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语言活动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压岁钱语言活动教案(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压岁钱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及感受。
2、让幼儿学会倾听同伴说话,并向同伴学习经验,分享快乐。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红包、钱。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让幼儿猜猜里面是什么?(压岁钱)
2、教师提问: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
是谁给你送的? 你拿到压岁钱以后有什么感受?
3、教师指导幼儿看书,让幼儿观察画面,相互讲述图片中的小朋友用压岁钱做了些什么事情?
4、引导幼儿集体讨论:请几名幼儿介绍自己得到压岁钱的感受和愿望,并让全班幼儿倾听、分享。
再次提问:你拿到压岁钱是怎么用的?
明年你再次拿到压岁钱,你准备又怎么用?又有何打算?
5、教师小结:鼓励讲述新颖的幼儿,引导幼儿体会大人对自己的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活动反思:
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红包的内涵,可以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发掘更多传统文化的价值。
压岁钱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从父亲三次给“我“压岁钱的情景中,感悟父亲的匠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年俗文化。
3、学会5个生字,能认读4个生字。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背下来。
教学重难点:
通读课文,理解父亲的匠心。
教学准备:
搜集年俗文化以及压岁钱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过年我们都会收到压岁钱,你们心情怎样?谁来说说看?今天我们就看一下文中的作者独特的压岁钱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把读通顺流利。
2、4人小组检查朗读,交流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朗读。每小组推荐一名分解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4、交流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三、范读课文。
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勾画出来。
四、再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
1、指名朗读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
2、2人小组读出感情。
五、学习生字词。
1、小组学习。学生介绍自己识字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指导“奔”字的读音。
2、进行扩词练习。慈祥、嘱咐、积攒、恍然大悟、意味深长
六、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元日》一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年俗文化。指名背诵。
二、细读课文,感悟父亲的匠心。
1、父亲赠我压岁钱匠心是什么?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交流。
(1)对挣来家用零花钱的老母鸡的情。
(2)对养育全家人的那片土地的爱。
(3)对以后要挑起全家生活重任的儿子的期盼。
2、想象父亲三次赠我压岁钱的情景。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2)4人小组交流,选择你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在小组内交流,想象,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1)六岁时:草窝边 那是家里零用钱的地。家里用的火柴、盐、学费等等,都是用鸡蛋换来的。父亲要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日常维系,有老母鸡的功劳。 你该抓一把米,喂喂那几只鸡呀!朴实的话语中透着村里人知恩图报的质朴。
(2)十岁时:菜园里。 父亲关注的不仅是我找钱的结果,更关注我找钱的过程。 翻几块土坷垃就烦啦?孩子,咱们一家子吃菜靠着园子,五谷杂粮也全是从土坷垃里扒出来的,可不能烦哪! 清贫的生活教会了父亲很多东西,父亲也教给我一个道理——想得到就必须付出劳动。
(3)十二岁时:口袋里。 你长大以后,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的身上装着呢。这含义深刻的话让我似懂非懂,但父亲自强、自立的行动就是身教。 是啊,自己的那片天空靠自己去撑,自强不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拓展延伸 。
1、补充名言。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背诵积累。 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
四、总结全文。
压岁钱的真正含义已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的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希望,也包含了子女对父母的爱和深深的祝福,这份情才是最重要的。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背下来。
2、课后读写。
3、搜集劳动的名言。
压岁钱语言活动教案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压岁钱语言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压岁钱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3.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活动准备
1.幼儿红包人手一个、一枚硬币,红包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2.“压岁钱的故事”课件。
3.“崇”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引入故事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红包)
2.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内容。
(1)通过红包了解习俗。
(2)师:什么时候会得到红包?(过年)红包里面装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可是为什么每次过年都会得到红包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4)师:故事的名称叫《压岁钱的故事》,然后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内容。
(5)师:故事讲了什么事情?故事里出现了哪种怪兽?人们是怎样将他赶跑的`?
(6)结合故事课件完整的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7)教师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故事。
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倾听及观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故事内容。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看课件边复述故事。
小结: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给你们的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崇”这种怪兽的,长辈们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
4.表演故事,在情景中复述故事。
(1)其中一教师扮演“崇”,其他幼儿扮演村民进行故事表演。
(2)师: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5.红包祝福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意,学说祝福语表达对长辈的谢意。
活动拓展
幼儿自由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