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亲人文章

2022/12/10经典文章

亲人文章(精选20篇)

早年间的瘟疫

文/李子健

千百年来,瘟疫始终伴随着人类。古时候,或大或小的疫情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总要遇到过一两场。

笔者曾在儿时听祖父讲过他小时候经历的一场瘟疫:那是在清光绪年间的某个夏季,在冀中平原的“四十八村”及周边邻县,爆发过一场来无影去无踪的瘟疫。人在发病时首先是发烧,祖父说他体弱的祖母染病后全身滚烫,如同炭火一般炽热,直至胡言乱语,挣扎不到两个时辰便撒手人寰。

早年间,人过世后,亲人首先要到土地庙烧纸、哭亲、报庙,据祖父讲,那一个来月土地庙的哭声几乎没有间断过。那些年老多病的人,扛不住夺命的瘟神疫鬼而相继死去。那时村中无药可医,亦无医可治,任由瘟神索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祖父说,他的祖母尚未发丧,他的母亲、即我的曾祖母又开始发起烧来,全身炽热可燃,梦呓般的唤着“娘!娘!娘!”不多时便没了生息;继而,又一位长亲发烧,隔夜后,亦在悲痛中追随亲人而去。

祖父说,那场瘟疫的“毒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全村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然死了五分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过世。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紧邻土地庙的人家都无一人丧命,村中文化最深的一位私塾先生说过:“庙无宁日,燃香焚纸,终日烟气弥漫,故蚊虫喙软,无力叮咬,近庙者所幸不染恶疾。”思而明意,如此之说不无道理。

祖父说:“老天爷有情亦无情,有情的一面是旱降甘雨,五谷丰稔;而无情的一面即是收去了没有抗病能力的弱体,择优汰劣,留下强壮的人种,以此抵御下一次的瘟神再袭。”祖父的话虽然对逝者少了些许悲悯,但以拥抱大自然的胸怀来看待世界,这又何尝不是生命进化的真理呢?

我们祈愿留住每一个生命,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毕竟太过渺小。瘟疫如同蝗灾、洪灾一样,从未绝迹过。面对疫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慌不恐,遵天道而行,以人道谋事,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施用最佳的仁心妙术与瘟神争夺每一个至高无上的生命;保持乐观,敬畏自然,坚守信念,最终战胜疫情。

正在归来的亲人

文/易州米

偶尔经过火车站,我看到候车大厅前拎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过年的人们已经排成了长队。或许他们已经给远方老家的父母或妻儿打了电话,告知了自己的行程。而那些父母或妻儿也因此有了一份热切的期待,心中越发惦念正在归来的亲人。

我对这份期待是非常熟悉的。小时候,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所以每年春节我们全家都盼望着他回家过年。那时通讯很不便利,别说家里,就连我们家所在的那条街也没有一部电话,只能靠书信传递信息。父亲给母亲提前写信,告知回家的大概时间。于是从接到信的那天起,我就开始有所期待了。由于父亲只说了一个大概时间,所以母亲和我会提前两天就到火车站接他。当时县城只通一趟窄轨火车,是那条铁路的终点站。母亲和我站在站台上,等着远方传来的汽笛声,然后是轰隆隆开过来的火车。火车停下,旅客们快速走下来,直到车厢空了,父亲也没有出现。其实母亲和我都知道很可能是这样的结果,父亲的归期一般而言只会推迟不会提前,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早一天接到他。

第二天、第三天可能还会让我们空等,失望自然是有的,但和期待相抵,失望很快便烟消云散了。终于有一天,我们在人群中看到了肩背手提沉重行囊的父亲,那一刻我会飞一般地奔过去,然后被父亲一把抱住。从车站往家走的路上我难掩兴奋,因为我知道父亲的行囊中一定为我准备了礼物,在那个物资还不丰富的时代,父亲每年都会带给我一份惊喜。

当然,母亲和我也有接不到父亲的时候。有一年直到除夕,直到那班空荡荡的火车开进站,只下来三五个旅客,也没见到父亲的影子。我们先是失望,而后开始担心。不过奇迹发生在大年初二晚上,随着一串熟悉的脚步声,父亲自己进了家门。原来父亲临时需要加班,又没办法通知家里,便成了迟归的旅人。

记得我读初一那年,母亲和我照例去接站。这次父亲如期到达,不过和他一起下车的还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和母亲都不清楚怎么回事,到了家才知道,原来这对老人是父亲刚参加工作时带他的师父和师娘。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出国留学了,春节也没时间回来。父亲去看望他们时,见他们一脸的孤独,家里也冷冷清清的,没有一点过年的氛围,就把他们请回了家,和我们一起过年。

那个春节我们家异常热闹,除了欢声笑语、美味佳肴、灯笼鞭炮,那对刚刚认识的爷爷奶奶还给我讲了很多发生在异乡的有意思的故事。而父亲对师父师娘的尊重和孝敬,也像一份送给我的无形的礼物。

老家亲人来拜年

文/柴秀兰

今年过年,我们家和往年还真的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老家的亲人从千里之外来给我拜年了。

我从小跟随五爷、五奶在太原居住,60多年来我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太原人。过去,父母健在时,就是一封书信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眷恋。随着时代的变化,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视频拜年已成常态,现在,旅游拜年也成为人们的新宠。特别是近年来我一直在电话里向亲人们讲述着咱太原的变化,讲述咱太原汾河景区的迷人风景,晋阳湖畔的碧水蓝天,名扬中外的晋祠风光,气势恢宏的蒙山大佛……我邀请老家的亲人们来看看我生长的这片土地,来我们太原观光旅游。正月初四早晨,老家的弟弟、弟媳、侄儿、侄媳、侄孙女一行五人,自驾从河南老家一路北上来到太原。他们还给我带来了老家的特产——铁棍山药、清化姜、土蜂蜜,真是虽然相隔千里,但亲情是永远血脉相连。特别是看到侄孙女“老姑、老姑”地叫着,真的是感到自己老了。想起65年前父亲领着我半夜起身坐着火车,一路绕到石家庄,倒两趟火车十几个小时才能来到太原。现在,仅用4个小时就能和亲人见面。真是今非夕比呀。

为了让家乡的亲人在这里过好年,孩子们在家门口的旅馆里订了床位,并带他们游览了晋祠风光,参观了蒙山大佛,到动物园逛了庙会,到食品街品尝了太原小吃,到西山万亩生态园观看了花灯展。还观赏了滨河西路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景观灯饰。亲人们感慨地说:太原真美啊,生长在这座城市的百姓太幸福了。

三天的游览,让亲人们对我也放下了心中的牵挂。过去,家乡的亲人们总感到我一个人出门在外,渐渐年迈,孤孤单单,没有娘家亲人在身边总是放心不下。现在,看到我生活得如此幸福,特别是再有两年,太原—焦作的高铁开通后,只要两小时就能从老家来到太原,早上出发晚上就能返回,太方便了,我也能随时和亲人们见面。憧憬未来,感到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好福气,赶上了新时代的最后一班车。

清明深处

文/韦良秀

清明,紧挨着四月的足尖,又一次向我们走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脑海中总会滑过一些熟悉的身影。那些记忆中的留存,在这一刻更加清晰生动,只是未等我伸手牵留,心底翻腾的触痛早已顺着眼角溢出。

千百年来,清明总与思念息息相关。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时节,人们会很自然地怀想故去的亲人。缕缕青烟在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晕染开来,暖暖的春意和淡淡的惆怅在心中缓缓升起,这似乎是每年都要经历的清明情结。清明,是一个悲凉的词语;清明,是一个闻之断肠的节日;清明,是一个无法言语的意象。清明这一天,让你听见风声、雨声和鸟儿的歌唱,让你看见清晨的露珠、傍晚的阳光以及郊野上走过的人群。

