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清香文章

2022/12/20经典文章

清香文章(精选20篇)

一柱清香思不尽

文/王健丽

妈妈,这是您走后的第一个生日,我想了很多很多……

儿时的我天天盼生日,因为您即使工作再忙,也总会在那天给我买来新衣服、花裙子、学习用具、有趣的图书、跳棋、军棋和一些开发思维的玩具,还有许多平日少见的糖果糕点。我很满足且珍惜您对我的这份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长大了,成家了,但您对我生日的祝福却始终如一,只是礼物变成了重重的红包,并嘱咐我一定要给自己买自己喜欢的、需要的东西。我不想让您再为我的生日操心,便让您留着红包,您会佯装满脸的不高兴,直到我怀着感恩之心收下这份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您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从参加工作开始便给您和父亲过生日,有时简单地在家里小聚,有时和亲朋好友及您们的学生一道外出聚,总之,我把给您二老过生日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我和您的生日都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只是相差了半个月,每年都是先得到您的祝福,过后我再筹备您的生日。您是个生活简朴但讲究生活品质的人,我从精心挑选生日礼物到生日聚会,总想给您老人家带来惊喜和快乐。

回想去年,我们全家和您的学生陪您共度九十七岁寿诞,您拍着手开心地笑着拍着手开心地笑着,此情此景难以忘以忘怀。

又是一年妈妈的生日,心中不由泛起阵阵酸楚,我不能为您的生日再做些什么,和您约定为您过百岁大寿的心愿再也不能实现……妈妈,若有来世,我一定还做您的女儿,把今生的缘分延续,把今生的遗憾补全,把今生的恩情加倍报答!妈妈生日思双亲,魂绕梦中泪湿巾,一柱清香思不尽,两行热泪谢深恩。去年,欢声笑语,祝福满满。今年,天人永隔,泪水满满。妈妈,我想您了……

云逸荷心,月照花影

文/荷塘月色。

盛夏七月,晚风习习,蝉鸣蛙趣,喜欢在这样夜里泡一杯花茶,让清凌凌的音乐流动成一池碧水。想必此时湖塘里的荷花正在次第绽放,濯而不妖,艳而不媚,荷以一种温婉的姿态散发着浮世清香,生命亦如出水的荷花,清纯之中透出无限的希冀和美好。

当时光的影,温婉成一季夏的清润,我在层层叠叠的朵瓣间,将爱恋,用最安静的唇语渐渐填满。有风,从翠绿的林间吹来,轻轻滑过我的脸颊,鸟儿轻盈的身影如洁白的云朵,从头顶掠过,一声清脆的鸣叫惊扰了心的寂寥,此刻,自远方寄来一线牵念,我轻轻和上灵犀的曲调,在爱的原野上,吟唱成指间最美的华年。将夏天的一丝憧憬藏于眸间,在月色花影里,合拢起清幽的香气。

一切皆清净而内敛,眼角的一丝浅笑晕染了眉梢,我是那朵低眉的清荷,在今生的渡口,透支着来世,去赴前世约定的梦。相信,会有一个与我同老的人,在幽深的庭院候了我千年。请把我的手,轻轻握在你掌心,我的柔弱和冰凉,会不会静静地发芽,生长,开花?闭上眼睛,为你弹一曲云水禅心,让幽雅的清韵飘渺成我指尖的碧水白云。

青花插云髻,思念如云烟。旧时的月色,映照两地相思的闲愁,尘缘如梦,白衣素裙在风中遗落一路的清香,在梵音清幽里静静流连于彼岸,那幽深回廊的转角之处,你的影沉寂为夏夜那弯淡月。

日子很静,静的仿佛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守着淡泊的岁月,即使是坐在窗口边静静地看云,看温润的青花依旧静静地镌刻在陶瓷上,看天空有几只鸟儿快乐地飞过,一种温暖的情愫油然而生。做一个明媚的女子,素心淡淡,浅唱清欢,学会在山中插云,水中栽月;做个冷暖自知的女子,写无关风月的文字,在心里,无关的人进不来,牵挂的人丢不掉。把一份淡淡的思念放心底,你的用心,自在心里,这懂得,是慈悲,是窗外那一抹悄然而至的新绿。

风在门外,我在窗内,喧嚣遁入季节的韵脚,我将心事隐入半朵茶香里,用不老的清宁静坐,习惯了花的零落,习惯了风的冷漠,习惯了承受心的脆弱,花架下的倔强,一如紫藤的执着依然开放着。时光,依旧在眼底流连,想念,悠然云上,折一叶绿萝润笔,掬半点花露入墨,将夏日美丽的风景都写满,而你,始终是我画外不变的寄托。

窗前雨落,花开几度,无语的月季守着一季的情深,颤落一地花红。一种情愫在心底蔓延,划上眉间,那是午夜梦回的叹息,还是花朵在雨中凋零的惋惜?是真的不解心念吗?或许沉默是最好的诉说。

忧伤与甜美交替着妆点了光阴,当岁月滑过,思念依然葱茏,那份在乎,如袖边流过的清风,如影随行。或许,不语,才是更好的珍惜和懂得。而我,只想安静的生活,守着天边那片云朵,就让七月的荷心,沐浴夜雨朝露,莹润心灵深处的那块净土,在一阕清词中为你氤氲最初的心动,用婉转百回的旋律,旖旎出一曲清绝的禅音,把满满的牵念与感动存放在心底。不寻前世的因,不求今世的果,只想,在流年的杯盏里,有你的醇郁和清香。

看一朵温柔的小花,从泥土中酝酿而来,却可以开得无尘无扰,淡香犹存,或许该换一种平静的心情,以风的姿态做一次轻灵的流转,以云的洒脱与蓝天做一次无语的对白,那时山也寂寞,水也无言。用一怀浅淡的情怀,剪一帘紫色的幽梦,依旧用指尖的温柔,用坚定不渝的信念来摆渡寂寂时光,独享清欢。

我用素心素笔,写下清逸的文字,眉间心上,是过尽千帆的安然,听天地间起落的声音。那样就不会错过落花流水的美丽,回眸,那双温情的眼睛一直在不远处默默关注着我,把心中的万转千回和百指柔,轻轻一拈,可成花成字成画。不过是简单地爱一个人,过着一天好似一天的生活。而这个人,从心里懂得我。灵犀相伴的日子里,把如影相随的牵挂,写进岁月的素笺,心在懂得处,便是这一季的温暖。

舒婷说:“女人能够洗尽铅华率性独立,是因为她的心里有了足够的美丽”。喜欢那些如水的女子,张爱玲,三毛,雪小禅,白落梅这些女子,她们就是水做的,用文字来诠释生命的厚度,锱铢而厚发写她们的浮云涉世的情,写岁月留下的影。我不美丽,但我一定要活得清清爽爽,我不才情,我一定要学会自信善良。我只想做一朵清然摇曳的荷,守着自己的半亩池塘,将心,沐上阳光和雨露,在近水遥山处,看着天边那一朵飘逸的云,活出自己的美丽与洒脱。

云逸荷心,月照花影。雨后的空气散发着芳草的清香,一缕穿越指间的柔,温软成纸笺上的点滴韵致。一些美丽,如一缕馨香,脉脉流动于字里行间;一些想念,如一米阳光,柔柔倾洒于眸里心痕。回首,有一个灿灿的笑容在为我绽放。心念,在涓涓流淌。透着温暖,漾着清新,饱蘸了丰盈。盛开处,心若莲花。

