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孩子文章

2022/12/16经典文章

孩子文章(精选20篇)

盼过年 怕过年

文/王秋女

春节前,人们的心情很纠结、很复杂,从年初忙到年尾,天天铆着劲不敢松口气,就盼着春节好好放个大假,但又怕过春节长假。

譬如我,最怕的就是回谁家过春节,之前公婆说房子要拆迁,得租房子住,出租房里样样都不方便,今年过年回不回来就随你们了。这可把我高兴坏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去公婆家过年了。先生就顺水推舟地送我个顺水人情,说既然不用回去过年,那今年我们春节就去旅行吧。

我早就规划好线路,酒店也预订好了,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公婆那房子一直没拆,现在正式通知下来了,要过完春节再拆。于是公婆又说了,今年是最后一年在老房子里过年了,大家一定都要回来,好好过个团圆年!唉,我这几天尽忙着取消各种预订。

我怕回公婆家过年,一是我去了他们家,我爸妈就要落单了,这种永远是无法皆大欢喜的单选题,不管选了谁,总是一家开心一家愁。而更让我烦心的是,公婆家是个大家族,而且他们那儿有个风俗,就是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要大宴宾客,一家家轮着吃过去,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一个春节长假下来,起码得胖八斤!回来又要为减肥抓狂!不过这倒也罢,更让人郁闷的是,这满桌子的美食也堵不住人家的嘴,每次去,总有三姑六婆各种盘问,记得我们当年刚结婚,第一次去他们亲戚家吃饭,每个人都问我们什么时候要孩子?现在呢,我们孩子都上三年级了,总没话说了吧!没想到,自打前几年二胎一放开,现在一见面,全来问什么时候要二胎?我说不打算要二胎。立马巴拉巴拉地劝:“再生个女儿多好,刚好凑个好字,你看谁谁谁刚生了个女儿,多好啊!”

我很想说万一再生又是个儿子,拆天拆地你们帮我带?难得碰到几个不劝我们生二胎的,刚想松口气,又来问我家孩子成绩了,中不溜儿的成绩,这问得孩子不高兴,我和他爸也没面子。当然,人家问我家孩子的成绩不过是个伏笔,接着马上开始炫耀自己的孩子考得如何如何,被评为三好生什么什么的。唉,这鄙视链真是无处不在啊!

像我这种已婚已育的资深妇女都怕过年,身边那些未婚的单身狗朋友更怕过年了。我有位资深单身狗朋友,已经连续五年赶回家吃个年夜饭,然后大年初一就出发去国外度假了,我们眼红他洒脱自由,他哀嚎不已,我何尝不想好好窝在家里吃吃喝喝过春节啊,只是实在受不了亲戚朋友的毒舌逼婚和强迫相亲!

那按理说像我公婆爸妈他们,总不怕过年了吧,其实也不尽然,天增岁月人增寿,每到年关总要感慨一句:“又一年了!”言下之意,带点无奈带点不甘。还有更怕的是各种无所不在或明或暗的攀比,过年儿女们回不回来,回来时开的什么车、送的什么礼物、包的红包大小……甚至孙辈的考试成绩,都能比拼一番,也是令他们喜中有忧。

这么一数,好像只有小朋友们才盼过年,有玩有吃有礼物有压岁钱,当然,前提是不能问考试成绩噢!

不过大家虽然嘴上叫着怕过年怕过年,可到底还是心心念念地盼过年,这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不就是盼着这个团团圆圆的日子?即便是有点小膈应有点不痛快,可一过完今年这个年,又开始盼着明年的年了!

一个馒头五十里

文/刘建武

读到一篇《包在校服里的馒头》。说的是,一个妈妈问8岁的孩子学校早餐好不好吃,其本意是担心学校伙食,结果孩子理解成妈妈想吃学校的馒头。此后的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从抱着的校服里,拿出一个洁白的馒头,告诉妈妈说,他早餐没吃,给妈妈打包回来了,并说:“它是干净的,你看是用纸包起的。”妈妈被孩子深深感动,俯身紧紧抱往孩子说:“我的好孩子!”认定“这当然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馒头”。

由此,让我起了一个馒头五十里的往事。事情发生在1960年,那是人人都在饿肚子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我在省城上初中,妈妈在老家务农。放暑假了,我急切地往老家赶,心怀喜悦,因为又可以见到妈妈了。但到家后却不见妈妈的身影,一问,才知道妈妈被队里抽派,到五十里外的东干渠做工去了,很可能到我假期满都回不来。这让我闷闷不乐。但让我惊喜的是,在第三天的傍晚,妈妈回来了。母子相见,那份欣喜异常,真是没法形容。更为惊讶的,是妈妈随即从打开的小布包里,拿出一个馒头,至今我仍记得清清楚楚,这个馒头,白净白净,不是圆的,是四棱四角的方形,个头不小,应是四两面的。一问,才知它是妈妈的早饭,妈妈实在不舍得吃,专门带回家来,好给我们解馋,那时别说白面馒头,就连窝头,也是珍贵无比。

事后我听妈妈说,她估计我该放假回来了,就向工地请假,说:“我儿回家了,我要回去见见。”工地负责人先是不允,妈妈说:“随后我多做些日子的工,还不行吗?这假,你还是准了吧!”这样,妈妈才被准假。那时没有公交,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五十里山路,妈妈硬是一步一步走回来的。而一个馒头五十里,这中间,有着妈妈多少的慈爱深情啊!

一路上有我

文/望岳

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迎新年长跑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家长与孩子一同奔跑的意义更是与众不同。我想对同学们说,这里面蕴含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你们的热切企盼。孩子,我想对你说,在你的奔跑中,一路上有我,与你共同经历;在你的人生旅途,一路上有我,陪你走过,这是我不变的承诺。

孩子,当你还在母腹中躁动的时候,你的母亲曾自私地说:“真不想让孩子出生,她一生出来就脱离了我的怀抱。”但你终究要脱离母体,伴着你的第一声啼哭,是母亲的眼泪,有苦痛也有喜悦。当护士剪断脐带,可剪不断的是母亲与你的血脉亲情。你闭着眼,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可母亲却筋疲力尽。母亲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睁开眼就寻找光明。

孩子,当你蹒跚学步的时候,我站在你的对面,鼓励你大胆走过来。你跌跌撞撞地伸出小手,我张开双臂守护你。当我背着你登上山峰,山峰没有你高,山路也没有我的脚长。当我与你共撑一把伞,走过风雨,我就在你身边,你就在我心里。

孩子,当你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你的母亲又自私地说:“真不想让孩子长大,她一长大就脱离了我的视线。”但你终究要踏上求学之路,如一个舞者,舞出你人生的精彩,有汗水,也有欢笑。你背着书包上学,犹如戴着镣铐跳舞,是束缚,但也是一种规范。学业的压力很沉重,但就如军人的负重行军、运动员的绑沙袋练跑,是你人生的必修课。你辛苦,但父母也不轻松,父母背负了生活的重担,也是你人生的启蒙老师,引领你到光明的地方去。校园生活是紧张的,也是活泼的。你压力大,但你的老师也并不清闲,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浇灌、培育、修剪枝杈。你有同学,可以说知心的话语,因为同龄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你可能对父母不说,但你会对同学敞开心扉。但请你不要忘了,在你成长的旅途,一路上有我,父母和老师默默地付出,总是给予,从不索求。

学校开展许多活动,运动会、歌咏比赛、兴趣社团,你可以一展才华,让青春飞扬。你是活泼的,也是快乐的。而我,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此刻,我们即将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将一起踏上长跑的赛道。你将一路奔跑,踏出青春的节拍。你是自由的,为自己奔跑,你也是班集体的一分子,将在班级方阵里与同学携手并进。人生就是这样,你自由,但也受集体的约束,你为个人,也为集体的荣誉而奔跑。这过程,有付出,也有收获,痛并快乐着。但是,孩子,不要忘了,在你前行的路上,有老师和父母陪着你,共同向前,永不退缩。

