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冬天文章

2022/12/11经典文章

冬天文章(精选20篇)

冬天,凝望一棵树

文/王岚

冬天,凝望一棵树,你会有别样的收获。

冬季之外的树,树干周围环绕着繁茂的枝叶,枝叶间充斥着莺歌燕舞的欢腾,有花与果的芬芳,有蜜蜂和鸟儿的歌唱,此景此境,让树感受不到寂寞,但也无法真正沉下心来思考。那时,绿意和盎然充盈眼眸,视线也被枝叶遮挡,心也变得自负满满。

这和人的处境何其相似。得意时,周围花团锦簇,百鸟来栖,身旁的笑脸灿烂如锦霞,耳边的赞美动听似琴瑟。有这些看似美好的氛围熏染,眼前像涂抹上一层光晕,心绪如笼罩着一层迷雾。如此一来,每一日感觉都是良辰,任一地看着都有美景,看似美好无限,实则脱离了真实。

花,终归会凋谢;叶,终归会飘零。冬,总会来的。季节轮回,枯荣更替,植物躲不过,人也无法抗拒。待繁华落尽,百鸟别枝,冬天里的一棵树,就只剩下根本,它也成为一位深刻的哲人。人也是如此,当人生的冬天来临,人会变得冷静深刻,曾经模糊的变得清晰了,一度遮蔽的逐渐裸露,过去犹豫的日益坚定。

褪去了繁华热闹,远离了喧嚣浮躁,冬天的树,就像一位走过了繁荣,经历了沧桑的智者,独自屹立在风中,坦然接受严冬的洗礼,凄凄然,凛凛然。因为走出了虚幻,接触到真实,虽寂寂然却也欣欣然。谁能说,树的历程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必经之路?

冬天,凝望一棵树,见证繁与简的变换,感受繁华与落寞的更替,体验它的坦荡真实,感悟它的寂寥深刻,这种交流,虽然寂静无声,却直抵内心的最深处,可以从中读出一番未有的况味,可以体验一种冷静后的彻悟。这是一种深层的对话,更是一种思想的升华。

树如此,人亦然。人生也会走进冬天,无需悲观伤感,也不必慨叹寥落,人生的冬天更容易让人看清自己和世界,褪去了浮华,露出了萧瑟,看明白了,想透彻了,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更高更妙曼的体验,那感觉宛如一个人独自站在青藏高原的屋脊上,眺望莽莽群山,尽管寂寞苍凉,但体验到了“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阔,感受到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洒脱!

和人交往也是一样,有树叶遮蔽时,隐藏了太多,往往迂回曲折,他不是他,你不是你,等到抖落了枝叶与花朵,或许有些陌生,但却是真实的呈现,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和智者交流时,直接或许是最好的方式。”那是拆去彼此之间厚厚盾牌的面对,那是一种难得的真实坦诚。

站在一季冬,凝望一棵树,释然,明悟。

冬天里的温暖

文/常树辉

小时候,在我的老家河南,冬天是十分冷的。冷到何种程度,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说不太清楚。大抵是因为那时乡村的天气预报渠道单一——只有在挂在堂屋门后头的喇叭匣子里,偶尔能听到因线路接触不良传来的吱吱啦啦、断断续续的天气预报声。主要是,我知道,冬天还没来,母亲便早已为我们缝制好了过冬的棉衣与棉被等。

家里人多,条件有限,被褥不宽余。父母便开始操持着为我们打“地铺”——在土坯垒制的床上,用上好的麦秸,一层一层地铺垫,铺有一尺厚时,用力地把麦秸压实。褥子铺在麦秸上面,被子盖在褥子之上,人蜷卧在散发着淡淡麦香的被窝里,其松软与舒适程度,绝不亚于当今的“席梦思”。

至于天晴,母亲便会把被褥全部拿到院子里的铁丝上晾晒。晒一阵子,用棍子敲打一遍,翻翻面儿;再晒一阵子,再敲打敲打,再翻翻面儿。这样经过多次的敲打和翻晒,似乎把太阳的热力和温度,全“敲”进了被褥里。半下午的时候,被褥变得蓬松鲜活起来。母亲匆匆地把被褥收了,认真铺好,被子是沿着四边儿掖的。晚上脱个精光,快速钻进蓄满了太阳温度和蕴含着满满母爱的被窝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和快意。

阴天的时候,母亲怕我们受冷着凉。晚饭后,便围坐在被窝里纳鞋或做针线活,等冰凉的被窝有了体感温度时,母亲便会喊我们上床睡觉——如今想来,那时认为理所当然或者不以为然的日常举动,竟蕴藏着天底下最无私、最纯真的母爱。

比较难熬的,是去学校上学了。这时候,父母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全靠着自己去硬扛。每天,我戴着“火车头”(一种棉帽),放下帽沿,扎紧耳把,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斜挎着书包,小心翼翼地走在冻得像铁蛋似的路面上,人像个企鹅似的。学校里的三间教室,南面北面都有三扇窗户。窗户是用木条做的,家乡人称呼为窗棂子。那时的窗户没有装玻璃一说,都是用塑料布封堵的。遇上塑料布破损或吹坏,我们可就遭罪了。这时候,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差不了太多。我们的小手冻得通红,脚是没有知觉的疼。看我们冻得厉害,班主任这时会组织我们搓手和跺脚。随着班主任一声“预备齐——”同学们开始边搓手、边有节奏地“咚咚咚,咚咚咚”地跺脚。这样活动好一阵子,等手脚都暖和过来时,再开始上课。

但在冬季里,我们都盼望着下雪。感觉里,只有下了雪,才算是到了真正的冬天。天地昏暗的时候,我们像期盼什么似的,左等右等地盼着雪花下来。有时等了两天三天,不见雪花下来,心里挺“不忿”的,有种说不出的忧伤和责怨,睡觉前仍带着不情愿的念想睡去。半夜里,一旦听到母亲喊一声:“咦!下雪了!”我会忽地醒来,心里荡漾着久别重逢似的兴奋和冲动。这时候,夜卧在床,侧耳静听,能清晰听到“簌簌,簌簌”大雪覆盖大地的声音。

天亮后,我会喊上左邻右舍的伙伴们,在雪地里奔跑和嬉戏。有时会玩堆雪人。有时会玩“捉小鸡”。有时也学着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里讲的,在雪地里扫出一片空地,用棍子支起簸箩,簸箩下洒些粮食,在棍子下端绑根绳子,屏住呼吸,远远地牵着,玩捉麻雀的游戏。许多次,不知是麻雀聪明,还是我们不如鲁迅先生会玩儿,我们总是一只麻雀也捉不到。

雪过天霁,雪开始一点一点融化。因为天冷,房顶的融雪沿着瓦沿儿下来,未到地面,就悬空凝结起来,这样一滴一滴地凝结,很快就结成了“琉璃”(冰凌),有半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两尺多长的。村村,户户,一排排,一片片,晶莹剔透的“琉璃”垂挂下来,犹如冰的童话世界。我常常拿着棍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敲自家或邻居家房沿的“琉璃”,有时用力不好,竟连冰带瓦一起敲了下来,挨了家长的喝斥与训骂。

这时候,水塘里、河面上,冰整河整塘地厚结起来。清晨,乡亲们去公社赶集,有赶着车的,有背着篮子的,有扛着货物、手里牵着孩子的,在河面上大声吆喝着、趔趄地行走,煞是壮观。闲暇时,我会和哥哥到村头河里的冰面上“打碟溜”(打陀螺)。“碟溜”是自己做的,我们找来废旧的墨水瓶,去掉盖,从瓶口处夯进一根圆形木棍,木棍外挖一半圆孔槽,孔槽镶上一个钢珠,钢珠露出半个脸儿,这样“碟溜”就算制作完成了。也有用木头削刻的,只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高超的手艺,一般小孩儿做不来。“打碟溜”时,鞭绳沿着“碟溜”缠绕数圈,凌空甩扔出去,“碟溜”就会顺着惯性在冰面上旋转起来,然后用皮靴不停抽打,“碟溜”就会飞旋起来。

