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寒露文章

2022/12/18经典文章

寒露文章(精选7篇)

寒露为恩

文/路得之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是为寒露。

桂花落后,白昼开始以晴日居多,夜晚却日渐寒冷袭人。季节变换间,乍暖还寒,确实让人难以将息。早晨还穿着毛衫,中午又换上七分袖的长裙。若不嫌麻烦,却也有趣。几乎在一天之间,高大的胡杨树也换了衣装。前日还是绿影婆娑,今早已是满树蝴蝶了。树叶落了,又是另一番美景。拣一片秋叶夹在书间,一举多得。

寒露时节,柿子当红。桃源多柿子,口干舌燥时,摘一个火红皮裂的柿子吃下去,颇有奇效。吃不完的柿子就任其挂在枝头,留给天空的飞鸟们。柿子性寒,可清热润肺,生津养阴,正是金秋时节所亟需。物之贵贱,不在乎其标价,而在乎其价值和功用。于悠然之人,咀一个柿子,饮一杯菊花茶,赏一轮明月,便知足矣。

秋日雨水一般不多。可秋自有秋的道理。

中秋过后,收割的季节也到了。镰刀多已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收割机。农夫咧笑着大嘴把稻谷运回家后,每早晨便急巴巴地等着东边的太阳出来。若恰逢阳光灿烂,只消三个太阳天,便可将稻谷收进粮仓了。那满仓的稻谷,不仅是肚腹所需,也是农夫所乐。所乐和所需能合而为一,实为一大幸事也。秋日若绵绵多雨,农作物易生虫害,收割进来的稻谷也易霉烂,则成了一件祸事。岁月无情,季节却有心。秋天雨水少了,离不开水的花草蔬菜又当如何?夕阳下沉时,丁香、水仙都蔫了似的耷拉着身子,菜园里的白菜、萝卜苗也都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可是到了清晨破晓,它们都活了过来,而且还长高了一截。它们全身都挂满露珠,冷冷的,凝结在叶面上,像是一串串闪亮的珍珠。傍晚刚种下的菜苗,夜间若滋以寒露,翌日便生根存活了。相反,若一夜降雨,则就香消玉散了。无论是在高山原野,还是阳台路角,寒露所至,都能带来复苏的生命和清新的滋润。秋天的枯干因有了寒露而不残败。若无这冷而重的寒露,枯干的又何止是菜园和花圃?所幸沧海桑田,寒露却恒常在秋末的深夜如约而至,适时而降,降在高山低谷,凝结在树梢叶尖。人若想采一捧洒落心间,也不过是在黑夜里、在寒气凝结间,如花草般静立守候罢了。

寒露种麦正当时

文/肖龙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日,正在收拾化肥种子的老农,看着东方缓缓升起的朝阳,喃喃地说了句流传了几千年的农耕谚语。这句谚语,从不因为是口口相传,而失去它自身的严谨与科学。

就在前几天,天干旱的可以,久违了的雨水似乎跛了足,迟迟不来。土地板结严重,像脱了水的干肉,硬邦邦的。当笨重的旋耕机将犁铧深深楔入土地,钢铁与土壤相互摩擦,发出“沙沙沙”的声响,惊动了裂缝里的蟋蟀,纷纷跳出来四散奔逃。深耕起厚厚的土层,有经验的老农伸手抓起一把土壤,使劲碾碎,随手撒开,土屑随着温热的秋风飘去,引来老农一声叹息:

“气温高,无墒情,种麦怕是不行哩!”

这是对传统农耕文化深谙于心却又无奈的喟叹,也是对秋收、冬播,收获和希望的翘首企盼。皖北大地地处黄淮之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恰当反映了广袤的淮北平原播种小麦的最佳时机,反映了农耕文化之于地理纬度和时间维度上的精准。传统农耕文明讲求的就是对节气的精准把握。早不行,晚也不行。而季节也似乎很少辜负农人对它的期望,不然,那农谚或许早就已经消亡。

这不,就在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到来的前几日,天气突然来了个大转身,北风乍起,气温陡降,本来燥热的晚秋,一夜之间多了些萧萧肃杀之气,带来了降温,也带来了降水。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10月8日,寒露节气如约而至,而阳光也在最好的时候光临了深秋的第一个雨后。

