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游记散文名篇

2023/09/10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游记散文名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游记散文名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走进板梁古村

文/贺清华

一下车,就禁不住惊叹这里居然有这么一个好去处:安静祥和的古村落,村前是半月型的池塘,村后是树木茂盛的岭南山脉,青山绿水间,青墙黛瓦。这就是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乡境内的板梁古村了。

板梁古村让久居城市的我感叹良久,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

古村前的小溪边、池塘边有村妇在浣衣、老人在聊家常,对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陌生人,他们视而不见。也许是见多了来这里游览的陌生人,所以只管悠哉游哉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始建于元朝的板梁古村,穿越600多年的时空,开始在我耳畔轻轻吟哦。

走进板梁古村,时光仿佛倒流了,岁月斑驳的青石板、深幽静谧的小巷,把我带回到了那些温暖的旧日时光,让我嗅到了童年的味道。

我们穿行在古村落里,被无数过往的脚步磨得发亮的石板路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在每一栋老屋前我们都驻足流连。每一栋老屋仿佛都有一个说不完的老故事。这些历经岁月的老屋,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堂屋里,我看到了倍感亲切的八仙桌,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太师椅,看到了嫁女娶媳的花轿。在一个角落里,我闻到了纯手工酿制谷酒的香味……一时间,我竟模糊了自己所处的真实年代。一掉头,我看见不远处房门前坐着一位老妪,她用清澈、单纯的眼睛望着我们,嘴角挂着令人不易察觉的笑意。她坐在门口静静地欣赏着我们这群陌生人,门里则是一个深深的世界。

每个大门前,都有石板砌的门槛,门槛的两边是磨得发亮的青石门墩,甚至还看到了一个系马墩。大伙惊喜之余,纷纷坐到了青石门墩上,瞬间领略了时光的白驹过隙,斑驳的是流年,远逝的是儿时的记忆。

如果说江南古村都是荆钗布裙的小家碧玉,那么板梁古村则是一位名媛闺秀,她的完美存在得益于她格局严谨的古民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祠堂、私塾、民居、古桥、古塔、古井、庙宇、古商街、古驿道。走进了,才知道这座古村落竟是如此的不显山露水,而是布局紧凑通融,变化韵味有致。

穿行在板梁古村里,就像是穿行在历史的隧道中,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凝重。我感到自己脚下踩的不是石板路,而是一幅古朴美丽的画卷。我看到古村里冒起了炊烟,响起了狗吠牛哞声,人们峨冠博带,衣裙飘飘,经商的、卖布的、种田的、打鱼的、做官的,一个个悠闲自得,神采飞扬,历史重现了,鲜活了。

走出板梁古村时,我依然沉浸在那些旧日时光里。

龙须岛写生记行

文/蔡宁

每次写生都是师法自然的修练。九月"桂林行"写生回宁后,又于金秋十月乘大巴赴千里外的威海龙须岛写生。

龙须岛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好望角",是中国海岸线上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距韩国仅94海里)。古时,人们认为这里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封八神,日神首东,自此立庙拜日神。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惊叹:"天尽头!"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于斯岛立石,拜祭日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代大画家吴冠中多次到龙须岛写生,先后创作油画、彩墨画、速写等作品两百多幅。去年秋,当地一位姓毕的油画家,从中国油画院进修回故乡后,相中斯岛的写生资源,融资租房,创办了龙须岛写生基地。中国油画院、中央美院的大咖闻迅而来,写生佳作通过微信、微博迅速传向四面八方,写生基地应接不暇。毕老板,不,毕画家,写生能力很强,健谈,说这个写生基地接待能力起初设计为百人左右,没承想很快突破三百人,准备再租一些住房,扩容至四百人,再建一个美术馆,欲长期展览在此写生的优秀作品,办网站、出画册,传播龙须岛的写生作品。他真是画家中富有创业精神的老板,亦是有创见的老板中的优秀画家。