有时我们还进行“扇面包”比赛。这是我们那个年代乡村孩子的特有游戏,现在基本上绝迹了。“面包”的名字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就是用两张废旧的作业或书本纸做的,每张纸中间对折,一张压着一张,然后四面再折,一个压着一个,沿缝隙穿插过去,这样“面包”就叠成了。玩的时候,“面包”握折了四个边儿,紧扣在地上,一替一下,用自己的“面包”扇对方的“面包”,谁把谁的扇翻,“面包”就归谁所有。有时扇到兴头处,我们把棉袄都甩了,在你一声我一声的“嘿”、“吼”声中,轮番上阵,战天斗地……

严寒的冬天,就在我们这样的自娱自乐和独特玩法中,一年一年地过去。

而今,现代化的御寒方式应有尽有,但在我记忆深处,每到冬季,我仍然怀念儿时冬天里的欢乐与期盼,还有父母带给我们的关爱与温暖。

聆听春天的脚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是一年的终点,冬天来了,春天真的就不远了,虽然此时,空气中还处处透着瑟瑟的寒冷,可当你捧一捧阳光嗅一下,已经能闻到春天的味道。

此刻,期盼着一声春雷,打破冬日的沉默和寂静,一场春雨,淋醒沉睡的大地,一缕暖阳,点燃春天的希望。

春天,快点来吧,因为你承载着很多人的希望和梦想……

邻居家的小女孩今年五岁,冬天刚来临的时候,妈妈患病去世,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悲痛,她只知道妈妈不见了,那天她拉着我的手问:“阿姨,什么时候是春天?老师说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我希望妈妈快点回来……爸爸说妈妈出远门了,是不是春天就会回来呢?”抱住孩子,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只能用一个美丽的谎言告诉她,等春天来了,妈妈就回来了。

我的同学大玲,一个标准的剩女,那天电话告诉我,龙年的五一节她将结束单身生活,和相恋一年的男友结婚。

这边种大棚的老乡们,盼望着春天来的时候,精心照料了一冬天的大棚西瓜能卖个好价钱。

还有一些农民工,春天来的时候,他们又要承载希望的列车,在一声声祝你平安,一声声一路顺风的祝愿中,再次踏上他乡奋斗的征程。

……

春天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又有多少人能希望成真?此刻,唯有祝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直喜欢春风拂面的感觉,闭上眼感受这柔柔的春风,总会想起童年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各自拿着简易的纸鸢,奔跑在麦田里,那个时候放飞的真的是快乐,无忧无虑,眼睛里只有美好。

在生命的旅途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天,回眸间,身后是我们踏出的一路风景……

寂静午后,品一口香茗,提前感知鸟语花香扑面而来的春光盈盈,听一段音乐,让一份春日的温暖先入心田,点点滴滴漾起思绪的无尽涟漪。

如果我能化作一缕春风,定在你面前展现整个春天的美丽。

平平仄仄的诗篇,写不尽春天的美丽,深情款款的话语,道不尽对春天的喜爱。

因为四季的轮回,我们感受着自然变幻,体味着春华秋实,不知多年以后,可否记得,我们曾于某个季节的角落,细数着年华,任思绪飞扬。

聆听春天的脚步,感受春天的气息,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阳光和煦,鸟语花香的春天就在眼前了。此刻,我愿意坐在柔情的深处,淡看,时光静美,期待春暖花开,岁月静好,安然若素,萦一泓淡淡的笑容,静候春天的来临。

冬彻心寒

文/rjy1125

落雪每年重复,已不足让我关注,重要的是每年都有冬天到来。少见的是,北京今冬无雪,有的只是同样寒冷的日子。

尽管已经立春,理论上已经到了春天,但寒冷依旧,心境依旧,于是拿出一年多前写就的未发出的日记,重新审视,重新修改发出来。

青春殆尽,似乎对冬天的来临有了些在意,淡看却又似乎在意着这自然界本是平常无奇的一场又一场的雪的到来,看着它悄无声息地覆盖着都城的旮旮旯旯。

那是个下着大雪的冬日,是北京好冷的一天。就象现在虽说是春天却非常地冷一样。

静坐八楼的办公室内,尽管有暖气,感觉还是浑身发冷,便始终开着空调。灯却没有全部都打开,室内光线显得暗淡。

想起许久前,在同样的雪天,全家人围在一个不大的火炉旁,吃着咸菜啃蒸饼子,想着将来的人和事儿,深远入神。炉中的火是封着的,那样会省些煤。但屋子是暖和的,因为每个人的脸都是红的,那时我认为那就是暖和的样子。

我没感到暖和,手和脸、脊背凉飕飕的,我感觉寒风正从门缝吹进来打在我背上。

我打个电话给母亲,询问怕冻的大白菜是否已搬进屋子,窗户用粉尖纸糊好没有,去年冬天用过的棉门帘是否挂上了,院子让人清扫一下没有,要腾出些干净地方让雪落下。

已过下班时间,办公室内依然很暗,我没刻意看窗外的雪。但我知道雪在落,漫天遍地。

老家的落雪,层次有致,房顶柴垛、扫干净的院落、远远近近的路上。

我并不急着赶下班回家的路,等雪落定再走。我不再像以往,逢每冬第一场雪,总怀着莫名兴奋,观看好一阵,或钻进大雪,有意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

经过许多个冬天后,我渐渐明白,自己再也躲不过雪,无论是在都市的办公室,还是在老家透风的房子,或者暂住的部队的公寓小屋。

许久后的冬天,纷纷扬扬的雪,注定会落在我正经历着的一段岁月。

就像现在,我坐在暖暖的办公室,努力烤热自己,神经却是露在屋子外,任寒风吹拂,隐隐作痛。那是我对家乡亲人的惦记。

我不会把神经拉回到暖和的室内,它已经永远停留在了那全家人围坐火炉,一起吃着咸菜蒸饼子,感到手、脸和脊背凉飕飕的记忆中了。

其实,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现在,我甚至感觉到了那个夜晚隐藏着的温暖。

许多年后,在我自以为火热温暖时,更在那年的夏天,一股寒风突然袭来,吹过这整个夏天,紧接着就是我的亲人生命的冬天的来临。还有,还有,我的生命的冬天……

在我周围,也有像我一样过冬的人,只是有的被冬留住了。

冬天总是这样弄人,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

在京城,有一年天冷,一个彻骨的早晨,在我去部队大院上班的光明路途上,看到过一个冻死了的人,这个老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安静的犹如睡在雪白的地毯上。

他被彻底地冻僵了。我不敢其实是不愿相信。

此情此景之下,我感到手、脸和脊背凉飕飕的……

我想,一个老人,尽管不比年轻人生命力旺盛,尽管没有要抽芽的叶,也没有要开放的花,但肯定也是特别渴望春天,因为没有人是喜欢寒冷的。

我也不喜欢冬天,无论自然的还是生命的。尤其生命的冬天,因为生命的冬天,会让我们面对更多的离别,会让我们在世的亲人越来越少。

人近半百,情绪依然受到外界因素很多影响,也许是对生活的追求更高,我也说不清了。但无论如何,有时竟显得如此伤感。

我分明于昏暗中看到了母亲斑白的头发,我感到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化的日子的来临。但我对此是如此无能为力,如此身不由己。

