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随想文章

2022/12/12经典文章

随想文章(精选20篇)

生活随想

前几日和朋友带着儿子到三角州去玩,回来的路上刚好碰到我班的一名学生和***妈,恰巧这位朋友也认识这位家长,打过招呼后我们便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朋友说:“以前她们和这位学生家都是租的同一家的房子,我觉得你们班这位家长很了不起。”

我追问到:“为什么?”

朋友说:“孩子的爸爸是那种好吃懒做、整天靠打牌为生的人,跟街上的小混混没两样,没钱了还回来问孩子妈妈要,有时要是真的没有钱不能给他的时候,还会使用暴力打孩子的妈妈。摊上这样的老公,就是想离婚也离不了。家里就孩子的妈妈一人挣钱,生活挺不容易的。十多年了,还租住在一间二三十平米的房子里,要是找一个积极上进的老公,早就在县城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朋友还说了几件给她映象最深的事:孩子的妈妈很瘦小,那时候孩子也还小,每天早上她背着一个大书包,送孩子上学,看到孩子进了校门她才离开;她们每天都在孩子外婆家吃饭,吃完饭孩子还要到家教老师那里去做当天的家庭作业,不管下雨还是下雪,妈妈每天要按时去接孩子;一次在街上,看见孩子的妈妈、外婆还有孩子都站在路口,孩子的爸爸站在摩托车旁边,看见孩子来了就让孩子上车,油门一轰就走了,看都没看孩子的妈妈和外婆。

听完朋友说的这些,我真的觉得我们班的这位家长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家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给孩子更多地爱。同时,我也真心的希望这位学生的爸爸能成为一位称职的爸爸,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幸福的家,让孩子能在幸福的家庭中健康快乐成长。

冬日随想

文/江南鲁云

在清冷的严冬,瘦尽的花朵也已悄然退场,山峦与树木也在等待着春的畅想。渴望春天的生命,一如清风明月,上善若水,草长莺飞,融入自然之象,若眼中时刻有阳光,则心之田园便不会荒凉。延着岁月的脚步,看四季的风景在眼里穿梭而过,自在安逸,自笑浅浅,在品茶的乐曲中,让清宁的思绪蝶梦飞扬。

散步在赤滨湖畔,我看到在水一方,依水而居的寒梅正独自馨香。那朵白云多像是归鸿的影,在一穹碧空里印着芳菲的念想,也独自伫立于时光的回归线上。仔细清点窗外的浮华浅浅,然后落笔,于是,对着天空写下了美好的愿望。

生活总是美好,其实冬天里也不必用伤感装饰人生的梦,冻雨之后的山头与春暖花开时一样美丽,迎风傲立冬日的生命,本身需要勇敢和理智,这是不可或缺的一段路。在这个冷峻的季节需要用热情去融化,需要用情感去支撑,需要用梦想去超越。

用心书写,记录一些心绪,铺开净白的纸张,不需要尺度的拿捏,不需要分寸的丈量,只要顺着心意就好,平平仄仄的韵味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纵使经历了风风雨雨,纵使感受了悲欢离合,那也都是人生一路走过的岁月沧桑。

只待以后的日子记起,于悠然一笑的瞬间里,有喜悦飞扬上眉梢,有阳光滞留唇边,就会发现,还有什么能比心灵的文字更加珍贵?也不会有其它音符比诗意的美感更加悠扬。一直欣赏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刻哲理,开阔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眼光。可眼下的冬却有点不不正常,给人的感觉似乎阴冷而潮湿,那就再熬一段时间吧,想想春暖花开的日子,生命依然会活灵活现,依然会诗意盎然!

其实冬天自有冬天的风韵,冬天自有冬天的诗境,看那冬梅的冷艳,松柏的伟岸,翠竹的依然,都是生命书写的美丽诗篇!冬天是四季轮回中的片断,是生命顽强的伸延,萌动的土地,蓬勃的种子,暗涌的河水,游动的鱼儿,它们都在等待大地的复苏,共同期盼沸腾喧嚣的充满激情的春天。

越是这样的季节,越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用宽容的心态谅解人,用快乐的心情对待失意,用进取的心志迎接明天,这样才能从平淡的生活中读懂潜藏的美丽,也才能从单调中升华出美感。感恩冬季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深刻,让我们领受生命的孤独,让我们走进生命的深处。

人生真的需要这样,无论生活赋予我们怎样,笔下记录的真情善美,都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梦想。描摹青山瀼溪流经的画面,记下苏亭里的话语绵长,那是赤湖岸边漫步的缱绻,那是古典水车旁的浪漫畅想,带着水墨的意蕴,一边听着古典乐音,一边品着红茶芳香,内心里滋生着性灵的篇章……

生活随想

也许该写点什么了,或者说也必须写点什么了。

近来颇为惶恐,感觉把自己弄丢了,总想找到以前的那个自己,可是貌似不记得以前什么样了,这便是我惶恐的根源吧,姑且算是吧。其实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只是发现自己不喜欢这里无聊的生活,无聊的工作,还有无聊的人。

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重复的进行着,想离开这个地方,可是,事情还没弄好,所以必须等待,等待!人也许就是在这无尽的等待中慢慢迷失了自己吧,慢慢的融入了自己本来厌恶的生活中。

需要激情,对,需要激情,最近才发现自己居然也成了一个俗人,以前对于铜臭看的很淡,现在慢慢的开始喜欢上了,也许这就是一种进步,姑且算是进步吧,因为毕竟出了校园,离开了那个曾经令我充满斗志的地方。

细细想来,也应该感谢这里,因为这里让我懂得了,起码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情中所包含的责任。

该离开了,趁自己还有激情!从明天起,做一个有激情的人!

爬山随想

文/ 百草园

山是星球内部剧烈运动、能量释放、固化的产物。不同的星球运动都会产生大小不同、高低不一的山,于是有了山川沟壑、江河湖海、森林荒野、神秘莫测的山的世界。有了山的高低交错、山的绵延断续,就有了平原的广袤、河流的纵横、戈壁的凄凉和沙漠的疯狂。

山是分水岭,南北疆域、东西走廊的分界线,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气候特点,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也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类和不同的地域文化。

偶然来到世间的人,不是来到繁华的都市就是来到偏远的山沟,不是来到广袤的平原就是来到丘陵地带,是由上辈子或几辈子先人的努力、迁徙、居住而定,由不得自己抉择的,这就是天命。都是沧桑变化、轮回人生造就,无所谓骄奢和尊卑,更无理由沾沾自喜和怨天尤人,试问谁能决定上几辈子和下几代人的生活?谁能说几代几十代人都能养尊处优、永昌不衰,神仙也难料定。人们猎取财富、将财富据为己有、唯利是图、追逐名利、繁衍后代、改善生活、建设家园的欲望是与生俱有的人的本性。然世事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一夜之间住在豪华宫殿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豪商巨贾就可能沦为阶下囚、逃犯,逃到无人烟处求生,而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夫成为达官显贵、豪门望族,平常人家也可能因此飞黄腾达。人生来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差距,只是所处的生长地域不同,结果就不同。生在平常百姓家的优秀者远不如达官、富豪家的贫庸者,除非在你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显贵者的提携和生就一个超常的大脑。这也造就了社会的多元性、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的多面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佛家的机遇、轮回也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

人的本性决定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无止境的欲望造就了人类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欲望,不同阶层的人就有不同质的欲望,也就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发明创造和不同形态的社会阶层、社会性质、社会趋势。有的欲望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造福了人类、造福了社会,是一种高尚的科学的欲望,如人类的发明创造,所创造的巨额财富在展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受到了人类和社会的尊崇,财富是光明的、纯洁的,结果是美好的。而有的欲望纯粹是为了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损害他人、损害群体的欲望就是低级的、阴暗的,虽拥有巨财却不能正大光明的使用,不但展现不了自我价值还要给人类、给社会造成损害,最终被正义没收,被良知唾弃,被律令收监,结果是悲惨的。

住在城外的想进城感受城市的生活,住在城里的想到城外去看山水,住在山里的想看山外的世界,住在平原的想看山、爬山、更想品味城市的霓虹云裳、灯红酒绿、热辣奔放、迷彩狂舞。人们往来穿梭,就是感受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和情愫,品尝多味的人生,看看自然的美丽和造物主的神奇,颐养自己的神于体,满足猎奇的自然本性和与生俱来的欲望。

山最早其实没有名字,自然界造就后人们为了标注和记忆,按照不同的地域、形状、高低、走向、植被、地质特点等而起的名,通过地理学家探查考证和地名一起载入史册,经过一代一代的完善才传了下来。今天便有了各种名称的山,如南山、终南山、黄山、华山、泰山、横断山、天山、祁连山、唐古拉山等等,就像人一样有了名字;整个儿山就称山体,山之上称为山顶、山岚、山头,独立高起的称为山峰,如珠穆朗玛峰,山头绵延、宽广的称为山岭如秦岭、南岭等,而秦岭是我国南北的分水岭,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山体不高、山头间成条形走向、较宽的称为山梁、较窄的称为山脊,山之中间称为山坡、山腰,底部称为山底、山麓,山体不高的小山称为山岗;按照山系的走向、结构、沟壑和分支的脉络称为山脉,是以主山为主体的山、水、沟壑的总称,是判断地理、地貌、矿藏、阴阳、风水、军事的参照体,是山的躯体、山的血脉、山的灵魂,如横断山脉、天山山脉、台湾山脉、昆仑山山脉等。