深秋已至,露已寒凉,冬播自然开始了它应有的进程。已经腾空了的芝麻地、玉米地早就耕好,万事俱备,只待降温和雨水。雨水一停,阳光洒落,农人再也坐不住了,拉上化肥和麦种,一个油门,便驱车来到了田地里。将化肥和种子交给机耕手,自己往田间地头一站,像一位将军,指点江山,意气方遒。机耕手在农人的指挥下,或深,或浅,或密,或疏,不到半个时辰,一块地便播种结束。

农人把未来一年的梦想交给了土地,虽然那只是他众多梦想中的小小一个。那笑容写在了老农的脸上,那对梦想的希冀也就随着在笑容里荡漾。

“那当年……”刚说出三个字,老农突然欲言又止,声音里似乎带着些哽咽。那当年的岁月,已不再回来。那当年的艰难困顿,也不会再回来。当年一年积攒一堆粪,用板车拉到地里撒开,晒粪三天,再用钉耙钯地,或用牛拉犁铧耕地,然后男女老少齐上阵,拉耧的拉耧,扶把的扶把,一个秋种冬播总要半月有余,耗费的是时日和体力,收获的是汗水和辛酸。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而今已是日月更新,科学精进。所有的进步都写在老农的脸上,写在他秋阳一般灿烂的笑靥里。节气自打农耕文明以来一如既往地沿用着,而时代却在日升月落中不断地前进着。土地是一本书,起行于上的笔已不再是那古木为管的苍毫。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早已仰起了腰,笑对黄土面朝天,看一行行的文字根植在土地上,听一句句诗行伴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在这个最适合播种希望的季节里,落地,生根,发芽!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节气虽恓惶,但却给人留下了一个跨越今天与明天的希望。麦子已种下,有风有雨有阳光,好日子定将不负农人心。要不,老农为何抬着头,看着丽日蓝天,不自主地又说了一遍:“寒露种麦正当时哦!”

寒露

文/屈绍龙

进入寒露,天气逐日转凉,田野里,是空旷的,是开阔的。往日的喧腾,退出场地。

阴但无凉意,橘黄色的太阳尚能直射,但它的光热程度已大大减弱,退出往日场所。

瓜果植物及梅豆仍有残花,或金黄,或洁白,或粉红。金黄是花朵在秋天首选的颜色。

树下早晨已有一层落叶,它的叶子不是全体渐黄,而是绿色的主体中,斑斑点点出现黄叶。

农民在公路两旁晾晒玉米粒,金黄色,像是路上洒满了黄金。

秋虫仍在鸣叫,蟋蟀的纺车声及拉长声音的单声的不知名虫的鸣叫。

小麦,进入播种期,田地像受孕的女子,等待良种的匹配。山坡上,棉田里,棉絮的景象,与日减少。慌忙的人们,开始往家里收获棉花秸了。

高粱、芝麻、大豆……涌进农家,场院里,玉米似山,大豆似塔,芝麻、高粱点缀装扮农家的场面,成为五谷丰收的图案。

喜鹊散布在麦田里,星星落落,不时从某个地方发出它们的叫声。

酸枣大大小小地挂在枝条上,小孩子的手,不敢触及,怕上面的针刺划破手面。野菊花,一点也不示弱,怒放在山坡的每一个角落。

偶尔,清晨,道路两旁农民看见晶莹的霜花,《诗经》的话语又在耳畔响起。

近九点钟天阴加重,太阳完全隐没。雨意很浓,远方已被岚气所笼罩。雾气弥漫至地面,气温也降了。

麦苗在土里孕育,日子在绵长延伸……

寒露

文/可言

今日寒露,太阳到达黄经195°,霜气寒冷,即将凝结。

寒露时节,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唯有菊花盛开。古人在这菊香满溢的时节,喜欢收菊作枕,让菊香入梦乡。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解释了此举的妙处:白昼闻花,其香仅在口鼻;黄昏嗅味,其味直入梦魂。人在沉睡状态仍有花香萦绕,在古人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妙境。

