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师恩散文

2023/01/03经典文章

师恩散文(精选11篇)

难忘师恩

文/平焕钦

《成长的味道》这本书陪伴着我成长。书中,父爱如海,母爱如水,友情如一杯清茶,深深地吸引着我。

《小船小船》是书中最吸引我的一篇文章。文中讲述了一位叫芦芦的残疾男孩,他被善良的刘老师关爱着。刘老师天天划着一条小船接芦芦上学。有一天,刘老师因体力不支从船上掉了下去,生命就此画上句号。失去刘老师的芦芦整天精神恍惚,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时,刘老师的亲妹妹小玲老师来到了芦芦身边,在小玲老师的努力下,芦芦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念。

看着《小船小船》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好多教过我的老师,活泼大方的小张老师,和蔼可亲的高老师,严肃认真的杨老师……我得到过他们多少的关爱啊。就拿现在的班主任钱老师来说吧,她不光在平时对我十分照顾,还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因为正是她的引导,才让我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爱上了语文。

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启明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老师是我们人生中的领航员,带领我们奔向人生的目标。是老师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让我们踌躇满志,老师,谢谢你们!

师恩如山

文/金蕊

今天,老师拿来了一些东西让我们写说明文,我一眼看中了一个名叫“师恩如山”的雕塑。当老师说:“可以写作文啦!”,我就迫不及待地低头写了起来。

这是一个漂亮的雕塑,是教师节时和婧娟送给老师的。这个雕塑品的外观是一个和蔼的老师搂着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本书,显然这个小女孩是这个老师的学生,但最吸引我的不是这对师生,而是她们背后的那首诗:“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这首诗赞美了老师教书育人的无私精神,教我们一定要尊重老师。看到了这个雕塑品,我的脑子里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在每次考试时都会给班级拖后腿,即使这样,老师没有批评她,更没有放弃她,而是更努力地教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成绩提高了,后来考出了第一名,老师激动地抱住了她。后来这个小女孩考上了大学,她永远都不会忘记老师对她的教导。

我家也有一个小摆件,是一个木头做成的笔筒。这个笔筒是我过生日时杨雪兰送给我的。这个笔筒是由一个摩天轮和一个小笔筒组成的,摩天轮上还有几支小熊。虽然,这表达了杨雪兰的真心,但比起老师的这个雕塑品,我觉得我的这个笔筒太一般了。

老师的“师恩如山”不仅漂亮,而且还表达了和婧娟同学对老师的那份感恩之心。还教会我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而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教会了我们知识,那我们就要报答老师。

师恩难忘

文/邹可珺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把我们这些花朵培育;老师是一支蜡烛,燃烧自己来给我们照亮前行的路;老师还是勤劳的蜜蜂,为我们酿出甜甜的蜜……

我最难忘的老师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王老师,王老师的名字里带着一个“笑”字,她人如其名,长着一双弯弯的大眼睛,总是笑盈盈地看着我们。她的温情与师德令我终身难忘。

有一次正逢放学,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小朋友们纷纷被家长接回家了,我的爸爸妈妈还没有赶来,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吓坏了,忍不住号啕大哭。

王老师拉着我的小手,轻声安慰我:“可珺,别怕,爸爸妈妈肯定在路上,马上就来了!老师教你个新歌好吗?”我点了点头,擦干眼泪。只见王老师掀开钢琴盖,坐在凳上,微笑着对我说:“来,我唱一句,你唱一句。”我乐了,高兴地拍了拍手。随后,优美的琴声伴着我稚嫩的童音飘荡在教室的上空。在我唱得正带劲时,爸爸妈妈赶来了,他们用充满歉意的目光望着王老师。妈妈拉起我,着急地对老师解释着,想赶紧带我走,好让老师早点下班回家。

王老师笑眯眯地对妈妈说:“等一会儿,我们可珺刚刚学了一首新歌呢,让她给我们表演一个吧!”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由羞涩到大方,大声地唱了起来,爸爸妈妈用欣慰的眼神望着我……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我想老师也许早已忘记这件事情,但是这个美好的画面,却永远定格在我和爸爸妈妈的心中。

从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被老师吸引,我的理想就是要当一名老师。我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更要把爱永远传承下去!