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于是,手、脸和脊背凉飕飕的……

雪越下越大,天早已彻底黑透。

坐在办公室温暖的屋内,烤热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远在冬天,被寒风吹彻。

2010年10月右肩意外重创,面对北京这冬最大的风雪,痛楚在心。

冬安

文/山有嘉卉

冬,没有了春的妩媚,夏的浮躁,秋的沉重,只剩下褪尽浮华,删繁就简的清凉。到了一定年龄的女子,很自然便会喜欢冬天了。

读到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个人,每年的冬天,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常出现相同的场景:很多人被关在一个黑房子里,房门上了一把生锈的铁锁,人们在里面哀求。每当梦醒,他就觉得自己胸口闷得慌。久之,他得了一种病,觉得胸闷、心神不定、非常烦燥。后来跋山涉水去求见一位老和尚,几番求见,病情不但没好,反而加重。最后老和尚送他一把金钥匙,对他说:“囚住了别人也囚住了自己,锁住了过去也锈住了自心;怨恨烦恼垒起了黑房子,打开心窗让阳光照进来。”自此之后,病情彻底好转,每个冬天都在安稳中渡过。

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比如空气,比如真情,还有信任,忠诚,理解,宽恕都是免费的。可人往往都在追求一些有偿的东西,而忽视了这些本身既免费又珍贵的东西。用一把金钥匙,打开内心的黑房子,放下烦恼和怨恨,灵魂如冬日暖阳,既温暖,又不刺眼。

冬天适合过小民的日子。 遥望乡间平民家的琐碎日常,昼短夜长的冬,被包裹的漫长平实,白天忙着手头针线,家里家外,屋前屋后,往日的红花绿叶,早就蔫了没了。黄昏来得分外早,鸡鸭回栏时,双双对对,慢慢腾腾,昏沉天色里一踱一停,赶着轰着才肯进窝。

冬天适合抱团取暖。玻璃窗外,天荒地寒,静物素描般。元旦小长假,打一个电话,三两户至交好友聚到一家。一齐动手,和面,调陷儿,擀皮儿,包一顿热情洋溢的饺子。三个女人一台戏,围坐在一起,说说各自的婚姻围城,聊聊孩子们的学习,讲讲过年时计划的旅行。几个男人,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谈谈工作,说说股票。嗨到夕阳西下,毫无散去之意,索性再煮一款好茶,看茶叶从翻腾悬浮到禅坐杯底,倒上一杯,变浅,再续满一杯,冬日安稳质朴的光阴,全被没收在这浅了满了,满了浅了的茶水里,竟不觉冬寒是何物。寻一份冬安,与挚友品茗交谈,做对方的忠诚专一,即便没有那花花朵朵,也是一种慈悲修为。人间最可贵的,是过了千帆种种,仍有一颗朴素本质之心。

冬天,靠近一棵古老的冬树,内心倏然清凉与空明,只觉得自己也是一株根系悠长树,恬静而蓬勃的生长在尘世之间,生长在安然的光阴里。仰视树干,光秃秃的枝桠,曾享过往日的繁茂茁壮,如今又承载起稀疏与干枯,如中年的女子,从鲜衣怒马,烈焰繁花,到不动声色的风清月白,闲情雅致。环抱一棵冬树,感受它的凛然正气,恭敬谦虚。人间最安稳妥帖的岁月,是将远去的光阴,站立成一棵树,以永恒的平静姿态,在尘土里安详,或在半空中飞扬,沉默着骄傲着,不依靠不寻找。

冬天里的女子,周末的闲暇,会蜷居在家中取暖,手捧一卷书,或编织一件毛衣,煮上一杯红枣姜糖水,趁着腾腾热气,嗅着姜糖的甜辣,小口小口咂下去,一杯喝完,手脚和背都苏醒着暖和起来,手心里汗津津。她们身陷烟火深处,三头六臂应对琐碎日常,时常又在内心举行庄严的仪式,供奉自己的灵魂。她们偶尔将自己密密的缝起来,躲在时光的背后,文字的背后,时常又放纵自己激情澎湃,悲欢交集;最后,她们还是会轻轻步入滚滚红尘中,回归冬一样的慈悲和坚定,安安稳稳,做最真实的自己。

守护好这人间的小安,便是冬安。 

冬日

文/悄然一笑

又到了一年的冬天,与往年一样。只不过今年的冬雪很早的降落了。想做点什么,留下一丝别样的记忆,却只耐天气降温的厉害。冷了,没有温度的心去记录。昨日忙里偷闲,想起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心情顿时萌发了思思****,想起了朱自清的《春》想了半日,初中时背的如此熟悉的篇目,而今只记的只言片语,去查阅,又念了数遍。他的另一篇《冬天》引起了我的注意:“儿时的冬夜父子吃热气腾腾的煮豆腐、冬日与朋友去划船……一点点的记忆寸寸温暖。

不禁让我又一次想到了那些过往的冬日。不知道从何日起只知道那是漫长的七年。初中、高中外加复读的一年。早晚都是父亲送我上学接我下学。冬天夜长天短,早晨六点天黑乎乎的,父亲总是坚持送我,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是父亲说:咋也是个女孩子。有一次下晚自习回家,和同学们走在路上,快到岔路口的时候,我便早早的看见父亲站在那里等我,父亲叫了一声“**”和同学们告别,我便跟着父亲回家。次日去了学校同学和我说:“你爷爷对你可真好还接你回家”我的心一下子软了,而没有力气去辩解那是我父亲不是我爷爷。只是胡乱的“恩恩”了两声。回家后我便和父亲说:以后不用再送我接我了,而且天色也渐渐亮了,我能一个人独自走了。而那时心感到父亲一下子老了,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的,一天天的在我始料未及之中。父亲白天劳作,还有腰疼的毛病,我长大了不忍心看到这些,更不是出于我的虚荣心怕同学们笑话自己的父亲老。父亲口头答应了让我自己走,但每天早晨我会感觉到父亲远远的走在我后面,而且拿着手电筒照亮我前进的路,在我的心中点亮一盏“勇气”的灯。“不要怕,前面的道路是光明的”。就是这样我坚持了七年,在父亲的伴随下,也许正是父亲执着的坚持才使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冬日。

又是一个冬日,我已离开了自家的小镇去外地去求学,

今年的冬日来的特别早,我一直坚持每天清早去自习,宿舍离教室很近,天色也还会有点黑,没有父亲的陪伴,但我每天走过这短短的路,想起那些过往的冬日,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一次次中想起父亲的坚持使我有信心在求学之路一直有勇气走下去。

冬日的生活在继续,有父亲冬日执着的坚持,我的心不再漆黑,永远一直是光亮的。

突然感觉的暖

文/戈壁石

突然感觉到的暖,是坐在暖和的房间里沉入空寂的时候到来的。窗外传来隐隐的风声,发出寒寒的呜鸣。电视里一群演员逼真地演绎着60多年前血与火的故事。我的耳边忽地现出噼啪地声响,闻到煤烟的味道。哦,那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啊!坐在热炕上,我们兄弟姊妹一起用被子盖着腿,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甩着手里的扑克牌。父亲坐在坑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每天关心着的像现在这样的电视连续剧,母亲喜孜孜地坐在炉子边炒着锅里的瓜子儿,时而和我们说句话,时而按我们的要求递过一杯茶。这是寒冷的冬天我们一家聚在父母身边的情景,这是我们从四面八方赶回生养我们故乡时的一幅画面。在父亲母亲身边,房子外边的寒冷根本就不算什么,我们玩着,享受着父亲母亲对我们愉快的“伺候”,那种获得与付出融在一起的幸福感觉,满的像是快要溢出那间并不严实的茅草屋。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笑、闹,或者赖与滑,都是那么亲切舒服,像是在给有些干涸了的花草上上浇灌了点点清水,一个个枝展叶艳。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只有守在父母身边,才会有最放心的感觉,才会享受到最贴心的温暖。现在想起来,到像是回到鸟窠里的鸟儿们。回到家,就有了安全,就再也不用担心冰雪漫天。

