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投江的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八女投江的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女投江的读后感 篇1
《八女投江》一个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中华革命故事,许多人看了这个故事后不禁热泪盈眶,高称“了不起”。八女为什么投江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书中。
1938年10月的一天,八名女战士(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董桂清、李风善、王惠民和顺福)以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紧跟部队转战南北。这天,部队转战到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岸,女战士便与他们失去了联络。这时金参谋来了,告诉她们部队就在对岸。于是她们出发了。不料,部队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偷袭。女战士们为了能让部队安全逃离,引诱敌军八注意力放在她们身上,敌人果然上当了,可是女战士手中的子弹等炸药不多,怎么办呢?英勇的女战士们宁死不屈,唱着国歌,跳进了滚滚江水之中……从此,才有了《八女投江》这个经典的故事。
读完此书,我深深地被女战士们感动了,也痛恨起日本侵略者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历史上永远抹不掉的一个污点。日本人看见旧中国的昏庸无道,便侵略我国,几十年战争如一日,受到的屈辱何止一次呢?人们忘不了战争、甲午战争,忘不了火烧圆明园,更忘不了租界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怎能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看,百年的睡狮已醒,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埋葬了黑暗的旧社会,也埋葬了耻辱。炮声轰鸣,鲜血四溅的战场上,有多少人民子弟兵献出了他们的血肉之身。为国家,为人民尽了自己的一份力。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多少婴孩失去了亲人。残忍,残忍,太残忍了。是谁带给我们这样的耻辱?是洋鬼子,是他们残害了我国的.老百姓。于是,共产党产生了。他们领导着人们那个在旧中国的废堀上发奋图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巨龙腾飞,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中国终于取得了胜利。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时间,天下百姓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如今,我们的祖国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闪发光,光彩夺目,我们的祖国还在飞速发展,祖国未来的蓝图需要我们去构造。
看完这个故事,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我们是在红旗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像女英雄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像女英雄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女英雄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我们要把过去的奇耻大辱牢记在心,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锻炼强壮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八女投江的读后感 篇2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八女感到无比的敬佩。
八女原是第五军妇女团成员,因妇女团成员多数壮烈牺牲,最后只剩下八位女战士: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安顺福。为了掩护连队转移,她们把敌人引到了一条河边。日军企图引诱八女上当,但当时她们心中只有一句话:“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她们不枔被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击中,英勇牺牲。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仅仅只有13岁。
可恶的日本侵略军啊!连最小的、仅仅只有13岁的小女孩,他们也丝毫不手下留情。还企图诱惑我们中华民族的好烈士八女。但是,她们可不吃这一套,依然抵抗着日军的种种攻击。
8位女战士投江殉国的壮烈场面,也震撼了日本侵略者。凶狠的日军指挥官熊谷大佐目睹后,沮丧地叹道:“中国的女人都这样的顽固,死了的不怕,中国的灭亡不了哇!”看,连日本军官都被八女折服了,看那些小兵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中国人民的精神主要是一点:坚强不屈,不怕死!八女投江,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诗,表现了中华民族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八女投江的读后感 篇3
滚滚波涛的乌斯浑河江,你可记得,在一九三八年秋天,在波涛中,永远消失了八位女英雄的身影。你可记得在五十七年前,在你眼前发生了一件多么悲痛的事,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心就像平静的湖水中丢进一块石头,泛起层层涟漪。
《八女投江》这个故事引人入胜,我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了减少大部队的损失,只有八人的妇女团接受了掩护的任务,前面是凶恶的敌人,后面是滔滔的河水,她们几人都不游泳,生的可能几乎没有,然而,他们艰决的拒绝了大部队的营救,把敌人引了过来,因为她们知道,如果大部队营救的话,她们必定会突围出去,但如果这样,牺牲的不只八个人,于是她们又和敌人展开了战斗。
为了不让大部队的更多同志的牺牲,八个妇女勇挑重担。她们可以不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她们有生还的希望,但她们却作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放弃自己,救大家!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在战斗中,她们的顽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又是那样的可歌可泣。八位柔弱的女同志,要对付的却是敌人的大部队。她们明白,她们一旦作出决定,面临就是死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们是为了什么?记得冷云面对死亡时说了一句话:“为祖国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这是一句多么伟大的话呀!八位女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凝聚成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地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而不懈奋斗。
我轻轻合上这本书,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切地体会和感受到国家的独立,民族团结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切地体会和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永远不可战胜的伟大民族。身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应该以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榜样,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
八女投江的读后感 篇4
读了《八女投江》这个故事,我被八位女战士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故事讲述的是1938年5月,松花江下游进入了春天,但是这里却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日军为了围剿东北抗日联军,派出大队人马四处开枪放炮,搅得村村鸡犬不宁,老百姓东躲西藏。敌众我寡,抗日联军只得西征,很多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也有不少女战士。最后只剩下了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董桂清、王惠民、李风善和第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八名女同志。
她们以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紧紧跟随大队转战南北。10月的一天,抗联第五军和第四军转战到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岸时,八名女战士与大队部失去了联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她们准备渡河寻找师部的时候,谁知就在此时,师部却遭到了日军的袭击,八名女战士望着对岸,心急如焚。为了救师部,冷云决定将敌人吸引到她们的身上,掩护师部突围。于是她们毅然向敌人猛烈地开火。敌人发现对岸有人攻击,立即将火力射向她们,师部乘机突围。
但八位女战士却被敌人死死缠住,无法脱身。最后,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没有了。摆在她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一是战死。她们宁愿死也不做俘虏。八名女战士手挽着手,高唱着《国际歌》,慢慢地向河中间走去…… 牺牲时年龄最大的冷云只有23岁,最小的王惠民仅13岁,只比我大2岁,可她却是如此地坚强不屈!“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八位女战士清清白白的死了,没有一个人苟且偷生,没有一个人举手投降,她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大部队的安全撤离,付出了年轻的生命,用鲜血换来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使敌人为这之胆战心惊。她们妖孽感行动证明给敌人看:中国人是不好欺侮的,宁死也不屈服的! 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我们要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要做新时代的小战士,好好学习,奋发努力,长大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