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风是一位画家》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二年级上册《风是一位画家》教案(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风是一位画家》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就拿"风"这一自然现象来说,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们会面,是孩子们常能感受到的自然现象。孩子们的很多游戏:玩风车、放风筝等都离不开风。在幼儿园,常听到孩子们在议论:我看见树叶被风吹到了地上;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今天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 ……从孩子的话中,发现"风"是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追随孩子的经验和生活,特围绕"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和认识它。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善于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
2.知道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形成的,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扇子、纸、电扇、电吹风、吸管、打气筒、气球、矿泉水瓶、小风车、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播放"风"声的录音)听听,是什么声音?
提问:平时,你们是怎么知道有风的?风来了,身边的事物会怎么样?
2.探索风的成因。
(1)想一想,试一试:怎样能产生风?
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在脸旁扇扇,有什么感觉?想要风更大些怎么办?(用力扇动两手)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
(2)除了用小手扇动空气产生风外,还有什么方法使风儿出现?
出示各种材料,幼儿动手实验。
你是怎样利用这写材料使风儿出现的?
(3)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
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
3. 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
(1)你喜欢风吗?为什么?
幼儿讨论。
(2)观看课件,了解大小不同的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及害处?
教师小结: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传播种子;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是有时风生气了就会做许多坏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引发沙尘暴……这样的风很可恨。
(3)可是风儿为什么会生气呢?怎样才能不让风儿做坏事?
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4.游戏:风来了。
幼儿想象自己是某样物体,如:衣服、树枝……,根据教师所提的风的大小的要求,如"微风来了"、"中级风来了"、"大风来了"等,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变化。
5. "风车转转转"。
幼儿每人一个风车,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教学风这一课时我想,风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并不陌生,现在正好是春天,春风娃娃无时不在身边,何不借此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风娃娃的存在呢?所以,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与风玩耍,看一看飘扬的五星红旗、热电厂斜斜的烟柱、翻飞的小纸屑、舞动的柳条……这一设计,体现了语文既生活,生活既语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一定非在教室中学,生活处处皆语文。另外,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再结合平时的'生活积累,能一下开拓学生的思维,所以,孩子们说出了许多精彩的语句,如:风娃娃象魔术师,他一点,小草就绿了;风娃娃象姐姐的手,摸在脸上软软的、暖暖的;风娃娃象春姑娘的小弟弟…… 正因为孩子们对风有了亲身感受,有了深刻的体验,所以他们能很快把思维融入到课文文本中,做到了学生情感与文本合二为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更深的体会到了风娃娃的调皮与可爱。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寻找风娃娃”的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进而续写诗歌,让孩子们体会到小作家的快乐与满足。
总之,整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引导,学生想象丰富,感情充沛,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风是一位画家》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了解《风是一位画家》的作者和内容。
学习运用描写手法,用语言表达出风的神奇之处。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和作品内容。
学习运用描写手法。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描写手法,把握好描写的力度。
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风的神奇之处。
四、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好奇心,并预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你们听过“风是一位画家”吗?这句话有什么意思?你们想知道风是怎么画画的吗?
