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名人传》读后感

2025/11/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名人传》读后感 篇1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父亲开始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

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

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 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 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

《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名人传》读后感 篇2

假期里,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读完后,我获益匪浅。

这本书介绍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坎坷的一生。他们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贝多芬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年幼的他开始独自承担家庭的重任。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去波恩大学学习。不幸的是,在26岁那年,他患了耳聋。这对任何一位音乐家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他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凭着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小学时,米开朗基罗因喜爱素描所以经常被人看不起,还多次遭到父亲的毒打。1489年,他去雕塑学校研读,老师非常赏识他。他努力学习雕刻可却被教皇征去替他造陵墓,他忍受着学非所用的痛苦,但他并未放弃对雕塑的追求,最终成为著名的雕塑家。托尔斯泰3岁丧母,10岁丧父。但他并没有消极悲观,而是刻苦钻研。并创作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的长篇小说。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古今中外多少成功者都是在挫折中获得成功的。舜出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名人原来都出身贫寒,经过一番挫折后才获得成功的。

我们在小学课本中曾学过一个叫谈迁的人。他完成《国榷》的底稿后,底稿被小偷偷走了。但他没有被厄运所击倒,而是四处奔波,收集资料,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国榷》。在英国,也有一位史学家的命运与谈迁极为相似。他就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作者卡莱尔。卡莱尔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他提出宝贵的意见。可是底稿却被米尔的女佣当废纸烧成灰烬了,而卡莱尔又没有一丝底稿。开始他十分沮丧,但是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呕心沥血地写出《法国大革命史》。读了这则故事,我为卡莱尔越挫越勇的精神感到敬佩。

"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当我们遭受挫折和坎坷之时,我们应想想这些名人的事迹。咬紧牙关,勇往直前。当我们遭受苦难与灾害时,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传》读后感 篇3

命运,亦是腐朽亦是喧芜。浮躁的四月季节,最美不过品一本好书抿一口好茶赏一米最暖的阳光。

闲暇间,打开了法国女作家罗曼罗兰那唤醒人性与命运的赞歌——《名人传》。魏然,我透到了那生命最敬畏的地方。

“生活的无奈,有时并不源自于自我,别人无心筑就,那是一种阴差阳错。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与黑夜的距离,春夏秋冬之间的轮回,于是有了挑剔的喜爱,让无奈加上了喜悦的等待。”罗曼罗兰用英雄的精神来矫正对时代的偏见,一位是德国音乐家,一位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一位俄国的文学家,他们在隐忍中找栖息地,在可悲的命运中寻找曙光,用坚韧来诠释了对待命运那最珍贵的态度。

贝多芬,他相貌平平,不常与人亲近,却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信仰,在他享受这音乐的成就时,无情的上帝夺去了他最宝贵的听力,崩溃来得迅猛,但他却也不失对自己初心的向往。他振作、奋发,抑制了命运对他的喉锁,他用生命演绎了致柔致欢的《田园交响曲》、深情浓郁的《命运交响曲》乃至于在生命的尽头依然去谱写了流世传送的《欢乐颂》。无疑,他的'精神拨动了世人的内心,最终被世人戴上了乐圣的荣耀。

米开朗琪罗,“愈使我痛苦我就愈喜欢”,这位艺术大师在家庭、教皇、政治上深受压迫,甚至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性格的优柔寡断更是使她无力抗拒,忍受着一切,为着他深恶至极的教皇服务,他用一种极其谦卑的爱,来包容爱护着他的家人。是呵,命运的蹉跎与性格的软弱终使他孤独,可他却做了他尽力所能做的,朋友们,不要用一种可悲的眼神去看待他,因为他正用着一种轻蔑的眼神来抹杀无知的同情。他用着一种勇气去叩问那个无意的社会,最终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一位艺术巨匠。

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生于贵族,却决意与贵族反抗,蔑视权贵与地位为自己的荣华与富贵而感到羞耻难堪。面对妻子家人的不理解与反对,他仍然同情着下层人民,决心与这个上层社会决裂去寻找生活的真谛。这位老先生拿起笔飞舞,写下了《战争与和平》、悲悯的《复活》等作品,他用笔不断地向那个冷漠的社会播散爱与能量,他的意志比身体要坚强,语言比心绪更为强烈。可是命运还是捉弄着他,是他最终逝世在火车站头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就那么安静的通往天国。

决然抖起,才发觉生命的价值与命运的眷顾,让我参透命运终还是敌不过那坚韧的意志。

“当浮华给了我们过多的欺骗,现实中的虚假几乎让我们忘却了真实的存在,是真情换回了迷离的心,是真情带给了我们最纯最真的感觉,它流露的是美的誓言,参透的是永恒执着的真爱。”万千世界别为了喧嚣与笙歌而忘了初心,用不屈的意识去书写下最灿烂的彩虹搭,乘着梦想前往那梦最开始的地方。别忘记,你依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用心去感受生活的质感,像他们三位一样逐一击破困境。上天终将降大任于是人……

安静,也是一种力量。

《名人传》读后感 篇4

命运就像手中的掌纹,无论再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贝多芬——不,可能。

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小家庭里,十六岁时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他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热爱音乐,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乐曲的制作中,但在他沉醉在音乐带来的幸福中时,不幸却发生了——他听不见了。对音乐家而言,最终要的莫过于听力,对于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更非听力,面对打击,他沉沦过,他自卑过,但他最终选择了坚强。《合唱交响乐》赢得的掌声,《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演出的盛况,这位音乐家又获得了成功。他,就是贝多芬。

在贝多芬身上,一切一切的“不可能”都变成了“不,可能”。我们不由得深思,究竟是什么,让贝多芬在多灾多难的命运中,在常人无法接受的打击下成功?是毅力,是奋斗,是坚强。他脾气古怪,因而很少有朋友,所以面对困难,贝多芬只能单枪匹马,虽然孤单,却学到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你不坚强,没人替你勇敢。他热爱音乐,所以即使是再大的打击,也不会放弃,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米开朗琪罗——优秀是一种习惯

米开朗琪罗,一个饱受折磨与痛苦的人物。由于出众的才华,他被太多人嫉妒。教皇受教唆差遣他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他携带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他卷入革命风暴差点丧命……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但他并未屈服,总是竭尽全力努力把要做的事情做好,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别的什么都不想。或许正是这种对工作的投入,才成就了这个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应该总是满足于现状,更应该努力探求更高一层的'东西,正所谓:站在低处,所以渴望更高。对待工作和学习,我们更应该像米开朗琪罗那样专注、投入,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我,坚信:优秀是种习惯。

列夫·托尔斯泰——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是《名人传》中介绍的第三个人物。与前面两位不同,他出生在富贵家庭,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自己也有很大的成就。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身世。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因为完美的身世而堕落于世俗之中,托尔斯泰没有,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他想用自己的力量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列夫·托尔斯泰使我们认识到的是奋斗的精神,不要屈服命运,试图改变命运,即使一时的失败也不要在意,因为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