“清明正是三月春,桃红柳绿百草青。秋千荡起笑声落,黄花青果争上坟。”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捧着鲜花,提着祭品,沿着山道,顺着花溪,迎着春雨,脚步急匆,走向深处的山林。一路上的感叹,稠密了清明的节气,而心中的悲痛,却稀疏了头顶的雨丝。那丝丝细雨,更在人的心里平添了几分忧愁。怀揣一缕对逝去亲人的念想,任光阴的柳笛吹响一世的希冀。那路边的迎春花,不止鲜亮了人间的哀思,更在闭目孕育骨朵的修行里,让颜色铺展出深深的凝眸。清明时节的呼唤,把一颗欲滴的泪挂在思念的花瓣上,濡湿了太多往日的岁月。

年年鸢飞草长,年年春色烂漫,那些断断续续的片断也会在这个时节再现于脑海之中。先人们在世时的种种好处,在这个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对他们思念的同时,也会得出很多人生启示:我们不仅仅要怀念那些已经离开的亲人,更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能在有生之年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世代流传有序的清明,是亲情与血缘情感上的清明。对于崇尚亲情和文明礼仪的中国人来说,清明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割舍的节日,是一个追思、悼念亲人的机缘。即使处在现代文明的熏陶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种习俗也会一直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一天,生人在墓前与先人对话,感受过去那难忘的如海亲情,咀嚼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老公,我的亲人

文/麦兜的小黄人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是我们结婚时的誓言。老公,我是饱蘸着亲情书写我们的爱情。二十四的风风雨雨,你早已成了我的亲人,成了我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携手走过的点点滴滴都已化成了血液,静静地流淌在我的心里。

回首走过的人生历程,我激动、感慨,我愉悦、幸福。老公,谢谢你!感谢你对我的纵容、娇惯,感谢你的呵护、疼怜,感谢你的付出、宠爱。我们都是出生在农村贫困家庭,姊妹多、底子薄、负担重,都是老实厚道的农民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婚后,我们工作、生活、盖房、育子、孝敬双亲。我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但是,你在最平淡、最平凡的生活中给予我的,却是我生命里最真挚、最宝贵的东西。

好不容易考上学,走出了大山,父母很想让我找一个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而你却一贫如洗,连我们家的条件都不如。可恋爱时你曾说过,你们弟兄四人,你比我大几岁,以后一定会像待亲妹妹一样待我。也就是这句平常而真实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义无反顾地认定了你就是我终生可以依托的人。婚后,你一天天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从来没有强求我做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从来没责怪过我所做的错事,而总是用宽厚的胸怀,极大地包容我的一切。即使我真的错了,你不仅不责怪,反而找些理由来安慰我。因为有你,我生命的天空一直是那么亮丽、那么湛蓝;我心灵的空间一直是那么平和,那么宽广。

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往事,平平淡淡的话语,却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结婚前,母亲患病,你把母亲接到你那里,自己住在值班室,给母亲看病、煎药、做饭,一住就是半月。娘感动地说虽然你家穷可心好,同意我们的婚事。

自从嫁给你我越来越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事事依赖你,时时粘着你。刚结婚,我们在县委院里住一间公房,床连锅,锅连床。那时我不会做饭,常把饭做的一塌糊涂,你总是把不好的自已吃,好的留给我。我连饺子叶都不会切,还是伙上的炊事员帮我切好。当你听到他们的戏言后,你笑着说以后由你来做饺子吃。

用煤做饭时,我不会上煤。只要前天晚上我上煤,第二天煤炉保准是灭的。我恨自己太笨,而你说只要你在家,就不让我插手,即使在外吃饭,你总是饭后再回家上煤。只要你不在家,就让我用液化气做饭或上街吃饭。

1989年,因为工作需要,你经常出差。每次,你在外总是省吃俭用,回来却给我卖衣服,给家人买礼品,给儿子买玩具。

儿子出生时,你说你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我和儿子幸福、快乐。憨厚、仁慈的婆婆来帮我们带孩子,洗衣、做饭、抱孩子,任劳任怨;你下班回来,更是忙个不停。当时,班里的学生多达百十人,还要上早自习,我整天忙着备课、上课,下课埋在作业堆中。儿子擦屎把尿、洗刷,我几乎没有干过。你和婆婆经常戏言若不是给儿子喂奶,我纯属个甩手客官。为了我第二天精力充沛上课,晚上你不时起床照顾儿子,还不忘给我掖被子。

逛街时帮我提包;买东西从来都不让我提;上公车不用看车号;散步时,说我眼不好总是拉着我的手;吃东西让我吃最好的;只要在家不让我做家务;帮我洗澡、搓背、洗衣;周末,骑着自行车,像头驴一样驮着我满城转,累的满身汗,可乐此不彼……你说除了生孩子其余都能干,你像宝贝一样的疼爱着我。

我的父亲一生灾难重重。胃切除、白内障手术、右手砸伤、腰椎摔伤、右大腿根部骨折……每次,都是你跑前跑后,悉心照料。1997年秋天,父亲胃切除出院后在我家住,一天要做五顿饭,每顿只有一小茶碗。而我总是做不好,大多数都是你做好喂给父亲。2006年春天,父亲右大腿根部骨折在我家住,是你为父亲接屎接尿……父亲很过意不去,一个劲地说拖累了我们,而你总说伺候老人是儿女们的义务和责任,谁都有老的那一天。

人们都说我待婆婆像亲娘一样,这都是你的爱感动了我。

照顾着儿子,料理着家务,奉养着双亲!心细如你,体贴如你,优秀如你,善良如你,宠我如你。你少言寡语,不善言辞,不会矫揉造作,不会甜言蜜语,有的只是无声的行动、默默的付出。

沉默中透着柔情,无言里涵着爱意。这么多平凡又温馨的感觉,而我很少去细细品味,甚至曾对平淡生活产生过厌倦,对拮据的经济产生过失望,对未来的日子产生过动摇;很少想过你给予我的是细水长流的平实、安稳、温馨、美满,不曾珍惜过你带给了我如此深切的疼爱和关心。

在单位、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家不是向你唠叨,就是在你面前绷脸皮、使性子,你苦口婆心的劝说,我总是嗤之以鼻。而你,虽然满腹才华,但几十年来事业上并不顺利,为这个家操碎了心!无论再苦再累,你从来都是乐观面对,一人承担。

2006年,房子外帐还清时,我们小饮相祝,你举起酒杯说:“老婆,让你跟着我受苦了”!

回想走过的艰辛,望着眼角的皱褶,是难过、伤心,是激动、感慨,接过酒杯,我竞哭得一塌糊涂……老公呀,我不要你做多大的官,也不要你挣多多的钱,只要你平安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知道,我性格直爽、孤傲、执拗、任性,爱发脾气。刚刚毕业,母亲就身患重病,临去世前,母亲哭诉着担心我性格暴躁,担心我成家后的生活,让我习脾气、多宽容,免得夫妻拌嘴生气。母亲的担心是对的,又是多余的,因为你的宽容、大度,你的稳重、成熟,使我免遭责备,而且总是对儿子说无论何时***都是常有理。

我经常不理解于你的忙碌,我责备你在单位又不是主要人物,何必那么守时,每天都是早去晚归。为此,屡次耍性子,让你左右为难。多少次我无缘无故发火,像个农妇一样无理取闹,打骂、撒泼、甩东西、烧你的衣服……而你从不和我计较。老公,你知道吗,多少次,明明自己做错了事,从不会对你认错,多少次,嘴里骂着你,心里很难受。每次对你发火时,我心里都是于心不忍,每次都在内心里骂自己无德、歹毒、不知好歹。我深知如今的社会,像你这样一心为家、对家庭负责的男人太少了!