孩子,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的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

夜 访

文/猫

倚杖望晴空,疑云几万重。

--------题记

夏日的农家忙碌得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是劳动的最好时间,地面上的热气开始消退,凉快的风开始吹起来。到了村里,除了狗的叫声外,就是树上的蝉鸣。

老人们在为外边劳动的人准备晚饭,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农家小院里才传来鼎沸的声音,晚上八点钟左右我们到学生家家访,带着学生的班主任。每年我们动员学生读中职学校总是煞费苦心,今年也是这样。碍着班主任的面子,家长们不好拒绝我们,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当中,我们发现了不屑。

我们认真地给他们讲国家的政策,对比着一些学生读中职学校之后成功的例子,他们大都不相信,有个家长问我:“你孩子没有考到高中,你送他读中职学校吗?”,这个问题还真的让我不好回答。于是我们讲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加上班主任的分析,家长才勉强同意在自己有空的时候到学校看看。

我们为什么选择在晚上到学生家家访,原因很多:白天他们忙,不好打扰;

就算他们白天不忙,他们也拒绝接待,据他们说,每天村里来好几波招生的单位,说的话,大同小异,所以家长无所适从。到了晚上,他们大部份在家,或者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家。

努力了一个星期,终于有十个孩子家长同意来学校看看,于是我们安排学生接待,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直接,不带任何色彩。

有了这些孩子作基础,我们再回到他们村里动员其它孩子就不那么费力了,只是家长们心里还在问:这样的学校能够学到东西吗?

这样的问题我们没有直接回答,直接回答也没有用。

一年半以后,二年以后。有家长来我的办公室请我到外边吃饭,我婉言谢绝了。他们这个时候才体会到学一门技术,孩子干什么都比别人强的道理。只是有的家长到这个时候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看来中职学校总是煞费苦心地招生是不行的,学校需要办学实力,不然,你就是今年把学生招进来,不给他们一个好工作,不让孩子们学得真本事,明年,你还敢下到农村,尤其在晚上。那样办职业教育,学校走的都是夜路。走夜路是要摔跤的。

夜访,我在招生时年年坚持,农村的夜是那样的宁静!与农民促膝长谈,距离也那么近,同时我们也能够听到他们真实的看法、想法。我们不希望农民对中职学校的教育再“倚杖望晴空,疑云几万重”,我们要用我们的真诚换来农民的真诚。

搁笔的时候,我还在夜访回来的路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母亲的心思

文/刘勤利

这些年,一直在外打拼,很少有时间多回几趟老家陪母亲。

母亲还和以前一样,终日和父亲一起死守着曾经养育过我的那方土地,从不愿意多离开家几天。

我的老家就住在淮北平原的一个小镇上,祖辈们大都以锄地皮子为生。母亲一生共生下我和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五个孩子,唯独我长相丑了点,母亲和父亲一起用从土里刨来的钱供我完成学业后,不甘于像父母一样死守黄土地的的我,便到了距家几百公里远的城市闯天下了。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等我有钱了,一定要把母亲接到城里来享福。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母亲每天还是那样地在乡下辛劳着。其他的的兄弟姐妹们尽管也有像我一样的梦想,但是各自成家的姊妹们依然在为各自的家而辛苦忙碌着。因为我们的忙碌,而母亲的任务又多了一项,那就是每天也要非常忙碌地照料着她的孩子的孩子们,而且非常乐意。用母亲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再苦再累,只要看着孩子们工作开心,当母亲的就心满意足了”。

由于工作的繁忙,每年节假日回家,我都要多买些过节礼品放车上带回去,或者多给母亲一点钱。母亲总是推辞,再推辞,但还是拗不过我的坚持。每次回家总是和母亲说不上几句话就回城了,总觉得对不起母亲,心里想也只有用钱能够安慰自己那份歉疚了。而每次在我离开家时,母亲每次都是依依不舍的站在村口,送了又送,这些就让我觉得对母亲充满愧疚。

去年夏天,母亲突然小肠气复发,被送进县医院做手术。我带着车子急忙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被送进了手术室。我们兄妹几个就只有守候在手术室外。等待是漫长的,待手术结束后,母亲醒来时第一个喊得就是我的名字:“胜利呀,你那么远,咋也过来了呀?工作忙不忙?”我连忙哽咽着说:“不忙不忙,只要你没有事,我们就放心了”。母亲笑着说:“放心吧,孩子,老天爷还不到收我的时候,等你们都功成名就了,我还要一个一个去给你们看家呢”?说话间,我看见母亲眼角里溢出两行热泪,那是对子女们鼓舞的泪。我暗下决心,绝不会辜负母亲的期望。

母亲出院后,我想把母亲接到城里散散心,可是母亲就是不肯,说是在家住习惯了,到城里不方便,楼房住的太压抑了。还是在父亲的一再劝说下,母亲才开了口说:“那我就二次进城吧。”

其实,我知道母亲为什么不来我家住的原因。她是太爱儿子了,一是在我家住不方便,又帮不上什么忙,天然气做饭不会用,全自动洗衣机不会使,接送小孩又怕迷路。其次是做饭不敢多向锅里放东西,记得第一次母亲来我家时,那还是用烧煤球炉做饭。一个星期天的中午,爱人受领导指派,和市里组织的采访团一起到外地采风去了。我正在书房里敢写一篇专题稿件,母亲正忙着在厨房里做饭,待孩子回来一起吃饭时,我看到桌子就炒了一盘小菜,忙问母亲,今天怎么就炒一盘菜,这怎么够吃呀,冰箱里不是有鸡和鱼吗?咋不做呢?说着我就开冰箱接着做饭去了。

不一会,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上幼儿园的儿子忙喊爸爸,爸爸,爸爸,奶奶哭了。我非常好奇的问母亲?怎么了?怎么了?母亲就是不作声。后来在我连忙追问下,母亲才说出事情的缘由。母亲说:“东西又不是我买的,儿媳妇回来后,还以为都是我吃的呢”?我听后,忙笑着对母亲说:“都啥年代了,哪有那回事她有那个胆量吗?再说你这个儿媳妇她也不是那样的人呀!……”我一连串的打趣,让母亲破涕为笑。

说实在的,直到今天,我知道在我家兄妹五人当中,母亲一直牵挂和放心不下的人就是我,长这么大除了说媳妇让母亲操心外,我没有让母亲再为我多花钱。母亲也一直感到愧疚的是,五个孩子当中,只有我买房子没让父母给一分钱。几个儿孙大都在母亲的拉扯下成长,唯独我的孩子,没有在母亲面前撒娇成长。

但是我一点也不怪母亲。因为每一个母亲在儿女的心中都是无私的,母亲那颗春天般的心会永远萦绕在每一个儿子的心田。无论儿子走多远,也永远走不出母亲的牵挂。

感悟母爱……

文/仇恒泉

微风携一阵温馨,云翳拭一角晴朗,便知是春了。又是一个饱含深情的节日——母亲节悄然向我们走来,随着节日的来临,我对母亲的思念也与日俱增起来。思念对于我—一个置身异地的游子来说,总是一张厚重的网,网住我,一尾从红尘出逃的小鱼。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母亲因事外出,将6岁的女儿锁在家中,当他回家的时候,发现女儿正悬挂在窗户的缆绳上,摇摇欲坠。母亲慌忙丢下手中的包裹,急中生智,拼命朝窗台下方跑去。孩子落下来了,接住孩子的母亲重重的摔在地上,她顾不上疼痛,大声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孩子安然无恙。事后,有人根据这位母亲当时的位置与窗台下的实际距离进行了测试,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出来了:母亲当时瞬间的速度已超过奥运会百米速度。是的,母爱创造了奇迹。