突然好想去丽江,撑一把油纸伞,走进长满青苔的小巷,脚下是千年斑驳的青石,两旁是历经风雨的古屋,走过小桥、流水,折一朵殷红的三角梅,我就在一米阳光下期待那美丽的神话,它一定会给予我智慧,柔软,希冀,当灯火阑珊时,总要回眸寻找那个在岁月中等待我的人,他的微笑一定很温暖。

菜园清香

文/陶绪锴

不知不觉离开家乡有二十余年,二十年间我用各种方式回忆着家乡的一点一滴,回忆着各种伴我成长的快乐的往事。在我童年至少年的画卷里,我至今眷恋着曾经带给我欢乐的绵绵山峦,给我不断带来清凉的汩汩山泉,当然更是少不了那片清香,那片带给我诸多快乐与美味的姥爷的菜园。

姥爷的那片菜园伴我走过了童年,也走过了少年。记忆里那片菜园并不是很大,也就三四亩的样子,但就那样也够姥爷和姥姥忙的。每当春暖花开,我都会到园子里玩耍,帮着大人们除去菜花和卷心菜叶子上的青虫,还会与表弟、表妹们到黄瓜架、豆角架里捉迷藏。没事时也总会喜欢闻一闻刚刚长出嫩芽的西红柿和黄瓜那天然的不加雕饰的清香。深深地吸一口气,把天然的气息全都吸到五脏六腑内。

夏天,当我还沉睡在菜园里面的茅屋里时。大人们早已忙碌在园子里。锄草、搭头、绑黄瓜秧子、施肥、择菜……现在想来,那段日子给我童年时光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记,也是姥爷以及父辈们给予我童年最好的馈赠。

秋天到了,当桑葚挂在嘴边的余色还未褪去,姥爷为我种的“圣女果”就又糊住了我的馋嘴。怕一次吃不够,就把小嘴塞的满满的,弄的一开始吃就喷出一大片红红的汁水。大人们笑我贪吃,我却不以为然,继续把那一堆专为己有。还有一样水果是姥爷为我们这些贪吃的孩子们准备的,那就是甘蔗。当然这种甘蔗不是我们在水果店里看到的那种样子。姥爷园子里的甘蔗是全身稚嫩的绿色,我们农村人管它们叫“甘汁汁”。别看它们一棵棵的全身并不粗壮,但是一口咬下去,甘甜的汁水顿时充盈在每一个细胞中。

每到冬季,园子里没有时令蔬果给我解馋了,只能看着每一棵长势喜人的大白菜。等着都要成熟了,我就帮着大人们用绳子把每一棵白菜帮子捆起来,让更多的水分保持在菜心里。姥爷再在上面盖上一次薄薄的塑料布,让它们尽情的生长。我记得那时收白菜的时已经挺冷了,当我们把一棵棵大白菜抱上车,我与父亲就挨家挨户给亲戚们送去,一个冬天的饭桌上白菜成了主要的菜品。

如今,姥爷,姥姥都已经年逾耄耋之年,但他们身体还算硬朗,近几年他们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了一些时令蔬菜自己用。因为会管理,就那么点地方长出的蔬菜他们还吃不了,每次回老家,儿时的西红柿,黄瓜的清香又一次让我沁入心脾。

前段时间,我突发奇想,在阳台上种些黄瓜和大白菜吧。于是在自制的泡沫箱里把种撒上。经过一月有余,在我的呵护下,两条黄瓜秧直挺挺地爬到了架子上。因为架子小,他们就反复缠绕,我也不管它们了,就那样按它们的样子自然生长。偶然一天,我去给它们浇水时,呵!三个稚嫩的花骨朵下长出了细细的带着绒毛的嫩芽。我让儿子轻轻摸摸,看着儿子,还有点我小时候在姥爷菜园里的模样。我对儿子说,就让它们朝着阳光的方向长吧,我们时常来看看它们,它们定会给我们惊喜的。儿子懂事,俯下身好像在与它们耳语,又好像在闻黄瓜的清香。

小脚粽

文/钟正和

临近端午,粽香又渐渐弥漫了整个城市。街上卖粽子的店铺内,铺天盖地的广告将花色繁多的粽子推至最耀眼醒目的位置。尽管那些来自各地名产的招牌和极具诱惑的精美包装让人眼花缭乱,但此类工业化大量生产出的粽子,终是无法取代当年母亲裹的小脚粽在我心中的位置。

记得童年时候,每到端午前夕,母亲总会早早买来新鲜的粽叶,而后端把小藤椅,往后弄堂一坐。腿旁摆一盆淘净涨过的糯米、半篓泡好的赤豆和一大碗酱酒卤好的五花肉。待一切就绪后,便开始裹粽子了。

裹小脚粽可称得上是一门细致的手艺,有着诸多讲究。

粽叶要选叶面寸半阔的宽幅芦叶,且不能有一点泛黄。用清水将粽叶一张张洗刷、修剪干净,放到开水锅内烫上片刻,待有一股浓烈的清香飘出后,取出放到清水中漂洗。经这般处理过的粽叶,少了脆性,裹起来更加乖巧服帖。

记忆中,母亲裹粽子时非常从容,既快又稳。先用三张粽叶光面朝上,平行重叠拼好,双手的中指和食指夹起叶壳,一个合拢,使三张粽叶挽成一个锥形“漏斗”,往里面灌上两三勺糯米、赤豆或五花肉,边灌边用手拍打,填满后还要用调羹使劲挤压,让米越紧越好。这也是小脚粽的一大特点:使粽子既瓷实又有咬劲。

随后,将粽叶的尾部翻转过来盖住“漏斗”,并顺着“斗”形至粽尖处绕上一圈。再取一片粽叶,这第四张粽叶叫“添叶”,小脚粽包得是否有棱有角、是否紧密,与这张添叶抽得松紧有很大关系。将添叶围着粽身缠上两圈,留出最细的叶梢。接下来,便需用到一样“秘密武器”——一根长约10厘米,尾端有一个直径2毫米左右针眼的铜针。

通常包粽子,为了避免馅料外漏,最后一步总是要用线绳将粽子牢牢扎紧,捆绑成型后才能下锅。而小脚粽无需线绑,全用粽叶穿扎,最后靠“穿针”收紧粽身。将铜针插在最外部的一片粽叶上,将尖细的叶梢穿进针眼,从反面轻轻一拉,叶尖就穿过了粽身,再把穿过来的叶梢收紧。一拉一收间,一只精致漂亮的小脚粽就诞生了。

煮粽子一般是在晚饭后,因为当时家中用的还是煤炉,那锅粽子要在炉子上过夜的。往炉中加足蜂窝煤,用一只硕大的钢精锅,将小脚粽整齐地码在锅里,添上足量的水,先大火煮上2-3小时,再将煤炉的进风口适当减小,用文火慢烧细煮。

经过一夜的煤炉焖煮,第二天清晨的灶间,那一阵阵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是如此亲切的气息,早已氤氲了整个灶间,并向四处散去。掀开锅盖,拎一只粽子出来。从外观上,瘦瘦尖尖,玲珑别致,像极了旧时闺秀精巧的小脚,“小脚粽”之名,甚为形象。

母亲裹的小脚粽有三种,肉粽、赤豆粽和白米粽。其中,清香本色的白米粽最得我爱。把穿过粽身的粽叶拉出,雪白的“三寸金莲”便映入眼帘。置于碟中,白净的“小脚”亭亭玉立,四溢着淡淡清香,煞是可爱。蘸上些绵白糖,对着尖尖的粽角咬上一口,软糯而富有嚼劲,丝毫没有米粒的感觉,尤其那一丝丝渗透在米团里的粽叶清芬,至今想起,仍感到齿留余香。