师恩难忘

文/张兰允

小时候父亲在外工作,哥姐都上学,我像个小尾巴似的围着母亲打转儿,母亲烦了:“丫头上学吧,有人和你玩儿,我就放心了。”我只得背上姐姐淘汰的补丁书包,揪着母亲衣襟来到学校。看见那么多孩子可怜巴巴坐着写字,我才感到自由疯跑一去不复返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别哭,你的花裙子真好看。”一位年轻女老师蹲在我面前和风细雨地说。小时候最高兴有人夸自己衣服好看,我不哭了,看她那齐腰甩动的两根长辫子,顿时充满了喜欢和温暖。就这样,我上学了。女老师姓辛。我最小,但个子最高,老师就让我当了班长。每天辛老师一进教室,我便全神贯注亮开大嗓门喊:“起立!”辛老师总是用她的月牙儿眼环视一下同学们,点点头,翘翘那闭拢了也像在微笑的嘴角,两个酒窝儿跟着一动一动,像神话里美丽的仙女。

一年级读完,我拿了班级第一。母亲把我的奖状贴在墙上,逢人串门就指给人家看,大有“无意插柳柳成荫”的窃喜。二年级那个秋天的上午,辛老师的长辫子突然变成了短发,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我预感到了什么。果然,她要去结婚了。看着她在办公室门口与老师们道别,我故意大声咳嗽,希望她看见站在门口拐角的我。终于,她朝我走来。“辛老师,你还回来吗?”我哽咽了。辛老师从兜里摸出几根铅笔,说:“丫头,好好学习,长大才有出息。”我依依不舍怯望着她,她蹲下来,用手梳理着我额前的刘海儿,眼睛也湿润了:“有时间一定回来,我也想你们。”

辛老师,后来才知道你去了青海。人生辗转,你早已记不得我了,但你仙女一样迷人的微笑深深刻进我童年的记忆,你讲课时甜润的嗓音至今萦绕在故乡那所小学里。

没想到辛老师一走,温暖也伴随她逃向了遥远的大西北。接替她的是新调来的一位李老师。这位李老师三十来岁,干瘦的小个子,总是眯着的眼突然一睁,射出十分吓人的光,令人不寒而栗。

李老师天天圈住我们苦读。男生完不成作业或踢一脚,或拧耳朵;女生则面壁。到三年级下半年,屡遭皮肉之苦的一些男生蓄谋“起义”,但一遇上那双眼睛的凝视,全都蔫了。连续两年的呕心沥血,全县统测,我们班拿了冠军。四年级后,添了作文课,李老师仍教语文。他见缝插针,今天一个日记,明天一个作文,完不成无一例外训斥加体罚。后来居然别出心裁让我们学《新华字典》,每天掌握几个字。一年下来,《新华字典》陆续让我们啃完了。小学毕业,百分之一中考率,全乡十个村只考上三个,我们班就占了两名!我的作文居然满分!后被印成范文发给全县的小学生们。

李老师,算一算你已是年逾古稀的高龄了,但愿你仍健康长寿!你当年的教学方法已遭淘汰,但你严厉的行为今天回忆起来,已变成一种特别的爱,没有你这位园丁无情地修理、剪枝、浇水、施肥,我不会长成还算茁壮的一棵树。

如今,我已发表了一百多万字作品,出了好几本书。回想起来,我的作品总在呼唤最美的真情,这与辛老师在我幼小心田播下的爱的种子是分不开的;我的文字基础扎实,这得益于李老师最初超量的日记和作文练习……

师恩,永远也不会忘记!

