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零食散文

2023/01/07经典文章

零食散文(精选8篇)

我们的幸福

文/崔立

我小时候,物资还很匮乏,记得那时放学后,我凑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眼巴巴地看着柜台上摆的零食。有时爸妈也会给一两角钱,给钱时,反复关照我别乱花。我会反复到小卖部去看,若干次的徘徊,才下定决心去买自己最中意的零食。

家里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还是母亲作为嫁妆陪嫁来的。母亲对我说,父亲看到那自行车的第一眼,就直愣愣地瞪着,许久不肯移开。父亲将自行车视若珍宝,只有在阳光灿烂的天气才会骑出去,而且一到家,父亲就会找一条抹布,将自行车反复擦拭。一天下雨,母亲要骑车回娘家。父亲拦住她,狠狠地说,骑什么!直吼得母亲眼泪都出来了。

那时的生活也比较单调,电视机是在我七岁那年才买的,黑白的,满是雪花点。那一天,父亲兴高采烈地摸着黑爬上屋顶去架天线,在下面扶着竹梯的母亲反复喊着:“小心啊!”尽管架上了天线,电视里雪花还是很多,频道也少,依稀记得有三四个频道。但我们看得兴致勃勃,放电视剧《渴望》那会儿,屋内来了很多四邻八舍的人,大家齐刷刷安静地看着那模糊的电视画面,津津有味。

那时的我,喜欢吃鸡肉,但却很少吃到,一年只能吃上三四回,每次爸妈总不沾嘴,静静地在旁看着我吃,而我也是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全给吃掉。小小的我,在当时就有个梦想,要是天天能吃上鸡肉,该多好啊!

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喝汽水,儿时的一个玩伴,他父亲上班的公交公司夏天发的冷饮就是汽水。七八月的酷热天,我随他一起跑到车站去取,他承诺给我喝一口。他给我留了一小半,我一口气喝完,感觉味道好极了,喝完后,还把杯子倒过来,使劲仰着头,希望还能喝到遗漏的一两滴。

而今,我已长大,有了自己的家。我家新买的大房子,客厅里有一个大大的零食袋,每次去超市,总会买许多各式各样的零食,放在里面,随时都可拆开享用。自买了汽车后,习惯了驾车来往,自行车几乎成了闲置品,蒙上了灰,电视机是液晶的,频道上百个,画面极为清晰,还能回放和点播。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鸡肉,只要想吃,完全有能力天天吃了,但我很少吃,反而对以前不喜欢吃的蔬菜有了兴趣。各种饮料也是家里必备的,几大罐堆在那里,但我也很少去喝了,喝得最多的还是白开水。

我的女儿,正是和我当年一样的年纪,衣食无忧,酸奶、水果、零食她可以吃个不停。我常和她讲我儿时的那段经历,告诉她那时的艰难。我也一直保留着那辆三十年前的“永久”牌自行车,还经常带女儿去擦拭自行车上堆积的灰尘,给她细细地讲那个年代的故事。

我想告诉女儿,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也不要忘记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付出努力的人。

因为这就是爱

文/晓晓

结婚生了孩子后,我有了三个“窝”——自己家、父母家、公婆家。到了周末,我们会带着俩孩子到每边的父母家里呆一天、住一晚。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两边的老人都会准备一大桌丰盛的饭菜以及孩子喜欢吃的各种水果、零食等,临走时,还会让我们大包小包地提回家。事实上,每次带回去的零食,孩子都不会再碰,一直放到过期也无人问津,而带回来的水果也慢慢腐烂,成了垃圾桶里的常客。

有一次,我们一家四口准备从我父母家里回家时,爸爸又提了一大包,说:“这是大宝最喜欢吃的饼干,你们带过去吃吧。”听到这话,我再也忍不住了,抱怨说:“她一个小孩子,没个常性,一天一个主意。这些零食在你们这里吃了,回家转眼她就不爱吃了。这些东西带来带去麻烦不说,还浪费。这又不是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了,什么东西都有的卖了,真搞不懂你们为什么总搞得这么麻烦!”