如今,母亲已经过世,逝去的时光再难追回。但每逢端午,当年母亲裹粽子的情境仍是那般鲜活清晰地印在心头。

怀念母亲,怀念那条小弄堂,怀念青叶缠绕出的小脚粽的清香。

莲花

夏日,莲就摇曳于清水、绿叶之间,似九天仙姝,或玉洁冰清,或高贵艳丽。美、妙,清香,使人爱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从心而发,自然而成。叶绿花红,亭亭玉立,清爽宜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出于污浊而不污浊,长于淤泥而无污垢,在人欲横流的社会,莲给了人们多少信心、勇气,使人们勇于坚守真、善、美,抗击假丑恶。有多少人象莲一样在污浊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丽,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缕,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凉。

当你能够成为花并散发出花香时,你才可以为你身边的人和事带来幸福宁静和安详,让大家享受你的你的花香。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象莲花一样给世界放出一缕清香,装点一分美丽。

我多想是那片清香的叶子

文/谭晓瑜

我多想是那片叶子,长在青山与绿水间,汲取日月的精华,沐浴阳光的芬芳,透着明亮自由地生长,长出精致的叶脉,长出圆润的形状,长成一片青翠的模样。

我多想是那片叶子,让徐徐清风抚摸我的脸庞。山涧溪水滋润着我的生命,原野甘露让我酝酿出芳香,带着美好的期待,带着希望的梦想,幸福的味道缀满朵朵花香。

我多想是那片叶子,亲近那美丽的茶山姑娘。她精巧的小手在我的叶脉间弹奏,我成熟的翠绿随她的指挥起舞跳跃,被装进她胸前温暖的小茶筐。我嗅着茶姑娘混合着汗水的体香,甘愿沉醉在被爱拥有的路上。

我多想是那片叶子,在热烈的翻滚中簇拥。在安静的酝酿中开出致富的金花,以墨色与一盏清水相溶。散发馥郁的芳香,触动世界的味蕾,让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茶农的脸庞。

我多想是那片清香的叶子,岁岁年年,长在原野山岗上。

艾草青

文/徐学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艾草青。

艾草不似其他草种的嫩绿和葱绿,是一种青绿色,叶片呈椭圆形羽状,叶子的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叶片下还有灰白色绒毛。艾草,摸上去犹如一缕金丝绒布料,闻起来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香气。寻常艾草,无论小路边、田埂上,江河堤岸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我常用目光搜索于脚下的路边草丛,寻找自己最钟情的艾草。我常常也被那独特的、成堆成片的艾草所吸引,它和周边姹紫嫣红的植物交织在一起演绎着夏日的诗情画意。

艾草,是自然界绿色生命的代表,它不因人们不去赞美就不给大地添绿,也不因人们不去养护而失去蓬勃生长的信心,它充满生命力,不需施肥,不苛求土壤,给它一寸土地,还你一片绿意。或跻身于杂草丛中不显山露水,或盖过那棕褐色堤岸、顽强挣扎在流水的拍打中,一丛丛昂头挺立。摘下一段嫩尖,飘进鼻际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那高高的芦苇和荻草间隙中硬挤出来伸向四周的青青艾草,为我们的家园奉献着最低微最平凡的一生。

或许,人们不会忘记青团的美味可口,那怡人的清香就源自艾叶,吃过青团会满口余香,回味无穷。而我真正认识艾草,并不是来自儿时的美食,而是在我成家以后。

婚后有段时间,妻子腿上患上了一种皮肤病,奇痒难耐,试过多种药物都不能完全治愈。后来,听说用艾草煮水熏蒸和泡澡可以治疗。到了春天,母亲便专门到河边挖来艾草根,栽种在自家菜园里,精心地呵护,寄予深深的厚望。小小的艾草还真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妻子的病很快就痊愈了,但母亲种艾草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此后,每到端午时分,母亲总会赶在日出之前将带着露水的艾草全部割掉,再从中挑出一些长势较好的,用红线绳将底部捆好,二、三株扎成一束。趁着天蒙蒙亮,母亲便骑上三轮车,带上小板凳,逐一送到子女家门口。母亲是从来不敲门的,也不吱声儿,生怕惊扰了子女们的美梦。她踩着自带的板凳,把那束艾草高高举过头顶,结实地插到各家大门上,然后才安心地离开……

每年的端午,我早晨出门,一抬头总能看到门楣上插着一束新鲜的艾草。艾草青青,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知道,那束艾草是母亲满满的情意,是母亲深深的祝福,是母亲对全家人平安健康的精神寄托。

但闻花香

文/艳子

小区里满是槐花的清香。

几年的时间,槐树已长大,需仰望才能看到那一串串紫色的槐花儿,高高的挂在枝头,密密麻麻,更像一串串紫色的铃铛,迎风摇曳,每每匆匆路过总想抬头看一眼。

我似乎不再有热情追逐它的美丽,一缕清香已足够。

这个春天,错过了许多看花的时光,虽然心里每每惦念,但终无一成行,偶尔会觉得遗憾。只想象它们的花开花落的情致与去年是否一样,给我留一些无端的揣想,或者匆忙路过闻到一缕清香,已是动容动心。

杏树上已经结了果子,青涩的果子被旺盛的树叶遮挡,若隐若现,人们并不在意它们,顺其自然的生长着。丁香树也郁郁葱葱了,错过了它的花开花落,只回想着曾经牵念着它的妖娆,一遍遍地寻,一遍遍地看,养眼,养心。笑自己痴。

那些光阴以及光阴里的故事,不可重复,不可复制。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与高姐相约。

阳光还十分耀眼。我们一边玩儿着,一边嬉笑着,看到镜头里那些很傻的样子,旁若无人的大笑起来,这个年纪似乎放下了许多矜持而多了一些痴癫,自恋。甚至发现,如今已然是老了一些,沧桑一些,想想曾经自己的美却没有在意过,人也许就是这样,不断的在时光里怀念过去。

弯弯曲曲的小木桥,人走在上面,如那画中人……画中人,总有一点儿被赏读的美与精致的风韵。两个人的清欢,刮着风,听着彼此的笑声,追逐着自己的影子,那一瞬间,只与自己在一起。

都说,这个年纪了,我们不再取悦他人,一定要取悦自己。

“生活是被我们自己美丽着”——陈大姐。

生活就是被我们自己的美与魅感动着。不说哀愁,只会意温情。

行走在光阴里……

不约花开,但闻花香。

拈一抹清香,静守纤尘

文/荷塘月色。

秋色,吟唱着季节的清歌,含香的夜露,从浅笑的花颜滴落手心,一缕馨香,在夜岚里脉脉流动。秋的眉眼,晕染了月的幽思;掌心的记忆,涟漪着水蓝色的光芒。

--题记

春秋更替,岁月,以轻盈的步伐涉过潮汐。我在深秋的微凉里起身,将目光移向窗台,微暖的阳光下那盆淡黄色的菊花不知何时已悄然绽放,那朵花儿,依着光阴生长,摇曳出淡淡的清香,那是一抹清浅的芳菲,在喧嚣的红尘里,散发着独有的明媚。

说及菊花,谈不上喜欢,但沉迷它淡雅淳朴的品格,尤爱它娇小玲珑的身姿和淡淡的清香,就像那些爱文字的女子一样,看上去是那么的端庄清雅,但骨子里一定是很浪漫也很唯美的。拢一肩花香,染几许墨色,在心底柔软的角落溢出你的影子,若菊一样清晰。你在月下浅浅低语,你在秋夜里执笔写意,那印满书香的温暖,走不出千涯咫尺的挂牵。回首,时光凝香处,让人依恋的依旧是,你的温情,你的疼惜,你的懂得。

