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凿壁借光》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凿壁借光》有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凿壁借光》有感 篇1
我在假期里,读了一篇文章叫《凿壁偷光》,很受感动。凿壁偷光这个故事,讲的是在西汉年间,一个家的孩子叫匡衡,他一心想读书,可是他家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那么上学对他们家来说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根本不可能。家的孩子白天要干活,所以只能在晚上看书,可是他家连油灯都买不起,怎么办呢?就在匡衡躺在炕上失望的时候,墙上的一线光亮给了他启示,于是他又把透光的墙缝抠大了一些。从此以后,每天晚上匡衡都借着邻居家的光来发奋读书。家里的书读完了,他又找了一个给别人家干活不要钱的工作,报酬只是读这家主人的藏书。匡衡勤奋学习,终于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匡衡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他在家徒四壁的环境下,仍能刻苦学习,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而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可我们却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整天光想着玩,太不应该了,以后我会时刻鼓励自己,多向匡衡学习,多读书,好读书。我读完《凿壁偷光》后,有很大感受。
故事是这样的: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家很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可是在那时候,书是非常珍贵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的,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几年过去了,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本书常常要很久能够读完。他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一天,匡衡突然看见,东边的墙缝上透过来一线亮光,原来,是邻居的灯光。他立刻拿起小刀把墙缝挖得更大,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匡衡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做个有长进的人;匡衡在很艰苦的环境下都坚持刻苦学习,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优越条件,好好学习。
读《凿壁借光》有感 篇2
今天我读了《凿壁借光》这个成语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那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上学,但是他非常好学,就借别人的书来读。他白天要干活,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家里没有油灯,就凑着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读书。匡衡通过刻苦的.学习,后来当上了宰相。
我读完这个故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匡衡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学习的刻苦勤奋。看到他那时候家里条件那么差,还依然那么勤奋的学习,再对比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我感觉很惭愧。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家里也是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而且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借到很多书,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真是太幸福了,但是我却没有像匡衡那样刻苦勤奋地学习,真是不应该呀!
今后我一定要向匡衡学习,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勤奋刻苦,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凿壁借光》有感 篇3
读了凿壁借光,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你就会成功。
古时,有个小孩子特别爱读书,可家里穷买不起蜡烛。他白天还要做事,没有时间来读书,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晚上没有灯,该怎么办呢?他家的邻居是个很有钱的人家,每天玩晚上点灯的时间特别长,于是他就从家里凿了一个洞,利用他家的.余光来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
故事中的小男孩不怕贫寒,运用智慧来读书,一坚持就是几十年,有恒心,有毅力。
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时,我一直想骑着我的心爱的自行车去上学去玩耍。刚开始练习自行车时总是爸爸帮我扶着,可一松手就会东倒西歪不到两米就会跌倒。爸爸呢,累得满头大汗,而我丝毫不会。刚开始,老是翻车,摔跤,有时候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还跌的挺狼狈。于是我就想放弃,把自行车冷落在厨房的角落里,同时把自己的梦想也就跑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我静下心来想了想,难道我就这样放弃了?难道我一点恒心都没有吗?终于有一天,我有鼓起勇气推着自行车到我家的空地上练了起来。虽然还是会一次次的跌倒,但是我有恒心就一定要学会它,我坚持地扶正车把,一点一点上路了。
就这样我学会了自行车。从那以后我就骑着我那辆自行车去玩耍,开学之初我就骑着我那自行车去上学了我很潇洒,很高兴。我的恒心终于战胜了它。感谢那篇故事使我铭记“只要有恒心就有希望”。
读《凿壁借光》有感 篇4
阅读,是一艘神奇的船,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上遨游;阅读,是一架梯子,让我们登得更高,看得更远;阅读,是一个向导,帮助我们找到知识的源泉;阅读,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我在近期看了一篇名人故事,故事中的匡衡,他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的深刻。
他非常的坚强,他的邻居们都非常看不起他,:“既然穷的买不起便宜的蜡烛,还读什么书?”如果匡衡是我,我一定会放弃读书,甚至还会自暴自弃。可是匡衡却没这样做,他反而更下定决心,要把书读好。他十分聪明机智。邻居家里经常点着蜡烛,把屋子照的亮堂堂的`,匡衡动了动脑子,悄悄的在自家墙壁凿了一个微小的洞,在借着邻居的烛光,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匡衡几天就把家中的书就看光了,他深感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他想继续看多一点书的愿望更加迫切,如果匡衡是我,我早已打消读书的欲望,只顾着睡觉。匡衡到一个大户人家干活,只求书籍,不求报酬。
我们与匡衡对比,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匡衡是露天的小草。我们要向匡衡一样,珍惜时间,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