这种突然感觉到的东西,让我心上猛地一沉。父亲母亲远远地离开好几年了,我再也找不到前边说过的那种温暖的情景了,只有用记忆里那点儿东西给自己一点儿慰藉。

唉,冬天,我神殇日子。冬天在给了我最多的温暖时候,也给了我深深的伤痛。父亲母亲都是选择在冬天、选择连接着新年之前的日子离开了我。这给我记忆的冬天以一种更深、更像被冰锋刺了心底的寒。

走回现实里,我感叹岁月无情,感叹亲情无价,更感叹逝者如斯。人走过的每一天都不能再回来,人离开的多少爱都无法重来。人生命中有太多的美好,都是过去式,都是珍藏在季节里的花果,暗暗地在鼻翼间吐出香气,静静地呈现在日渐苍老的梦里。在平淡安宁的生活里,只有这些突然回来的暖或者寒、明或者暗、甜或者酸,才让我知道自己已经走过了那么多路,跨过了那么多桥,吃了那么多盐。

刚刚过了母亲两周年忌日,马上又是父亲4周年殁时。在这个日渐寒冷的冬日的晚上,耳畔响着呜呜的风,我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摆放在身边的父母遗照上。他们像过去那样含笑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与寄托;他们像过去那样轻声地嘱咐我:天冷了,咋还不把棉裤加上,防着那膝痛的再来;天晚上,早点去睡下,别熬出了毛病……

这时候,我又一次感觉到汩汩涌上的暖;感觉到云霄之上冥冥之中,父亲母亲那深情的目光;感觉到老家那间老房子里传出的阵阵欢笑,以及房子上边杨树稍上飘动的云儿都跟着的踊跃……

冬天里的冬天

文/穆文玲

尽管早早就立了冬,但一想到真正的冬天,要从冬至开始才算正式拉开大幕,心里就忍不住着急。

说起冬天,似乎听没几人说它几句好。冷酷萧瑟不说,即便是朗朗乾坤,单那西北风可着劲地一吹,你就能听到所有人从外面进来,搓着手跺着脚说,“这个鬼天,怎么这么冷!”

要是赶在风口上,连这句话都冻进肚子里了。人人都缩头缩脑,裹紧衣服,侧身往暖和地方跑。关系好的,最多也只是夹着胳膊,晃晃彼此的“熊掌”。也难怪,这天都要下刀子了,风刀霜剑抵下巴颏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所有人都知道,冬天最美好的景致,也就是下雪。雪花大片大片地从天上飘下来,轻盈、娇嫩,一夜之间,便粉妆玉砌了整个世界。看吧,道旁的冬青、石楠、桂树、雪松、香樟们,各个都覆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那没盖上的枝叶便越发地青黑。落光叶子的梧桐及其它树木的枝干上,也覆了一层洁白,很有大雪满弓刀的架势。风一吹来,跟挨脚踹了似地,追着赶着沙沙地往下落,恨不得一下都落进你扬起的脖子里。远山已经很白了,镶了银边一样晶莹,晶莹得让人都想不起它原先的模样。地上就别说了,你想踩那就踩哪,一样的落地有痕,一样的吱吱有声。

可这样的赏心悦目景致,一定不能太久,最好能说停就停。雪后寒和雪灾都是让人着恼的。若是化了雪再结了冰,那满大街的汽车都变成了蜗牛,吐着白汽一寸一寸往前挪。滑跌了,摔倒了不说,最可怜得是那些急着赶时间的人,紧走慢滑,起不来速度,恨不能插俩翅膀飞起来。

好在随着环境污染,整个地球气候变暖,这样的天气不多了。不似我小时候,雪下得把门都掩住了,早上一开门,那雪就呼地一下涌进了屋。父亲一边说好大的雪啊,一边拿起铲子铲雪。呼哧呼哧,吭哧吭哧,一会就铲出几个通道来。一处通向左邻右舍,一处通向猪圈和河边。河面上早结了厚冰,每天都有几个孩子在上面溜冰。下大雪了,冰面上的状况不好掌握,再说天也实在太冷了,他们只好都躲在屋里烤炭炉,就着炉火烤花生,烤山芋,听父亲说故事。炉子里的火真旺啊,跟撒了把金粉似地冒着红光。

太阳出来了,父亲扫过的雪道上,丝丝缕缕地冒着热气,开始融化的积雪就从屋檐上,一滴一滴地珠子断线似地往下滴。孩子们从屋里跑出来,大呼小叫地在雪道上、雪地上你追我赶,惊得好不容易落下脚来觅食的麻雀四处乱飞。姐姐捡一处干净的雪地,把呢子大衣放上去,蹲在那里,拿着棍子一下一下,翻来覆去地捶,只一会,那衣服便洗了脸一般洁净起来。

父亲看了看天,对母亲说,再过几天就该过冬了。什么什么?难道现在不就是冬天吗?父亲笑着说只有交冬数九,才算是真正的进入冬天。哦,冬至是冬天里的冬天。

现在想来,那样的冬天是可爱的,也是温暖的。我把这些讲给我的孩子听,他不信,怀疑我在讲童话。是啊,现在除了北方的北方,哪里来那么厚的积雪和冰封的河面呢。

所以,当那天在书上看到古人的“九九消寒图”时,心里霎时就充满了莫名的欢喜与喜爱。书上说,所谓的“九九消寒图”,就是冬至那天,古人晨起要先画一幅不着色,有着八十一个梅花瓣的画,然后,每天早上用红笔,在空白处点上一瓣,等所有的花瓣都落满了朱砂,就“出九”,就耕牛遍地走了。

相比之下,对于冬至的认识,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所能看到的,却只能是这般科学的解说,“冬至开始这一天,是太阳在正午的时候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也就是太阳到达南半球、南回归线的时候、南纬23度26分。在这一天里头,北半球是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

如此看来,冬至在古人眼里,不仅是一个节气,更像是一出关乎美学的哲思了。他们较我们现代人,似乎更能从自然中洞悉与获取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如何交融与相处的方式。你想,在一个寒冷的早上,窗外白雪皑皑,一家人围在一起,你推我攘地看自己的父亲或者兄长、姐妹起笔着色,看那一抹曼妙的朱红,一瓣一瓣地开过画面,该激起多少喜悦的等待啊。有这样的心境,再漫长的冬季又能怎样呢?毕竟,越是寒冷的时候,人越容易感到孤独。究竟是哪一场风声,催得我们的脚步越走越快,让这样温情的耐心等待与彼此守候的雅致情怀消失殆尽的?