有了山,就有了神秘,有了神秘就有了探秘。人们不畏艰险钻入大山深处,探寻大山的宝藏,寻求大山的财富和寄居在大山深处的动物。人们为了追逐更高的欲望,千方百计,爬上山顶,以征服者的心态高呼“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没有相同的山,更没有相同的风景和感受。

人们无论是爬山还是登山都有心理预期和目的,都有心理、身体、物资、工具、时间安排,无论是独行还是结伴而行都做了前期的准备。兴冲冲地来到山下,看到上山的人群,激情澎湃,不顾一切的跟上上山的人流。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时坐在半山腰,望望上下的人不同的表情和山间的风景,听听人们的感言,判断一下到达的高度和身体状况,补充一下水分和能量,检查一下行具,分析一下要到达的高度、里程、行走的方向和同行者的状态,开始第二阶段的行程。

如果一味的追求速度不做适当休整,也许跟在人后或赶上他人提前到达峰顶,透支的机体可能支持不了山顶的凉风习习和居高临下的畏惧,也就欣赏不到“会当凌绝顶”的无限风光。

如果停留在山腰一味的补充,仰观山景、人流、蓝天,俯瞰大地、丘陵、山花,乐则山风清爽,兴则山色叠翠,喜收获丰溢,享现成之果,受赞誉之言,宣而扬之,吹而鼓之,那就只能“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当然有的人经过一番补充,体力仍然不支只有返回了。

休整是为了储能,调整是为了前行,修正是为了方向,研判是为了顺畅。乘势而上,山路更加崎岖陡峭,脚步远不如当初矫健有力,汗水却比当初增加了许多,呼吸显得粗大而深沉。沿着前人踏出的、修整的盘山路而行,蜿蜒曲折,峰回路转,终于爬到了山顶。看着绵延的山峦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如仙境般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奇峰异果,古木参天,花香遍野,气郁芬芳,一下子精神抖擞,神清气爽。巨大的蛋黄似的太阳,在远山的云雾里如灿烂的旭日,也像如血的残阳,四射的光芒在云层里变幻着色彩,风就像导演的手不停的推行云层变化,幻化出光怪陆离的天幕,云蒸霞蔚,升腾浮动,颇为壮观,使原本秀美的山河更加煜煜生辉,如诗如画,吸引人们从这个峰走向那个峰,直至爬上最高峰。站在高峰四下观望,峰峦叠嶂,层林尽染;江河环绕,沃野千里;清风徐来,馥郁更迭;寺观肃穆,历久弥新,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立高峰之上如置身世外,有连天接日之伟岸,又有居高临下之威严,更有君临天下之豪迈,仰观天庭,俯视众小,置若罔闻,唯我独尊;念天地之广,山川之阔,历亿万年天摇地动,风雨霜剑,依然山高水长,川流不息,郁郁葱葱,物产无穷,岿然如新,美不胜收;叹人之虽众,智敏无穷,造物创福,登峰造极者寥寥无几,而立于天地却渺如蚁。欲望比天高比水长,揽月撼山无穷尽,试问谁能与之匹敌,谁敢与之同寿,岂能流连忘返,有碍他人观瞻!

山有尽头也有边缘,而欲望是无尽头也无边际的。

爬山有上山、达顶、下山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其实人生也是如此。爬山是一次经历,人生何尝不是一次经历,都是匆匆游客,无论你游历名山大川还是爬到世界的屋脊,无论经历多少,获取财富多少,享乐多少,最终都要下山回到原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又有几人能洞明世事,参透浮世,参透即为佛。俗人是在抱有欲望和实现欲望中生活的,高尚的说就是富有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生活的,不同的人生阶段其理想是不同的,青少年时期的理想、欲望其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学习各种知识,争取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理想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有想成为胸怀天下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有想成为一代名医的医学家,也有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随所处的地域不同、所学的专业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理想、远景、追求。没有考上大学的,理想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放弃了上大学的欲望而改道,有的从军、有的经商、有的务工、务农,几十年后各自的理想在自己的努力中都如金子般煜煜生辉,乐享幸福。幸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一种欲望的满足,不能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抽象的概念。

爬山是一种享受,更应该是一种认知,山不论高低大小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不以人的喜欢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厌恶而消失,巍然屹立,笑傲风霜雪雨,见证人间兴衰;笑看腥风血雨,往来更替;笑迎日月交辉,岁月飞逝。大山有大山的宏伟,小山有小山的气度,名山有名山的个性,无名山有无名山的特质,其差别就在于人们的感知不同而已。

爬山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感受。山有名山,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山。爬名山大多是一种盲从,是一种追名趋利的感受,山之所以成为名山,除本身的高、奇、险、峻、秀以外,也于苍松翠柏、珍禽异草 、天池瀑布和云雾升散有关,更于名人游历和皇帝封禅有关。追名而去,体验名山的深噢,感受名山的气魄,领悟名山的伟岸,净化自己的灵魂,强壮自己的体魄,像大山一样挺直,像大山一样刚强,像大山一样磊落。爬小山也有同感,其实宝藏往往不在大山下,而在小山的肚腹里。

爬山的学问我这个俗人自今没有参透,尽管也游历了四大名山和不计其数的无名小山。

2020.3.8于安徽当涂县 程建翔

过年随想

文/黄鹏

六年前的年,我们全家是在云南宣威我爸的老家过的。二十年没回老家过年了,当时有很多感触。

思乡情

老爸的思乡之情从我哥的名字就可见一斑。我哥叫“黄旅黔”,寓意老爸从196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兴义工作的四十多年,那也只不过是到贵州来旅游而已。当时老爸分配时有三个地方可以选择,贵阳、安顺和兴义。选择兴义的唯一原因就是,兴义离老家宣威最近。

老爸有四兄弟,他排行老二。当时因为家贫,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所以我爷爷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个孩子读到小学毕业就回来让另一个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点文化。我大伯比我爸大五岁,他读完小学的时候,我爸十一岁,所以我爸十一岁才进了学堂。谁知我爸这一进不要紧,等出学堂时已经是大学毕业了。因为我爸多上了那么多年学,我的三叔和小叔就没有上学。为了我老爸读书,我大伯每个月都要从老家走到盘县一中(80多公里)给老爸送吃的用的。

从我第一次听说这些往事的时候,就开始理解为什么老爸对家乡、对他的弟兄有那么深的感情了。

在我的记忆中,老爸对弟兄的帮助就从未断过。我们读书的时候,我大伯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哥也在兴义读高中,后来没考上学校,又到兴义学了一年的兽医。现在堂哥是一个村委会主任,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初中,两层平房住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三叔身体不好,每年的医药费都是我爸负责。小叔家的儿子和媳妇现在在兴义打工,家里也盖了两层平房。不管是治标还是治本,老爸觉得只要能帮就尽量帮,因为那是他的牵挂。

去年,老家要修通村公路,老爸代表我们全家捐了八千元钱。

对于云南宣威,小时候更多的记忆是来自于从小学开始填写和各种表格,因为在籍贯一栏必须填写云南宣威。后来稍稍大一点,和爸妈也回去过几次。

印象中的老家是贫穷的,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89年,爸带着我们三姊妹回老家过年,至今也是二十多年了。二十年后的老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那里住了几天,深切的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普照到了农村的每一个角落。

老爸的年纪越来越大,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越来越浓。今年我们全家陪他回老家过年,老爸别提多高兴了。

年夜饭

各乡各俗,按老家的风俗,年夜饭要摆在松毛(松树的叶子,书面语叫松针)上吃。据说这一风俗起源于清朝。那时外族入侵,每个村子由一个异族统治,当地人称为鞑子。由于鞑子残暴,有一年的三十晚上,人们相约在这一天动手杀死鞑子。鞑子被杀之后,满地都是鲜血,为了掩盖血迹,人们就砍下松毛铺在地上开始吃年夜饭。从此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每年的三十这天,除了有人忙着准备年夜饭外,还要有人负责到山上去砍松毛,这项工作一般都是孩子来完成。二十年前我就体会过上山砍松毛的乐趣,成群的孩子背着背篓漫山遍野地找,觉得哪棵松树上的松毛长得青长得长就砍哪棵。砍下松毛装到背篓里就一溜烟跑下山。那是一种记忆中的童真和童趣。只可惜今年的松毛在我们来之前已经砍好,要不可以让孩子们也体会一番老家孩子过年的乐趣。

松毛一根根松松软软地铺在地上,绿油油的,散发出缕缕清香。可口的饭菜一碗一碗摆在松毛上,其中之一自然是宣威有名的火腿。按照老家的传统做法,火腿煮熟切成长条,一半肥一半瘦,瘦的红通通,肥的亮晶晶,吃一口肉质滋嫩,油而不腻,咸香回甜,香味浓郁。其余的菜全是我们家张大厨师的杰作,有贵州风味也有云南风味。今年的年夜饭可谓丰盛。但是,一堆孩子对于吃什么根本不感兴趣,只对坐在松毛上吃饭感觉新奇。这也难怪, 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还从没在农村过过年,更别说有这么新鲜的过年方式了。你看,几个孩子在松毛上爬来滚去,乐此不疲。

想想也是,过去,由于中国人比较贫穷,吃顿好饭成为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夜饭不在于吃什么,不在于味道如何,要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要的是一份温馨。看着全家老老少少乐呵呵的表情,我知道,这一刻是大家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举起相机,我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瞬间。

本命年

三十的早上,我坐在小叔家院子里晒太阳。好友打来电话,她给我买了两件红衣服准备送给我,因为过了今天就是虎年,也就是我的本命年。我才恍然大悟,年前一直忙着节目的事,老妈让我给自已买件红衣服的事都抛至脑后。按照老辈人的习俗,本命年是要红背心、红袜子、红腰带,里里外外全是红,避邪、避灾、护身。

中国的黄历颇有渊源,天干地支,子丑寅卯。本命年,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这三个字的确切含义。只知道十二年一个轮回,当农历那一年的生肖名字与自己的属相重合之时,便是自己的本命年,这一年便与自己有了关联,于自己来说便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回到兴义,我一身火红。燃烧的火热,烧醒了我沉睡的记忆!