这里能入写生法眼的景色数不胜数。早晨拉开面向大海的玻璃窗,淡淡的鱼腥夹着淡淡的咸味飘来,海面波动万里旭光,天空飘起柔软的霞绸,驿动水天相接的天空与大海,波涛阵阵地拍打礁岩,响出振奋人心的晨曲……坐在海岸,面对画板,握笔抒发胸臆。首幅图,画基地內的山岭,山石肌理甚美,能让人有师法自然的冲动,传移模写,经营位置,写生即创作,在山左连接一片礁岩,留露一片海水。忙忙碌碌的码头,来来往往的渔船,每天都有新的构图,诱人产生写生的激情。时值深秋,余盘膝坐于码头或礁石,左一笔是缆,右一笔是锚,撇撇捺捺写归来的帆,水墨写意大船头,勾画礁岩与海浪,一任海水入浸滴滴瀚墨,一任水墨澎湃内心的巨浪,一任牍尺之笺浓缩海的浩瀚,一任灵魂遨翔自由的天空,海风拂来,时间稍长,尽管让人感觉风入脊骨的寒意,惟求写生得画的快意!

岛上那越来越珍贵的海草房甚是入画。渔民在海边,用砖石混合垒起居所,高高隆起屋脊,屋面覆盖质感蓬松的海草,草房上绷着废弃的鱼网。这些以海草为顶,尖尖的三角山墙,外观古朴厚拙,极具地方特色。余挥笔其间,情随景移,或强调笔意、肌理的痕迹,或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意到笔不到的尽情用水墨漫患草房的意象,或强调海草房屋脊与墙面的对比,或着意于深秋枯草与茂盛之海松的穿插,或强调画面意境、氛围、情调的营造,那些海松像一团团墨绿的火焰,旋转着向上生长,有些像凡高笔下的树,写之余兴未尽!

岛左是黄海,岛右是渤海。此次艺术修行之旅,每天两画,总能在写生中找到新的感悟,正是这种一次次惊喜的叠加,从量变到质变,获得艺术与生活的涅槃、重生。

黑麋峰记——大暑

文/海燕

黑麋峰山上,天空阴沉沉的,远方薄薄的乌云向山顶的天空积聚而来,它们渐渐堆挤、重叠,正如皱鼻子的小孩,稍不如意,就会流出最伤心的泪水,又像正蓄势待发的情绪,只需一个引子,或破开一个小口,便会喷涌而出。但天空,终究是忍住了这份伤情,在整个上午,没有落一丝泪,没有倾诉一下思情,它可能是想起,今天这个节气上,总不能一开天就给大山上的人类下雨,淋湿他们对节气的守望。大暑本应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可在黑麋峰山上的大暑,却像深秋一样凉爽。山上,只要没有炽烈阳光的照射,就完全感受不到夏日的暑气。

因为前几日一直下着雨,所有的小路上都是湿润润的,小路上长着青草,草下的土被雨水泡发,一脚踩上去,隐藏在草下的泥水沿鞋边迸出来,发出唧唧的声音。还裹着树皮的小杉树与楠竹围着的菜园子忽然出现在路的拐角处,它们由剖开的竹子纠缠着织成栅栏,栅栏已被多年的雨水淋得不成了样子,显出历史中的旧时光来,园子的角上,最耀眼的是盛开的丝瓜花,金黄的色泽点缀在重重叠叠的绿叶间,七月,正是丝瓜花的极盛时期,等过了这阵雨,它们就会萎糜、凋零,而丝瓜就会在它们消失的地方长出来。