再有几天,就是冬至。还是杜甫说得好,“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这冬天里的冬天,春天就在眼前;所有的现实,无论多么严酷,都将变成温暖的回忆。就像此时,在这个无比寒冷的夜晚,我因接到了一个来自远方,询问我身体状况的电话一样,原本倍受病痛折磨的愁苦身心,都因那亲切的问候,而变得无比温暖与坚强。

冬天里的一片雪

文/人生如水

这篇作文写在三九,之后便回长春了,所以已过月余得以发在空间。如果说,数九时节,犹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一个“冷”字。“那么,雪花应该是北方人引以为傲的产物,这即是大自然对“严寒”做出的最好解释,也算是“上天”对北方额外的眷顾与恩赐。住在吉林市除了有山有水相伴之外,最重要的是有雪相随,这里的雪特别纯洁,没有一点污垢,不像其它城市那样,虽然有雪,但不是纯白的。

在吉林市小住,没事的时候,俩口子出去观雪,江城的雪景真是很美,特别是有蓝色的松花江映衬,更给了这皑皑白雪带来生机。江城的冬天,下雪是常有的,又因了雪花衍生一系列的景致而“着名”。雾凇、雪凇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耀眼夺目的亮点。而洁白的雪,一面宣告着,江城的地理气象,一面记载着,江城又一年的风土人情,如今,冬天的美丽已经基本“尘埃落定”。

进入大寒节气,冬天已经丰满了羽翼,而且还在暗地里“蓄谋滋养”咄咄逼人的寒流,并且迫不及待地从北到南肆虐着,无非是想尽快给大地,化上一面银色素妆。专家们说,今年是暖冬,可是进入大寒以后,整个中国大地却成了“寒冬”,连海南省会海口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吉林市的气温也随之降至零下30多度,江城的天气,似乎都在配合韩愈的那句:“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这样的画面,哪里是在形容雪,分明就是众天女向人间散花)望着布满天空的雪舞飞花,再读着这样曼妙迷人的诗句,从没有见过雪的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到,江城,无雪不成冬。雪的地位,俨然占尽这一季的主导。

凝眸,外面的世界已是雪花在飘,不得不说,今年冬天的雪比以往下的相对少些。不像前两年那样,前一刻还翩然若蝶,后一秒就成了薛昂夫笔下的“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寒冬,已在人们的注视下缓缓而入,并且频频为其着色。描摹着简约流畅的线条,用圣洁的飞花,将喧闹的凡尘冰封素裹。于是,忍不住的我,也拿起我的相机,因为不想让这些演绎梦幻的天使,就这么轻易地跟随时光溜走。

因为喜欢冬天的雪,所以每每下雪和雪晴的日子,都会到雪地里溜达,阳光灿烂照耀在白雪上,刺得眼睛有些发花,但还是感觉在雪地上的那种惬意和舒心。北方的冬天虽然光彩照人,但是也是美丽冻人,呼呼的西北风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为了抗拒严寒,年前女儿专门给我买了一件价格不菲的户外行头,别说,真是一分钱一分货,确实保暖异常,零下20多度的天气,走在雪地上,身体却直冒汗。

吉林市的松花江两岸已经全是高楼大厦了,江滩上成了人们休闲最好的去处,江滩形成的湖泊如今已经被冻成厚厚的冰,许多地方借势修筑的雪地滑道,孩童们在这里嬉戏玩耍。靠近松花江岸边的地方,用人工造雪方式堆砌高高的“雪山”,许多大人孩子在“雪山”坐上雪地内胎,风驰电掣般的速降下去,再加上人工制造的弯道和浮丘,真有点跌宕起伏的姿态,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的时代。

游走在松花江岸边,白雪和江水连成一片,只有少量的江水还在流动,白色的积雪、蓝色的江水,明媚的阳光,彩色的楼房,把江城装点的美轮美奂。由于这几天气温极低,松花江的水,几乎被凝冻起来,松花江变成了窄窄的一条缝了,这是多少年没有的现象,江上不时漂流着冰排,野鸭子们为了躲避冰排的撞击,都在江滩的冰天雪地上,成双成对,特别好看。因为冬天流动的松花江上多了成千上万的水禽,给这座山水城市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早年,我家住在江城以北的舒兰。记得那时,每当天降大雪的时候,乱云便早早落下帷幕,低气压把天空酝酿成一片苍茫,气温反比平时略微回升几度。那些飘落地上的雪花,时小时大,密密麻麻。它们总是悄无声息的来,而且一层接着一层,撒着欢地在山川、田野、屋顶,枝头……遍地开着花。一眼望去,便撞见“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的梦幻情景。

到了下雪的时节,也是我们这些孩童最高兴的事,进入新年以后学校陆续开始放寒假了,放假是我们最愉快的事情,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坐上自己造的飞机头爬犁,到东岗的山坡上打爬犁。做飞机头爬犁很有讲究,最好是硬木,飞机头爬犁共有三条腿,后面两条管滑翔,前面一条小腿管方向,爬犁腿下用钢筋做楞,减少木腿的摩擦阻力。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去打爬犁,有时甚至打到二半夜,棉裤都磨飞了。

时代不同了,飞机头爬犁早已不见了,现在滑雪场上的爬犁,都已经是塑料的了,高山速降用工具,已经变成了轮胎的内胎了,做上去既安全又舒服,但是却没有飞机头爬犁那么刺激,过去的雪山都是自然形成的,天然雪相对较软且松散,摔上一跤,啥事没有,打爬犁速度一快,雪浪翻飞,特别奇异。如今滑雪场上基本都是人造雪,相对硬度大,形成的雪场也硬,跌上一跤是很危险的。坐这样雪地胎下滑,只是快和颠簸,却没有雪浪。

多少年来,冬天里的一片雪,给了我良多的慰藉。在我看来,落日,不管哪里的落日,总给人以深沉的意境,尽管能引人深思,或启迪人生,但总免不了夕阳无限好的情调,然而一遇飞雪,便冲淡了疲劳,调和了深沉,只留下幽思的意蕴萦绕心头,令人痴醉。倘佯在故乡,则又多了份亲情的温馨和炊烟的芬芳。因而我对家乡的雪,总是怀有无限的钟爱。这种感觉,是一种生命的归宿感,就像落叶对根的情意,宛如萍对泥的渴求,更像是出海已久的航船对港湾的向往。如果说家乡是温馨的港湾,那么,飞雪就是航船进港时抚慰船舷的细浪,吹拂水手脸庞的柔风。

四季轮回是自然界的规律,世间的万物来源于自然,始于自然。人们热爱、尊重并赞美自然,才会留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样的经典句子。才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丽印迹。飘舞如飞的雪绒花,是冬的使者,皓然一色的雪仙子,将整个大地,装饰得像个晶莹剔透的童话,弥漫天空的雪,宣誓着又一个季节的降临,覆盖大地的雪,把冬天的气息变得越来越浓了,雪花不仅美丽、轻盈、冷艳、梦幻,就连“瑞雪兆丰年”这句俗语,也早已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农谚。

北方,无雪不成冬。皑皑白雪,将天地妆点得浑然一色。尤其风雪初霁,在太阳的照耀下,那入目的白茫茫,直刺得人睁不开眼。百闻不如一见,你看,那一团团绒花似的白雪,疾速飞旋,惊翻楼台却被朔风吹落,乍一看,犹如琼瑶满地。她们宛若霸主似的,栖居在北方的大地上。颇有黄庚这句:“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的豪迈。雪绒花继续簌簌地开着,尽情地翩然轻舞着,如羽、如絮、如蝶,骤风吹过,她们像个玉色精灵似的,附落在行人的肩上,并在他们的耳畔轻轻软语。站在江滩上,望着洁白的雪地,留下自己新的一年倩影,让冬天里的一片雪,留下美好的瞬间和记忆。

养几盆鲜花温暖冬天

文/文雪梅

一直以来,总认为冬天是个寂寞的季节。万物萧条,北风呼啸,就像人,慢慢地走向了暮年,谁也无法阻止时光的脚步,不由让人心生怜悯。今年的冬天更是不按常理出牌,该下雪的日子了,却不见一片雪的影子,除了冷,就是冷。这个冬天,我很少出门,蜗居在有暖气的家里,哪里也不想去。于是,忽然间有了要养花的念头。