1974年的春天,爸妈给了我生命。我要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精彩的世界。

1986年,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本命年。那时我还太小,小得无法去选择或者记忆。这一年我荣幸地成为兴义第一届六年级小学毕业生,又赶上了兴义第一次小升初不实行挂牌招生而实行划片区就近入学。因此我以超出兴义一中起分线很多的分数进了兴义三中的校门。也许这一经历对我的将来或多或少有一点影响,但我从不抱怨,因为这不是我能选择的。三年的初中生涯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而且,值得欣慰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朋友依然在我身边。

1998年,是我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那时的我青春、活力、甜蜜、幸福。一句话可以概括那时的状态:在工作中恋爱,在恋爱中工作。

如今,已经进入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了。圣人说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遗憾的是而立之年无所立,不惑之年仍在惑中。这个本命年,匆匆而来,我豁然感觉到青春逝去的惶恐。不忍回顾往事在梦中却总有往昔的记忆搅扰。我要给我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重下一个定义,以“本”为基点,尽自己应该尽的本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以“命”为动力,靠人生磨练的积累,把握机会,“怀器于身,待机而发”,塑造一个积极的人生!

十二年一个小轮回,六十年一个大轮回,人的一生,究竟能轮上多少个本命年呢?平凡的日子,向前看,向后看,从年少到年老,唯求安好。

翡翠桂香随想

住宅小区翡翠国际社区蓝湖郡位于岷江东畔。小区内的沿江大道蜿蜒宽敞,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凌晨五点半,当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我与家中首长已小跑步在林间小道上。微风徐徐吹来,桂香阵阵扑鼻,顿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让人非吟颂桂花几句不可。

我欣赏桂树,因为桂树开花,不象菊花那样铺天盖地的醒目,不象腊梅那样唯我独尊的冷酷,不象牡丹那样无所顾忌的张扬,不象玫瑰那样勾人魂魄的诱人,不象荷花那样拒人千里的淡雅,更不象月季那样经年累月的鲜艳。在秋日的阳光下,你看那那粉白如霜雪的银桂,淡黄似米兰的金桂,橙红若火星的丹桂,一枝枝,一串串,招引着纷至沓来的游人驻足观赏。桂下清坐,听凭风吹一身花蕊,疏疏落落,淅淅沥沥,犹如行走在雨丝绵绵之中。每当这时候,我总会在桂香里想起轻轻摇曳于风中的童年和往事,会想吴刚伐桂树的传说。如果说,枫是秋的血,那桂就是秋的魂魄了,难怪王维干脆称桂树为“桂魄”。

天赐桂子享人间,并非月宫多冷淡。吴刚捧出桂花酒,常娥起舞卷波澜。她朴实茂密的外表,高大挺拔的云冠,寒霜怒放独自香的品质,盛誉已久;四季常绿,全身尽宝,亭亭碧清,密裹千层绿,花涌万点黄。像一个大家闺秀,流露出祥和沉静的美!

桂花绽放在中秋,享誉四季,香飘万里,陶醉在心中。浓香伴晚霞飘向苍凉。“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有种隐隐惋惜的无奈。似乎“天下风流月桂花”的潇洒美景被清凉的月色掩盖,只剩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了。不过,生命的可贵只求动情一幕,只赏惊魂一现。花知香而怜秋,容品色而懂春,人体验后方醒悟。杨升庵的 “宝树林中碧玉凉,秋风又送木樨黄,摘来金粟枝枝艳,插上乌云朵朵香” 诗来面对停留的芳香。天地有知,这是个魂牵梦绕的季节,“香风吹不断,扑面心先醉”。醉在此,心在逍遥,还敢奢望其他?

一个伟大的季节,孕育出销魂的浓香,一朵贮干的花瓣,浓郁整个香屋。曾经有过的不幸会随着香味淡化,焕发出新的精神。静静品味,真有种“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的神韵,那样恬然惬意,悠心自得!

我欣赏桂树,不是她香飘万里,不是她四季常青,而是她未开花时的平凡,开花时无私的奉献,开花后无求的坦然。她给蜂蝶的是最高级的桂蜜,给人们的是最浓厚的香醇,给自己的是无籽和孤独。正是桂树这种奉献的苦愁,才让她从平凡中超越自己,从不俗中淡化自我,在芸芸众生的嗅觉里刻出一个“香”字来。

毕业随想

文/坚强的燕子

岁月无声,骊歌溅起。又是一年的毕业的季节,各个学子将奔赴天南海北,踏上人生崭新的征程。

校园里不断有带着行李恋恋不舍离开的,有到处拍毕业照的,有在宿舍面对离别发出歇斯底里叫声的,有带不走自己珍贵物品在夜晚昏黄路灯下拍卖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伤感。看着这一幕幕我是那样的伤感和无奈,我在想明年的今日我们也和他们一样面对着离别,面对着和学生生涯永远的告别,那是我的心情会是怎么样呢?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特怀旧的人,喜欢翻看过去的自己写的点点滴滴,喜欢回味我们地室友一起Happy,一起Cray,一起Shopping,一起Taking Photo,一起Working的岁月,那样日子我想这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他们会像印记一样深深的刻在我的记忆里。

这一所在同学们的网络世界里被称作“XXX最着名的大学”的学校,也许她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她一定留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勤人坡”上的朗朗书声,运动场上的挥汗如雨,图书馆里的孜孜不倦,楚才源里的狼吞虎咽……或许我也曾为是否竞选学生会主席而纠结过,为没有获得某一年的奖学金而失落过,为让我第一次怦然心动的那个TA郁闷过,于是,我们学会了当“播客”、“织围脖”,记录下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我们脸上的稚气正慢慢褪去,眼神也从懵懂变得坚毅,在座的很多同学已经成为了“阳光达人”、“校园之星”、“十大歌手”……你们用自己的激情在校园里追逐着青春,成就梦想,而母校也为我们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它将协助你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用心翱翔。

我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真的很骨感。当我们走上社会,一定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沮丧与失落,打击与挫折。也许我们中很多即将成为“蚁族”、“啃老族”,或者是不得不“蜗居”、“裸婚”,我们的理想与爱情都将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有同学说,大学里的爱情是“必需品”,但走上社会后,如果你一无所有,那么爱情将会变成“奢侈品”。于是,我们就约好“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我们的大学校长在2011年地毕业典礼上这样说,如果我们有幸在大学里拥有一段纯真的感情,请一定珍视它,尤其不要因为庸俗的物质追求而轻言放弃,哪怕毕业了,也让我们将爱情进行到底!说的是那样的慷概激昂。可是,即使我们真的在怎么付出,可是在现实面前,爱情经不起检验,我还是输给了距离,输给了生活,输给了现实。我真的在毕业前夕失恋了。

突然很怀念过去,想我的那些心动,想那些电话的时候,回忆的时候,等待的时候,对望的时候空留的砰然心跳,那就像第一次和你牵手,像小王子第一次摘到玫瑰,浑身都散发着芬芳。

明白,开始就是结尾,没有纪念,所以偷偷坐上了那趟经常做的车,在曾经熟悉而今陌生的散步的地点徘徊留恋,傻傻的在那个楼下伫立了二个小时,然后我就这样迅疾的离开了。那些曾经的通讯记录都被我格式化了,而那本纪念册总在我的枕下,我从不敢触碰,不经意间翻了一次,依然回不到过去的心态,抛弃繁杂喧嚣,带着纯白再温一次。

是谁要让我遇见你,不在最美的时候。2个月过去了,时间没有倒退,我停在自省的彼岸,更换了风格,以新的姿势面人。

那个汽车站我去过了,只是没大胆坐上回去的车,长江我去了,用忘记的勇气,可是再汹涌澎湃的长江水也没能吞没我,我没骨气的回来了,这些混乱的笔触,记述不详的过去,再也不是风轻云淡的下午,我们从江边走过的幸福

紫禁城随想

文/宋语嫣

这里,屋檐的脊兽眺望了五百年,古柏承载着二十四代帝王的悲欢,红墙将这里与世隔绝,一幢幢外形相似又精美的宫殿无声地述说着自己的骄傲。人山人海中,我踏进朱红的门槛,心中不可名状地涌上一种莫名的情感,也许是敬畏,也许是震撼。此时,我并不想谈历史,也不愿去谈建筑艺术,我无视嘈杂的人群,第一次用十七岁的目光去审视这紫禁城——故宫。

我走向这庞大的建筑群,云卷云舒的天空好像把历史也变得模糊不清,太和殿屋脊上走兽的目光跨越时间望向今天的人流,却早已无人知晓五百年间完整的秘密。望着高大沉重的围墙我忽然想起《围城》里有句话:“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紫禁城,它是荣耀也是禁锢,也许“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也许“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踏入紫禁城,仿佛陷入一场神秘莫测的轮回,这里有过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历史书中的桩桩件件,好似在一幕幕上演。曾经不懂,以为龙椅高高在上,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魄,也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寥,以为那把华美的椅子,是天下唯一一个自由的名额,付出一切、谋划一生也值得。今天真实看到了那把椅子,又觉得那把椅子真是冷啊,一个王朝始于杀戮,毁于杀戮,帝王君临天下之时所制造的一切苦难,都留给人民和这片土地去承受。那是森森白骨的堆积,这殿中朱红的柱子又有谁知晓浸染了多少鲜血!