母亲是苏北人,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一个连自己生日都不知道的女人。也许在她的一生中无法创造美国母亲那样的奇迹,然而她像更多的普通母亲一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行动,诠释着对子女所有的爱。

70年代的故乡,交通闭塞,山贫水瘦。在那个温饱都是奢望的年代,母亲是一株生命的劲草,她用柔弱的肩和粗糙的手为我们支撑起一方天空。母亲没有文化,但却尊重知识,她始终认为贫穷的根源源于知识的匮乏和教育的落后。我上小学五年级的那年夏天,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大地像负重的老人,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热浪一阵紧似一阵的掠过地表。田地干的裂开了嘴,庄稼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抗旱保苗成了当务之急。在这节骨眼上,外婆病重。万般无奈之下,母亲放下手头的活计,去了江苏。目睹父亲羸弱的身体,还有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我选择了辍学。事后不久,母亲回来了,她把父亲狠狠地责怪了一番。第二天一早,母亲拎起我的那个时代特有的草绿色书包把我撵到了学校。

和现在的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童年没有卡通玩具、唐老鸭和米老鼠的故事,没有电视和肯得基,属于我们的是大自然的绿、夏夜的萤火虫、流星雨与小人书。那时的农村是没有电来照明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在天黑之前全部做完。在夏天,遇到月朗星稀的夜晚,我们便早早地卷了蒲草,到稻谷场上去听老人们讲一些草莽英雄或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在那样的夜晚,母亲与叔婶总是四处寻找我们回家睡觉。我们总是表面应和着,暗地里又趁着她们的睡去,溜到李姨家的瓜地里偷摘一些成熟或半成熟的瓜果。为此,母亲没少到李姨家赔礼道歉。时间久了,李姨也不好意思再计较我们我们这些“蟊贼”了。每到瓜熟的时节,便主动分些给我们和邻家的小孩。

过年是贫穷岁月里,我们最快乐的时光,那时,我们可以增添一件新衣服或获得长辈们的五毛压岁钱。贫穷是一种财富,它会使一个人早早地懂得是非、明白事理。每到春节,我总是告诉母亲,我什么都不需要,比起同龄人,能够让我上学已是我最大的知足。每每此时,母亲眼中便噙满了晶莹的泪水,母亲的泪水是幸福的。她知道,有一个懂事的孩子远比一切重要。

静静流逝的岁月一晃三十多年,在这人生的长河里,理想隔着雾霭,重重复重重,追求横着坎坷,曲曲折折。不管怎么说,我和弟弟、妹妹找到了一个欲望与梦幻同在、属于自己安居乐业的城市,这是对母亲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几十年的最大慰藉。如今母亲,已是两鬓斑白,额角上爬满了纵横交错的鱼尾。我们总想把母亲接到身边,以尽孝心,母亲虽然也曾到城市里居住了一阵子,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去。她说城市是个笼子,她不习惯城市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淡漠,不喜欢年轻人庸懒和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住惯了矮矮的黄坯房,习惯了落日中袅袅炊烟的母亲,如今仍居住在乡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思念的藤蔓,牢牢缠着的是母爱,因为母爱,无数寂寞的日子我已经把寂寞嚼碎,无数孤独的日子我已把孤独嚼碎,就像嚼了沾露夜草的马,使我变得膘肥体壮。

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叶片秀长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丽,姿态高雅别致,色彩绚丽娇艳,使人目迷心醉,这就是康乃馨。母亲节快到了,本想送一束母亲之花,然而我的母亲,一个连生日都不知道的女人,她当然不知道安娜 (Ana Jarvis 母亲节创始人),也不需要康乃馨,她需要的只是子女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份理解和常回家看看。

母亲节到了,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快乐。

金婚赞歌

文/李俊辉

今年“十一”是公公、婆婆的金婚纪念日。我和爱人特意陪二老提前到附近的照相馆拍照留念。

进了照相馆,当我帮婆婆换上红色的唐装后,婆婆主动挽起了公公的手臂。看着二老脸上洋溢着幸福,我的思绪飞回了二十年前。

结婚不久,我就听家属院里的叔叔、阿姨说:“你公公、婆婆都是院里的老好人!”公公是位爱好广泛的能工巧匠,我们新房的橱窗、衣柜都是公公做的。左邻右舍谁家修个电器、换个门锁他也是有求必应。老宅拆迁时,婆婆深明大义,在公公的支持下,亲自到居委会开证明主动放弃房租继承权,成为老街坊们传颂的佳话。

人们都说天下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婆婆待我像女儿一样,嘘寒问暖,一个星期的饭菜都不重样。逢年过节,我也会给婆婆买上几件新衣服。以前,婆婆不会织毛衣,但她担心我们受寒,专门向邻居求教,在冬天来临之前给全家每人织了一件马海毛毛衣。

更难得的是,我休产假那年因工作需要,提前两个月上班,我担心刚出生的女儿,犹豫不决。公公、婆婆得知情况后宽慰我:“辉,放心吧!孩子由我们照看,你安心上班吧!”

此后,每天10点,公公抱着孩子,婆婆带着做好的饭菜坐公交车来单位的宿舍等我下班。遇到风雪天,公公把孩子揣在大衣里,婆婆一手扶着他,一手提着保温饭盒,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过来……

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望着二老饱经风霜的脸庞,我心潮澎湃: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你们一起走过;多少人生坎坷,你们相互搀扶。你们一起承担家庭的重担,在平凡的人生中写下了辉煌的赞歌。

我们都是傻孩子

假装很坚强。其实,在我们内心的某个角落,一直保持着婴儿般原始的柔弱。

我们期待世界充满糖果。至少,总有一颗是和我们假想的一模一样。而事实却永远不可能那样。

也许看起来很美,感觉不对;要么感觉很美,看上去不对。好看的鞋子往往不一定合脚,合脚的鞋子却可能不一定好看。仿佛进退两难。却不知幸福往往,与一种取舍的智慧有关。

所以我放弃了高跟鞋。在我看来,放弃高跟鞋就意味着放弃虚荣心。因为我相信女人如果不为穿给别人看,讨那份沾沾自喜的虚荣,没有多少人是自愿忍受那份累与痛的。

毕竟尘世让人累与痛的事已太多,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舍得再让你累让你痛。

真正爱你的人是主动、自愿的包容和适应,而不是凭感觉,假想了一个模式,让你去迎合、去碰运。真正的爱是需要舍己的,甘愿为对方着想而不单求自己的益处。

其实世界上最舒服的鞋子不是水晶鞋,而是拖鞋。因为简单,放松。

世界上最舒服的衣服不是金缕衣,而是睡衣。因为体贴,温软。

世界上最让你幸福的人,不是财富、青春、美貌并集,各方面完美的无懈可击,而是洗净铅华,甘愿谦卑在你身边,受到伤害也不愿离去的人。

正因为如此,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想不到要珍惜。总以为还会有更好的。其实,人生已经如战场,无论我们在战场上凯旋而归还是败下阵来,我们需要的绝不再是战场。我们需要一个家。一双等待我们的拖鞋,一件干净的睡衣,一个,可以和我们相濡以沫、彼此拥有,并能相互承担委屈的人。

我们都是傻孩子,因为我们都不懂得什么是爱。当我们用眼睛、用感觉去寻找、去揣摩爱的时候,却忽略了爱,是要用心的。

我想美容

文/荒原斋主

我老了吗?尽管体力,思维还可以,但确实老了。

不要说我是被同学、同事从小王,大王、老王逐渐叫起来的。就说我这个儿科大夫吧,我毕业实习及分配到医院工作的多年里,家长带孩子来门诊时,都说让叔叔看看,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家长对孩子说让伯伯看看了。又过了几年,我虽然从政了,但是有些家长也会带小孩子到办公室找我咨询咨询。啊!此时他们让孩子叫我爷爷了。

我老了吗?自觉不老,这能行吗?

