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远行靠什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25/08/06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远行靠什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远行靠什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简介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说明文。文章围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这一中心句,叙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文章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告诉我们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本课要求会认16个字:初、骑、较、载、涯、内、燃、军、舰、艇、幻、核、宇、宙、航、类。写会9个字:骑、较、独、内、息、军、幻。

教学目标:

1、认会16个字,写会9个字。

2、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建议:本课生字仍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本课新词较多,不要纠缠在专业术语上,对那些应该学会的书面语,如: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等应该引导学生用熟悉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课文理解这些词语。课后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资料、图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搜集资料的能力。文章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但是学生还不善于纵向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提示他们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板书;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交通工具填到相应的词语下面;然后再通过朗读,在读中比较,体会交通工具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拓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幻想:将来我们身边回出现那些交通工具?这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

拓展习题:

一、下面的成语你都认识吗?快读一读吧!

南辕北辙、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梦成真、糊里糊涂、摇头晃脑、添砖加瓦、身强力壮、高耸入云、目瞪口呆、千家万户、一日千里

二、说一说,填一填。

在天空中。

在海底。

在轨道上。

在宇宙里。

三、相关资料:

1、核潜艇:一原子核能为动力的潜艇。水中排水量约三千吨至近万吨,水中最大航速约20节至30余节,续航力有的位20万海里,能长时间地连续在水中进行战斗活动。

2、宇宙飞船:用多级火箭做运载工具,从地球上发射出去。能在宇宙空间航行的工具。

3、航天飞机:是飞机和火箭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遨游,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在机场。

4、磁悬浮列车: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千米以上。

《远行靠什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十六个,会写九个生字并积累常用词语。

2、结合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理解文中的专门术语,培养学生惧信息的能力。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理解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惧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知道很早以前人们远行靠什么吗,你还了解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吗,科学技术的发情,交通工具越发先进,人类将会走得更快更远,今天我们学习《远行靠什么》

二、新课

(一)自学

1、轻声自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用你学过的方法进行识字。

3、小组或同桌用识字卡检查生字,并相互交流。

4、按自然节小组内读课文,检查字音。

(二)识字

1、读卡片。学生读一个,老师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2、说说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

3、游戏识字。同桌你读我找,我找你读,练习组词语。

(三)交流

1、学习1—3自然段,读文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用什么流通工具。

学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们远行时靠步行,骑马,后来是马车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和轮船。

2、让学生知道“独木舟、蒸汽机“词语的意思,理解奔驰、天涯海角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四)诵读

“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读出自豪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交通工具由古代骑马、乘独木舟发展到使用马车、帆船及火车和轮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明内燃机等,交通工具有哪些新的变化呢,接着学习以下课文的内容。

二、新课

(一)交流

1、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人类远行靠什么?

第四段首先理解“内燃机”的意思,然后从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看出或体会到什么?一是说有了汽车、军舰和快艇,二是说车多、军舰、快艇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驶”的意思。

第5、6自然段让学生理解了飞机,人们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现在又有了电力机车,核潜艇,还有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让学生把现在和最初比较一下,现在和二百年前比较,说明了什么?

2、学习最后一段,齐读。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是全文的中心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二)诵读

1、学生自由练读。认为自己读得好就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

2、小组赛读,读出骄傲、自豪的情感来。

3、指名朗读。

(三)评价

结合学生诵读的情况,师生共同评价。从情感的投入朗读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写字

1、复习巩固字形,认读生字卡。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

3、老师指导。内、艇、界。

(五)练习

1、说一说。

军舰在海面上巡逻。

在天空中_______。

在海底_______。

在轨道上________。

在宇宙里_________。

2、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介绍。

《远行靠什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用具:CAI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火车读词语)

三、课文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画下来。

(生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再认真读读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自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后来,人们为了到更远的地方,又发明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生读2自然段)

(3)是什么的发明促使了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

“天涯海角”是指哪儿?

(大组赛读)

(4)快速读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读)

(5)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行动,人们还想象鸟儿一样飞翔,这个梦想能实现吗?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自由读一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觉,一起读读5自然段吧。

(6)现在,人们又发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引读6自然段)

5、四人小组合作,按照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划分,画一幅人类远行的.脉络图。

(生四人小组合作画图)

(汇报、展示)

6、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齐读全文)

四、扩展。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胆想象一下,你准备怎么去远行?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吧。

(生自由作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块学习了《南辕北辙》,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非常满意。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表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板书:远行靠什么)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听录音范读课文,让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读完后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教师再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齐认读生字卡片。

b、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或练习说话

c、利用学具,进行识字游戏。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自己读、同桌一块读、四人开火车读等。)

三、学习书写生字。

1、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2、给字分家。

分别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独体字。

3、让学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与形近字的区别。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猜字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师拿着卡片)这些卡片上的字都是《远行靠什么》这一课中的生字,老师从这些卡片中随便抽取一张,你来猜猜是哪个字?看谁是认字的小能手。

二、导入课文。

师:你们放假的时候,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哪些地方玩过、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远行靠什么》这一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课言语默读一遍,在默读的时候,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像在第一个自然段,老师就找到了“最初”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们再找一找。

(学生边默读边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出示小黑板)师:在这些时间里,人们远行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指名学生读对应的段落。)

3、(出示课文挂图)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远行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些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了。)

4、师:是啊,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老师去找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出示图片并介绍,齐读第6自然段。)

5、师:老师也请同学们回去的时候去找资料了,哪些同学有收集到了,请到台上来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

6、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交通工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师: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现在应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7、齐读课文。

8、师: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把它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9、师:学完了这篇课文后,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四、拓展练习。

师: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们介绍。

《远行靠什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用具:CAI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火车读词语)

三、课文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画下来。

(生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再认真读读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自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吧。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后来,人们为了到更远的地方,又发明了什么?一起读一读。

(生读2自然段)

(3)是什么的发明促使了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

“天涯海角”是指哪儿?

(大组赛读)

(4)快速读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读)

(5)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行动,人们还想象鸟儿一样飞翔,这个梦想能实现吗?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自由读一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觉,一起读读5自然段吧。

(6)现在,人们又发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引读6自然段)

5、四人小组合作,按照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划分,画一幅人类远行的脉络图。

(生四人小组合作画图)

(汇报、展示)

6、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齐读全文)

四、扩展。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胆想象一下,你准备怎么去远行?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吧。

(生自由作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块学习了《南辕北辙》,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非常满意。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表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板书:远行靠什么)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听录音范读课文,让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读完后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教师再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齐认读生字卡片。

b、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或练习说话

c、利用学具,进行识字游戏。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自己读、同桌一块读、四人开火车读等。)

三、学习书写生字。

1、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2、给字分家。

分别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独体字。

3、让学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与形近字的区别。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猜字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师拿着卡片)这些卡片上的字都是《远行靠什么》这一课中的生字,老师从这些卡片中随便抽取一张,你来猜猜是哪个字?看谁是认字的小能手。

二、导入课文。

师:你们放假的时候,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哪些地方玩过、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远行靠什么》这一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课言语默读一遍,在默读的时候,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像在第一个自然段,老师就找到了“最初”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们再找一找。

(学生边默读边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出示小黑板)师:在这些时间里,人们远行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指名学生读对应的段落。)

3、(出示课文挂图)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远行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些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了。)

4、师:是啊,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老师去找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出示图片并介绍,齐读第6自然段。)

5、师:老师也请同学们回去的时候去找资料了,哪些同学有收集到了,请到台上来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

6、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交通工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师: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现在应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7、齐读课文。

8、师: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把它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9、师:学完了这篇课文后,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四、拓展练习。

师: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