或是殿中的昏暗牵引了情绪,于是开始放下笑容,觉得这里该是肃穆的,嘈杂不应属于这里。也许它是建筑史上的奇葩,是中国不朽的瑰宝,令世界为之震撼,但如今十七岁的我看到的是被封建君主压迫的人民,是为一己之私建造起庞大的宫殿,以致置国家民族于岌岌可危。同时又庆幸百年后的我们,都是新中国的孩子,自由的孩子,没有杀戮,没有白骨鲜血。我们明媚地生活在阳光下,男儿不需戎马一生,战死沙场;女子不需忍受苛刻不公的封建礼教,深闺终老,我们能够大踏步地走向似锦前程。即使到了这里,我们也无须低眉垂首唯唯诺诺,所有人平等地享受来自紫禁的巍峨震撼。

我们,何其幸运!

面对生活、学习,我们习惯了所拥有的,我们没见过百年前清廷的腐朽,更没有经历几十年前豁出性命打江山的革命前辈的艰辛,我们自以为是心安理得,甚至常常抱怨。哪里来的理由呢?去真心体会百年前的压迫不公,也应懂得珍惜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记:紫禁城属于内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其名得于紫微星垣。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为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是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至高无上,而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所谓“太平天子当中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辛亥革命以前,故宫戒备森严,绝不允许庶民进入,名为紫禁城就有这个原因。

秋之随想

虽然白天的温度还是让人觉得闷热,但早晚吹来的风儿渐渐有了凉意。不再有蝉的鸣叫声,脚边偶尔有落叶在打旋。于是我知道,秋来了。

秋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它不像春青翠欲滴,不像夏肆意张扬,也不似冬凄苦寒冷。它让爱与忧愁缠绕在你心头,让你夜不成寐,让你五味杂陈。

秋是绚丽的。虽然夏的青春底色仍在,但不知不觉间平添了多种色彩。满树的枝叶依然青葱,而金黄的桔,火红的柿,已悄然挂满枝头,抢入你的眼帘。遍地的庄稼被秋风一吹,掀起了绿盖头,露出了成熟的五颜六色。就这样,秋用她的调色盘把世界变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

秋是激情的。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铺天盖地将你淹没其中时,你怎能不生出千里雄风,万丈豪情。澎湃的激情让你立刻想唤上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秋,任你信马由缰,思绪万丈,让沸腾的热血在胸膛里燃烧,激荡。

秋又是哀伤的。人生为何千般愁?只因秋字上心头。当所有的青涩变成成熟,也意味着离别的到来。谷粒要离开哺育它的土地,果实要离开养育它的树干,而那些美丽的花儿,在短暂的绚烂之后,也终将离开伴它成长的绿叶。“落花如欲上枝头,须待春风重回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写尽了悲凉,伤透了心肠。多少美好的感觉,随着秋风起,也黯然神伤,草草收场。

我爱这秋,因为它象征着收获,我厌这秋,因为它意味着离别。只是,无论我爱与不爱,它依然悄悄地来,轻轻地走。秋去了无痕,只留下一段时光,叫岁月,只留下一段印记,叫年轮。

夏日随想

文/弗罗维

这是一个炎热的无法产生回忆的夏天!覆盖一整个夏天的热浪用高度和长度肆意的展现他的愤怒,作为对过去几个年度里被春天长期压制的疯狂报复。但是,秋天并不理解夏天的愤怒,突然而至的凉爽,让人们因为对于春天的怀念以及对这个夏天的厌恶,而将这个悄悄挤进来的秋天的一天当成了春天,用关掉空调来到户外作为告别炎热的仪式,尽情享受这秋日的清凉,并以此显示出对于夏天的无情嘲讽,尽管一只蝉用不知疲倦的叫声提醒着夏天还没有离去。

我于这清凉的午后时光,也端出一把椅子,坐到了院子中间的林荫之下。这个院子曾经是一所小学的校园,早已弃置不用。园中残破的道路,紧锁的教室门,以反方向生长表达叛逆的树枝,随处堆放却在无意中显出深意的砖块,以及优雅的毫无紧张感的正在找食的鸡,都在诉说着如今的荒芜。关于这鸡,似乎早已忘记曾经被顽皮的学生们追逐的无处藏身时的紧张感,悠闲的低着头,不时在地里啄两下,吃下了我从儿童时代到今天一直希望能够看见的神奇的虫子,这虫子因为我没有信仰的缘故,始终不让我看到。

只有校园里的旗杆,如今隐藏在松树的茂密的树枝之中,笔直的指向天空,还顽强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虽然如今已经被时间印上了黑色的外表),作为对曾经骄傲的证明。在那个时候,它骄傲的站在所有学生的面前,享受着所有人的目光,松树则静默的站在旁边,对这发生的仪式不能理解,但仍然向旗杆投出了羡慕且崇敬的目光。这目光如同一位陪同孩子学琴的母亲,梦想着能在舞台下观看儿子在舞台上弹出最美妙的音乐。这一天终于到来,她坐在舞台下,与所有观众一起,即使她并不能理解其他人鼓掌的理由,仍然站起来拼命鼓掌,并表达出最最真诚的喜悦。

下午四点的阳光依然明媚,将天空染成碧蓝。我坐在园中的树荫之下,对着阳光的方向,透过树林的空隙看到阳光射出的斑驳的光影。这光影将树木的轮廓印上了蓝色的背景,并给构树的叶子镶上了金黄色的边。阳光也透过树木在路面上投下了无数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形状各异,在树与风的共同努力下快速的变换着形状,仿佛在玩智力拼图游戏,用多到眼睛无法把握的图案启发着善于联想的头脑,一位漫画家在游戏中受到了启发,画出了无语伦比的佳作。渐渐的,太阳开始对这个游戏感到厌倦,尽管树木在风的鼓动之下,依然热烈的摇动着身体,于是圆形的小点开始了融合,越变越大,渐渐的出现了规则的方块形状,有长有短,不再过剩但仍然丰富。方块继续着变换,终于在阳光透过树枝照到我的脸上,用七彩的金光向我温柔的告别之后,全部变成了长条形状,于是形状不再变化,唯有长度在不断增加。

这秋天的风似乎感受到了人们对它的赞美,不断通过树的摇摆和杨树叶子的掌声提醒着它对于赞美的喜爱。在这所有的树木中,杨树应该是风的最忠实的信徒,每次风的到来都是最早通过杨过的叶子将消息带到人们的耳中,然后是椿树和松树的声音。院子外的榆树也热爱热闹,在风到来的时候拼命的摇动着身体,但它笨拙的身体和过于小巧的叶子却无法发出声音,最终只得放弃。唯一没有对风的到来感到兴奋的是松树。这松树静静的站在院子正中的花坛中,树干上的树枝平行的向各个方向伸出,用肥胖的身躯注视着身边的树木,犹如一名严肃的训导主任,努力用威严维持着校园的秩序。

终于,风在一群狂欢的信徒中发现了这个异教徒,于是所有的兴奋都被愤怒掩盖,就用更猛烈的风吹向了松树。松树努力维持着他的尊严,将这种维持作为他坚定信仰的证明;但是,松树顶的树枝却随风摆动了起来,引来了其他树木大声的嘲笑。这就像训导主任在检查学生头发时,一阵风吹乱了他的头发,碰巧成为了潮流的发型,引起了学生们的哄笑。

围绕这松树的有几棵侧柏,它们过于整齐的形状还透露出曾经得到的特殊的呵护。但是,在校园被遗弃之后,自由成为了树林里唯一的信仰,并在风到来之后达到了狂欢的顶点;而侧柏曾经井井有条的生活这时却成为了它的障碍,只能落寞的围在松树的周围,徒劳的寻找被呵护的最后的希望。有几次,侧柏因为对松树的失望,想要投入风的阵营;但是,它过于整齐的身体,既无法摇动也无法发出任何声音,根本不能引起风的注意,只能心猿意马的继续回到松树的周围。

太阳终于要落下了,仍然用红与黄的色彩在西边的天际线上展现出最后的温柔,一架飞机用尾翼将天空分成了两半。我在树荫下读到一首赞美夕阳的诗。

知足随想

文/陈吉林

受疫情影响,这些天来,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地呆在家里。每天不是看看电视上抗击疫情的新闻,就是刷刷朋友圈、看看书。有时也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什么叫知足。