感谢遇见,让善感的我在孤寂的日子里,可以惦念。一些喜好,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柔柔的牵绊着,不用承诺,却被紧紧的抓着,像亲情一样在寂寞无声中感应。你在,我也在,说与不说,只要来过便好,烙在心底的痕迹,哪怕清清浅浅也是一种生动。一种缘分,没有预约,只于灯火阑珊处,那一回眸的对望,便深情了心与心的相逢。心若一动,念已成行。用一季风月站成的守候,一纸馨香,永恒了经年的领悟。

年华,依风而过,掌心的记忆,写满了你给的暖。芸窗外,一袭温婉的月色,漫过秋韵婆娑的枝头,朦胧清雅,风绕指柔,情与风浓。小园里,一丝蝉薄的秋风,轻柔的拂来,萦绕着清菊飘香的案台,氤氲着纤尘深处清幽的香。

一缕清风,拂去内心的噪杂与烦忧,一颗清澈的心,在花开花谢的呢喃里浅吟低唱。水湄蒹葭,指缝流泻的斑斓印痕,你用隽秀的文字泼墨时光的碎影,洒在我的心中,从此,我的心便汇出一条涓涓不息的溪流……摇一弯水月,把深情的目光聚拢,嫣然在你的世界里沉醉,破茧化蝶,在青天悠然起舞,极近婀娜,跟随风的足迹,在有你的地方,落满心的期许。

一种相知,早已存封在心里,即便风雨来袭,依然不离不弃,相信每一季,总有一朵花开的旖旎,清香四溢,色彩如蝶,携一缕馨香在生命的路口,芬芳着过往。若可,请允许我执一笺素绫小篆,为你描一帧丹青锦画。花前月下,将馥郁的心事一一罗列,折叠成一叠千纸鹤,隔山万里,只影对月色。温柔的细语,宛若一朵花的呢喃,轻拢这缕花香,与清浓的月光里缱绻成一帘紫梦。

静守纤尘,将内心的丰盈,安放在平淡安静的日子里,以文字的温婉,守一窗岁月静美,在流年里许一场清欢,与浅笑嫣然处,与你对望。一抹牵念,越过四季轮回,回眸,情一直在灵魂深处雪藏,爱一直在清浅处静开。

聆听岁月的絮语,用轻浅的脚步走过季节的风景,历春之明媚,经夏的炽烈,受冬的冷漠,在秋日里沉寂。于平淡中拾一份宁静,在秋日的细雨中享受一份清新,一份明朗,溢于心底,所有的情愫在秋的静美中渐渐散去。一份温婉,似若有若无的笔触,轻轻落墨,便挥洒出别样的韵色,一份独有的静雅,在心底悄然开花。

又是秋深,草木皆枯,唯有菊花,枕着秋霜开放,不招摇,不妩媚,安逸而素淡。拈一抹清香,听一串花语,携文字在舒缓的音乐中游走,品清茶体味人生的冷暖与悲欢,看满地落花无尘,折一段月光作芦笛,将清辉携进诗行。做温情的女子,素心如菊,人生至简,心静即安。

但闻花香

文/艳子

小区里满是槐花的清香。

几年的时间,槐树已长大,需仰望才能看到那一串串紫色的槐花儿,高高的挂在枝头,密密麻麻,更像一串串紫色的铃铛,迎风摇曳,每每匆匆路过总想抬头看一眼。

我似乎不再有热情追逐它的美丽,一缕清香已足够。

这个春天,错过了许多看花的时光,虽然心里每每惦念,但终无一成行,偶尔会觉得遗憾。只想象它们的花开花落的情致与去年是否一样,给我留一些无端的揣想,或者匆忙路过闻到一缕清香,已是动容动心。

杏树上已经结了果子,青涩的果子被旺盛的树叶遮挡,若隐若现,人们并不在意它们,顺其自然的生长着。丁香树也郁郁葱葱了,错过了它的花开花落,只回想着曾经牵念着它的妖娆,一遍遍地寻,一遍遍地看,养眼,养心。笑自己痴。

那些光阴以及光阴里的故事,不可重复,不可复制。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与高姐相约。

阳光还十分耀眼。我们一边玩儿着,一边嬉笑着,看到镜头里那些很傻的样子,旁若无人的大笑起来,这个年纪似乎放下了许多矜持而多了一些痴癫,自恋。甚至发现,如今已然是老了一些,沧桑一些,想想曾经自己的美却没有在意过,人也许就是这样,不断的在时光里怀念过去。

弯弯曲曲的小木桥,人走在上面,如那画中人……画中人,总有一点儿被赏读的美与精致的风韵。两个人的清欢,刮着风,听着彼此的笑声,追逐着自己的影子,那一瞬间,只与自己在一起。

都说,这个年纪了,我们不再取悦他人,一定要取悦自己。

“生活是被我们自己美丽着”——陈大姐。

生活就是被我们自己的美与魅感动着。不说哀愁,只会意温情。

行走在光阴里……

不约花开,但闻花香。

集莲心以为茶

文/张永生

朋友来访,带来一包莲心。芽叶挺秀,黄绿相间,色泽簇新,清香四溢。朋友告诉我,如遇心气不顺,可将此莲心泡茶,降火去噪,定能使人神清气爽。

“集莲心以为茶”,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句子。莲心茶,就是用莲子中间绿色嫩芽泡的茶。泡下之后碧绿透亮,只有淡淡的清香,入口却甘香沁脾,甚是爽口。《本草再新》中说,“莲心能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真可谓“是火皆能清,苦从甜中来。”

用莲心泡茶,别有一番慢生活的情趣。将莲子心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中,用煮沸的开水冲泡,加上盖子。你只需在一旁静静欣赏它的变化,只见袅袅水汽像薄薄的细纱,轻轻上升。不一会儿,就会看到淡淡的绿缓缓地在杯中洇润。看着莲子浮沉、舒展间,水就悄悄由一抹青绿变幻开来,继而绿意伴着清香四溢加深,只见两片碧绿的小芽相对而开。不多时,莲子被沸水润泽之后又开始下沉。这一浮一沉之间,仿佛是将莲子唤醒的过程。在这时,莲心好像就有了生命,脱离了莲子的她,又借由沸水而重生了。

打开杯盖,清茗的香直往鼻子里钻,很清透的感觉。香气清幽,含绿豆清香,味醇鲜爽,汤色橙绿清澈。闭上眼,对着鲜绿透亮的莲心茶,轻啜一口,一阵醇厚通透的苦味犯然间袭击了舌头。再饮一口,苦味潜滋漫涨,渗透口腔中的每一个味蕾。复饮一口,这苦味儿似乎绵软温和了些许,苦中竟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甜香。又复饮一口,这一次便舍不得一口咽下,而是让茶水在口腔回溯宛转,冲荡漱涤。但觉其味神异,回环往复,津津有味。一时间,身心俱爽,体轻如燕。在这个万木郁秀的午后,我将头泡莲心茶略留作汁,再泡再饮,直到它的味儿淡到若有若无。最后,莲心茶是淡了,我的情却浓了。于是,便不由想起有名的《爱莲说》,众人皆知莲为花之君子,却不知这高处不胜寒的绝美,是要用苦水将心溲泡过,谦谦君子风范,百折不挠,才可得来。君子之名,岂是白得的?不知不觉中已显露出杯底的莲心,烦躁被莲心茶的苦味冲淡了,遐想的思绪随着茶香飞扬。茶后的心情是平和宁静的,一如静静躺在杯底的莲心。

生活在纷繁的尘世间,掺杂着忙乱与浮躁,一杯莲心茶,让我找到了平静的理由。我想,人生不正如水里的莲心么?浮浮沉沉,夹杂着些许苦涩,如能清清爽爽,也不失为另一种幸福。尤其是在寂静的夜里,告别嘈杂的人群,只留这苦而带甘的清淡陪伴自己,实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那些泥土的清香

