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2025/09/28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进一步感受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

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00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1、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2、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观看短片,揭示课题

1、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计算工具探索之旅。计算工具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记数的需要。慢慢地为了计算方便,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屏幕配合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有个直观感受)

2、播放短片——计算工具的演变史。感受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叹计算科技的发展。

二、探索交流,进入课题

(一)认识算盘:

1、引出算盘:

(1)教师谈话同时播放算盘的声音,引出算盘生根据二年级已经学过的知识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大屏幕配合演示)

算盘的四周叫做框,中间的一横叫做梁,串起珠子的小棒叫做档,上面的珠子叫做上珠,下面的珠子叫做下珠,上面的一颗珠子表示5,下面的一颗珠子表示1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算盘小精灵解释原因,老师操作大屏幕配合演示)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十进制的计数方法。

(3)使用算盘

注意点1:我们在使用算盘前要先定好数位,先将右边某一档定位个位,依次往左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学生在自己的算盘上分别拨出1、3、4、5、9、10

针对如何拨5,师生探讨拨法,再交流10如何拨,为后面拨多位数做铺垫。

注意点2:在两位数及两位数以上的多位数记数时要从高位拨起。

(1)生在自己的`算盘上拨数(利用希沃助手将学生拨的算盘投屏到大屏幕上,生观察描述)

巩固练习:男女生比赛拨数(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此处用了移动和倒计时的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率)

(2)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学生说出老师课前在算盘上拨好的数

巩固练习:游戏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更好地达到练习的效果)

(二)计算器的认识

珠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老师希望在我们同学的手中将它一直传承下去,同时我们也要接受和学习西方的计算科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生活中最常用的计算工具(出示生活情景)

—计算器

1、认识计算器

(1)小组内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介绍计算器

让学生们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计算器在小组内介绍,并说一说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共同点。

(2)一起介绍计算器的键盘和显示屏(配合板书)

2、交流如何使用计算机(利用电子白板倒计时功能)学生自由使用计算器,并汇报自己用计算器做了什么,怎么计算的。探究出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3、练习使用计算器

通过flash动画,接受机器人贝贝的挑战,比一比使用计算器谁更厉害,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巩固练习的效果。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提问:回顾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工具的演变史,感受到了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感叹现代科技发展的如此迅速,未来啊,还会有更多更好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等待我们同学去发现和探索,也希望现在的你们为了以后更好的自己好好学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至2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初步了解计数法,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算筹,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感悟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计算器、算盘等。

教师:课件、计算器、计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次计算比赛(出示口算题)。仔细观察,你准备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让自己算得又对又快?

55846+7646=、6908×7=

13027-8934=、992÷4=

353+958×3=、436-、(228-179)=

(预设:大部分学生选择使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学习使用计算器

(1)师:同学们都带计算器了吗?请拿出来仔细观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显示屏、按键、电脑芯片、电源)

(2)看书,试按。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a、请会使用计算器的同学上台用课件演示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b、生尝试计算825-138

c、师介绍储存、提取键使用方法

d、生尝试计算876-738÷9=

e、开始计算比赛。(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上面各题。)

(4)你认为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什么?你觉得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怎样?

【设计意图: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快捷、方便、准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师:这么先进方便的计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计算工具就像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计算工具是怎样演化的。

1、介绍远古时代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

(1)课件出示配音动画: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2)师: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样?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悟体会计数的原始历程,初步了解计数的变革是人类生活发展的需要。】

2、模拟算筹的使用方法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片),用算筹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预设: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怎样使用的?)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表示1到9的。

纵式就是竖着摆、横式就是横着摆。(手势)

师:(微课植入方式)古人摆放1、2、3、4、5的方法。

师:古人摆6只用了两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师: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这是一个好主意。

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这一根表示1。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请你试着摆一摆。(屏幕出示)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

出示用纵横相间的方式来表示多位数。

这些数你认识吗?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现也经历了空格、小正方形、圆形的过程。)

师:想知道古人怎样用算筹计算的.吗?(课件演示)

师: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出示动画小视频)

看完后,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怎么评价祖冲之?

(预设: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如果能把活动的小棒固定起来就好了。我们要学习祖冲之计算认真,不怕苦累,执着追求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数让学生体会位值制的含义,体验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筹计数法的繁琐;通过读算筹摆出的数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感受到算筹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推动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利弊两个方面,扬弃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通过观看小视频体验用算筹计算的弊端以及数学家严谨执着的数学精神。】

3、小组合作,研究认识算盘.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新的计算工具---算盘。你见过它吗?在哪里见过?

师:之前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过算盘,课前又收集了相关知识,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预设:学生知道算盘的名称,课件配合演示:框、梁、档、上珠、下珠;学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学生会在算盘上拨简单的数;学生会收集关于算盘的辉煌历史以及现在使用情况……)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在算盘拨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学在课件上演示,其他同学在算盘上试拨,师适时引导在算盘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学会用算盘计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让学生体会算盘拨珠即答的优点。)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盘的资料时,读到了很多有关算盘的历史资料,知道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师:在我国,人们至今仍然非常喜爱它,把它制成这样来装扮生活。(出示配音图片展示各种算盘)

【设计意图: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课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盘这一灿烂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国人民对计算工具的探索

师:不仅仅是我国人民在发明计算工具,世界各国人民都在积极的探索各种计算工具,请看(课件出示世界机械计算器发展史: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师:就这样,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也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师:目前人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还在继续研发更为先进的计算工具。

(出示健康环保电脑、小巧方便电脑笔图片)

师: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计算器会是什么样的吗?

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想?

五、课外活动延伸:

1、每个小组设计“新型计算器”的方案。

2、调查了解更多与计算工具有关的知识制成数学小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的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有关计算工具,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电子计算器拿出来,今天我们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用计算器计算

1、教学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屏幕显示结果565。)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试CE图和AC键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为0,也相当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计算器试试。

825-138=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数,别按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教学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师总结:碰到9999和9以内的自然数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这个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5)第26页“做一做”。

用计算器算出前面几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练习四第1、4题。

组织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结果。

2、练习四第3题。

教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

再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笔算,一人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练习四第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怎样才能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出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学反思

计算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大部分学生也使用过。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