我觉得,知足,就是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其愿望不超出不可能的现实。当然,知足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一个人所处的时间、环境等,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我喜欢一句俗语:“知足者常乐。”没错。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超过了我们自身能力而不可能办到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实现,你就会沮丧,觉得日子没有奔头,生活没有了盼头,生活中就会缺少快乐,或产生焦虑。我身边有这样两个故事。

一个是关于一个朋友的儿子。朋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银行工作,通过几年努力,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当上了中层干部。但其在与客户的接触中,看到人家消费时一掷万金,很是羡慕。回家时有意无意表露出对自己的年收入不满足。父母提醒说,比起你的同龄人,你已经很不错了,你要知足,好好工作。但儿子并不领会,利用自己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套用储户300多万资金炒股。谁知技术不佳,加之遭遇股灾,一下亏空80%多。东窗事发,不但丢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还被判刑。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我认识的一个补鞋师傅。 我曾问他成天坐在街边补鞋,夏天太阳晒,冬天遭风吹,苦不苦?他说不苦,他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他生长在农村,姊妹多,家庭贫困。不到17岁他就到城里拜师学修鞋。结婚后再把老婆接进城,老婆做卖菜生意。10年前,他们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一双儿女读高中和初中,成绩不错。言语中,他是那样的知足。

联想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宅在家里的人们有的埋怨这、有的埋怨那。有的人把疫情中的规定和要求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那些被疫情“困”在家里却颇多抱怨的人们,请看看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顾自身安危、没日没夜冲在一线抢救病患的医护人员;请看看那些为控制疫情,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比起奋斗在一线的他们,只是让你在家呆着,你有什么不知足?政府要求不出门或少出门,出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到人多的地方必须戴口罩等,这么低的规定和要求,你有什么做不到?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不可忽视,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当下,我们只是行动没有那么自由,戴口罩呼吸没有那么顺畅,但比起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我们应该知足才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面对目前的疫情,我们这点不自由、不如意,算得了什么?

坚持、再坚持,静待疫情解除、春暖花开!

深秋随想

文/晴天

深秋随想

独自走在这繁华大都市上,到处是喧嚣的人群,到处是嘈杂的车声。我感觉到自己就如那随着秋风漂流的黄叶,不知道那一站才是自己的终点,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只能一直漂泊、漂泊…

忘了我是谁,忘了我该去何方,忘了一切的一切,但是我能忘记吗?不能!我多想糊涂一次,多想让自己不那么清醒,多想把自己置身于那茫茫的人流中,追随他们而去。深秋了,又是一年的深秋了,而此刻的我依然是一无所有,除了这身臭皮囊。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使我喘不过气来,我依然相信这世界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这是我追求的动力。我不能让现实的残酷把我内心的那一点美好都摧毁掉,绝对不能!

多想再一次回到母亲的怀抱,再一次享受被孕育的美好,多想再回到那片童真的世界,再一次回味穿梭在花丛树林的滋味,但是我还能回去吗?回不去了,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懂得整天缠着母亲要吃的,整天嘻嘻哈哈,流着鼻涕的小屁孩了。我长大了,不再缠着母亲了,母亲也已经没有精力陪我闹了。而那片花丛树林,如今是否安在呢?是否还记得那曾今的我呢?一切的一切离我似乎都是那么遥远了,独自一人在这繁华的都市奔波拼搏着。在这里,没有我那和蔼的母亲,没有那片花丛树林,这里有的只是无尽的压力。我们都是生活的奴隶,都是上紧发条的机器,只能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动着,一旦跌倒,立马就会被追随而来的人马碾得不成人形。这样是不是太残酷,这样对于我们这种年轻人是否太不公平了?其实不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其固有的规律,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停留,而改变,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具备很强的抗打击能力,只是这些我都没有适应罢了!

我茫无目的地走着,全然不觉秋寒渐起。忽然间,一片黄叶飘落在我的头上,使我蓦然惊醒。它以为我就是他的停泊地吗?不,我也不过是与它相似的可怜人罢了!抬起头,上面不是昏暗的天空,天空下面也不是空空的枝桠,我忘了南方的秋,落叶并不多的。我轻抚着这片树叶,它枯黄的脸蛋与枝桠上那翠绿形成多么大的对比啊。又是一片可怜的树叶,我呢喃着,渐渐走远。我不是那片叶的停泊地,我不应把它留在我身边。我要继续寻找,寻找那个属于我的停泊地,我相信它也一样在呼唤着我。

我穿梭在那茫茫的人群中,小心翼翼地,因为那里暗流涌动,一不小心就会尸骨全无。我不能被他们淹没,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我那苍老的母亲,我仿佛看到她坐在我小时候常常玩耍的大树下,在向我微微点头。我要继续前行了,因为我还有倒下,因为我还要回到母亲的身边,去给她温暖与怀抱。

小时候,看山是山,长大后,看山不是山。这就是长大后的变化吧!感觉每天自己都在忙碌着,忙碌着,但我依旧还是我,只是我暂时没有那个心情去欣赏那山、那水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那穿梭于树丛花林的感觉会再一次回归,那山依旧是那山,一切的一切都不曾改变过。

十月,秋的随想

文/1765950692

【秋雨。秋露】

我喜欢秋雨,感那种悠长的情韵。滴滴答答,淅淅沥沥,没完没了。不管你是心情平缓,还是心浮气躁,都会被秋雨掌控在自己的节奏中。在不经意间,看青苔泛绿,让墙头添了新装。在这不紧不慢的雨中,自己一颗湿漉漉的心,被滋润的诗情悠然。这雨丝如竖琴,拨动出属于自己天籁而灵动的音色,汇成一串串通往心灵的乐章。不管你是喜欢现代的,还是古典的,让起承转合的美感,倾醉在秋雨中。

雨中试问,一场秋雨一场凉,易水生寒渐起。让自己一颗被浇透的心,不由得升起怜惜之情。那雨中的秋藤,努力地攀沿向上,只为看到墙那边的风景,雨中的那朵花是如此的娇美,如此的怜人。于是,青藤的须茎向着花儿延伸着。就这样慢慢地靠近,只为今生欢颜的那份喜悦。雨中的生机渲染着秋雨多情,那小轩窗前的丽影眺望,期盼着归途的心上人,叩响回家的大门,让这种宁静氛围里,充满温情和欢愉。

当秋雨收起了情丝,经过一夜的沉淀和凝华。第二天随着朝阳升起,挂在草叶上,花瓣上,树叶上,那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随着折射出的光线,恰似一个个夺目的珍珠,灵动而可人。只要风儿轻轻一吹,就悠然地滚落下来,洒湿了痕迹未干的地面。这是一场唯美的花瓣雨,芳草泪,让那淡淡的幽香沁入泥土。秋露将一颗盈盈之心,不求完美,但求来过。哪怕微弱的湿润,也要用心地倾洒。

我喜欢秋露的这份淡然,随遇而安的态度。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其实很简单,不要前思后想,只要用心对待就好;在生活中,有些事不容你优柔寡断,从容面对就好,只要无愧我心。而秋露就是这样,虽然自己生命的过往如此短暂,但是懂得在有限时间里,让自己完美的释放。秋露用一颗透明的心,无私于尽情的展现。只要在它的生命里,让你看到闪烁的一瞬间就足矣。无欲则刚,顺其自然。

【秋月。秋虫】

秋月,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宠儿。那种似玉一般的皎洁,那种似水一样的柔美,那种明月照我心的感觉,就是遥望到心中知己的美好。特别是到了中秋,冰轮高挂,如佳人的玉颜,因而诗人的墨香里就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佳句。最令每个人心灵感触的是,明月的那份宁静,那份纯静,那份温馨,可以让自己敞开心扉,但愿明月停心间。

当桂花飘香,树影婆娑时,在一杯清茗的淡然里,月影其上。这就是一颗淡泊的心,在不经意间,月华已经落杯了。如果此时,你当月亮是知己,就会落入你的心间;如果此时,你当月亮是恋人,就会与你一生同行;如果此时,你当月亮是红颜,就会温暖你的心房。不需要卿卿我我的缠绵,不需纷纷扰扰的追逐,但愿一颗宁静的心,今生时时刻刻感触到最真实的守护和依恋。

如果秋夜只有月亮,那就太单调了。秋虫就是这月色里的精灵,它婉转的叫声,时刻萦绕在有心人的耳旁。越是在寂静的深夜,让思念的人儿,才不会感到孤独和凄冷。在那此起彼伏的叫声里,感觉自己还有内心的呐喊,随着这秋虫的叫声,但愿能飘进相思人的心里,会引起彼此心灵一霎那的共鸣。秋到了,天凉了,彼此多多保重。心中给予着,如果君安,我心定宁;如果君伤,我心必痛。

秋虫,就是那宁静的夜色里走来的知音。只要心有灵犀,就会欣然悦之。不管是在月明高挂的晚上,还是秋雨绵绵的淅沥中,在草丛,在花园,甚至只要是一片空地,都会有秋虫婉转的低鸣。这秋虫难道不是自己的知己吗?当自己的心静了,有思念了,有一种牵挂了,独听那份只属于自己美好的心声。你听,那种欢快的彼此低唱,难道不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妙吗?月清,虫鸣,真好!