我不善社交,上班,每天学校与家两点一线;周末,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敲文字;晚饭后,和老公散步街头……不少熟人总会羡慕我:早晚收拾得干净利落,好轻松、自在。的确,结婚这些年,生活上公婆帮衬,有老公体贴,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老公安排,我只管把工资本交给老公,很少为家里的事操心。如今,四十多岁的人了,仍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你深沉的爱如山似海。默默无语中,蕴含着深深的牵挂,氤氲着浓浓的真情,弥漫着厚厚的爱意。当第一眼发现老公鬓角的白发时,我的心在隐隐作疼,泪水充盈着眼眶。那根根白发,那缕缕情思,那无言对语,是对我事业的最好支持,此刻,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婆婆在世时总是戏言你把我拱到了脖子上,亲戚说你娇惯我上了天,好友说你是妻管严,模范丈夫。二十五年来,我们心有灵犀、相濡以沫,我们的爱融进了心情、热情、深情、友情、恋情,爱情,融为了亲情。因为你,才使我懂得宠溺,才让我明白被爱。

感谢你,我的老公,感谢你对我的默默支持、用心鼓励。无数次在心里拷问自己,上天把你给了我,虽然无大富大贵,可心是暖暖的!一生何求?一生无求,也是一生追求!那些生活中的矛盾,也只不过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插曲。

沐浴着你的爱,你的包容,我成了十足的小女人。有时候我任性,有时候我撒娇,有时候我暴躁,但是你却把我当做这世间最完美的。你高高的把我捧在手心贴在胸口,你的爱让我觉得自己好幸福,不再孤单,不再寂寞,不再无助。生活中,我已习惯了你的照顾,你的呵护,你的包容。我知道我的脾气伤害了你,老公,请原谅我表面的强势,内心的忏悔。

我们彼此一个眼神、一个投足,一个微笑,对方就会明白一切。流走的是无情的岁月,留下的是宝贵的真情。你细碎的唠叨里充满关怀,你不停的劳作里写满在乎。老公,敲着这些文字时,我已是泪眼婆娑,滴湿键盘,这是幸福的泪,是忏悔的泪,是心疼你的泪。已奔五十的我愿与你走过以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直到白发苍苍,直到地老天荒!希望老公能一直以这颗宽容的心去包容我,我也会争取做一个好妻子!

亲爱的老公,这么多年我依然能够单纯如初,这都是因为有你。有你温暖的怀抱和坚强的臂膀,为我挡住世俗的纷纷扰扰,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让我成了一个幸福的女人,一个自信的女人,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女人。

如今,我们家庭平安、生活和美,儿子顺利读本上研!

老公,有你真好!今生与你携手,足矣!

岁月的磨砺,中年的我深知,妻子需要丈夫的呵护和疼爱,丈夫更需要妻子的关爱和理解。

又清明

文/疯子-001

清明,遥祭……

淡淡的阳光,灰白的天际,造就一幅思念的画面。每天的天气都在换,但总感觉清明的天气一直没换过,一直充满着浓浓的思念的气息。又是一年清明节,身边的人 、记忆中的事似乎都变了,但对于已逝亲人、他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都还是一样的。

每当一个人静下来时,忍不住去思念过往。清明小假 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去游山玩水,静下来的时间 悼念一下另个世界的亲人,虽然小时候的记忆模糊不清,但那些温暖的感情不是时间能改变的,只会越来越浓。

每当在这个时候,只会更加的思念。回忆像梦一样,梦醒来时,音容笑貌,既熟悉又陌生,心如绞痛。那是我们的亲人啊,已经阴阳相隔多年的亲人。无论多么想念他们,也只能凭借着照片去看,永远永远也见不到他们了。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知道以后会经历多少这种痛苦。活在当下,要珍惜身边的一切,无论是以后漂泊他乡还是……总该留下点值得我们回忆的。

时间总在不快不慢的催促着我们前进,无数个幼稚的脸被它抹上成熟的容颜,偶尔转身,发现身边的人在渐渐的老去,皱纹慢慢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听上去是有些伤感,我甚至选择不愿相信,但他们确实渐渐的老了。看着他们依旧操劳的身影,真的挺心酸的。时常想 我该怎么做才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幸福。

匆匆走过数十载,总是不停蹄的错过,渐行渐远,等某天回头再去寻找我们的亲情、青春。只能祭奠!!!

我将在深秋的黎明出发\

伴着铁皮车厢的摇晃\

伴着野菊花开的芬芳\

在梦碎的黎明出发\

再见 青春\

再见美丽的疼痛\

再见 青春\

永恒的迷惘\

只有爸爸是她的亲人

父亲去世后,照顾继母的责任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

母亲去世两年后,原本是父亲下属的她嫁了过来,不过因为担心我和哥哥受委屈,她一直没有要孩子。

办完父亲的后事,继母主动提出每年跟我和哥哥各住半年。我们觉得这是最佳方式。

我喜欢和她一起住。有她在,原本杂乱的家一切都会井井有条。我下了班不会去和同事应酬,回家就能吃上继母做的晚餐,早晨起床时,她已经把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擦拭了一遍。当我和哥哥“平分”后,这种依赖越来越重,每次继母离开时我都会不舍,强烈要求她再住一阵子,可她从来一天不耽误,赶场似的早早做好准备,等哥哥来接她,或者我送她去。

继母的全部行李,只有一只手提皮箱,有些老旧,却被她保养得很好。她平时就把东西放在箱子里,用时拿出来,用完了再放回去,家里有给她准备衣柜,可她总是把整个手提箱塞进去,除了怕皱的衣服会和我们的挂在一起,她连常穿的衣物也不拿出来,好像随时拿起包就可以出发。要走时,她也不会在家里遗留任何一样东西,包括洗漱用具。继母离开后,她睡过的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像从来没住过人一样。

我隐约觉得她的态度极似住旅馆——我们去旅游时就是这样一个包。难道她准备随时离开?抑或,她从来没把我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有时我也想劝她,东西全拿出来放柜子里吧,摊得平平整整的,那样我才会觉得您是安安心心、长长久久地想住上一阵子。可我又猜疑我是多心了,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觉得应当尊重。

她搬去哥哥那时,我们的主要联系方式就变成了电话。我当然会想她,有时也有去看看她的冲动,但总想着还有半年继母就过来了,更何况哥哥那的住处又小,去了还得挤客厅,再忍一忍吧。除非她身体不好,我和哥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很少走动,两个城市离得远是一层,大家工作忙又是一层。如果继母一切OK,我们只在交接的时候短暂地碰个面。

没人觉得奇怪,也没人觉得别扭,我们一直以这样的方式相处愉快。继母在我和哥哥家轮番住了13年,去年冬天去世了。办丧事是在哥哥家,我住在她原先睡过的房间。屋里干干净净的,我甚至找不出一丝她住过的痕迹,只有她留下的一个软软的小枕头和温暖的被褥。我嗅了嗅,一股洗衣粉的清香。

她的遗物也少得可怜。当初的房子在父亲去世后她就卖了,钱分给了我和哥哥,于是这十几年里,她拥有的就是几身洗得发白的衣服、洗漱用具、常年带在身边的枕头,以及一个布包包着的文件夹,其中有一张是70年代的结婚证,照片里她还很年轻,头微歪,想靠到父亲肩上去,却又有些羞赧。

那个手提皮箱的内层破了一个洞,被她细心地补过,洞的上方有一行小字:给凤之。那是父亲的字,有一种年深日久的模糊。

我一边收拾继母的东西,一边和哥哥说,继母也许从来没把咱们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她无论住多久,都像在住旅馆。

可反过来想,我们又有把继母当成一家人吗?我们永远对她客客气气的,即使感觉她做得不对也从不嗔怪。我们对她永远只是感激和感恩,而这种感恩拉远了我们的距离。多年来她早已待我们如己出,可是因为没那层血缘关系,她无可依仗,所以小心翼翼,生怕给我们带来点滴的麻烦。

