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飞云崖里银杏黄

作者: 雷英2022/06/16散文随笔

十月溪前金波染,飞云崖遇小阳春,早上邀了好友驱车到城郊飞云崖度周末。飞云崖,距今已有560年的历史,四周古木茂密深幽,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景致、空气绝佳,更有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建筑精致、凝结了儒、道、佛三教文化精华,所以王阳明先生在正德三年过飞云崖时,给飞云崖以很高的评价“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

十月暖意浓浓的天空,是一种天高云淡的广阔,阳光温柔的从树枝的缝隙中穿越,洒在游人的身上,洒在一地金黄的杏叶上,暖暖的少了初冬里的那丝寒意。信步在这青山绿水掩映的园林中,就有一种让人回归大自然的安然情愫,思维简单了,心也为之静了下来。走到亭子里小憩,听着旁边的溪水和水面上的落叶在呢喃轻语,仿佛这世间的繁芜都与这里无关。

喜欢飞云崖这里的古朴幽静,更喜欢飞云崖这里的几株公孙树,大多数人都叫它银杏树和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生长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它从远古走来,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依然端直、庄重的挺立在大自然中。深秋初冬的银杏没有松树四季常青的葱茏,也没有陶渊明篱畔菊花的诗意,我却喜欢银杏从几亿年前走来的毅力和静美,在每年杏叶黄时,我都要到飞云崖来,似与银杏树有了个没有约定的约定!

经过霜浸露重的洗礼,在十月的小阳春里,洁白如银的果实成熟了,银杏果又俗称白果,是我每年必备的食材,冬天坐在火炉边,抓上一把白果,轻轻把它剪个小口,放在火炉上烤,一小会时间,缕缕清香的味道就氤氲在整个房间里,开壳后只见微黄,翠绿的果肉惹人喜爱,趁热食来香糯美味,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品尝了银杏果香醇、绵长的味道后,以《食馐志感》为题赋诗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遭,子若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在十月的小阳春里,精巧的银杏叶黄了,叶片如袖珍的折扇,最让我有一种必拾一片来收藏的冲动,轻抚着银杏叶上清晰的脉络,就令我有一种莫名的心跳,或用来做书签在读书的过程中能欣赏到它的精美,还是用来做书笺,在黄黄的银杏叶上题上一首小诗,都能愉悦我在平常生活里繁忙后的心情。

偶然一阵风吹来,空中的黄叶如蝶翩翩起舞,整个画面骤然灵动起来,蝶儿飞出院子,也缓缓地落在我的肩上手上,轻点在仰望的脸上,这一刻,我微醉在这温暖的阳光和画境里,感触着这久违的素雅和恬淡,如在梦境之中,心也似蝶儿,舞动着轻盈的翅膀,在十月柔美的阳光下,在似有似无的禅钟声里慢慢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