【秋花。秋阳】

在秋天,那各色的花儿一定会盈满你的眼睛。因为到此时,天气逐渐转凉了,所以这些花儿开放时,就要只争朝夕了。这时候,五颜六色的花儿,可能令你眼花缭乱。但是,让你能记住有一种花儿,最能代表秋韵的感觉了,那就是菊花。菊花从春天就开始发芽,经过夏长,待到晚秋时才怒放,一直延续到初冬。这个经过四季凝练花,吸取了天地的精华,淡淡中菊香悠然。

菊花,不争春晖,不恋夏茂,只是在深秋里独领属于自己的恋歌。不管是在花园中,还是在山坡上,那明黄色的一片,就是菊花怒放了。特别是野菊花,在山坡上一簇簇,一片片,那种气势,那种灿烂,那种奔放,渲染了秋意的唯美,此物最思亲!在夕阳的光辉里,整个空间都被包裹在金色的菊黄里,让自己感到自由奔放的快意。菊花,懂得沉淀和积累自己,不随波逐流,在静默的时候独享自己的品格。做人如菊。

天高云淡的时候,就是秋阳高照之时。这时候,人们更喜欢称为艳阳。因为在这个时候,随着温差的加大,使枝头的果子进入了成熟期,在阳光的照射下,那红色的苹果,紫色的提子,黄色的梨,如花儿一样可人,挂满了枝头,可谓是一个个秀色可餐啊!在秋阳下,每天都发生着惊奇的变化,今天这个果子成熟了,明天那朵花开了,更有风情的女子换上了华彩的秋装,将一种秋韵,一种风情,嵌在秋水一般的眼睛里。

秋阳下,花儿要怒放,叶子要渲染,果子要成熟,相思的人儿要相聚。这时候的一切,好像都变得有情有义,就是为了昭示自己的来过。最值得记住的就是九九重阳节了,在这个登高的时候,看着层林尽染,一地花黄,就有一种思念,一种怀念,一种牵挂。天凉了,在心里祝福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牵肠挂肚的那个她,一生平安,他乡安好。秋日的夕阳下,一排孤雁南飞,伊人眺望,人比黄花瘦,断肠人在天涯。

【秋水。伊人】

四季当中,最静美的风物就数秋水了。在这个时候,秋水是丰盈的,但是不张扬;秋水是风韵的,但是不潋滟;秋水是静美的,但是不死寂。秋水的那种澄净,平静中带着灵动,看着秋水微波泛起,宛如拂动着飘逸水袖的女子,滋润着欣赏的人多情之心。当一潭秋水或者一池秋水边,蒹葭泛黄时,就会出现“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就会波动出心中最温婉的心曲,秋水就是心中美丽的女子。

秋水,透出的那丝清凉,就是女子冰清玉洁的肌肤;秋水,泛起的层层涟漪,就是女子明媚善睐的眼睛;秋水,含韵的那种深邃静怡,就是成熟女子的淡然芳华。正是这秋水,激活了女人如水。因而就赋予了秋水“暗送秋波”“秋水伊人”“秋波荡漾”等等美妙的感觉。经过了一载的积蓄,使秋水更加的透亮和澄净了,正如经历了人生青春芳华的女子,更加懂得生活里的那份真情,是要用心体会的。

秋来了,那水边的伊人,更显楚楚动人。秋风习习,秋水生寒,秋花寄情,到处映照着情系天涯的悠悠惆怅。在一轮夕阳下,又觉“夕阳西下几时回,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这个时候,正是伊人思绪最敏感的时候,人生的真意正在此时,果子熟了,就要有人摘;花儿开了,就要有人赏;芳草黄了,就要有人怜惜。而一颗女儿心,在秋意绵绵之时,就要有珍惜的人儿呵护伊人之心。

伊人,在这秋天里,独领到属于自己的芳华。她给予露珠一颗晶莹透亮的心,赠与在人群中只为她回眸的那个他;她给予枫叶一片殷红温暖的心,赠与只为她一生守护的那个人;她给予鸿雁一个美好的祝福,赠与只为今生读懂她的心灵知己。伊人就是这个秋季里的女主角,一切芳华因她而情浓意浓。无论何时,只要牵住了伊人的手,就会感到秋月的明媚,就会听懂秋虫的动情,缠缠绵绵相守一生。

取暖随想

文/李汝骠

随着一轮又一轮冷空气来袭,气温下降了很多,严寒的冬季即将到来,我不禁想起我家冬季的取暖保暖的艰辛岁月来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家从平房宿舍因拆迁搬到楼房,因为是楼房顶层,到了冬季比平房冷多了。那时我们已是五口之家,而且是异性大子女,因为只有一间半的住房面积,大儿子只好在不大的楼道里放下一张床住宿。楼房又没有暖气,到冬天全家生一个用颜料筒改造的火炉取暖,事先还要打好过冬的煤糕和备好煤炭、劈柴。

寒冷的冬季到了,我们在9平方米的南房生火炉,把长烟筒伸到北房。女儿住在南房,我两口与小儿子住在北房。妻子为了不让女儿受冻,就关闭了南房的窗户,糊上报纸,封上塑料布。又把楼道大门的墙缝和门缝塞上破布棉花,还用旧布旧棉花缝了件棉门帘挂在大门上。家里仅有的一个橡胶暖水袋给了住在楼道里的大儿子。女儿和小儿子每人一个葡萄糖瓶子,灌上热水,用皮塞和布把瓶口扎好,防止漏水。晚上孩子写作业时,用它暖手,睡觉时放在被窝里取暖,不过到了清晨就全凉了。

妻子在备课改作业之余,在灯光下为三个孩子缝制了棉手套,孩子戴上它,冻伤好多了。有一次,我和妻子去城里开会,在柳巷买回一件拉舍尔毛毯,因为是挂久了的样品,半价处理。拿回家里处理了一下,盖上它暖暖的,花色又好看,全家人别提多高兴了。又有一次我去市里参加表彰会发了一件电热毯。虽说只够一个人使用,但当时也算是“科技产品”了。全家人一致同意给睡在楼道里的大儿子用,并叮嘱他要注意使用方法,保证安全。大儿子用了一段,就让他母亲用了,因为母亲腰疼,用它舒服些。这件电热毯连续用了好几个冬天。

植树随想

文/胡光明

今年没有去植树,有点遗憾。眼看着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却没有往年植树的热火朝天,心里空落落的。

不禁回想起2014年3月16日,那天我们第一次跟随“快乐一家人”参与植树活动,地点在黄鹤山米芾墓旁。那时孙子只有9岁,来植树的人很多,场面很热闹。因工具少,孙子着急得甚至用小手去扒土往坑里填。借到工具后,我们一连植了4棵树,很有成就感。之所以带孙子去植树,是想让他体验植树的快乐,知道有辛劳付出才有收获的希望,我也希望孙子跟小树一起成长。我曾跟孙子戏言:“等你长大当上爷爷了,带着你的孙子告诉他,这里有几棵树是爷爷小时候种的,那多自豪呀!”孙子仰着脑袋笑答:“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明年我还来植树。”之后每年我们都去参加植树,在黄鹤山上举办的三次植树活动孙子都参加了。一晃6年过去,孙子已长成了英俊少年,小树也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每年春天我都要去看看我们种下的树,它们就像我的孙子一样让我牵挂。

今天阳光明媚,在家宅了这么久可以出去走走了。我又想起我们植的树,于是信步登上黄鹤山。我们种下的香樟树已长得又高又大,樱花还没开花,垂丝海棠已经挂上了花蕾,像一颗颗紫红色的小铃铛,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树下紫蓝色的二月兰已点缀山坡,冬青树吐出了紫红色的嫩芽,山上安然静好,桃红柳绿,春光已覆盖了整个山峦。

人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是造福后人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到我们植下的树已成为一片绿荫,我感到欣慰。近些年城市建设加快,在政府倡导下我市绿化大幅增加,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从黄鹤山回来,看到小区的迎风杨柳,想起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可远胜皇都,堪比天堂了。

随想人生

文/木毅

还是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这里,呆木的思考着不甚了了的问题。现在的我,借着暑假的时间,来到一个熟悉却又害怕的异乡,体验着工作的滋味,接受着人生的锤练。恰逢放假,既高兴又无聊。纵然可以从疲劳的工作生活中稍微放松,却不知道做什么事,呆呆地坐在床上……

我向窗外看去,天空不是完整的和蔚蓝的。高低不齐的楼房将苍茫的天空分割得不知道像什么。像拼图吗?却永远无法找到另一块与之配对。像一块破镜吗?却又找不到零星的碎片。到底像什么?似乎残缺但又完整。看着窗外下面马路上行走的身穿工作服的男女老少,我似乎明白了,这或许就像人生。自己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却总有与他人相似的地方—迷茫和寻找。

异乡的马路早已成为这些人为了生活、寻找生活的必经之路。将自己的思念一次次埋藏在内心深处,重重复复走过这条马路,都只是为了让日子过得好一些。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家乡已经变成一个寄托思念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想到这里,不禁感叹:人生易逝。

“我在这里已经做了好几年了……”我所接触的一位长期工说过的一句话。

在繁华的异地,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总能看见到他乡谋生的平凡身影,又或者漂泊他乡的沧桑面孔……

还清晰地记得一张被岁月和命运刻写得毫无空白的脸和一双消沉却又不屈的眼睛……他已经白发双鬓,在往来的人群中在停停走走。衣着破烂,左手颤抖吃力地柱着拐杖,像是撑着一块命运的磐石,佝偻的腰背着黑沉的麻包,似乎扛着生命的包袱,右手端着经历命运锤打而变得凹凸不平的铁碗,向擦肩而过的路人行乞。他那深邃的眼神,似乎告诉我:纵然双手如何苍白无力,也要向命运发出沉默的呐喊……

相比他们,我们庆幸着:当寒冷的时候,有足够保暖的衣服;饥饿的时候,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开心的时候,有好友分享;难过的时候,有亲人解愁,还有许多许多……

难道不因为这样,我们应该好好生活,珍惜眼前吗?