去年夏季里的某日晚饭后,几个邻居在一起散步闲聊,老陈指着前面正玩耍的张工的孙子说,这孩子刚会说话,他看看你就知道应该称呼你啥了。

出于好奇,我们一起都围过去了。

有的问孩子你叫我啥?答姐姐。

有的问孩子你叫我啥?答叔叔。

还不到五十岁的喜喜的奶奶问孩子叫我啥?孩子答奶奶。

后楼的张老太问孩子叫我啥?孩子答老奶奶!他把“老”字说得很重。张老太说孩子好聪明啊,去年俺孙子结的婚,今年就四世同堂了,不叫老奶奶还行吗?

我走过去,亲切地把他抱起来说:“你仔细看看我这个‘伯伯’,你该叫我啥?”他说:“爷爷。”

我又整了整帽子,把领带抻整齐,又问:是伯伯吧?他说不,是爷爷。

此时我才服气了,我真的成了爷爷辈儿了。

由于这个刚会说话的孩子给我下了结论,我便很在乎自己了。乘公共汽车时,喇叭里说请给老年,体弱,孕妇、小孩让坐。只要是我一人站着,我想喇叭里指的这个老人就一定是我了。有时有些年轻人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我心里就不得劲。我想我于好多年以前从第一次乘坐公交车起,就知道给老、弱、病、残让座。到我老了,境况竟会这样?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有老的时候。

家家都有母亲,母亲都有十月怀胎的甘苦。

特别是我看到耄耋老人或孕妇站在年轻人的身边,任凭司机怎样重复按喇叭呼唤给老人和孕妇让座,年轻人低下头来就像铁钉一样钉在座位上时,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要是我的孩子这样无礼貌,我非跟他发火不可。

此时我萌生了美容的想法。容貌年轻了,一是不需要别人的照顾,即不需要别人让座。二是也可以照顾别人,即名正言顺地在车上给老、弱,残等需要关照的人让座。

某日我瞒着老伴去一家美容店,一问电子祛除面部皱纹一次五千元,共做五次。我一听这个天价可以买部二手车了,那暂时免了吧。

耳不听不愁,眼不见不烦。好在我的办公室距我居住的小区只有几站路,知道我脾气的孩子们,给我弄了一辆座位很矮的自行车。可是老伴坚决反对,因为这段行程车水马龙,拥挤不堪,经常发生交通肇事事故。再说我市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都发免费乘车卡,上车一刷,得了。

去年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把我们老两口接去赋闲,我外出乘公交车的机会多了。北京的社会风气好,我一上车,坐着的年轻人都争着站起来给我让座,我受宠若惊,真是不好意思呢!

回到家里我指着自己满脸皱纹对老伴说,我要美容了。

她说你又不是知名演员,美容一下延长艺术生命,多在舞台上得瑟几年。你美容?你得了精神病了?

我把我的理由述说了几句,她一笑了之。

再次向老伴说美容的事还是在我们住的这个城市的感触。

路过我们小区大门有三条公交车路线,行程分别是8、20、23公里,乘客高峰期,人挤得脚几乎不着地。每逢到站喇叭里都说请给老,弱,病、残、幼、孕让让座吧。由于近年市委市府狠抓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教育,都会有人站起来把座位让出来。偶尔搭讪得知他们中间不少是上下班的职工。以后我看到那些面容憔悴一身倦意的乘客,就猜定他们是下夜班或是忙碌了一个工作日的职工了。

辛苦了一夜的中青年人还站起来给他人让座,我心里又不是滋味;当他们让座给我时,我总说我不远就到了。可是有的人执意硬拽强拖把我按在座位上。他们那个实心实意的热情劲使我心里暖意融融,但他们那满脸的疲惫却使我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酸楚。是疼他们?是嫌自己长的一派老相,说不明白。唉!假如他们是我的孩子呢!

大凡是人都有这样怪脾气,人家不把你当块咸菜时你心里不舒服,人家把你捧上天了你又很过意不去。于是我又想美容,以便加入到中年人行列,悠哉任意乘坐公交车,避免他人给自己让座时推推让让的尴尬了。

老伴从我的朋友那里知道我的确有美容的念头后,在闲聊的当儿对我说,去年你在博客上发表的人的老化进程的高见,还真的应验了呢!我又一次强调我美容后显得年轻的出发点,一是外出旅游或是探亲不需要他人过分照顾自己,二是在公共场所尽自己的努力去关照别人。

衣橱满满话幸福

文/王义静

又该整理衣柜了,打开两组衣柜,塞得满满当当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衣服,老款新款皆有。有媳妇买的,儿子购的,女儿送的,自己选的。加之以往的衣服还新,单是各种羊毛衫就是几十件。去年还捐了不少衣裳给边远山区的人家。看着这些衣服,心里无比高兴,但又有点烦恼,太多了,扔掉可惜,不扔又一般穿不到。最近两年冬季都是穿全羊毛的羊毛衫和纯羊绒大衣及羽绒服。春秋夏季服装比比皆是。我盘算着,过些日子让儿子找找信息,把部分不穿的衣服,捐送给边远山区那些暂未脱贫的人们。

看着这满满的衣柜,我不禁感慨万千。现在人穿衣服讲究款式质地,尤其是年轻人,买件衣服穿不了几次,感觉不合适或者式样过时就不穿了,去追赶时髦重新购买新款。而我们从艰苦岁月过来的人,总是舍不得随便丢弃,又想穿些新款,所以造成衣柜拥挤。

回想起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们缺吃少穿都很贫穷。我父亲在县粮食部门工作,家庭经济条件还能维持。我那时八九岁,夏季两件圆领衫,春秋季两套单衣裤,冬季一套棉袄棉裤,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别的孩子还在羡慕我呢。有许多与我同龄的孩子,真可谓是衣衫褴褛,破鞋烂袜,一到冬天脸上、手上、脚上,到处都是冻疮,才真是可怜呢。

“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这句话是当时针对孩子而言的。那时还未计划生育,每家都孩子多,一般买不起新衣服给小的孩子,总是小的穿大的旧衣服或者大人衣服不好穿了,修修改改给孩子穿。坏了打补丁,补丁摞补丁,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连袜子鞋子也是补了又补。

记得有一位邻居大婶,夏天我看到她身上穿的一件上衣,全是补丁摞补丁,补得很厚,基本上全是补丁连成一件衣服,我好奇地问她:“大婶,你衣服补得这么厚,夏天穿的不热吗?”她回答说:“不热,这样才凉快呢。想穿好的,哪来的钱?”

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十多岁了,就学着缝补做针线活了,自己衣服鞋子袜子坏了自己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一次,母亲不在家,我将她一件不好穿的旧嫁衣拿出来看看,中式大襟式样,粉红底上面印红绿花,我特别喜欢,但底边与袖口已坏。想改一下自己穿。于是我将坏的底边与袖口剪掉,这样衣长与袖长正合适,再将胸围改瘦点,重新缝起来。那粉红色花衣经过我自己修改后穿在身上非常得体好看。母亲知道后满脸笑容夸“我闺女能干”,婶娘们也夸我说“小小年纪,这么心灵手巧!”

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婚嫁江南,最好的嫁衣是灯芯绒裤子,短大衣面料蓝色咔叽布。想买两斤毛线织件毛衣,因当时市场紧俏没买到。后来有了两个孩子,小孩的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做,我会将自己不穿的衣服翻新,大改小,有时会用作衣服剩下来的小料拼接成各种款式的童装,也将孩子们打扮得清清爽爽。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穿着方面特别讲究,款式新颖,质地高档,缝纫技术先进,应有尽有。商店服装琳琅满目,国产的,进口的,各种品牌皆有。童装更是满架招展。老话说:“人是衣装,马是鞍装。”街上行人衣作美观,老年人服饰颜色鲜艳,衬托得自己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年轻美女更是婀娜多姿,儿童更加活泼可爱。改衣服,补衣服,孩子穿旧衣服都早已成为历史了。从没衣穿,贫困人家走亲访友向人借衣穿,发展到衣服穿不完,穿不坏,衣柜放不下,向边远山区捐衣服,真是天壤之别。

六十几年过去了,以前的情景总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看着满衣橱质地优良的衣服,幸福感油然而生!