Step 2. 学习《风是一位画家》的内容(15分钟)
通过教师讲解、阅读课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风是一位画家》的作者和内容。
Step 3. 学习运用描写手法(20分钟)
教师出示相关描写文本,并让学生模仿文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体会描写的力度和技巧。
Step 4. 小组合作创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创作,用语言表达出风的神奇之处,并相互交流和讨论,互相启发。
Step 5. 展示作品(5分钟)
教师让每个小组选出一篇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
Step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意。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想象力和创意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们也了解到了作者和作品内容,加深了对语文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在小组合作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地发挥小组的优势。
二年级上册《风是一位画家》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悟自得。倡导合作学习,注重学法指导,采取“扶—半扶—放”的教学方法,以读带讲,用不同的形式导情、悟情、激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朗读过程,让课堂充满朗朗书声。在感受四季的美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喜欢的新词,感受阅读的乐趣。
3、感知、欣赏四季的美景,了解风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描写四季的儿歌、好词好句以及图片资料等。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与课文相关的四季美景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最会猜,请听好:“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小草见它弯腰。” 它是什么?(风)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写风的课文,请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风画了哪些画?为什么说风是一位画家?)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们想知道的内容好多都在课文里写着呢!请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戴小红帽的字娃娃,并把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2、小朋友都圈好了。请把你刚认识的新朋友自豪地念给同桌听。如果有没念准的请互相帮助一下。
3、这些新朋友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来,一起读读。
4、这些新朋友的名字哪个容易念错,细心的孩子来给大家提个醒儿。(“景”、“停”、“顶”是后鼻音,“灿”是平舌音。)
5、生字娃娃带上他的好朋友,咱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全班齐读。)
6、认熟了生字娃娃,你能读通顺课文吗?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掉字。(学生自由读课文。)
7、比一比哪组同学课文读得最熟。(分组赛读,一组读一段。)
8、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以读带讲,学习第四段。
(1)风啊,最爱画画,一年四季画个不停,画出的画可美啦,想看看吗?(播放四季美景的影像或欣赏四季的风景画,教师根据画面配乐解说。)
(2)欣赏了风画家的杰作,那风画家都画了哪些景物,是哪个季节的?教师相机板书:春、夏、秋、冬。
(3)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课文哪段在写秋天?听老师读第四段,看看课文写了秋天的哪些事物?用“---”勾出来。(师配乐范读。)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媒体,点击相应画面:苹果(红了),葡萄 (紫了),柿子(黄了),遍地的`稻穗(金灿灿的)。或出示相应的丰收画面。
(5)小朋友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想说点什么?
(6)是呀,风画家画出了果实累累的秋天,请同桌的互相读读这句话,如果读出了秋天的美,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
(7)得到同学夸奖的同学请自豪地举起手,哪位勇敢的小朋友来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可根据朗读情况多抽几人。)
(8)果实累累的秋天真美,老师也想读读,好吗?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并告诉大家朗读的小秘密:老师读的时候展开了想象,眼前仿佛看到了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金灿灿的稻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读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全班齐读)
(9)“秋风还画出人们幸福的脸庞,那上面绽放着最美的笑容”。人们脸上为什么绽放着最美的笑容?想想,秋天风画家还会画出哪些景象?
(10)是呀,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一位作家把丰收的秋天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读读。(齐读《秋天到》这首儿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
(11)想象着丰收的画面,教师引读这一段话。
(12)小结此段的学法:一边读一边想 (教师相机板书)。
2、小组合作学习春、夏、冬三个段。
先分组学习。
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合作学习喜欢的季节,小组先商量商量,喜欢哪个季节就先学哪个季节。
再抽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引导的顺序)。
(1)“春天”部分。
①喜欢春天的小朋友一起读读这一部分。
②小朋友一边读一边都想到了些什么?仿佛看到了些什么?
③春天多美呀!老师用摄像机将春天留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景吧。
④引导学生美读这一段。
(2)“夏天”部分。
①齐读这一段。
②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③读一读“滚圆的西瓜”、“滚圆滚圆的西瓜”,“晶亮的星星”、“晶亮晶亮的星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在反复地读中比较、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然后再出示ABAB式的词语,如:雪白雪白的梨花、粉红粉红的桃花 ……进一步体会此类词语的表达效果。鼓励学生搜集这样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④最后教师有感情地引读本段。
(3)“冬天”部分。
①老师采访喜欢冬天的孩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冬天。
②是呀,冬天景色很美,也很有趣,你们看(出示媒体):多可爱的雪花呀,它给寂静的冬天带来了生机……
③美读这一段。
3、读课文最后一段。
(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色,都很美。这是谁的功劳?(风)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2)此时此刻,你想对风画家说点什么?
4、回归整体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本课有8个生字要求会写,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朋友?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可用加一加、比一比、数笔画等方法记生字。)
2、谁能帮这些生字娃娃找朋友?(扩词练习)
3、在这些生字朋友中你最有信心写好哪些字?
4、你想和大家一块学写哪个字?(指导写1个字以上,如:象)
(1)大家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象”字记住?
(2)怎样才能把“象”字写得美美的?学生先说,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画。
5、完成描描写写,写完后同桌互相欣赏,写得好的字奖小红花一朵,并告诉同学好在哪里。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风画家用神奇的画笔画出了美丽的四季,人们也用不同的方式赞美四季,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描写四季的儿歌、好词好句,并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风是一位画家
二年级上册《风是一位画家》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风是一位画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