岁月是块磨刀石,磨平了青春的激荡起伏;磨钝了青春的锐气逼人。每一次打磨,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总会留下深刻的回忆和离去细腻的曾经。风干后,等待微风将他们轻轻送走,在人生的天空中迎风而舞……

听雨随想

文/轻柔的雨丝

恐怕人人都有过听雨的经历,只是没有记住罢。

在下雨的日子里,休闲时坐在一座凉亭里,手握一卷听着旷野里的雨声淅淅沥沥地绵绵不绝,看着那雨丝像万千条银线般的在飘舞。细雨的无形,小雨的温柔,大雨的直率,暴雨的滂沱……那是很有情调的美!

我很喜欢在凉台上听雨,听那种下得不是很狂的大雨,哗哗的;斜斜的雨丝儿在空间织着一片巨大的网帘,让天地间的一切都感受到湿润的温柔。每当这时,想象的翅膀便忘形地张开。有时幻想着自己是一株山茶,沐浴了春雨后便孕育着盎然生机,然后展一袭风华。有时会幻想着自己是一口古井,尽情将井口张开去承接这上天降下的甘霖,于是那雨滴就会在井里的水面上敲出悦耳的音响。有时又幻想着自己是失恋的少女,拈一方泪巾儿斜斜地在雨中踉跄,那雨就将身上的衣服全都浇了个透,并有模有样的紧贴在身上。甚至还曾幻想着自己是一堆牛粪,在雨的冲刷与浸泡下先是稀糊尔后便慢慢地散开,并随了那雨水流到田地间,然后由着植物的根须有力但又温柔地汲进了体内,顺着那透明的纤维管走遍全身……更有一次奇怪的想象,幻想自己成了一块久治不愈的伤疤,然后无奈地将伤疤伸在雨中,由任细雨的丝儿在裸露的伤疤上淋浸着……慢慢儿地便滋养成一块红润可人的好肌肤……

雨啊,带来的想象是奇妙而又无限的。听着雨,你的魂灵儿和肉身都会很深透的被荡涤着;浮躁与鼓动亦可让这温柔入骨的雨声化为平和与沉静……

但我感到最动人心魄的还是在旷野领略雨的柔情、雨的滂沱。

记得小时候去山中砍柴,突遇倾盆大雨,整个山林都让夹着风的大雨震荡了;哗哗的雨声和着象有千万只怒吼的狮子在叫似的林涛声,似乎要把整个山峦都撕去一般。此情此景不由的让你感到无以言状的振奋!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索性脱光了衣,在雨中尽情地推打玩闹。但很快我们便颤颤地缩在山民们采香菇的棚子里,有如惊恐的小鸟看着外面大发天威的世界。还有一次是在河中的小船上。从天上陡直而下的雨柱直敲得小船的乌蓬砰砰作响;蓬外的河面上则扬散着千千万万个稍纵即逝的"银环",就好象从天上撒下来一个个的银元一样。河岸的树以及河岸后的山峦都让雨织成的网拉得朦胧而昏暗了。于是,我们也学着古人的样子,从泥壶里倾出一盏乡下的土烧,就着干鱼儿细细的啜着。但我们没有倾谈,而是在心里感悟着,好象在追求着"一壶浊酒喜相逢"的境界……

听雨也有着与心情相关的缘。在下放的日子便怕听雨声。那时候我们住着的房子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所以每当天上掉泪时,我们便凄惶地用桶子、盆子接着漏,然后挤在某个安全的角落在心里低低地祈祷着,有时也狂妄地诅咒着。那时体会到的远没有《雨打芭蕉》的闲情逸致,而是满胸襟的《夜雨潇湘》。真是游荡江湖的落泊与孤寂难耐。乃至后来读了大学,生活虽然依旧有着几分的清苦,但毕竟拥有了希望与前途,于是再洗耳听那雨声便又有了"银盘落珠"又或"引弦轻弹"的感觉,有时还会故作风雅地也吟几句诗。那时节,我总喜欢刻意地撑着那把从家乡带去的油纸伞,站在校园内的湖水边,象痴情的恋人一样痴痴地听着伞上啪啪的声响,看着湖水里"泡咕""泡咕"地撒着无形的"银元".并且无数次地幻想着这伞下要还有一位,那该是多么动人的哟!

如今已没有了当年的那一份浪漫,便是对雨也属于一种干了旱了便企盼着下的心境。但对雨声却依旧能感悟到几分柔情几分潇洒来。不是么?当春雨淅淅沥沥不停地下落时,这耳边似乎便听到了田间农夫吆牛的声音,看到那一片片顺着犁头倒下的红花草,以及那么多的八哥儿跟在牛与农夫身旁上下翻飞的情景……有时在逛街,正在盘算着进哪家店又出哪条街时,天上却飘下了雨滴,那情景就着实有几分尴尬,慌不跌地找地方躲雨,心里就会想,这街边的房子为啥就不伸出檐子来,那样行人不就可以不慌不忙的沿着街边走,一样的可以逛可以买么?又比如临近中午时天上突然下雨,于是便心里问道:孩子上学不知带了雨伞没有。

有人曾经形容"雨"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情人,因为它引发的随想与感悟委实太多太多了……

雨中随想

文/姜维嘉

绵绵细雨,仿佛还只出现在幼时穿上薄棉裤踩着积水一路啪嗒水声的记忆里。

不会再去踩水,耳边只剩雨滴打在伞面的声音。走在路上,路边零星几个暮色时分出来摆水果摊的小贩,旁边寥寥围了些讨问水果价钱的人。青灰色天际衬得剖开的西瓜瓤明艳得有些过时,倒是葡萄色浓却不艳丽,正是秋令水果。

在幼时的记忆里,秋与雨还是有距离的。秋天,是晚饭后桌上一串水滴未干的葡萄,清甜中的一丝涩意恰到好处;月亮圆圆,温润如一抹和蔼至极的微笑;月牙弯弯,俏丽似小姑娘眉眼弯弯的欢笑。笑容在祖父母的嘴角、父母的嘴角扬起,这便是最鲜明的记忆,窗外有没有雨,早已在回忆里模糊不清。长大了,恍然发现秋月也不是时时明亮,倒是秋雨,一年一年如约而至,淅淅沥沥,不狂烈也不温柔,只是平静地落下,卷开桂花,卷下秋叶。雨天阴沉,总是带几分淡漠。风声吹卷树梢厚叶的飒飒逆卷着雨声,仿佛一支再奇异不过的阙曲。雨的意象就此定格,世界如默片,雨声是唯一伴随的曲调。

我梦见过,《简·爱》里那一阵夹裹在狂风里的暴雨,呼啸在英格兰灰暗的荒原上,风和雨的对白,成了简和罗切斯特凝视时,应景奏响的音符。

我看见过,笔直延伸、仿佛没有尽头的公路上,细碎敲着车窗的繁密雨点,被疾风卷刮在窗外一隅不甘滑落。偶尔冲出乌云的一缕金光即刻被雨丝吞没,雨云如一只手掌牢牢覆盖着一方土地,天地阴沉。

海边突如其来的雨,在平静的海面上刻下圆环状的波澜,向天际扩展出曼妙的几何图案。沙滩边海鲜小铺的屋顶被水洇湿成深褐色,铺主吆喝的叫卖声和海边渔人粗犷的笑声揉开,合成带有人情、带有生活味的海边雨色。

是否雨总带来平静之相?也不尽然,否则疾风骤雨又怎会如推翻一切的手一般冲刷断垣残壁?然而在这样的雨中,彼时的雨中,我赏雨的心却是同一颗心,只不过在时间、在季节、在天色的渲染下,多了几分不同的感叹。

没有那么喜欢雨,却又在雨中想起了许多。想起空山新雨后的寂静,想起一夜风定云墨色,想起了三月花底离愁的一注雨帘,想起了黄昏梧桐更兼细雨的点点滴滴,想起了七八个星天之外,两三点雨山边的静中生机,想起了一蓑烟雨之下只任平生幽静的穿林打叶声。