本来就是性急之人,说风是雨,于是,打开电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网上一股脑儿订购了很多心仪的花儿:新品种的长寿花、仙客来、丽格海棠、素心腊梅……下单完毕后,还不忘叮嘱客服全要开花的,要喜庆的大红色,包装切记严实点。其实,我知道,从遥远的南方到自己居住的北方小城,十万八千里,一路上快递很难保证运送的植物不能受损,至于开花,那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一天,在理不清头绪的忙碌中,我接到快递员送来的鲜花。带着欣喜和好奇,小心翼翼地打开层层包裹的“宝贝”,一朵朵鲜活的花朵映入眼帘,红的花,绿的叶,扑啦啦入怀,且每朵花根部都带着清新的泥土。花的气息,叶的气息,弥漫在我的身边,顿时让人豁然开朗。看着这些花儿,我开心不已,忙不迭地从朋友那里要来了土和花盆,很快就让她们安了家。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下班,我一脚踏进家门就与花儿们打个照面,不自觉地将花盆挪到有阳光的地方。彼时,灿烂的阳光,洋洋洒洒的照进来,鲜花、阳光、温室,拥有这样美好的情愫,我自认为是生活给予的最好恩赐,工作中的疲惫与纠结也消散得无影无踪。我的眼里,只有在这个冬天里怒放的花朵。

“人以花为荣。”闲暇时,我常常独自坐阳台,沏一壶温润的新茶,捧一本心仪的书,嗅着满屋淡淡的花香,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满心欢喜。任外面的世界寒风凛冽,亦或是某一天雪花飘飞,我都不在乎了。累了,会站在这几盆花前,与盛开的花儿对语,亦或是傻傻地发呆,亦或是用手机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晒,这样一来,有朋友嗔怪我:“闲得来,不务正业!”我知道,有花香和书香相伴,心中的浮躁和阴霾也会涤荡的一干二净。把大把大把的光阴浪费在养花的“不正经”事宜上,我觉得是快乐的。

在这个寒冬的冬天,养几盆鲜花,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在简单的孤独中我学会了忘记生活的不堪和料想不到的意外和惆怅。让花香与孤寂的灵魂相拥取暖,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起风了,降温了,天寒地冻的时候就要来了,可是,我养的花儿却开得欣欣向荣。每当深情凝视着一朵朵花儿时,刹那间,我感觉到春天的气息慢慢弥漫开来。

拎着火盆去上学

文/张玉琴

每到冬天,我就想起童年时的火盆,跳跃的火苗是那样温暖。

那时候,总是感到冬天特别特别的冷,而且也很漫长。早晨天刚亮,我就急匆匆地起床,寻来干柴棒,折成碎段放在火盆里生火,一阵烟熏火燎,常常眼泪直流,双眼酸涩疼痛,可我顾不了那么多,赶快背上书包,踩着结冰的路,拎着火盆去上学。一个个通红的火花,映满了校园,也映红了天真烂漫的小脸蛋。

记得那些年,我的脚每到冬天冻疮就犯了,走路一瘸一拐。常常冻得青一块,红一块,肿胀的像锅盔,穿不上鞋,可遭罪了。上课时,我两脚抬起放在盆边上,靠柴火烧过后的炭火取暖,脚一见火,又疼又痒,在那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冬天里,一盆火就是希望,它能让贫寒人家的子女渡过难捱的时光。

上课时,教师的门窗不敢关严,因为每个学生的脚下都有一个火盆,其实,门本来就关不严,即使关门也没用,草棚下的房顶是不完整的,冷风常常从窗子里穿过,在教室的空间里张牙舞爪,抚摸着一张张冻红了的脸蛋,教室里时不时还会冒出一股衣服烧着了的布烟臭,有位同学的棉裤被火烧了一个大洞,她两手不停地在桌子底下扑打着,教室里顿时骚动起来,幸好有惊无险,大家帮着弄灭了火苗,总算安静下来了,老师依然照常上课。

课间,大家围在一起,急救自己的火盆,怕火苗熄灭。经常把教室弄得烟雾缭绕,口鼻沾满灰尘,手上也是脏兮兮的。还有一部分同学提着火盆在操场转圈圈,比赛谁转得圆,转得快,有的没抓牢,“啪”的一声,火盆飞出去好远,柴禾撒得满地都是,给校园增添了别样的风景。即便如此,大家也乐在其中。

最高兴的是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少了上学时的那份小心翼翼,上升的温度少了些许的寒冷,结冰的路面更加泥泞,火盆早已熄灭,孩子们可以追逐,可以打闹,不小心摔倒,只会哄笑。

北京的冬天、我的冬天

冬天的阳光很美,望着这熟悉的天边总会让我想起她。

我的冬天就在这孤独与寂寞中进行着,无尽的思念总是让我的脸上挂满泪珠,不想倾诉,这是悲伤,传递给谁都是一种无法掩饰的痛。

这种痛让我不禁觉得冬天的阳光又是那样的刺眼,闭上眼,脑海里闪现着葬礼上的一切,全是刻在心上的痛,让我无法释怀。

冬天,我是喜欢冬天的,总会有她买的橘子,买的糖葫芦,都是满满的幸福,让我这个孩子很是满足,可是现在,她不在了,哪怕是看到小贩在卖也会停在那里想啊想,多么熟悉的味道啊,可是我再也吃不出那时的味道,你能回来再给我买一次吗,就一次……

我知道哪怕我对着今晚的流星许愿也不会实现,所以,诺言只是心里上的安慰,当一个人不在的时候诺言是禁不起考验的,现实点儿吧。

什么都过去了,可是耳边还是回荡着她临走前讲的那些话,还有我打电话时那头传来的关机声,原来一切都是不详的预感,都是离去的前奏,悄无声息,毫无预兆。

病房的哭声,葬礼上的哭声,家里的哭声,内心的哭声,全在这美好的冬天发生了,一切变得这么苍白,让我这颗心永远都无法修复。

你永远也想不到一切会来得那样的快,生命会这样的脆弱,我不知道该依靠谁,我的心又一点点的紧闭,谁又能开启。

可以回来吗,想您,您知道吗,这个夜晚我又开始失眠,想您。

冬天的阳光还是那样,让我感伤。

寒冷的冬天

冬天到了,树木都显得很孤独,他害怕吗?

冬天显得很孤寂,孤寂的我有些不适应了。我不喜欢热闹,但是我也害怕孤独,因为矛盾,所以挣扎。所以我想寻找答案,寻找解脱。

我问树木是否害怕孤独,他沉默,他的沉默让我很纠结,到底他是害怕还是不害怕呢?感觉做树木真好,春天发芽,夏天繁盛,秋天结果,冬天休息。他自己能体验这种美好吗?我不知道。他不会像我一样伤感吧,在童年没有乐趣,在青年没有花季,在中年总在迷茫哀叹,在老年等待死亡吧,或许不让老年到来,因为觉得人生太不美好,太孤单,太没有希望,所以想早点休息吧。

昨天下班后,电梯已经再装不下一个我,我只能走楼梯,到楼下的时候,同宿舍的只有我自己了,像平时一样,我在寥落的路上走着,只是当时的路显得很冷清,真的有冬的孤寂,风像一颗颗利剑直射我心,我不去想他,因为我们真的不合适。我在想三毛为什么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一直一直想,但是还是没有想出来,很多人说自己给人生下个定义,但是我下不了。真的,我只是觉得很冷很冷。我只能享守短暂的寒冷,因为它可以麻木短暂的疼痛,但是现在我哪里都不疼痛却要经受永无止境的寒冷,我害怕,害怕。因为我太怕冷,而没有温暖的地方让我取暖。很多个独自会宿舍的路上我总是拐弯,因为我觉得那没有家的感觉。

寒冷像个幽灵一样紧紧缠绕着我,它怎么能这样对我呢?我在想是不是灵魂不害怕寒冷?是不是幽灵没有得不到的期待?看着黑夜里的寒冷把我困的紧紧的,我就祈求幽灵把我带走,离开这个没有留恋的人间。只是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很对不起。