我妈听了,悠悠地说:“等你到了我们这岁数,你就明白了。你还记得外婆吗?你小时候,外婆不也是这么对你的?那时候我也不理解她,可现在我变得跟她一样喽!”听了妈妈的话,我想起了外婆。儿时,我也常被爸妈带着到外婆家过周末,到了要回家的时候,妈妈也总会“被迫”提着一袋我喜欢吃的东西回家。外婆说,即使她不在我的身边,也希望我能吃到她为我做的饭菜,吃到她为我买的零食,穿着她为我准备的衣服,让我吃得好、穿得暖。她这样做,当然不是担心我妈不会照顾孩子,而是因为这是她疼爱、关心我的自然流露,是她的一片心意,这样做了,她便心安和满足。

想到这里,我惭愧不已。为什么老人家非要为我们准备很多,并让我们将那些食物带来带去?因为这就是爱。父母亲习惯把好吃的留给孩子,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还关心着孩子的孩子,这份疼爱,一代一代,绵延不尽。如我的祖父母是这么对我的,我的父母是这么对我的孩子,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这样对我的孩子的孩子,因为,这就是爱,也是爱的传递。而对于上辈、祖辈给予的这份无私的爱,我们不仅要欣喜,更要珍视。他们爱我们,而我们也同样爱着他们。

我再也不吃垃圾食品了

文/王倩

平时,我很喜欢吃零食,最喜欢的是:张雅君小妹妹、好时巧克力和薯片……

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好多种零食,都是我们喜欢的。有辣条、CC乐和香菇肥牛……我好想吃那快乐女声辣条。

李老师首先打开的是:CC乐。它五颜六色,闻上去是酸酸甜甜的。它外面带着吸管,里面是香香的果粉,真是香气扑鼻啊!

李老师又开了两包,唐僧肉的味道是又辣又麻又香,真诱人!第二包留香展翅的味道是又香又甜,真想马上啃一个。

李老师并没有让我们解馋,而是放了一些这类食品制作过程的图片。我们看了后,感到很恶心,因为里面有不合格的添加剂和讨厌的苍蝇。

李老师问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些垃圾食品。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将这些零食扔掉。以后不能再吃这些垃圾食品了。老师把所有零食都扔进了垃圾桶。

上完这节课,我想我再也不吃辣条、辣片了,我要跟垃圾食品说:“永别了,哼!”

快乐的火笼

文/廖立湖

冬天来了,街上又看见卖火笼的了。

火笼是童年里抹不去的记忆。和火笼有关的记忆,数不胜数。

结霜下雪的日子里,村子里男女老少手里都提着一个火笼。火笼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外形:一种是圆柱形的,一般用篾丝编织外壳,底部用钉子固定一块圆形的木板,装木炭的瓷钵或者铁皮钵就放在木板上,刚好与外壳等高。盖子则是用铁丝编成网状的框架,然后用细细的篾丝编织好花边,既美观又透风还不烙人。另一种是方形的,一般用木板钉好一个矮墩墩的长方体,底部略小,也用木板架个“十”字,用来托住火笼钵子;上部稍大,敞着口,火笼钵放下去,刚好不会漏掉。盖子则一般用木块斗榫头,中间横穿着几根带竹青的如筷子般大小的竹片。两种火笼都安装了用稍大的竹片弯成的提手,方便提携。

我小时候喜欢用方形的火笼。个中原因,除了这种火笼的盖子因没有铁丝而不怎么烙人外,还有一些属于我们小伙伴的小秘密。

在学校里,要是在寒冬,上着课,如果听到“嘣”地一声响,估计是哪个同学课间时没有清理好“战场”,在火笼里留下了“炸弹”——玉米或者黄豆之类的“零食”了。方形的火笼,盖子上面的空隙大,最方便我们操作。

那时,穷的叮当响的我们没钱买零食,但却并不影响我们享受吃零食的乐趣。我们自己就是“生产”零食的高手。大伙儿商量好,从家里偷偷地带些玉米粒、黄豆、番薯片……一下课就走到操场的一角,大伙儿围成一圈,放下火笼蹲下,远看很像是在老老实实地烤火,实际上小手则一刻也没有闲着,都在往火笼里加“料”呢!不用几分钟,火笼里就开始“噼噼噗噗”地响了起来。随着各种香味儿也钻入鼻内。于是,美味的零食就可以进嘴了。

上课铃一响,大伙儿赶紧把火笼里还没有“炒”熟的东西用小棍拨出。这时,火笼里的木炭因为上面的灰被弄底下了,越发红了起来,连提手都烫人了。

但钟声就是命令,我们只好交替着手提着火笼回教室。慌乱中那些没有被拨出火笼外面的玉米粒黄豆啥的,就常常在不经意间发出“巨响”,引得大家一阵阵的哄笑。

当然,也有不少的人喜欢圆形的火笼:外形美观,没有分明的棱角,提在手中感觉舒服。女孩子对这种火笼尤其显得情有独钟,也许,她们感觉提着一个秀气的火笼,人也显得秀气罢。