想起在这样的雨中,这样未曾浮现的月光下,多少各怀感伤的人已渐渐消隐了彼此。

猫之随想

文/一路飞雪凌霜

夜里在猫吧逛,看着那些清澈透明的眼神,充满生机和灵动。那些复习考试带来的焦虑和烦躁,此刻已随着眼前图片的流动而变得稀疏。造物手底别样独特精彩的生命,给予我宁静。

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喜欢猫。喜欢看着那些小东西慵懒地睡觉,聚精会神地捉老鼠,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走路。虽然说都是本能使然,但在我的眼里,那便是庄子逍遥的境界。为此我从初一开始就有一只了,很普通的,那种黑白条纹的,品种只能说是土猫的小狸猫。它虽然小,但是却有人的脾气。譬如每晚睡觉的时候必须是在腋窝里,或者像女友般枕着你的胳膊。很显然这是我和弟弟对它溺爱造成的。但是却没有法子改掉它这习惯。有时下雪或者下雨,它回来的时候都淋湿了,然后跳上床头在我耳边喵喵的把我从周公那里迷迷糊糊地拉回来,躲进我掀起的被窝,然后我该“啊!”的清醒了。还譬如它吃的食物,除了肉之外(除了老鼠肉无它了,家中素食),那些干粮必须亲自嚼碎了喂它。不然就要拂它的意了,它很少去吃那些拿水泡在猫盆中的干粮。除非它生了崽,很饿的时候。它的饮食很有规律,我吃饭的时候就是它吃饭的时候,所以每次饭端上来,必要先拿着一块干粮去喂它,等它吃饱喝足我才能开饭。诸如的脾气很多,大抵都是我太溺爱小动物了,把它惯着。但我的确很喜欢这些,我可以藉此和它做亲密的朋友,让我亲近和了解它的天性。这是我所期望的。

人家说猫有九条命,这个说法还有可循的典故,是出自印度的神话里面。我尽管很怀疑,但是也没有证据。我的猫曾经吃了三次毒老鼠,每次都幸得不死。但我不认为那是它九命的缘故,而是每次家人都能发现异常,而父亲恰好是学医的,它才能够每次跟阎王打了招呼就走。不过它总有自己奇特的地方:超强的平衡能力,感知能力,那些肉爪子诸如此类。造物的确很公平,给了它如此先进的身体技能,剥夺了它像人一样发达的思辨能力。总是很公平。

每一只猫到了成年的时候,都是独自生活的,除了发情期。所以我称它们是“暗夜里的独行者”,它们具有孤独的气质,有的时候,任何东西在它们眼中都是可以睥睨的。它们天生的配合黑夜而安静。具有杀手所具有的一切品格:锐利的眼睛,沉稳的步伐,极致的耐心以及杀伐的果断。这些都足以让我拜它为师,这可比有些教授讲的有用多了。尽管我的猫大多数时间都在枕着枕头睡懒觉。

回想起我的猫,业已陪了我六年的时光,至今还活在我家那一床一院一隅之地,不像我求学在外。它肯定很恋旧的,像我。我交的朋友都很像我。说不定我在这里敲键盘的时候,它就在外面暑夜里悄悄奔走着。说不定我敲下最后一个句号发出“啪”的声响时,它正好咬碎某个倒霉鼠的骨头。如果它不是枕着枕头睡懒觉的话,谁知道呢,那个清澈的小家伙。

汨罗江随想

文/陈峻峰

一条江,不似楚简一册,可以开合,可以尽展于案几之上,目光和指尖相碰于每一个笔画和单词,每一处激荡和幽微,且不拘于南北和晨昏,游走或停顿,放下或拾起,触手可及,甚或韦编三绝。由于此,那条江,于我,横无际涯,苍茫浩渺,一直以来在遥望的天底下隐现,深沉的黝黑里泛着点点神秘波光。这种古老时空的历史想象无限放大了物理的距离,加之崇高、庄重,还有悲壮和宏大,愈感举步维艰,仿佛此生不能抵达。这条江,这精神的朝拜,是汨罗江,或者是一个人,一个诗人;去,去看,去朝拜;一直要去,自有动因;终未成行,阻于动因,理念还是意念,或者就是在等着一个契机罢。

权且是一个契机,与汨罗有关,自然与诗歌有关,与诗人有关。动车,也就两个多小时,我就从我居住的豫南淮上小城直达汨罗江畔。这是庚子岁末,一个冬日晚上,夜色恍惚,幽暗,依然混搅于历史与地理方位的想象,接我的司机说,喏,那边,就是汨罗江。我向左侧脸。看不见。岸上杂木、芦花和衰草遮掩了它,我暂且看不见,看不见如画渔船、小舟和竹筏,也听不见渔歌和水声,似有意将曲折与蜿蜒、曼妙与汹涌、静谧与喧哗、平素与惊心,江河鸣奏和交响的故事演绎,藏在幕后,沉于水底;将香草美人,还有剑戟、烽火、血肉、谋略、钟鼓、哲思、吟诵、祈愿,折合于书页,扎束于典籍,密闭于时间的箧笥,之后车子转弯,柔性而强行,不待挣扎,转过我的身体和目光,朝灯火阑珊的城市深处去了。

柔性或强行,转动其实是缓慢的,几无感觉,就像是被汨罗江优美的波浪、涟漪,轻轻推送开来。让我记得住,它已在我的背后了,恍惚,幽暗;记得住,是我想今晚它或者是我头颅的朝向,我想枕着它,平躺在汨罗的此生第一个夜晚,以一条鱼的游姿。一条鱼,一条淮河上游的鱼。一条楚国的鱼。其实我一直就是一条鱼的游姿,在淮河上游,在楚国和中原,两种文化的溪口,顺势,逆势,朝向汨罗江,朝向一位诗人,依稀身影,蹒跚步履,都有木兰坠露,秋菊落英,飞泉微液,琬琰华英;左岸右岸,水上水下,都有浪漫的啜饮、吐纳、呼吸和行吟。追随、求索、寻觅、崇仰,我不过是想找到淮河与汨罗江的某种联系,因为我与诗人,同楚地与故国,共悲情和忧患,它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或为假设,我也确信。

不是吗?历史巅峰,国家当口,生死存亡,上游,下游,我在,你在,都在的,《橘颂》之优美、《抽思》之伤怀、《惜诵》之沉郁、《思美人》之凄婉、《涉江》之激情、《离骚》之华美、《天问》之奇崛、《哀郢》之苍凉、《渔父》之悲绝……从汉江、长江、汨罗江传来淮上,我和你,都在的,都在那年,看着西行车队载着我的楚国,消失在萧索秋风中;看着虎狼之国残忍吞噬郢都楚国带血的心脏;看着顷刻间山水变色、天地沦陷、八百年帝国崩塌;黄钟毁弃、楚简碎裂、宗庙与灵牌俱焚,那个被你称为“灵修”“美人”的,向北逃亡到了我的淮上。那时你已经在汨罗江流放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你如子规啼血,捧心献祭,唱出绝世的情歌和挽歌;而我在淮上,看见另一个忧患者,见兔顾犬,亡羊补牢,进行最后的征战、抵抗和思辨。

倏然惊恐万状,世界屏住呼吸,我们一起转过脸,哀伤的目光越过淮北,越过淮南,越过江汉,越过潇湘,越过荆楚大地,望见南国阴郁天空下,日星隐曜,山岳潜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顿起洞庭湖怒波、汨罗江大潮;望见了那位诗人,而他也在望,朝长江上游望,朝楚都望,朝君王望,朝故乡望;这望,是盼望,是守望,是期望,是绝望;过去即便流放,也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啊;即便革职,也是楚国的子民,而现在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此乃故乡?还是异乡?于是我们就望见了诗人,所谓选择,哪有选择,美人迟暮,香草凋零,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殉国难,以死谏,无以挽留和寄望,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壮丽奋起,美丽一跃,怀沙投汨罗江而逝。

历史在那一刻荡起的涟漪,从此在一代代善良人的心里无限波扬。

两千年?两小时?一晚?在长乐镇的这个白雾轻笼的上午,汨罗江现出,全部的现出,没有特异,绝无惊诧,就是一条江的样子,出乎预料的,它竟是如此宁静。我知道,这是冬日的宁静。我也知道,它不应该如此宁静。

长乐是分水,是节点。地理学的意义。上,千川百瀑是水的聚合,蓄满能量;下,浩浩汤汤是水的阔大,载沉载浮;日影、月影、山影、林影、帆影、桨影、云影、鸟影,投射进来,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诗人的身影,投射进来,镜子的水面、画面,如色板和彩宣,静如往昔,静如往事,静如静物,而岸上一侧古镇喧闹、喧腾,仪仗、鼓阵、锻打、酿造、故事会,辣椒、米酒、舞龙、对歌、花鼓戏,我穿越了,在这个白雾轻笼的上午,两千年?两小时?一晚?就像日期的数字标识样的具体,我从淮上对汨罗江一生的朝向、朝拜,求索、崇仰,变得庸常和世俗。我们,不是一个诗人,是一群诗人,是一众诗人。祥和岁月,太平盛世,河清海晏,歌舞升平,无以天问,何以堪忧。

熙熙攘攘间,我停下脚步,在打铁铺子前,传统,手艺,形式,表演,重现。铿锵之声以及火花飞溅与迸射,仿佛来自远古,来自刀耕火种,来自老家不远的乡村小镇记忆,但它仍旧震撼了我。那烧红的铁,仿佛肉身,滚烫,在激情和热血的沸点之上,锻打,锤炼,复原,变形,壮丽奋起,美丽一跃,在投入水里的那个历史的瞬间,以生命为铸件,实现淬火。

自然,我想到了诗人,我似乎找到了我的中原我的上游淮河和汨罗江的那种联系了,也找到了两千年前与这个上午的衔接,即刻与众人相向,往回走。或为鱼,或为淮河鱼的游姿,或为诗,或为诗人绝世风骚之姿,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已矣哉,汨罗江是源头,也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