对她而言,只有爸爸是她的亲人,那个行李包不仅仅是爸爸给她的礼物,也是她小小的家,她随时可以带着这个“家”去找爸爸。

我给继母穿上一身她的旧衣服,哥哥把单薄的她轻轻抱起,我低低地念,妈,咱们回家。

风雪夜归人

文/天涯倦客人已老

风,在继续地吹;寒冷,封锁着渭北的原野。风雪从遥远的蒙古高原纷至沓来,迎合季节的感受,在辞旧迎新的转换中,突如其来掷于人间一幅冷酷,裸露的土地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已遭受到致命一击。

夜幕四合,风雪还在无情地肆虐,兵临城下,控制着都市的大街小巷。雪花飞舞,众魂显灵似地拍打着阳台外的飘窗,化为泪水,凄诉般弃我而去。

独自走向阳台,窗外风雪弥漫,寒流渗骨,即使万家灯火也温馨不了不寒而栗的心情。立交桥下,车来人往,灯火闪烁,扑朔迷离。在这个极为寒冷的夜晚,想起一个个日子,想起一个个故去的亲人,心情陡然沉重,阵痛也在急剧的滑落。我得走出家门,走进黑夜,融入风雪之中,让强烈的思念替代我遥远记忆中的温馨。

电梯承载着一个倦客、一个心事沉重的老人在缓缓地下落,一次次让我体验着曾经经历过的悲哀,那一幕幕与亲人诀别时的惨烈历历在目。故乡深秋的季节,阴雨连绵不绝,猝不及防的噩耗江河决堤似的撕裂了土地的伤口,也在演绎着一出永不磨灭的悲剧。黑色的棺木承载着一个死不瞑目、又永远睡去的魂灵,沿着黑暗陡峭的墓穴在缓缓的降落。黄土最终淹没了一个熟悉温暖的身影,悲情一直在延伸,望眼欲穿,成为一棵孤独的苦楝树。遥望故土,枯叶祭哀,每年必流两次苦涩的泪水……

步入黑夜,风雪交加;十字街头,灯火若隐若现,失魂落魄一般。断肠人在,一片暴风雪中。

即将迎来猴年春节,在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季节,应该为远走的亲人送去温暖、寄托哀思,这是礼仪之邦应该固守的文化和民俗。《论语》有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重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怀远代祖先,那自然会导致人们归于淳厚了。想来,我们祖先的生活习俗比现代人还要周到细致、仁义厚道。他们崇尚自然,敬畏天命,重视孝道,遵循伦理,慎终追远,民化其德。舍生取义,见利思义。即使对待逝去的生命,也是心存敬意,缅怀终生。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九九重阳、十月一送寒衣、除夕……这一个个源远流长、延续数千年传统节日,无不是在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情感和对逝世亲人的无尽思念,也是在凝聚着中华民族故有的民族情感和精神情节。

今人曾经将此斥之为迷信,实属无知浅薄。人死虽如灯灭,但灵魂的祭奠却是活者的想象和寄托。古人早已禅透人生,并能坦然面对死亡。“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愚昧迷信,而是对生命的崇拜和对故人的敬畏。借助于节日和风俗,让亲人的美德和言行薪火相传,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并在后来者之间发扬光大、开花结果。闻其德行,慕其风骨。隐德垂芳,古道照人。兴诗立礼,见贤思齐。这才是古人的良苦用心,今人岂能蔑视之?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孤身融入黑夜,风雪扑打着面颊,刀割锯裂般疼痛。踩着厚厚的积雪,心灵深处犹如墓地一样的寂静沦陷。在空旷的雪夜,寒风将我的心绪和无尽的寄托送回故乡,也使黄土下的那一个个故去的亲人感觉到一丝慰藉、一丝温暖。灯光映脸,风雪扑面,不易表达的思念搅拌着望眼欲穿的泪水,融入脚下的积雪,并在悄悄地融化渗透,抚慰着一个倦客跌落破碎的灵魂。

一个日子让我想起了亲人,一场大雪又让我双膝跪下,以我的灵魂、以我的久久不散的忧伤,以我即将垂暮的心情,在你们的身边跪下。如果时光倒流,我真想成为不谙人世、天真善良的孩童,躺在你们的身旁,再次充当你们的孩子,静静地闭上双目,接受和享受你们的疼爱和抚育。

灯光黯淡,寒风在清扫着空旷的都市。我的脸旁一阵灼热,眼前一片光明: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温馨的身影一个一个地向我走近;清晰的脚步,踩疼了我封闭已久的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四年多的时间里,我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地弃我而去,而每一个背影的轰然坍塌,在我本来就不大健全的心灵形成千古绝唱般的刺激,让我精神几近崩溃,生命如此之轻,我却长久地不能承受。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从此以后,我已不愿再回故乡了,不愿再去触及那难以平静的思绪和难以愈合的伤痕。而每次返乡,我就情不自禁地想一人走进亲人的墓地前,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以减心灵之沉荷。亲颜已杳,风木兴悲。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感觉最深刻的就是我认识的人和认识我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瞅着我长大、给我以亲情温暖、能叫得上我的小名的老人也都沉寂不在,他们平静地走完了艰难困苦的一生,永远地告别了厮守终生又在折磨着他们一生的黄土地。即使驾鹤西行到另外一个世界,他们仍然长眠在这片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故土,因为他们离不开土地,苦难还在一直纠缠着受苦人的灵魂。只有他们的孩子、孙子还在野草般的生长和繁衍,延续着祖辈未能丢弃的土地情节。只是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认识我了。对他们来说,我只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过客,一个多愁善感的都市老人,与他们、与家乡已毫无关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唉,古人的仰天长叹,诠释的也是难以排遣的感慨和伤逝。

还记得那一年的清明,我祭奠在父亲的墓前。周围的迎春花已经凋谢败落,荒草般忧郁地祈求着苍天。墓地旁,返青的麦苗在疯狂的拔结生长,小草还在身边胆怯的伸展。一堆黄土,就这样阻隔着生者与死者相濡以沫的视线。我在久久地跪着,暮春已经撕碎了我痛苦的心灵。我拼命似地焚烧着纸钱,亲魂萦绕,英灵不散。寂寥的乡野,尸布般的阴云纷纷坠落,犹如我的心情,深沉而又伤感……

有时我也在想,如果当年我不是从军离开家乡,离开黄土地,而是一直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历经风吹雨淋,脚踩黄土,背负青天,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呢?不得而知,但我已是心知肚明。逝者如斯,泾渭分明,结局不堪设想,必是重蹈先辈之覆辙。好在我吉人天相、贵人襄助,才侥幸踏进了都市的门户。

眼前霓虹闪烁,脚下却永远失去一片厚重温馨的黄土。

感谢暴风雪,感谢这风雪交加的寒夜,感谢这个日子的提示,让我想起众多离世的亲人,让我走进冰天雪地、十字街头,燃起心中思念之火,挂起慎终怀远似的招魂之幡。雪呀,你这大自然纯洁的精灵,你不期而至,又是如此的及时。因为有你,我才能又一次沉缅于往事之中,承载着巨大的痛苦和无尽的温馨。数九寒天,你突如其来,告诉我一个不应忽视的日子,然后又用纯洁和温暖覆盖了我的华发,氤氲着我干涸的心灵。一场大雪,起于圣洁,净化着人间,也在封存和净化着我的情感。

暮年将至,走近冬日,走近生命的黄昏。高堂明镜,朝青暮雪。头发华白,牙齿脱落。隔窗遥望,飘落的雪花,落寞的原野,无聊地点数远处秃树枯枝上的凄鸣寒鸦。而我能做的,就是用这洁净的雪花来表达我的言语,规范我的心绪,寄托我的哀思,并让我干干净净地走好以后的路程。

衰老和死亡是痛苦而悲哀的。虽然可以从新生和衰老的辩证中概括出许多精辟而乐观的哲理,但对每一个人,每一位亲人,总是终生背负着一种无力摆脱的黯然和沉重。这是生命发展无法挣脱的自然规律,它最终沉寂于枯叶飘零的墓地。曾经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快乐和不幸,都会化作遗憾被窒息在脚下那一片厚重的黄土之中。

是的,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衰老,所有的生命都要走进黄昏中的夕阳,但我们曾经身边的亲人,谁又能有幸领略到夕阳的灿烂和辉煌?惟有不尽的苦难陪伴着他们坎坷的一生。这才是我亲恩未报、椎心泣血的伤悲之所在!