用火笼烤火,带给我们的,当然也不尽是温馨的记忆。衣着单薄的小孩,脚下穿的鞋子也常常是烂的,袜子更是补了又补。隆冬季节,睡觉时一双小脚冷得像两根老冰棍。这时,父母也不忍心让我们冻着,在我们一再保证注意安全的前提下,火笼就放到床上被子里了。玩闹了一天的我们,一双小脚一暖,马上就进入了梦乡,哪还记得把温暖的火笼提到床下去呀。幸亏爸妈都惦记着呢,否则,不知要烧掉多少床被子了。现在啊,隆冬一到,实在冷得难受,空调侍候,真正安全又舒适,真幸福啊。

不过,经历过的人,细细回味这样一段烤火笼的岁月,现在吃美味,玩新潮,抑或呆在舒适的空调房里,又似乎少了点刺激,少了些天然的野趣了。

采购年货

文/王诗雨

今天,阴沉多日的天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吃过早饭,我随爸爸、妈妈去国际商都买年货。

到了国际商都,那里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我们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卖零食的地方。那里各种各样的零食琳琅满目,有各种口味的牛肉干,有笑开了口的开心果……我迫不及待地挑选了许多爱吃的零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零食区。

随后,我们又来到卖春联和“福”字的地方,我和爸爸挑选了几张漂亮的“福”字和一副对联。我发现一个带有两只吉祥猴的挂饰,上面的小猴好像在对我说:“小朋友,新年快乐!”它们非常可爱,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我喜欢这个小猴挂饰,我要把它挂在我的房间里。”

最后,我们来到服装区,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这时,我们已购置了很多物品,再看看别人,也买了很多东西,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笑容,盼望春节快点到来!

阳光里的小零食

文/邓荣河

现在孩子的小零食五花八门,有些连大人们都叫不上名字。看着孩子们品味着各式各样的零食,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在春夏天里吃过的那些小零食,那可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现在想来,记忆犹新。

在各种小零食中,最难忘的当属菇笛。何谓菇笛?这东西很多人小时候都该吃过的,就是茅草的嫩芽。里面包的是茅草的花苞,嫩白的,闪着荧光一样的鲜亮;柔软,清凉,咬在嘴巴里有点儿软糯清甜。每每清明时节,一场小雨过后,菇笛们便冒出了嫩芽芽,小伙伴们便三五成群地相约相伴着到田野荒坡上拔菇笛。拔菇笛是个细致活,需捏住顶尖轻轻地拔,稍一着急便会拔断。嚼着鲜嫩的菇笛,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有几分成就感,比吃口香糖还要惬意。

另外,吃茅根也是阳春里挺别致的一道小零食。当然,吃茅草根比吃菇笛费力得多,需用铁锨大镐类农具深挖。茅根甜甜的,简直就是长在地下的小甘蔗,纵使费点力也乐此不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知道了茅根不仅好吃,还可以入药。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春天很少感冒,现在想来,也许与当年爱吃茅根有关。

至于榆钱,那当属小零食中的精品了。榆钱既可以生着吃,又可以和着玉米面地瓜面做饽饽吃,很是香甜可口。如今,又是老家榆钱满树时节。望着那些翠生生鲜嫩嫩的榆钱,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以前。榆钱虽然不是真正的钱,但给予我同龄的那些孩子们买来的是开心的童年,幸福的春天!

儿时的年味

文/彭智

临近岁末,年味愈加浓厚,人门聊天的话题,总会不知不觉间转到过年上来。每当此时,我的乡愁就会在心底滋生,以致常常梦回故里,回到年味浓浓的小时候。

我的老家在湘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很小的时候,我没有随父母生活在他们工作的城里,而是随爷爷在老家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家乡的年味仍深深刻在我脑海里,总也不能忘怀。我至今也没有求证过,有些风俗是否为我家乡所独有的?比如,大年三十晚上便开始拜年,这应是鲜有听闻的。

