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最近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我感觉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我需要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1、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重要意义。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于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通过学习,我明白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2、作为一名教师是非常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对人培养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热爱工作。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要终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3、要更加热爱和珍惜教师职业。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它是人谋生的手段,但是从社会良心上看,它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良心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该热爱事业和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第x个教师节之际,“老师,您好”“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师恩难忘,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位师者”“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朋友圈被这些对老师的祝福刷屏。更为暖心的是:在第x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寄予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兴国在教,兴教在师。”建设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教师队伍,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广大教师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充分展现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使教师成为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
加强师德师风修养,让教师社会尊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对教师履行使命责任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教师建功立业的明确要求。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要始终不忘从教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加强师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要坚持以德立身,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德立学,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和真理;坚持以德施教,让道德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塑造自身的形象,锻造新一代的师魂。
营造尊师重教风尚,让教师最令人羡慕。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到今年9月10日的第x个教师节,x年来,每年的教师节,都成为了人们向老师们集中表达礼赞与祝福的日子:从高层看望,到官方表彰;从各界共祝,到学生感恩;从家长理解,到社会关心,广大老师享受着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应有的礼遇。比如,在今年的教师节,青城山—都江堰、巴山大峡谷等景区还向全国教师送来专属福利,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让教师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认可与关怀。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从专业发展、道德素养、精神品质入手,全方位地关心关爱教师,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着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师“亮灯”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有价值、最令人尊敬和最使人羡慕的职业,这既是内在要义,也是众望所归。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人民教师要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努力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的表率,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重任,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教师真正成为社会尊重最令人羡慕职业。
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颁布以后,我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学习。
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有防火墙,那《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领导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从学习《廉政准则》我深刻地认识到廉政建设对每个工作岗位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时刻不忘廉洁自律、勤勉工作,将清正廉洁贯穿于日常的思想和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做到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廉政准则》共有52个“不准”,犹如52条鲜红的“警戒线”,谁敢触碰,那就是“死亡线”;自觉遵守,那就是“安全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和实施,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我个人觉得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必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立足于本职工作。
一要做到“自律”。
《廉政准则》执行力、约束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遵守,以“自律”作为基础。如果党员领导干部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单靠外界的监督和压力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在“自律”上下功夫。要做到自律,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对《廉政准则》的学习,充分认识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要做到正确对待小事,能防微杜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细节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廉政准则》的52条不准,从细微处,从小事情,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执政行为进行了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干部,要“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注意,管好自己的“癖好”,管好身边人的“要求”。
三要坚持廉洁奉公,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思想根源入手,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和“鞭挞腐败、崇尚廉政”的良好氛围。中央出台《廉政准则》,就是要以学习思廉、以警示促廉、以纪律保廉,使廉洁意识植根于每位党员干部的头脑之中,人人遵守《廉政准则》,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和工作观,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防污染和拒腐蚀的壁垒,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政治生命的高压线,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人生信条。共同学习《廉政准则》让“52个不准”筑成一道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防洪堤。
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作为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心怀感恩!在辛苦并快乐着的工作中,我始终注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本职,奋力进取,全心全意服务,诚心诚意办事,保持清正廉洁,锤炼人品,努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不久前,学校组织党员学习了《廉政准则》。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首先,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就此,我谈谈对《廉洁准则》学习后的的所得,与大家共勉。
一、用心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这一准则使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了坚实的保障;从广大人民的愿望来说,这一准则正是在倾听民声之后做出的顺应民意的英明举措;从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上,这一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一些人思想认识的误区。学习《廉政准则》让我想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想起了“两个务必”。我体会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用心学习,真心学习,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的认识。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不被不良的思想侵蚀,不被不良的行为影响。保持健康的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忽视了学习放松了学习,思想就得不到净化,心就不静,心不静,私欲就容易膨胀,就抵制不了诱惑。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牢固的理想和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警省自己、纯化自己的自觉性。
二、以廉养德时刻坚守教师的操守
俭以修身,静以养心。“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不能放松党性修养;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能淡忘师德规范。学习《廉政准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的关键是入脑入心,通过内因发生作用。我常常想,学的东西是否融进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化作了自觉的行动?我常常审视自己,努力使自己的灵魂得以洗涤得以净化,《廉政准则》就是映照心灵的镜子,标对行为的尺子。有了这面镜子这把尺子的衡量和比对,经常过滤掉思想中的杂念,不让杂念存留,更使杂念无法滋长。而要能够自觉地做到这一步,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苦乐观、幸福观、荣辱观,要内心深处甘于清廉,以清正为荣、为乐、为生命的最高奖赏。古往今来名垂青史的、为人们称颂的不是巨富更不是贪官,而是道德高尚的人,造福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勤于自律,严于自律,必须从细微处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勤于正己,严于正己,必须从初始做起,从源头做起,从一个个清与浊、正与邪、公与私、美与丑的判断和选择做起。 古人说:“一日三省吾身”,要常常自警、自省、自我反思。常怀律己之心,常怀正己之心。常以先模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常以《廉政准则》的要求规范自己,常以反面角色的悲剧警醒自己。坚守做人的准则,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坚守共产党员标准。在心中深深刻下廉洁从教的坚强信念,在思想上牢牢筑起反腐防变坚固之堤。
作为共产党员,在永保先进性的同时,更要时刻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人生需要加减法。加法,就是要增加知识、增长本领、增强后劲;减法,就是要远离诱惑、看淡名利、安于平和,无穷的欲望会使得自己更加的贫乏,不断的索取会让自己迷失。快乐即是满足,珍惜拥有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