离家的孩子

离家的孩子流浪在外面。

离开家了,开始过上班的日子,开始知道挤公车的滋味。

离开家了,自己赚钱自己花,才开始懂得如何节俭。

离开家了,在外头租房子,才知道一个家的分量有多重。

离开家了,没有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和暖暖的汤水,才知道在家当女儿多幸福。

人总是要长大,像小鸟一样要展翅飞翔要离开自己的家。

飞到外面的世界,才知道家的美好。

每一个有家的人都是幸福的。

无论是你出生的家,还是你后来自己选择的家。

珍惜在家的日子。

生儿不知父母恩

文/8心语

"快点回来,妈病了,需要马上送医院"!听到爱人电话里焦急的声音,小新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她急匆匆的跑下楼。一向身体很好的婆婆突然间病倒了-----急性脑出血。看着120医生把昏迷不醒的婆婆抬上救护车的刹那,一种要失去婆婆的感觉,强烈地占据着她的心灵。她突然觉得婆婆在她心中如此重要。"妈---妈---她大声呼唤,泪如泉涌。在婆婆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小新突然跑到医院的一个角落,面向天空跪下,一次又一次地磕头,泪流满面祈求老天爷:"求求你保佑我妈妈平安无事,哪怕让我少活几年都可以,求求你了。"

婆婆是一个善良温和,勤劳聪慧的人,在小新爱人十二岁的时候,公公就去世了,是婆婆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他养大。十几年前小新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投缘,婆婆一见到小新就拉着她的手夸她长的漂亮,说她像"女人不是月亮里"的主角--扣,虽然知道自己没有"扣"那么美丽,但这句话却一直温暖着小新的心,至少婆婆在心里很认可她。婆婆也很疼爱她,小新的妈妈离她很远,在小新的心里婆婆就是她的亲生妈妈。

孩子出生后,因为做生意忙的原因,孩子两个月就被婆婆抱到她那里一直照料。为了照顾孙女,婆婆关闭了辛苦经营了多年的小超市,孩子是婆婆一口一口喂大的,可婆婆从来没喊过累。孩子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为了不让儿子儿媳分心,婆婆常常彻夜不眠的照顾孩子,每天大孙女长大孙女短的叫着,乐此不疲。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小新虽然生了女儿,却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当然也不知道当父母的劳累,所以常常会把婆婆对孩子的付出当成一种习惯,觉得婆婆对自己的孙女好,对她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

孩子对奶奶很有依赖性,凡事也都想着奶奶,相比之下爸爸妈妈在她的心目中的地位就低了一个等级,这让小新有些嫉妒:"女儿是我十月辛苦怀胎生的,应该把我放在第一位。"孩子上学后,因为家离学校近,小新就把女儿接到家里。刚接回孩子那会儿,感觉很不习惯,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每天给女儿洗衣做饭就感觉多了很多事,家里一下子就乱起来了,心情烦躁时,有时女儿一闹就忍不住大声呵斥,孩子就会哭着去找奶奶。婆婆就会批评她们说:"对孩子要有耐性,刚照顾这么几天就没耐性了,我照顾这么多年都没像你们这样。"孩子突然离开奶奶,孩子和婆婆都会互相想念,女儿也会经常生病,只好把婆婆接到家里一起住。渐渐的,小新发现婆婆有些溺爱孩子,有时孩子不洗手就会抓起东西吃,小新让孩子去洗手,孩子表示不愿意去,婆婆就会说:"在学校里洗过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让小新哭笑不得。有时孩子喜欢到处乱扔东西,小新一管,孩子就哭,婆婆马上就会去哄:"孩子还小,大点就好了。"小新再解释婆婆就会掉眼泪,诸如此类事件让婆媳之间产生了很多矛盾,有时小新也会和老公唠叨,老公就会说:"谁让你从小没照顾呢,妈这些年多累啊,多理解她吧。""不是理解不理解的事,坏习惯养成了,以后怎么办啊?我也想照顾呀,还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小新据理力争,和老公也常常吵个没完。在一起生活久了,矛盾多了,婆婆在小新的心目中形象也大大打了折扣。

过了春节,小新回家给妈妈过生日,和妈妈诉说自己的烦恼。妈妈语重心长的和小新说:"孩子你才照顾多久呀,你根本就不知道照顾孩子的辛苦,孩子和谁在一起久了,当然对谁的感情就深,有矛盾要讲究方法化解,别伤了和气,你婆婆又不是不讲理的人,如果孩子要是你一手带大的,就能明白你婆婆的感受了······"

后来的日子里,小新遇到此类事件一概不会和婆婆争吵了,而是先和婆婆沟通好,然后一起来管教孩子,孩子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里渐渐长大,家和万事兴,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小新也觉得这个家越来越离不开婆婆。可就在这个时候婆婆突然病了。在手术室外小新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坐立难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手术室的门终于被打开了,小新一个箭步冲上去,看到还在昏睡的婆婆,抓住医生的衣角急切地问:"张大夫,我妈怎么样了?医生摘下口罩说:"病人已经脱离了危险,但淤血压迫神经,暂时还不能讲话,好好静养,会好起来的。""说罢,又调侃一句:"还是女儿好啊,还真像妈妈的小棉袄。",小新觉得脸上一热,嗫嚅的说:"她,她是我婆婆,但我一直把她当亲生妈妈一样看待。"

婆婆终于醒了,在那一刻,小新觉得她面前的天空一下子就晴朗了。她打来一盆温水,轻轻地说:"妈,我给你擦擦身子吧!"婆婆微笑着眨了眨眼睛。看着婆婆光秃秃的脑袋,憔悴的面容,小新突然觉得心被刺痛了一下,婆婆真的老了。"妈,以后家务活都交给我做,您该享享有儿媳妇的福了,这些年都是妈妈在照顾我们,辛苦了。""我也要照顾奶奶,我也长大了!"孩子突然跑过来,用力握着奶奶的手。一滴泪从婆婆的眼角缓缓流下……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许多人即使生了孩子,不亲自养育,也难知父母的恩情,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亲情的可贵。

拒绝平庸

文/胡平

泰戈尔曾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芸芸众生,有些人就好比森林里的木屑一般,曾静静地在空中旋转漂浮过,然后慢慢沉下来,渗进泥土里,很平凡;有些人就像蒲公英,随着风流浪了很久,路过了许多风景,最后回到大地的怀抱中;还有少数人就如同天上的流星,虽然瞬间即逝,却照亮了整个夜空。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是平凡一生,但是决不能成为平庸之辈。在你离开世上的那一刻,你应该能自信地对自己说:“我活够了!”“拒绝平庸”是我此生的选择。