此外,睡菊花枕还有清热疏风、益肝明目、治疗失眠的功效。宋代的陆游活了85岁,据说他长寿的秘方之一,便是缝菊入枕,枕着菊香入眠。这一习惯,他保持了数十年。到了晚年,他对此仍念念不忘,写诗深情地回忆到: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菊花枕的一种制作方法是:取干菊花1000克,川芎400克,丹皮、白芷各200克,晒干后,一并装入枕芯即成,一般每个药枕可连续使用半年。

也曾有朋友送我这样一个枕头,我笑问,你送我枕头,是想让我梦见你吗?朋友说,人生本就如梦,又何须梦里见?不过是愿你在某一瞬间能有清香入梦,不误入歧梦而已。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茫茫寒色里,那一叶孤舟,于芦花深处,孑然一身,遗世独立……以前论及菊花,我眼前总不由浮现出这样的意境,大约在此冷冷清秋,这二者同是卓然不群,不苟于世的。

但,它也能酿菊花酒,作菊花枕,出入于我们寻常百姓家的酒与梦,于是我知道,这肃杀秋意里静静绽放着的悠然孤芳,却也是不避尘俗的。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这本是东坡语,但用在此菊花身上,不也很契合吗?孤标傲世携谁隐的菊花,却原来也这般温润如玉,平易近人。

寒露入暮愁衣单

文/浮生未歇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是日寒露,寒露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时节的气温较低、露水增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这时北方正值玉米丰收、种植冬小麦的农忙时节,但对于南方来说,寒露期间的降雨量日益减少,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忽觉花儿带点愁,那堪风雨助清秋。昨夜一场及时雨,今日晴空碧如洗。雨打开心窗,走过漫长路,恍惚望见年华的深处,犹如金秋送爽雨后雪白花儿里的点点红,那是希望。

忽觉花儿带点喜,白色秋花像银子。一路走来,忘记多少载风雨,时间的变迁冲淡了心中曾经的执著,似水光阴如花落无痕,来时无声无息,去时又是那么匆匆。白花花的虽不是银子,却是心头里的花仙子。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天空细雨蒙蒙,龙吐珠带雨,花蕊像是蛇吐信子。绿叶却恋恋不愿变黄,只好随风飘零。且敬往事一杯酒,愿以后岁月更温柔。转眼已过国庆黄金周。天渐寒,心要暖。秋已深,诗意浓,我驻足落叶秋风里,是日寒露道一声:朋友,珍重!

秋深寒露

文/罗文博

今年阳历十月八日(也就是阴历八月二十九日),十六时十五分,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寒露节气这半个月气温,从凉爽向寒冷过渡,节后就能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深夜的露水越来越寒,几近凝结,没有窝巢,露宿野外的鸿雁忍受不了,它们成群结队飞上天空,排开一字形或人字形队列,向南迁移。民间有“雁不过南不寒,雁不过北不暖”之说,大雁成了物候之征,南飞转冷,北飞转暖。

时间真是不等人啊!不经意的翻看日历,在恍恍惚惚中,寒露竟已到了。一年二十四节气,寒露是第十七个。转眼间,节气已过了大半,换句话说,这一年也已过了大半。

秋,越来越有深意。到了寒露节气,大雁南飞,菊始黄花。月露清冷,梧叶飘黄。“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寒露时节,凉气加重,会有人叮咛,添衣加被。秋深处,满目秋黄。落叶随风,菊花满堂,柿子枝头笑,蟹黄味道长。

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以来,人们似乎重新对它提起了兴趣,二十四节气也仿佛在一夜之间重又变得伟大。不过对于我来说,它依旧是一首简单的歌谣,是“春雨惊春清谷天……”的熟悉的歌谣。

“寒露”多么诗意的名字。苏老先生《赤壁赋》有言曰:“白露横江。”多么美得一幅画啊!白茫茫的水汽横贯着江面,在白雾中是远方群山的朦胧。不过生长在北方旱地的我,就只能想象一下了。“寒露”顾名思义就是寒冷的露水。这将此时的天气描述的多么恰当!露水是寒冷的,但仅仅是寒冷而已,还远没有达到要凝结的程度。若不是如此,那寒露岂不是抢掉了霜降的饭碗。古人将一年的天气如此分割实在是一种大智慧。古人用它来经营农业,而今人则需用它来诗意的栖居。