愧对师恩

文/徐学平

星期一上午,雨下得很大。刚到单位,传达室里的李大婶便告知我说有位老人一大早就来找我了,这会儿恐怕还在楼上等着呢。

匆匆上楼,老人果然正静静地守候在楼道里。老人看上去约摸六、七十岁的光景,衣着干净整洁,只是那满脸的皱纹却仿佛正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他紧随着我进了办公室,在确认我就是他要找的对象后,老人便主动和我寒暄了起来,谈话间我得知他老人家原先是跟我住在同一个村庄的,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就住到了当地的小镇上,这也就难怪见面时我觉得有些面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闲聊,老人仿佛轻松了许多,他呷了口茶,话语也逐步转入了正题。他说他最近看报时经常看到一个名字,但常有同名同姓的情况,他想知道那个人究竟是不是我,说着,他还报出了一大串文章的标题。当老人得到了我肯定的答复时,他雀跃地离开了座位,高兴得像个孩子。“记得么,我教过你小学语文,那时你作文写得好,我还多次表扬过你呢。”老人说话的语音中充满了自豪。我一边应付着讲些感激的话,一边却在脑海里尽力搜索着那二十年前的记忆。

记得那天老人是带着欣慰的笑容离开我单位的,当我小心搀扶着将他送下楼梯时他还念念不忘地鼓励我要多写好稿。一位二十年前的老师,他竟然仍在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学生,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倍感骄傲和自豪,甚至不顾年老体迈,从几十里外冒雨进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核实报刊上一位作者是不是他的学生。我被老人的举动深深感动着,并庆幸着自己总算没让他老人家失望。然而,在感动之余,我心中又常常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滋味,可能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的缘故,让我深感惭愧与不安的是我至今还没能想起这位启蒙老师的姓名。

愧对师恩,也许我只能通过这些拙劣的文字祝福老人永远幸福、健康长寿!

感念师恩

文/吴浩

一直很庆幸儿子遇到了两位好老师。

从迈进课堂也是人生学堂的第一步至今,尽管作为一个粗心的家长,我只是偶尔来到学校,但孩子之心无法隐藏,老师之辛苦劳累我心感知。

想囊括所有的词汇,师恩如山、如海、如歌……来表达我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似乎都不足以形容。这是儿子之幸运,也是班级里每个孩子之幸运。

她们是黄州区实验小学四(3)班的叶学珍老师和杜筠柏老师。

上周,在全校师生歌咏比赛上,我再次见到了这两位让人尊敬的老师。叶老师嘱我多拍班级照片,以作留念。哪知见到几千学生身着统一服装,我愣是没找到儿子在哪,只能对着貌似儿子同学的队列一阵猛拍,最后实在没找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但我分明注意到老师的目光从没有离开过这群让她们骄傲的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当这群懵懂的孩子如今都成小大人样,她们是怎样激动和开心的心情呢。

第一次来学校,见到孩子老师,感觉叶老师就像孩子们严厉的大姐,而杜老师则像位和蔼的慈母。这样的老师组合,想必最顽皮的学生都会乖乖听话好好学习的。事实证明了我的感觉,儿子原是个脾气大的霸气小子,一到学校就驯服了。

儿子驯服了是第一步,可是课堂上思绪飞到九霄云外,两位老师很严肃地找到了我,一直还记得老师说的话,“到了学校你们家长不用操心,但孩子身上一些毛病也需要家长帮助克服!”我一听有些急,当即表示儿子如不认真、调皮,你们可以打。叶老师笑着说,我们也不舍得打。我们要一起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一起帮助他成长。

印象最深的是两位老师拖堂。可能四(3)班的拖堂是年级最多的,每次去接孩子,看到两位老师都在苦口婆心地教导,生怕有一个孩子掉队,生怕有些知识孩子们还没消化好。每每在教室窗边看到,我的心真的很舒坦,有这样的老师,强将手下无弱兵。

作为家长,我实在有些怕老师找我,因为这往往预示着孩子犯事。但每次碰到两位老师,千嘱咐万嘱咐的只有一件事:儿子是块读书的料,千万不要荒废了。在家里一定要好好督促,检查作业、签字……

只是我确实是个不称职的家长,很多时候只好在心底拜托老师们了。就是在我这样的漫不经心下,儿子从班级三好学生到校级五好学生,居然成了班上的“数学大王”,老师们对他寄予厚望。而且儿子也变得懂事了,我累的时候会为我捶背,会为家里承担些家务事,带带弟弟。