文/梦生

那些泥土的清香

——读李汀先生的《农谚里的村庄》

时值暮春时节,沏一杯浓茶,品读着青年作家李汀先生著的新作《农谚里的村庄》,从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文字中感到心清气爽,耳目一新。那浓浓的乡土情结,那原汁原味的故乡风土人情的描绘,带我重温童年的乡村生活,洗去连日的疲倦。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生活多样,精神是多元的。作者过滤掉岁月的喧嚣和浮躁,在童年那些平凡的日子和被遗忘的角落里,发现了弥足珍贵的存在。在世风日益功利主义的时候,那些未被污染的纯粹的形态,对于我们的民族来说实在是重要的。此文集的作者执著地坚守精神的家园,在宁静里思考,独辟蹊径。以农谚里的村庄为题材,用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用自己独到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娓娓解读着自己曾经朝夕相处、魂牵梦绕的乡村社会的生活密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果,读来如饮山间甘泉,甜香清冽;如品乡野窖藏的醇酒,通体舒畅,不愧为开中华农谚散文写作之先河。

李汀先生虽然离开了生养自己的故乡,但飘绕在故乡那方灵秀天空下的那些纯朴可爱、值得敬畏的生灵一直让他魂牵梦绕,依依难忘,很多细节都能让人记住。本书的卷首文章《老鹰剩一口气》,勾勒出了老鹰搏击长空的英姿、傲岸高尚的浩气、涅槃重生的精神、悲壮死亡的气节,读来对鹰顿生敬仰之情,我想那只鹰不仅在万里云天飞翔,也在作者的心中飞翔吧。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说:“这时候,听听班得瑞的《老鹰之歌》吧……只听那拨击心灵的旋律就够了。”作者也真切地关注了生灵的生存命运,具有深厚的人类悲悯情怀,如《天上斑鸠》表达了我们要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不要学“那些端枪的猎人永远看不见斑鸠这双干净的眼睛”,虽然文字质朴,但含蓄蕴藉,有催人警醒、振聋发聩之势。《啄木鸟上树》《羊不走单》《牛鼻上穿绳》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生灵的歌颂之情和由此而对人类生发的无限感慨之意,那些从作者心中流露的感慨之意,字字敲打着我们的灵魂,考量着我们的道德良知和精神操守。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生灵的喜爱之情,如《喜鹊叫》结尾写到:“不知不觉,喜鹊已经成为这个村庄的一部分,成为这个村庄的标志。”《锦鸡美》结尾以诗的形式写到:“不管怎样,我希望:两只锦鸡依偎走过田坎/亲密的样子/能像一对小夫妻一样恩爱/一起看日出,看日落//散步也牵着手/走在回家的小路上/看花开花落。”《乌鸦反哺》《山里的狐狸》《狗不嫌家贫》等文也表达的是作者对昔日陪伴着村庄、今日浮现在作者梦中的生灵的爱怜之情。

李汀先生的散文是从故乡泥土里长出来的,既有泥土的质朴,也有泥土的芳香;既有泥土的苦涩,也有泥土的厚重。《黄泉路上无老少》《万个水井》《劈柴看纹理》《树大招风》《花花云》《鱼背上有火》等道出了对人间情结的牵念,“慧”“娥妈”“张婶”“张瘸子”“草药先生”“秀儿”“老李”等看似“卑微”的小人物还有那被人遗忘被人掩埋的老水井等都让作者心中有挥之不去的难舍和伤感、同情和忧郁。《吃得亏》《豆角开花》《扁担挑水》《冬吃萝卜,夏吃姜》《千年何首乌》《云梦之芹》《开门风》等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敬仰之意,这些亲人也是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缩影。这些朴实得像泥土一样的中国农民在这里脚踏实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背负沉重而不放弃,正是这些中国农民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中国当代社会和中国农村才有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也有表达对远逝的乡村生活的怀念,如《红的辣子响的号》《车前有草》《好看葛藤花》《鸡晒翅》《风静闷热》等文章是泥土里升腾的声音,远离象牙塔和五彩斑斓的都市生活,内中有着乡土的温情与纯朴。在这些文章里,表现着作者对土地与绿色的爱,对没有污染的人情的打量,有着素朴的美和平淡的美。当然,也不乏有许多篇什真实入微地表现出乡村生活百态,这些来自乡村泥土的文字,没有伪饰和美化,而是质朴和袒露,如《桃花开》中那个带着瓜皮帽的队长和狗娃子的妈之间“偷情”的事、《梭叶子》中张瘸子的胖女人与杨秃子的矮女人之间互骂“偷人”的事、《闷墩儿》中“闷墩儿”的矮女人与村长之间“裹在一起”致使杨秃子跳河的事、《夹尾巴狗》中我背着花母鸡进城走人户遭白眼的事、《房檐水点点滴》中机灵的乡长智斗爱面子的老太婆的事,都具有独特的审美发现,有一种原生性的力量和原生态的审美品格。

从写作手法来看,想象丰富,联想自然,文笔细腻,语言飘洒而灵动,结尾意味深长。

童年——童年里的村庄——童年农谚里的村庄总是作者心灵的栖身之地。在这本书里,作者是通过跃动的思维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时代,构筑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人与动物的世界、人与自然的乐园。如《雀儿飞过》《云梦之芹》等多篇美文都是通过想象、联想行文的,带给人的是“有梦的性质,更有梦呓的品质,更有梦幻的因素”(作者语),作者那种独特的体验被那些有文采的文字一一兑现,读来如江河东流,一气贯通,可见作者思维之敏捷,积淀之深厚。

在文笔方面作者没有使用那些纵横捭阖、气贯长虹的笔法,而是始终围绕以重回童话般美好的村庄的角度细腻地行文,多处运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具有细密平实而又疏朗错落的审美特征,即使多篇文章使用了排比修辞,读来也是给人有如清风明月、行云流水般的妙感。

本书在写作手法上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几乎每篇文章结尾都画龙点睛,深化主旨,或给人以启迪,或给人以深思,或给人以回味,无不彰显出作者的写作功底。如《乌鸦反哺》的结尾“从此我再也不敢小瞧那些飞翔的鸟儿,哪怕是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乌鸦”就给人以启迪,《羊不走单》的结尾“若干年后,我不明白:为啥扮一只羊可以,成为一只羊就没有人愿意了呢?”就给人以深思,《千年何首乌》结尾“何首乌,在那个幸福的田坎等我吗?一千年,一万年都不变”就给人以回味。

总之,李汀先生的大作《农谚里的村庄》是对童年村庄原生态的那种声音和味道的表达,是其乡村灵魂气息的散发,是其内心世界的流露,在社会学的层面和审美的层面,都有不小的价值。让我们与作者一道细细品味着这部佳作,慢慢享用着这些真实、芜杂的生活,重拾那段回家的感觉。

苦中的清香

文/许春芳

朋友托人给我捎来一盒精致的茶叶,打开之后捏了一小撮放在茶杯中,再注入刚刚烧开的沸水,心里就开始默想那茶叶的香味。

片刻之后,打开茶杯盖喝了一小口,不但没有感受到茶香,口中反而留下了一丝淡淡的苦味。倒是前来访问我的朋友说:“我闻到了你的屋子里有一股清香的味道。”由此看来,我喝到嘴里的虽是苦味,但是那一缕清香确实是从苦茶中散发出来的。