时不我与,岁月匆匆。又是岁末年初,灵魂中的疲倦和人生中的纠葛终会黄河东流、随风而逝一般。清理盘点一个倦客的行囊,剩下的也只是与生命、与痛苦和欢乐一起衰老,但却永不绝灭的怀乡思亲的悲怆。犹如千百年来高亢激荡的古秦腔,穿行于秦川渭水,苍凉而又悠长。

已是子夜时分,街头灯火黯然,风雪依然飘洒,古老的长安已是一片银装素裹。蓦然回首,灰飞烟灭,随风而去,思念还在继续地沉陷,必将融入故乡的黄土之中。远逝的魂灵泉下有知,定会体恤一位倦客的伤悲和哀思。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长叹香山居士的《悲歌》,不禁愁肠百结,思念惆怅——

白头新洗镜新磨,

老逼身来不奈何。

耳里频闻故人死,

眼前唯觉少年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

江水因潮亦反波。

独有衰颜留不得,

醉来无计但悲歌。

如亲人的朋友

傍晚时分,看车窗外微风细雨,思绪被你带起。想着你下午说过的话,其实,更多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了。也许这个时候,我只能默默的陪在你身边,陪你一起感受,体会。

记不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却记得后面真正认识你时那认真的表情和干练的个性。缘分来的时候总感觉很亲切,像多年的老朋友。很多时候,更源于很多相似之处,在你那不得不坚强的外表下,我总能看到一颗脆弱的心。很多时候,更源于对我的信任,你总将你的柔弱都显现在我面前。你有一种世故的成熟,又有一种单纯的真诚。听你的故事,就像在剥落一片又一片的洋葱,总令我忍不住眼眸湿润。可从来,就不敢在你眼前落下一颗泪,只因我知道,哪怕只是一颗,也能瞬时让你拼命忍住的眼泪顿然决堤……

你是个让我心疼的女孩,虽然你总比我坚强。爱的时候,你会很傻很真很付出。那么努力那么坚持,只因相信风雨同路后的幸福。你可以委屈,可以承受,却忘了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我可以想象,却无法真正体会到那些岁月你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于是,我心疼,满心的心疼。隐隐的,你带起我的伤感。你相信只有我能体会到你那些心情。

然而,有时候上天并不是能眷顾到每个该被疼惜的人。或许宿命如此,开始为家人为自己而活的时候,也是你另一种最艰苦的开始。那段刚到这座城市的日子,你的经历太让我共鸣。那时候,忍不住的很想哭很想哭。那时候,想着上天真不该这样子。于是,你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人情世故,更学会了淡然和宽容。在无数的伤害中你仍然保持着一份善良的本质,用两年的时间,你终于又一次走出了那本不属于你的世界。

不管后来,那些人怎么觉悟,怎么惋惜,我知道,你是回不去了,永远都不可能回头的一条路。我想,我也不允许你回头了。

为了家人,你承担了属于老大的责任,成为这个家的支柱。有很多事情,我知道你都很迫不得已。我知道,工作的尔虞我诈令你深感疲累。但你却不得不坚持。你有你的梦想和规划,你一步步的提升和靠近。终于有一天,你完成了其中一个一直以来的心愿,上天却遗忘了该眷顾一下你。你说,大不了一无所有,从头再来。你说的那么淡然,可我却听的很揪心。我总想着该说些什么的,然而,我却不懂得了安慰。我想,你是知道我的,漂亮的话,感人肺腑的话我说不来,于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安静的性子。我想,我是可以默默的陪着你,当你需要一个人说说话时,那么我可以安静的倾听。

喜欢你每次遇到任何事时都会跟我分享,不管好的坏的。喜欢这样被你信任的感觉,喜欢当你感觉撑不住了,累得跟我撒娇说借个肩膀靠靠。喜欢你靠着我时轻轻的感叹朋友的肩膀是最温暖的。喜欢当我感到累了,你也成为我的依靠。喜欢你那隐没的细心,一样身处困境,你也总尽力而为的帮我。喜欢我们同样的心得,淡然处世,凡事宽容。

我想,也许是上一世太幸福了,这辈子才会有这么多的苦。也许,这一次,上天真的看到了你的用心。我想,他会是个天使,也是一位骑士。无论别人怎么看待,我想告诉你,真爱会令人勇敢坚强,会有无数的力量帮助你走过一路的荆棘和流言蜚语。所以,你一定要勇敢自信,就算全世界都没有人支持你,也还有一个我永远站在你身边。对你,一个懂字,已足够我这么做。

到那时候,一定是你收获幸福花开的时候!

到那时候,我想我可以在你面前流下一颗泪,一颗开心的泪花!

到那时候,我还想听你对我说多一次,这辈子,认识你真好!

只因,一直以来,我也想对你说这一句我一直没说出口的话,这辈子,认识你真好!

妈妈的爱有几斤

文/此时无语胜千言

今天听到亲戚家里发生的一件女儿与父母亲之间不和睦,甚至想要脱离关系的事情,心中一直非常不愉快。情不自禁想起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对我感触非常大,同时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以前对待父母亲做到也很不够。

讲的是前苏联一个统计学家小组,记录和统计了一个家庭在料理家务并照顾丈夫和两个小孩时,一天或一年要付出的辛勤劳动,其结果令人吃惊。在一年里,她要洗净一万八千个餐刀、餐叉和勺子,一万三千个盘碟,六千个碗,三千个锅。她不仅要洗,还要把他们从碗橱取出,放到桌上,洗净后在放回原处,往返搬运餐具的重量约为5吨,买菜时往返菜市场的路程有2000公里左右。当然,由于国情不同,生活习惯差异,相应的数字会有差别。但是,如果中国人做这样的记录,其结果必然同样令人吃惊震撼。我们只是把父母亲的恩情和伟大挂在嘴边,但是在心里是模糊的,有谁知道他们的恩情和伟大具体是怎样的呢?也许我们的爸爸不英俊、不伟岸、不出名、不富有,妈妈不漂亮,不动人,文化不高,没有一个体面的职业,可是她(他)们的付出却是巨大的,甘于为了孩子和家庭,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也许你给不了爸爸妈妈同等的爱,可是你只要尽力去给予,哪怕只是一点点,在爸爸妈妈看来那都是海一般的浩瀚的了。如果你无法在爸爸妈妈身边尽孝,那至少要告诉他们你的眷恋和牵挂,哪怕是一句话,父母亲都会心满意足。他们对我们的要求只是那么一点点,而他们对我们的付出确实是广阔无边的。更何况“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个父母不是都为儿女着想?不想让每一个儿女都过的幸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比喻母子情深和千古孝道的诗句,意即:谁能说儿女报孝父母的“寸草心”,就能报答了父母对儿女似海如日的爱心?父母的恩情,儿女是永世也报答不完的。

想象自己做的真是太少了,真的好惭愧,好多时候都想跟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们”。可是好多次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觉得不好意思,说不出口,只能默默的藏在心里……然而,当有一天父母亲走了,我们的心中只能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父母亲老了,即便父母亲有些事情处理不好,有些话说不清楚,我们可以耐心解释、开导沟通、商量解决,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出言不逊。如果,我们不但做不到感恩父母亲、孝敬父母亲,再还有许多不能尊敬的言行,或者更有过分不敬的行为,伤了父母的心,犹如给父母亲心上插上一把刀。真可谓大逆不道,天理难容啊!