秋风吹来带走了最后一丝绿意金黄色的世界里飘荡着的是远去的温柔,再也没有喜鹊的鸣叫,再也见不到大雁展翅。时节来临了软软的厚皮菜,也开始在晨雾中披上白发阳光下羽毛,蓬松的冬鸟哆嗦在树枝上享受着,最后阳光温暖的赐予忙碌的小松鼠,正着急的搬运着松果储存冬天的粮食,胡同中的老大爷依然在棋盘上博弈纵横交错的马炮拼杀间拉长了影子……

秋已近半,浅色背景的天空中风轻云淡,时光紧抓着岁月的手,伫立于蓝天下,看悠悠往事划过后留下的道道痕迹,风轻拂,如孤独的灵魂说着流年留下的沧桑,我站在城市的角落里一如既往的孤单,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遥望着远处自由的方向,那是梦梦开始的地方,就如初播种的季节,在心底悄悄种下了某些种子,经过了春的孕育,夏的成长,到了这一秋收获了满满的欢喜或悲忧。于是,在这个暗香残留的忧伤的季节里,用自己微弱的呼吸,努力吸允最后一丝花香。

寒露时节中有一个大节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按阴阳理论,物极必反,九已盛到极点,再往下便要回到一,九九相逢更是大不吉,所以重阳节许多风俗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避恶禳灾,如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之一(清明、中元、重阳、除夕), 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地区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

清新的初晨,繁花碧草上,闪烁着露珠,纯净透澈,不染微尘,仿佛天使盈泪一般。很想将她轻轻掬起,但怕惊了她盈盈的晨梦。 俯下身来,却发现,露珠里的映像,更是美轮美奂:七彩霓虹,绿野阡陌……仿佛,恋人梦幻的花园。

传说,露珠和水晶,可见千里之外,那么,你再也逃不出我的眼,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依稀,人群中的你,朝我走来,笑意盈盈,那一刻,小鹿撞怀……

望着满树盛开的花,开了又谢,究竟,等待着什么? 执着的又是什么?一季花开,犹如人的生命:萌发、生长、怒放,然后枯萎、凋零!又如,红尘一梦中人与人的相逢,不也如此吗?生在这美丽而又遗憾的世界,不得不为美好的遇见而欢喜,又不得不为短促的相逢落泪,生命,缘分,原本,一切都是这般的脆弱,这般的无奈。

此刻,心乱了,整个世界好像弥漫着的不是花香而是你的味道,初遇你也是桂花开的时节,你翩飞进我的红尘之内,让我感知世上竟还有如此温馨的佳境?花开花谢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时光之痕在你我之间设下了深深浅浅的屏障,从此,我的眼泪就如同晨间的露比花瓣还要多…

寒露时节,万木逐渐凋谢萧落,唯独菊花生长茂盛,绚丽多姿。元稹诗赞“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品种上百种,不过有些是盗菊之名,不足以傲霜者,实非真菊。菊为逸品,枝贵疏而劲直,花贵稀而硕大,花瓣以钩为上,若针为次,毛又次之。菊以黄为正色,白为副色,然红、紫等各色亦多有佳品。白菊花还具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杭白菊” 特产地浙江桐乡每年九月初九都要选美推举菊花仙子。

其实,每个人的心脏都形如树叶,其功能也极相似。在人生所有的风暴或者漩涡中,保持一颗灵魂的完整、一颗心的湿润是多么重要,就同那些完整而湿润的树叶对于树的重要性一样。而支持这一切有只有自己始终坚守的信念。正如月亮和苹果,正如秋叶和杜鹃。

  花,终归是落了,只留下萧条的色彩和声声残殇的哀叹,深深地潜入心底,浓浓地融入心扉!一路随来,除了一种落寞的心情就是多了一份无尽的思念。每一朵花开里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欢喜的亦或是忧伤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情结,停留在生命中最美好的花期里。然,花开一季,落了一地,人们只是看见了花的舞姿嗅到了花的芬芳,可又有谁明白花瓣上那一滴寒露的别样情怀?