现在,几条大丝瓜正在原来长着花儿的地方悠然自得地微微晃动,支撑它们的瓜架子,好像在地里埋伏了几十年般苍老。空心菜在地里水灵灵的嫩着叶子,而辣椒树,高出空心菜的身子,一边长着细碎的小白花,一边结着青翠的小辣椒,我正想弯身摘一只小辣椒呢!却感受到身后有一种悉悉索索细微的声音,好像还有一道冷竣竣的眼光在窥视着我,待我猛一转头,正好与一对圆溜溜的小眼睛对视,这对眼睛从瓜叶的间隙中探出来,抱有一种狐疑的神气,它的身子半遮于瓜叶中,露出一只紧抓住搭建瓜棚用的,杉枝枯皮上的脚,我的侵入扰了它的清凉世界,这条与枝叶颜色接近的四脚蛇急匆匆地从另一端的枯树枝上爬到这端的枯树枝,就是为了瞧一瞧这个打扰它的人么!七月,正是它产卵的时候,它的孩子是否已经出生,其实,我不过是一个过路人,它完全不必用这个眼神打量我,我羡慕的就是它的世界,它的清静,它的平和。它可能觉得,我实在对它够不成威胁,它小小的眼睛转动了一下,身体也往左稍稍移动了,当看清了人类的善意后,它倒不慌不忙起来。它的两条尾巴在叶子间露出来,一个身子藏有两条尾巴,可能是它曾经受过伤,被树干压住了?为了逃命,准备弃掉自己的尾巴,后来旧尾巴还连在身子上,新尾巴又长出来了!我这样为它假设,但真实的情况,我们尚未可知。

从响水沆过去两三里,有一个被青山围住的山坳,山坳的最里面,几座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挨在一起,房子有前后两进,左边又另起了几间,房子与房子间由不规则的青石板相连接,一口青色的池塘在房子的左边,水呈深绿,一间小柴房挨着池塘修建,它的底部没有被粉刷,还裸露出黄色的泥砖,泥砖里另掺杂着麻石块,现在,它们的形状色泽正倒映着水波里。一根木棍斜伸在房子的黑木窗上,上面,一件白褂子正随风摆动,娭毑手捧一把谷粒,鸡子们咯咯叫唤着围上去,抢食抛洒下来的粮食,它们伸长脖子不停地往泥地上啄,等食物抢完,就叽叽咕咕地往草地中散去。在黑麋峰,做一只鸡也是不错的美事,整日呼吸最好的氧气,吃着最鲜嫩的虫子,还有主人一日几餐的伺候着,生蛋了美得很,扑哧扑哧扇着翅膀,满室里转着亢奋地咯吱咯吱叫几声,没人理也没关系,它自得其乐地红了脸,喜滋滋地过一整天,遇到了喜欢的公鸡就挨过去调调情,没有喜欢的也没关系,还有一大群儿女伴着它呢!

在这里,成为一口池塘也是幸福的。中午时分,天空连节气上的规矩都不守了,细雨忽然就下起来,雨点将池塘的水面击破了,将池塘里的小白房子也击破了,无数水波跳起来,沉下去,扩散开,它们失去沉静的模样,在池塘里欢腾起来。无数个小美人在池塘内跳舞,这就是成为池塘的乐事,小美人是水做的,一跌入就成为了它的一部分,它的肋骨,它的肌肤,甚至是它的毛发,池塘内还有小鱼儿,每天喝着它体内的水,吃着它体内的各种菌类,小鱼儿慢慢长大,被人类捞走,又用池塘内的泉水煮着鱼,多鲜美的味儿,池塘嗅着从屋檐瓦缝中漏出来的鱼香味,一辈子就这样沉醉了!