由喝茶联想到人生,我感到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世俗中的人无法超越生老病死,也无法逃避人生中的苦难。尽管世人大都不愿意吃苦,然而细思与“苦”字有关的成语却都没有负面的意义。“良药苦口”“苦口婆心”“苦心孤诣”“苦尽甘来”“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成语都有赞美之意,清朝的着名文人蒲松龄还写出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样令人荡气回肠的名句。

在众多包含“苦”字的成语中,我最欣赏的成语则是“以苦为乐”和“苦中作乐”。因为“以苦为乐”是每一个成功者必经的历程,宝剑如果没有历经磨砺的痛苦,就不可能看到那闪耀的寒光;梅花若不是捱过那彻骨寒夜,又怎能释放出那扑鼻的纯香?由此可见,以苦为乐是一种乐观而又积极的心态。苦中作乐则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孔子周游列国讲经说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夫子乐此不疲,在困苦中仍能逍遥自在。传道之苦,成就了一代圣人。因此,“以苦为乐”和“苦中作乐”确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努力实践的一种心境,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那一抹沉寂过后的淡淡清香

曾几何时,只顾着忙碌奔命,淡疏了思绪载满心头、开满幽怨的那朵花儿,自然而然的定格在某段时间里。然而,带着忧伤的表情总是挥之不去,无人理解也无人能懂,或许是那缕记忆中的淡香依然偷偷绽放!

不能忘却,那朵绽放在内心的花儿,无论我怎么用心呵护,却总被乌云遮掩着,无法明媚。

每每沉寂在这样的黑夜里,恍惚中又闻到了那抹记忆中的淡香,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香味久久不曾散去……一场又一场的皑皑大雪告诉我今年的冬天似乎冷的不太寻常。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显得非常寂寞,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你顶风傲雪,不与群芳争艳。我仿佛看到你用纤细的红粉玉手优雅地拨乱着冬的发髻。是你给冬日里寂寞的苍茫大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颜色。

说不出的一种牵绊在心中纠葛,释放着模棱两可的疑云,云终究是云,在某一缕阳光的穿刺下,悄悄的逃跑了,以为可以偷偷的看那阳光的灿烂,许久才发现阳光来了乌云必须散去!记忆里只是留下一缕淡淡的清香,一如百合花的淡雅,飘散在那片记忆的天空,如梦如烟!

总是柔柔的清晰入微的刻画出曾经的记忆,勾勒着令人回味的余温,在许久的回忆中感受那一时刻的幸福,渲染出人生记忆中最最美好的最最亮丽的弧线!

哼起那首歌,突然涌现一段回忆,听着听着,感觉很美,却不懂何意!

风依然述说着那季的浪漫,凌乱的记忆在回忆中飞舞,如落叶那般的凄美,只是因为我曾经是秋吗?我甚至不再奢望能找回属于我们的曾经,我在踯躅中漫无目的的僵走着。

而就在今晚,我即将转身的那一刻,当指尖触及键盘的刹那,神经,思想,便开始慢慢地苏醒着,心慢慢的碰触着,我看到了那朵花在渐渐地抬头绽放,那样阳光、那样灿烂。花儿开了,美好的笑,依然如故,让我们彼此温暖。

爱是一种不能说只能尝的滋味,试过以后不醉不归。

所以那记忆中的淡香将在悠长的夜里、在彼此的内心深处依然绽放!

记忆中那株隐秘盛开的花在寒冬腊月依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香飘万里,沁人心脾。回忆,淡香,依然,绽放……

五月槐花香满楼

文/眼眸印温柔

下午时分,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忽然看到了白色的槐花开了。顿时,一阵欣喜蔓延于心间。也许有人说不就是普通的槐花嘛,至于你大惊小怪的欣喜。然而,我却说,确实看到它让我有一阵欣喜的感觉。

由于那种欣喜的作祟,索性停下了车,走了下去,静静伫立在槐树前面。伸手掠下几支低处的槐花,轻轻在鼻尖一嗅,那股清香,迷醉了整个身心。

看着眼前的槐花,思绪一下飞到了回忆里面。

记得那时,几个伙伴吆五喝六的去采摘槐花。不为别的,就为了奶奶说过槐花窝头香极了。据老人们说,槐花是可以吃的,并且在那个饥荒年代曾经救过很多人的命。有了老人们的说法和奶奶不经意间透露的好吃,于是槐花就将我们深深诱惑了。

中午头,在槐花开放的季节应该是有一定的热度了。然而高温却挡不住顽皮孩子的天性。大人们午休,我们就偷着跑出去爬树摘槐花了。

记得那时候,真正摘取槐花的数量不是很多。因为槐树上面往往有蜂窝。槐花的清香,吸引的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蜂类也被它深深吸引呢。

往往在爬到槐树一定高度,心里美滋滋的时刻,轰的一声,铺天盖地的的蜂群就起来了。围绕你的头开始回旋。冷不丁,一阵钻心疼痛,被蜂蜇了。忙不迭的出溜下来,一溜小跑回家,去滴清凉油。记得儿时,风油精还是很稀罕的,多数家里有的是清凉油……

挨了蜂蜇,免不掉是疼痛,更有家里人的责备。记得父母边心疼给自己擦着清凉油,边嘴里教训着自己,说中午头的不在家睡觉,干嘛去爬树玩。

每逢这时刻,自己就理由充足的很,小腰一板,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去摘槐花了,因为奶奶说槐花窝头很好吃……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父母往往是转怒为笑。嗔怪着说你就知道吃,为了吃什么都不怕了……

当然,真正的槐花窝头我也没吃过几口。不仅仅是爸妈,包括奶奶都不让我吃,说那个没营养,不如馒头有养分,小孩子吃窝头会不长个子……

回忆起小时候的这些场景,感恩于这个美好的世界。能让自己有一份美丽可以回忆,能让自己有幸看到这美丽的槐花,更感恩于这个世界让我有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将回忆轻轻放下,转眼看眼前的美丽槐花,想着如今再也不可能如儿时一样攀爬树上摘花了,而心中的那份槐花的清香却未曾改变。轻轻撸下几朵花瓣,放入口中,一股清香瞬间直通心底……五月的季节,因为有了槐花的相伴而变得不再普普通通。虽然槐花的花期很短,但是那份短暂的美好,却已经深深刻在了心间。

曾经不理解槐花为什么不在阳春三月开放,为何不在桃李争春的时刻添加上它独特的白色?后来才逐渐领悟,原来它属于人间的君子一般,不张扬,不傲气,独自一个默默装扮着初夏的风景……槐花开放在五月,有着独特的质美!

在树下站着,嗅着沁人心脾的香气,这是一种极美的境界。无需用过多的语言去描述它的美好,只消一句话来讲:清香的槐花,造就了美丽的五月!而处在槐花香气里的我们,应用一颗虔诚之心去感受这份美好的幸福……五月槐花香满楼,人间最美的时刻!