看到儿子的成长,我不止一次地告诉儿子,永远要记得老师,永远要谨记师恩。

师恩难忘

文/郭克秀

那一年,我十五岁,在镇上读初三。周六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大门上挂着铁锁。邻居婶子告诉我,父亲突然腿痛得站不起来,母亲送他去了县城的医院。我飞快地跑向车站,用身上仅有的五元钱,坐车赶到了县城。

看到我出现在病房门口,母亲一惊,“你怎么来了?不是要你到你婶子家住一天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握着父亲的手,不停地哭。父亲腰腿痛好长时间了,但是为了省钱,一直没有好好治疗。一定是延误了治疗时机才引起病情恶化,我的心隐隐作痛。

第二天上午,母亲让我赶回学校。一路上,我暗暗拿定主意,跟邻居姐姐外出打工。父亲的腿要治疗,弟弟还要上学,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到瘦弱的母亲身上。我盘算怎么和班主任刘老师开口,她周六的时候下了最后通牒,要没交学费的学生周日务必带去。

我到校后告诉刘老师要退学。她一惊,拿了张椅子让我坐下,然后关切地问:“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我抽泣着讲了退学的原因。刘老师叹了口气说:“孩子,就算你退学,你又能为父母分担多少?反而让他们失去了希望。孩子,你知道吗,你的进步和成功是父母最大的骄傲。学费的事你也不用操心了,我跟学校沟通一下,让你缓交。”刘老师的一番话,让我的心里顿时明亮了许多。

那年年底补交学费时,我才知道,刘老师根本没找学校沟通,是用自己的工资帮我垫交了学费。后来,我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另一条人生之路。

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好想对远方的刘老师道一声“谢谢”,是她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人生追求的方向。

师恩难忘

文/树根

暑期是升学季,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每当这个时候,会有不少学生步入新的校门,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也有不少学生,会升入新的年级,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还会有不少学生学业有成,将步入社会,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当中。大凡这时,自然会想起一个个教育我们成长的恩师。

父母和家中的长者,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教我们学会说话,他们教我们学会走路,他们教我们如何去做人、怎么去做事。他们把无私的关怀和朴素的爱全部给予我们。

小学老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们从123教起,让我们学会了算术;他们从aoe教起,让我们学会了拼音;他们从点、横、竖、撇、捺教起,让我们学会了汉字。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为我们今后的学习交流做了铺垫。

中学老师是我们的基础老师,他们从代数到几何,让我们认识了全新的数学;他们从语法到逻辑,让我们了解了复杂的母语;他们从ABC到英汉互译,让我们知晓了世界中介语;他们从天文到地理,让我们体会了自然规律;他们从物理到化学,让我们发现了科学奥秘;他们从价值观到人生观,让我们懂得了思想伦理。所有这些,让我们渐渐丰满了人生的羽翼。

大学老师是我们的专业老师。他们通过高深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会了我们理性思维的方式,教会了我们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了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学老师不仅是我们从事专业研究的引路人,也是我们走向社会的领航人。

工作中的领导和同事是我们的指导老师。领导不但教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教我们工作的办法,更教我们处事的秘笈,他们在工作中培养我们成长,在生活中教会我们成熟。同事们常常用善意的规劝矫正我们的言行,用聪明的智慧帮我们解疑释惑,用友善的开导帮我们抹去心中的不快。他们是我们关键阶段的老师,是我们人生旅途指路明灯。

一串串老师的名字时常让我们想起,他们的恩情让我们终生难忘。是他们甘当铺路石,让我们一步步坚实地走过;是他们甘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是他们甘当园丁,为我们修剪浇水施肥;是他们甘当春蚕,为我们抽丝而死……我们要衷心地感谢他们!