一直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一直一直在寻找令我留恋的地方,但是我真的不能发现,我想找个继续存在的理由,但是怎么都不能发现。我也在反思,我为什么一定要为别人活着,为什么不想着为自己活着?让自己活得更好,这就可以当做生的意义。是吗?真的可以吗?为什么怀疑的声音比坚信的声音更大?!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谢他在我的生命里出现了,但是最近的寒冷让我很留恋他的温暖,这种怀念让我更觉得冬天的寒冷是不能忍受的。太冷了太冷了,无处取暖。在黑夜里瑟瑟发抖。我很鄙夷这样的自己,我骨子里的自强不允许这样懦弱的自己,所以矛盾而痛苦,痛苦而矛盾。我不知道什么力量支持我继续抵挡着寒冷,我甚至怀疑自己还能否坚持到春天。即使有春天,但是春天里没有我的期盼,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冬天的黑夜、白天都弥漫着寒冷……

大树,你冷吗?你怕冷吗?我怕,真的很怕……

冬日趣话

文/史庆友

昨天是小雪节气了,雨夹雪如期而至,伴着呼啸的北风,天真的冷了下来。农谚说得好: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去树林跑步,再也感觉不到土地的松软,地冻了,跑在上边,硬邦邦的,感觉运动鞋没有了弹力。我知道,冬天到了。

我是北方人,并不怎么惧怕冬天,在某种意义上说,我更喜欢过冬天,喜欢冬天的敢爱敢恨,冬天的寒冷,能冻死隐藏在土壤的病菌、虫卵、致病微生物,给人们一个平安健康。

冬天运动是考验人意志的最佳时期。冬至一过,数九了,冬天的清晨,往往伴有呼啸的北风,北风刮在脸上,刀割似的,这段日子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我的老家,人们称数九的这段时候为“狗呲牙儿”,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耐寒的狗都冻呲牙了,更何况不耐寒的人们。室外的温度同被窝的温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大约得有50度以上的温差。好多人都会因听到呼啸的北风声而感觉天真冷而不起床。古人有临窗听雨的佳作:“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长夜无寐,卧听夜雨滴桐声,绵绵秋雨落在心上,化作了苦涩的相思泪。夏日听雨,多是一个愁字,古人很少有隆冬时节听风的。而在我的老家则有“懒汉子听风,越听越凶”的说法。面对呼啸的北风,如果没有想战胜它的决心,会让人产生风越刮越大,越刮越冷的感觉。所以说:冬日清晨运动是对体力、毅力的一种考验。

说起冬天的运动方式,勾起了童年的回忆。现在下大雪,大人都不允许孩子去雪地玩,都说怕冻着,其实在雪地玩起来,也是满有情趣的。拿把铁锹,将院子里的雪堆在一起,边堆边踩,堆的堆越大、踩得越实越好。雪扫完了,鞋子早已经成为一个大冰坨了,当大人问冷不冷时,都会说:不冷。原因简单:小孩不冷,酱缸不冻。真不知道这是谁总结的。穿冰坨鞋还停手,先用铁锹将雪堆挖成一个人形,然后拿把挖野菜用的小镰刀,对人形的雪堆进行雕刻,一个活脱脱的雪人就成了。这时为了更生动,会将围脖解下来,给雪人系上,还有时将帽子给雪人戴上。到这时候只知道高兴根本不知道冷了!

童年,冬天玩得最多的还是打冰溜,打冰尜,滑冰车。已经好多年没打冰溜了,不是别的,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已经好久没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冰面了,那个时候,老家三面都是锃亮的冰,我们每天都会在冰上疯。比谁打冰溜溜得远,为了能取胜,试过好多方法,现在说起来好多人都会说我们可能缺心眼。为了让冰道更滑,将冰道撒上雪,在大河套,去哪儿找铁锹之类的工具,都是用手捧,有的小朋友鞋底不滑溜,干脆光脚在冰上亍溜。那叫一个开心!

由于小河水在冰下不停地流动,有时候会形成冰山,小朋友间要比谁最先爬上去,冰山看着不高,都非常滑,常常摔得四仰八叉,却没有一个小伙伴哭,感觉那个时候的孩子都非常结实。

冬天是寒冷的,是短暂的,但冬天也是美好的。冬是春的使者,只要有了冬天,春就不会远了。

品味冬季

文/刘刚

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南方山青水绿,北国冰清玉洁。

冬,是一年中充满希冀的季节,埋于泥土的黄叶化身草木尽情吮吸的乳汁,待春姑娘来时,必定根肥经粗,枝繁叶茂,一树繁花。

冬,是一年中最成熟的季节,堆堆篝火燃烧的热情,将原本妩媚的大地万物映衬得更加妖娆,浓墨轻描,张弛有度。

冬季,就是一位婉约、浪漫,又深解风情的诗人,低调中不失高雅,含蓄中不失大方!

在冬天,最温暖的莫过于阳光。从高空撒向大地,凝聚千丝万缕情韵的金色阳光在这个季节让人收获一份特别的馈赠。冬日的太阳深邃高远,举目望去,几分灵动,几分明澈,还有几分羞涩。从晶莹剔透的晨露中到炊烟袅袅的晚霞里,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有人们付与的真挚情怀:或是亲情的问候,或是乡愁的寄托,或是伊人的情感依托……不管怎样,温暖的地方总有阳光照耀,可能源自天空,可能发自心灵。

冬天的风最有魅力,一丝一缕总让人挂肚牵肠;冬天的风最有气魄,所到之处,无不为之动容;冬天的风是充满活力的,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直引领人们迎难而上,只有北风劲吹之后,和煦的春天才会来到。冬天的风,来得干脆,去得坦然,没有一丝痕迹,留下的唯一信物就是藏在枝条梢上的那卷嫩绿。

我最爱冬天的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在干冷的世界里,一场冬雨足以滋润世间万物。看细小如丝的雨啊,冰凉明净,飘飘洒洒,从旷野到远山,从溪涧到田园,好似薄纱轻抚,待到雨驻天晴,大地定是洁净如洗。冬天的雨,就是天空湿漉漉的心,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恰似忧郁多情的女子,在深深浅浅的诗行里,写下点点滴滴的心事。

冬天里,最懂浪漫最煽情的就是那圣洁炫白的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可见,洁白的雪花真是冬之尤物、天赐精灵。漫天飞舞的景观可谓震撼人心,但这并不是雪花的诱人之处,让人陶醉的是千里冰封的坚韧与柔美。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在推开窗户的刹那看到的不是漫天飞雪,而是放眼江川那一泻千里的银装素裹,莽原浩荡,气势磅礴。此时,皑皑白雪化作动情诗篇,流传千年,让人痴狂。

冬天之美,美在一份成熟,一份圣洁,一份朴素的情怀。让我们用心灵去品味冬天的浪漫与妖娆!

冬日树语

文/章中林

春天的树是生动的,新绿依依,花儿袅袅;夏天的树是厚重的,浓绿如云,亭亭如盖;秋天的树是斑斓的,老黄火红,鲜亮明净;那么,冬天的树呢?

行走在林中,凝望着那铅华落尽的铁灰色树干,横柯斜出的枝条,我想,树走到了冬天,虽然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站,但却是生命中的极致。每一种树木都各有各的情态,各有各的韵味。那盘虬卧龙,舒朗大气的是柘树;那精瘦枯干,秀发飘逸的是柳树;那器宇轩昂,傲视苍天的是白桦……那冬青和香樟更是不愿意被冬天的绳索捆缚,依然鲜亮亮地绿着——尽管有些微微土黄,但不也还是在夸饰着冬树的风骨吗?

