地承担着生活的重担,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4个小姑、小叔和我们姊弟5人,而且我的两个姐姐还经常生病,我真难以想象母亲是用怎样博大的胸怀承受这一切……

母亲,多年来您肩上承担的太多,给了我们双重的爱—母爱和父爱,就像一座山,坚韧不拔!您太累了,您需要歇息了!您放心,您临走时叮嘱的一切我们都会做好,我们姊弟一定团结友爱,照顾好父亲、亲人、朋友,教育好子女,以慰您的在天之灵!

母亲,我们永远爱您,怀念您……

荷叶飘香母爱浓

文/林金石

夏天,正是荷香季节。每年的这个季节,我总会想起母亲,想起她做的荷叶饭。

记得儿时,我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池塘,原本池塘一直闲置着,后来母亲说,不如拿来种莲藕吧,既可以供观赏,等到莲藕收获时节,又可以给餐桌增添一道佳肴。于是,父亲便从集市买回几斤藕种在了小池塘里。夏天来临,满池塘绿油油的,荷叶亭亭如盖,荷香阵阵弥散,看着闻着,好不惬意!

一天,母亲把老去了的荷叶一一割下来,洗净,然后放进锅里,再放上米,随后又放入一些腊肠、胡萝卜、瘦肉丁、鸡蛋、香菇等,再加入各种调料,然后盖上锅盖,烧火。我有些纳闷,问母亲说:“这是在煮什么呀?”母亲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这呀,叫荷叶饭,可好吃了,保证你喜欢!”

不一会儿,水被烧开了,一缕缕蒸汽“噗突噗突”地把锅盖顶得咯咯响,那蒸汽瞬间盈满整个屋子。浓浓的香味直入鼻翼,闻着那香味,不禁让人惊叫:“好香呐!”半个小时后,掀开锅盖,轻轻装上一碗,细吞慢嚼,鲜滑柔软,唇齿留香。

其实,那时我正患有积食,胃口糟糕透了,总是这不想吃那不想吃。母亲为了让我多吃点,曾尝试过多种方法,但都不曾奏效。后来她从一本医书上看到了一个偏方,说荷叶可以治疗积食,于是母亲便想出了做荷叶饭的方法。果然,自从母亲做了荷叶饭后,我的胃口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年的夏天,荷叶飘香时,母亲都会为我做荷叶饭。

后来,我去了远方读书,毕业后在一个遥远的城市工作,每年只有春节才有空回一趟家。每次回家,母亲总会惊喜地说:“可把你盼回来了。”一边说着一边从厨房的梁上拿出一捆干枯的荷叶,“这荷叶是去年夏天留下来的,想着等你回来时再煮,可是一直都不见你回来,如今回来了,可用得上咯!”说着,便拿着那捆荷叶去洗。看着母亲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身子,还有那蹒跚的步伐,霎那间,我的心一阵抽搐:原来,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我多大年纪,在母亲心里,我永远是那个她念念不忘的孩子!

看着眼前业已苍老的母亲,我不禁含泪上前一把将她拉住:“妈,您歇一会儿吧,这回让我做一回荷叶饭给您吃!”母亲冲我一笑:“你是读书人,手脚嫩,这些粗活我来就好了!”说着不由分说地拿着荷叶去洗了。

待母亲把荷叶饭做好后,我足足吃了三大碗,那一刻,我发现,母亲做的荷叶饭是我吃过的最香最美味的食物——因为那里面,盛满了母亲最深沉的爱啊!

每个节气都是一份母爱

文/廖华玲

天道有序,万物有节,二十四节气演绎着四季不同的旋律。“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二十四节气,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时节的转换,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母爱深深的感觉。每个节气,母亲都给予我不同的美味,香飘不断……

春分,母亲便去田埂地头、沟渠溪畔采摘野菜。这些采回来的野菜,用清水洗上两遍,便可以下锅了。母亲是烹调能手,野菜或凉拌或炒制,都青翠欲滴,令人垂涎。野菜的滋味也很独特,有的酸涩,有的微甜,有的滑腻,有的生脆,无论哪一种,都让我记忆深刻。母亲对于这些野菜是充满感恩之情的,它们曾经在最艰难的岁月,延续过母亲和我们的生命。那丝丝野菜的清香,沾着母亲的爱意,在岁月中悠悠飘散。

每到惊蛰,母亲都要做贝母雪梨羹。原因很简单,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梨和“离”谐音,母亲是要让病痛“离”我们远一点。母亲熬的贝母雪梨羹热而不烫,用白净的瓷器汤匙舀一勺,慢慢放入口中,酥软的梨羹不用和牙齿接触,就会绵软细腻地滑入喉咙中,川贝的清心苦味也被冰糖蜂蜜所遮掩。慢喝,细品,温情脉脉的,凝聚着母亲的挚爱。

清明时节,母亲将鲜嫩的清明艾洗净后用刀细细切碎,用白糖腌上一会儿,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后,加少许清水使劲揉搓成面团。母亲加入馅料,分咸甜两味,一般咸馅为芽菜肉末,甜馅为红豆沙,做成糕团,蒸熟即为清明粑。母亲做的清明粑,色泽金黄翠绿,粑中又有艾叶,它的清香更是中和了糯米和馅的味道,可谓香甜于口,清明在心。通过小小的清明粑,母亲给我们传承着一种对逝去亲人的追忆之情。

冬至的日子,母亲为了能让我们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会用新鲜羊肉与白嫩的萝卜等炖成萝卜羊肉汤。汤炖好了,盛入蓝花粗瓷碗中,蒜泥、香菜、葱段均匀地撒在亮晃晃的汤面上。低眉之间,那浓郁悠远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母亲的羊肉汤,色泽不鲜亮,却传递着母爱的光芒,足以抵御一冬的严寒。

立夏,母亲要腌咸蛋;大暑,母亲要做豆瓣酱;秋分,母亲要酿葡萄酒……年年岁岁,母亲总是重复这样的劳作,重复着一个平凡女人朴素的快乐和幸福。

每个节气都是一份母爱,爽爽的美味,爱的滋味,嘴知,心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