从屋前向远方延伸的那条小路,被雨水又浸湿了一回,鸡子们甩着身子上的水珠,四处乱窜。池塘边的菜园子里,苦瓜花染上雨水后,却越发黄得娇嫩,它们颤溦溦地在雨水中抖动,苦瓜吸足水分后,绿得透亮,这是一种成熟后的色泽,它们的幼年是紧蹙着眉头,苦着脸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它们的眉头才会慢慢舒展,慢慢明亮,它们的滋味是此时正好,若待它们羞红了脸,裂开了嘴时再品尝,则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此时的苦瓜内,秘藏着许多瓜籽,其实瓜籽并不是桔红色的,因为红色的瓜瓤浸染了它,使它们也如同拥有桔色的底子一样。

白房子里住着两个娭毑,穿白褂子的住在前一进,穿花褂子的住后一进,她俩的房子挨着房子,屋檐搭着屋檐,窗子对着窗子,有好吃的对着窗子唤一声,对方就听到了,俩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一辈子,年轻时也对骂过仗,骂过了就过去了,年轻时火气重,现在俩人都过得波澜不惊,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将房子修到了大路边。两边的儿子都要接母亲去住新房子,她们不愿意,老房子住了一辈子,感情重着呢!最重要的是,老伴生前就住在这,现在一闭眼,就能感受他还在身边看着她呢!房子内的一切,她们都用得顺手,一个家,几十年往里添东西,每件都是按自己意愿购置,厨房里的那个土灶,别看它黑溜溜的,那可是老伴生前亲自打的,刚将灶打出来时,这土灶可神气了,面子上泥了一屋黄泥,灶的锅沿边,还粉上了一层水泥,灶台上抹得光溜溜的,抹布抹干净后,上面泛着灰色的水泽,土灶边的竹扫把,也是老伴扎的,扫了差不多五年了,竹扫把除了短了一小截,其它都没变样,特别是屋檐相连处的蜘蛛网,每年都网住过蚊子、飞虫,一下雨,蛛网上就像串着透亮的珠子般,那些烟瓦码在房顶上,风不动它们,它们就那么搁着,万一风一动了它们,儿子趁天气晴朗时,搭上木梯,像他父亲在世时一样,用不了半天功夫,屋顶又像以前一样,接住雨水,不让它们往房内倒灌。

外面太多的事物发生了改变,可只要这房子不倒,房内的物件还在原地,她们就不会发慌,就不会手足无措地任世间摆布,生老病死她们已经看透了,她们的一生中,经历了多少生,又经历了多少死,没有谁能带着物件出生,又能带着物件去世,在这土房子里,她们需求的不多,随手种的几兜白菜,过几个雨天,就长成了大白菜,去年吃的苦瓜籽,丢在瓜架下,今年又长出了苗,只要将嫩秧儿绑在瓜架上,七月里,苦瓜就一个一个地冒出来,所有的农作物,种得这么简单这么随意,到它们该丰收的季节,它们自然丰收。她们累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在这房子里松口气,夏天吹吹过堂风,冬天烧些木柴火,依偎在火炉边,一个下午就那么过去了!日子就这么往前,既不停留,也不快走,它们匀匀速速地,将娭毑在大山上的生活打点得平静而别有意韵。

娭毑坐在老房子前的屋檐下,择着菜叶子,她指着池塘方向说,今年葡萄园可没有去年的收成好,去年的棚架下,一球球的葡萄挂在上面,真美咧!我挨过去坐在她旁边的竹椅上,竹椅承了我的重量时,吱吱呀呀的叫唤着,它有多少年月了!它的上面,坐过多少客人,它的记忆里,还有这些人的体温么!现在我坐了上来,等我一离开,估计它也不会留存着对我的记忆。其实我只是想听听葡萄的故事呢!现在的葡萄园里,没结多少葡萄,结了的也是又小又涩,上面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它们躲藏在枯黄斑驳的叶子里,羞于将果实露出来。园子的主人去哪了?投奔到山下的洪流去了?在山上苦守着这几亩园子时,是幸福的,可幸福又被生活中的事物摧残了,他不得不收拾起农具,收拾起闲适的心情,往山下赶,赶去收获另一个"葡萄园"的收成。