冬天的树是一位睿智的老者,看去虽然严肃冷峻,但是心底依然奔涌着火热的激情。它们谦逊低调,颔着首,低着眉,静静地从过去探寻成长的密码,准备着来年重新的爆发;它们骨鲠刚直,挥着刀,舞着剑,怒吼着从风雪中搏取磨练的欢乐,书写着长风破浪的华章;它们内敛沉稳,休养着,积攒着,默默地从大地汲取生命的琼浆,来赢得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

假如你是一位画家,我想你就应该去画冬天的树。它舒朗简约,姿态横生,没有一根树枝是多余的,是重叠的;就是那看去冷硬的枝干也是根根挺立,泛滥着生命的活力。如果你没有站成冬天的一棵树,你就画不出它的风姿。

假如你是一位诗人,我想你就应该去写冬天的树。它伫立旷野,迎霜傲雪,没有一个时间是空白的,是逃避的,就是那霜压雪欺,它们也是独立苍穹,张扬着铮铮的铁骨。如果你没有站成一颗冬天的树,你就唱不出它的神韵。

假如你是一位舞者,我想你就应该去演冬天的树。它删繁就简,瘦劲秀挺,没有一个枝桠是丰腴的,是妩媚的,剥落了绿意,褪去了华衣,它们还是婆娑婀娜,挥洒着刀枪剑戟。如果你没有站成一棵树,你就舞不出它的快意。

冬天的树,无论它以怎样的姿态挺立于天地之间,无论它用怎样的树语鼓荡在耳鼓之畔,我们都应该仰望它,跪拜它。冬天的树,没有了丰厚,有的只是简约,但是正是简约成就了树来年的勃发,成就了树林的魂魄。冬天的树,没有了矫饰,有的只是坚毅,但是正是坚毅激发了人深入地思考,才明悟了生命的真谛。

爱在雪季

文/红叶谷

又是一个雪季。大凡冬天,北方就都要落雪的。

清晨,站在窗前,窗外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像蝴蝶一样漫天飞舞,飘飘洒洒,朦朦胧胧,整个世界变得清新、纯净、洁白如玉。多少个日子,我都陶醉在这飘飞的雪花中。

小的时候,我并不十分喜欢雪,大概是因为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寒冷的缘故吧。一进入冬季,刺骨的北风肆虐,有时还夹杂着雪花,抽打在人们的脸上,像针扎一般,树枝冻得直打哆嗦,大地一片灰黑。由于家境不好,衣着单薄,上学又要步行八九里路,两只手肿得像馒头,笔都握不住,两只脚也常常好像不是长在自己的脚上,放在书包里的窝头,冻得硬梆梆,一咬一个白茬儿……每个冬天对我来说,就如同经历一场煎熬。雪地上那每迈出的一双脚窝都真实地叠印着生活的困苦和艰难。冬天是个难过的季节。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走出了那些个让人后怕的雪季。

而今,我已步入中年,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对人生对社会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也加深了许多。觉得有些事情可以横着看,有些事情也可以竖着看。因而,冬天的时候,常常因为冷得不够,雪下得不厚而心绪烦躁,惆怅不安。一场大雪下来,白茫茫的一片。一切丑陋的、黑暗的、肮脏的东西都被这洁白的雪覆盖着,白的耀眼,洁的让人赏心悦目。这时,如果你有兴致,走出窄小的家门,到那"银妆素裹,分外妖娆"的白色世界中去,躺在雪地上,任雪花洒落在你的脸上、手上、衣襟上,享受此中的那份超凡脱俗的宁静,什么烦恼,什么忧愁,都将被遗忘在九霄云外,你的心灵也会得到一次深刻的净化。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数九寒天,万物蛰伏,飞舞的雪花,执着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生存的大地,即使"冰消玉陨"也在所不惜。落雪的季节,虽然寒冷,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由雪这种超凡脱俗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对雪越发爱得深了……

温暖的土炕

文/梁冬

对土炕的记忆,怕是到冬天来临时记忆才深切些。那时候,天寒地冻,一家人偎依在一个土炕上,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说温暖,其实比现在的暖气差远了。有时候家里的气温只有零度,刚睡下还暖和些,一到深夜,脸是凉的,被窝是冷的。我是在土炕上生下来的,与土炕相依为命,暖烘烘的土炕温暖了我童年,也焐热了我的人生。那时候的土炕旁边连着锅灶,做饭蒸馍时把炉火生着,既做了饭,又烧了炕。

土炕上有父辈的教诲。我家兄弟姐妹六个,年龄差一两岁,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父亲和母亲的身上。寒冷漫长的冬季,土炕给劳碌了一年的庄稼人提供了温暖的时光。父亲虽然没有上过学,可小时候曾在私塾门外听过一些课文,也识了不少字。只要一闲下来,父亲就会坐在土炕上给我吟诵《三字经》或《弟子规》。牙牙学语的我,趴在父亲面前,懵懵懂懂地跟着父亲一句一句地吟诵着。

土炕上有母亲的关爱。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母亲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迟。夜里,疯跑了一天的我们,吃完晚饭,早已累得倒头睡了。可整日劳作的父母依然忙碌着,如豆油灯下,满头华发的母亲,总是盘腿坐在炕头上,眯着眼,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衣服和鞋袜。父亲则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吭地捻着羊毛,为过冬做准备。冬天,母亲做好饭,把饭放在土炕中央。一家人围着饭盆,你一勺他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每次吃饭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她是最后一个吃。看我们吃得有滋有味,母亲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离开农村多年了,土炕已成了远去的记忆。现在的家里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吃的穿的应有尽有,无忧无虑。每到冬天,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土炕,想起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我总觉得,睡在那充满温情的土炕上,曾让人多么舒心、踏实和幸福啊。

些许凉意

暖暖的阳光让人感到了些许的温暖,在阳光下眯着眼睛,静静地发呆,望着四周因冬天带来的一片萧条,朦朦胧胧的,让人隐约间感到了些许凉意,是来自骨子里的凉意。

一直都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当一切都惘然成忆时,才发现我早已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景与情。

当冬又一次来临时,我的心莫名的痛着,看着这个冬天,那些逝去的背影和往事纠结在了一起,凛冽的冬天,正如那个走远的背影和那段痛彻心扉的回忆。

趣说冬至

文/周礼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冬至日的低吟浅唱。自古以来,冬至都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早在春秋时期,古代天文学家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法,测定出了冬至大约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分界点。冬至过后,气温由舒适转入寒冷。九九歌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四季,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而冬至就是一九的开始,为真正意义上的寒冬拉开了序幕。

同时,冬至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天,民间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习俗。

冬至祭祀。《周礼·春官·神仕》中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在这一天,皇帝要亲自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要向故去的亲人祭拜,其目的在于祈求上天和家人的保佑,消除病灾,幸福平安。

冬至庆祝。《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回升,是一个吉利的好日子。所以在冬至前后,宫廷要挑选乐师,鼓瑟吹笙,以示庆贺。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辧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到了唐宋时期,冬至节更加隆重,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换上一身新衣服,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大家载歌载舞,互相祝贺,其热闹场面犹如过年。

冬至吃饺。陈志岁诗云:“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在我国南方地区,每逢冬至,人们都要煮上一锅汤圆(意为团团圆圆)。一家人围桌而坐,一边聊家常,一边吃汤圆,其乐融融,喜气洋洋。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冬至这天则有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他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后,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就成了我们今天吃的饺子。

冬至进补。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古人认为,冬季“生机潜伏、阳气内藏”,应讲求“养藏之道”。意思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佳时机,因为冬天进补能更好地发挥食物和药物的功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在冬天吃些滋补的食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冬至静养。《后汉书》中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古人十分讲究修身养性,他们认为冬至很适合静养,因此在冬至这天,朝庭颁布,官员要放假休息,军队停止待命,边塞关闭,商旅停业。人们要么走亲访友,以美食相赠;要么留守家中,尽享天伦之乐。

这不,那边锅开了,赶紧盛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