在俞敏洪的一篇文章里曾这样描述自己:“我有着不安分的灵魂,总想四处游荡,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总是把我带向不可知的远方。即使让我坐在房间里,我也希望有一扇能够让我眺望遥远的地平线的窗户。”如果没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俞敏洪,没有现在的新东方。因为他也曾这样说:“我本来应该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生活,娶妻生子,在土地上劳作,然后在每天迎来朝阳送走晚霞的日子中慢慢变老。”可是他没有,他决心走出北大校园,开始自己独立奋斗的历程,创建了新东方学校,并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公司,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他学习中心。很喜欢新东方的校训:“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进入大学的我选择了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成为一名卓越的小学的教师是我的目标和追求。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不是“扮家家”而是玩“当老师”,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我总是要嚷着当“老师”,学着老师的样子,喊着“上课,同学们好!”,给他们批改作业,用红笔画着勾,写着自己的寄语……那时候心中总是充满着幸福的感觉。现在我也说不上为什么会有那种奇妙的感觉,“老师”,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很美的字眼,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在我做小学生的时候,我觉得“老师”充满着神秘感,“老师”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高中的一位历史老师也曾说:“做老师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让你保持年轻的心态,你总是和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在一起!”高考的时候,全班同学在车上一路高歌,老师感慨的说:“这就是青春啊!”当时对这句话没有太大的感触,如今回过头来看,才体会到其中的深意。这个世上有很多老师,今后我也会成为一名平凡的老师,但是我绝不会成为一名平庸的老师。我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绩。希望将来有一天也会有我的学生在他的作文里写到我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在《教师要学陶行知》的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很喜欢:“教育的每一天都应该是鲜活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应该有所不同。只有具备强烈的冲动愿景、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这让我想起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思想,他把教育生活化,把生活教育化,它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让孩子跑到田园里去,而且也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回归。一个初秋的日子,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来到田野,他们的面前展现出一派迷人的现象,一个叫莉达的女孩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老师,活着真好!”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能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自己,热爱生活,这也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信仰。

我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我清楚教育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尊重和敬畏每一条生命。真正的教育是需要真情感的投入的。今后我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教书匠,但也是个有思想的、有属于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活力热情的、有丰富情感的老师。

今年暑假去了我之前读过的小学,那句陶行知的话还在那里,和我小时候的一模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之前我一直不理解这句话,现在说实话,依然理解得并不十分透彻,我一直觉得教育也是“心与心的相通”,老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心灵的沟通,老师只有真正拿出诚心来教育孩子,我相信孩子即使现在不懂,在今后某个时候,也一定会懂的。我对自己未来教师生涯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贴近生活,用心教育;教到老,学到老;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注重细节教学。我希望自己以后能一个平和的心境来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学生。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你可以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但是你决不能成为一名平庸的老师,你要让自己的课堂有生命力,要让自己的学生觉得做你的学生是件幸运的事!做到无悔无愧!

妈妈,还有多久你才会老?

“妈妈,还有多久你才会老?”

儿子突然问了这一句。

老?似乎这个词离我还很遥远,但青春不是正在一点一点离我远去吗?

当有一天,我对孩子说:“妈妈年轻的时候……”,那时我一定是老了,可是今天,我该如何理解“老”这个词呢?

在父母眼中,我永远是个孩子,他们已经头发花白,辛劳一生,他们应该已经算老了吧?不变的是那对儿女关切的眼神,那一声声殷切的叮咛,“路上小心点”,“车骑慢一点”,“衣服多穿点” ……父母的心啊,不管你是三岁,还是三十岁,都爱你如宝!

这一切我是从何时才体会至深?

从有了自己的孩子。

有了孩子,意味着你的人生角色有了新的定义,从此有人会甜甜的叫你一声“妈妈”,你会疼他,爱他,教他,不听话时教训他,生病时照顾他,熟睡时凝视他,千百遍的端详他,那眉眼,那嘴巴,那神态,多像另一个我!

养育一个孩子,就像一个巨大的工程,你须是一个辛勤的园丁,默默付出无私的爱。看着宝贝一天天长大,如何迈开第一步;如何叫出第一声“妈妈”;如何用稚嫩的童音唱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童谣;如何搂着你的脖子,津津有味的听你讲童话里的故事;如何背上小书包满脸疑惑的走进学校;又如何蹦蹦跳跳的放学回来,和你一起分享学校里的故事……每一步,你陪他一起成长,直到他懂得以一颗幼小的心去关心你:“妈妈,不吃早饭肚子会饿的”,那时你会多么幸福,并有一种成就感!

就这样,他一天天在长大,直到有一天,他歪着小脑袋问我:

“妈妈,还有多久你才会老?”

宝贝,你可知道?妈妈和所有的母亲一样,都曾拥有一件仙女的羽衣,只因有了你,妈妈收起了那件美丽的羽衣,告别那段少女情结,甘心做一个平凡的母亲。

妈妈总有一天会老,到那时,孩子,你是否还会记得儿时的那首童谣?

长大在一夜之间

文/王军华

这几天突然降温,可能是前两天的感冒没有好利索,嗓子一夜之间痛得不能讲话了。勉强撑着去单位,水喝了不少,嗓子还是痛得难受,干得好像要冒烟。我甚至怀疑,喝下去的不是水而是“汽油”,疼痛的症状加重了。想休息几天,可是手头的活儿,进展不太满意。权衡利弊,还是撑着去上班。

今天早上听到闹钟的响声赶紧起来,给孩子准备早餐。到点了,喊孩子起床,居然发不出声来。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吓得我不轻,连拽带扯地想把孩子从被窝上里“揪”出来。小家伙一脸的不满意:“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对我温柔点?我就不能自己做主呀,我就是不起来!”我想大声说:“宝呀,如果再不起来,你今天就要迟到了。”我喊了半天,孩子说:“妈妈,你的声音怎么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不是睁着眼睛,我都怀疑你不是我妈。”我故意说:“宝贝呀,还不是因为你这个起床困难户呀,天天这样,妈妈生气一下子把火气逼到了上呼吸道,而这个发音系统,也是颇受牵连,现在只能发出沙哑的声音。”

孩子像个小大人一样,从被窝里伸出手,摸摸我的头说:“还好,没发烧。本宝宝可以安心了。”说完,她快速地穿好衣服,不到五分钟,就坐到了餐桌前。我赶紧把米粥,水煮菠菜,还有煮鸡蛋,放到她跟前。我正要张嘴说话,女儿用手势制止了我。她说:“妈妈,从现在起,你想说什么,就写到纸上,好不?我保证不再惹你生气。你也要做个乖宝宝,去看医生,按时吃药。”我的心里猛然一惊,这还是十分钟前赖在床上不起来的小屁孩儿吗?她的转变一下子让我无所适从。

吃完饭,孩子的第一张字条递上来:“妈妈,我想和老师请假陪你去看病,行不?”我赶紧在纸上回复:“孩子,不要紧,我给小姨打电话了,一会儿小姨会来照顾妈妈。你的学习不能耽误,赶紧去吧。”孩子看着我坚定的表情不再说什么了。

临走时,孩子把我抱在她的怀里,我的头只能抵达她的胸前,孩子已比我高出一头,这样的身高差距,看上去她好像抱着她的“妹妹”。孩子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妈妈,你有什么事,一定要给我电话。我会长着翅膀,马上飞到你的身边。”我把孩子送到楼道口,没有像以往一样,提着孩子的书包把她送下楼。

听着孩子“咚咚”下楼的声音,我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楼道里的灯会不会突然不亮,她会不会在楼梯里遇到坏人……我突然有些好笑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估摸着快到楼下了,我打开窗户,看着孩子在楼下的车棚把车推出来,熟练地把书包放在车筐里。她一回头,正好与我的目光相遇。“妈妈,外面的风好大,你赶紧把窗户关上吧,别吹感冒了!”孩子的背影越来越远,消失在小区拐角的胡同口,突然看不见了。我的心里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

在不知不觉中,那个牵着我学语走路的小女孩儿根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长大了。这个春寒料峭的早晨,见证了她的成长。对于我来说,她的长大好像是一夜之间,中间跳跃的速度,让我追赶不上。我想起有位作家的话:“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她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她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为父这一年

文/刘崭

前些天儿子周岁时,媳妇和母亲还有丈母娘商量着要给过个生日,然后搞个抓周仪式。被我费尽口舌、力排众议,最终以他太爷快“九张把”都不曾过寿的名义才给挡了。与其提前预测他以后能干什么,不如期待着他给我惊喜更有意思,当然更害怕他把我们辛苦布置的抓周摊子给掀了,难收拾不说,他长大要是当了城管我得多操心啊。