园子前面的水塘弯在山坳里,弯弯曲曲的,居然一眼看不到头。我在水岸边蹬下来,扯几根水草,水草上还顶着几粒水珠,它们在我的拔弄下,滚落到岸边的青草地里了。一位穿红衣的嫂子正弯着腰在岸边扯鱼腥草,从松软的泥地里拔出来的鱼腥草的根须部,沾满了黑色的沙土。嫂子说,今天二伏呢!我挖了些路边姜,等会炒只仔鸡做晚餐,见这岸边鱼腥草多,扯把明天熬水喝,去去暑气!明天还得去山上找些大清叶。她熟练地拿着草的根部,将泥沙土嗑净,又寻到水跳边,仔细地清洗起来,每洗净一把,她抽出一根长枝叶将其挽成把,它们团在一起,绿色泅在一起,令人心动。

现在雨水已停,塘面上偶尔泛起几圈小涟漪,一条长长的鱼网不规则地沿河边横插入对岸,仅从水面冒出尺来高,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根竹棍支撑着它们,它们像一个埋伏,静候着鱼儿落网。鱼网残破东倒西歪,就像在水面呆了无数个世纪,它的主人去了哪里?它网住过鱼儿么?是否网住过一条红鲫鱼,主人却心软将它放走了?这些我们尚未可知,时光早在某时某段静止,我们都是过客,在天暗下来前,我们必须下山,过人间的生活!

跑出去过年

文/诗画淇河

今年终于跑出去,到另一个城市,去过了几天年。

假期刨去除夕,还剩六天时间,初一回到农村的老家,跟父母团聚;初二初三走了走亲戚。初四一咬牙便走了出来。

不往景点去,只是找一个陌生的城市住下来。不认识别人,也没人认识,换个环境,让心真正调到过年的节奏上来,放松、放松、放松。

多少年来,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但不是公事绊着,就是家事阻着,结果,过年比上班还累。兴喝酒的年份,你请我,我请你,整天晕晕糊糊,痛苦死了。想"逃"出去,或者"躲"起来。可总也走不了一一手机那个东西,关不敢关,看不敢看,象无数的眼睛盯着,随时都怕它召唤。

也曾想到山里去。但老家就是农村的,并不缺少对农村过年的感受。况山里这时候天寒地冻的,也不是居住的佳处。

最后还是决定到城市里。这个城市须是一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城市,甚至有点落后,但懂得过年。想体会年味也行,想慢悠悠地随便溜哒也行。反正只要不压抑,就可以。

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真好!唯其陌生,你才可以回归本性,唯其陌生,你才可以彻底放松。

白天转转闹市,晚上转转吃市。累了,躺在房间,或拿本书随便翻到眯眼,或拿出手机写点东西。思想里空得出奇。空到本可以大睡特睡,却并不能沉沉地睡去。

守着景点,并不想进。反而我呆在景区的高墙外,只站着看人。看经商者招呼生意的那种勤快,看旅游者疲于奔命的那种匆忙。人之熙熙,你来我往,多好的风景呀!

我大约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吧。从没吃过零食的我,也在街头啃上了糖葫芦,吃起了炒米皮。有时也象年轻人一样,端起一小碗长沙臭豆腐,用牙签挑着,一面小心地往嘴里送,一面走半道街。

出门并不全都打的。我站在公交站牌下等车,研究线路,拿出手机导航。有时也有坐错车的时候。但不要紧。反正,坐一次才两元钱,再上下一路,继续走就行了。

抽出时间逛了逛书店。书店里人不多。有几个坐在角落里在蹭书读。我只是逛。想掏到又便宜又觉得有意思的老本儿。但没有。快餐类太多,如超市里的火腿肠方便面之类。

下雨了。节日里的雨在城市里营造出别样的情绪。我钻进雨里,让春天的须在我身上摩梭。城市里更加清静。一组老照片立在广场的一角。我走过去,雨把我和它们网在一起。我融化在回忆里,融化在那个年代的激情的海里。

过年,就象写文章,是上个段落的结尾,又是下个段落的开始。顿一下,让人读着不至于闷气。

换一个环境过年,就是换一下停顿的方式。我觉得,挺好!