师恩难忘

文/草见

又临教师节,在外地他乡打拼的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家的小学语文老师蒋荣,更想起了蒋老师当年帮我“申请”助学金时的情景。

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蒋老师就任教我们语文了。其时,他才二十多岁,却整天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长得瘦瘦弱弱的,看上去像位老学究,这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他教语文可不像其他的老师那样古板、严肃,而是风趣、幽默,有时还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知不觉地,我们就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尤其是写作文,对我们来说也不再是头痛的事。那年,全乡举办小学生作文比赛,我们班就拿了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在全乡名次中名列前茅。可惜好景不长,我在读到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时,因为还欠学校五元钱学费,家里却实在拿不出钱来了。父亲无奈地叫我退学。我又哭又闹,可父亲却不为所动,还逼着我到生产队里挣工分。哭闹了几次后,见挽回无望,只好悄悄地把课本藏起来,跟着姐姐一块儿下田除草、捉虫干农活。几天后,我也死了进学校读书的念头了。

辍学在家还没有几天,事情又急剧变化。那天,我戴着一顶破草帽正跟姐姐一块儿准备下田,刚迈出门外,远远就见蒋老师脚步匆匆地朝我家里奔来,一见到父亲,蒋老师不无责备地说:“怎么不让你的松儿去读书?你还像个父亲吗?”父亲叹了口气,说:“唉!我不是不想让他读书,实在是家里拿不出一分钱让他读书呀。”父亲说的是事实。瞧瞧家里,家徒四壁,屋顶上还开着天窗,朝阳的窗口都是用旧报纸糊的,甚至家里连一张像样的板凳都没有,即使打个酱油,有时候还拿不出一分钱。蒋老师微微地皱了皱眉,说:“我看松儿挺聪明的,让他不去读书有点可惜,这样吧,我帮松儿申请助学金,看看有没有希望,如果有希望,我会通知松儿读书的,你看行吗?”父亲愣了一下后,说:“既然有这好事,那就麻烦你帮我申请吧,先谢谢你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助学金,后来我从其他伙伴中得知,申请助学金必须要符合家里特困条件,虽说我家也非常困难,但此时在农村比我困难的同学有很多呀!而且申请的名额也有限,申请助学金有把握吗?这么一想,我就有点泄气了。

没想到第二天,我刚吃过早饭,蒋老师又找上门来了,见到我,兴奋地对我说:“好消息,我帮你申请的助学金已经办好了,你现在就可以背着书包上学去了。”我一听,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不相信地问:“真的吗?”蒋老师亲热地拍着我的头,笑着说:“呵呵,老师什么时候骗过你的呀?”我一听,激动地紧紧地抱住蒋老师不放,哽咽地说:“谢谢老师。”蒋老师眼睛有点红红的,嘱咐我说:“好好读书去吧,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遇。”我这才重新背起书包上学去了,小学终于勉强顺利地读完。

几年前的一个教师节前夕,我回老家去探望蒋老师。蒋老师已病退在家,提起当年帮我申请助学金的情景时,蒋老师仍然记忆犹新,说:“其实,我帮你申请助学金的时候,助学金发放名单中根本就没有你的名字。”我吃惊地问:“那谁给我助学金的?”蒋老师只是笑而不语。刹那间,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蒋老师不忍心看到我失学,以帮我申请助学金为借口,自己从微薄的工资中偷偷地资助我的,让我顺利地读到小学毕业,后来,随着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我一直读到了高中。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泪眼蒙眬。尊敬的蒋老师啊,是您在我人生最关键又最困难时,拉了我一把,让我从此走上了生活的阳光路,这让我们永生难忘。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日,请接受学生的祝福:愿您和天下所有的好老师一样,永远健康幸福!

师恩

文/宫佳

又是一年教师节,我很自然地又想起了王老,他老人家不是我的老师,却胜似老师!

有一天,我接到一封陌生的邮件,对方叫我“丫头”,让我忽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因为长这么大,只有我的父母这样亲昵地叫过我,无形中拉近了距离。

那时,我正在网易博客尝试着写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处女作《两只蓝蝴蝶》。王老无意中进了我的博客,翻看了我的很多文字,就发了这封邮件给我。他鼓励我坚持创作,就这样,我和王老结缘了,我们交流得很开心。