白露秋风,寒露霜降。清冷的月光见证着岁月的更替,也向一切悲秋伤怀的人们阐释着秋天的真实涵义。阳光初绽,葳蕤露繁。我幽幽地想,若露珠是天使梦中的盈泪,那么天使的梦定是最芬芳的梦了……

啊,秋天,除了悲壮,你还能给我怎样的感受呢?寒露是一串串相思的山泉,洒下心灵的甘露,牵挂的嫩牙破土而出,长出片片关切之叶,开出芬芳鲜艳之花,结出累累友谊之果,化作一个个小小的祈福,朋友,寒露到了,天凉了,记住加衣裳!

寒露登高唯见菊

文/乔忠延

若不是还有菊花在开放,白的,红的,黄的,紫的,缤纷纷,闹嚷嚷,引来数只尚未长眠的蜜蜂、蝴蝶,上下翻飞,左右蹈舞,寒露很可能被视为一个肃杀的节气。

是呀,听听这名字,寒露,露水都是寒凉的,寒冷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千秋寒露,寒透千秋。白居易看到的是,“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韩翃看到的是,“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天地间生灵活脱的万物,哪能承受了这般冷遇?这时节能够与寒露相厮相守的唯有菊花。

唯有菊花不畏凉,不畏寒,在寒露时节凛然独放。

若是用一种物象指代寒露,那肯定非菊花莫属。菊花就是寒露时节的灵魂。世间开花的草木多不胜数,入秋后才开的可有几个?人活名望,草争春光。春风稍吹,春温稍暖,万千花蕾争先恐后,争分夺秒,打开自己,舒展花瓣,亮出花蕊,让蜜蜂,让蝴蝶,闹嚷嚷忙碌于自己的花芯。菊花则不,不争春光,不贪夏热,那些时令忙碌着锦上添花的极多,何须自我!菊花出场时,“此花开尽更无花”,她在装扮日渐寂寥的田野,她在美饰日渐荒落的山壑,她在延展心旷神怡的日月。世人爱菊,爱菊花之淡雅,之清幽,之高洁,禁不住把那份吹皱胸间池水的感受凝结在笔端,抒写出来。

陶渊明写下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郑思肖写下的是,“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板桥写下的是,“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在众多的菊花诗里,元稹格调最高,“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句“此花开尽更无花”,写真了菊花的生平,评价了菊花的品质。从此,菊花在万紫千红的花色里独树一帜!

以致一部《红楼梦》也离不开菊花,还要捧出菊花,为奢靡慵倦的日子,注入一点洁雅的情趣。那一伙儿宝哥哥、黛妹妹们,不作诗则罢,一作就是菊花诗,还要多达12题: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和残菊。菊花何曾还是菊花,早外化了,化为节气就是寒露,化为人格便是洁雅!

寒露因菊花而靓丽,因菊花而洁雅。寒露时令还包含这一个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节,重阳登高,重阳吃糕,重阳佩插茱萸。登高,能够远眺;吃糕,糕与高谐音,还是要高寿。佩插茱萸,缘于茱萸能够辟除恶气,能够抵御寒气,寄予的也是健康长寿。重阳节定在农历九月初九,因为九是国人向往的最高数字,没人敢要十全十美,十是顶点,到了顶点就会下坠。九月还要九日,尽管极高,却不是巅峰,还有上升的空间。重阳节是最高的节日,把这个古老的节日定为老年节顺理成章。

重阳节属于老年,这里集纳了丰饶的硕果,集纳了高洁的品格,集纳了珍贵的智识。人到老年犹如时近重阳,走过春的滋荣,走过夏的葱茏,走过秋的繁盛,如今豪华落尽见真淳,进入一个澄明澈亮的境界。才明晓重阳节登高何止是去攀登峰峦,是年深日久,不知不觉早已登上了人生的高巅。青春岁月“会当凌绝顶”的豪情,经过一路坎坷崎岖,不弃不离地跋涉,终于达到“一览众山小”的顶端。杜甫充满豪情的人生设计,未必不是每一位老者的晚景写照。只是莫比较,山中树木有高低,哪怕我最低,只要我已尽力。更何况出发的始点不相同,有人在低谷,有人在山麓,有人在峰腰,有人生来就在山脊。莫比较,不忧伤,寒露就不会入心胸,登高一望日间暖,月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