清香盈盈,我为你落笔成花

文/白衣清尘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题记

那一天烟雨朦胧了江南,油纸伞消失在雨巷那端。石桥下画舫里,伊人独倚。纤手光洁如白藕,眉目低垂,研磨粉底。菱花镜映出一尾清丽,素手执眉笔,勾勒眉山黛岫。

江南丁香女子。青丝绾,红袖垂。一支白玉簪别住了如瀑云鬟,轻颤。执一叶绢伞,不疾而来,不徐而去。唯留一尾清丽的背影,消失在诗画那端。雨落在女子的眉眼,失了语言。以缄默的姿势端坐如莲。只因伞骨泛苍白,结着忧愁的女子迷失在黛色的瓦檐。

辗转红尘,漂泊流年,时光二十载。银笺小字里,浮浮沉沉也只留下简短的平平仄仄,譬如师兄,譬如师姐。泛黄的梅花篆清晰诉说年代的久远,许是长久未曾见面,恍若隔世。有些人,即便隔了三生,再相见依然亲昵,没有距离。

你是一朵温暖的女子,开于热情的盛夏。初相遇,把你念成杨柳依依,再相见,知你柔情脉脉。你是一颗琉璃的玲珑心,干净剔透。若是有幸,定在长安与你邂逅,赠你一枝岭头梅,许你千年江南春,倾听光阴的故事。前世,你定是雨巷深处的一抹天青,山为伴水为邻。不然,今生何以清浅如斯,静婉如斯。他年,无论我在与不在,惟愿你安好。

韶华。这二字映入眼帘,若年少的不羁,立时疏狂恣意起来。鲜衣怒马,襟口酒痕缭乱,听得一声扬鞭,把长安踏成洛阳。记得当时风流人家,白衣风华,碧玉年华。翻开桌案上的书卷,眸子追随着晓色。看你把江南雨,江湖剑写成碧落黄泉。一如说书人手中的折扇,画满桃花。竹笔写河山。

宋时二十桥明月把相思豆燃得火红。秦淮河水把画舫摇得意乱情迷。茶坊的说书人从长生殿讲到桃花扇,惊木一拍,顿成绝响。隔着红尘烟雨转身看。江南结成了一抹丁香幽怨。清愁遗留在水色江湖。只与你有关。

铺一笺素纸,研一方淡墨,执一杆竹笔,二十年来的青葱岁月,二十年来的笔墨等待,记忆中的红袖清扬,弦音流泉。阳光似金屑,白云素棉。徜徉词海,淡墨晕染,写一番锦绣珠玑。深深浅浅,勾画出水之湄的蒹葭伊人,

铺开素笺,旧纸新墨写着花笺小字,我袖底中的余香,纸上墨香依旧缱绻,属于人若桃花的那一年清风,吹旧了心言。“落尽梨花月又西”,我只妄想挽住两袖凉风,掸落经年中所有的纤尘,从前世到今生,与你相遇江南,走过苍苍蒹葭,走到一如诗书里的地老天荒。

在写满记忆的词句里,我一遍遍读你,想像你的容颜!轻轻地走进一阙思念的心田,你是我纸上的女子,被薄薄地铺开,遍布柔软的字里行间!回首,泪眼朦胧!浅启朱唇,扬眉的瞬间,我就将词里的意境描写!隔着岁月的门,叹息的流年!斑斑印痕,凝结的一抹伤情别恨。

明月清风为伴,踩着古韵悠悠的节拍,笔歌墨舞,站在红尘之外,看千山万水等若迷尘;看五千年的时光,在发稍上轻轻掠过,琅琅心弦,凭栏的是柔肠千结;在诗书熏染间,采弦上月华,拔流水芬芳,于天涯处,入画入诗,写尽了风月无边。

江南的古巷落了雨,水墨走湿氤氲的眸子。红尘,你不知我过往,我不辨你余生。我们只是在最深处蓦然回首,然后擦肩而过。原以为最平常的惊鸿一瞥,不料衍生绕指柔。若雨落心湖,荡起一缕漪涟,唤起一丝绮念。桃红柳绿妆点了江南的如花美眷,书生千金执手共赴万丈红尘。莲开忘忧,竹生紫林。青衫红袖千古恨,素衣清颜永伴黄卷。

我一直相信宿命。我也相信缘份。无论宿命还是缘份,这样的相遇带来的是一份欣喜,这样的相知成就了一种美丽。我们是如此相像。我们却又不尽相同。有我,为你研墨掭笔,篆书冬雪春柳的呢喃细语。为你配色勾勒,素描夏荷与秋叶的水墨丹青。岁月中,我们一起细数。如沙漏指的分分秒秒。你我共同走过,似尘如烟的日日年年。咫尺。天涯不远。

眼里眉间,装着一份牵挂,也读着对眸里同样于我的等爱。季节的嬗变里,你我相遇人间最美的四月。彼此相惜相怜。经年岁月后,我们还能以耄耋之岁醉心香茗。于青山绿水间,坐看云淡风轻,笑语聚散离合。携手一起听流水潺潺,尘缘依旧。

朵朵,别介意它的华丽吧,当内心盛满牵挂,只有有韵致的辞藻,才能替代我遥遥的翘首,去爱,去感知,去尽情游弋。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无关岁月流逝,无关花落花开。倾落,清尘,安然,平生。

天青色里,我将奔赴一折纸扇上的江南。黛色的瓦,水色的墙,茂盛的留白。约定的月中天,约定的杏花巷。一个约定的回眸,我便会落入有你的故事。如一计小小的阴谋,只为途中能与你相见。

浮生若梦,正如红尘,深一程,浅一程。因缘三生写,碧盏盛清泉,一世长安。

一缕桂花泛清香

文/青青子矜

人们通常喜欢两种花:一是玫瑰,因为它是爱情的象征,它颜色娇艳,像一团团燃烧着青春的火焰,在空气中弥漫,飘渺而又迷离,人们渴望爱情,赞美玫瑰,但它浑身长满了刺,往往会扎伤与之亲近的人,"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当有一天青春远去,红颜渐老,是否还有人会记得曾经的那束玫瑰?

二是荷花,因为它是君子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们敬重它,爱戴它,可是它不恋尘世浮华,不喜红尘纷扰,渴望温暖,期盼那份感动,不让现实来敲击我们脆弱的心灵,但你却只能远观,点点滴滴都在时光之外。

空降杭州之后,走在街边小巷,总是会闻到淡淡的香气,清新而悠远,你循着这似有若无的幽香,慢慢走近,总会在几经拐弯后找到那么一株,枝叶郁郁葱葱,藏在满树的绿叶里,羞答答地绽放的桂花。入秋后各种植物开始衰败,有的树已经开始落叶,但是只有桂花,仍然生机盎然,叶子墨绿墨绿,绿叶丛中的桂花,发出阵阵幽香。

站立在桂花树下,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感受自然的灵动,心事于片片花瓣中次第绽放。当时间改变我们的容颜,能否有如今天这桂花,经霜经雨,分外清香。

清香满荷谷

悄悄地,我来了,为了一个曾经的承诺。

端午节,因为陪同好友游走关山,下山的途中见到了你,你硕大、碧绿圆润的叶片引得友人阵阵赞叹,他们为你议论纷纷。我说这是野荷,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农历六月初开花,花色黄,黄豆大小,清香四溢。同行的朋友有人约定,说是到时候来看野荷花。

时间已是七月下旬了,该是野荷开花的时候了,我两次启程都被暴雨所阻,莫非老天爷有意作难,不让我去赴一次心灵的约会!心里便很是纠结,莫名其妙的烦躁。

今天是个薄阴的天气,天气预报上说是有小到中雨,我是不能再等待了,带上一把伞孤身进了关山,来看我的野荷。

阴云低垂,山径无声。只有喧嚣的的溪流陪我同行,偶尔一声两声的鸟鸣衬托得群山更寂静,我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比往日清晰了许多。峰回路转之处,眼前豁然开朗,河谷里一条碧绿之上,高擎着无数黄色的花絮,蜜蜂嘤嘤嗡嗡忙着采花粉,蝴蝶翩翩起舞,沉醉在这清香之中。

我静静地立在河边,看着满沟的碧绿,浸润在浓郁的芳香里,双眼竟然湿润了。朦胧中出现了少年时的我,在如注的暴雨里头顶野荷叶,艰难地行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奔向学校或者回家;在毒辣辣的太阳下,我们放学后躲过老师的眼睛,钻进野荷谷里捉迷藏、打水仗,那个清凉啊、那个惬意啊,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浑身湿透了浑身也浸满了野荷花的清香,不止一次的被父亲拧着耳朵拎回家;到了秋季,我们把野荷花的杆折断,把中间的隔膜捅开,在山上放牛的时候灌上水背上,口渴了就牛饮一气子,那个舒服啊,啧啧啧!谁家修房,打好的土坯子苫上野荷叶,再大的雨都不怕被淋坏……野荷,这种既好看又实用的东西,给了我们山里娃娃多少欢乐啊,给了山里人生活上多少方便啊!