千万请记住亲情是寒冷时的一件毛衣,亲情是疲倦时的一杯咖啡,亲情是饥饿时的一顿粗茶淡饭。这些也许并不昂贵,但在亲人眼里价值千金;亲情是炎热夏日中一丝凉爽的风,亲情是风雨交加中的一把坚固的伞,亲情还是茫茫沙漠中一泓甘甜的清泉。也许它并不稀奇,但在亲人心中是无比珍贵的;亲情没有大声的喧哗,没有刻意的表现,亲情就是默默的奉献,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分默默的支持与扶助,是人们在心底流露的一种最自然的情感。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点一滴都掩饰不住那分浓浓的关爱和牵挂。

亲情无须言语。它就在你我身边,只是不同的人对自己亲人关爱的方式不同罢了。虽然这分亲情常常被被我们忽略,虽然往往是在历经风雨后,这份亲情才会在我们心中愈见明朗与清晰,但是这份亲情却始终如一地在身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在失意时,它以宽阔的胸怀包容着,化解我们的悲伤与愁苦;在欢乐时它又以坦然的目光注视着,分享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当亲情温柔地存在在我们身边时,请一定不要轻易地把她错过了、放弃了,让我们用一生的时光去珍惜她,在默默地接受亲人的给予的同时,别忘了也要默默地为亲人付出。让世界、让家庭因为有着这一分温馨祥和的情素而变得更为美好。

忧伤的旋律

文/乐爷执笔

在茫茫人海中,猛一抬头看到了你,也是在那个瞬间深深的爱上你了,有些人也许只是过客,但我会是你的恋人,爱人,亲人!让我们一起携手共铸我们的幸福!就像你说的,我们要一直幸福下去!

胜似亲人

文/ta-nicole学作文

深秋到了,树上的叶子都黄了,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厚了。

早晨7:40,在森林旁多族山丘村的一个小木屋里,苗族老奶奶起床了。她独自一个住在里面。老奶奶满脸皱纹,穿着一件宽松的灰色上衣,头上戴着头巾。她叹了口气说:“唉,又该洗床单和被罩了,我先把它们泡上,去森林捡点榛子回来洗。”说完老奶奶把床单和被罩泡到水里按了按,抓起来字就走了。

老奶奶说话时,汉族小姑娘姗姗正好在外面。他听到了老奶奶的话。她的脸白白的,头上扎着两根小辫子,身穿粉色的长袖体恤和一条黑裤子。珊珊想,老奶奶没有亲人了,只剩自己一个人在里面住。自己又做饭又扫地又洗碗,还要做更多家务一定很辛苦。如果我帮老奶奶洗了床单和被罩,她肯定会高兴的。

姗姗想着就走进了小木屋。她朝四周看了看,看见洗衣盆放在墙角,就在洗衣盆旁蹲下,把床单提起来,放到洗衣板上搓了搓。等脏的地方都沾上水后,姗姗就拿起肥皂,想往床单上涂点肥皂。可是肥皂太滑了,从珊珊手上滑了出去,姗姗捡起肥皂,把衣服上涂满肥皂,又把床单放到洗衣机板上,把脏的地方使劲搓搓了好长时间都搓不掉。珊珊想,怎么办呢?这时他看见了一包洗衣粉,就把洗衣粉倒在了床单上。珊珊把床单揉了揉,脏的地方立刻变白了。过了一会儿,床单变得像白糖一样白了。但上面还有许多泡沫,珊珊就把另一个盆子倒上水。

她把床单放到有清水的盆子里又仔细的洗了一遍,等泡沫都消失了才满意,她把床单从水里拎出来,两只手握住床单使劲碾压。瞧,床单里的水都流了出来。姗姗再把床单放进的一个干燥的盆子里,自言自语地说,该洗被罩了。盆子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手都快被冻裂了。但他头上却大汗淋漓,汗水顺着脸峡滴到地板上,姗姗始终没有放弃。 所有的床单和被罩都洗完了。珊珊拿起夹子把床单和被罩,挂到晾衣架上,用夹子夹住。当最后一个被罩晾起的时候,老奶奶就回来了。她诧异地问珊珊,“你来这里做什么?”姗姗回答:“我想帮你洗一下床单和被罩。”老奶奶又问:“你怎么想起给我洗床单和被罩的。”珊珊回答:“你这么大年纪了,自己又干这么多家务,太累了,于是我就想给你洗床单和被罩。”

老奶奶听了激动地抱住了姗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你真像我的亲孙女啊。”珊珊低下头,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脸红了,不好意思的笑了。外面的人透过窗户看见了,都以为老奶奶和姗姗是一家人呢!

人就是这么过来的

文/舒晴曼妙

以前回老家时,娘爱向我唠叨唠叨村里的大小事,其中有很多是谁谁得病殁了,谁谁出车祸走了,谁谁得意外没了。提到的这些人里面,有我熟悉的有我陌生的,有年长的有年轻的,有族内的更有族外的。我认真地听着,并与娘一起感叹着人世的无常,娘总会说:“唉,你看看,人活着做啥呀,说没就没了。”如今,可亲的娘也走了,走得是那么突然那么意外!我由无法接受到学着接受,由不适应到适应。逝者已去,活着还要为生而忙。把悲痛埋进心底,努力恢复到正常时日。一个人独处时,总感觉娘就站在我面前,也时不时想起娘说得那句话,“唉,你看看,人活着做啥呀,说没就没了。”

娘不在的世界,仍是红尘滚滚;娘不在的老家,仍是花红柳绿;没了娘的我,仍为三餐忙碌;没了娘的家人,继续讨生活。抬头看看身边曾失去亲人的同事同学,他们也是慢慢回到了常态,该忙的忙该笑的笑该悲的悲。他们不是遗忘了逝去的亲人,而是为了活,必须选择暂时忘记。

当初,姥姥走时,娘还年轻,夜里醒来时,常看见灯下缝衣的娘在偷偷地哭。姥爷走时,娘哭得哑了嗓。爷爷走时奶奶走时,娘和她的妯娌们拖长了嗓音哭。每一回哭过之后,娘和家族的人都渐渐平缓进俗常日子里。人是自己哭着来,再有亲人哭着去,中间是忙忙碌碌是悲欢离合是挣扎是沉浮。人生就是这么一路哭过来一路奔过来的,再赢再输两头都系着哭,再好再差也就这么一辈子。

勤劳善良的娘总是在忙,忙着嫁女儿娶儿媳哄孙儿。族内谁家摊上了丧事,娘要到场。亲戚家谁有喜事,娘要随份子。地里的庄稼娘要侍弄,院里的家禽娘要喂养。四个孩子家有什么事,娘或是帮忙或是担心,终没个消停之时。娘很尊重那些日子虽穷却乐观向上的人家,娘说,人是一节一节地活,穷扎不下根富也不是辈辈传,不识字的娘说得像个哲学家

人活一世就是受罪就是受苦,各种滋味尝遍了吃透了,才算完成了活的使命。生是活的一部分,去也是活的一部分。生是为了登场去是为了谢幕,有入场有退场才是人生的戏。生是活的逗号,去是活的句号,有始有终才是生命的篇章。

再读那些怀念亲人的文字,同感纷纷入心;托腮再看俗尘,开悟纷纷入囊。我们承接着祖辈的血脉游走于世,孩子承接着我们的血脉活于尘寰。自己是亲情链条上的一环,承上有父母亲眷,启下有孩儿侄孙。对父母养老尽孝是我们的义务,为孩子铺垫未来是我们的责任。娘不在的日子里,我写想写的读想读的,活愿意活的方式行喜欢行的路途,把整个时段撑满爱填满情踩满人生要义。我成不了世间的惊鸿一瞥,却可以成为亲人的亲切回忆,这就是我生的哲学活的意义。

来世我们依然做亲人

亲爱的外婆,来世我们还做亲人好吗?您还听到吗?我相信您一直都还在的,您那么的坚强,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善良,那么的可爱,您说您要等到我一切都好了,可是为什么就这样叫您不回答?