第二天,我又收到王老的邮件,打开是我的第十八章的修改稿。修改稿很严谨,每字每句都用红笔修改,甚至连一个小标点都没有放过。这篇修改稿让我很汗颜,为自己的疏忽,也为王老的严谨而心生敬意。于是,就跟去了他的博客。他的博客外衣是几片红得如火的枫叶,个性签名是“年逾花甲,生性散淡,无拘无束,天上人间”。小心地翻看日志,几乎篇篇精彩,好多文章登上了网易博客首页推荐。这敬意就又深了一层。

当然,也心生疑惑。我和王老素昧平生,他为什么这么热心呢?私下交流,他说他看到了一棵好苗子,正好他有时间,也有经验,想扶持我走一路。从此,每周四我就把自己的稿子发给他,他会及时修改,再返回给我。这样的日子一直维持了一年,直到我的二十六万字小说完稿,从没间断过。

在交往过程中,我才知道王老的身体不好,动不动就住院。可他一直坚持指导我写作。有一次,我发现他的修改稿是凌晨两点发过来的。原来,王老在住院,他怕我着急,刚拔下针头,就埋头修改我的稿子,如往常一样一丝不苟,没有因为身体不适而有丝毫的懈怠。知道真相的我,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感动,也只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写出的稿子一改再改,文笔越来越精炼。当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好好写,千万不要让王老再为低级错误而操劳。

还有一次,王老发了一篇优秀的小说给我,我发现他还发给好几个我不熟悉的文友,原来,老爷子在给我义务改稿的同时,还在积极地关注着好多文友的写作之路。想起老爷子的博客外衣的那一片片枫叶了,这种高风亮节令夕阳红胜火呀!

一年的写作之路,有王老的陪伴完稿了。没想到,王老又发给我十几篇纵观全局的修改意见,又一次让我大为汗颜。他说,你的第一稿是毛坯房,还需要重新进行精加工。我之所以在你写第一稿时没提过多的意见,是因为你是初学者,不能过多打击你的积极性,现在,你的写作水平已大幅提高,我把自己的修改意见发给你,你好好琢磨,一定会从中受益的。

如今,每当我的作品登上国内外报刊杂志时,总是会想起王老。他经常和我开玩笑,丫头,叫我王老,或是老爷子都成,就是别叫我老师。可在我的心目中,他是我的写作启蒙老师,是我的恩师,是我永远的老师!

师恩如树

文/郭华悦

我刚踏上讲台的那一年,觉得人生顿时灰暗下来。

多数毕业生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在学校时,对未来充满憧憬,觉得前方的路上,除了快乐,还是快乐,可一旦真的踏上了岗位,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距,总是让人倍觉灰心。

这种灰心,来自于自己的付出与获得的不成正比。在教师的岗位上,战战兢兢,备好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可获得的,却是学生们的不认同,甚至有学生公然在课堂上,对着我口出不敬。

我任教的学校,其实也是我的母校。我从这儿走出去,走进大学,毕业后又回到这里。巧的是,我当年的班主任陈老师,也依旧在讲台上发光发热。

我记得那天,陈老师来找我聊天,听完了我的诉苦,陈老师指着宿舍门口的那棵小树苗,笑着问我:“知道那是谁种下的吗?”

我摇了摇头。陈老师告诉我:“是我种下的。”

得知我毕业后,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也知道我的宿舍是这一间屋,于是陈老师就在我的门口种下了这么一棵小树苗。看着我疑惑不解的样子,陈老师告诉我,他这些年来,越来越觉得当好一个老师,就得向一棵树学习。

陈老师说:“你看,树最大的好处,是净化空气。怎么净化?很简单,提供对方需要的,消化掉那些对方无用的。授业解惑,也是这样。你必须先清楚对方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把自己当一棵树,你才能明白身为老师的可贵之处。”

一刹那,我脑中多时的困惑,迎刃而解。

再后来,听到很多老师抱怨学生难教的时候,我总不禁想起那棵树。你是不是把学生不需要的,强加其身,而对其所需的,却毫无所觉?有时候,学生的不领情,更多的是因为你的授业解惑,并非其所需。

这棵树,让我想起了很多。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陈老师是怎么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怎么战战兢兢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的!那棵树,至今仍茁壮生长着,每次看到,都会让我不禁红了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