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作文 > 经典作文 > 正文

小学重阳节作文

2024/04/25经典作文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重阳节作文(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1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我们全家带着外婆去栖霞山登高赏秋。初秋的栖霞山,山上的.枫叶还没有全红,看上去绿一片、红一片,再加上梧桐树叶的黄,五彩斑斓,很是好看。

爸爸、妈妈、舅舅、我和外婆开始一起爬山。可是当我爬到接近山半腰的时候,我就不想爬了。我和外婆商量了一下,便回到了山脚下,一起走进休息室,坐下来。此时,我们的正对面走来四位陌生人,分别是两位老人和两位年轻一点的人。这时外婆对其中一位老人问道:“老人家,您多大了?”他回答道:“我91岁了。”外婆非常吃惊,她原以为他才70多岁。那位老人又对我们说:“我80岁的时候还能一口气爬到山顶,现在只能爬到半山腰了。”此刻我心里暗暗思索:就算这位老人只能爬到半山腰,那也很厉害了。他都91岁了,而我才9岁,我连半山腰都爬不到,看来我以后要努力加油,加强锻炼了。

不得不令人佩服,这位老人真是老当益壮啊!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2

重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之一。

重阳节那天,我们去看望九十二岁的太外婆,还给她带去了两块重阳糕。为什么要再今天来看望太外婆呐?因为九九重阳节,和“久久”同音,九在数学中又是最大的数,有长久的、长寿的`含意,所以“重阳节”又名“老人节”。

太外婆看见我们带给她重阳糕就开心地吃起来,看见太外婆很开心,所以我们心里也很开心、高兴,心里还想:我下次有空就来看看太外婆。

重阳节中最重要的一项习俗还有——登高!下午我们去玉皇山登高。因为外公、外婆不方便,所以是开车上去的,不过一路风景也很美。我们在远眺西湖的时候我想起了王维写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起了王维写的诗,就仿佛看见了王维写诗的时候的场景。

我喜欢重阳节,我喜欢重阳节的习俗。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3

农历9月9日是传统节日——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老人们在这一天里都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有的在公园里表演节目,今天还有好多老人去游大唐芙蓉园。在24个节气中叫霜降,霜降的到来,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今天还是马奶奶的生日,我最喜欢马奶奶了,她也很喜欢我,她总是很关心我,不论从我的学习还是我的身体情况,下午写完作业我跟马奶奶通话祝她生日快乐,她非常高兴地说:“果果还记得奶奶的生日,奶奶真高兴!”妈妈告诉我,奶奶从小关心你,调整你的身体,把你的身体养的棒棒的,我们就要记住奶奶对我们的好,刚好今天重阳节又是马奶奶的生日,我们就要祝福马奶奶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我还要祝福我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老奶奶老爷爷天气变冷了,及时加衣服,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祝天下所有老人身体健康!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4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

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