为什么不等到我找到工作?为什么不等到我事业有成?为什么不等到我婚姻幸福?为什么不等到我儿女成群?您说您还没见过他,您不放心,我说好,明年就带回来给你见,您说“好”!我是那么的信任你一定要见证我幸福的那一刻,所以我是那么放心的一直相信你可以等到那时那刻,可是你没有,你不守信用了,你每次都那么喜欢戴着糖果等我去掏你的衣服,即使我长大了,你也一样还是喜欢那样做,只因为我低血糖,其实吃多少糖不是就可以补的,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告诉你我好了,我还是喜欢掏你的衣服拿糖吃,你说那里还有漂亮的白珠子给我串手链,你怎么不拿给我啦,你明知道我一向爱玩这些东西的,串着好玩,裤子破了我偏不扔,只因为你一看到就会帮我补,这不是很久的事情啊,就在这个暑假!珠子你几时要拿给我啊?你三天前说的就忘了吗?你怎么可以这样?你的记忆力那么好,你不拿我怎么串手链啊?虽然你的手上还戴着我送的手珠,你都戴几年了,10年有没有?不止吧!还没有断?还是断了你又串了起来了,对了,下次我带个手镯回来,你就换了吧!上次你的玉镯都摔掉了,不过你都没有说什么,你依然戴我的手珠~

外婆,不要走好不好?再等等不好吗?天堂有那么吸引你的吗?难道有我们好吗?你那么不舍得我们,你那么疼爱的我们,一直都在啊!一直都陪着你,好吗?哦,对了,手电筒,可以自己发电的,你不要啦,不是说好,等你好了就可以拿给你了吗?我特定带回来的,你怎么不要啊,你不要我自己也没用啊,是不是?还有妈妈怎么办啊?她以后有委屈向谁诉苦啊?还有外公怎么办啊?以后他就要自己一个人生活了,他行吗?他老是那么喜欢说你笨,其实他比谁都不希望你离开,因为只有你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可是亲爱的外婆,你就这样躺在那里,我摸着你的脸,你不会打掉我的手了,我牵着你的手时,你不拉着我的手了,你说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你变得这么没有力气了呢?亲爱的外婆,你看到小舅妈了吗?她拼命的抱着你,她身体不好,你怎么不叫住她不要哭泣了呢?你怎么就不叫她吃饭了呢?你怎么就是不出声啊?你怎么就这样,你怎么可以就这样??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亲爱的外婆,我们约定好吗?来世我们还做亲人好吗?就这样千世百世,我们都做亲人好吗?你一定同意的,那我们就约定好了,就这样做千世百世的亲人,来世我还做你的孙女,无论了外还是内,来世你还做我的亲人,无论是外婆还是奶奶,我们还这样,还这样相遇了,还这样喜欢同你睡午觉,还这样喜欢跟你串珠子,还这样喜欢拿衣服给你逢,还这样把学校的事情告诉你,还这样谈恋爱了第一个告诉你,还这样,就这样,做千世百世的亲人~~

不了情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思故乡,思呀思故乡,昨日里别离故乡土,今日里泪流想亲人,亲人啊,亲人啊……"当偶再次听到这首歌,依然有那么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结!

当偶再次听到这首歌,仿佛昨天就在眼前。那逝去了的过往岁月,那度日如年的一天又一天……

当偶再次听到那首歌,内心的酸楚无以言表。哀伤的泪珠悄无声息的滚落,情感的闸门如山洪暴发倾泻而下。举目四望,这院里的男男女女都一样,肿肿的眼,红红的脸,还不时拿着手纸擦擦眼。人人都在强忍内心的悲痛;时断时续的低声抽泣瞬间弥散在院落的上空。人人都在搜索回忆那难忘的年年月月……

这是发生在南山知青山庄里的一幕。那天,几个朋友邀约到知青山庄玩耍。与其说是游玩,不如说是怀旧,体验难忘的知青生活。那一段让人刻骨铭心,如泣如诉的蹉跎岁月。

这怀旧山庄里用餐的地方叫公社食堂,办公室的大门口挂着一块白底红字"公社革委会"的醒目标牌。餐桌上满满一桌,什么“南瓜汤,红薯饭,咸菜炒腊肉等等。全都是那个年代很有特色的粗茶淡饭。

吃过晚饭,台上演员表演的也是知青年代的歌舞;什么样板戏,芭蕾舞,"唱支山歌给党听","拿起笔做刀枪',演员们生动细腻的入木三分的真情表演,让当年知识青年下乡时的情景再现;

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是某单位领导,母亲是老实巴交的农家妇女,他们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儿小红在学校听了上山下乡的动员报告之后,竟然被带队干部一番不着边际的油说打动,回家缠着父母准备行装,坚持到边远的山区插队落户。其实,单纯幼稚的小红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一切将意味着什么?

父母不同意,几天后,父亲被逼进了单位办的学习班。这天,女儿放学回家,看见父亲精神不振,母亲泪眼婆挲,正准备问个明白。突然,一群造反派冲进家里,抓走父亲,说是父亲阻拦女儿下乡,跟党唱对台戏……无奈之下,父母只有让独生女儿离别亲人,远走它乡。 ……

离别的日子很快到来。乡邻们敲锣打鼓为小红送行,当他们簇拥着小红来到码头,此时的码头上早已人头躜动,哀声一片。当女儿小红即将乘上远行的轮船,汽笛长鸣,即将出发时,那悲痛欲绝的父母紧紧拽住了女儿的手不让走,已哭成泪人儿似的女儿也抱紧父母不愿去。与此同时,那一声声"亲人啊,亲人啊……"让人肝肠寸断的背景音乐也随着这催人泪下的场面缓缓而起,让送行的乡邻和台下的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因而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当偶再次听到那首歌,步履不再轻盈,腰板不再挺拔,青春年华已随着时光流逝不再,满是沧桑面庞留下了岁月的印记。当偶再次听到那首歌,心灵深处仍然会扬起阵阵涟漪,依然有那么一缕剪不断理还乱不了的思乡情!

离别

文/杜会琴

世间百态,唯离别是永恒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不管经历了多少次的生离,最后等着你的肯定是死别。

自16年前送别了我的母亲,我的生命里就开始了这个无法绕开的主题,这个冬天,90岁老父闭上了他疲惫的双眼。又一次,这离别如钝刀一般刺得人心痛,在如梦境般的恍惚里办理后事的那几天,总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经历的,感觉像是一种错觉,一种误传,仿佛自己的亲人还在似的。只有等到葬礼结束、众人离去一人独处时,尤其是在静静的夜里,再次确认了那始终不愿意相信的事实以后,才会悲从心起,感觉到这离别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不可逆的,如尖刀一样直直地横在你生命的那个特定的时段里,既叫你无可奈何,又令你束手无策。

相比于母亲当年的急症上身和四哥的意外突发,老父亲的离去是从容而安详的。他一直健朗乐观,他的一生先后经历了中华民国、解放前后、三年自然灾害、合作社,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快1个世纪的经历使他有了足够的底气看淡一切,近两年来他常说感到体力不支,估计快要到大限之日了,那神情是云淡风轻般的自然,没有丝毫的恐惧和遗憾,他以自己年届90而自豪,也因不到70岁就四世同堂而深感幸福与满足。他80多岁时还能看书看电视,2008年汶川地震的消息令他震撼,我回家时他还给我说要积极捐款,说这次是大灾,很多家没了。