邻居家的莲莲,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因为她家就她和姐姐两个娃娃,家境殷实的很,隔三间五就有白面馍馍吃。我家就可怜了,除非是大年三十过年才能吃上两三顿白面,平日里的菜糊汤都没有稠的喝。莲莲性子柔和,寡言少语,圆满的脸上一直露着甜甜的微笑。每次她家烙了白面馍馍,她都会掰开一半,用荷叶包裹好偷着塞进我的书包里。每次吃了白面馍馍,我都万分感激,只是没有啥东西可以回报与她,只能在太阳毒的时候,折一朵荷叶捂在她的头上,看着荷叶下她那粉嘟嘟的脸蛋,毛茸茸的眼睛,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东西了。莲莲给我偷着送白面馍馍的幸福日子持续了两年多,直到小学毕业后她大不叫她再念书了。到我高中毕业那年,莲莲已经被他大许给陕西凤翔人了,那年的深秋,一个阴沉沉的日子,一头青色的叫驴驮着她出了山,远嫁陕西了。

不知什么时候,天上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珠汇聚在荷叶上,凝聚成一汪汪清亮的晶莹,宛如莲莲那明亮的眼睛。我静静地伫立在野荷边,任凭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和衣服。青山依旧,人面已非,莲莲走了,我的乡亲们也走了,去了山外的新农村,只有野荷没有走,依旧春生夏长秋枯,依旧在深山老林展示着她的碧绿,飘逸着她的芳香。无论是否有人在意,她的碧绿依旧她的芳香依旧,惟其如此,每年的夏天和秋天,我都要专门来看你,赴一场老朋友间的约会,不为别的,只为曾经的欢乐和记忆!

凝望中,我恍惚不已,眼前竟有无数的莲莲在嬉戏。

桂花说

文/红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吾独爱桂之馥郁芬芳,香气袭人。

金风过处,清香满怀,花香如美酒,醉人;花香如美人,迷人;花香如美景,勾人;那沁人心脾的味道,就像似火的热情,让人难以抗拒;那不期而至的清香,就像山重水复的惊喜,让人莫名感动。

桂树第一次为我所见,可以追溯到儿时过中秋那一轮圆月里永远也砍不倒的桂树,满是神秘。

在读小学时,教室外的小操场有几棵桂树,那阵阵花香便伴随我们长长的整个秋天。

后来在一农户家门前看到一棵高大茂盛的桂树,还没有开花,心里就想着,这棵树要开花来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会闻到它的花香吧。

我们大学校园美极了,各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花儿绽放,冬季有淡黄清秀的腊梅,没有叶子,只看见一朵一朵娇小玲珑的花儿立于枝头,走近了,会闻到淡淡的清香;春天三四月有绚烂的樱花,开得浓重热烈,有东坡大江东去的粗犷豪放,一树一树的全是密稠娇艳的花朵,美得让人心痛。那纤尘不染的白玉兰宛如高傲的公主俏立枝头,无人能够,它的花期很短,十来天左右,像一只一只小小船儿一样的花瓣会轻盈落在草地上,夏季的睡莲静卧水面,安详静谧。

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来临,最香的桂花就盛装登场,校园里的桂花很多,一到秋天,整个校园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教学楼前有一大棵桂树傲然挺立,金黄色的细细的花躲藏在叶底下,探出脑袋,挂花花形很细小几乎被叶子全挡住了,远远望去只看到点点嫩黄。

桂花的美不在形而在神,它没有美丽娇柔的花瓣没有鲜艳夺目的颜色,它的花瓣几乎没什么形状,含蓄内敛,毫不张扬,它在枝头时清香可以怡人,它离开枝头后可以入药养人,它拼尽一秋奉献自己,香留人间。

金桂飘香,意味着收获,意味着团圆,意味着犒劳。秋高气爽,似乎也只有这低调而不失奢华的桂花能给这旷远的秋天带来一片浓浓的情意,让人的回忆里都是浓浓的花香。它的香浓而不腻,雅而不俗,恰到好处,让人心旷神怡,是秋天最美不过的味道,如果没有桂花酝酿的香味,想必秋天也会寂寞很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桂花,花之香神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桂之爱,同予者何人?

微风送来桂花香

文/田治江

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忙碌,微风从开了一半的窗户里吹进来,就会飘来淡淡的桂花清香。往往这个时候,我再忙也要抬头看一眼那盆放在窗台的桂花,内心充满了欢喜。在心里对自己说,它终是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有了桂花清香的回报。

平时喜欢养花草,对花草就格外留意。记得一年前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在小区的院子里经过,无意间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淡淡的,也是随微风而来的。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花会这么清香,便一边使劲地嗅着,一边顺着花香一路找了过去。最后才发现是一株桂花树,开满了一树细碎的白花,看着那么小、那么细碎的花朵,竟然会那么清香,而且是那种淡淡的清香,不喧哗、不张扬,似有似无,但又是实实在在的香,就不由的喜欢上了桂花。

在网上查了一下,桂花有好多种,已初步确定桂花品种32个。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以叶型而言,有柳叶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之分等。当然对我来说,只想要一株桂花足矣。

我先是在网上查看,准备从网上购一株回来,但一看到那么多的品种,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再说我也怕那么远的路,邮回来我栽不活。为此我先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在小区院子的桂花树上剪了段枝条,准备通过催根,看能否催出根来,结果没能成功。不知道是方法不对,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那一枝到后来枯死了。

转眼到了开春,有一天我经过广场,看到有人在那拉了一车花摆在那儿,我仔细看了一下,就有一盆桂花,不大,可以说是很小的一盆。当然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品种,但从它当时开的花上看应该是银桂中的一种。我一问价钱,说是三十五元,我感到有些贵,就走了。到了第二天,我又经过那里,看那盆桂花还在,我又问了一次价,摊主说卖三十五元,你想要的话就给三十元,我还是没有买,回到家里之后,就想如果二十五元卖,我就一定买下,为此我又从家里赶到那里,就对摊主说,你看你也剩下这一盆桂花了,能不能再少点,你看我回去后又来了,也是诚心想要,他说那这样吧,你给二十五吧,不能再少了。我赶忙给了钱,端着那盆桂花走了。

回来之后,找了一个盆子,给它换了盆,然后把它放到了办公室里阴凉的地方,我知道刚才换了盆的花卉不能晒太多的太阳。谁知过了一周时间,叶子差不多把三分之二都落了,原来开的那些桂花也都落光了,这让我很担心它活不过来。后来我到专门卖花的地方,请教过他们,他们告诉我需要通风和晒太阳。我看了看办公室,惟有窗台上能晒到太阳,要通风就必须留半扇窗户,不然是没有办法的。

还好,这次叶子尽管还有落的,但没有原来落得那么严重了,但是说真的,和我刚买回来相比,现在只剩下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叶子了。我想如果它能坚持活下来,也说明它和我是有缘分的,如果活不下来,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也只是按照网上说的,不能给它浇太多的水,只是每天给叶子上喷一些水,对它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谁知它竟活了过来,重新开出了花,并重新散发出了桂花的清香,这是让我十分惊喜的。

现在,只要有微风吹进来,就会有桂花的清香飘过来,淡淡的。是一种回报,更是一种惊喜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