金丝峡游记

文/杨文科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不久南山与北山就要见面了,到现在两条山脉也没能见面,终了,我还是来到这个被称作为"大秦岭的封面"的商洛市商南县,到商洛自然是奔金丝大峡谷而来的。

大峡谷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在大秦岭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又好像被巨人用刃口如锯的大斧,在山脉上狠狠地劈了一刀,留下了一道弯弯曲曲的沟壑。站立在谷口,被山泉腌过的山风迎面袭来,清爽怡人,山外的暑热在这里被硬生生地拦了下来,身上的汗水瞬间被吓得无影无踪,衣背上只留下被洇湿的痕迹。

"金丝大峡谷"五个金色大字,闪耀在如擎天柱的门楣之上。进入大门,对面山峰的一面巨石上,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的"金丝峡"三个红色大字,淳朴自然,苍劲有力,格外醒目。刚进入谷口,地势平缓,大块鹅卵石铺就的通道引导着游客直入腹地。高大的灌木林形成无数个巨伞,遮挡住了炎炎烈日;清澈碧绿的流水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忽左忽右地跃动在道路的一侧,时不时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呼吸着来自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耳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和不知名的小鸟清脆的啁啾声,心中暗想,做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峡谷纵深十多公里,分别由白龙峡、黑龙峡、青龙峡、石燕寨和丹江源五大景区组成。人常说,秦岭之北有华山,秦岭之南金丝峡。金丝峡和华山皆因陡峭、险峻而著名。金丝峡不但谷深静幽,森林茂密,山势更是险峻异常,绝壁千仞,高耸入云,藤萝摇缀,瀑布迭出。最为奇特的是,在绝壁悬崖之上,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温带和亚热带稀有的植物。

白龙湖对面,是三面均为悬崖峭壁的石燕寨,只有北坡狭路一条,犹如华山上的苍龙岭,险要而俊美。传说中张三丰练武之地就在岭脊的最南端。两行空中索道犹如移动的空中楼阁,缓缓地攀援而上。索道右侧是须仰视的数百级台阶,犹如登天的直立梯子,隐没云端。

离开美丽的白龙湖继续前行,路边的两棵相依相扶的大树,竟然生长在无土无水的石头上,枝繁叶茂,顶天立地,傲然屹立在蓝天白云下,努力地展示着自己的那一片绿。看到我们的惊奇样,一旁的环卫工人自豪地对我们说,那是石生树。石生树?石头上生长的大树!不知是它的种子落到了石头的缝隙里,还是它的根系从地下逶迤而来,劈开了石头,这两棵毫不起眼的树,没有因为生存环境的艰难而放弃生长,贫瘠与恶劣的环境反而激发了它们努力、顽强生长的斗志。它们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劈开那坚如钢铁的石头,在不可能生长植物的石头上诠释着生命的真谛。看了简介牌后才知道,其中有一棵是名贵的植物金钱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之一。

仿古栈道一直向深谷延伸而去。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瀑布,在峡谷内形成多个清幽碧澈的深潭,构成了令人神往的水世界。我暗想,峡谷的下面会不会是一条日夜湍流不息的江河,高耸入云的山峰竟然能矗立在河水之上岿然不动,实在是太神奇了。

峡谷的四周耸立着各种山峰,形状似兽、似物,姿态万千,憨态可掬;那一个个悬崖绝壁,气势雄伟,险峻异常。最神奇的就是在绝壁之间隐藏着成百上千个形态各异的溶洞,其中挂在离地近百米的金狮洞是最有名的。听说在这个占地近百亩的大溶洞里,有一尊威风凛凛的大石狮,镇守着金丝大峡谷,保佑着一方平安。

我们沿仿古栈道,攀爬绝壁直立,危岩耸天的大峡谷,最后终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登上了景区的终点站南门。回首十几公里长的大峡谷,青山叠翠,绿荫葱葱,盘旋的栈道,宛如喝醉了酒,摇晃在山峰与谷底之间;看着陡峭的悬崖绝壁,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期间走出来的,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