记忆中父亲的性情一直是沉默的,我出生时,他已经41岁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里,养家糊口的重担压得他沉默寡言,唯有不停地劳作,依靠完全在土里刨食的方式获得粮食滋养儿女们的生命。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的笑容很少,在乡间的小路上,我跟在他后面模仿着一个老农民双手背后的拙态令他开怀大笑的时候并不多。父亲做过最大的官是生产队的小队长,他一生敬畏土地,相信土地是有良心的,精耕细作是他作为一个农民的朴素理念。

他的一生很平凡,但是他留给后辈的财富很多。他一生与人为善,心底平和,没有干过欺负别人的事情。他坚强面对生活的磨难,在无论多么困难的条件下,从不抱怨不低头。他自尊自强,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麻烦儿女,以不影响别人的生活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给他买的吃的穿的,他总是嫌多余,他从来没有说过啥不好吃,他珍惜这世间一切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情义。节日期间与我们闲聊,总是流露出“时代变了,社会好了,要认真干好公家的事情”这样朴素的观念。

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是女儿而备受父母和兄长的宠爱,在这样“重女轻男”的家庭里长大,练就了我自信乐观,藐视一切的大无畏气概,现在都强调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后天的影响,我想我从我的原生家庭里得到最多的就是亲人之间的爱和包容。从记事起,我的周围就环绕着父兄最无私而宽厚的爱,现在想起来全是自己任性霸道的记忆,而四个哥哥都显得那样的软弱和好欺,长大了自然知道这是亲人之间最珍贵的情义之所在。

按照自然规律,我的未来还要经历很多次离别,虽然自己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从经历过的那一次次离别中都感受到了命运的强悍及个体的无奈。只是,一想起每次从心底升起的撕扯般的疼痛,还是希望这离别能够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冬至大如年

文/万紫燕

12月22是冬至,冬至前后阎王爷共放七天假,给冥界的人回阳间看望自己的亲人。

母亲和二姐姐为了迎接亲人的到来,准备了金纸、银纸做的冥钱,像元宝一样穿在一起。家里还准备了水酒,饭菜,点心,水果,蜡烛,高香等供品,迎接已逝亲人的到来。

晚上,父母在自家的院子里把供品供上,蜡烛、高香点上,再把纸钱烧了。

此间,蜡烛闪着微光,给亲人照路;高香飘着烟雾,给亲人搭上阴阳桥;纸钱在夜空翻飞,给亲人带回去享用。这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追念、哀思的方法。父母向着东南西北默拜,亲人阴阳相见,免不了悲伤,大哭一场。我也跟着哭!

父母过八奔九,年事已高,在外的我经常挂念,多亏二姐姐一家去年和父母搬的较近,可以互相照顾,都平安无事。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告诉我,外祖父生前在安徽凤阳县有一百亩土地及宅院,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道士与外祖父交情甚好,多次借钱不还,在最后一次借钱中,道士在外祖父招待他的晚餐中下了毒,把外祖父毒死后,拿了钱跑了。外祖父葬于凤阳临淮关。期间外祖母住于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死于南京大屠杀,后葬于南京雨花台。姥爷生前在安徽阜阳县有一万亩土地及宅院,土地改革全部被没收充公,后被地痞无赖毒打身亡。姥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斗身亡,葬于阜阳县。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祸中有福,福中有祸。”逝者已逝,我劝父母莫要悲伤,亲人相见高兴才是,这不都说冬至大如年吗?阴阳可以欢聚。再说,我们现在都过的很好。我们活着,互相鼓励,应该快乐每一天才是根本。那冥界的亲人看到他们的后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都衣食无忧,也会为之高兴的,连阎王爷都高兴的给大家放七天假,让亲人们可以好好的谈谈心,好了解冥界的鬼,也不一定过得不如阳间的人幸福。

人鬼只一念之差,鬼吃完了供品,人接着吃,并举杯祝他们一路走好!

冬至大如年,在杭州的我遥祝合肥的父母健康长寿!

父母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文/心灵的巷湾

是什么让我如此留恋这个美丽的世界,是你们——我的亲人。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还记得我曾经这样劝说别人,世界上能让你留恋牵挂的人是最爱你的亲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没有亲人。而现在我仍然在思考这个同样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得为爱我们的亲人留下点什么,或者让爱我们的他们少些担心多些快乐的回忆。

究竟亲情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呢?我想亲情对我来说就是我们生命的一个支点吧,没有他们的存在我想现在我不定躺在那个荒山野岭。亲情也意味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做事得为他们着想,即使是死也要考虑下他们的感受,我说过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伤害无辜的人,尤其是关爱我们的亲人。

现在习惯了都市生活的我们,也许很少打个电话给我们的父母去嘘寒问暖。但是据我的亲生体验,不管你跟你父母的关系怎么的,你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牵挂。他们惦记的永远是“我们”。

现实的社会永远都是充满着挑战,当身心疲惫的我们回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家”的时候。那时的我们多么期待有个依靠,此时此刻,我们都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因为那儿是我们永远的心灵港湾,在那我们可以抛弃一切,不被现实的烦恼所困扰。在那我们可以尽情的倾诉,烦恼也随着这倾诉而远离我们。

亲人就是要相伴的

无所事事的时候,最想亲人朋友。以前,有时妻子在我上班时,不时打电话来,其实又没什么事,我便有点不耐烦,妻有些难过地说:“我办公室就我一个人,每天上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就想给你打个电话解闷。难道非要有什么事才可以打电话吗?你每天跟一大群人在一起,不理解我的感受。”

现在,我理解太太了。也理解太太每天下班回来见到家里有人的欢喜,和打开门家里静静的没有人的那种落寞。

人生路上,夫妻、亲人就是要相伴的,不需要任何事由。

携爱回城

文/青青草

过完元宵节,我们一家三口又要回城了。我和老婆上班,儿子上学,新一年的生活即将按部就班地开始了。

母亲知道我们要走了,一大早就起来给我们收拾行李。除了花生、瓜子、糖果、苹果、香蕉,还有一些杂粮和土特产,母亲把三个大提包塞得满满的,还不停地往里面塞东西。我说:“妈,别装啦,再装包都撑破了!”母亲笑着说:“咱乡下也没啥好吃的,这些杂粮和土特产,全是咱自家种的,你们吃不完可以送给邻居尝尝鲜。”

我告诉母亲这些东西城里都有卖的,人家不稀罕。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了,因为我看到母亲的脸色暗下去,忙碌着往里塞红薯的手也抖了一下,然后把包里的红薯往外掏。

我忙拦住她说:“妈,我最爱吃咱家种的红薯了,又甜又面,城里卖的水分太大,不好吃,我才舍不得送人呢!”母亲一听乐了:“你爱吃,那我明年就多种些红薯!”

收拾完毕,我们一家三口准备上路了。父亲突然折回屋里,出来时手里拎了一袋鸡蛋,说:“这是咱家鸡下的,没喂饲料,营养高。我攒了几个月没舍得吃,你们拿去吧。”我拗不过父亲只好收下。

父母把我们送到村口,路上不停地唠叨:乘车要小心,看好行李,到家后记得打电话报平安。工作别太辛苦,累了就休息一下,钱挣多少都没关系,身体健康最重要。别老是看电脑、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孩子学习不好不要打骂……

公路边返城的人很多,他们大多是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拖家带口背着大包小包,在亲人的唠叨和祝福声中,带着亲人的爱,载着亲人的希望,踏上了返城的路。

汽车启动了,我招手让父母回去。透过车窗,我看到年迈的二老仍然站在那里,父亲还在挥手,母亲用头巾擦拭着眼睛。那一刻,我突然鼻子发酸,泪湿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