儿子降生,我悄悄将网名“放逐天际”改了回来。那些让人神往随心随遇的生活看来离我远去了。

我原本不是一个能受拘束的人,即使出门旅行,也不喜欢定好返程票。16岁离家求学,都是出于为了摆脱严父管教对自由的追求。娶了媳妇,像是天上飞的风筝,总有条尼龙线拉着,有了儿子,这条风筝线更像是钢丝。世界那么大,往后这几年我休想去看看了。

工作日我早出晚归,晚上七、八点才到家,多数日子在他睡觉前能陪伴他的只有一个多小时,这丝毫不削弱他对我的那股亲热劲,先学会叫的爸爸,每天他喊得最多也是我,这让媳妇很嫉妒。只能安慰:这是因为在他成年前,照顾他的生活是当母亲的主要职责,把握他的人生方向是我的职责,他潜意识已经知道这点了,才会跟我亲。取的名字也仅仅希冀他今生对自己喜欢的、真善美的东西去不断学习,《三字经》里有句“人不学,不知义”,所以享用冠名权的时候就给他定下个“知义”。

有人说儿子可能是父亲这辈子最伟大的成就,可我一直都没什么感觉。到有一天他突然开始含混地喊爸爸,尽管之前抱着他时教他叫爸爸,可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忽然给别人当了爹,我还不适应,要不是他奶奶提醒:“你儿子叫你呢,快答应!”才知道原来是叫我呢。一声声的爸爸让我不那么懵懂了,他开始听得懂大人说的话,突然知道递来他的好吃的,让人那么感动,甚至他开始知道摇头拒绝大人的要求,都让我觉得是大成就。

儿子眼下跟我亲,可能因为他能感觉到我是一个看得开的父亲,信奉1%的天赋比99%的努力更重要,不会像他爷爷强迫我小时候去学习乐器一样,逼迫他去学习那些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拿“别人家的孩子……”之类的话来说事,所以在我家,隐含着较劲、对比语气说邻居的小孩长了几颗牙、开始学会走了几步路……之类的话语坚决杜绝。上个月的一则新闻,说杭州一位医学博士,平时是带研究生的,却被上一年级孩子的作业撂倒,在朋友圈感叹道:“孩子,你比***强多了!你的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类似经历我早有真切体会,上学时,一次给导师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作业,让我颜面扫地,以至很长时间都不好意思见人家孩子。现在我倒觉得,孩子成长之路跟成人的人生路一样,都像是路上的行车,旁边车道看似通畅,拐进去可能就被堵得死死的,眼前车道看似行驶缓慢,也许过了那个拥堵点就是一路顺畅。

一直憧憬那种缥缈的随心随遇独乐乐的生活今生不属于我,但是看着父母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他们很多年没这么开心过,看起来都年轻了一大截,确认了这原来才是众乐乐。

唱给自己的歌

文/郭晓玮

漂亮的筱欧姐姐是时尚圈的资深记者,她在《写给自己的歌》一文中写道:“我们得决定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力求完美。”她说,生活仿佛一首歌,有时节奏和缓,有时旋律紧张。每一天,我们自己填词,自己作曲,努力唱好属于自己的那首歌。

在电台一期节目中,筱欧姐姐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在初为人母时毫无经验,为孩子的早教、未来的幼儿园、小学的学区房等问题忧虑,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好妈妈。后来,她想到了父母,学着向长辈和朋友们学习。现在,她的事业、生活越来越顺利,她感恩父母,也感谢她的孩子。

在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不把时间浪费在纠结和焦虑上,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

最近,有一句话在网上很火:“愿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愿你对过往一切情深义重但从不回头……”愿我的生活有意义、充满趣味,愿我遇到挫折时不害怕、面对挑战时不紧张,愿我悲伤时痛快流泪、高兴时开怀大笑。

如筱欧姐姐所说,生活,是一首唱给自己的歌。困惑时,懂得选择,放下纠结,抛弃焦虑,我也会唱好属于自己的歌。

有空陪陪孩子

文/郭军平

女儿小时候,我因为工作不太忙,经常还和孩子去去公园玩,我给女儿讲故事,给女儿折毛毛草,看着女儿逗蚂蚁玩;有时候我也和女儿追逐嬉戏,玩捉迷藏;捉迷藏,这个游戏女儿似乎最喜欢,到了现在,有时女儿都喜欢和我捉迷藏,我们在房子里躲来躲去,一会儿躲门后,一会儿藏在卫生间,一会儿我又藏在女儿的背后,让女儿好难找。老婆看着我们俩个玩得挺开心,也乐得嘻嘻笑。于是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家里其乐融融的时候,也许这就是人们说的享受天伦之乐吧!

到了后来,我工作忙了,带上了多年高三毕业班,有时又带上了班主任,更是忙得团团转。高三处于一个人基础教育的最高点上,学生们也正是走在青春年华的人生关键点上。全社会关注高考,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多多少少给高三师生带来了许多无形的压力。这不由得使学校抓紧了高三师生的在校时间,高三的课多,在校时间长,又几乎没有几个节假日,这已经是全社会的普遍现象,谁也不隐瞒谁,因为在每一名考生的人生的关键几步上,没有人愿意让人们唾骂,虽然牺牲了师生的节假日,但是似乎全社会都乐意,因为面临人生转折点的高三这样做,也才能让家长们放心。

后来在孩子学校门口附近有老婆的干舅在开门店做补鞋生意,这样我无论是接孩子,还是送孩子,就总能感觉到有个照应,闲的时候,我常常和干舅聊一会儿天。于是有时在我不能按时接孩子的时候,我就让孩子到她老舅那儿呆呆,毕竟也能有个照应,这样以来有了几年。

可惜,到了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干舅因为生意清淡,难以维持下去,就只好把门面转让了。于是在我接送孩子的时候,总感觉少了一个亲戚照应,心里还总是念着干舅的人情。干舅人虽然日子不太好,但是对孩子是很喜欢的,有时常常还把孩子高高地举起来,惹得孩子呵呵大笑。看着孩子能多有个长辈护着,我心里也是欢天喜地,因此,在干舅转让门面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心里是很难受的。孩子又要在放学时间孤孤单单的等我了,这在夏秋还不要紧,可是有时在冬春季节还很冷的时候,就让孩子要受点冻。

后来我们搬了新家,附近有所学校,于是妻子就和我商量把孩子转到了附近上学,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去接送孩子的麻烦了,这样可以给我们腾出时间。到了这所学校以后,孩子因为上学近,的确方便了我们。开始我们还害怕孩子不习惯,妻子让我先送送孩子,到了后来,孩子和同学们混熟了,干脆就提出不让我们接送了。

现在孩子就经常和院子里的一个小朋友关系铁的很。这个孩子家里离我们楼不远,长得很秀气,文文气气的,她们俩个还真是玩得来,经常放学上学都要缠在一块。有一天,我刚刚下班,急急忙忙地往回赶,路上就看到这俩个小家伙正在玩过家家,她们玩得可高兴了,我看看时间不早了,就喊了声:“郭敬茹,赶快回家。”她们俩才不跳了。

后来,我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休息日,我想把孩子带到公园玩,可是女儿死活不去,说要找白佳怡玩,我说:“爸爸好长时间没带你去公园了,今天天气好,爸爸又有空,快走吧!”可是孩子就是不去,我问孩子什么原因,孩子说她要和白佳怡写作业,我怎么劝说,孩子都不去。为了不强孩子所难,我还是让孩子去了白佳怡家。看着孩子高高兴兴的背影,我忽然有点失落,以前我在孩子眼里高大的形象顿然失落,我这时忽然才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有和孩子玩了,谈心了,难怪孩子渐渐离我远去,去寻找自己的精神伴侣去了。这时我才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么失败的父亲。

是啊,人生就是这样,一方面,我们常常在人生的旅程忙忙碌碌的奔波,而当我们获得了自己的一定成就的时候;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悄悄地失去人生某些珍贵的东西,比如亲情等。于是,我下决心告诫自己:有空多陪陪孩子啊!