游"小九寨"黎坪

文/韩文静

早听说汉中南郑黎坪森林公园风景如画、宛若仙境,特别是深秋的红枫更是美轮美奂、远近闻名。适逢"黎坪红枫节",又有友人相邀,于是,欣然前往。

漠漠暗苔新雨地,浓浓寒意已深秋。

刚下过雨,万物像被洗过一样清新剔透、幽清明净。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缓缓前行,好似穿行在一条唯美的走廊里。所到之处,草木葱郁、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放眼望去,云雾缭绕、层峦叠嶂、美不胜收。漫山遍野,山花怒放。微风轻掠,阵阵花香混合着丝丝青草味道,夹杂着泥土特有气息扑鼻而来,让人倍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首先进入的景点是西流河大峡谷,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加之千古溪流的冲刷,幽谷岩石呈层叠状。这种特殊的景观,也是黎坪景区的一大特点。西流河峡谷景区,具有代表性的是剑峡,峡谷长约百余米,千层岩两岸势如剑劈,水流湍急,下游随山势逐渐靠拢,只需一步就可以跨过,也称"一步峡".溪流在窄窄的石缝里拥挤、跳跃、奔流,不禁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秘莫测!在一个叫做"鹿跳峡"的峡谷旁,我停下了,我被她动人的传说所吸引:相传在远古时期,这里水美草肥,麋鹿成群,在静静的河面嬉闹追逐,欢跳两岸。谁料一条恶狼奔过来,追赶麋鹿,麋鹿纷纷跳过悬崖,一只小鹿不慎掉入溪流,鹿妈妈奋不顾身跳入水中,用头顶出小鹿,自己却再也没有上来。后人为了纪念这种伟大的母爱,故将此地命名为"鹿跳峡".

在这个天然的森林公园里,瀑布亦是惹人眼球的主景:这些瀑布,可高、可矮、可急、可缓、可宽、可窄;高瀑,气势恢弘,轰然作响,一泻千里,给人力量;矮瀑,小巧玲珑,细声潺潺,润物无声,给人宁静;宽瀑,如银联挂前川,飞流直下,如丝、如玉、如雨、如珠……就像一幅江南刺绣,镶嵌在她两旁的色彩斑斓的树林,就像刺绣的彩色花边。

山涧寂静空灵,古木参天、溪水潺潺,顺着溪流逆水而上,蜿蜒幽深的小径绵延伸向远方。溪流纵横交织,宽者丈余,窄者数尺。时缓时急,缓流处,平如镜;急湍中,浪花涌。溪水清冽透明,一个个带着花纹的鹅卵石安静地躺在溪底,溪中成群的鱼儿欢快地追逐嬉戏,荡起阵阵涟漪。我们坐在她的身旁,聆听她淙淙的泉音,凝望着她跳动的浪花,呼吸着幽谷的芬芳,忍不住一掬溪水入口,顿觉一股甘甜直沁肺腑……闭上眼睛,深呼吸,任清风轻拂,此刻心像被泉水冲刷过一样晶莹透彻、杂念全无。

由于气候和地域原因,黎坪的枫叶刚刚开始变黄,还未红透。此次黎坪之行,虽未能欣赏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也未能亲身感受到枫叶成林红似火的热情与震撼!但,却领悟了深秋黎坪的另一番美,青山、薄雾、峡谷、溪流、山花、瀑布,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山水画……

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之际,山脚下已炊烟袅袅。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红墙黑瓦的农家小屋错落有致,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火红火红的辣椒挂在门前,屋前格桑花,屋后小菜园,瓜果飘香、鸡鸭成群,农家小院里飘荡出阵阵腊肉香味,还有玉米酒的醉人清香,给人一种温馨、温暖的感觉……不禁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切都是那么平和、那么自然、那么淳朴,就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一个梦中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