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

2025/08/05教学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中国台湾方面的信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与学生交流中国台湾万象知多少)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板书课题:难忘的一课。

2、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为何以“难忘的一课”为题。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闽南、诸葛亮等词语,明白了真挚、意外的意思。

2、我会用真挚、意外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4、我会解答(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这篇文章,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刚刚“光复”时,中国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浓浓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①生1: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到老师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②生2: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到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③生3:我紧紧地握着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作者心情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中国台湾万象知多少。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

1、为什么要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2、课文为什么以“难忘的一课”为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师总结:“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做课前预习,扫除字词障碍。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部分详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 篇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生:62周年!

2、师:我们怎么忘记,62年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略并血腥治中国台湾整整50周年。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了。1949年,我的爸爸的爸爸就是我那未谋面的爷爷,随军去了中国台湾,走时才十七八岁,至今还没有回来。五十八年来,爷爷日日思归,我们也想念爷爷。国耻难忘,亲人分离,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让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难忘的一课》!

二、汇报预习、整体感知

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中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着文字的背后。请大家用两只眼睛默默读全文,用心去思考昨天预习中大家提出的疑问。

2、昨天大家问得较多的有: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深受感动的句子的理解等问题,大家各抒已见。

3、全班汇报:

生:我查看了中国的地图,知道了中国台湾在我国东南海域。

生:我查阅了有关书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胜利。

生:我上网查到中日甲午战争,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邓世昌所率三艘军舰向日舰撞去,两百余名将士壮烈牺牲。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第二条内容是:中国把辽东半岛、中国台湾岛、彭湖岛等割让给日本。

生: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

生:我查了字典,明白了光复就是收复失地的意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比一次表达的感情强烈,第一次是“我”看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这句话,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第二次是“我”走进教室和师生一起读这句话,表达了“我”和师生手爱国之情;第三次是参观小礼堂后,“我”激动地说这句话,表达了全体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之情。

4、师小结:

同学们不仅会从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而且会用两只眼睛读书,表达得还很不错呢!

三、析词赏词、品文悟道

1、师:文中有一句话贯穿全文,并且反复出现,是哪一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师: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我走近一间教室……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领悟一笔一画、认真、吃力的含义。)

生:我从“一笔一画”体会到老师写得很认真。

生:为什么他写得很吃力呢?

师:我们拿起来,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

(师生写这句话。)

师:你们觉得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教师写得吃力?

生:中国台湾教师刚学习祖国文字,他们以前被日本奴役,不准说国语不准写汉字,所以写得很吃力!

生:日本人真是可恨!中国台湾教师没有忘记祖国,尽管写得不熟练,但他写得很认真,因为每一个写都包含了他的爱国之情。

师:祖国的文字最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请大家在本子上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铭刻在心中。

3、师:老师和孩子们是怎样读这句话的?找出相关语句来读一读:

生: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火热的真挚的心。

(领悟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真挚的含义。)

生:我从中体会到师生对祖国深深的爱。

生:每个字每个音,都倾注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怀。

师: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再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第二次出现是什么情况理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怀着崇高的敬意……感到意外。

(领悟敬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意外的含义。)

生:“我”看到老师写得那么认真,那么吃力,听到师生读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师:我们是中国人,让我们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句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遍)

师:为什么“我”走进教室,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呢?

生:大家看到“我”也是中国人,感受到“我”也是爱国的,所以对“我”表示欢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更起劲地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第三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我紧紧地握着……全部感情呢?

(领悟紧紧、激动、最简单的话、全部感情的含义。)

师:“我”参观小礼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那样激动呢?

生:“我”听到中国台湾教师介绍,小礼堂以前画的是日本人,现在画的是中国自己的伟人。读到这儿,我感到日本人多么歹毒,他们不仅让我们当亡国奴,而且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那“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孔子画像。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贤。我会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生:“我”还看到了诸葛亮的画像,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已知彼胆识过人,他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精彩极了!

生:“我”还看到了郑成功、孙中山的画像。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中国台湾,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国第一任总统,在中国台湾人民的心中是“国父”。

师:“我”看到这些画像,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为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又一次感动。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最能表达“我”这时的情感只有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此时此刻,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来,我们一起激动地重复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遍)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