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点赞之交

作者: 翟杰2023/09/04心情随笔

布衣之交、生死之交、忘年之交……想必你都不会陌生,"点赞之交"不知你可有了解?

一开始,我的朋友圈里只有联系非常紧密的十几位亲戚朋友,后来人数逐渐多了起来,有同行,有驴友,有文学爱好者……后来,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在分别的时候,也掏出手机,要求扫个二维码,添加到微信通讯录里,不好驳面子,只得应承。那天闲翻手机,忽然发现微友已达数百人,顿觉一惊。

那天出门,遇到几年不见的老邻居小林。彼此寒暄过后,他问起我女儿是不是该上小学了。我深感诧异,说:"前几天我不是刚发过一条去参加孩子家长会的微信在朋友圈吗?对,当时你第一个给点的赞,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小林搔搔后脑勺:"嗨!我这人‘见圈就赞’,当时真没注意你发的什么……"

呼!我吐出一口气,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点赞之交"吧!

有一朋友,在公司做人事主管。那次聊起这一话题,他对我说:"有句话叫‘日久见人心’,但是我们招聘,哪有那么多时间考察人心?你知道吗?我有一个招聘秘诀!"

哦?愿闻其详。

原来,在面试结束后,他都会要求应聘者打开手机的朋友圈。一来可以看看对方近两年来发的东西是否正能量,从中大概可看出一个人的心态;二来可以看看发的朋友圈是否被很多人点赞或评论,因此能知道这个人的人脉以及受关注的程度。他告诉我,有些人在面试时装得像模像样,一看朋友圈才知道,不是午夜在喝酒就是十点才起床。另外,一条朋友圈,平均下来才十几个人点赞,说明为人肯定不咋样……

我有些佩服朋友的聪明,但是我跟他说,被点赞的数量与为人处世真的没有什么关系,你知道一个人的朋友圈里有多少是因为追求所谓的被关注感而结识的"点赞之交"?用此种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交际,未免偏颇。

前几天,孩子参加了一个活动,需要"集赞".没办法,为了能取得较为靠前的排名,我只好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求赞"信息。结果,不到半小时,集得了两百多赞。我很清楚,这个数量没有任何"含金量",这种方式也只不过是主办方为了扩大影响而采用的"招数"而已,但看着满满的"赞",内心还是浮起了一丝小小的虚荣,尽管里面有三分之一的朋友属于"点赞之交",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然而,有几个生活中极好的朋友这次竟然没有为我点赞。不可能没有看见,在我发完该朋友圈之后,他们也发了自己的朋友圈,说明手机在手上。忽然想到,不能怪别人,以前人家发的东西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赞"过。

还记得有几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对我关闭了朋友圈,原因竟如出一辙:从来不给点赞,那就干脆不要看了。

我不是一个喜欢刷存在感的人,更不想成为朋友圈里的"赞士",由此心生一感:点赞之交淡如水,点赞之交贵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