大年三十晚上,视线可及的田间山野,远远近近的羊肠小道上,漂移的灯笼,三五成群,黑夜中亮出一份喜庆,静谧中透出一种热闹,场面既别致又壮观。那些手持灯笼的就是家乡走村串户拜年的孩子们。在这拜年的队伍中,大的十三四岁,小的只有六七岁,都是同村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带上弟弟妹妹,去周边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拜年以自己的村子为圆心,从最近的村子开始,由里及外,由近及远,到脚力可及的地方,一村一户也不落下,最远甚至能到十里之外。

吸引孩子们去拜年的,是以糖粒子为主的零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除了自产的花生、红薯干外,零食很少见,糖粒子更是稀罕了。每到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堂屋里燃起一堆熊熊篝火,篝火顶头屋梁上还会或多或少挂些腊肉、熏鱼,大人围坐在篝火旁谈天说地,说是“守岁”,孩子们也就是这个时候去拜年。

给客人倒一杯豆子芝麻茶,是家乡待客的习俗。三十晚上的茶水可是一扇窗子,从中可以看出主家的境况。普通人家,在茶水中能放芝麻就很不错了,绝大部分家庭放的只是豆子、生姜和茶叶。如果三十晚上都没有豆子可放,其家之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若能在茶水中放些红糖,不用打听也知道,这绝对是殷实之家。制作豆子芝麻茶也是有讲究的,贤惠的家庭主妇身旁有两样必不可少的工具:一是用薄铁皮自制的炒锅,作炒豆子用;再就是带丝纹的瓦钵,用于将洗净的生姜磨成碎末,虽然原始,却能保留生姜的原汁原味。

对于茶水,拜年的孩子们并不看重,除非是放了红糖、味素齐全的,方耐心地喝完再走。大多情况下是拜年道喜,拿了糖果零食走人。将糖果等零食带走是孩子们的专利,大人最多尝尝。“大人怕过年,小孩盼过年”的老话想来是有原因的。对于家长来说,年三十晚上要发的零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当口袋的零食快装不下时,小孩子就会往家走,清空口袋再往别家去,而家长们又会拿这些发给来自家拜年的孩子。当然大部分孩子都不会甘心只当“搬运工”,免不了动点心思私藏拜年所得零食。

我没有考证过,家乡这种拜年的习俗是什么时候传承下来的。但遗憾的是,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渐渐地被淡化以致消失无踪了。虽然现在过年的情景已经完全不能跟小时候相比,但过年仍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我们对温暖、对亲情、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一直未曾改变。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聊今年的收获,谈谈来年的规划,听听长辈朋友的建议,在互相的祝福中鼓劲加油。想起这些,不管路途有多远,工作有多忙,都挡不住游子一颗颗回家过年的心。

我和书的故事

文/刘娅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宝库。”的确,书籍能使人变得博学多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欢乐和希望,在我还没有上学时,只会看一些简单的图画的时候,我就非常爱惜书本,每当看书时,会先看一看自己的手是否干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学了。对书更加情有独钟,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还经常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老师也夸我讲得好。

随着认识的字的增多,我越来越爱看书了。自从上了三年级,学习了写作文以后,爸爸妈妈就给我买来了好多作文书,我从书中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发,从此爱上了作文书。开始写作文时,我总是不会运用书中讲的写作方法,不久前,在读一篇题为《小学生作文精彩开头与结尾》的文章时,我终于懂得了:写作文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于是,我看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由此还发生过一次难忘的教训呢!

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起床后的我正津津有味地看书时,妈妈说她和爸爸要下地干活了,过半小时后要我把厨房的火关了。我点点头,跑进厨房看看妈妈煮什么好吃的。哦,原来是一锅香喷喷的排骨,我都馋得流口水了,但心系精彩故事情节,我又快速回到书桌旁继续看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早把答应妈妈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等妈妈回来时,她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厨房的火关了吗?”“哎呀!我早忘了。”这时,一股难闻的烧焦味扑鼻而来。我和妈妈迅速跑到厨房,只见整口锅里直冒火烟。妈妈看了看锅里的排骨,又看了看我,说:“你以为用电不要钱吗?做事怎么能这样呢?你一个星期不能买零食吃!”尽管我喜欢吃零食,但我更喜欢书,与书相比,零食又算得了什么呢?

是的,我爱看书。在我伤心的时候,是书让我忘了悲伤;在我快乐的时候,是书与我一起分享;在我冲动的时候,是书教我冷静……在以后的每一天,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会一如既往的爱着书,我也想对书说一句话:“书,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