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

一天,听一个朋友说起一个故事:两个好朋友,各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慢慢长大。可是后来一个孩子不小心溺水身亡了。孩子的妈妈每次一见到她的朋友就泪流满面,都会说同一句话:我的孩子太可怜了,从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每天都在读书,都在我们的督促下做各种他不喜欢的事情。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听了后,就感触良多:生命的变数太多了,我现在能每天看到这个孩子已经是天大的幸福。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过的幸福。不把太多压力与期待放孩子身上,而放手让他自由快乐成长。谁也不知道,我还能拥有我的孩子多少年?

我们从来没想过意外的发生,我们也不愿意去想,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事情,祈求我们的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们能拥有我们的孩子多少年?或许,我们从来考虑过这个问题。

圣经里说:“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我们只是代为抚养。他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有他们自己的家庭。只是我们不曾想过,原来,我们拥有他们的日子,其实是那么少。

3岁,他去上幼儿园了,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离别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兴得奔跑过来,扑在你的怀里。跟你说:妈妈,我想你了。那一刻,抱着孩子就像抱着了整个世界。

6岁,他上小学了,孩子终于走进校门,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事情,孩子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却没想到,这也是孩子离开我们的第一步。他已经对与你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而且他喜欢每天去学校,这是他更喜欢的生活。甚至,他有时还会说:妈妈,在家好无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

12岁,他上初中了,甚至有的开始上寄宿学校,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回一次家,见上一次面。他们开始不再依赖你,甚至,他们喜欢和你对着干。你想帮他们做点事情,他们说:妈妈,我自己来吧。突然觉得这句话让我们觉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了?

18岁,他离开你去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回来的好几天前,家里的冰箱就装不下了,为他准备了各种各样他喜欢吃的东西。可是一回来打个照面,他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从此,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妈妈,我不回家吃饭了,你们自己吃吧。

大学毕业后,孩子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几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希望,孩子对你说一声:妈妈,我很好,你保重身体。这样就足够了。

孩子结婚了,回家的时间有一半匀给了你的亲家,孩子回来的更少了。你已经习惯就老两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今年过年我回家过啊!

当孩子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你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里,已经不包括你们了。

而我们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是习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翻翻相册,看看我们自己的一家三口,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却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

是啊,其实当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是多么幸福。可是有时我们却还会抱怨。抱怨因为他,你做了太多的牺牲。抱怨他晚上老醒来,让你睡不好,抱怨他无理取闹,抱怨他爱撒娇长不大,抱怨他生病,让你操碎了心,抱怨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与金钱…可是,如果你想想,10多年后,就算你想要,也没有机会了。孩子会不停的长大,过了这个时期他就再没有这个时期的习性。你是不是常常在他断奶后怀念喂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时你却觉得好累好辛苦好厌倦。是不是常常看他以前吃手的照片觉得好可爱,可是你曾经却为要不停的给他洗手而烦恼透了。是不是在他褪去童声后,特别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的声音,可是他以前撒娇的时候你却很不受用。是不是当孩子去上学后你特别怀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却总在想他要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啊……

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了。孩子能呆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难得与宝贵。因为这一点,我更加的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也让我无论遇到什么,都心存感恩。谢谢上天给我这么一个孩子,让我分享与见证他成长的每一刻。无论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

当他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让他觉得幸福,也是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不会给他太多压力,束缚,更不会给他牵绊,阻扰,但是我会适时管教,也会做量力而行的投资,因为我有责任与义务教会他生活的本领,好让他来日自由快乐的飞翔。同时,我也会告诉他,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时,还有一条路你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夜色天使

文/桑如彩虹

每天夜里,晚七点以后,我都要到小区的广场里锻炼身体。

这是一个半封闭的小区,小区里的闲人,晚上有许多人和我一样,都喜欢到这里来。要么遛弯儿,要么打打太极拳。那些经常来小区广场里来锻炼的人我几乎都认识。

今天是三八节,给老婆大人过完节日,我来的晚,快七点半了。因为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小区的广场里,积雪清理的并不好,还有一部分雪,被堆放在靠南的边缘地带。那些太极拳的拳友,早占据了那里的大部分江山,而场地内今天却来了两个陌生人。他们在场地内来来回回的跑着,和我们完全没有了默契。

过去这个场地里的人,时间久了,都心照不宣地在“自己”的领地里活动,遛弯儿,打拳的,练器械的,都有固定的区域,今天可好,来两个陌生人,全坏了“规矩”,可是场地是大家的,我自己也没办法,只好将我那杆长枪插到雪堆里,独自在场地里,热热身了,等着他们腾出地方,我再活动。

那两个人,一老一少。那个年少的是个小孩子,也就七八岁的样子,理了个平头,像个男孩子一样,而看穿着,就像是个女孩子。小孩子光个脑袋,那个年长的男人也是。大冷天,不怕孩子感冒了?我在心里开始埋怨起那个老爷子了。听他们来来回回的说话,我知道他们是祖孙两个。那个小孩子说话,好像是有些吐字不清,而许多的话我都听不懂,大概是语言功能上有些欠缺。这么大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场地内走完二十分钟的老陈,走向了场地中央,好像是也对这对爷孙两个有了兴趣。我听他问那孩子的爷爷,孩子多大了,是男孩还是女孩等等。我这时才知道,那个小孩子是个女孩。小孩子从小就在姥姥家长大,他的姥姥是个哑巴,他们去年才把孩子接回来,送到残联的培训学校学习不到一年,现在孩子已经能说话了。老陈说:孩子是打针打的吗?那老爷子也就顺着老陈的话说是。但是我觉得那个老爷子没全说实话。如果孩子的姥姥是哑巴,大人还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为什么她的父母亲要把孩子送那里去?而且老爷子说话时,我都听出来有些大舌头。我想,这个孩子的家庭会很特殊,父母亲在语言功能上是不是都有问题啊?

场地内的人越来越少,我终于有了地方,可以可以挥枪起舞了。这对老少好像是意犹未尽,还在场地里来来回回的跑着,显然是爷爷在陪着孙女开心。我偶尔也看看那个小女孩,身体很是灵活,那个笨手笨脚的爷爷显然跟不上这个小孙子,小孙子就哈哈大笑。她的话我有的能听懂,有的听得模棱两可。可是孩子的那份天真可爱,我却是很喜欢。

他们离开场地的时候,那个小女孩总是在盯着我手里的那杆大枪,于是我就停下来,把手中的大枪递过去。而孩子怯生生的不敢接,于是爷爷开口说道:爷爷给你了,你就拿着吧。于是女孩子一把把枪拿过去,就如夺过去一般,以至于枪尖儿都滑到了地上,让我心里更一下,有些心疼。孩子接过大枪,就在手里舞弄起来,虽然枪大一点,但是孩子拿着枪,对着爷爷做刺杀状,吓得爷爷往后直躲,那可是真家伙啊。于是我赶紧告诉孩子,不能用枪吓唬人,那孩子才住手。在爷爷的劝说下,孩子才把枪还给我。接过枪,我又继续在那里舞弄起来。突然我听见了身后,传来了一句拜拜的声音,很清晰。我回过头来,却看见那个小女孩子正在朝我招手,做再见的样子,显然是孩子在向我告别呢。我赶紧停下来,也像孩子挥挥手,说句拜拜!小孩子又对我说声拜拜!挥着小手,脸上荡漾着笑意,才转过身去,蹦蹦跳跳的和爷爷向远处走去。

这个小女孩子的声音,是我在这个春天里,听见的最好最美丽的声音。我看着她蹦蹦跳跳的样子,就像是上苍派下来的一个小天使。也不知道明天晚上,她还会不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