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案
倚栏轩整理的大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案(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看图谱学唱歌曲,感受乐曲中旋律的强弱对比!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体验成功感。
3.能大胆、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图谱,其中“问号”4个,“雨点”8个,“彩虹”两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虹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看是谁?
二、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学唱副歌部分。
1、学习彩虹唱歌
师:彩虹姐妹从远方飘来了,你们听,彩虹唱起了歌-------啦啦啦啦啦啦啦
提问:彩虹姐妹唱了什么?她们俩唱歌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彩虹姐姐我们就唱得大声一点,开心一点,彩虹妹妹我们就唱得小声一点,温柔一点!
2、学习雨点跳舞
(1)师:雨点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 1 - ︱3 1 - ︱)
(2)学习雨点跳舞的声音
(2)探索蓝色雨点和黄色雨点的不同。提醒孩子唱蓝色雨点时要有跳跃感!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吧!
三、根据图谱,学唱主歌部分
1、师过渡语:小雨点和彩虹唱着、跳着,快乐的歌声引来了一大群的好朋友,看看又有谁来了(“?”)
2、学唱“?”和黄雨滴,学习渐强唱法。
(1)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提问:“?”表示什么意思?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
(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提问:这四个问号一样大吗?
师小结:这里有一个秘密:“?”越大,表示音越高!
(3)练习渐强唱法
(4)师:让我们跟着“?”,彩虹和雨点、一起快乐地表演一次吧?(完整地演唱一遍,要求幼儿注意看大小)
四、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
1、提问引导幼儿想象,小雨点跳舞的地方。小雨点到底在哪里跳舞呢?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将幼儿的回答直接加入旋律编进歌曲!
2、幼儿想象作画。
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那我请你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五、引导幼儿将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曲里,巩固歌曲旋律。
1、师幼合作唱1次
2、男女合作唱2次
3、与客人老师合作唱1次
六、结束部分
师:小雨点还可以到哪里去跳舞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找吧!
大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自制卡片式图谱(卡片背面贴磁条),其中两个,两种颜色的小雨点各两个,~(彩虹)两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片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师:彩虹是怎样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出示图片小雨点)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图片小雨点)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二、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的含义,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小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三、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合适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四、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师:有问号的地方我来唱,贴图片的地方你们唱,好吗?记住在我唱完四句问话后你们再唱,行吗?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课堂气氛活跃,课件使用合理,幼儿参与感强。但是活动节奏把握不够,时间有点长。
大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散文诗,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学会用象声词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滴》,并通过歌唱、游戏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树叶、荷花、等图画若干,字卡“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各一套:幼儿人手一份胸饰树叶、荷花、小屋、窗户等图案
活动过程:
(一)音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聆听下雨,观看画面
师:“小朋友门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天,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有一只小蝴蝶却和小朋友做的不一样,让我们去瞧瞧!”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
1、欣赏课件片段。
设疑小蝴蝶在做什么?他听到小雨点发出了哪些声音?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完整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及用动作表现
3、(1):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引导幼儿为象声词创编动作
(2)寻找雨滴落下的地点。
师:“小雨点分别落到哪儿才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呢?
幼儿思考并总结:树叶上、小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3)、探索小雨点落下时的状态。”
师:小雨点落在这些地方好象在做什么呢?
幼儿总结讨论:是和树叶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头、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学会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1、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内容串联起来,编成儿歌《快乐的小雨点》
2、师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儿歌的内容。
(四)音乐游戏:小雨点的旅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
2、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4、师生共同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比小雨点还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
2、通过多种形式(看图书、上网)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
活动反思:
在儿歌内容动作表现这个环节不到位。这个环节原来是可以让孩子有大胆表演机会的,但在具体操作时,感觉成了蜻蜓点水,一略而过,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提问过程中大胆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将幼儿做的美的动作完整的和幼儿欣赏,幼儿在动作中会感受到快乐的心情。
5、大班音乐优质教案《会跳舞的小雨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三拍子歌曲的旋律,学习看图谱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表现小雨点的.轻盈。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仿编"会跳舞的小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歌词内容,并用一问一答对唱、领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体验小组合作仿编歌词、合作演唱带来的乐趣。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一张;四张幼儿操作图谱;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练声
T:小雨点还会发出怎样好听的声音?(哗啦哗啦、沙沙沙)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幼儿练声。
二、学唱歌曲
1.T:小雨点又唱歌又跳舞,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教师边出示图谱,边示范演唱。
歌曲里唱了什么?在图谱上是用什么标记来表示的?
2.教师带幼儿一起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分声部)。
3.演唱歌曲(分声部)小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欢快、跳跃)前面4句歌词的后面都是什么?(滴答),在这里小雨点唱歌的声音像小水珠一样是弹出来的,我们试一试。(教师同时做动作来提醒幼儿。)
三、仿编歌词
1.T:小雨点会在那里跳舞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直接在图谱上画出"小雨点"落在那里的标记,并唱出来。(可以集体唱、个别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句和第三句是问,第二句和第四句是回答。)
T:这种一问一答的歌曲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唱得更好听?
教师引导幼儿用对唱、领唱的形式演唱。要求在对唱时幼儿能用眼神互相交流。
2.幼儿分组仿编歌词,并把仿编的内容画下来。
分组上来用领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一起给歌曲起一个名字。
四、韵律活动《小雨和花》
T:小雨点喜欢在花朵上跳舞,哪一组愿意来做花朵?花朵是这样的?。小雨点听着音乐一个乐句找一朵花。(幼儿两两合作进行韵律活动)
教学反思:
歌曲《会跳舞的小雨点》是一首比较动听、简单的歌曲,但要唱好它也不容易,有时老师唱着也会走调,如何引导孩子用各种方式来演唱歌曲,是我们所要考虑的。
一、利用图谱记忆、仿编歌词。
在这个活动中,记忆歌词孩子们基本上没有花多少时间,因为有形象的图谱的帮助,教师示范唱一遍后,孩子们基本上把歌词记住了。在仿编部分,幼儿说出答案如"花朵",我便直接把花朵画在了图谱上,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图谱的变化,知道一问一答的歌曲用对唱的方式来演唱,同时为幼儿仿编提供了示范,为幼儿演唱提供了帮助。
二、把幼儿作为歌唱活动的主体。
幼儿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在音乐活动中,我充分地做到了这一点。不管是前面的练声活动还是后面的仿编活动,我都是引导幼儿说,再去实现,如:"小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声音会怎样?"幼儿说:"声音从高到低。"然后我又指挥着孩子们这样唱一唱。在分声部对唱时,我又问:"一问一答的歌曲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演唱?"孩子们说:"老师问,我们答。"又有小朋友说:"一半小朋友问,一半小朋友答。"我顺应孩子们的意愿都试了试。而在分组仿编活动中,孩子们更是活动的小主人,他们一起商量"小雨点还会在那里跳舞",并画下来,然后自己分组跟着琴声唱了起来。